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64841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3.png)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五单元:《作文》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和比较事物特征。
2.恰当引用资料,说清事物的特征。
3.运用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写作指导写作说明文,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将其独特之处介绍明白,给读者以准确无误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欲看究竟,留心观察,发现特征。
只有留心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特征。
在观察时,既要注意事物的总体概貌,又要观察局部细节。
要做到观察细致,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角度,抓住要说明的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味道和质地等;二要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进行——或从早到晚,或从春夏到秋冬,或由近及远,或由低到高,或由外而内等。
其次,善于比较,明察秋毫,明确特征。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通过比较鉴别,把握所要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增强说明效果。
比较,可以同类相比或异类相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
如法布尔的《蝉》,写蝉的地穴表面,拿它与金蜣的巢相比较:“这小圆孔约一英寸口径,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
大多数掘地昆虫,例如金蜣,窠外面总有一座土堆。
这种区别是由于它们工作方法的不同。
金蜣的工作是由洞口开始,所以把掘出来的废料堆积在地面。
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说明了蝉的洞口“周围一点儿土都没有”的原因,可谓明察秋毫。
再次,恰当引用,使文章丰富翔实,说清特征。
事物有颜色、形状、大小等外在特征,也有发展历史、原理功能和文化意义等内在特征。
内在特征有时候需要通过历史文献、研究资料等的引用分析才能被发现。
恰当引用资料,既能使文章丰富翔实,也有利于准确、具体地说清楚事物的特征。
最后,巧用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修辞好比文章的华衣锦衫。
在说明文中,巧妙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既能突出事物的特征,又能避免说明文的枯燥乏味,让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平添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807c2c02768e9951e738e9.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1课时一、新课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材料见教材P117)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
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选题一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选题二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
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
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部编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5e0a23be1e650e52ea99ba.png)
部编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 学习如何提炼、概括特征来说明事物。
二、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并学会运用以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结合事物特征,说明事物。
2. 引导学生学习合理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二、教学重点:学会结合表达需要,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
三、教学难点:合理运用说明方法,体现事物特征。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举例分析法第五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所选的都是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建筑,《蝉》说明的是昆虫的习性和成长过程,《梦回繁华》则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语文要素: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要掌握说明文的特点,学习如何将一个事物介绍清楚。
要知道如何抓住事物特征,确定说明重点,学习判断和分析说明方法,揣摩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同时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解析人文主题: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能借助观察和查找、分析资料,提炼概况事物的特征。
语文要素:明确事物的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独特之处。
能从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有条理地介绍事物特点。
能合理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大家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明是生活中常见也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说明文。
对于写说明文而言,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生活动:猜谜游戏。
根据课件中的语言描述,猜出它所说明的对象。
大屏幕展示:【你来描述我来猜】1. 猜一种动物哺乳动物;大型猫科动物;森林之王;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在一起生活;老虎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满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5e25b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8.png)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学生明确什么是事物的特征;2.用多维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的显性特征;通过查找资料,提炼事物的隐性特征;3.根据读者特点选择说明的内容,用恰当的方法多维介绍事物的特征;4.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多维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抓住事物独有的特征教学过程情境设置这两天,在做“浙里问学”教师志愿者时,王老师接到了一位名叫小宇的同学的求助语音,他的语文老师刚刚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篇说明文。
这可难倒了小宇,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吧!任务一:理解特征活动1:猜一猜,识特征你能猜出小宇老师要他说明的是哪种动物吗?全身覆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小结:事物的特征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是其独有的标志。
活动2:辨一辨,明特征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柏拉图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请你根据写作锦囊为小宇确定这篇作文介绍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抓住“特征”小宇:谢谢王老师和各位同学,说明时要紧扣事物独有的特征,根据说明对象的类型选择介绍的重点,但是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啊,具体有哪些方法呢?活动1:观察、比较抓显性特征(1)这里有一个兔子模型,请你说说这个兔子有哪些特征。
(2)你说出了这个兔子的典型特征了吗?把它和小猫比较比较。
(3)刚才的过程中,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抓住这个兔子的外部特征的?活动2:查找、实验抓隐性特征思考:你还想介绍兔子哪些方面的特征?可以用什么办法去获取这些信息?回忆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归纳在资料中获取事物特征的方法。
小结:说明文中可以恰当引用资料,如数据、图表、文献、资料等,注意根据写作需要提取信息。
