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人美版)
人美版美术五上《画人像》教案设计
![人美版美术五上《画人像》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b23c3eb8f67c1cfbd6b82a.png)
人美版美术五上《画人像》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美术,第九册第二课《画人像》。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在观看、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看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展现一幅用线表现的教师画像。
板书课题2、探究式学习活动你从哪儿看出来是老师?人的相貌有什么区别呢?请几位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全班同学一起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
如何样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特点呢?观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3、学生动手实践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4、小结展现学生作业,进行评判。
5、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课后能够进一步写生。
画人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和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2、学习、把握人物头像的速写知识和速写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看分析人物头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画出人物头像的差不多特点。
教学预备:照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师出示一幅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猜猜她是谁吗?你们说画的象不象?这幅画用了一些简单、流畅的线条就画出了老师的形象,你们想试着画一画吗?事实上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速写的方法画人像。
二、新授1、观看头像特点速写是写生的一种方式,要通过观看,在短时刻里用流畅的线条画出事物的大体形状、差不多特点。
而画人像速写要认真观看人物头部的差不多特点。
请你们来观看这位同学的头像,说说有些什么特点?2、学生练习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在预备好的白纸上画一画,直截了当用笔来画这同学的头像,并结合用流畅、简捷的线条,看谁画的又快又好!(学生试练习,时刻10分钟左右)3、展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什么缘故?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如何样修改?学生答(略)4、初步了解人物的差不多脸型及五官特点你们说的专门好,我们在画人物速写时,还应注意人的差不多脸型和五官特点。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第五册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第五册](https://img.taocdn.com/s3/m/dcd0f13af111f18583d05a72.png)
各种各样的鞋芜湖市王家巷小学陶敏教学内容: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教材说明:《各种各样的鞋》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8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
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用途。
引导学生会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鞋”。
并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观察力较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对于作为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鞋非常熟悉,他们能充分发挥想象,乐于创造出款式新颖、功能独特的鞋。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了解鞋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2、知道鞋的历史和变化,知道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类型的鞋有不同的用途,了解鞋的基本结构、款式。
3、会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鞋。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鞋的文化背景,了解各种各样鞋的结构和款式,感受鞋的装饰美。
学习用彩纸或各种材料设计制作“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作品的评价方法,创新使用材料设计制作,体现审美性和实用性。
教师用具:教学课件、制作材料、与鞋相关的资料和图片、100元和50元的“货币”。
学生用具:制作材料、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小组选出代表,在老教学反思:本课属“综合·探索”范畴,其活动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那么本节课我以“导游”身份带领“小游客”参观“博览会”为主线,与学生一起认识四位工作与鞋有关的人物,通过人物的介绍分别了解鞋的种类、样式、历史及构造,最后在以拍卖会的形式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达到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特点:一、美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收获生活的空间是那么宽广,生活中的事物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导入过程中我首先设计了角色扮演游戏——教师扮演导游,学生扮演游客,参观博览会大厅里的四个小展室,认识四位人物——店老板布莱克、设计师玛莉、收藏家玲玲和修鞋匠德叔。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c589ff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8.png)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
3.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和造型技能。
4.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对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理解。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技巧。
二、课程内容1. 艺术基础知识:学习绘画、色彩、造型等基本艺术知识。
2. 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3. 传统文化艺术欣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国画、剪纸等,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4. 现代艺术欣赏:了解并欣赏现代艺术作品,培养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5. 艺术实践技能:学习绘画、造型等艺术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6. 艺术欣赏与评论:学习欣赏艺术作品并进行评论,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方法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解、示范教学、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2. 引导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4. 艺术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方法1.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质量、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学习笔记和作品集:要求学生记录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形成学习笔记和作品集。
3. 同学互评: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批判能力。
五、教材选择1. 综合教材: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综合教材,包括艺术知识、艺术作品欣赏和实践指导等内容。
2. 辅助教材: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资料和教辅材料,以丰富教学内容。
六、课程时间安排1. 每周安排2-3节美术课,每节课45分钟。
2. 课程持续时间为一学期,根据学期安排具体内容和教学进度。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六册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六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7dff09d1f34693dbef3e33.png)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六册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四课《会动的线条》。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首先我来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1.指导思想美术教学的根本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则成为了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因此基于以上理念并且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将赏、画、做、玩融为一体,以游戏性为手段,强调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造型的表现活动,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
并且根据新课程中所提到的多元化整合,我还在设计中加入了舞蹈,歌唱等艺术形式,辅助学生对线的认识,重视鼓励学生综合性的表现。
2.教材分析线条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由于点移动方向和速度的不同,产生不同形状和特点的线条,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绘画离不开线条。
了解、掌握、运用线造型,能帮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力和智力。
本课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条这一基本造型要素,理解感受线条的节奏感,激发他们大胆运用各种各样的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学龄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①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②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③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和热爱美术的情感。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就显而易见了:重点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是:利用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来绘画树。
