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单元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9dafa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1.png)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一、内容简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课程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构建了全面的数学基础知识体系。
本课程主要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与计算,图形的初步认识与测量,以及简单的统计概念和数据整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详细解析每个部分的知识点。
1. 介绍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况和重要性。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是一本面向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它不仅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工具。
该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知识框架。
该教材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对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2. 提醒读者在阅读本文前了解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基本内容。
在阅读本文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建议读者先对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了解数学课程的基本框架和核心知识点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掌握本文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涉及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认知、图形的测量与计算等基本概念。
通过提前了解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文中涉及的数学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学习效果。
二、数与代数认识整数及大小比较:学习掌握整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和零,能够正确读写整数。
学习比较整数的大小,理解大小关系的表示方法。
数的组成与分解:了解数的组成,知道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的概念,掌握整整百数的读写。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4506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7.png)
冀教版三年及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1.认识万以内的数(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和写数都是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用“0”占位。
(2)万以内数的组成: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是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注:填空题---问是一个数是()位数的时候括号里的答案必须大写,问一个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千组成的时候括号里的答案必须小写。
】2.认识一万(1)万是比千大的计数单位,他们之间的进率是(10)。
(2)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0个一百是一万。
(3)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是(万位)。
(4)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5)最小的五位数与最大的四位数差(1)。
(6)一个数最高位是百位,是(三位数)。
最高为上是千位,这个数是(四位数)。
最高位是万位,那么这个数是(五位数)。
【注意:问几位数必须要大写。
】(7)100张纸大约(1厘米)厚,1万张同样的纸大约是(100厘米),也就是大约(1米)厚。
(8)最小的四位数至少加上(9)个千才能成为五位数。
3.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不同则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位数越少这个数就越小。
位数相同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大的那个数字就大,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依次类推。
4.近似数(1)定义: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者(整千)的数就是准确数的近似数。
【注:与实际完全相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数字比较接近,但不完全符合的数称之为近似数】(2)“≈”叫做(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3)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个,近似的标准不同,近似的结果也就不同。
(4)近似数可能比准确数大,也可能比准确数小。
5.估算(1)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大估、中估或者小估。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8e094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d.png)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一、内容综述在数与代数方面,学生将复习并学习基础的整数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比较大小、数的加减法运算等。
还将接触乘法口诀表,开始学习乘法与除法,并理解基本的代数概念,如用字母表示数等。
这些知识点对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
在空间与几何方面,学生将学习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三维物体的认识。
他们将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活动,学习图形的性质,如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将通过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知识。
他们将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并学习使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现象。
书中还包含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如观察与推理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能力的学习将贯穿整本书的所有章节,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情境进行培养和提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数学学习框架,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为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计算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理解正数与负数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读出不同形式的数字。
特别重要的是,要理解数字之间的等量关系,为后续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数的比较:学生应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理解大小等于、大于、小于等概念,并能准确应用。
四则运算: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包括其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学习并理解混合运算,掌握括号的运算优先级。
进行口头与书面的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数的估算: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估算结果的大小,并能进行合理的判断。
这将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字的性质:学习奇偶数、质数、合数等数字性质,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数字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66bc7aede80d4d8d15a4fe2.png)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认识平移、旋转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认识平移、旋转](https://img.taocdn.com/s3/m/2f22a514b8f67c1cfbd6b8c3.png)
三年级 数学 上册
第3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1 认识平移、旋转
学习目标
1.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掌握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本特征。
3. 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
情景导入1
滑沙场。
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
探索新知
推、拉窗户是平移。
电梯的上、下也是平 移。
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 物体的位置改变了,整体运动过程是直线运动。
情景导入2游乐场。在生活中,你还到过哪些旋转现象?探索新知
旋转时物体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 只是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典题精讲
1.找一找下面事物中的平移或旋转现 象。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生活中同一种事物的运动可能既有平移, 又有旋转,我们判断时,可以分为不同的情况 或不同的部位来进行描述。汽车行驶时,轮胎 绕着轮轴转动,是旋转;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 雨刷器的运动也是旋转;而车窗玻璃上下或是 左右运动,是平移。
学以致用
5.下面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蓝色 小鱼重合,把它们圈起来。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哪 些知识?
