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种植结构特点

合集下载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与栽培技术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与栽培技术

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与栽培技术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与栽培技术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种植结构与选择恰当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探讨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指的是同一农田或农户内不同作物的种植比例和组合。

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以增加土壤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有利于农作物之间的互补和轮作。

1. 多样化农作物种植多样化的农作物种植是一种重要的种植结构模式。

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不同作物进行轮作或间作,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在某个农田中可以轮作小麦、玉米和豆类作物,从而降低单一作物的病虫害风险,提高综合农产品产量。

2. 区域适宜农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形成区域特色农业。

例如,南方地区适合种植水稻和油茶,北方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

适宜的农作物选择可以发挥地方资源的优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3.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可以帮助农民进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在某个地区可以建设以苹果种植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涵盖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农产品的全程利益最大化。

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是指种植农作物所使用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耕作、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和施肥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养分利用率。

例如,通过有机肥的施用和轮作绿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合理施肥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减少氮、磷、钾等养分的浪费,提高施肥效果。

2. 水肥一体化和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是指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养分和水分的同步供应。

通过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例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水分供应,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

简述我国农业种植结构

简述我国农业种植结构

简述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是指农业生产中各类作物的种植布局和比例关系。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多样等原因,导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首先,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地域性和季节性。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的不同,我国农业种植区域划分为北方农区、南方农区和西南丘陵农区等多个地域。

北方农区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南方农区以水稻、油料作物等为主,西南丘陵农区以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为主。

此外,我国的农业生产还受到季节性的影响,春季主要种植作物包括小麦、大豆等早熟作物,夏季主要种植稻谷、棉花等夏季作物,秋季主要是种植玉米、甘薯等秋季作物。

其次,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蔬菜、水果、花卉、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在耕地利用方式上,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大田种植、温室种植、养殖业和水产养殖等。

再次,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也受到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政府实施了多项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如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

最后,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可以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可持续和稳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满足人民对于食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

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还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收入的变革,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总之,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呈现出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近年来发展趋势向多元化、特色化和高品质化的方向发展。

我国南北方粮食作物种植的基本特点

我国南北方粮食作物种植的基本特点

我国南北方粮食作物种植的基本特点一、地理环境差异1. 南方地理环境南方地区地势多山,水系发达,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多。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是南方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

由于南方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季节长,粮食作物生长周期较短。

2. 北方地理环境北方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多为平原和草原,气候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黄河流域、东北地区等地区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区域。

北方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粮食作物生长季节相对较短。

二、作物种植结构不同1. 南方粮食作物南方主要种植稻谷、水稻、玉米等作物,其中以水稻种植面积最大。

南方气候湿润,适合水稻生长,水田种植稻谷是南方农业的主要特点。

2. 北方粮食作物北方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其中以小麦种植面积最大。

北方气候干燥,适合小麦等作物生长,旱地种植是北方农业的主要特点。

三、种植方式和技术水平不同1. 南方种植方式南方以湿地稻作为主要种植方式,采用的是水田灌溉制度。

南方农民有较为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并且能够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灵活调整种植措施。

2. 北方种植方式北方以旱地种植为主要种植方式,依赖于自然降水和地下水。

北方农民常常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四、作物品种差异明显1. 南方作物品种南方的作物品种以超级稻、粳稻、糯米等为主,这些作物具有耐水、耐潮、耐病虫害的特点。

南方农民在种植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南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品种体系。

2. 北方作物品种北方的作物品种以冬小麦、春小麦、油菜、玉米等为主,这些作物具有耐旱、耐寒、耐逆性强的特点。

北方农民在选择品种和种植技术上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

五、政策支持不同1. 南方政策支持南方政府更加注重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加大对稻谷等作物的科研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2. 北方政策支持北方政府更加注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小麦等作物的科研支持力度,鼓励农民技术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农业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农业产业体系中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经济组织的分布和组织方式。

农业产业结构特点如下:
1.农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不同气候条件和土地环境,使得不同地区对于农产品的生产种类各不相同。

如南方地区以水稻、果蔬种植为主,北方地区以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东北地区则以大豆、玉米、高粱、马铃薯等为主。