二.说学法线条是绘画艺术领域中的重要语言与工具。
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动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如何表现出既有动感又有美感的作品是有难度的。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人像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画人像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9c8a2ecc22bcd127ff0c12.png)
《画人像》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吴玥
教学内容:
这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美术》第九册第二课《画人像》。
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表演等艺术活动,理解人的内心活动与表情的关系,使学
生了解人物的五官表情和脸型特征,运用夸张的方法画人像。
2.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观察能力和感知力,采用自
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一张全班集体照,培养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验人物绘画,造型活动带来的快乐,在体验中感受美
术学科的乐趣,培养健康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五官表情和脸型的主要特征,运用夸张的方法画人。
教学难点:
观察,发现人物表情的丰富与美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优秀学生作业,绘画工具,水彩笔,剪刀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评价方法:
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评价,。
人美版小学美术新课标
![人美版小学美术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915c08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d.png)
人美版小学美术新课标人美版小学美术新课标是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美术教育的一套全新教学指导标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美术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一、课程目标1. 审美情感的培养: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3. 美术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绘画、手工制作等美术技能。
4. 文化素养的提高: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绘画基础: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手工制作:通过剪纸、泥塑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美术欣赏:欣赏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4. 美术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个人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美术技能。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美术项目。
4. 评价反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四、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意和表现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
五、课程资源1. 教材:使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美术教学资源和信息。
3. 社区资源:与社区美术馆、博物馆等合作,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
六、课程实施1. 教学计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2. 教学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教学环境。
3.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七、课程展望人美版小学美术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7a345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f.png)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1.1 知识技能
掌握基础美术知识和技能,包括基本绘画技巧,色彩理论,以及简单的艺术欣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
能够应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研究目标,培养观察、想象、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其形成积极的艺术态度和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
2.1 绘画
研究基本的绘画技巧,包括素描,色彩,构图等;通过观察和
描绘自然和生活,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艺术感觉。
2.2 创意设计
通过研究基本的设计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发展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2.3 艺术欣赏
研究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包括艺术作品的分析,评价,和解读;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三、课程评价
3.1 过程评价
对学生的研究过程进行持续的观察和记录,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创新能力,和研究方法,以及他们的艺术感知和表达。
3.2 结果评价
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情况,以及艺术作品的创
新性,独特性和审美价值。
四、课程实施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设计,欣赏等活动,实现课程目标,发展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审美情感,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以上即为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希望能为广大
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上册《2.厨房一角》说课稿1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上册《2.厨房一角》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411c00b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9.png)
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上册《2. 厨房一角》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四年级上册》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书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目的,内容丰富,贴近生活。
其中《2. 厨房一角》是一节生动有趣的课程,通过观察和描绘厨房中的物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观察到厨房中的物品,了解其特点,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厨房一角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到厨房中的物品,并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厨房中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厨房中的美。
同时,教师以示范的方式,教授绘画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描绘厨房物品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厨房模型,引导学生关注厨房中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厨房中的物品,如锅碗瓢盆、食材等,并思考它们的特点。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厨房物品的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4.实践:教师示范如何描绘厨房物品,学生跟随教师动手实践,描绘自己观察到的厨房一角。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程标题《2. 厨房一角》和教学重难点。
五年级美术上册1.肖像艺术
![五年级美术上册1.肖像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a0d7d9db9d528ea81c77965.png)
猜猜她是哪一位著名歌唱家?
靳尚谊说过,我画彭丽媛 是在1984年,当时她正在中国 音乐学院读书。她是个北方姑 娘,形像质朴、淳厚。这幅画 把彭丽媛含蓄而质朴、沈稳而 自信的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了。
作品名称:《青年女歌手》 作品尺寸:50 X 70CM 作品描述:1984年 油画
靳尚谊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 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 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 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 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 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 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 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 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 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副主 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 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 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和个 人收藏。
《张卿子像》 明 曾鲸,绢本 设色, 纵111.4cm,横36.2cm。
• 曾鲸(1568~1650) • 中国明代画家。字波臣。福建 莆田人。一生往来江浙一带, 为人写真。擅画肖像,在继承 粉彩渲染传统技法的同时,汲 取西洋画的某些手法,形成注 重墨骨,层层烘染,立体感强 的独特画法。所画人物肖像强 调观察体会,抓住最动人处, 精心描绘,尤注重点睛,形象 逼真,栩栩如生,有“如镜取 影,俨然如生”之誉,从学者 甚众,遂形成波臣派。
《 白 求 恩 》 汉 白 玉 浮 潘 鹤
谁认识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说 说他的生平事迹或小故事吗?
