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连锁和互换题型

合集下载

(完整版)基因连锁互换例题

(完整版)基因连锁互换例题

(完整版)基因连锁互换例题基因连锁互换定律例题54.真实遗传的弗吉尼亚烟草中,三个显性等位基因分别决定烟草叶子的形态(M)、颜色(C)和大小(S)。

卡罗来那烟草三这三个基因座上都是隐性纯合的。

三个基因座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C在中央,MC的图距为6mu, CS图距为17mu。

两种烟草杂交的F1代再与卡罗来那烟草回交,回交产生的子代中,三种性状都和卡罗来那烟草相同的占( )A.50% B.39% C.27% D.25%55.(接上题)回交产生的子代中,三种性状都和弗吉尼亚烟草相同的占:()A.50% B.39% C.27% D.25%解析:54、55 两题:由题干可知:弗吉尼亚烟草基因型为MCS/MCS,卡罗来那烟草基因型为mcs/mcs。

两种烟草杂交的F1代基因型为MCS/mcs.54、55 两题分别求F1代与卡罗来那烟草(mcs/mcs)回交产生的子代中,三种性状分别与两亲本都相同的个体所占百分比,也就是求F1 ( MCS/mcs)产生亲本型配子mcs 和MCS 的百分比。

双交换值是相邻的两个单交换值的乘积,即6%×17%=1。

0%,所以双交换产生新类型的配子(McS、mCs)占1%。

M 与C 的图距为6,所以M 和C 之间的交换产生新类型的配子(Mcs、mCS)占6%;,但由于双交换的存在,所以M 与C 之间交换出现的新配子类型实际占6%-1%=5%,同理可知C 与S 之间的交换产生新类型的配子(MCs、mcS)占17%-1%=16%。

新型配子=双交换产生新类型的配子+M 和C 之间的交换产生新类型的配子+C 与S 之间的交换产生新类型的配子=1%+5%+16%=22%。

亲本型配子=1-新型配子=1-(5%+16%+1%)=78%。

亲本型配子中MCS 和mcs 各占一半,所以MCS=mcs=78%/2=39%。

两题答案均为B。

56.(接上题)回交产生的子代中,叶子形态与大小与弗吉尼亚烟草相同,而叶子颜色与卡罗来那烟草相同的所占比例为:( )A.8% B.3% C.1% D 0.5%解析:求F1代回交产生的子代中,叶子形态与大小与弗吉尼亚烟草相同,而叶子颜色与卡罗来那烟草相同的所占比例,也就是求子代中基因型为McS/mcs所占比例,即求双交换产生的McS 配子所占比例。

基因连锁交换值的计算例题

基因连锁交换值的计算例题

基因连锁交换值的计算例题1. 基因连锁的基本概念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基因连锁!想象一下,你和你的朋友们在一个聚会上,大家都穿着相似的衣服。

这个时候,你能看到哪位朋友穿的是红色衬衫,哪位是蓝色裙子。

基因连锁就像这个聚会里的衣服,它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性状。

这些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而基因就像是传递家族秘密的小纸条。

那么,什么是基因连锁呢?简单来说,就是某些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这样它们在遗传时更容易一起传递。

这就像是和好朋友一起上学,总是结伴而行。

比如说,假设你有两个基因,一个决定眼睛的颜色,另一个决定头发的颜色。

如果这两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它们就很可能一起遗传给下一代。

这就是基因连锁的魅力!2. 基因连锁的交换值接下来,我们要聊聊基因连锁的“交换值”。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没那么吓人。

交换值就是我们用来衡量基因连锁强度的一种方式。

就像是你和朋友之间的默契程度,越默契,越容易一起做决定。

基因的交换值越高,说明它们越容易一起遗传,反之亦然。

2.1 计算交换值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怎么计算这个交换值。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假设你有一对性状,一个是“高个子”(H),另一个是“棕色眼睛”(B)。