2.地域性与专业化生产并存。

不同地区的气候、自然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产业在分布区域上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3.农业现代化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强,农业产业也面临着升级和现代化的压力。

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向农业工业化、商业化转型,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产业链上游发展。

随着农业的发展,产业链的涉及面逐渐扩大,从农业生产到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因此,种植、养殖产业正在逐步向加工、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

海南省种植结构

海南省种植结构

海南省种植结构海南全省播种面积1371万亩,水稻1000万亩,反季节蔬菜180万亩,分布在儋州,东方,三亚,陵水,琼海和文昌。

水果150万亩,几种在万宁,琼海,陵水,三亚,乐东。

全年用药8545吨,销售额0.8个亿,以杀虫剂,杀菌剂为主。

海南早稻238.65万亩,晚稻276万亩,玉米29.85万亩,大豆11.7万亩,薯类239.85万亩,花生68.25万亩,芝麻6.45万亩,甘蔗103.65万亩,蔬菜242.85万亩,果用瓜29.55万亩,香蕉46.2万亩,菠萝19.8万亩,荔枝48.3万亩,橡胶569.7万亩,椰子67.35万亩。

文昌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据悉,文昌市今年计划增加常年瓜菜种植面积4000亩:一是由海南永青公司在冯坡白茅洋建设一个1500亩瓜菜基地;二是下达25个乡镇在原来的基础上各增加100亩瓜菜种植任务。

加大对蔬菜生产扶持力度。

2011年计划投入3600万元,用于发展瓜菜产业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琼海将扩大瓜菜基地面积达8万亩琼海市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生产。

计划用三年时间把嘉积镇南中洋、塔洋镇打犁洋、万泉镇沐皇洋、潭门镇福田土冬等建设成为种植面积达8万亩、产量达11万吨、旱涝保收的现代化常年瓜菜生产基地。

计划三年建成设施大棚5000亩,利用大棚种植常年蔬菜,解决好夏季蔬菜供应问题,加强蔬菜价格监测预警。

在全市各镇设下了12个监测站和224个监测点,坚持每日专人深入全市各集贸市场和大型超市一线采价,实行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一日一报制度。

万宁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万亩万宁市全面制定了全市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全市计划建立常年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共计500亩,主要分布在礼纪镇万宁丰凯种养基地300亩,万城车头洋100亩,东澳镇安置区100亩。

此外全市计划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9500亩,12个乡镇都落实种植任务。

加大蔬菜生产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

山东市场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

山东市场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

山东市场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其市场作物种植结构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分布。

其次,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

以粮食作物为例,山东的北部地区以种植小麦为主,如莱阳、蓬莱等地被誉为“中国小麦城”。

而山东的中部地区则以种植玉米为主,如潍坊、济宁等地以玉米种植量大而闻名。

“谷子之乡”淄博则种植大豆较多。

经济作物的种植分布也有明显特点,如青岛地区以种植棉花为主,德州地区以种植花生为主。

第三,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了调整。

传统的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而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则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消费潜力,能够带动农民增收。

最后,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分布受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影响。

山东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作物生长。

此外,山东平原地带广阔,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作物。

因此,山东省的市场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综上所述,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

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结合,种植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受到气候和土地条件的影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山东市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分布将继续发生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汇总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结构及杂草分布情况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 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按区域可分为东北平原春玉米区、华北春夏玉米区、 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山地玉米区、西北灌溉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 区。

截止2008年,我国种植玉米29863.8千公顷,分布在约24个省、市、自治区。

其 中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内蒙古、陕西、四川、辽宁、云南、广西 为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内种植面积的 82%。

主要玉米产区种植情米 种 植 玉 划区 /L4 C. 1X <6V#«'ID图1我国玉米种植区域划分图2主要玉米种植区域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比例1主要玉米种植省区基本情况1.1吉林省一年一熟制,旱地垄作,无霜期短,低温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大部分农田地 势平坦,适宜机械作业,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98.2千公顷,其中玉米种植面积 为2922.5千公顷,占总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58.47%,其玉米播种总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 面积的9.79%。