潘鹤,雕塑家。广东南海人。 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 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 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 习。现任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曾参加石雕《和平少女》的 设计和制作。铜雕《开荒牛》 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金 质奖。有《潘鹤雕塑作品选集》、 《潘鹤水彩纪游》。
作品中的小女孩在面部和衣 服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百变团花》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百变团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46f2d4b35eefdc8d3339b.png)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百变团花》教案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美术第三册《百变团花》。
本课讲授的内容为剪纸团花,是设计应用领域里的一课内容。
它是由折纸和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它简单易学,装饰性和艺术性都很强。
学生在已学过的《小花饰》的基础上基本掌握了画、折、剪等操作技能,学习剪纸团花主要训练学生折、剪的操作技能和图案的简单设计能力。
一张纸、一把剪刀,通过巧妙的构思和不同的折剪方法,便可以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图案来,给人以美的感受,给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一)、显性内容与目标1、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历史、制作方法及应用。
2、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观察与探究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与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镂空图案纹样的设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范例作品、剪刀、彩纸、胶带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活动设计及意图:一、激趣导入部分:教师出示一个自制的花瓶教具,让学生思考漂亮的花瓶上面还缺少什么?学生发现没有花要在花瓶上面添上花,教师顺势拿出剪刀与彩纸剪出漂亮的花朵贴在花瓶上,并告诉学生这是团花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探究部分:首先从课题入手,结合学生看到的团花和图片想一想什么是团花?为什么叫百变团花呢?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再小结。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了解团花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加深了解,利用课件演示图片,欣赏团花的历史、图案的寓意。
由此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
其次进入探究学习的想一想、做一做环节。
课件出示团花的制作步骤图片,请学生将正确的顺序排列出来,由此看出剪纸团花的关键在折和剪,教师板书,然后播放课件请学生来想一想并判断谁折的好、哪种方法折的正确、哪种方法剪的圆、怎样剪不会散,学生做出判断后让他们做一做,学生分组尝试2折、3折、4折、5折后剪出外形比一比哪种折法剪的圆,教师演示课件小结并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多尝试。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05fe516b581b6bd97f19ea72.png)
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郑上路第二小学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标准:小学美术★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教学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美五年级上册★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设计教师:一、课程目标●造型·表现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造型·表现”实施建议: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
本学习领域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1、通过观察人的肖像,用线条进行描绘。
2、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缠绕制作各种造型。
3、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汉字魅力、壁画神韵、笔墨趣味。
4、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以及结构比例知识。
5、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色相、明度等色彩知识。
6、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制实践。
7、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8、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2、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3、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3.拼贴画》说课稿1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3.拼贴画》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21af68e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4.png)
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13. 拼贴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美版(杨力)美术五年级上册》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美术技能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3. 拼贴画》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拼贴画是一种将不同的材料、颜色、形状等元素,通过剪、拼、贴等手法,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拼贴画,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美术技能,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但是,他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拼贴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拼贴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颜色,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拼贴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的拼贴画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拼贴画作品。
4.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拼贴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拼贴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拼贴画的特点和技巧。
3.示范:展示优秀的拼贴画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巧,让学生感受拼贴画的魅力。
4.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拼贴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交流、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8182ea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8.png)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全民族素质,制定本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1. 美术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术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人文素养。
2. 美术课程目标通过美术课程的研究,学生能够:- 获得必要的美术基本技能和知识;- 形成审美判断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增进对美术学科和相关文化的了解;- 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课程内容1. 课程结构美术课程分为四大领域:绘画、雕塑、设计、工艺。
每个领域又细分为若干模块,具体内容如下:- 绘画:水彩画、油画、素描、速写、版画等;- 雕塑:泥塑、木雕、石雕等;- 设计:平面设计、立体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 工艺:编织、刺绣、陶艺、金银饰艺等。
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教育价值的题材,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的融合,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扩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实施1.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发展学生的美术能力。
2. 评价建议评价应注重学生美术研究的过程和成果,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附录1. 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利用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建议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3. 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作品展示等,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小学美术教育,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师生提供指导和参考。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说教材PPT课件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说教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65294c51e79b89680226ed.png)
