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合集下载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读完《大教育家<孔子>》这本书,让我对“礼”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孔子的“礼”在当今社会中是人际交往中至关重要的,对我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有很主要的借鉴价值。

孔子说过,“礼也者,理也,礼者,人道之极也。

”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必须要讲究基本礼仪。

礼仪是一个人或一个集体形象的代表,也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的催化剂。

在当今社会提倡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诚信和礼仪是重点提出来的,随着人们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和谐社会的愿景,礼仪作为一种交际艺术备受人们的青睐,礼仪是一种良好风貌的体现,人们开始重视和利用礼仪,成为了一种趋势,也是人们所期望的氛围。

孔子对于“礼”的追求很高,也很重视“礼”的思想。

孔子拜见鲁公的时候,总是在还没有到达鲁公的殿前就开始施礼跪拜,说明孔子对于“礼”是极其重视。

孔子的礼没有高低之分,他对遇到的人都是彬彬有礼,无论是上级、君主,还是学生都是以礼相待。

可见,“礼”是一种没有分界和级别的礼仪,以一个人的行为素养的体现,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与人友好相处的前提。

至今孔子的礼仪思想备受全世界很多国家青睐,也足以说明孔子是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一些人文环境的营造元素,对自己、对集体都有深人人心的理念,对实际工作和生活的应用价值不可估量,领悟并学会运用孔子的思想,必定会有显著的效果。

孔子的礼仪思想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对社会的发展进步的影响深远,孔子所推崇的礼仪道德正是如今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价值观之一,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的维护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孔子的思想应该更多地被我们学习吸收和应用,传授给下一代,发扬和继承下去。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应该对孔子的“礼”赋予新的理解,用心感悟礼的文化价值,“礼”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自我约束性的行为规范。

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如果把孔子的礼仪思想灌输人心,就可以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5篇《孔子》观后感1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我想很多人都会把这一票投给孔夫子。

国人中庸文化所推崇的“仁、义、礼、信”,无不源于春秋时代这样一位智者,尤其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文化从上到下一步步深入人心,影响了我们几千年。

是历史选择了儒学,还是儒学带着历史走到今天?我不懂孔子,但我一直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20__年的1月22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影片《孔子》首映,第三团支部抓住了这次机会一起了解这位儒学先师的人生轨迹。

影片取材于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

影片主演周润发早前在宣传活动中说“看《孔子》如果不流泪,那还是人吗?”。

我看完影片,也是深有感触。

这种大题材的影片,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觉得导演应该可以拍得更好,还有就是战争场面动画效果不够精致。

但转过来想,看《孔子》,多是抱着一种缅怀传统的想法,想通过影片,增进对圣人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儒学文化的理解。

孔子的儒学思想传承至今,有沉淀的功劳。

孔丘其人,本只是一个血肉之身,他的言论,他的思想,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符合几千年来的社会制度,所以加上统治阶级的极力弘扬,便代代相传了。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儒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制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进可退。

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天子藩王,齐家治国无不渗透儒家的思想。

董仲舒为巩固大汉帝国写下铺垫,精通儒学的康熙皇帝带来了康乾盛世。

我想到的是,儒学“入世”的观点造就了一个个时代的发展和辉煌。

观看电影之前,对孔子知之甚少,虽然看完影片,也只是有个大概了解,但至少梳理了一下思路,影片的公映,也许不只是在休闲娱乐,不只在票房,能带给我们一些反思,就够了。

《孔子》观后感2今天上午,我接到了同学的邀请,她说:下午去孔子六艺城玩吧,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

读《孔子》读后感7篇

读《孔子》读后感7篇

读《孔子》读后感7篇读《孔子》读后感篇1大家好,我是33号袁泽瑞。

今天分享的是《孔子的故事》。

老师发了一本w孔子的故事》,我读了才知道孔子是教育家,思想家,还是儒家的创始人。

看了孔子的故事,让我感受最深是孔子和老子的相遇之交。

孔子向老子请教了很多儒家思想和为人之道。

孔子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了,老子依依不舍送行,并且根据自己的处世态度向孔子叮嘱。

