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分析。

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指标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需求减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支撑,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然而,第二产业中的一些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产能过剩、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投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了一定规模,但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从传统的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文化消费等领域拓展。

出口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面临一定的压力,但我国通过拓展新兴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等措施,努力保持出口的稳定。

二、就业与居民收入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居民收入方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三、物价水平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总体来看,我国物价水平保持了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上涨压力。

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也对相关产业的成本和价格产生了传导效应。

为了稳定物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市场监管,保障重要商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1978-2021国民收入增长表

1978-2021国民收入增长表

1978年至2021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时期。

国民收入的增长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1978年至2021年的国民收入增长表,对我国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国民收入增长概况1978年,我国国民收入为1236.5亿元人民币。

而2021年,我国国民收入已达到114.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92倍之多。

这一数字足以展现我国国民收入在这43年里的巨大增长。

二、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1. 政策和制度的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大,政策和制度不断改革,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2. 技术进步和创新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3. 对外贸易的增长我国的对外贸易量不断增加,出口量持续攀升,为国民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4. 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我国人口众多,但人均国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说明国民收入的增长不仅停留在数量上,更体现在人均水平上。

三、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和升级,向着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方向发展。

2. 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直接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滋润了百姓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消费需求和市场活力。

3. 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不断增长的国民收入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力量,增强了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四、国民收入增长的不足和挑战1. 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和经济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国民收入增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经济结构转型的难题经济结构的转型,尤其是转型升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难题。

3. 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劳动力短缺也对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构成了重大挑战。

五、未来国民收入增长的展望和建议1. 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国家应积极应对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和经济波动等外部环境的挑战,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各年度中国总结报告(3篇)

各年度中国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全面回顾和总结各年度中国发展情况,本报告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发展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9年,我国GDP总量达到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逐渐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4.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2%。

3. 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0%。

二、政治建设1. 全面从严治党: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成效。

2. 全面依法治国: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宪法修正案、监察法等重大立法取得突破。

3. 党政军群建设:我国加强党政军群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三、文化建设1.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我国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弘扬民族精神。

2.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19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4.3万亿元。

3. 提高全民素质:我国深入推进全民素质教育,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社会建设1. 就业形势稳定:我国就业形势稳定,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2.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

3.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五、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我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重要年度数据总结(3篇)

中国重要年度数据总结(3篇)

第1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2023年,我国GDP达到约12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7.5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32.5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80万亿元。

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消费市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约4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

其中,线上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网络零售额达到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高品质、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旺盛。

三、外贸进出口202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约3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

其中,出口额达到约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4%;进口额达到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8%。

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四、居民收入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约36900元,同比增长5.2%。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947元,同比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96元,同比增长5.7%。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五、就业形势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低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六、科技创新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约2.9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11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约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我国在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七、生态环境2023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1.8%,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7.9%,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大陆历年GDP和人均GDP一览(1952—2012年)

中国大陆历年GDP和人均GDP一览(1952—2012年)

中国大陆历年GDP和人均GDP一览(1952—2012年)中国大陆历年GDP和人均GDP一览(1952—2012年)中国大陆历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览(1952—2012)——————————————————————————————————————————————中国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I(国民总收入)一览国家外汇管理局2013年2月1日发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

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658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107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96亿美元,收益逆差218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1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含净误差与遗漏,下同)31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516亿美元。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340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347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7亿美元。

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173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965亿美元。

2012年,我国收益项目逆差235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7亿美元。

以此测算,2012年我国国民总收入(GNI)约为82034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99.7%;人均国民总收入约6073美元。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GNDI)约82071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99.8%;人均国民可支配总收入约6076美元。

——————————————————————————————————————————————中国与西方七国集团GDP和GNI数据一览(世界银行版)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10年,中国及七国集团现价GDP分别是:美国145265亿美元、中国59266亿美元、日本54609亿美元、德国33097亿美元、法国25600亿美元、英国22461亿美元、意大利20514亿美元、加拿大15741亿美元。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及相关数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国民总收入也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

一、1980年代的国民总收入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增长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在当时,中国经济起步较晚,国民总收入相对较低。

然而,通过引进外商投资、开放市场以及推动内部市场改革,中国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国民总收入有了显著提高。

二、1990年代的国民总收入进入1990年代,中国的国民总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得益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业务大幅增加,为国家带来了大量外汇储备。

此外,内需市场的发展也对国民总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21世纪初的国民总收入进入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民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在这一时期加快,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逐渐转变为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这为国民总收入的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四、近年来的国民总收入近年来,中国的国民总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超过了100万亿元人民币。

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结果,也反映出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五、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总收入是衡量国家整体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国内生产总值(GDP)则是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一般来说,国民总收入包括GDP、财富收入、福利收入和国际收支等各个方面。

因此,当GDP增长时,国民总收入也有望增加。

六、国民总收入的影响因素国民总收入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率是影响国民总收入的关键因素。