1.1.1玉米田杂草群落结构主要杂草28种,单子叶杂草有6种,双子叶杂草22种。

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 居多,其中一年生杂草约占60%以上,以禾本科的马唐、稗草、狗尾草等危害严重;多 年生杂草约占27%左右,以蒲公英、苣荬菜、大蓟和小蓟等数量多,危害大。

越年生杂 草不到13%。

其中一年生的禾本科杂草马唐,在该地区危害最为严重。

(吉林地区旱田 杂草种类调查及研究,尚海庆等,作物杂志, 2008.2) 1.2黑龙江况如图2所示:■黑龙江 □吉林 '山东 -河 口河 1内 ■辽 ■山 ■云 ■四 ■陕 -I 其他 北南蒙宁西南川西 其他,18.09黑龙江,12.03吉林,9.79山东,9.62河北,9.51西,3.88川,4.43南,4.44山西,4.62辽宁,6.31内蒙,7.84 河南,9.44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熟制,旱田以垄作为主,无霜期短, 冷害较重,生产季节性强。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植结构与区域布局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植结构与区域布局

谷物种植过程中的种植结构与区域布局谷物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结构与区域布局是谷物种植过程中关键的因素。

本文将从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两个方面探讨谷物种植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一、种植结构种植结构是指农作物在同一种植区域内、同一时期内的种植比例和组合。

不同的种植结构对谷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单一结构单一结构是指在某一地区大面积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谷物的情况。

这种种植结构常见于谷物主产区,例如以稻米为主的水稻种植区。

单一结构的优点是农民能够掌握一种作物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便于农业机械化作业。

然而,单一结构也存在风险,如同一种作物易受病虫害侵袭,一旦发生病虫害暴发,将对农民的收益造成严重损失。

2. 多熟期结构多熟期结构是指在同一种植区域内种植具有不同生长周期的谷物。

这种种植结构常见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地区,例如春麦与夏稻的种植结构。

多熟期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气候条件,稳定谷物产量,并为农民提供收入来源的多样性。

然而,多熟期结构需要农民具备不同作物的种植技术,对农民的技术要求较高。

3. 种植与畜牧结合结构种植与畜牧结合结构是指在同一种植区域内同时进行谷物种植和畜牧业。

这种种植结构常见于综合农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

种植与畜牧结合结构的优点是能够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同时,种植与畜牧结合结构中的畜牧业还可以为农民提供肥料来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二、区域布局区域布局是指谷物种植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和组合方式。

不同地理和气候条件对谷物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区域布局是谷物种植成功的关键。

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包括土壤种类、海拔高度、坡度等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适合不同的谷物种植。

例如,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高山小麦,而平原地区适宜种植水稻。

了解地理环境对谷物生长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地理区域进行谷物种植,将提高产量和质量。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直接影响谷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牙种植系统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发展

牙种植系统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发展

牙种植系统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发展牙种植技术被称为是20世纪牙科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一大进展,也是近年口腔医学里发展最快的一个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牙种植技术已经获得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在国内,牙种植技术也已逐步在大中城市推广和应用。

开展牙种植技术之前,选择什么样的种植系统是临床医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每个种植系统都有一整套相应的种植手术的植体植入工具及修复用配套工具,这些工具在国内目前的消费水平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投入,一旦选择了某种系统后,就较难再改变系统或较难同时开展两种以上系统的牙种植修复。

所以选择一种能满足临床多种需要的种植系统对于刚开始进行种植临床的医师来说尤为重要。

在选择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主流种植系统之前,了解种植系统的基本类型、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下就我们的学习体会及临床应用的经验,谈谈我们的体会及认识:一、牙种植系统分类牙种植体系指植入牙槽骨内或置入牙槽骨表面用以支持或固定义齿的装置。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种植系统大致可有以下几类:1.骨内种植体目前国际上多数作者在不同场合下所提到的骨内种植体实际指柱形种植体及根形种植体。

