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解析
初中数学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28锐角三角函数一、知识框架本文介绍了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和概念总结,包括特殊值的三角函数、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二、知识点、概念总结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锐角三角形中,对于角A,其对边、邻边、斜边分别为a、b、c,则有:sinA=a/c,cosA=b/c,tanA=a/b,cotA=b/a2.特殊值的三角函数:对于30°、45°、60°这几个特殊角度,其三角函数值为:3.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对于角度α和其互余角90°-α,有以下关系:sin(90°-α)=cosα,cos(90°-α)=sinα,tan(90°-α)=cotα,cot(90°-α)=tanα4.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平方关系:sin²α+cos²α=1,tan²α+1=sec²α,cot²α+1=csc²α积的关系:sinα=tanα·cosα,cosα=cotα·sinα,tanα=sinα·secα,cotα=cosα·cscα,secα=tanα·cscα,cscα=secα·cotα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5.三角函数值:1)特殊角三角函数值2)0°~90°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查三角函数表。
3)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变化情况:i)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正值ii)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iii)当角度在0°≤∠A≤90°间变化时,0≤sinα≤1,1≥cosA≥0,tanA>0,cotA>0。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与解析
中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汇总与解析1.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角A的正弦(si n),余弦(c o s)和正切(t a n),余切(c o t)以及正割(se c),余割(c 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 n):对边比斜边,即si n A=a/c余弦(c o s):邻边比斜边,即c o sA=b/c正切(t a n):对边比邻边,即t a n A=a/b余切(c o t):邻边比对边,即c o t A=b/a正割(se c):斜边比邻边,即se c A=c/b余割(c sc):斜边比对边,即c s c A=c/a2.3.互余角的关系s i n(π-α)=c o sα,c o s(π-α)=si nα,t a n(π-α)=c o tα,c o t(π-α)=t a nα.4.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tan^2(α)+1=sec^2(α)cot^2(α)+1=csc^2(α)5.积的关系s i nα=t a nα·c o sαc o sα=c o tα·si nαt a nα=si nα·se cαc o tα=c o sα·c s cαs e cα=t a nα·c scαc s cα=se cα·c o tα6.倒数关系t a nα·c o tα=1s i nα·c scα=1c o sα·se cα=17.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 i n(2kπ+α)=si nαk∈zc o s(2kπ+α)=c o sαk∈zt a n(2kπ+α)=t a nαk∈zc o t(2kπ+α)=c o tα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 i n(π+α)=-si nαc o s(π+α)=-c o sαt a n(π+α)=t a nα8.两角和差公式(1)si n(A+B)=si n A c o sB+c o sA si n B(2)si n(A-B)=si n A c o s B-si n B c o sA(3)c o s(A+B)=c o sA c o sB-si n A si n B(4)c o s(A-B)=c o sA c o sB+si n A si n B(5)t a n(A+B)=(t a n A+t a n B)/(1-t a n A t a n B)(6)t a n(A-B)=(t a n A-t a n B)/(1+t a n A t a n B)(7)c o t(A+B)=(c o t A c o t B-1)/(c o t B+c o t A)(8)c o t(A-B)=(c o t A c o t B+1)/(c o t B-c o t A)除了以上常考的三角函数公式外,掌握下面半角公式,积化和差和万能公式有利于快速解决选择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1.半角公式注:正负由α/2所在的象限决定。
初中数学 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所定义的三角函数,其中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这些函数在数学和几何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是在单位圆上定义的一个周期函数。
在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表示三角形中对边与斜边的比例关系。
正弦函数的定义如下:sin(θ) = 对边/斜边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也是在单位圆上定义的一个周期函数。
在锐角三角函数中,余弦函数表示三角形中邻边与斜边的比例关系。
余弦函数的定义如下:cos(θ) = 邻边/斜边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比值,也是在单位圆上定义的一个周期函数。
在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切函数表示三角形中对边与邻边的比例关系。
正切函数的定义如下:tan(θ) = 对边/邻边4. 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周期性:锐角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其周期为360度或2π弧度。
-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合R,值域是[-1, 1];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除了其奇点(kπ+π/2,其中k为整数)的实数集合R,值域是全体实数集合R。
5.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在数学和几何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三角学和解析几何中。
-三角恒等式:锐角三角函数满足许多重要的三角恒等式,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平方和恒等于1,正切函数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等。
-角度的计算:通过锐角三角函数,可以计算给定三角形的角度大小。
-三角函数图像:通过绘制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对于理解和解决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锐角三角函数》 讲义
《锐角三角函数》讲义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叫做正弦(sin),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叫做余弦(cos),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叫做正切(tan)。
以一个锐角为 A 的直角三角形为例,假设其对边为 a,邻边为 b,斜边为 c。
那么,sin A = a / c,cos A = b / c,tan A = a / b 。
需要注意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值只与角的大小有关,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我们要牢记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这在解题中会经常用到。