其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会对国民总收入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政府的经济政策、劳动力市场状况以及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也会对国民总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1952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占比

1952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占比

100.0
7.8
33.1
7.0
9.8
100.0
8.4
32.9
6.9
9.9
100.0
8.7
34.1
6.9
9.8
100.0
8.9
36.2
7.1
9.8
100.0
9.2
37.5
6.9
9.5
100.0
9.4
38.8
6.9
9.3
100.0
9.5
40.0
6.7
9.0
100.0
9.6
40.1
6.6
8.7
100.0
9.9
100.0
25.5
38.3
5.3
9.8
1987年
100.0
26.6
38.0
5.5
8.7
1986年
100.0
26.9
38.6
5.1
8.2
1985年
100.0
28.2
38.2
4.6
8.8
1984年
100.0
31.8
38.7
4.4
5.0
1983年
100.0
32.9
39.8
4.5
3.3
1982年
100.0
33.1
4.8
1.6
3.9
2.9
8.2
4.6
1.5
3.2
2.4
8.4
4.7
1.3
3.2
2.2
8.8
4.6
1.2
2.8
2.0
8.9
4.6
1.2
2.4

我国近十年财政收入变迁的统计分析

我国近十年财政收入变迁的统计分析

我国近十年财政收入变迁的统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改革步伐的前进,国家财政收入较之前有大的改变,从财政收入比重,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收入总量上都有很大的改变。

特别是近些年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总量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在总量上有了显著的增长。

财政收入近年来发展也是高于GDP的增长,相较于从前,呈现出增长态势。

一、财政收入总量变迁特征分析近十年来的发展,我国财政无论是从总量上还是从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上看都有了很明显的增长。

伴随着这种增长态势,说明我国财政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很强。

1、财政收入总量的提高图1在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财政收入的提高也是相应的快速提高。

我国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8903.64亿元到2011年的103874.43亿元,十年中的发展中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近5.5倍。

相较于改革初期,财政收入的稳步发展主要可归结于两个原因:其一是在经历了二十年的经济建设以来国民经济基础有了很大飞跃;其二是在1998年明确了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政策之后伴随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能力的提高。

其两点是稳固财政收入增长和保障其平稳发展的原因。

2、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增长在近十年的发展中财政收入能保持稳步发展,总量不断提高,作用于经济建设能力逐渐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依赖于国民生产总值的稳步不断提高,而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随之不断提高。

图2图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2002年的15.71%到2011年的21.96%,从图2 中可以看到,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GDP中财政收入的比重是一项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宏观赋税的指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赋税的总量是不断提高的。

但是从表3中可以看到的是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是在不断下降的,可以看出国家是在调整税收体系,在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减轻赋税。

二、财政收入结构变迁特征分析1、中央与地方财政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比重 (%)中央地方中央地方2002 18903.64 10388.64 8515.00 55.0 45.0 2003 21715.25 11865.27 9849.98 54.6 45.4 2004 26396.47 14503.10 11893.37 54.9 45.1 2005 31649.29 16548.53 15100.76 52.3 47.7200638760.20 20456.62 18303.58 52.8 47.2 2007 51321.78 27749.16 23572.62 54.1 45.9 2008 61330.35 32680.56 28649.79 53.3 46.7 2009 68518.30 35915.71 32602.59 52.4 47.6 2010 83101.51 42488.47 40613.04 51.1 48.9 2011103874.43 51327.3252547.1149.450.6表4表5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总来看在近十年来都在提高,中央财政所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常年保持在50%以上。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

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

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1.调查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和目标项目名称:中国历年GDP数据分析项目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中国历年GDP数据,来了解中国在这些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1.2 项目时间开始时间:2010年6月14日结束时间:2010年6月14日2. 调查数据3. 调查分析从数字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如下变化:1)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较之1977年,有很大幅度增长。

增幅大大高于GDP,这可以理解为一些工作从过去的混乱,开始步入正轨的一个表现。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高达31.24%,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可以把这理解为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特点2)1979-1982年,连续四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9.96%,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73%,CPI平均值3.8%。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不仅远低于GDP增长,也低于CPI增长,实际负增长。

显示当时的财政政策,是黄老之术,让人民休养生息,培养民力。

而对于通过改革而释放出来的个体经济活力和财富,政府没有进行任何征收;对于同步逐渐恢复的国有企业和经济,税收的负担也实际上下降。

3)1983-1985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9.31%,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8.32%,CPI平均值4.87%。

国家财政收入和GDP增长,大致保持相当。

显示当时财政开始从活力恢复的国民经济中抽钱,可能是为了来应对当时政府启动城市改革所需资金。

4)1986-1988年,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8.62%,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5.56%,CPI平均值10.60%。

又回到了1978-1982年的状况,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远远低于GDP增长,甚至没有跑过物价水平,为实质负增长。