确切的定义应为植入到颌骨内,形状为轴对称的圆柱状(柱形)或圆锥状(根形)种植体,其表面可有螺纹或无螺纹。

虽然这种类型种植体在有的文章中也被称为根形种植体(root form implant),但实际上模拟天然牙根的圆锥状根形种植体仅为骨内种植体中的一种类型。

这类种植体从广义上说,应包含以下的骨内叶片状种植体,但由于目前在临床上后者的临床应用已不是一种主流的方式,所以本文后面所提骨内种植体皆不包含叶片状种植体。

2.叶片状种植体1967年,Leonard Linkow;Ralph和Harold Roberts引入了骨内叶状种植体并证实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叶片状种植体尤其适用于牙槽嵴吸收、宽度不足时的牙种植修复。

但由于种植一期手术能否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否使植入体受区(种植窝)与植入体外形一致,保证种植体植入后与骨创面最大限度地紧密贴合。

葫芦岛市农业气候与农业种植结构浅析

葫芦岛市农业气候与农业种植结构浅析

葫芦岛市农业气候与农业种植结构浅析摘要:根据地势特点大致把葫芦岛市划分成四大区域,根据区域内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现有种植模式等对我市各区域内的种植模式进行细化分析、归纳,从气候资源角度对我市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提供气象参考依据。

关键词: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区域划分;种植结构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143-20 引言葫芦岛市位于辽东湾西北部的海滨城市,陆岛岸线全长236.5公里,所辖各县(市)区从沿海向西北部内陆呈阶梯式上升,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土质、土壤肥力中下等,且分布不均。

沿海、内陆气候差异明显。

根据地势特点可分为中低山区、低山丘陵区、沿海平原和河谷平原区、沿海洼区。

1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1.1 气候资源概况我市地处南温带,年平均气温8.3℃~9.3℃,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为3250℃~3555℃,各地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53~175天,其中绥中、兴城无霜期较长;年平均降水量为560~630mm,沿海平原均在600mm以上。

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日照时数2693~2915小时。

从光、温、水三方面分析,我市光、热条件充足,降水分布不均,但对传统的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来讲,光、温、水是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的。

1.2 农业气象灾害我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大风和洪涝。

干旱:通过历史资料分析,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尤其是最近几年上升幅度较大,连续十几年出现暖冬现象,夏季温度也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市的旱灾频繁发生。

春旱平均两年一遇,伏旱平均3~4年一遇,西北山区土壤贫脊、降水少,出现伏旱概率较高。

秋旱2~3年一遇。

特别是近几年严重的旱灾已经对我市工业和生活用水构成威胁,可见旱灾对我市农业生产的严重影响。

冰雹是我市的又一常见的气象灾害,由于地形地势的关系,我市西北山区冰雹灾害较重,年成灾冰雹2~3次。

华南农资市场分析

华南农资市场分析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二、常见农药使用概况三、华南农民用肥需肥特点四、华南市场特征分析华南(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地处祖国南大门,自东至西横跨亚热带,长年气温较高,雨水充沛。

在两广,除局部高温山区处,东、南、西部泛博地区特殊是沿海一带,有霜期很短,许多年份没有冬天,海南省是个海岛,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如春。

可以说,华南广大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种植热带、亚热带作物的黄金宝地。

华南地区作物生长期较长,大田复种指数比较高,基本无休闲期。

高温多雨的气候,在促进长年种植作物旺盛生长的同时,也给各种病虫害的大量多代繁衍及世代重叠为害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正因如此,对众多农药研制生产厂家、经营销售者而言,华南地区也成为了一个广阔的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一、区域种植结构简介华南地区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热带和亚热带果树以及经济作物、蔬菜、瓜类、豆类等为主。

主要农作物有粮食、糖蔗、大豆、花生、蔬菜、水果、烟叶、茶叶、蚕桑等,其中大面积种植的果树有柑桔、香蕉、龙眼、荔枝、芒果等,各省、区的市县都有大面积蔬菜、瓜类 (西瓜、冬瓜、南瓜) 商品生长基地。

海南省的冬菜、瓜类已成品牌,广西种植的甘蔗 (糖蔗、果蔗) 面积较大,成为柳州以南泛博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及当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糖业税收) 。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

由于广东、广西、海南各省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土壤条件等各有不同,使得各省种植结构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一)广东省区域种植结构广东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充足,夏长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