30°角:sin 30°= 1 / 2,cos 30°=√3 / 2,tan 30°=√3 / 3 。
45°角:sin 45°=√2 / 2,cos 45°=√2 / 2,tan 45°= 1 。
60°角:sin 60°=√3 / 2,cos 60°= 1 / 2,tan 60°=√3 。
三、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测量物体的高度。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与我们的水平距离,以及我们观测物体顶部的仰角,就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物体的高度。
假设我们站在水平地面上,距离一个建筑物为 d 米,观测建筑物顶部的仰角为α,那么建筑物的高度 h 就可以通过tanα = h / d 来计算,即 h =d × tanα 。
再比如,测量河流的宽度。
我们可以在河的一岸选择一个点,然后测出对岸一个目标点与这个点的连线和河岸的夹角,以及这个点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从而计算出河流的宽度。
四、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1、取值范围正弦和余弦的值域都在-1, 1之间,而正切的值域是全体实数。
2、增减性在锐角范围内,正弦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余弦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正切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增大。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解决许多三角学问题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它们都是锐角三角函数的一种形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1. 正弦函数(sin函数):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函数,它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值域是[-1,1]。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波形,在一个周期内,函数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中心对称于原点。
正弦函数的性质:- sin(0)=0,sin(90°)=1,sin(180°)=0,sin(270°)=-1,sin(360°)=0- sin(-θ)=-sin(θ),sin(θ±360°)=sin(θ)- sin(180°±θ)=-sin(θ),sin(90°±θ)=cos(θ),sin(θ+90°)=cos(θ)-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2. 余弦函数(cos函数):余弦函数也是一个周期函数,它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值域是[-1,1]。
余弦函数的图像也是一个波形,与正弦函数的图像是相似的,但是它们的相位有所不同。
余弦函数的性质:- cos(0)=1,cos(90°)=0,cos(180°)=-1,cos(270°)=0,cos(360°)=1- cos(-θ)=cos(θ),cos(θ±360°)=cos(θ)- cos(180°±θ)=-cos(θ),cos(90°±θ)=-sin(θ),cos(θ+90°)=-sin(θ)-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3. 正切函数(tan函数):正切函数是一个定义域是除去所有奇数π/2的实数集,值域是整个实数集的函数。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总结)-2021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解析版)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单元总结【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 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如下图,在Rt △ABC 中,∠C 为直角,则∠A 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 可换成∠B)【正弦和余弦注意事项】1.sinA 、cos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 、cosA 是一个比值(数值,无单位)。
3.sinA 、cos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正弦、余弦的增减性:当0°≤α≤90°时,si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 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正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 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对边邻边C知识点二 解直角三角形一般地,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的已知元素,求出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五元素之间的关系: 1. 勾股定理()2. ∠A+∠B=90°3. sin A==4. cos A= =5.tan A= =【考查题型】考查题型一 正弦典例1.(2020·陕西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在5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ABC ∆的顶点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sin BAC ∠的值为( )A .43B .34C .35D .45【答案】D 【分析】过C 作CD AB ⊥于D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然后在Rt ACD ∆中即可求出sin BAC ∠的值.【详解】如图,过C 作CD AB ⊥于D ,则=90ADC ∠︒,∴AC =222234=+=+AC AD CD =5. ∴4sin 5CD BAC AC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1.(2018·西城区·北京四中九年级期中)如图,在Rt ABC ∆中,90C =∠,10AB =,8AC =,则sin A 等于( )A .35B .45C .34D .43【答案】A 【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6,再由正弦函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在Rt △ABC 中,∵AB=10、AC=8, ∴2222=108=6AB AC --,∴sinA=63105BC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及正弦函数的定义.变式1-2.(2019·山东淄博市·九年级期中)如图,在Rt△ABC中,∠C=90°,sin A=45,AC=6cm,则BC的长度为()A.6cm B.7cm C.8cm D.9cm 【答案】C【详解】已知sinA=45BCAB=,设BC=4x,AB=5x,又因AC2+BC2=AB2,即62+(4x)2=(5x)2,解得:x=2或x=﹣2(舍),所以BC=4x=8cm,故答案选C.考查题型二余弦典例2.(2020·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ABC的顶点都是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则cos∠ABC等于()A 5B25C5D.23【答案】B【详解】由格点可得∠ABC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2,4,222425+=∴cos∠25525=.故选B .变式2-1.(2016·辽宁铁岭市·九年级期末)在ABC 中,C 90∠=,AB 6=,1cosA 3=,则AC 等于( ) A .18 B .2C .12D .118【答案】B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osA =ACAB,即可求得AC 的长. 