如果这两个基因是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我们就可以进行交配实验。

通过观察后代的性状,我们可以找到它们的交换值。

例如,假设你交配了一只高个子、棕色眼睛的鼠(HHBB)和一只矮个子、蓝色眼睛的鼠(hhbb)。

后代的基因组合可能是HhBb、Hhbb、hhBb和hhbb。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各种组合的比例,来找到它们的交换值。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做数学题?2.2 例子分析现在,我们来具体计算一下。

假设我们观察到后代中有60%是高个子棕眼睛(HhBb),30%是高个子蓝眼睛(Hhbb),10%是矮个子棕眼睛(hhBb),0%是矮个子蓝眼睛(hhbb)。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H和B这两个基因的连锁性很强,因为它们的组合在后代中占了绝大部分。

专题10.8 基因的连锁与交叉互换-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

专题10.8 基因的连锁与交叉互换-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解析版)

题型08 基因的连锁互换1.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

已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70%【答案】D【解析】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B正确;题图显示:B和v连锁,b和V连锁,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图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则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v∶bV∶BV∶bv=(80%×1/2+20%×1/4)∶(80%×1/2+20%×1/4)∶(20%×1/4)∶(20%×1/4)∶=45%∶45%∶5%∶5%,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 个体比例为0,则说明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没有产生基因型为bv的精子,进而推知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产生的精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v∶bV=1∶1,因此后代中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45%Bv×1/2bV+45%bV×1/2Bv+5%BV×1/2Bv+5%BV×1/2bV=50%,C正确,D错误。

2.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进行自交,子代出现以下结果: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B在1号染色体上,D在3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答案】B【解析】若B在1号染色体上,D在3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不抗虫=9:3:4,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若均在2号染色体上,亲本为:AaBD×AaBD,子代:AA:AaBD:aaBBDD=短纤维不抗虫:短纤维抗虫:长纤维抗虫=1:2:1,即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符合题意,故B正确;若均在3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9:3:3:1,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若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则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6:6:2:2,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二)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二)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二)(总分:1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9,分数:40.00)1.在果蝇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B连锁,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为 1。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AB和ab)解析:2.交叉型假说的要点为: 1。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交叉是交换的结果,而不是交换的原因,即遗传学上的交换发生在细胞学上的交叉出现之前)解析:3.霍尔丹定律的内容是: 1。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凡是较少发生交换的个体必定是异配性别个体)解析:4.现已发现完全连锁的两种生物为 1。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雄果蝇、雌家蚕)解析:5.影响交换发生的因素有: 1等。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温度、性别、射线、化学物质)解析:6.1%重组值(交换值)=______个图距单位=______cM(厘摩)(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 1)解析:7. 1可以将重组率和图距准确地联系起来。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作图函数)解析:8.在玉米的a和b两基因间有21%的交换值。

为检查这两基因座间的交叉,在显微镜下共记录150个初级精母细胞,则期望这两基因间发生交叉的细胞数为 1个。

(分数:1.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63)解析:9.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分别占______%和______%。

(分数:2.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46 4)解析:10.利用______方法可以研究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问题。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总分:2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42.00)1.在链孢霉中,某一基因发生第二次分裂分离的频率是2/3,则基因型为AaAa的子囊所占比例为(不包括aAaA) 1。

(分数:1.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6)解析:2.植物有10%的花粉母细胞的某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在减数分裂前期工发生单交换,则该两个基因之间的理论交换值是 1。

(分数:1.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5%)解析:3.三个连锁基因的杂合体的测交后代中出现6种表现型(而不是通常的8种),其原因是 1。

(分数:1.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没有双交换发生)解析:4.玉米6号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PL(紫株)、pl(绿株)及PY(高茎)、py(矮茎)。

他们之间图距为20个单位。

对于PLPY/plpy×PLPY/plpy杂交后代中plpy/plpy基因型的比率是______,紫色矮茎植株的比率是______。

(分数:3.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6% 5%)解析:5.一对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48,则它的连锁群数目为______;一对异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48,则它的连锁群数目是______。

(分数:3.0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2 24)解析:6.在果蝇中,雌+++/abc×雄abec/abc,得到下列结果:+++460,abc460,a++18,+bc12,ab+22,++c28。