广东的自然条件优越,光、温、水资源条件充足,在种植业品种选择上有较大的回旋余地,种植制度发展空间大,对高效作物种植、高效农业生产时段种植得天独厚,特别是冬季与早春农业开辟前景广阔。

广东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适合发展商品性农业和外向型农业。

广东各个地区作物种植结构统计如表 1。

表 1 广东各地区作物种植结构地区作物种类广州水稻、蔬菜、荔枝、龙眼、木瓜、杨桃、、柑橘、橄榄、番石榴、芒果、波萝珠海荔枝、龙眼、蔬菜佛山花卉、蔬菜河源水稻、蔬菜、蒜头、蜜桃、茶叶、荔枝、龙眼、花卉、板栗、枇杷惠州水稻、蔬菜、柑桔、荔枝、龙眼、香蕉、甜玉米、甘蔗东莞蔬菜、荔枝、龙眼、花卉江门水稻、荔枝、龙眼、柑桔、香蕉、花生、甘蔗、大豆、甘薯、木薯、葡萄、茶叶湛江水稻、甘蔗、蔬菜、花生、香蕉、西瓜、茶叶、番薯、蒜头、芝麻、红橙、红烟、橡胶、桉树肇庆水稻、柑桔、板栗、荔枝、龙眼、竹笋、花卉潮州焦柑、蔬菜、水稻、荔枝、青枣、茶叶、橄榄云浮水稻、荔枝、木薯、桑叶、肉桂、黄皮、药材深圳荔枝、龙眼、蔬菜汕头水稻、蔬菜、柑桔、香蕉、水稻、青枣、香蕉韶关水稻、蔬菜、枇杷、柑桔、三华李、茶叶、烟草梅州水稻、沙田柚、烟草、茶叶、柑桔、青枣、蔬菜、玉米汕尾水稻、蔬菜、荔枝、龙眼、西瓜中山蔬菜、香蕉、甘蔗、花生、花卉阳江水稻、蔬菜、玉米、花生、番薯、甘蔗、药材、荔枝、龙眼茂名水稻、荔枝、龙眼、花生、三华李、橄榄、柿子清远水稻、蔬菜、蚕桑、水果、茶叶、甘蔗、烟草、药材揭阳水稻、青梅、香蕉、荔枝、柑桔、龙眼、橄榄、蔬菜、茶叶从表 1 可以看出,广东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蔗、花生、水果、茶叶、蔬菜、蚕桑等,其中水稻仍是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大多为双季稻,徐闻地区可种三季。

沧州市所有区域用肥习惯以及种植结构

沧州市所有区域用肥习惯以及种植结构


泊头市
▪ 沧县▪ 东光县▪ 海兴县▪ 黄骅市
▪ 孟村回族自治县▪ 南皮县▪ 青县▪ 肃宁县
▪ 吴桥县▪ 献县▪ 新华区▪ 运河区注:此资料数据均来自网络如有不符以实际为
还有一百多万亩荒地。

4、沧州是著名的“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

金丝小枣、冬枣、鸭梨等土特产以其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 全市年产红枣近43.5 万吨,鸭梨46.5万吨。

5、 沧州还有待开发利用的荒碱地200多万亩、沿海滩涂52.7万亩,低产盐田40万亩,可全部转化为建设用地。

区域划分
河北省种植结构与用肥习惯
沧州市
1、沧州,东临渤海,北靠天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
距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石家庄221公里。

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
(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

2、人口: 680万人 面积: 13419平方千米
3、沧州有耕地1241.4万亩,草地60万亩,是河北省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全市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
▪ 河间市
▪ 任丘市
▪ 盐山县
资料数据均来自网络如有不符以实际为准
梨等土特产以其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田40万亩,可全部转化为建设用地。

习惯
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
,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
一,全市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

山东东营县种植结构

山东东营县种植结构

山东东营县种植结构山东东营县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区域。

种植业是该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种植结构的合理调整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农作物种植结构、果树种植结构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山东东营县的种植结构情况。

一、农作物种植结构山东东营县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多样化,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等。