老子说:“有钱人送行送钱,有学问的人赠几句话。

我没钱,姑且冒充一下有学问有道德的人送你几句话。

第一,你所钻研的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死了,不能把那些话看的太死。

第二,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本来应该阔绰一下,如果过得去也就算了。

第三,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外面,有道德的人都很朴实。

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贪恋,去掉架子,去掉妄想,这对你都是有好处的。

一切事不要太任性,这样对家庭,对朝庭也不合适"。

孔子深深地记住了老子的叮嘱,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都是谦虚谨慎的对人对事。

在遇到挫拆的时候都心存善念。

我觉得我们也要向孔子一样虚心接受他人的教诲,遇事谦虚谨慎。

遇到了困难也要勇敢乐观。

读《孔子》读后感篇2在上个星期,我们老师发了一本书叫《孔子的故事》它的作者是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生于山东省利津市,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

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著有《鲁迅批判》《中国文学史略稿》《迎中国的文艺复兴》《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等二十余种专著,六百余篇论文。

我最喜欢孔子幼年时代的鲁国文化空气这一篇发生的故事。

在孔子八岁的时,吴国那个不肯接受王位的公子季札初始各地,到了鲁国,季札是一个博学而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在鲁国有机会听到鲁国所特别保存着的较完备的周朝乐歌。

那些乐歌个大部分都保留在现存的诗经里面,他对于郑地民歌的批评是:“这种音乐为什么这么细弱?很有享乐的气氛。

《孔子》观后感【多篇】

《孔子》观后感【多篇】

《孔子》观后感《孔子》观后感1带领我进入国学的视野。

我从书中了解到孔子和他学生的许多故事,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举办的作文比赛,被一个男生排挤。

我没有理睬这位男生,也没有生气,因为我想起了妈妈刚和我一起读过的《孔子学堂》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大概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从来不人云亦云;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表扬了我,说我领会了书中的话并能活学活用,能够强大自己的内心,而不会被别人轻易打到。

她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孔子》观后感2看了电影《孔子》后,我知道了孔子出生在2500年前的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

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那时侯人的打扮和现在的人不一样,男人都梳着一个发髻,穿着用粗布做成的衣服。

那时侯的字都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碰到水,字会慢慢消失。

而且竹简很重,要用车子来搬运。

比较起来,我们现在写字读书都方便多了。

孔子是个文武双全的人。

他在鲁国当官的时候,打了很多胜仗,敌人都非常怕他。

他的很多弟-子也非常能干。

在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的路上,他们受冷受饿,非常艰苦,但是他们仍然保护好自己的书。

在回鲁国的路上,地冻天寒、大雪纷飞,装满书的车子突然翻进了冰窟窿,弟-子颜回不顾寒冷,跳进了进去,书被救回来了,颜回却失去了生命。

孔子还教育他的弟子,做人自己先要懂礼。

所以他的弟-子子路在战场上被敌人围困的情况下,还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官帽。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知道了2500年前和我们现在的差别很大很大,但是要读书还是没有变的。

很爱看。

《孔子》观后感3今天,我们全校同学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孔子》。

电影里的孔子温与又严肃,有威严的气质但并不凶狠,谦虚恭敬又安详。

这让我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还很热爱学习,学习永远不感到满足。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通用23篇)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通用23篇)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通用23篇)孔子的故事读后感(通用23篇)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1《孔子》这本书主要讲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一生的故事。

从孔子小时候到他年老的时候,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在这本书上体现得一清二楚,让人充分了解孔子,了解他的生活。

在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孔子自小失去父亲,家里很穷,他的学问都是自学学到的。

在二千五百年前那个时代的孔子就懂得了自学,真了不起啊!我也要学会自学,特别是语文预习。

通过看课外书,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孔子的学习于别人不同,别人学一两天就坚持不住回家了,而孔子跟他的老师老子学习时,不懂就问,谦虚好学。