【详解】解:∵在△ABC 中,∠C =90°,∴cosA =ACAB , ∵cosA =13,AB =6,∴AC =123AB =,故答案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变式2-2.(2019·山东滨州市·九年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的坐标为M (5,2),那么cosα的值是( )A 5B .23C 25D 5【答案】D 【分析】如图,作MH⊥x轴于H.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M,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作MH⊥x轴于H.∵M(5,2),∴OH=5,MH=2,∴OM=22(5)2+=3,∴cosα=5 OHO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考查题型三正切典例3.(2020·广东深圳市·深圳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tan∠BAC的值为()A.12B.1 C3D3【答案】B【分析】连接BC,由网格求出AB,BC,A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所求. 【详解】 如图,连接BC ,由网格可得AB=BC=5,AC=10,即AB 2+BC 2=AC 2,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45°, 则tan ∠BAC=1,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3-1.(2018·江苏苏州市·九年级期末)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90C ∠=︒,6AC =,D 是AC 上一点,若1tan 5DBA ∠=,则AD 的长为( ).A .2B .3C .2D .1【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关系式然后求解. 解析:如图,作DE ⊥AB 于E .∵tan ∠DBA==,∴BE=5DE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45°,∴AE=DE .∴BE=5AE ,又∵AC=6,∴AB=6,∴AE+BE=AE+5AE=6,∴AE=,∴在等腰直角△ADE中,由勾股定理,得AD=,AE=2.故选A.变式3-2.(2020·河北唐山市·九年级期末)如图,有一斜坡AB,坡顶B离地面的高度BC为30m,斜坡的倾斜角是∠BAC,若2tan5BAC∠=,则此斜坡的水平距离AC为()A.75m B.50m C.30m D.12m 【答案】A【分析】根据BC的长度和tan BAC∠的值计算出AC的长度即可解答.【详解】解:因为2tan5BCBACAC=∠=,又BC=30,所以,3025AC=,解得:AC=75m,所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切三角函数,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题型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典例4.(2018·南昌市期末)点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32,12) B.(-32,-12)C.(312) D.(-123【答案】B 【详解】∵点(-sin60°,cos60°)即为点(312),∴点(-sin60°,cos60°)关于y 3,12).变式4-1.(2019·山东淄博市·九年级期中)下列式子错误的是()A.cos40°=sin50°B.tan15°•tan75°=1C.sin225°+cos225°=1 D.sin60°=2sin30°【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选项A,sin40°=sin(90°﹣50°)=cos50°,式子正确;选项Btan15°•tan75°=tan15°•cot15°=1,式子正确;选项C,sin225°+cos225°=1正确;选项D,sin60°=3,sin30°=12,则sin60°=2sin30°错误.故答案选D.变式4-2.(2018·河北唐山市·九年级期末)如果△ABC中,sin A=cos B=22,则下列最确切的结论是()A.△ABC是直角三角形B.△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C是锐角三角形【答案】C【解析】因为sin A=cos B 2,所以∠A=∠B=45°,所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选C.考查题型五同角的三角函数典例5.(2018·山东潍坊市·九年级期末)在Rt△ABC中,∠C =90°,sinA=45,则cosB的值等于( )A.35B.45C.34D5【答案】B 【解析】在Rt△ABC中,∠C=90°,∠A+∠B=90°,则cos B=sin A=4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互为余角的两角的互余函数变式5-1.(2018·浙江台州市·九年级期末)在Rt △ABC 中,cosA= 12,那么sinA 的值是( )A .2B .2C .3D .12【答案】B 【分析】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sinA 的值即可. 【详解】:∵Rt △ABC 中,cosA=12 ,∴ =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2.(2018·湖南岳阳市·九年级期末)在Rt ABC 中,C 90∠=,如果4cosA 5=,那么tanA 的值是( ) A .35B .53C .34D .43【答案】C 【分析】本题可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解:∵在Rt △ABC 中,∠C=90°,∴cosA=b c ,tanA=ab ,a 2+b 2=c 2. ∵cosA=45,设b=4x ,则c=5x ,a=3x .∴tanA=a b =3344x x =. 故选C.【点睛】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设参数的方法求三角函数值.考查题型六 解直角三角形典例6.(2020·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中)如图,两根竹竿AB 和AD 斜靠在墙CE 上,量得∠ABC=α,∠ADC=β,则竹竿AB 与AD 的长度之比为( )A .tan tan αβB .sin sin βαC .sin sin αβD .cos cos βα【答案】B【分析】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分别求出AB 、AD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在Rt △ABC 中,AB=AC sin α, 在Rt △ACD 中,AD=AC sin β, ∴AB :AD=AC sin α:AC sin β=sin sin βα,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解决问题. 变式6-1.(2020·山东枣庄市·九年级期末)如图,在ABC ∆中,144CA CB cosC ==,=,则sinB 的值为( )A .10B .15C .6D .10 【答案】D【分析】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D ,在Rt ACD ∆中可求出AD ,CD 的长,在Rt ABD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B 的长,再利用正弦的定义可求出sinB 的值.【详解】解: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D ,如图所示.在Rt ACD ∆中,1CD CA cosC ⋅==,2215AD AD CD ∴=-=;在Rt ABD ∆中,315BD CB CD AD =﹣=,=,22BD AD 26AB ∴=+=,AD 10sin AB B ∴==. 故选:D .【点睛】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求出AD ,AB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2.(2019·辽宁沈阳市·九年级期末)如图,甲乙两楼相距30米,乙楼高度为36米,自甲楼顶A 处看乙楼楼顶B 处仰角为30°,则甲楼高度为( )A.11米B.(36﹣153)米C.153米D.(36﹣103)米【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可得:过点A作AE⊥BD,交BD于点E;可构造Rt△ABE,利用已知条件可求BE;而乙楼高AC=ED=BD﹣BE.【详解】解:过点A作AE⊥BD,交BD于点E,在Rt△ABE中,AE=30米,∠BAE=30°,∴BE=30×tan30°=103(米),∴AC=ED=BD﹣BE=(36﹣103)(米).∴甲楼高为(36﹣103)米.