平移与旋转的区别 是旋转有轴。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平移 的特点:平移时物体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物 体的位置改变了,整体运动过程是直线运动。
2. 旋转:物体绕着一点或者中心轴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现 象。旋转的特征:旋转时物体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 本身的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
典题精讲
正确解答:
车窗玻璃的运动是平移,轮胎、 方向盘、雨刷器的等运动是旋转。
典题精讲
2.请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c451bf3ad02de80d4d840b6.png)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高位开始。
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中间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都不读认识一万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记作:10000“万”也是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万位在右起第五位万以内数的大把8611、7435和4373从大到小排列。
8611>7435>4373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小比较的方法开始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续表近似数的认识(1)丫丫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30米,约是(600)米。
(2)每台洗衣机的售价是1280元,约是(1000)元。
求近似数的方法:看这个数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整千、几千几百……的数,这个整十、整百、整千、几千几百……的数就是近似数加减法的估算估算637+107≈482-317≈637+107≈640+110=750482-317≈480-320=160把题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口算出结果第二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0×4=80把几十看作几个十,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个十,也就是几十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续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38×2=763 8×1 27 6先把相同数位对齐,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个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48×3=1444 8×231 4 4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积的十位时注意先加上个位上进的数,再向百位进位三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 248×5三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0和任何0×5=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数相乘都得0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 508×35 0 8×231 52 4因数中间有0,也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那么必须加上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280×3因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让一位数与从三位数右边数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对齐,最后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也可以按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214×3≈200×3=600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可以把三位数看成整百数,也可以看成几百几十的数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1080×3≈1000×3=3000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可以把四位数看成整千数,还可以看成几千几百的数第三单元总结智慧小锦囊图形的运动认识平移现象电动门等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平移认识旋转现象绕着一个中心点或轴转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旋转认识对称现象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折纸、剪纸折纸的方法。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70104adde80d4d8d05a4f05.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5、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
6、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不少于几个0。
7、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
(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
(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①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一)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一:0的运算(背诵)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二:运算定律(背诵并灵活运用)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f21eba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1.png)
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认识万以内的数1.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0,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千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千,百位上是几就有几个百,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写作:( )读作:( )由( )个千( )个百和( )个一组成。
【解答】2301 二千三百零一 2 31认识一万10个一千是一万。
一万中有( )个一千。
【解答】10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它们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那么就比较千位上的数,千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那么再比较百位上的数,百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将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3750 3705 3057【解答】3057<3705<3750近似数与准确数相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被称为近似数。
“≈”读作约等于。
7805≈( )712≈( )【解答】7800 710估算先把两个数看成与准确数接近的近似数,再相加减。
估算:395+207≈( )。
【解答】600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商家给出的优惠条件合理的购物,当自己的钱不够买某件商品时,要根据商品价格和自己每月余钱计划购物。
2.在计划购物时,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有时方案不止一种。
满300元立减50元,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怎么买合算?【解答】192+98=290(元) 290<300192+120=312(元)312-50=262(元)答:买120元的电话机和电饭煲合算。
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口算乘法把几十(或几百)看作几个十(或几个百),与几相乘后得到的是几个十(或几个百),也就是几十(或几百)。
口算。
40×2=200×3=【解答】80 600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与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6单元总结复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6单元总结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ac109158fb770bf68a5592.png)
冀教版小学数学
3年级上册复习第六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认识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该图形的
周长。
(红线的长度)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
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
长
2.测量周长的方法:①
绕绳法。
②米尺或直
尺测量。
③滚动法测
量圆形物体的周长
规则图形的周长(三角形、梯形等)
1+2+3+3=9(厘米)
计算规则的多边形的
周长,就是求这个封闭
图形各个边的长度和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
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列式为
(4+3)×2=1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
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2+
宽×
2
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给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手帕
的四周绣花边,求花边有多长,列式为