这些作物种植的面积相对较大,是该县农业生产的主要支柱。

首先,小麦是山东东营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该县以适合小麦种植的自然条件为基础,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使得小麦产量稳定增长,同时小麦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小麦种植结构以冬小麦为主,占据了较大的种植面积,而春小麦的种植面积较小。

这样的种植结构能够合理利用冬季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

其次,玉米是山东东营县的另一大农作物。

种植玉米的面积也较大,不仅用于粮食生产,还用于畜禽养殖。

山东东营县的地理环境适宜玉米的种植,土地肥沃,气候条件有利,为玉米的高产高质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豆是山东东营县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蛋白质来源,种植面积较大,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地区。

山东东营县大豆种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注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预防,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棉花也是山东东营县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山东东营县地理位置靠近黄河三角洲,河口区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

棉花种植结构以长绒棉为主,短绒棉面积相对较小。

长绒棉的质量优良,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果树种植结构山东东营县的果树种植业也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种植的果树包括梨树、苹果树和桃树等。

梨树是山东东营县的主要果树之一,以水晶梨为主。

梨树喜好寒冷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发展梨树种植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同时也丰富了市场供应。

山东东营县的苹果种植面积较大,以富士苹果为主。

常年温度适宜,土地肥沃,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和发育。

湖南区域种植结构

湖南区域种植结构

湖南区域种植结构湖南省是中国的中部内陆省份,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因其温暖的气候、丰富的降水和肥沃的土壤,使得湖南省的农业发达。

湖南省的种植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等。

下面将对湖南省的种植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粮食作物是湖南省重要的种植品种之一、湖南省的稻米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长沙平原、湘潭平原等地区。

其中,洞庭湖平原是湖南省的粮食生产基地,有着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水资源,适宜水稻的种植。

此外,湖南省也种植小麦、玉米和豆类等粮食作物,以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粮食安全。

其次,湖南省的经济作物种植也很重要。

湖南省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包括油料作物、纤维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籽,湖南省是油菜籽的主要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较大,有着丰富的油料资源。

纤维作物主要是棉花,湖南省是棉花的重要产区之一、在其他经济作物中,湖南省还种植烟草、茶叶、蔗糖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湖南省的园艺作物也有较大的种植面积。

园艺作物主要包括蔬菜和水果。

湖南省的蔬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长沙、湘潭、株洲等地。

湖南省的水果种植主要有柑橘、葡萄和瓜果等。

湖南省的气候条件适宜水果的生长,使得其水果产量较高,而且还有一些特色水果如楚雄柿子,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最后,湖南省还有一些特色农产品的种植。

这些特色农产品包括茶叶、竹笋、中药材等。

湖南省的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的南岳区域,产出的茶叶质量优良,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

湖南省的竹笋种植主要分布在岳阳、张家界等地,有着优美的竹海景观和丰富的竹笋资源。

此外,湖南省还有许多中药材的种植,如何首乌、川断、柴胡等,为当地的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

总的来说,湖南省的种植结构具有多样性,涵盖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等。

这些作物的种植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为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提供了支撑。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人教版地理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临太平洋,西接欧洲B、南濒印度洋,北临北冰洋C、东临太平洋,西靠欧洲D、南临印度洋,北接欧洲2、以下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B、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东北部C、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D、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东北部,云贵高原位于我国东南部3、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上游通常侵蚀作用强烈,常见V形谷;B、河流中游以堆积作用为主,常见三角洲;C、河流下游流速快,常形成瀑布;D、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流速加快,侵蚀作用强烈。

4、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导致所有地区的农业产量增加;B、降水模式的变化不会影响农作物种植;C、气温升高可能使一些地区作物生长季节延长,但同时也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D、海平面上升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