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考查题型七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典例7.(2019·河南许昌市·九年级期末)如图,某消防队在一居民楼前进行演习,消防员利用云梯成功救出点B 处的求救者后,又发现点B 正上方点C 处还有一名求救者.在消防车上点A 处测得点B 和点C 的仰角分别是45°和65°,点A 距地面2.5米,点B 距地面10.5米.为救出点C 处的求救者,云梯需要继续上升的高度BC 约为多少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tan65°≈2.1,sin65°≈0.9,cos65°≈0.4,2≈1.4)【答案】云梯需要继续上升的高度BC 约为9米.【分析】过点A 作AM EF ⊥于点M ,AD BC ⊥于点D ,在Rt ABD ∆中,求得AD 的长;在Rt ACD ∆中,求得CD 的长,根据BC=CD-BD 即可求得BC 的长.【详解】过点A 作AM EF ⊥于点M ,AD BC ⊥于点D ,∵CN EF ⊥ ,∴90AMN MND ADN ∠=∠=∠=︒,∴四边形AMND 为矩形.∴ 2.5DN AM ==米.∴10.5 2.58BD BN DN =-=-=(米),由题意可知,45BAD ∠=︒,65CAD ∠=︒,∵AD BC ⊥,∴90ADB ∠=︒,在Rt ABD ∆中,tan BD BAD AD ∠=, ∴88tan tan45BD AD BAD ===∠︒(米). 在Rt ACD ∆中,tan CD CAD AD∠=, ∴tan 8tan658 2.116.8CD AD CAD =⋅∠=︒≈⨯=(米).∴16.888.89BC CD BD =-≈-=≈(米).答:云梯需要继续上升的高度BC 约为9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建立直角三角形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7-1.(2018·江苏无锡市·九年级期末)如图,为了测量出楼房AC 的高度,从距离楼底C 处603米的点D (点D 与楼底C 在同一水平面上)出发,沿斜面坡度为i=1:3的斜坡DB 前进30米到达点B ,在点B 处测得楼顶A 的仰角为53°,求楼房AC 的高度(参考数据:sin53°≈0.8,cos53°≈0.6,tan53°≈43,计算结果用根号表示,不取近似值).【答案】153+【分析】如图作BN ⊥CD 于N ,BM ⊥AC 于M ,先在RT △BDN 中求出线段BN ,在RT △ABM 中求出AM ,再证明四边形CMBN 是矩形,得CM=BN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作BN ⊥CD 于N ,BM ⊥AC 于M .在RT △BDN 中,BD=30,BN :ND=13,∴BN=15,DN=153,∵∠C=∠CMB=∠CNB=90°,∴四边形CMBN是矩形,∴CM=BM=15,BM=CN=603153453-=,在RT△ABM中,tan∠ABM=43 AMBM=,∴AM=603,∴AC=AM+CM=15603+.【点睛】构造适当的直角三角形,并应用锐角的三角函数,正确理解坡比的概念.变式7-2.(2018·山西晋中市期末)“高低杠”是女子体操特有的一个竞技项目,其比赛器材由高、低两根平行杠及若干支架组成,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习惯在规定范围内调节高、低两杠间的距离.某兴趣小组根据高低杠器材的一种截面图编制了如下数学问题,请你解答.如图所示,底座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90cm.低杠上点C到直线AB的距离CE的长为155cm,高杠上点D到直线AB的距离DF的长为234cm,已知低杠的支架AC与直线AB的夹角∠CAE为82.4°,高杠的支架BD与直线AB的夹角∠DBF为80.3°.求高、低杠间的水平距离CH的长.(结果精确到1cm,参考数据sin82.4°≈0.991,cos82.4°≈0.132,tan82.4°≈7.500,sin80.3°≈0.983,cos80.3°≈0.168,tan80.3°≈5.850)【答案】高、低杠间的水平距离CH 的长为151cm .【解析】分析: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在Rt △ACE 和Rt △DBF 中,分别求出AE 、BF 的长.计算出EF .通过矩形CEFH 得到CH 的长.详解:在Rt △ACE 中,∵tan ∠CAE=CE AE, ∴AE=()15515521tan tan82.47.5CE cm CAE =≈≈∠︒ 在Rt △DBF 中,∵tan ∠DBF=DF BF, ∴BF=()23423440tan tan80.3 5.85DF cm DBF =≈=∠︒. ∵EF=EA+AB+BF≈21+90+40=151(cm )∵CE ⊥EF ,CH ⊥DF ,DF ⊥EF∴四边形CEFH 是矩形,∴CH=EF=151(cm ).答:高、低杠间的水平距离CH 的长为151cm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精确度.。
初中数学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锐角三角函数是初中九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对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下面是对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的详细总结:1.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函数(sin):对于单位圆上的一个角,其对边的长度与斜边的长度的比值。
- 余弦函数(cos):对于单位圆上的一个角,其邻边的长度与斜边的长度的比值。
- 正切函数(tan):对于单位圆上的一个角,其对边的长度与邻边的长度的比值。
2.锐角的定义:锐角是角度在0°到90°之间的角。
3.单位圆:单位圆指半径长度为1的圆,锐角三角函数可以通过单位圆来定义和理解。
4.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将单位圆绕过原点旋转得到。
5. 正弦函数(sin)的特点:-定义域:[0°,90°]或[0,π/2]-值域:[-1,1]-周期:360°或2π- 特殊值:sin0° = 0, sin30° = 1/2, sin45° = √2/2, sin60° = √3/2, sin90° = 1-图像特点:关于y轴对称6. 余弦函数(cos)的特点:-定义域:[0°,90°]或[0,π/2]-值域:[-1,1]-周期:360°或2π- 特殊值:cos0° = 1, cos30° = √3/2, cos45° = √2/2,cos60° = 1/2, cos90° = 0-图像特点:关于x轴对称7. 正切函数(tan)的特点:-定义域:(0°,90°)或(0,π/2)-值域:R(实数集)-周期:180°或π- 特殊值:tan30° = 1/√3, tan45° = 1, tan60° = √3, tan90° = 不存在(无限大)-图像特点:周期性递增8.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sinθ = cos(90° - θ)- 正切函数与正弦、余弦函数的关系:tanθ = sinθ / cosθ9.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可以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大小。
广东省中考数学冲刺复习课件(第22课时锐角三角函数)
看到楼顶部点D处的仰角为60°,已知两栋楼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6米,则教学楼的高CD是( A )
A.
米 B.
米 C.
米 D.12米
提示:在Rt△ACB中,∠CAB=45°,AB⊥DC,AB=6m, ∴BC=6m, 在Rt△ABD中,∵tan∠BAD= , ∴BD=AB•tan∠BAD=6 m, ∴DC=CB+BD=6+6 (m).
提示:过点P作PC⊥AB于点C, 由题意可得出:∠A=30°,∠B=45°,AP=80海里,
故CP= AP=40(海里),
则P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海里).
第2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 提高题
6.(2014•百色) 如图22-10,从一栋二层楼的楼顶点A处看对面
的教学楼,探测器显示,看到教学楼底部点C处的俯角为45°,
7.(2014•重庆) 如图22-11,△ABC中,AD⊥BC,垂足是D,若 BC=14,AD=12,tan∠BAD= ,求sinC的值.
第2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 拔高题 8. (2014•云南) 如图22-12,小明在M处用高1米(DM=1米) 的测角仪测得旗杆AB的顶端B的仰角为30°,再向旗杆方 向前进10米到F处,又测得旗杆顶端B的仰角为60°,请求 出旗杆AB的高度(取 ≈1.73,结果保留整数)
∴CD= ,
∴BD=CD= ,
由勾股定理得:
,
∴AB=AD+BD=3+ .