一步一个脚印,老子也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学问全部传授给孔子。

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有一次,我碰到一道奥数题,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然后向爸爸请教。

以后,我碰到困难,一定要虚心请教,并学习孔子好学上进的精神。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2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在坚硬的、冰冷的冰上艰难地行走着。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驾着马车,马车上装满了书。

突然,冰裂开了。

刚刚好,颜回、马和书一起,“扑通、扑通”地掉进了刺骨的湖水中。

颜回不顾自己的性命,将沉入湖底的书一点一点地捞上来。

连爱书如命的师父孔子都对他大叫:“回来,回来!”但颜回毫不理会,继续捞书。

最终,颜回永远地沉睡于湖底。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时候,我家里的书也会“生病”:比如,书皮烂了呀,书皮折角了啊等等,数不胜数。

我见了,很少给它们“治病”,置之不理。

它们一个劲儿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这里,我的脸微微有些发热。

颜回不顾自己的性命,还要将书捞上来;而我呢,书生了病,我也不理,真是相差太远啊!于是,我暗暗下定了决心:以后一定要爱护书,见到书“生病”了,马上就给它“治病”,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篇3孔子谦虚、大胆、聪明、好学、勤奋。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笔记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笔记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笔记孔子,这位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和教诲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程。

最近读关于他的书籍,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他的智慧与魅力。

在书中,孔子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他并非是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一个充满人性温暖、有血有肉的师长。

他对学生的关爱,不是那种刻板的说教,而是如春风化雨般,润物细无声。

孔子十分注重因材施教。

他的学生性格各异,资质不同,而孔子总能敏锐地洞察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力,然后给予恰到好处的引导。

比如颜回,孔子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的勤奋好学和安贫乐道让孔子赞赏有加,于是孔子便着重在品德修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对颜回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导。

而子路,性格豪爽,勇敢直率,但有时过于鲁莽冲动。

孔子就会在子路行事之前,提醒他要多思考,谨慎行事。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了一个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实行?”孔子回答:“你还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而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应该立刻去实行。

”公西华对此感到很疑惑,就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做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果断行事;子路性格鲁莽,常常冲动行事,所以我要让他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

”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多么的灵活和精准,他不是用一种模式去套所有的学生,而是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的路径。

孔子还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地温习和实践。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曾经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了很多知识点,可是考试过后,那些知识就像过眼云烟,很快就被遗忘了。

而真正能够留在心里,并且在生活中派上用场的,往往是那些经过反复思考和实践的东西。

就像学会了骑自行车,就算很久不骑,再次骑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和技巧依然还在。

书中还提到孔子对于礼的重视。

孔子读后感范文(精选30篇)

孔子读后感范文(精选30篇)

孔子读后感范文(精选30篇)孔子读后感范文(精选30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子读后感范文(精选3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孔子读后感篇1这本书讲了孔子当时已经成名,所以他周游列国,到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

有一天,他碰到三个小孩挡住了他的去路。

当孔子问他们为什么不让路时,一个叫项橐的小孩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孔子对项橐产生了兴趣,一连问了他几个问题。

项橐都对答如流。

而项橐提出的问题,却让孔子无言以对。

孔子被项橐深深折服,愿为项橐的弟子。

从此,项橐一举成名!孔子的精神也被天下人所称道……读了这本书我深深感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任何人都会有他(她)的看家本领。

正如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就比如我的奶奶吧,她才上过一年小学,所以,当我问她作业的时候,她总是傻乎乎地反问我:“这些字怎么读啊?”而这时候,我就会嘲笑她了。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她也是一个专家。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了,咳嗽和鼻涕一起来访,去医院打了几次吊针都不见效。

当爸爸妈妈无可奈何之际,奶奶来到了。

她见了我这副样子,立刻从她的“百药箱”中东抓一把,西抓一把,然后都放进锅里,熬了一个多小时,一碗稠稠的,黑黑的,看起来十分难喝的东西放在了我面前。

她软硬兼施地逼我喝了这碗茶,神奇的是,喝完后,睡了一觉,咳嗽与鼻涕竟跟我说再见了!自此以后,奶奶就被我们封为“凉茶专家”了!所以说啊,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应该虚心、不耻下问地向周围的人学习!连孔子这么有名的人都能拜师,那我们呢?孔子读后感篇2孔子出生在春秋战国中晚期的鲁国。