2×4=8(分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74c51968e9951e79a89271a.png)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1.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下午1时、2时、3时......11时、12时,分别叫做13时、14时、15时 (23)时、24时。
(24时也叫做0时)4.1天有24小时。
5.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6.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7.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8.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平年每年有365天,闰年每年有366天。
9.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0.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乘得的积相加。
1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最少是三位数。
12.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13.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测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14.千米(也叫做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表示比较远的路程时,用千米作单位。
15.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16.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冀教版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冀教版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8af5f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a.png)
冀教版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一、小学数学知识点梳理1. 整数整数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绝对值、相反数、加减法、乘除法、混合运算等。
2. 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余数等。
3. 小数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法、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关系等。
4. 算式算式的概念、算式的组成部分、算式的性质、算式的加减乘除等。
5. 平行线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应用等。
6.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
7.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等。
8. 四边形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
9. 计算加减乘除、多步运算、计算的策略、计算错误的分析等。
10. 统计与概率统计调查、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数据的分析、统计图表等。
二、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1. 代数整式与方程、整式的加减乘除、整式的乘法公式、一元一次方程等。
2. 几何相交线、角的关系、平行线与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3. 数与式数的认识、数的性质、数的运算、乘方、开方等。
4. 函数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函数的应用等。
5. 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翻折、图形的对称等。
6.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式、解直角三角形等。
7. 圆圆的性质、圆的周长与面积、圆的相交关系等。
8. 数列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的应用等。
9. 统计与概率概率的发展历程、概率的概念、事件的概率、概率统计等。
10. 三视图正交投影、三视图的画法、三视图的应用等。
以上是冀教版小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梳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39c11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4.png)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单元知识小结第1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24时计时法1.认识24时计时法: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表示时刻,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从凌晨0:00到中午12:00,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基本相同(12时计时法前加“凌晨““早上”“上午”等词语);中午12:00以后,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整点时刻相差12小时,12时计时法的时刻加12并去掉相应的限制词就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去12,加上相应的限制词就是12时计时法.3。
计算经过的时间:(1)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3)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晨7:30 下午6时晚上9时20分中午11时30分【解答】7:30 18时21时20分11时30分一列从北京开往长沙的火车17:00发车,第二天上午8:38到达长沙,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解答】24时-17时=7小时7小时+8小时38分=15小时38分答:这列火车行驶了15小时38分。
认识年、月、日1.认识年、月、日:一年有12个月,包括7个大月(1,3,5,7,8,10,12月),4个小月(4,6,9,11月);1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
平年全年共有365天,闰年全年共有366天。
2.闰年的判断方法:(1)根据这一年2月份的天数或全年的天数直接判断;(2)根据公历年份判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当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的才是闰年。
(易错题)2022年的1月、2月、3月共有多少天【解答】2022年是闰年,2月份有29天,31+29+31=91(天)答:共有91天。
第2单元归纳总结重要考点考点解析典型例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时注意把两个乘数的最低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最低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最低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9b56ddc1c708a1294a4402.png)
第一单元旋转和平移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转动叫旋转,物体上、下、左、右的动叫做移动。
平移和旋转后物体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
汽车前行是()现象,车轮转动是()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拧水龙头、汽车方向盘的转动、旋转门的转动、开门、翻书等。
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打算盘、升国旗、拉开抽屉等。
作平移和旋转后的图形步骤:1、先确定方向2、找准相对应的边点3、补充连接。
第二单元除法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百位够除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不够除时是两位数。
)例如:464÷4=166 464 ÷8=582.一位数除多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2位,不够商一0占位,除数当姐余当妹。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乘任何数都等于0。
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5 .[半价出售](原来的价格÷2=现在的价格)6、记忆数量关系式:鸡的总只数÷层数=每层的只数书的总本数÷书架的个数=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电池的总个数÷每盒电池的个数=盒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跳绳的总个数÷几分钟=每分钟跳的个数打字的个数÷时间=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第三单元时间(一)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 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11都是30天,只有2月有变化。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30cc8260b4c2e3f57276326.png)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1.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下午1时、2时、3时……11时、12时,分别叫做13时、14时、15时……23时、24时。
(24时也叫做0时)4.1天有24小时。
5.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6.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7.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8.2月是28天的年份叫做平年,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平年每年有365天,闰年每年有366天。
9.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0.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乘得的积相加。
1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最少是三位数。