7.(2014•甘孜州)如图22-3,在△ABC中,∠ABC=90°, ∠A=30°,D是边AB上一点,∠BDC=45°,AD=4,求BC的 长.(结果保留根号)
解:∵∠B=90°,∠BDC=45°, ∴△B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D=BC,
九年级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1. 正弦函数sinx:对于任意实数x,将x的终边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的终点的纵坐标就是sinx。
2. 余弦函数cosx:对于任意实数x,将x的终边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的终点的横坐标就是cosx。
3. 正切函数tanx:对于任意实数x,将sinx除以cosx就是tanx。
4. 余切函数cotx:对于任意实数x,将cosx除以sinx就是cotx。
5. 正割函数secx:对于任意实数x,将1除以cosx就是secx。
6. 余割函数cscx:对于任意实数x,将1除以sinx就是cscx。
二、三角函数的性质1. 基本关系式:sin^2x + cos^2x = 12. 周期性:sin(x+2kπ) = sinx,cos(x+2kπ) = cosx,其中k为任意整数。
3. 奇偶性:奇函数有sinx、tanx和cotx,偶函数有cosx、secx和cscx。
4. 正函数和负函数:在单位圆上,sinx和cscx为正函数,cosx和secx为负函数。
5. 三角函数的范围:sinx、cosx和tanx的范围是[-1,1],cotx、secx和cscx的范围是(-∞,∞)。
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0°、30°、45°、60°和90°的三角函数值。
2.30°、45°、60°和90°的三角函数值的推导。
四、角度的度量转换1.度和弧度之间的转换:π弧度=180°,1°=π/180弧度。
2.角度的换算:1°=60',1'=60''。
五、倍角、半角和三倍角公式1. 倍角公式:sin2x = 2sinxcosx,cos2x = cos^2x - sin^2x,tan2x = 2tanx / (1 - tan^2x)。
2. 半角公式:sin(x/2) = ±√[(1-cosx)/2],cos(x/2) =±√[(1+cosx)/2],tan(x/2) = ±√[(1-cosx) / (1+cosx)]。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通常在初中数学学习中进行详细讲解。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一、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形状。
有三种表示方法:度、弧度和均分。
1.度表示法度是一种角的度量单位,用符号°表示。
一个圆共有360度,一个直角是90度。
当角小于直角时,角的度数为锐角,大于直角角度且小于平角角度的为钝角。
2.弧度表示法弧度是另一种角的度量单位,用符号rad表示。
一个圆的周长等于2π,所以一个圆有2π弧度。
弧度与角度的转化公式为:角度 = 弧度/π * 180,弧度 = 角度* π/180。
3.均分表示法角的均分表示法将圆分为360个等份,每一份都称为一分。
角的度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
它们的定义如下: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是个周期性函数,用sin表示,定义为对于任意锐角A,正弦函数的值为:sin A = 对边/斜边。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也是个周期性函数,用cos表示,定义为对于任意锐角A,余弦函数的值为:cos A = 邻边/斜边。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也是个周期性函数,用tan表示,定义为对于任意锐角A,正切函数的值为:tan A = 对边/邻边。
三、三角函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1.正弦和余弦的平方和为1对于任意锐角A,有sin^2 A + cos^2 A = 1、这一性质又被称为三角恒等式。
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都是周期函数,它们的周期都是2π。
所以,对于任意锐角A,有sin(A+2πn) = sinA,cos(A+2πn) = cosA和tan(A+2πn) = tanA,其中n是任意整数。
3.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对称性正弦与余弦函数关于y轴对称,即sin(-A) = -sinA,cos(-A) = cosA。
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
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锐角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关键,它是由正弦、余弦、正切三个函数组成的,它们可以表示出在不同角度下的角度度数和相应的边长大小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数学几何问题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以及其应用。
正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最基础的函数,它表示的是给定角度和相应的边长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公式为:sinθ = a/c,其中θ表示的是角度,a表示的是对应的角的边,c表示的是这个角对应的圆的半径。
正弦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它可以用来计算给定的夹角的大小,以及它可以用来计算给定的圆的周长和弧长。
接着,我们了解一下余弦函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以及其应用。
余弦函数表示的是不同角度下的边长和相应的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公式为:cosθ = b/c,其中θ表示的是角度,b表示的是对应的角的一条边的大小,c表示的是这个角对应的圆的半径。
余弦函数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它可以用来计算给定的夹角的大小,也可以用来计算给定圆的周长和弧长等。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正切函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以及它的应用。
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最重要的函数,它表示的是不同角度下边长和相应圆的角度度数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公式为:tanθ = a/b,其中θ表示的是角度,a表示的是对应的角的边的大小,b表示的是这个角的另一条边的大小。
正切函数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它可以用来计算给定的夹角的大小,也可以用来计算给定的三角形的边的长度等等。
锐角三角函数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它在解决各种数学几何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初中锐角三角函数,不仅要掌握它们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应用,同时要经常了解相关的例题,并且要在平时的学习中练习相关的锐角三角函数,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们。
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
03
证明方法
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将边的关 系转化为角的关系,再利用三角函数 的性质推导得出。
05
锐角三角函数的作图及演 示
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绘制锐角三角函数图像
总结词
通过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我们可以 轻松地绘制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
详细描述
首先,我们需要输入锐角的角度值,然后 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中选择对应的三角 函数(正弦、余弦或正切)。这样,我们 就可以得到一个关于角度的函数值。将这 些值在坐标系中表示,就可以形成锐角三 角函数的图像。