5、我国四大高原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约4000米,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是: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四川盆地D. 青藏高原6、关于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冬季盛行西北风,降水稀少B. 夏季盛行东南风,降水丰富C.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D. 季风气候区域分布广泛,但影响不大7、关于我国河流特征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 长江因其水量大,被称为“黄金水道”B. 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C. 珠江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D. 黑龙江是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8、下列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水资源分布均匀,南北差异不大B. 耕地资源丰富,且分布均衡C. 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地区分布不平衡D. 矿产资源种类齐全,人均占有量较高9、在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 城市绿化B. 沙漠化C. 长江断流D. 互联网普及 10、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 黑龙江流域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寒冷B. 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D. 西北地区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炎热1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形以平原为主B. 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C.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 高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12、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主要功能包括:A. 发电与灌溉B. 防洪与供水C. 航运与旅游D. 拦沙与养殖13、在地球自转过程中,下列哪个现象与地球自转速度无关?A. 昼夜更替B. 海洋潮汐C. 四季更替D. 时差产生14、以下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 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 位于东半球,南半球D. 位于西半球,北半球15、下列关于中国地形特征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与规划方案

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与规划方案

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与规划方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划分与规划则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前提。

合理的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与规划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的依据(一)气候条件气候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农作物对温度、降水、光照等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高温高湿的环境,而小麦则更适应于较为干燥和凉爽的气候。

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种植区域划分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包括年平均气温、无霜期、降水量、日照时数等。

(二)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其肥力、质地、酸碱度等特性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例如,肥沃的黑土适合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而酸性的红壤则更适合种植茶树、柑橘等。

此外,土壤的排水性、保水性等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三)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便于机械化作业,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和土壤条件多样,适合发展林果业和特色农业;而水域附近则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生作物种植。

(四)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

充足的水资源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划分农作物种植区域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决定农作物种植品种和规模的重要因素。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价格变化,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六)农业技术水平农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也会影响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划分。

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但在实际划分中,仍需充分考虑当地的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能力。

二、农作物种植区域规划的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特点,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方式,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世界小麦种植分布特点是什么

世界小麦种植分布特点是什么

世界小麦种植分布特点是什么世界小麦种植分布有其特点,那么你们知道世界小麦种植的分布特点有什么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世界小麦种植分布特点,一起来看看。

世界小麦种植分布特点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乌克兰、哈萨克、阿根廷等国家,这9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多。

在这9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达到1.2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为9000万吨左右、美国和俄罗斯,2014年美国5800万吨,俄罗斯5100万吨,法国小麦产量3600万t,澳大利亚为2550万吨,2014年加拿大2750万吨,巴基斯坦为2450万吨,乌克兰2000万吨,哈萨克1450万吨、阿根廷1000吨。

供给呈下降趋势,需求呈刚性增长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统计,世界小麦常年产量为5.8亿吨左右,占谷物总产量的28%。

但近几年由于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降趋势。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98/99年度世界小麦产量为5.89亿t,2002/03年度下降到5.68亿t,5年下降了2100万t,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产国小麦减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杨卫路根据有关部门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世界小麦消费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o1961年全球消费量约为2.33亿t,1997年为3.35亿t,1981年为4.45亿t,1991年为5.55亿t,2001年为6.60亿t,以每10年1亿t的水平持续增长。

而全球小麦的期末库存量则随着收成的丰歉而波动。

近10年,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保持在1.1亿~1.3亿t,远低于1985和1986年1.7亿t的水平。

2001年世界小麦库存已经降到近13年来的最低水平。

不同类型国家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较大转型国家东欧和前苏联年人均消费小麦262kg,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0kg,也高于发达国家水平155kg,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最低,人均年消费小麦只有74kg。

希腊种植业结构特点的原因

希腊种植业结构特点的原因

希腊种植业结构特点的原因①背靠欧洲大陆,市场广阔;②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平原比重小,果业发展条件好;③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日照强,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满足橄榄﹑葡萄﹑柑橘、棉花等生长;冬季气侯温和,利于农作物越冬.④橄榄﹑葡萄﹑柑橘、蔬菜、棉花等经济价值高.⑤蔬菜生产在欧洲具有反季节优势,经济效益好.一、种植业结构的基本功能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基本功能是保证市场供应,满足社会需求,增值增效,发挥其国民经济基础作用。