则这三个基因间的符合系数(并发系数)为 1。

(分数:1.50)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0)解析:7.如果在F1的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有6%的细胞在连锁着的基因AB之间出现了交叉结,则表明在这6%的细胞中有总数的______的染色单体在A、B之间发生过______。

07__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遗传学》(第3版)(答案)刘祖洞乔守怡吴燕华赵寿元

07__连锁交换与连锁分析-《遗传学》(第3版)(答案)刘祖洞乔守怡吴燕华赵寿元

第七章1. 在番茄中,圆形(O)对长形(o)是显性,单一花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

这两对基因是连锁的,现有一杂交Os/oS×os/os得到下面4种植株:圆形、单一花序(OS)23,长形、单一花序(oS)83,圆形、复状花序(Os)85,长形、复状花序(os)19。

问:O—s间的重组率是多少?答案:O-S之间交换值为20%(42/210=0.2)。

2. 根据上一题求得的O—s间的重组率,你预期Os/oS×Os/oS杂交结果,下一代4种表型的比例如何?答案:雌雄配子均有四种类型,且比例为:Os∶oS∶os∶OS=4∶4∶1∶1,Os(0.4)oS(0.4)os(0.1)OS(0.1)Os(0.4)OOSS(0.16)OoSs(0.16)Ooss(0.04)OOSs(0.04)oS(0.4)OoSs(0.16)ooSS(0.16)ooSs(0.04)OoSS(0.04)os(0.1)Ooss(0.04)ooSs(0.04)ooss(0.01)OoSs(0.01)OS(0.1)OOSs(0.04)OoSS(0.04)OoSs(0.01)OOSS(0.01)因此:O_S_O_ss ooS_ooss园单园复长单长复0.51 0.24 0.24 0.013. 在家鸡中,白色由于隐性基因c与o的两者或任何一个处于纯合态,有色要有两个显性基因C与O的同时存在,今有下列的交配:♀白色CCoo×♂白色ccOO↓子一代有色子一代用双隐性个体ccoo测交。

做了很多这样的支配,得到的后代中,有色68只,白色204只。

问:o—c之间有连锁吗?如有连锁,重组率是多少?答案:F1代为CcOo,测交结果如下:CO Co cO co co CcOo(有色)Ccoo(白色)ccOo(白色)ccoo(白色)68 204由于有色∶白色=1∶3,因此反推全部配子中,CO型占1/4,恰巧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没有连锁;如果认为有连锁,计算重组率= 2/4 = 50%,亦可否认连锁。

专题10.8 基因的连锁与交叉互换-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原卷版)

专题10.8 基因的连锁与交叉互换-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专项突破(原卷版)

题型08 基因的连锁互换1.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

已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70%2.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抗虫的B、D基因(B、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抗虫)。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B、D基因不影响减数分裂,无交叉互换和致死现象)进行自交,子代出现以下结果: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B在1号染色体上,D在3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3号染色体上,D在4号染色体上3.某植物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叶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将纯合红花圆叶植株和纯合白花尖叶植株正反交,F1均表现为粉红花尖叶,F1随机交配得F2,F2表现为红花圆叶:粉红花尖叶:白花尖叶=1:2:1.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a和基因B、b均不位于性染色体上B.基因A对a不完全显性,基因B对b完全显性C.控制花色和叶形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F1与F2中的白花尖叶个体杂交,子代有2种表现型4.棉铃虫是严重危害棉花的一种害虫。

科研工作者发现了毒蛋白基因B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D,两种基因均可导致棉铃虫死亡。

现将B 和D基因同时导入棉花的一条染色体上获得抗虫棉。

棉花的短果枝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果枝抗虫棉植株,AaBD植株自交得到F1(不考虑减数分裂时的交叉互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F1中短果枝抗虫∶长果枝不抗虫=3∶1,则B、D基因与A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若F1中长果枝不抗虫植株比例为1/16,则F1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AB、AD、aB、aDC.若F1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果枝基因和抗虫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D.若F1中短果枝抗虫∶短果枝不抗虫∶长果枝抗虫=2∶1∶1,则F1配子的基因型为A和aBD5.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M/m和N/n)控制,M对m、N对n完全显性,其中M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