12.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13.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要求测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14.千米(也叫做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表示比较远的路程时,用千米作单位。
15.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6.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
17.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是几就依次读出即可。
18.区别整数和小数中“0”的读法:整数中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小数中的“0”有几个依次读出来。
19.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作“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部分须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20.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上的数;如果还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数。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97b05c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0.png)
第一单元年月日1、邮电、交通、广播电视等部门计时时,为了简明且不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时针走1圈是12小时,走2圈是24小时。
3、第一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
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
24时也叫0时。
4、一天有24小时。
一星期有7天。
一年有12个月。
5、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说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6、24时计时法:钟表时针走第1圈,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
钟表时针走第2圈,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
7、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统一化成24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8、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重点)9、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
10、大月7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每月31天。
小月4个月:4月、6月、9月、11月。
每月30天。
一个特殊的2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1、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2、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整百年份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3、季度: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1~3月第一季度,4~6月第二季度, 7~9月第三季度,10~12月第四季度。
14、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1~10日为上旬,11~20日为中旬,21日至月末为下旬。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重点)15、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重点)#相同数位对齐。
#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16、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哪一位上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前一位计算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6d9282e48d7c1c709a14503.png)
一年、月、日1、24时计时法(1)认识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时针走两圈,一圈是12时,2圈是24时。
从0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钟表时针走第1圈,从夜间0时到中午12时,用24时计时法时,几时就是几时,去掉早上、上午等词语。
钟表时针走第2圈,从中午12时到夜间24时,加上12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
第一天的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2)普通计时法(12时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是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
(3)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12 加上“下午”二字(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
24时计时法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加限制词也会让人清楚的知道是哪一时刻。
2、计算经过的时间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①可以根据钟表推算②同一天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③不在同一天的时间可以分成两段来计算,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不统一,要先统一化成24小时计时法后再计算。
用24时-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的时间。
※首先需要看是否在同一天,时刻是否统一。
3、认识年、月、日年、月、日和分、时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1年=365或366天;1星期=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4、认识大月、小月5、平年、闰年(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6、月历中的数学问题(1)计算经过天数的方法①数天数。
②两个日期在同一个月份的,直接用两个日期相减再加上1;不在同一个月份的,要分段计算每个月经过的天数再相加。
(2)计算星期几的方法(月历中各直列相邻的两数都相差7,而各横行相邻的两数都相差1)①先求出经过的天数;②用经过的天数除以7看余数;③如果是知道现在周几求将来,就用已知的周几加余数,比7大时再减7;如果是知道现在周几求过去,就用已知的周几减余数,不够减时先加7再减。
小学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b0c11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b.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冀教版知识点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
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面积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小学三年级数学《时分秒》知识点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c68dde9cc7931b764ce150c.png)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1、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虚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虚线叫做对称轴。
2、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3、简便计算:找准近似数,看清运算符号,多加再减,多减再加,少加再加,少减再减.4、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1)利用加数互换位置来重新计算;(2)利用减法验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2)用减数加上差,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6、计算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但是有小括号的要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运算顺序。
7、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8、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9、笔算除法的方法和步骤:(1)先写一个“”表示除号,除号前面写被除数,左侧写除数;(2)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3)把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要和被除数相同数位对齐;(4)把除数和商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也要相同数位对齐;(5)用被减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
10、图形边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11、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12、长方形宽=周长÷2-长长=周长÷2—宽13、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4、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15、读书时要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16、多位数比较大小: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
17、10个一千是一万;100个一百是一万;1000个十是一万.18、1000千克也叫一吨,“吨”可以用“t”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