有一些自己想要介绍的内容没有权威资料时,也可以通过实验深入探究,培养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2a3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9.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征、使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教学难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
以《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为例,分析说明文是如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
(一)《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的特征: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思路:先由石拱桥说起,接着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然后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最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发展情况。
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引用、打比方(二)《苏州园林》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对象的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说明的思路:先从“四个讲究”分写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三个细节”之处表现苏州园林的热证。
说明顺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状貌、列数字。
(三)两文的写作共同之处。
1、说明对象清楚明确。
2、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4、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5、说明的思路要清晰。
(四)说明语言。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和《梦回繁华》采用的是平时的说明语言。
《蝉》采用的是生动的说明的语言,二、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说明。
(一)细致观察。
(二)查阅资料。
(三)学会比较。
(四)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五)确定说明的主次和详略。
(六)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七)采用恰当的说明语言。
三、本次作文指导(一)文题展示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96d15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b.png)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作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正确使用各种说明方法,努力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征。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那怎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呢【写作指导】【思维导图】【文题展示】【一】利用下面的材料(材料见教材),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思维导图】【片段展示】沙漠中的“血脉”(片段)吐鲁番气候极为干旱,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很久以前就出现了大片绿洲。
原来,吐鲁番盆地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般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的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
盆地虽然酷热少雨,但临近雪山,每到春夏时节,大量冰雪融水便会渗到戈壁滩下,形成地下积水,可以为生产、生活所用。
吐鲁番人民勤劳聪明,他们利用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坡度大等特点,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坎儿井,把雪山融水从地下引到村庄和农田。
坎儿井的主要渠道都修建在地下,水分不会因为炎热、狂风而大量蒸发,所以坎儿井能一直保持流量稳定。
可以说,遍布盆地的坎儿井群就是沙漠中的“血脉”。
点评这一段重点讲了坎儿井水源的来源和吐鲁番人民的勤劳聪明,从这两个角度入手,说明了坎儿井水源丰富和流量稳定的特征。
片段选点少,笔力集中,条理清晰地为读者介绍了坎儿井,让读者对坎儿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吐鲁番的宝井——“坎儿井”(片段)坎儿井,《史记》中称其为“井渠”,遍布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新疆维吾尔语称之为“坎儿孜”。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同步作文指导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同步作文指导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7cc714431b90d6d85c73b.png)
第五单元同步作文指导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让他们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认真观察和比较的好习惯。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例文引路感受特色香烟的自白朋友,你一定认识我。
不信?请睁大眼睛瞧一瞧——瘦长而圆滑的身材,雪白的皮肤,戴一顶海绵帽子。
你说我是香烟?对了,在下正是。
(开头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香烟的外部特征,语言幽默诙谐。
) 我的“作用”确实不小。
人们参加社交活动少不了我,我成了男子汉“气派”的体现;平常办事少不了我,据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我出面准能成;提神醒脑开通思路也少不了我。
甚至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屏幕上的那位作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桌角的那只烟灰缸里满满堆积着我的残骸——一顶顶海绵帽子。
(第2段重点写香烟的作用。
)实际上,我是由烟草加工而成的,我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尼古丁的有毒物质。
可别小看它,我们兄弟20个所含的尼古丁量,足以毒死一头强壮的大公牛!人体一旦吸进50至70毫克的尼古丁就会死亡。
虽然人们吸一支香烟吸收的尼古丁并不会达到使人立即死亡的地步,但长期吸取,就好像慢性自杀一样。
不但如此,我的体内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
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这些物质会促使人患肺癌、喉癌、食道癌等。
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我的主人们得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0倍,得喉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5.4倍,得食道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4倍。
这些数字,也常常使我胆战心惊。
(第3段主要写香烟的内部成分以及香烟的危害。
)现在,我的外衣越越精美,身价也越越高了。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53127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a.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设计说明“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教学的主题,主要围绕说明文展开练笔。
此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的典范,桥梁专家茅以昇用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朴素的文字,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更有文化底蕴和审美高度,从苏州一百多处园林中提炼出其共有的特点,并围绕这一特点娓娓而谈,用质朴而简洁的文字,一一解说。
所以此单元的练笔,将以教材为基点,链接师生的生活,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让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会写说明文。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2.结合课文、赏析例文,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2.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教学方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资源与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猜一猜:有一种动物,毛茸茸的,两只眼睛,四条腿,有很多人喜欢。
你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小猫、小狗……)为什么我们无法根据这个描述猜出最准确的动物呢? 因为在说明事物时,没有抓住主要的特征。
有一种动物,毛茸茸的,两只眼睛,四条腿,身上的毛是黑白两种颜色,喜欢吃竹子,有很多人喜欢。