基因连锁与交叉互换综合计算-遗传专题含解析

基因连锁与交叉互换综合计算-遗传专题含解析

基因连锁基因完全连锁(不考虑交叉互换)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也呈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下图所示: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答案B解析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由于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不一定为9∶3∶3∶1。

2.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从F1的测交结果可以推测出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D、ABd、abD、abd,基因A、B始终在一起,基因a、b始终在一起,说明基因A、B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d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10 两对基因连锁互换和自由组合判断与实验探究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10  两对基因连锁互换和自由组合判断与实验探究

高考知识能力提升专题10 两对基因连锁互换和自由组合判断与实验探究1.类型: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表现型相同的亲本杂交(或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了一定比例的性状分离。

2.示例:已知荷兰豆的种皮颜色和形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将自然状态下的黄色圆粒荷兰豆和绿色皱粒荷兰豆杂交产生F1全为黄色圆粒,F1自交产生的F2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

3.判断(1)方法1:子代比例分析法①过程:分析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②判断:Ⅰ:若F2上述性状分离比为9:3:3:1→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Ⅱ:若F2上述性状分离比不为9:3:3:1(如66:9:9:16)→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2)方法2:配子比例分析法①过程:分析统计F1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

②判断:Ⅰ:若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为1:1:1:1→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Ⅱ:若F1产生四种配子,比例表现出两多两少(如4:1:1:4)→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3)方法3:双隐性概率分析法①过程:分析统计F2的双隐性个体的概率。

②判断:Ⅰ:若F2双隐性个体的概率=116→自由组合型基因重组;Ⅱ:若F2双隐性个体的概率>116→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

4.图解:【典例1】(2021·安徽淮北·一模)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

控制白花和红花性状的基因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 控制有绒毛和无绒毛性状。

现有纯合的红花无绒毛、红花有绒毛、白花无绒毛雌雄植株若干,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花为突变性状,研究发现,某红花植株是一条常染色体DNA 上插入了 5 对碱基所致,则该红花性状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性状。

(2)该实验小组让雌性无绒毛植株与雄性有绒毛植株杂交,F1全表现为无绒毛,F1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中无绒毛植株与有绒毛植株的比例为3 ∶1。

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

①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确定基因B、b 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 染色体上。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题型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题型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题型题型1 已知配子类型或测交结果,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例1 基因型为的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8中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如下:ABc占21%,ABC占4%,Abc占21%,AbC占4%,aBC占21%,aBc占4%,abC占21%,abc占4%。

下列能表示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正确位置的是:例2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基因为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的个体与显性纯种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的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 )A 基因a和C连锁,基因A和c连锁B 基因A和C及a和c连锁,连锁基因间无互换C 基因A、B、C连锁,基因a、b、c连锁D 连锁基因间有互换例3现将甲、乙两果蝇杂交。

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测交,得到如下结果:AaBbCc l21只,AabbCc ll9只,aaBbcc l21只,aabbcc l20只,则杂种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题型2 已知后代比值或数目,求交换值例4 光身长翅与毛身卷翅果蝇杂交后,F1代全为光身长翅。

F1代雌果蝇的测交后代中,光身长翅:光身卷翅:毛身长翅:毛身卷翅为4:1:l:4,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A.5% B.10% C.20% D.25%题型3 已知交换值,求基因的位置例5 已知4个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分别是:A和B为40%,B和C为20%,C和D 为l0%,C和A为20%,D和B为l0%。

下列能正确表达这4个基因位置关系的是( )题型4 已知交换值,求某基因型的概率例6 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A)对感病基因(a)为显性,晚熟基因(B)对早熟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交换值为24% 现以纯合抗病晚熟水稻品种与感病早熟水稻品种杂交,F1代自交,得F2代群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 。