孔子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之所以能蜚声海内外,完全得益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对学问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的母亲带年幼的孔子来到了鲁国的国都曲阜,靠亲友的接济和给别人做零活度日。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中国有影响,对国际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大教育家孔 子读书笔记

大教育家孔 子读书笔记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笔记《大教育家孔子读书笔记》说起孔子,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近读了关于孔子的一些书籍,让我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孔子出生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教育和传播自己的思想。

他主张“有教无类”,不管出身贵贱,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成为他的弟子。

这在当时可是相当了不起的理念,要知道那个时候,教育大多是贵族的特权。

孔子的教学方法也特别有意思。

他不是那种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的老师。

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自己去领悟道理。

比如说,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做吗?”孔子回答:“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听到了就去做。

”公西华就很纳闷,问孔子为啥回答不一样。

孔子说:“子路性格鲁莽,所以要让他多考虑一下;冉有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果断去做。

”你瞧,孔子多了解他的学生啊,能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因材施教。

孔子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他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意思就是君子心胸开阔,小人总是忧愁烦恼。

他教导学生要做一个正直、善良、有道德的人。

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孔子有个学生叫颜回,颜回家里很穷,但是他特别好学,而且品德高尚。

孔子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每天就吃一小筐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觉得这种生活太苦了,可颜回却依然很快乐,因为他一心追求学问和道德的修养。

孔子对颜回的称赞,其实也是在告诉其他学生,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精神的富足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被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断粮了好几天。

大家都饿得没力气,有的学生甚至都病倒了。

但是孔子依然每天给学生们讲学,弹琴唱歌,丝毫没有被困境所影响。

子路很生气,问孔子:“君子也会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穷困的时候能坚守道德,小人穷困的时候就会胡作非为。

”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孔子依然不忘教导学生要坚守正道,这种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报告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报告

大教育家孔子读书报告简介《大教育家孔子》是一部由叶嘉莹教授编写的孔子传记,叙述了孔子生平、思想、教育理念等内容。

本文将对这本书进行简要介绍和评析。

内容叶嘉莹教授将孔子的生平分为三个阶段:学生时期、旅居时期和回国后的教书时期。

其中,学生时期是孔子的徒弟阶段,经历了多次求学之旅;旅居时期是孔子当流浪教师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曾被请到不同的国家授课;回国后的教书时期则是孔子回到鲁国,创办私塾,深刻影响了许多学生的人生。

在这个阶段,孔子主要强调“仁”的思想,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做到无私无我,关心他人,这才是真正的道义之人。

除了对孔子的生平叙述,叶嘉莹教授还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

孔子的教育理念有着“知行合一”的特点,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更要付诸实践。

他主张学习“诗、书、礼、乐”,并将之作为教育的基础,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培养出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此外,孔子还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君子不器”不是因为没有本领,而是因为缺乏道德修养。

评析《大教育家孔子》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很好地展示了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孔子那种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他那种谈吐风趣、言传身教的方法取得了很多弟子的热爱。

此外,叶嘉莹教授在书中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阐述,使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修养教育,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要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全面发展。

此外,孔子强调的知行合一、教育的全面性等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教训。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孔子传记,不仅生动地呈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精华,也对当今教育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启示。

深度挖掘孔子思想,传承孔子文化,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必要体现之一。

论语读后感200字(10篇)

论语读后感200字(10篇)

论语读后感200字(10篇)《论语》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记录。

其中教给我们很多学习的方法。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论语读后感200字(10篇),以供大家参考!论语读后感200字篇1我在《论语》这部书中熟悉了一个博学多才、诲人不倦的孔子。

孔子是一个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肯定与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讲孝道是我在读《论语》后感受最深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日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特别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看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导长期不加转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忧、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盼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动身点。