证明方法
通过正弦定理将角的关系转化为 边的关系,再利用勾股定理推导 得出。
正切定理的公式及证明
01
02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正切定理是指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 两边长度的比值等于这两边所夹角的 正切值与第三边所对应角的正切值的 比值。
正切定理的公式为 tan(A)/tan(B) = c/b。其中,A、B、C 分别代表与三 边相对应的角度,a、b、c 分别代表 三角形的三边长。
求边长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和对应的边长,可以应用锐角三 角函数来求解另一条边长。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 知角A为30度,对应边a为10单位长度,那么对应边b的长度 可以通过应用三角函数求解。
在实际问题中求解角度或边长
地球定位
在地球上定位一个点,需要知道该点与北极的夹角和该点到北极的距离。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应用锐角 三角函数来求解。
余弦定理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有cosA = (b² + c² - a²) / (2b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这表明一个 角的余弦值等于由该角两边长度和它们夹角所确定的三角形的另一边的平方与两邻边平方和的差与两邻边的积 之比。
《锐角三角函数》(解析版)
《锐角三角函数》(解析版)锐角三角函数一、定义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类重要的函数,它们与三角关系密切相关。
而锐角三角函数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角度小于90°的三角函数。
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指在锐角三角形中,对应的直角边比斜边的比值。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inθ = 对边 / 斜边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是指在锐角三角形中,对应的直角边比斜边的比值。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cosθ = 邻边 / 斜边3. 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是指在锐角三角形中,对边比邻边的比值。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tanθ = 对边 / 邻边二、性质1. 值域和定义域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值域都在[-1, 1]之间,定义域为锐角三角形中的角度范围。
2. 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每个周期内都有相同的波形形状,它们的周期都为360°或2π弧度。
3. 正交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间具有正交性,即它们的乘积积分为0。
4. 切线斜率正切函数的斜率可以表示为tanθ的导数,即:f'(θ) = sec^2(θ)5. 三角恒等式锐角三角函数之间满足一系列的三角恒等式,如:sin^2(θ) + cos^2(θ) = 1三、图像与应用1. 图像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为周期性的正弦波和余弦波,可以通过函数图像进行可视化。
2. 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例如在电路分析中,可以通过正弦函数来表示交流电压的变化;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可以通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来生成动画效果。
四、常见问题1. 如何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值?通过查阅三角函数表或使用计算器等数学工具,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锐角三角函数的值。
2. 如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问题中,可以通过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并利用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测量中,可以利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计算出某个角度的值。
3. 锐角三角函数与钝角三角函数有什么区别?锐角三角函数与钝角三角函数在定义上有所不同,钝角三角函数可定义为任意角度,而锐角三角函数仅限于小于90°的角度范围。
初中九年级数学中考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数学中,锐角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是指对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
下面我将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弧度和角度:角度是常用的角度度量单位,弧度是角度的另一种度量单位。
1个弧度对应360°/2π≈57.3°。
角度和弧度之间的关系式:弧度=角度×π/180°。
2.锐角:指角度小于90°的角。
3. 三角函数:对于一个锐角A,定义其正弦(sin A)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cos A)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tan A)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二、性质1.正弦函数的性质:(1)对于锐角A,0 < A < 90°,sin A > 0;(2)sin A = sin (180° - A) = sin (A + 360°);(3)sin (90° - A) = cos A;(4)sin A ≠ 0,当且仅当A是锐角。
2.余弦函数的性质:(1)对于锐角A,0 < A < 90°,cos A > 0;(2)cos A = cos (180° - A) = cos (360° + A);(3)cos (90° - A) = sin A;(4)cos A ≠ 0,当且仅当A是锐角。
3.正切函数的性质:(1)对于锐角A,0 < A < 90°,tan A > 0;(2)tan A = tan (180° + A);(3)tan (90° - A) = 1/tan A;(4)tan A ≠ 0,当且仅当A是锐角。
4.三角函数的关系:(1)sin^2 A + cos^2 A = 1;(2)tan A = sin A / cos A。
三、应用1.解三角形:利用已知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值,可以求解未知边长或角度的三角形问题。
九年级人教版数学第二学期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整章知识详解
九年级数学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例】求下列各式的值.
(1) cos260°+sin260°
(2) csoins4455
-tan45
【解析】(1)cos²60°+sin²60°
cos²60°表示 (cos60°)², 即cos60°的平方.
=( 12)²+(
3 2
)²
=1;
(2)cos 45 tan 45
九年级数学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2.(黄冈中考)在△ABC中,∠C=90°,sinA=
则tanB=( B )
A. 4
B. 3
C. 3
D. 4
3
4
5
5
3.(丹东中考)如图,小颖利用有一
个锐角是30°的三角板测量一棵树的高度, 30 已知她与树之间的水平距离BE为5m,AB为 °A
B 1.5m(即小颖的眼睛距地面的距离),那
九年级数学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例】如图,在Rt△ABC中,∠C=90°,BC=6,sinA= 3 ,
求cosA,tanB的值.
5
B
【解析】 sinA BC ,
AB
6
AB BC 6 5 10,
sinA 3
又 AC AB2 BC2 102 62 8,
A
C
cosA AC 4 , tanB AC 4 .
100
D.不能确定
3.如图 A
B
1
3
,则 sinA=___2___ .