(新高考新题型)2022年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解析版)WORD 25页

(新高考新题型)2022年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解析版)WORD 25页

(新高考新题型)2022年基因连锁与互换规律(解析版)1.(2021·北京房山·二模)果蝇的暗红眼和白眼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基因A、B具有累加效应,位于2号染色体上,双杂合的暗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基因和B 基因互称为等位基因B.双杂合暗红眼果蝇自交性状分离比为9:3:3:1C .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图中两果蝇杂交结果为暗红眼:白眼=1:1【答案】D【分析】果蝇的暗红眼和白眼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基因A、B具有累加效应,位于2号染色体上,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双杂合的暗红眼果蝇只产生两种配子AB:ab=1:1,据此答题。

【详解】A、A基因和B基因互称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B、双杂合暗红眼果蝇只产生两种配子AB:ab=1:1,自交性状分离比为3:1,B 错误;C、控制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 错误;D、双杂合暗红眼果蝇产生两种配子AB:ab=1:1,白眼果蝇只产生ab一种配子,故图中两果蝇杂交结果为暗红眼:白眼=1:1,D 正确。

故选D。

2.(2019·北京·101中学高三开学考试)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故染色体是DNA和基因的载体,从图上可以看出这对同源染色体有三对等位基因,但不能判定这对同源染色体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A项错误;BC项、由于图甲中三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遵循分离定律,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DEA和dea,要是出现了图乙所示配子类型,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出现了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单体进行了交叉互换,所以B、C项错误;D、等位基因的不同,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一).doc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一).doc

连锁互换与基因作图(一)(总分:2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42.00)1.在链孢霉中,某一基因发生第二次分裂分离的频率是2/3,则基因型为AaAa的子囊所占比例为(不包括aAaA) 1。

(分数:1.50)2.植物有10%的花粉母细胞的某染色体上两个基因在减数分裂前期工发生单交换,则该两个基因之间的理论交换值是 1。

(分数:1.50)3.三个连锁基因的杂合体的测交后代中出现6种表现型(而不是通常的8种),其原因是 1。

(分数:1.50)4.玉米6号染色体上有两对基因PL(紫株)、pl(绿株)及PY(高茎)、py(矮茎)。

他们之间图距为20个单位。

对于PLPY/plpy×PLPY/plpy杂交后代中plpy/plpy基因型的比率是 1,紫色矮茎植株的比率是 2。

(分数:3.00)5.一对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48,则它的连锁群数目为1;一对异源四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48,则它的连锁群数目是 2。

(分数:3.00)6.在果蝇中,雌+++/abc×雄abec/abc,得到下列结果:+++460,abc460,a++18,+bc12,ab+22,++c28。

则这三个基因间的符合系数(并发系数)为 1。

(分数:1.50)7.如果在F 1的性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有6%的细胞在连锁着的基因AB之间出现了交叉结,则表明在这6%的细胞中有总数的 1的染色单体在A、B之间发生过 2。

所以这些F 1个体在配子形成将有 3重组型, 4亲本型。

(分数:6.00)8.已知A、B、C连锁,若在AC基因之间观察到0.09%的双交换率,而AB之间及BC之间的单交换率分别为18.4%与3.5%时,正干涉作用则应该为 1。

一般而言,如果AC基因之间的图距越远,所受到正干涉作用就越 2,当AC基因之间的距离十分临近时正干涉作用可以达到 3%。

(分数:4.50)9.基因a和b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图距是8cM。

连锁与互换题

连锁与互换题

1、在家鸡中,有的品种隐性基因c、o二者或者其一处于纯合时表现白羽。

只有C、O基因同时存在,才表现有色羽,白羽鸡杂交所得F1代的测交后代,白羽204只,有色羽68只。

试问C(c)与O(o)基因是否连锁?若有连锁,互换率是多少?解:根据题意,上述交配:有色CcOo×ccoo(白色)有色C-O- 白色(O-cc,C-oo,ccoo)68/204+68 204/204+68=1/4 =3/4此为自由组合时双杂合个体之测交分离比,可见两基因间无连锁2、试验证明,鸡的芦花基因B、抑制真皮黑色素基因ld基因、决定褐色眼的br基因是三个连锁基因,三个基因的重组频率:br和ld为27%,ld与B基因为10%,B 和br为37%,请绘出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线性关系图。