所以为父母供应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假如能够根据父母的意愿、教导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中的孝道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让我们明白了更深层的孝的含义。

论语读后感200字篇2这次假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论语》要我读。

刚开头我只是读着玩。

可是越往里读我就越觉得受益匪浅。

《论语》的第一篇是讲怎样学习做一位好人的,开头一句话是我们从小就背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读这一句话时我很不明白,这一句话是讲学习并时常温习,是件欢乐的事。

可他跟做好人有什么关系呢?再看看前言。

咦!前言上的一句话“学习好的不肯定是好人,而好人肯定学习好。

”是啊,学习好是做好人的基本准则。

(七)《大教育家〈孔子〉》读书心得

(七)《大教育家〈孔子〉》读书心得

(七)《大教育家〈孔子〉》读书心得古人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就是强调礼仪的重要作用,礼仪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

读《大教育家〈孔子〉》之后,加深了我对于“礼”的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于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也是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的。

孔子说过,“礼也者,理也,礼者,人道之极也。

”对人必须约之以礼,方能和睦相处。

假若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缺乏礼仪,其结果是不堪想象的。

特别是当前在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交际艺术、良好精神修养和风貌的礼仪已备受人们的青睐,人们重视礼仪,应用礼仪,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书中,孔子对于“礼”的执着让人惊叹不已。

在他去见鲁公的时候,还没有走到通往大殿的台阶便开始拜谒,连伺候君主的宫人都没有如此的礼仪,并且孔子所行的是当时已不流行的周朝旧礼。

可见,“礼”对于孔子来说是绝对重要的存在。

孔子的礼不会因人而异,对于君主、上级,他彬彬有礼,对于学生也是以礼相待,甚至于对于名声不好的卫国君夫人,孔子也是行了大礼。

在片尾,孔子终于得以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在还没有进城门的时候,连拐杖都不要,便下车对着家乡行礼。

孔子不但要求自己守礼,对弟子也如此要求,他的弟子,子路在临死的时候还谨记“夫子有教,就是死,冠帽也要堂堂正正”,如此说来,孔子的“礼”的概念深入人心。

因为他提倡的是“用礼治国”,如果我们现在把孔子的“礼”治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必定也会取得不俗的效果。

孔子的礼治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的影响是很深远的,我们不应只看到其维护久的腐朽的封建等级特权制度所起的消极作用而将之全盘否定,孔子所推崇的重视礼仪道德,具体而言,在处理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之关系,家庭生活中长辈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众多原则应被我们所发扬和继承。

在新时期应当赋予“礼”新的含义,从构建现代社会新型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角度讲,礼的文化传统就蕴藏着丰富的潜在价值,比如当今提倡的和谐精神,“礼”既是内在的一种道德,又是外在约束性的行为规范。

大教育家孔子1

大教育家孔子1

大教育家孔子相传大教育家孔子有三千多个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是他最喜欢的,学问也最大,被后人称作“七十二贤人”。

孔子教育学生时特别注意因材施教。

比如,子路生性鲁莽,有勇无谋,孔子就不止一次地告诫他要谨慎。

颜回各方面都好,但过于顺从老师,自己不敢有丝毫独立的见解。

孔子批评他说:“颜回对我的话什么都接受,这并不好,对自己对老师都没有好处。

”另外还有一个学生特别爱睡懒觉,孔子就严厉地指责他说:“烂木头是刻不上什么好看的花纹的,烂土墙是画不上什么美丽的图画的,你这样下去还能有什么成就呢?”最有意思的是,对于同样一个问题,孔子根据提问者的不同特点而给以不同的解答。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把它实行?”孔子回答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的长辈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

另外有一个学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孔子却说:“当然应该马上实行了。

有个学生看到孔子对两个人的同样问题,回答却完全不一样,便奇怪地问:“这是为什么?”孔子回答说:“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而另一个同学遇事拿不定主意,所以要鼓励他勇敢。