30°
C
7
九年级数学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
1.(温州中考)如图,在△ABC中,∠C=90°, AB=13,
初中数学 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
初中数学什么是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们是用来描述锐角三角形中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的函数。
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三角概念。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锐角三角形的定义。
锐角三角形是指其中的角度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
在锐角三角形中,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锐角定义为A,并将其对边的长度定义为a,邻边的长度定义为b,斜边的长度定义为c。
基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引入三个常用的锐角三角函数,它们分别是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和正切函数(tan)。
这些函数可以用来描述锐角三角形中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指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就是a/c。
我们用sin(A)来表示正弦函数,其值为sin(A) = a/c。
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是指角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就是b/c。
我们用cos(A)来表示余弦函数,其值为cos(A) = b/c。
3. 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是指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也就是a/b。
我们用tan(A)来表示正切函数,其值为tan(A) = a/b。
这些函数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锐角三角形中的各个边长和角度。
例如,已知锐角三角形中的某一个角度和一个边长,我们可以使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或正切函数来计算其他边长或角度。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还存在它们的倒数函数,即余割函数(csc)、正割函数(sec)和余切函数(cot)。
这些函数与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关系如下:1. 余割函数(csc):余割函数是正弦函数的倒数,即csc(A) = 1/sin(A)。
2. 正割函数(sec):正割函数是余弦函数的倒数,即sec(A) = 1/cos(A)。
3. 余切函数(cot):余切函数是正切函数的倒数,即cot(A) = 1/tan(A)。
这些倒数函数可以在某些特定问题中发挥作用,但在初中数学中的重点通常是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解析一、选择题1.将直尺、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盘如图摆放,A 为60°角与直尺的交点,B 为光盘与直尺的交点,AB =4,则光盘表示的圆的直径是( )A .4B .83C .6D .43【答案】B【解析】【分析】 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 ,连接OA 、OB ,根据切线长定理可得AB=AC=3,∠OAB=60°,然后根据三角函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设三角板与圆的切点为C ,连接OA 、OB ,由切线长定理知,AB =AC =3,AO 平分∠BAC ,∴∠OAB =60°,在Rt △ABO 中,OB =AB tan ∠OAB =43,∴光盘的直径为83.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切线长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2.如图,AB 是O e 的弦,直径CD 交AB 于点E ,若3AE EB ==,15C ∠=o ,则OE 的长为( )A 3B .4C .6D .33【答案】D【解析】【分析】连接OA .证明OAB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连接OA .∵AE EB =,∴CD AB ⊥,∴»»AD BD=, ∴230BOD AOD ACD ∠=∠=∠=o ,∴60AOB ∠=o ,∵OA OB =,∴AOB ∆是等边三角形,∵3AE =, ∴tan 6033OE AE =⋅=o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垂径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C =90°,D 为BC 的中点,将△ABC 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EF 为折痕,则sin ∠BED 的值是( )A 5B .35C 2D .23【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到DEF AE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到BED CDF ∠=,设1CD =,CF x =,则2CA CB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DEF 是△AEF 翻折而成,∴△DEF ≌△AEF ,∠A =∠EDF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DF =45°,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得∠CDF +45°=∠BED +45°,∴∠BED =∠CDF ,设CD =1,CF =x ,则CA =CB =2,∴DF =FA =2﹣x ,∴在Rt △CDF 中,由勾股定理得,CF 2+CD 2=DF 2,即x 2+1=(2﹣x )2, 解得:34x =, 3sin sin 5CF BED CDF DF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涉及面较广,但难易适中.4.如图,矩形纸片ABCD ,4AB =,3BC =,点P 在BC 边上,将CDP ∆沿DP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PE 、DE 分别交AB 于点O 、F ,且OP OF =,则cos ADF ∠的值为( )A .1113B .1315C .1517D .171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DC=DE 、CP=EP ,由∠EOF=∠BOP 、∠B=∠E 、OP= OF 可得出△OEF ≌AOBP(A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0E=OB 、EF=BP ,设EF=x ,则BP=x 、DF=4-x 、BF=PC=3-x ,进而可得出AF=1+x ,在Rt △DAF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的值,再利用余弦的定义即可求出cos ∠ADF 的值.解:∵矩形纸片ABCD ,点P 在BC 边上,将CDP ∆沿DP 折叠,点C 落在点E 处, 根据折叠性质,可得:△DCP ≌△DEP ,∴.DC=DE=4, CP= EP ,在△OEF 和△OBP 中90 EOF BOP B E OP OF ∠=∠⎧⎪∠=∠=︒⎨⎪=⎩∴△OEF ≌△OBP(AAS)∴ОE=OB , EF= ВР.设EF=x,则BP=x ,DF= DE-EF=4-X ,又∵ BF=OB+OF=OE+ OP=PE=PC, РС=ВC-BP=3-x,∴AF=AB-BF=1+x.在Rt △DAF 中,AF 2+AD 2= DF 2,即(1+x) 2+32= (4-x)2解得: x=35∴DF=4-x=175∴cos ∠ADF=1517AD DF = 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结合AF=1+x ,求出AF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在△ABC中,AC ⊥BC ,∠ABC =30°,点D 是C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 =BA ,则tan ∠DAC 的值为( )A .23B .3C .33D .3【解析】【分析】【详解】设AC=x,在Rt△ABC中,∠ABC=30°,即可得AB=2x,BC=3x,所以BD=BA=2x,即可得CD=3x+2x=(3+2)x,在Rt△ACD中,tan∠DAC=(32)32 CD xAC x+==+,故选A.6.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V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则tan CBE∠的值是()A.247B.7C.724D.1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BE=AE.设BE=x,则CE=8-x.在Rt△BCE中,x2=(8-x)2+62,解得x=254,故CE=8-254=74,∴tan∠CBE=724 CECB=.故选C.考点:锐角三角函数.7.如图,在矩形ABCD中,BC=2,AE⊥BD,垂足为E,∠BAE=30°,则tan∠DEC的值是()A.1 B.12C.32D.33【答案】C 【解析】先根据题意过点C 作CF ⊥BD 与点F 可求得△AEB ≌△CFD (AAS ),得到AE =CF =1,EF =323-=33,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过点C 作CF ⊥BD 与点F .