B 10 ld 27 br3、在家鸡中,px和al是引起阵发性痉挛和白化的伴性隐性基因。

今有一双因子的杂种公鸡pxAl/Pxal与正常母鸡交配,孵出74只小鸡,其中16只是白化,假定有一半是雌的,没有一只早期死亡,而px和al之间的交换率是10%,那么在小鸡4周龄时,显示阵发性痉挛时,⑴在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⑵在非白化小鸡中有多少数目显出这种症状?解:上述交配子代小鸡预期频率图示如下母PxA1/W ×公pxAl/Pxal45%px A1 45%Px a1 5%Px A1 5%px a1 1/2 Px A1 22.5%pxA1/PxA1 22.5%Pxa1/PxA1 2.5%PxA1/PxA1 2.5%pxa1/PxA1 1/2 W 22.5%pxA1/W 22.5Pxa1/W 2.5%PxA1/W 2.5%pxa1/W在雄性消极中,由于从正常母鸡得到Px,A1基因,既不显px,也不显a1;唯雌性小鸡中有可能显px或a1。

根据上述频率可得:在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16 ×(2.5/22.5+2.5)=1.6(1—2只)在非白化小鸡中显阵发痉挛性状者为:(74-16)(22.5/75)=17.4(17—18只)4、因为px是致死的,所以该基因只能通过公鸡传递,上题的雄性小鸡既不显示px,也不显示al,因为它们从正常母鸡得到PxAl基因,问多少雄性小鸡带有px?多少雄性小鸡带有al?解:根据上题图示可知有45%的雄性小鸡带有px,45%的雄性小鸡带有al,5% 的雄性小鸡同时带有px和al。

基因连锁与交叉互换综合计算-遗传专题含解析

基因连锁与交叉互换综合计算-遗传专题含解析

基因连锁基因完全连锁(不考虑交叉互换)时,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子代也呈现特定的性状分离比,如下图所示:1.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答案B解析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由于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不一定为9∶3∶3∶1。

2.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

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A解析从F1的测交结果可以推测出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D、ABd、abD、abd,基因A、B始终在一起,基因a、b始终在一起,说明基因A、B在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d在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由哪一位科学家发现的( )A.孟德尔B.艾弗里C.摩尔根D.达尔文2.100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4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重组配子占( )A.5%B.10%C.20%D.40%3.有一种红花大叶的植株与白花小叶的植株杂交,其测交后代得到红花大叶370株,白花小叶342株。

那么该植株上述性状的遗传遵循的规律是( )A.分离规律B.自由组合规律C.完全连锁遗传D.不完全连锁遗传4.杂合体AaBb 若完全连锁遗传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可能有几种(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5.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交换发生在( )A.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D.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6.杂合体AaBb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AB 、Ab 、aB 、ab ,其中AB 和ab 两种配子各占42%。

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表示方法应该是( )7.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A.1∶1B.1∶2∶1C.3∶1D.5∶1∶5∶18.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A.1∶1B.1∶2∶1C.3∶1D.5∶1∶5∶19.下列哪一项不是以果蝇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A.易于饲养B.世代周期短C.种类多D.是常见生物10.具有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只产生3种表现型,则这两对基因间具有( )A.非连锁关系B.完全连锁关系C.不完全连锁关系D.无法确定11.设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 ,A 基因与B 基因有连锁现象,但形成配子时有20%的母细胞发生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个配子,则基因型为Ab 的配子有( )A.125B.250C.50D.20012.对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析得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某两对等位基因间能发生互换,若四种共m 个配子中,有一种重组配子为n ,则该两对等位基因的重组率为(%)( ) A.m n B. mn 2 C. m n 2 D. m n 413.交换率为10%的某生物个体,其发生了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精子的情况是()A.MN∶mn∶Mn∶mN=45∶45∶5∶5B.MN∶mn∶Mn∶mN=9∶9∶1∶1C.MN∶MN∶Mn∶mN=40∶40∶10∶10D.MN∶mn∶Mn∶mN=42∶42∶8∶814.100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4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重组配子占()A.5%B.10%C.20%D.40%15.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在遗传时表现为不完全连锁遗传现象,那么它的测交后代表现型应该不可能是()A.双杂合子较多B.双隐性类型较多C.新类型多D.新类型少16.某一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总10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1.完全连锁⑴. 用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交配,子一代都是灰身长翅。

