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讲存在哲学之海德格尔

一、存在与此在

(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关于存在,历来有很多“成见”,正是这些成见造成了对存在的遗忘。这些成见主要有: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是在种属的意义上理解存在的普遍性的。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族类上的普遍性。”这

表明:存在概念仍然是晦暗不明的。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不能用属加种差的方法加以定义。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没有取消存在的意义问题,反倒使这个问题

愈加突出。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西方语言就是“存在(是)”的语言,离开了这个“存在”,西方人根本无法言说。所以,存在被认为是自明的。这种所谓的自明

性恰恰遮蔽了存在的真实意义

(二)此在(Dasein,Being-there)的优先地位

1.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要把握存在的意义,就应当从一种存在者入手。

这种可以作为切入点的存在者不是一般的存在者,而是这样一种存在者:

它和存在本身有一种“存在”关系

2.这个存在者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那种存在者。“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在海德格尔之前,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倾向于用“Dasein”

指称任何(有限的)存在者。

鉴于近代以降“人”、“意识”、“主体”、“自我”等概念带有过多传统形而上学的烙印,海德格尔用“Dasein”这个在形式上就和“存在”(Sein)

有所关联的词专指人的存在。

(三)此在的与众不同之处

与其他存在者相比,此在有下述两个显著性质:

1.此在的存在是“生存”(existence)。此在的本质在于它去存在,在于“它

所包含的存在向来就是它有待去是的那个存在”。就是说,此在不是一种“现

成存在”,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的存在。

“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而是对它说来总是去存在的种种可能

方式,并且仅此而已。”在一切存在者中,只有此在真正生存着。

2.此在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也和现成存在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现成存在

者的存在对这种存在者本身是‘无关紧要’的”。而此在则始终具有向来我

属性(mineness)。

海德格尔据此区分了两种存在状态:本真状态(authenticity)与非本真状态(inauthenticity)。当此在向着本己的可能性筹划自身时,它就

处于“本真状态”;反之,当它混迹于他人之中从而跟随他人为它选定的可

能性的时候,它就处于“非本真状态”。换句话说,着眼于自己就是本真的,

跟随他人就是非本真的。

二、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

“准备性的此在基础分析”着眼于此在的“共时性”结构。之所以说这种分析是准备性的,因为这里的此在分析为本书第二部分“此在与时间性”即此在的“历时性”结构奠定了基础。

(一)此在的基本建构——“在世界之中存在”(Being-in-the-World)

海德格尔的分析从此在的平均状态和日常状态开始。而日常此在的基本建构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用中国人熟悉的语言说就是“人生在世”。可以说,

整部《存在与时间》就是在讲这个道理。“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个建构有三个环

节:世界、在之中和此在。

1.在之中(Being-in)

(1)这里的“在之中”不是一种简单的空间关系,不是一个现成的存在

者在另一个现成的存在者之中,如水在杯子之中,衣服在柜子之中,

柜子在房子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这些都是非此在式的存在者的

存在方式。

(2)从字源上说,“之中”的意思是居住、逗留、依寓。所以,“我在世

界之中”的意思是“我居住于世界,我把世界作为如此这般熟悉之

所而依寓之、逗留之。”“绝没有一个叫做‘此在’的存在者同另一

个叫做‘世界’的存在者‘比肩并列’那样一回事。”

(3)这种“在之中”意味着:没有世界及其与世界的关系,此在就不成

其为此在。“‘在之中’不是此在时可有时可无的属性,好像此在没

有这种属性也能同有这种属性一样存在得好好的。并非人‘存在’

而且此外还有一种对‘世界’的存在关系,仿佛这个‘世界’是人

碰巧附加给自己的。此在绝非‘首先’是一个仿佛无需乎‘在之中’

的存在者,仿佛它有时心血来潮才接受某种对世界的‘关系’。只

因为此在如其所在地就在世界之中,所以它才能接受对世界的‘关

系’。”

(4)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往往把此在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主体与

客体的关系”。按照“主体客体”理论,主体是一个现成的具有“内

在性”的存在者即认识者,客体则是一个现成的具有“外在性”的

存在者即被认识者。认识活动的任务就是主体走出自身达到客体,

进而与客体相符合。

问题:“这个进行认识的主体怎么从他的内在‘范围’出来并进入

‘一个不同的外在的’范围?”这是传统哲学无法摆脱的困境。

(5)认识实际上是此在在世的一种样式。此在首先已经在世,已经在世

界之中存在,在此基础之上,才会有认识活动。认识活动只是在这

样的情况下才成为可能:人同世界的“存在关系”即人的操劳活动

“出现了问题”。

为了完成这种认识,此在根本无需走出自身,它向来就已经是在外

的,即在世界之中的。“在指向某某东西之际,在把捉之际,此在

并非要从它早先被囚闭于其中的内在范围出去,相反倒是:按照它

本来的存在方式,此在一向已经‘在外’,一向滞留于属于已被揭

示的世界的、前来照面的存在者。”

2.世界

(1)传统哲学往往把世界视为各种现成存在者的聚集,视为附加到已经现成存在的万物之上的一个观念框架。

(2)世界就是此在的一个环节或性质。“‘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

(3)为了理解“世界”,必须从平均的日常状态入手,而日常此在的最切近的世界就是“周围世界”。在周围世界之内,此在首先与各种

存在者打交道。

(4)两类世内存在者:上手事物(readiness-to-hand)和现成事物(presence-at-hand)。现成事物是作为认识或静观对象的物。

(5)上手事物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用具”加以“使用”的事物:书写用具、缝纫用具、加工用具、交通用具、测量用具甚至居住用

具(房屋)等等。

(6)任何“用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用具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比如,一只钢笔从来都不是孤零零的存在,它总是在由

书房、书桌、纸张、墨水等等构成的整体关系中存在。

“用具”整体是单个用具存在的条件。“用具的整体性一向先于个

别用具就被揭示了。”

(7)在周围世界,此在总是首先与用具打交道。我们在对用具的使用中和该用具处于一种最源始的关系,该用具也因而最是其所是地得以

照面。

“这样的打交道,例如用锤子来锤,并不把这个存在者当成摆在那

里的物进行专题把握,这种使用也根本不晓得用具的结构本身。”

“对锤子这物越少瞠目凝视,用它用的越起劲,对它的关系也就变

得越源始,它也就越发昭然若揭地作为它所是的东西来照面,作为

用具来照面。”

(8)在此在与用具打交道的过程中,上手的甚至首先不是工具本身(它在其上手状态仿佛抽身而去了),而是工件即正在制做的东西。

我们在操劳中和工件相遇,工件一方面指引着它的“合用性”,另

一方面则指引着质料。比如,我们用锤子、钉子等用具制做皮鞋。

工件即鞋不仅表明它的可用性——鞋是为了穿的,而且指向它的质

料,它是由皮子做的,皮子来自动物,动物离不开植物,植物离不

开土地……于是,仿佛整个“自然”都在被使用的过程中被揭示出

来了。

(9)自然首先不是作为一种现成事物或状态照面的,更不是作为单纯认识活动的客体而存在的。它是一个以用具为纽带、令此在沉迷于其

中的“意义整体”。

“这里却不可把自然了解为只还现成在手的东西,也不可了解为自

然威力。森林是一片林地,山是采石厂,河流是水力,风是‘扬帆’

之风。”

(10)人们固然可以以单纯认识的目光观察自然,但这时,自然的“神韵”

始终是藏而不露的。此在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当然也有自己的“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