为此,在温饱没有解决、总量短缺的时候,种植业结构调整应以增加粮食等主产品的总量,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为主,基本是为吃穿而种,为生存而种,确保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在温饱基本解决,人民生活进入小康,农业生产从自给自足转变为商品生产,就要求种植业转变为为生活提高质量、为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饲料、为外贸提供商品、为农业增效增收,基本上是为富而种,为发展而种,确保民富国强。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出发点种植业结构调整不论在任何阶段,都要履行人民吃饱、吃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全面需要。

确保13亿以上的人需要的量、小康生活的质、工贸发展需要的专用品种,满足量与质的要求、解决吃与用、增产与增收的问题,应当是新阶段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指导思想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多点发展、重点突破、搞出特色、形成规模、种养加贸协调发展。

四、调整的基本原则在新的阶段,种植业结构调整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整体最大效益原则。

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宏观上均要争取最大化。

二是比较优势原则。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地适作,合理布局。

三是市场导向原则。

弱化指导性计划,以国内国外市场信息的准确分析为依据,为卖而种、为用而种、为种而种。

四是科技先行原则。

围绕调整,要坚持培训先行,种子先行,防止因品种不当、技术不当造成损失。

五是渐变原则,整体上坚持大稳定、小调整。

结构调整要适应市场发育、适应当地生产条件改善、适应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逐渐提高,大范围的突变往往因一系列不适应,造成损失,事与愿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种植结构特点
1.东北地区。

本区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位于本区核心位置,耕地肥沃且集中连片,适宜农业机械耕作。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无霜期80-180天,初霜日在9月上、中旬,≥10℃积温1300-3700℃,日照时数2300-3000小时,雨热同季,适宜农作物生长,是我国条件最好的一熟制作物种植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区内光温水热条件可以满足春小麦、玉米、大豆、粳稻、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甜菜、杂粮、杂豆及温带瓜果蔬菜的种植需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本区种植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成为我国重要的玉米和粳稻集中产区。

与此同时,其他作物的面积不断减少,尤其是传统优势作物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缩减。

由于气候和品种原因,本区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用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现象。

2.黄淮海地区。

本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区域,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土地平整,光热资源丰富。

年降水量500-800毫米,≥10℃积温4000-4500℃,无霜期175-220天,日照时数2200-2800小时,可以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和大豆的优势产区和传统棉区,是应季蔬菜和设施蔬菜的重要产区。

水资源不足、地下水超采、耕地数量和质量下降是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位于本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本区农业生产结构有着特殊要求。

3.长江中下游地区。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是我国传统的鱼米之乡。

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无霜期210-300天,≥10℃积温
4500-5600℃,日照时数2000-2300小时,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或三熟为主,大部分地区可以发展双季稻,实施一年三熟制。

耕地以水田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60%左右。

种植业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作物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本区是我国稻麦两熟的主产区,粳稻与小麦两熟季节紧,上下茬之间如何协调以实现周年高产是当前的主要问题。

4.华南地区。

本区大部分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降水量1300-2000毫米,无霜期235-340天,≥10℃积温6500-9300℃,日照时数1500-2600小时。

南部属热带气候,终年无霜,可一年三熟。

本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

耕地以水田为主;地形复杂多样,河谷、平原、山间盆地、中低山交错分布,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甘蔗和反季节蔬菜产区,产品销往港澳地区。

传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兼有鲜食玉米,近年马铃薯发展较快。

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

5.西南地区。

本区地处我国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生态屏障地区,地形复杂,山地、丘陵、盆地交错分布,垂直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冬季温和,生长季长,雨热同季,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利于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的发展。

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无霜期210-340天,≥10℃积温3500-6500℃,日照时数
1200-2600小时,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甘薯、油菜、甘蔗、烟叶、苎麻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中药材生产区域。

本区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地细碎,人地矛盾紧张,石漠化、水土流失、季节性干旱等问题突出,坡耕地比重大,不利于机械作业。

6.西北地区。

本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带,土地广袤,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充足,人口稀少,增产潜力较大。

但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现象严重。

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无霜期100-250天,初霜日在10月底,≥10℃积温
2000-4500℃,日照时数2600-3400小时。

农业生产方式包括雨养农业、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是我国传统的春小麦、马铃薯、杂粮、春油菜、甜菜、向日葵、温带水果产区,是重要的优质棉花产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