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刷媒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纸的前世今生

——论印刷媒介报纸的消亡与发展

姓名:梅宏跃

学号:1101020066

院系:文学院11级新闻系2班

一、目录

(一)报纸的起源与历史

1、中国古近代报业

(二)报纸的发展现状

1、《人民日报》现状分析

(三)报纸的消亡论与繁荣说之争

1、论点:报纸的前途

(四)报纸的优势与变身

1、论据:报纸优势与特点

(五)报纸的未来发展与意义

1、我的报纸观

在数字时代的电子媒介发展鼎盛的大背景下,报纸,正作为印刷媒介的带头者在受众的选择丛林中曲折前行,曾经的青少年步入中年,遭遇了顺流逆水,见证了时代的洪流奔腾而去。如今,报纸正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众多电子媒介如电视、广播等发展势头正盛,印刷媒介呈现出心有余力不足的状态在竞争与改进中演变为受众眼中的“弱势媒体”。外国某某所谓学者专家提出了报纸消亡论,认为报纸终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退去百年以来雷打不动的位置,在下一个世纪结束之前留下惨淡的尾音。我认为,在现阶段,报纸不是消亡的节奏,只是它走到了一个过渡点,在这个点,报纸要做的就是通过改进自身谋求新的发展与出路。报纸走了百年,这个坎,它不是过不去,而是在等待创新后的厚积薄发。在我的论文中,不存在偏向与否,我将持公正的态度论述一回报纸的前世今生。

三、关键词

印刷媒介、报纸、消亡论

四、绪论

报纸,英文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报纸与杂志、书籍、邮递广告等同属于印刷媒介的范畴。电子媒介、网络媒介和印刷媒介三者平行表征,各无主次,为大众传播服务。但是随着数字技术,3G时代的发展,受众明显分出了亲疏远近关系,印刷媒介尤其是报纸被打入“冷宫。报纸真的不如以前受用了吗?亲爱的小孩,将何去何从?

(一)报纸的起源与历史

公元前60年,古罗马政治家凯撒把罗马市以及国家发生的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告示市民,这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报纸。报纸变成印刷媒体的一份子是在1450年的欧洲,罗马第一使用了纸质印制的报纸报道新闻事件。1650年,德国人蒂莫特里茨出版了世界第一份日报,报业开始了缓慢的成长过程。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西汉的《邸报》,它被认为是最早形式的政府公报,邸报又称“邸抄”,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属于新闻文抄。中国古代邸报经历了唐代的《开元杂报》、宋代的手抄报,到了明代末期,人们开始把活字印刷术用于印刷邸报。中国古代的报纸,不论是官方的邸报,还是民办的小报,必然要和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保持一定的联系。官方的邸报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喉舌和御用的宣传工具,民办的小报只能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控制下活动。封建统治者绝不允许可以自由报道一切消息和自由发表一切意见的报纸存在。中国古代的报纸在为当时的读者提供朝野政治和社会信息方面确实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始终没有摆脱统治阶级的掌握。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工具,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历史。

中国近代报业,迎来了春天。1815年,新加坡发行了第一份近代华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1902年,天津发行第一份官方报纸《北洋官报》,报纸发行不断,近代报业在战争与压迫的大环境中得到了发展的契机。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人文精神通过大大小小的报纸被人们深入理解,渐入人心。其中共产主义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得以传播,其中报纸功不可没。《新青年》、《国民》、《每周评论》等报刊为中国的革命点燃了最初的星火

(二)、报纸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经过十几年来的市场化转型,我国报业已经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本上完成了从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式经营的转化,涌现出了多家大型报业集团。报业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也发生转移,从单纯的报业转移到出版、信息、发行等相关领域。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报纸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

我国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有四:首先报纸的总数不断上涨,其次报纸的种类增加,信息得到了扩充,从报纸发行日期来看,日报、周报、周六周日增刊活跃报界,从报纸性质内容来看,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等。第三个特点报纸影响范围更加广泛,最后一点是,报纸提高了可信度。

报纸的现状分析以《人民日报》为例。《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报纸及时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中央精神和中国政府最新政策、决定,报道国内外大事,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人民日报》全年日均发行量基本稳定在230万份,2009年1月1日,《人民日报》收订量达235万余份。2007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实现彩色印刷。按照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要求,初步建成以《人民日报》为主导,以《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为主体,以社属报刊为主体拓展的新闻传播格局,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

性文化产业相互促进、繁荣发展的事业发展布局,逐步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较好地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为把人民日报社建设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际一流媒体奠定了基础。《人民日报》是当今报业发展很好的范例,报纸的沿革积累了足够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缺陷。受截稿及出版因素影响,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讯息;纸张过多带来携带及传阅的不便;图片和文字在电视和电台的影音片段的比较下震撼力和感染力比较低。

(三)、报纸的消亡论与繁荣说之争

关于报纸的发展走向,最近比较火热的是“消亡论。伊瑞克·威尔伯格是挪威的媒体顾问,他从报纸发展的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目前的报业正在走向衰落期。像任何产品一样,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五个阶段,即发育期,成熟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欧洲报纸,特别是北欧报纸目前处于这个周期的第四阶段末期和第五阶段初期。与伊瑞克·威尔伯格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英国的罗伯特·皮卡德教授,他把西方报纸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15世纪以前是引入期,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为迅速增长的成长期,20世纪是平稳的成熟期,进入21世纪以后处于缓慢下滑的衰落期。

面对“报纸即将消亡”的论调,许多传媒研究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的立足点各不相同,但结论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报纸不会消亡!有的学者从报纸拥有自己独特的受众群的角度说明了报纸不会消亡,认为,报纸有自己不同于网络媒体的读者群,这些读者不仅通过阅读报纸获取资讯和新闻,而且将阅读报纸看成一种生活方式。这些读者群是报纸永存的生命之源!有的学者从各种传播媒体的优势互补角度说明了报纸不会消亡,认为,各种传媒各有优点同时又各有缺点,报纸的最大优势是其轻便、易于携带和对新闻事件的深度解剖和分析——这些优势决定了报纸决不会被替代和消灭!有的学者通过对一些特定群体的调查说明报纸不会消亡,如对教师群体的调查发现,78%的教师认为报纸不会消亡, 12.2%的人表示说不清楚,只有9.28%的人认为报纸会被网络等新媒体取代。还有研究者认为,报纸最大的挑战者是报纸自己,报纸是否会消亡取决于报纸自己是否能够克服和解决近年来读者反映强烈的过度商业化、同质化、公信力下降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抛开报纸自身的问题,单纯从介质层面谈论报纸是否会消亡,是没有意义的。报纸的消亡论与繁荣说之争,已经引发了报业的深思和担忧。

报纸不会消失,起码在以后的一百年中会发展的更好,现在冷却的报业只是在过渡期的反思,如果反思的透彻,调整报业的发展策略,总结种种求生设想,调整的得当,报业的第N个春天就在不久的明天!

(四)报纸的优势与变身

报纸的优势体现在,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如电视或电台节目般错过指定时间报导的讯息。互相传阅,读者人数可以是印刷数的几倍。即使阅读或理解能力较低的人,亦可相应多耗时间,吸收报章的讯息。因特网崛起,网上版报纸的传阅力较传统印刷品报章强。

虽然报纸的优势是大家显而易见的,但是消亡论仍然引起了不小风波。与众多反对“报纸消亡论”的学者一样,《“消亡论”余波下的报业市场培育研究》一书的作者同样认为报纸不会消亡,也同样认为报纸必须直面现存的问题,以求报纸“子孙万代”永生永存。然而,该书提出的应对困难与挑战的路径却是其他研究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