课
程
美术教材
资
源
的
开
发
和
利
用
自然资源
剪纸
课外 资源
陶瓷
民间美术 年画
社会人文资源 元宵节
文姜庙会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进行 交流
计算机与网 络美术教学
游戏 范画
生动有趣 的教学手段
魔术 故事
猜谜
参观
音乐
创设丰富 的文化情境
录相
教学经验 学生特点
主体 地位
鼓励探究性 合作学习
教 学 活 动 建 议
教学评价
五
自我评价表
美术活动表现 是否有合作精 神,能否发表自己
是否学会了的人色创作彩作品意的的图意搭和见配对。他
星
问卷
并列式散点式
综 合 探 索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5 《卵石动物造型 》
6强9《《调威大自武嘴由的表盾怪牌现》》
16《 吉 祥 图 案》
1以7《及电创脑意美设术计》
18《有 趣 的 造 型》
各四有大侧重
相领 之互域 间交融 紧关密系相关
要欣求赏从评欣述 赏的 造型基表础现上设表计达应用自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2024年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的》艺术美术(小学)新课标
![《2024年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的》艺术美术(小学)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a7f2ff5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e.png)
《2024年人教版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的》艺术·美术(小学)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从文化角度看待美术学习,能够挖掘出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文化的正确认识,学习和掌握更多文化元素,达到弘扬和传承文化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基于弘扬传统文化,丰盈美术课堂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思考进行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
同时,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
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究”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具体目标。
例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看法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美术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基本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长久的情感态度。
3.关注文化与生活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说课稿 人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中的比例知识》说课稿 人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7764717cd184254b3535da.png)
《美术中比例知识》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美术第九册第四课《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在这个环节我分3部分向大家说课。
)1.教材分析:《美术中的比例知识》是人美版教材(第九册)第四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和实践能力,并且加强了欣赏的分量。
让学生从《溪山行旅图》、《维鲁维斯的人》、建筑巴黎圣母院等艺术作品中分析、认识比例这一知识概念,从过去的感性了解,升华为理性的认知,学习巧妙地运用比例,使学生用简单的美术常识,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奥妙,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热爱美好的生活。
明确比例是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形式美法则之一,并能应用到设计中。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了解比例知识,知道黄金比例,能够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的比例。
◆能力目标:能运用比例知识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析,从而学习运用比例美化生活的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用心体验比例的情感,了解比例随处可见,接触黄金分割比,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对制作花瓶充满信心。
3.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黄金比例,能在生活中发现比例的美,或运用比例知识分析、欣赏物品。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启发,互助互爱,提高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2)难点:运用比例知识分析作品,创作具有比例美感的花瓶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说教法为了创设轻松、幽默、充满智慧的课堂,使课真正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等。
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创作者。
学生主要运用了感受体验法、对比观察法进行了学习,激发兴趣的同时培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辣椒真辣》教学设计
执教者:海口九小白雪芬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西版小学美术第五册第6课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材分析: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前一课对色彩认识了之后,本课对色彩进行创作,学会用色彩来表现辣味的感受变化。
小朋友对辣椒都非常熟悉,而且对辣味都有不同的体验。
因此,学生对这一题材有较强的敏感性,本课内容的设置也正式为了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良好的感知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画一画等方法表现出自己吃完辣椒后的感受,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同时在欣赏美术作品中,也能对自己喜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述。
学情分析: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视频导入新课,直观的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入辣椒真辣的世界里。
三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色彩知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受体验的方式主动去理解知识、掌握技法,在绘画的过程中,使眼、手、脑三者协调一致,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大胆细致、勇于挑战的精神,学法上以学与练紧密结合为主。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欣赏以及对作品表现形式方面的思考,使学生体会到夸张色彩的艺术美,并创造性地表现这种独特的美,表达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
在表现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造,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吃辣椒时的人物神情,学会用色彩来表现辣味的感受变化。
2、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感受辣椒真辣,用色彩表现味觉,用夸张造型表现人物表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表情的特征和如何运用色彩把那种火辣的感
觉画出来。
学生用具:细砂纸油画棒
教学准备:范画多媒体课件视频细砂纸油画棒
教学模式:激发入境——启发构思——表现探索——深化主题——追求完美
教学过程:
作品赏析,分享成功
③评价标准:作品形象是否夸张?
是否大胆想象?是否能恰当运用
色彩?
③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画得
也更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夸张的造
型表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还学会了用色
彩表现味觉。
学生展示作品,
互相欣赏并发表
看法。
欣赏交流,注重多元评价,
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功,增加
自信心,引导学生进行简单
描述,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
的想法,
课后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辣,还有酸甜
苦的味道,希望课后我们还能用色彩来
表现其他味觉的东西。
学生在身边寻找
观察感受并表现
出来
课后延伸,让学生继续去用
色彩来表现其他味觉的东
西
板书设计:
辣椒真辣
教学反思:
1、本课在教法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思想。
在视频导入中,要求学生认真观看,这为后来的表演埋下伏笔。
通过“游戏表演”这种活动体验方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吃完辣椒后的人物神情变化,这点进行的效率还不错,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性认识,同时提高观察、分析、理解能力。
在活动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效果较好;通过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亲自感受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运用,从而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点在今后还可以更加完善。
总之在以后的课堂上希望做到更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学会学习。
2、教师在课堂上不做“话语的霸权者”,能积极真诚地充当鼓励者、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协作中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
在师生共同欣赏中,都能共同从生活中细心观察,同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希望以后也能这样做到开阔艺术视野,提高审美素养,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课堂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