显示再度回到黄老道路,藏富于民。

5)1988、1989两年,连续两年出现严重通胀,1989年GDP实际上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亦然。

6)1990-1992,连续3年,GDP增长平均速度为16.49%,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9 .35%,CPI平均值3.47%。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

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

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

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

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

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

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

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亿元。

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

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1957年的56.7%。

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

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

“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1958至1960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

“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

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

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

1958-1962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年均下降3.1%,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下降4.7%,居民消费水平年均下降3.2%,在此期间只有重工业年均增长3%。

1960年同1957年相比,在国民收入中,积累的比例由24.9%提高到39.6%,直接减少了当年的消费基金;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而农业总产值却下降了22.7%,粮食产量减少了1031亿斤,降到1951年的水平,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比例由5.7∶4.3 变为7.8∶2.2。

1958-1960年,轻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55%下降到33.4%;财政收支严重失衡,三年的财政赤字达到169.4亿元,货币流通量增加了82%。

在三年“大跃进”期间,人民必需的消费品已难以保证基本需要。

1957-1960年,全国人均消费的粮食由406斤降到327斤,猪肉由10.2斤降到3.1斤。

1961-1963年是为期三年的经济调整期。

1960年9月30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1961年,我们要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宣布:1961年应当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

同1960年相比,1962年基本建设投资由384亿元减少到67.60亿元,积累率由39.6%降为10.4%,施工项目减少2/3以上。

对那些缺乏原材料、肖耗高、质量低、经济效果差的工业企业,实行必要的关、停、并、转。

经过调整,全国工业企业数由1959年的31.8万个减少到1962年的19.7万个,减少了38%。

还降低了大多数重工业的生产指标。

与1960年相比,1962年重工业产值下降了58.6%,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52.1%降为32.3%。

到1963年6月,全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城镇人口压缩了2600万人。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经济调整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整个国民经济开始扭转了下降的局面。

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62年与1961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6.2%,粮食增产250亿斤,总产量达到3200亿斤。

工业生产形势也开始好转,特别是轻工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60年的33.4%提高到1962年的47.2%。

1962年财政收支平衡,结余8.3亿元;货币流通量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上年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减少了15%。

1962年同1960年相比,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11斤,猪肉增加1.6斤。

从1963年起,又用三年时间,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到1965年,经济调整的任务已胜利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以及主要产品产量都大大超过了1957年,其中不少经济技术指标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1963-1965年,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4.7%和15.5%。

1966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发生了。

1966年下半年,当时的动乱主要集中在文教部门和党政机关,大部分生产指挥系统尚未被打乱。

然而,在1966年底这场动乱扩展到工业交通企业之后,特别是在“全面夺权”中,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使国民经济的运行失控。

如作为最重要的综合性经济管理部门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由于受政治动乱的冲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机构就被打乱,工作基本陷于停顿。

1967年和1968年甚至没有编制年度计划。

在文革中,由于政治动乱影响,中国国民收入损失约5000亿元,经济曾几次大幅度下降。

第一次是1967和1968年的经济倒退。

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66 年下降9.6%,1968年比1967年再下降4.2%。

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比1966年分别下降了13.4%和13.3%,国家财政收入下降了27%。

第二次是1974年的所谓“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把矛头指向主管经济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导致这一年经济停滞不前,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比1973年仅增长1.4%和1.1%,而财政收入下降8.4%。

第三次是1975年底开展所谓“批邓、反右倾翻案风”运动,使1976年经济又呈现混乱状态。

1976年同197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仅增长1.7%,而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则分别下降2.7%和8.5%。

1970年之后又重新出现基建规模过大、超过国力可能的倾向,积累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69年的23.2%急剧上升到1970年的32.9%,1971年再上升到34.1%,以后一直维持在31%以上,1970-1976 年年均积累率为32.6%。

高积累是靠压缩人民的消费达到的。

在投资总额中重工业投资的比重,“三五”计划为54.5%,“四五”计划为52.1%,比“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时期尚分别高15.8%和13.4%。

在处理内地、沿海工业和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方面,过分强调战备和内地建设,使“三五”、“四五”计划中内地建设投资比例分别高达66.8%和53.5%,并强调“靠山、分散、隐蔽”,虽然浪费了大量资金,但客观上缩小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为内地打下了工业基础。

今天看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国家财政1967-1976 年连年发生赤字,财政赤字累计达65.1亿元。

1965-1975 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下降6%。

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缩小了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

农业税也由过去向农民征收实物改为折征现金。

因而就基本上改变了30多年的统购派购政策,把农村经济逐步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促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这是中国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1982年9月之后,经济体制改革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全国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迈开了步伐。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把经济体制改革推到一个新的阶段: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突破了社会主义企业只能由国家直接管理,不能自主经营的观点,明确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离;突破了政企职责不能分开的传统观念,明确政企职责分开,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为主。

1987年同改革前的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集体经济由22.4%提高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成分由几乎为零提高到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