你猜猜,它是什么动物?(熊猫)所以说主要特征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写作时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四、过程性评价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物品。
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五、课堂小结只要用心,抓住特征,安排得体的说明顺序,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就能写出“思想”,写出“生活”,写出“文采”,让事物在我们的笔下熠熠生辉。
六、布置作业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含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7b5fd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1.png)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仔细观察,大家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由此我们知道,即使是看起来一样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所以我们写说明文介绍某个事物时,要让人清晰明白,印象深刻,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回顾教材,知特征。
◎本单元我们学过的几篇说明文,作者都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并以此为核心展开说明。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五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各有怎样的特征?师小结: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介绍事物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特征。
一般来说,事物的存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特征也是多层面的,一般表现在其外部形态、内部构造、自然属性、形成原因、发展过程、使用方法、实用功能等方面。
因此,要通过自己的介绍说明让别人准确了解事物,必须把它的与众不同之处介绍清楚。
2.探究活动二:作比较,明特征。
◎为什么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说明呢?我们先来看下面的材料,比较一下,你认为哪一则材料抓住了小白兔的特征,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小白兔呢?材料一:小白兔全身覆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材料二:小白兔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两只耳朵很长,一双眼睛又红又亮,嘴巴是三瓣的。
材料三: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
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微微眯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4ed8f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91.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文学作品中“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掌握“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方法;•学会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特征”,深入思考作品主旨。
1.2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并理解名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学习并分析小说《草房子》中的“抓住特征”写作手法。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抓住特征”写作手法的运用方法;•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特征”,深入思考作品主旨。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会灵活运用“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要求学生提前阅读小说《草房子》。
•在上课前,向学生发放本节课的教学笔记,并让他们自主体会并消化其中的内容。
4.2 学习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名句:“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找出事物的本质来判断。
”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对比。
•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阐述《草房子》中的“特征”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特征是如何反映出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的。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提取和分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抓住特征”来深入思考文学作品的主题和结构。
4.3 拓展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将“抓住特征”这一写作手法应用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解读中。
5. 教学辅助手段1.本节课的教学笔记;2.可供讨论的学生手账;3.辅助分析名著的读书笔记。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在阅读小说后进行分组讨论,自主提取小说的“特征”,并提炼小说的主题和情感。
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八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八年级-统编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3178b4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3.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一猜课件中描述的是什么动物。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哺乳动物,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通过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以此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写作的学习。
新知探究一、活动与探究1.学以致用。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结合课前猜谜活动思考事物特征的概念,并根据特征的概念归纳事物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说说这五篇课文的说明对象各有怎样的特征。
提示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课文中表现的说明对象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特征的概念,认识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回顾课文,引导学生学习突出表现说明对象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如何突出表现事物的特征做铺垫。
(二)写作指导【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要求学生思考:如果让你写一篇说明文,你将如何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教师提示学生借鉴课文中的方法,思考如何表现说明对象的特征。
【设计意图】以课文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掌握突出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二、写作实践【活动内容】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写作实践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预设文章,带领学生共同赏析,学习如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写一篇说明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232beb449649b6649d7471e.png)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教学设想】接着出示两段说明同一种动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赏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再指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的方法,并进行片段训练;然后对整篇习作进行构思指导;最后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情趣对话:柏拉图对“人”下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动物。
