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企业文化比较分析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韩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班级:土木1002 学号:3100601229 姓名:张聪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内外经济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日、韩两国企业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其组织文化特性作一番探讨,从而有助于我们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在兼收并蓄、取长补短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强有力的具有强大辐射力的企业文化,这不仅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也是企业在国际化竞争背景下生存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企业文化个性差异比较分析
一、中日韩企业文化的个性差异
(一)日本企业文化
日本民族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民族单一,内聚力强。加之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疲乏,自然灾害频繁,这使得日本民众富于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兼收并蓄地输入外来文化来改造自身:公元前7世纪进行的“大化改新”运动,缔造出一个融合大唐文化的日本封建文化体;19世纪进行“明治维新”运动,缔造出一种融合了欧美文化的日本式资本主义文化体。二战后,日本人把西方的理性规范、原则至上的管理理论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东西融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1、强调价值观念的力量2、“和”的观念3、终身雇佣制。
(二)韩国企业文化
韩国传统社会文化的源流应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传入韩国之前的韩民族形成时期,但是现今有据可查的韩国传统社会文化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长期以来,韩国人从思想理念到行为规范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到韩国的企业文化。1910年的“韩日合邦”使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朝鲜半岛被当作消化日本国内闲置资本的最佳地区,由此韩人企业取得了较大发展。1945年后,美国的影响逐渐超过了日本在韩国的影响。因此,韩国的企业文化既不同于欧美企业文化,也不同于日本企业文化,它是受儒家思想、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共同影响形成的具有韩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1、以家族为中心的权威式仁学文化2、务实勤勉的劳动意识3、“人才第一”理念。(三)中国企业文化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出现了儒士阶层,千百年来,尽管历史上,不乏一些反传统倡革新的思想家和勇士,但最终多被儒家管理思想所吞没。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企业在品牌方面的竞争,迫使其开始重视企业的象,而企业对外的形象要靠其内部文化来支撑,正是在这种品牌竞争的压力下,中国的企业开始重视并具体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并呈现出一些特征:1、儒家价值观深入人心2、具有较为突出的政治特性3、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创阶段。
二、中日韩企业文化比较分析
从企业文化总体来看,中日韩三国企业文化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儒家文化因素在支撑。但作为企业文化的最早实践者,日本在企业管理中不仅注重“软”的方面,还特别注重“硬”的方面,即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强调理性主义的科学管理,将遵守法制、讲求秩序的西方理性主义与追求“一团和气”讲求“温良恭俭让”的东方灵性融为一体。二战后,韩国多年依靠美国的援助,受美国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美国社会崇尚的个性自由和个性张扬、注重创新、讲究时间观念、分工和责任明确等思想观念,也逐渐被融入到现代韩国的企业文化中。而中国相比之下,缺乏创新、敬业的意识和时间观念,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这说明儒家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中的障碍,我们只有通过对它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将其合理成分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科学精神相融合,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从企业文化的主体性来说,日本和韩国有着比中国明确、成熟的主体。企业文化的主体笼统地说也就是企业的全体成员,但并不是说企业有了员工作为企业文化的角色,企业文化的主体就没有问题。具体地说,企业文化的产生严格地依赖于这样一些企业文化主体的出现和成长:企业家群体、企业一般管理群体、企业创新群体和具有强烈文化概念的员工群体,其中企业家群体的出现和成长是关键。《哈佛商业评论》主编、美籍华人博士忻榕也指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企业文化取决于老板,尤其是创业老板。而在中国,企业主要以公有制为主,企业成为了国家的行政组织或政府部门的附属物,缺乏独立的人格,企业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目标选择、经营观念等主要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控制和影响。因此,企业常常主动迎合上级行政部门的意愿,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利益。但是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的逐利性决定了企业文化必须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这说明我们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时,首先要保证企业在经营自主权上应完全独立自由,企业领导层应与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达成共识,从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竞争能力,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从企业文化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来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文化完全是经济法人的独立的经营文化、管理文化。这种以纯粹的微观经济实体文化、集团文化面目出现的企业文化,往往不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容易摆脱说教式的制度宣传规范,进而能够充分体现企业自身的精神和灵魂。对我国企业而言,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党组织不仅领导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而且主宰着企业的经济活动,将本应该是一种经济集团和企业实体的文化变成了一种政治组织文化。如有些企业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另外,企业文化虽然根植于社会文化之中,但是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不能全然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色彩,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则在这一点上界限不是很明确,当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渗透到企业文化中的时候企业文化则难以创新,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如我国很多企业在文化塑造时,总是“团结、进取、奉献、创新”等等这样的企业理念,存在着过多的模仿、照搬现象。
通过上文对中日韩三国企业文化分析,对于日、韩两国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高速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企业文化因素,我们无疑应该积极学习,但在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