代的雄果蝇与双隐性的雌果蝇测交⑵. F1结果:P 纯种灰身长翅×黑身残翅BBVV bbvv灰身长翅♂×黑身残翅♀测交 F1BbVv bbvv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50% 50%为灰身长翅:果蝇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F1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测交后代没有出现1∶1∶1∶1比例,无法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测交后代出现两种与亲本完全相同的类型,各占50%解释:摩尔根认为果蝇的灰身基因和长翅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可用表示,黑身基因和残翅基因也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可用表示。

当两种纯种的亲代果蝇交配,的基因型BbVv,应表示为,表现型是灰身长翅。

F1F测交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灰身长翅,黑身残翅,比例各占50%。

1概念: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在向下一代传递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连在一起不分离的现象完全连锁——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只有基因的连锁,没有基因的互换,后代只表现出亲本的性状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群,它们间的关系是彼此连锁的,称为就连锁群2. 不完全连锁用子一代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实验结果:P 纯种灰身长翅×黑身残翅BBVV bbvv灰身长翅♀×黑身残翅♂测交 F1BbVv bbvv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42% 42%灰身残翅黑身长翅8% 8%后代出现四种性状,其中亲本类型占多数,新组合类型占少数。

解释: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分裂第一期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联会复合体中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生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在交换区段上的基因随染色体发生交换,这种交换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连锁与交换定律习题

连锁与交换定律习题

第六章连锁和交换定律一、名词解释:1、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100%地联系在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遗传现象叫完全显性;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使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发生部分的重新组合,重组型小于亲本型,这种现象称为不完全连锁。

2、相引性与相斥性:即用于杂交的两个亲本是显性与显性相连锁,隐性与隐性相连锁叫相引性;如果是显性与隐性相连锁的称为相斥性。

3、交换:把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位置互换的现象叫交换。

4、连锁群:存在于一个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经常表现相互联系,并同时遗传于后代,这种存在于一个染色体上在遗传上表现一定程度连锁关系的一群基因叫连锁群。

5、基因定位:基因定位就是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确定基因的位置主要是确定基因之间的距离和次序,而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

6、干涉: 一次单交换的发生会使邻近的另一单交换发生减少的这种现象称作干涉。

7、并发系数: 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做并发系数。

8、遗传学图:把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的位置与相对距离绘制出来的简单示意图就是遗传学图。

9、四分子分析:单一减数分裂的四个产物留在一起,称作四分子,对四分子进行遗传学分析,称作四分子分析。

10、原养型或野生型:从野外采集的链孢霉能在简单的/成分清楚的培养基上生长和繁殖称之为原养型或野生型。

11、缺陷型或营养依赖型: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要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一营养物质才能生长的叫缺陷型(突变型)。

12、连锁遗传:把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进入配子时保持在一起的倾向称为连锁遗传。

二、填空题:1、16%2、bac3、8种,1:1:1:1:1:1:1:1;4种,1:1:1:1:1;8种,不相等4、46%,4%5、无干涉,完全干涉,无双交换的发生,不完全干涉,减少或下降,负干涉,增加或上升,微生物6、连锁群,单倍体染色体数(n),单倍体染色体数加1(n+1)7、120,30%8、非交换型,交换型三、选择题:1、B2、A3、B4、C5、A、6、A7、B8、A9、A10、A 11、C?12、A 13、C 14、B 15、C四、判断题:1、+2、-3、-4、-?5、-6、-7、-8、-五、问答与计算:1、解:(1)这两对基因是连锁,(2)在这一杂交中,圆形、单一花序(OS)和长形、复状花序(os)为重组型,故O—s间的交换值为:(3)有40%的初级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在O—S之间发生了交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题型
题型1 已知配子类型或测交结果,求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例1 基因型为的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8中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如下:ABc占21%,ABC占4%,Abc占21%,AbC占4%,aBC占21%,aBc占4%,abC占21%,abc占4%。