”于是,他的一个学生把一只鸡拔光了毛,开玩笑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把人比作会思考的芦苇,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比喻。
人当然不仅仅是没有羽毛两脚直立的动物,他会思考,有自己的思想。
这就告诉我们说明要抓住特征。
比如霍金......三、猜一猜谜:1、出示投影片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生猜一阵后)教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板书:事物的特征)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
(板书课题:说明事物的特征)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
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指导学生理解“特征”。
2、出示投影片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小结:兔。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第8课时主题写作课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名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第8课时主题写作课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名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f93bf52e3f5727a4e9628d.png)
第8课时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课型】主题写作课【学习内容】说明文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来写【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2.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见过小兔子吗?请同学口述兔子的模样,抓住兔子的外形特征来描述:红眼睛、长耳朵、三瓣嘴(展示小兔子的图片)。
教师点拨: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引出本次写作任务——抓住事物特征来写。
二、学习环节活动一:回顾一下《蝉》这篇课文,看看作者介绍“蝉的卵”,抓住了什么特征来写。
答案示例:蝉的卵的特征: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
活动二: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1)要善于观察和比较,突出事物的独特之处,适当表现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突出事物的独特之处,适当表现一类事物的共同特点。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
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恰当地引用资料,说清事物的特征。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活动三:片段写作训练。
再次展示小兔子的图片,学生对照图片按照抓住事物特征的三个方法写一篇介绍兔子的小短文,不少于200 字。
三、作业完成课后写作第三题: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如毛巾、自行车、电视机等,作为写作对象,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说明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同步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同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0a16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a.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重点)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重点)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告诉我们,即使是看起来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水笔、毛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说明一样事物的时候,就要抓住它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它说清楚。
板书: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二、写作指导师:什么是特征?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人或事物可供识别的特殊的征象或标志。
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是:识别、特殊、标志。
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发现特征。
没有观察,就无法把握事物的特征。
写作前,对事物进行观察,必须“五官开放”,充分利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观察时,不但要看表面,还要看内部,要逐层剖析,仔细研究,想一想:哪些现象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哪些现象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把表象作为入门的向导,在反复思索中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
同时,观察还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或由上到下,或由左到右。
或由近及远,或由东到西,或由点到面,或由外及里……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二)学会比较,明确特征。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
要想快速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学会比较,在比较中观察、鉴别、判断。
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判断。
在比较中,才能迅速而准确地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才能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09ff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d.png)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写作((五))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一、新课导入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三、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
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四、写作文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许地处独特的位置,或许有标志性的外观,或许还有传奇的历史。
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九龙桥九龙桥是荆州的名胜之一,它位于东门风景区内,是入城的咽喉。
它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令中外游客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九龙桥横跨在护城河上。
它长98米,宽15.7米,全身呈弧形。
远望九龙桥,仿佛雨后彩虹,又如蛟龙出水,静卧水面,神态安详。
九龙桥由九个半圆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组成,和卢沟桥一样,属联拱石桥。
中间的一拱最大,直径约6米,两旁各有两个中拱,两个小拱,成对称排列,依次变小。
这样,大拱领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连,不仅节省了石料,增大了桥身的过水量,而且九拱连环,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eb3027f61fb7360b4c65fb.png)
小粉笔可神奇了,它只是用一小撮白色的石灰做成的,虽然他只有六七厘米长,但它的用途可大了,它能教会我们识字、做题,还能描绘出祖国的大好山河。
小粉笔有很多特点,它不像钢笔一样让小主人帮忙吸水;也不像铅笔穿着华丽的外衣,还得让小主人为它削尖;而小粉笔只要一块黑板就能写字、画画,它带领我们在里知识的海洋遨游。
小结: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例如性能、构成、使用方式、外观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特征,那么就从我们所熟知的学校入手,根据你的了解和收集的资料,梳理出“我们的学校” 的特点:建筑布局和办学特色两个方面的。
明确:建筑布局:布局整齐 环境优美
办学特点:以人为本 以德治校
(过渡语)那么同学们从如何得知的呢?
(2)、实地调查 或引用资料
1根据训练一的内容,抓住我们学校的建筑布局的特征,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片段,看看哪些资料还需要你去调查,哪些可以引用老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教师展示学校资料)
(3)、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过渡语)说明要抓住事物特征其实我们还需要用到我们所学习的说明方法,那么常见的说明方法都有哪十种呢?