两种不同的人,当然要有不同的回答。

”孔子不仅在教学上因材施教,而且在教育学生时还不偏听偏信。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颜回给大家煮饭,突然一团黑色的尘土从屋顶上掉下来,正好掉在锅里。

颜回看到饭被弄脏了,又舍不得扔掉,就用手抓起来吃了。

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贡碰巧看见了,以为颜回瞒着大家偷饭吃,于是就告诉孔子说颜回偷饭吃。

孔子不相信,叫人把颜回找来,对他说:“你去把刚煮好的饭拿来,我们先祭祀祖先。

”颜回老老实实地说:“老师,对不起!刚才煮饭时,有一团尘土掉进锅里,把饭弄脏了,我舍不得扔掉,就把那些脏饭吃了。

我吃过的饭,不能用来祭祀祖先了。

”从此以后,其他学生都信服颜回,对孔子的不偏听偏信也更加佩服。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大教育家孔子》是一部以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为主题的传记小说。

这部小说通过对孔子一生的经历和思想的深入解读,展现了孔子作为一位伟大教育家的风采和智慧。

在阅读完这部小说后,我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大教育家孔子》这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孔子的一生,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孔子在书中被塑造成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物,他不仅在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更是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人们。

在孔子的思想中,我深受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性的理解所感动。

孔子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他提倡“教无类”、“言传身教”,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全面发展。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使人们成为有德有才的人才。

在孔子看来,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这种对人性的乐观和对教育的重视,深刻地影响了我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孔子在书中所表现出的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胸怀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在书中被描绘成一个有着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的人物,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深得众人的尊敬和爱戴。

他在为政、待人、处事上的处世智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大教育家孔子》,我对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和智慧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深受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性的理解所感动,也受到了他为人处世的智慧和胸怀的启发。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孔子心得200字(精品8篇)

孔子心得200字(精品8篇)

孔子心得200字(精品8篇)孔子心得200字篇1孔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智慧,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关注社会公正和人类的福祉。

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不应受到阶级、种族或地域的限制。

在阅读孔子的著作时,我被他的思想和智慧深深地吸引。

他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智慧。

他的“仁”的思想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大爱之心和对人类的深深的关怀。

他的“有教无类”的理念,让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就是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知识和智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社会,提升自我。

总的来说,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智慧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阅读孔子的著作,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他的思想和智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的真谛和人类的价值。

孔子心得200字篇2今天下班后,和坤儿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电影《孔子》拍得规规矩矩的,说不上超好,但是能够看。

里面故事都有影儿,既没被捧成孔圣人,也没贬成孔老二。

不像于丹,她说话太咋呼,搁她理解的论语里走出来的孔子,像个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连着,不大可耐。

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说周润发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个有对有错,有血有肉,爱国爱家,疼老婆爱孩子的山东大汉。

孔子穿得棉袍后现代,特软和,特暖和。

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么一灰面棉袍。

到哪能买到棉花哈?比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英雄》诚恳万分,比陈凯歌的《无极》和《刺秦》智商高,比冯小刚的《夜宴》讲故事讲得明白,那帮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

人家胡玫不像他们猫一顿狗一顿的,没常性,人家她拍的历史剧一贯高水平,电影《孔子》比她的电视剧《雍正》要好得多。

其实,咱有五千年历史,题材不缺,有故事着呢。

可是俺没捞着看过啥像模像样的正剧电影,就算你带上近代史在内,也都没啥好看的。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和文
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完孔子的著作,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让我对教育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孔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才、能的过程,是人类社
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提倡“教无类”,即不分贵贱贫富,人人皆可受教育,这种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他还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他提倡“仁爱”、“礼义”,强调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尊重。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们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

这种人文精神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读完孔子的著作,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重视,他的思想对我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同时,我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们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践行孔子的教育理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
自己的素养和修养,同时也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够在孔子的思想指引下,成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孔子读后感。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说和思想一直被世人传颂,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崇拜。

而今,我们有幸读到了孔子的著作,深刻领略了他的思想和智慧。

在读完孔子的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的著作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教育的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美的过程,是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为。