下列能表示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正确位置的是:
例2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基因为完全显性。

用隐性性状的个体与显性纯种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的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 )
A 基因a和C连锁,基因A和c连锁
B 基因A和C及a和c连锁,连锁基因间无互换
C 基因A、B、C连锁,基因a、b、c连锁
D 连锁基因间有互换
例3现将甲、乙两果蝇杂交。

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测交,得到如下结果:AaBbCc l21只,AabbCc ll9只,aaBbcc l21只,aabbcc l20只,则杂种子一代的基因型是( )
题型2 已知后代比值或数目,求交换值
例4 光身长翅与毛身卷翅果蝇杂交后,F1代全为光身长翅。

F1代雌果蝇的测交后代中,光身长翅:光身卷翅:毛身长翅:毛身卷翅为4:1:l:4,则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间的交换值是( )
A.5% B.10% C.20% D.25%
题型3 已知交换值,求基因的位置
例5 已知4个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分别是:A和B为40%,B和C为20%,C和D 为l0%,C和A为20%,D和B为l0%。

下列能正确表达这4个基因位置关系的是( )
题型4 已知交换值,求某基因型的概率
例6 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A)对感病基因(a)为显性,晚熟基因(B)对早熟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交换值为24% 现以纯合抗病晚熟水稻品种与感病早熟水稻品种杂交,F1代自交,得F2代群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应为X 。

(2)F1代的配子基因型为,依次分别占配子总数的百分比为。

(3)F2代群体的表现型有,其中抗病早熟的纯合体所占百分比为。

(4)要在F2代中出现100株纯合的抗病早熟植株,F2代群体至少应该种植株?
例7 大麦中的一种矮生性状与抗条锈病性状有较强的连锁关系。

已知矮生基因br与抗条锈病基因T间的交换值为12%。

用矮生、抗条锈病(brbrTT)亲本与株高正常的患病(BrBrtt)亲本杂交,那末F2中出现株高正常、抗条锈病纯合体的百分率,理论上应是多少?如果要使F2中出现10株纯合的株高正常、抗条锈病的植株,F2群体至少应该种多少株?
复等位基因题型
题型1 求基因型的种类
例1 一个二倍体生物群体中,一条常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可有8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那么在这个群体中,杂合基因型的总数可达( )
A 8种
B 16种
C 36种
D 28种
例2 一个群体中某一条常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型座上有5种不同的复等位基因。

那么在这个群体的二倍体个体中基因型的总数可达( )
A 5种
B lO种
C 15种 D.20种
题型2 血型判定
例3 父亲的血型为A型、Rh阳性,母亲的血型为A型、Rh阴性。

他们的子代可能的血
型是( )
A A型、Rh阳性
B A型、Rh阳性;A 型、Rh阴性;O型、Rh阳性;O型、Rh阴性
C A型、Rh阳性和A型、Rh阴性
D A型、Rh阳性和O型、Rh阴性
题型3 综合应用
例4 一个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I A I A和I A i的男人与一个父母的基因型均为I B i的女人结婚,生了4个孩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4个孩子均为A型的概率是多少? 。

(2)4个孩子中有2个孩子为A型的概率是多少? 。

(3)第一、第三2个孩子为B型,第二、第四2个孩子为A型为概率是多少? 。

(4)第一个孩子为A型,第二个孩子为B型,第三个孩子为AB型,第四个孩子为0型的概率是多少? 。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题例
题型1:遗传规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问题
例1 雌蜂和一雄峰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 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 aab b×AB
B. AaBb×Ab
C. AAbb×aB
D. AABB×ab 题型2:基因型的推断问题
题型3:遗传概率的计算问题
题型4:果实的果皮、胚、胚乳的遗传问题
题型5: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题型1:性别决定问题
题型2:伴性遗传特点
题型3: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题型4:血亲关系的判定问题
题型5:遗传系谱分析与概率计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