常见说明方法10种: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
(一)猜一猜谜: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
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过渡语)因为第一个谜语没有抓住小白兔的特征来写,所以我们很难看出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特征
难点分析
学生对说明文比较陌生,从小学起接触记叙文偏多,大多写记叙文作文:突然写说明文,很多学生转变不了固有思维;学生对说明方法的使用上还不够熟练,以至于写作文时常常写成记叙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a53bb2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5.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课堂教案与课后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学习,启发学生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道理。
2.利用写作实践,引导学生学习把握事物特征的方法。
3.联系相关要求,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4.能恰当地引用资料,说清楚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仔细观察大家还会发现,即使是同一个人的十根手指,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所以我们写说明文介绍某个事物时,要让人清晰明白,印象深刻,就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师板书: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文题构思出示题目:(出示课件3)(一)利用教材本次写作第一题所给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学生讨论,分析写法。
)师生讨论:(出示课件4)学生1:我认为,写作说明文要有一定的说明顺序。
首先,通读材料,明确文章要采用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然后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最后分析哪些特点应该详写,哪些特点应该略写。
学生2:我认为,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密切的联系,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而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学生3:我认为,语言一定要有条理,思路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出示题目:(出示课件5)(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
2019秋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优质课教案
![2019秋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8dd674b4daa58da1114a0c.png)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一、导入新课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1.出示投影片1:“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
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
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
2.出示投影片2:“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1)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地看出是写兔子的?小结:兔子。
写出了兔子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投影片3写出了兔子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本的模样。
出示投影片4:“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
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
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小结:写特征不仅要写出事物的独有标志,而且还必须写得细致具体。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把握比较法,抓住特征说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
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材料见教材P117)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
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选题一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选题二
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
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
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
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要运用合理的说明,恰当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选题三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
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
“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
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
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四、范文评析
家乡的桥
我是北方人,对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只闻其名,未见其形。
可我并
不因此而感到遗憾,因为我觉得家乡的桥也自有其韵味。
在我们农村,最普遍的要数两种桥了。
一种是土桥,另一种就是钢筋混凝土桥。
土桥是早有的,也是最常见的。
土桥,顾名思义,就是以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桥。
一条又浅又窄的小河,两岸及河面上垒起几堆石头,在上面搭几块石板,再铺上些土,压平,这样一座土桥就建成了。
土桥造型古朴、简单,建构平庸是它最大的特点。
桥面上还会有几处坑坑洼洼,几乎与路面一体,这样不起眼的桥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视线中,它近乎于不存在。
土桥两岸有些柳树与之相伴。
柳梢被风吹拂的时候,趁机亲吻了一下小桥,本已“桥比黄花瘦”的土桥竟生出了别样的风采。
小河看着这一切,忍俊不禁,“哗哗”笑出了声。
土桥、花草树木、房屋田野构成了一幅迷人的农村风景画,大有“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
钢筋混凝土桥是近几年逐渐出现的桥。
古朴而不失庄重的土桥年久失修,有的为人们默默奉献了一生,慢慢老去了。
于是作为“长江后浪”的新生事物——钢筋混凝土桥就在这儿安家落户了。
钢筋混凝土桥最突出之处莫过于外形简洁,构造坚固耐用。
这种桥承重能力强,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
桥面平坦、结实,一般只有一个大大的桥洞,水流畅通无阻,为春季灌溉田地和雨季庄稼排水提供了方便。
桥与地面相接,桥面离地面也不远。
风吹的一层土被过往车辆压实了,好像给桥面穿了件黄色的外衣。
要不是桥下的流水嬉笑玩闹惹人注目,有时还真忽略了哪儿是路,哪儿是桥呢。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解释桥。
是啊,桥的作用与板凳大致相同,都起着载重、连接的作用。
中国的建筑大都讲究造型美观,如曲线的柔和多变;其次,环境的搭配也至关重要。
正是桥的存在,既联系着交通,又美化了环境。
家乡的小桥虽然简陋,但一直维系着父老乡亲们的交通和收获,为推动家乡的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家乡的桥,韵味无穷。
总评:这是一篇介绍家乡桥的说明文。
作者选择了家乡最普遍、最有特色的两种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助摹状貌、作比较、打比方、作引用等说明方法,对其特点、作用及周围环境进行了生动、细致的介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本文清晰的结构层次,段落的自然过渡,生动而准确的说明语言,都展示了作者扎实的作文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