他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另外,孔子的著作中还反映了他对社会和政治的思考。

孔子主张“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以德治国,以礼制民。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兴衰与政治家的品德和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一国的良好统治者。

这种治国理念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借鉴孔子的治国思想,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作出贡献。

此外,孔子的著作中还涉及了他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和睦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然后才能治理家庭和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这种人生观和道德观对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注重个人修养,尊重家庭和社会规则,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孔子的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思想和智慧对今天的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借鉴孔子的思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为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努力奋斗。

《孔子》观后感(精选15篇)

《孔子》观后感(精选15篇)

《孔子》观后感(精选15篇)《孔子》观后感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伴随着古朴的音乐,一阵清脆的读书声萦绕于耳间,《少年孔子》缓缓拉开了它的序幕。

随后讲述了小孔丘与众学童一起学习、干活、玩耍、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表现了少年孔子的优秀品质。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在弹琴,牛轰的父亲也让牛轰弹,牛轰说没琴台怎么弹呀?然后他的父亲趴下指着后背说:“这儿,这就是弹台。

”其实牛轰在他父亲的背上都是乱弹,这时他们听见了孔子在弹一首曲子,一会先生来了,先生问孔丘:“你这篇曲子已经弹了二十天了,学点新的曲子吧!”孔丘说:“我还不知道这个这个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意义。

”先生继续问孔丘:你会几首曲子了?”孔丘说:“我会一首。

”牛轰和他的父亲都笑了,牛轰的`父亲问牛轰会几首曲子?牛轰说:“我都会五首曲子了。

”先生一听说:“孔丘你说说这个曲子的含义。

”孔子说:“我觉得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个能管理国家的名人”先生说:”确实是,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写的曲子。

”孔丘学习弹奏乐器,一首曲子整整练了一个月,弹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先生都满意地说可以练习下一首了,可是他仍在孜孜不倦地练习,而牛轰,虽然会弹五首曲子,可是一首曲子都没有弹好!让我想到我自己每次练钢琴的时候,我都是非常着急,希望能多弹几首曲子,在练的时候也没弄明白曲子的含义,就换下一首。

可是最终没有几首能过关!通过少年孔子的弹琴的经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的母亲很辛苦,给有钱人家做佣人。

孔丘非常孝敬他的母亲。

有一次,她的母亲得了一种病,这种病需要一种草药才能治好。

但是这种草药只长在悬崖峭壁上,很难采到。

孔丘还是带着他的同学在悬崖上为他母亲采到了那种药,治好了她的病。

到了该选诗童的时候了,同学们都选孔丘,先生说:”要选两位诗童去京城参加比赛。

”这时孔子推荐了牛轰。

同学们都很疑惑,牛轰非常自大,怎么能让他去京城参加比赛呢?其实牛轰家在昨晚着了火,他已经很不高兴了,孔子推荐他是为了让他缓解不好的情绪,说明孔子在小时候就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力去帮助别人,甚至对自己的对手都很友善。

《大教育家》系列节目观后感

《大教育家》系列节目观后感

《大教育家》系列节目观后感篇一《大教育家》系列节目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看了那个《大教育家》系列节目,真的是让我感触颇深啊!一开始,我可能就是抱着随便瞅瞅的心态,想着说不定能打发一下无聊的时间。

可没想到,这一看,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完全被吸引进去了。

节目里的那些大教育家们,一个个都牛得不行!他们的教育理念,也许在有些人看来,那就是老一套,没啥新鲜的。

但我觉得,真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那种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就像是燃烧的烈火,能把周围的一切都点燃。

比如说孔子,那可是古代教育界的大咖啊!他主张的“有教无类”,我就在想,这在当时得多前卫啊!也许有人会说:“这有啥,不就是让大家都能读书嘛!”可你想想,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能有这样的想法,难道不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吗?还有陶行知,他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觉得这话说得太对啦!难道我们学知识就只能在教室里,对着书本死啃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都是学习的好素材吗?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琢磨,现在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有时候太功利了?是不是只看重分数,而忽略了培养我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呢?可能有人会反驳我:“没有分数,你能上好大学?能有好工作?” 可我还是觉得,真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这样啊!这一路看下来,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点啥,又好像还有些迷糊。

但不管咋说,这个节目让我开始思考教育的真正意义,这难道不是一种收获吗?篇二《大教育家》系列节目观后感哎呀妈呀,《大教育家》这个系列节目可太给劲啦!我看这个节目的时候,那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会儿又陷入深深的思考。

你说这些大教育家们,咋就这么厉害呢?像蔡元培,他提倡的“兼容并包”,我一开始不太懂,心想这能行得通吗?学校里啥样的想法和观点都有,那不乱套啦?可后来仔细想想,也许正是这种包容,才能让各种思想碰撞出火花,才能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还有杜威,他强调“从做中学”,我就寻思,这得多有趣啊!我们总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啦。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读后感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读后感孔子,那可是咱中国古代超厉害的大教育家。

他因材施教的故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教育理解的新大门。

以前我就觉得,教书嘛,不就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大家都学一样的东西就得了。

可是孔子完全不是这么干的。

你看他教弟子的时候,那真是各有各的教法。

就说子路和冉有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吧,都是关于听到一件事是不是要马上去做。

要是我是老师,可能就直接给个统一答案了。

但孔子可不一样,他对子路说要先问问父兄,不能莽撞行事;对冉有却说听到了就该去做。

这是为啥呢?原来啊,子路这人比较莽撞冲动,所以得给他降降温,让他多思考思考;而冉有呢,比较胆小谨慎,就得给他鼓鼓劲,让他大胆行动。

这就像给不同的植物浇水施肥,性子急的少浇点,性子慢的多来点。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上学的时候,我们班同学那也是各有各的性格和学习情况。

可是老师有时候就只能按照一个标准来要求大家。

那些反应快的同学可能觉得太简单,有点无聊;而那些理解慢一点的同学呢,又可能被拖着跑,累得够呛。

要是老师能像孔子那样因材施教就好了。

比如说,对于数学好的同学,就可以给他们来点更有挑战性的奥数题,让他们的小脑袋瓜转得更快;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就多给他们讲讲基本概念,多做一些基础练习。

而且啊,孔子因材施教还体现了他对每个弟子的尊重。

他不是把弟子们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都按照一个模子打造。

他看到了每个弟子的独特之处,就像我们看每朵花都有自己的美一样。

这种尊重让弟子们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我觉得孔子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现在也特别实用。

现在社会这么多元,孩子们的想法和特长也是五花八门的。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像孔子那样,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去引导、去教育,那每个孩子都能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说不定会出现更多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呢。

反正啊,孔子的这个故事就像一个智慧的老祖宗在我耳边悄悄说:“教育啊,得因人而异,别搞一刀切。

”我可算是记住这个道理啦。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大教育家孔子》读后感
好莱坞导演情迷孔子后裔
二、孔子的教育活动阶段划分
第三阶段:自68岁周游列国结束回 第三阶段 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 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 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 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 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 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
孔子后裔约达三百万人 呼吁教师节改为孔子诞辰日
百 家 讲 坛 -孔 子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
五、今天德育反思
1、多中心等于没中心; 2、未能提出可以被中小学生 躬行践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 3、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
衢州举行纪念பைடு நூலகம்子诞辰
谢谢!
吟诵论语 祭
学孔子
一、大教育家孔子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 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 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 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 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 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 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 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 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
两个鲜明特色: 两个鲜明特色: 2、重视方法与途径
孔 子 的 中 心 思 想
(2)“将心比心” “推己及人”
四、孔子的道德教育
五、今天德育反思 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 、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 五讲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 、讲秩序、讲道德 四美——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 三热爱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 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了重要作用。。
三、孔子的教育思想
1、培养目标 、 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 即,培养一大批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 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的志 士和君子。 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 志向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 以成仁。” 。 德才:具有智、仁、勇、艺、礼、乐 德才 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