∵∠BAE =30°,∴∠DBC =30°,∵BC =2,∴CF =1,BF =3 ,易证△AEB ≌△CFD (AAS )∴AE =CF =1,∵∠BAE =∠DBC =30°,∴BE =3 AE =3, ∴EF =BF ﹣BE =3 ﹣3=233 , 在Rt △CFE 中,tan ∠DEC =323CFEF ==,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证明所进行的全等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A .60海里B .45海里C .3D .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出:∠B=30°,AP=30海里,∠APB=90°,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P的长,求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B=30°,AP=30海里,∠APB=90°,故AB=2AP=60(海里),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BP=22303AB AP-=(海里)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方向角,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9.如图,4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网格,菱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己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60°,A、B、C都是格点,则tan ABC∠=()A.3B.36C.3D.3【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菱形的对角线平分每组对角,结合锐角三角函数关系得出EF,的长,进而利用ECtan ABCBE∠=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DC,交AB于点E.由题意可得:∠AFC=30°, DC⊥AF,设EC=x,则EF=x =3x tan 30︒, ∴BF AF 2EF 23x === EC x 13tan ABC BE 923x 3x 33====+∠, 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正确得出EF 的长是解题关键.10.如图,某建筑物的顶部有一块标识牌 CD ,小明在斜坡上 B 处测得标识牌顶部C 的仰角为 45°, 沿斜坡走下来在地面 A 处测得标识牌底部 D 的仰角为 60°,已知斜坡 AB 的坡角为 30°,AB =AE =10 米.则标识牌 CD 的高度是( )米.A .15-53B .20-103C .10-53D .53-5【答案】A【解析】【分析】 过点B 作BM ⊥EA 的延长线于点M ,过点B 作BN ⊥CE 于点N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求出BM ,AM ,CN ,DE 的长,再结合CD =CN +EN−DE 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过点B 作BM ⊥EA 的延长线于点M ,过点B 作BN ⊥CE 于点N ,如图所示.在Rt △ABE 中,AB =10米,∠BAM =30°,∴AM =AB•cos30°=3BM =AB•sin30°=5(米).在Rt △ACD 中,AE =10(米),∠DAE =60°,∴DE=AE•tan60°=103(米).在Rt△BCN中,BN=AE+AM=10+53(米),∠CBN=45°,∴CN=BN•tan45°=10+53(米),∴CD=CN+EN−DE=10+53+5−103=15−53(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仰角俯角问题及解直角三角形−坡度坡脚问题,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M,AM,CN,DE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1.把Rt ABC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锐角A的余弦值()A.扩大为原来的3倍B.缩小为原来的13C.扩大为原来的9倍D.不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详解】三边的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锐角A的大小不变,∴锐角A的余弦值不变,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菱形ABCD中,AC交BD于点O,DE⊥BC于点E,连接OE,∠DOE=120°,DE =1,则BD=()A 3B23C.3D.3【答案】B【解析】【分析】证明△O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OD=OB,CD=BC.∵DE⊥BC,∴∠DEB=90°,∴OE=OD=OB.∵∠DOE=120°,∴∠BOE=60°,∴△OBE是等边三角形,∴∠DBC=60°.∵∠DEB=90°,∴BD=23 sin603 DE=︒.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ABC的外接圆是⊙O,半径AO=5,sinB=25,则线段AC的长为()A.1 B.2 C.4 D.5【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由CD是⊙O的直径,可得∠CAD=90°,又由⊙O的半径是5,sinB=25,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连接C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AD,由CD是⊙O的直径,可得∠CAD=90°,∵∠B和∠D所对的弧都为弧AC,∴∠B=∠D,即sinB=sinD=25,∵半径AO=5,∴CD=10,∴2sin 105AC AC D CD ===, ∴AC=4,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三角函数的内容,注意到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所示,Rt AOB ∆中,90AOB ∠=︒ ,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的图象器上,则tan BAO ∠的值为( )A 5B 5C 25D 10【答案】B【解析】【分析】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于是得到∠BDO=∠ACO=90°,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S △BDO =52,S △AOC =1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5OB O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 作AC ⊥x 轴,过B 作BD ⊥x 轴于D , 则∠BDO=∠ACO=90°,∵顶点A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10y x x =>与()50y x x =-<的图象上, ∴S △BDO =52,S △AOC =12,∵∠AOB=90°,∴∠BOD+∠DBO=∠BOD+∠AOC=90°,∴∠DBO=∠AOC,∴△BDO∽△OCA,∴251522 BODOACS OBS OA⎛⎫==÷=⎪⎝⎭△△,∴5OBOA=,∴tan∠BAO=5OBOA=.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时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15.“奔跑吧,兄弟!”节目组,预设计一个新的游戏:“奔跑”路线需经A、B、C、D四地.如图,其中A、B、C三地在同一直线上,D地在A地北偏东30°方向、在C地北偏西45°方向.C地在A地北偏东75°方向.且BD=BC=30m.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A.3B.5C.2m D.6m【答案】D【解析】分析: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求出∠DAC的度数,判断出△BCD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B的长,从而得到AB+BC+CD的长.详解:过点D作DH垂直于AC,垂足为H,由题意可知∠DAC=75°﹣30°=45°.∵△BCD是等边三角形,∴∠DBC=60°,BD=BC=CD=30m,∴DH=3 2×30=153,∴AD=2DH=156m.故从A地到D地的距离是156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结合航海中的实际问题,将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思想.16.如图,将一个小球从斜坡的点O处抛出,小球的抛出路线可以用二次函数y=4x-12x2刻画,斜坡可以用一次函数y=12x刻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斜坡的坡度为1: 2B.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C.小球落地点距O点水平距离为7米D.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m时,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为3m【答案】D【解析】【分析】求出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判断A、C;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对称轴,根据二次函数性质判断B;求出当7.5y=时,x的值,判定D.【详解】解:214212y x xy x⎧=-+⎪⎪⎨⎪=⎪⎩,解得,110 0x y =⎧⎨=⎩,22772xy=⎧⎪⎨=⎪⎩,72∶7=1∶2,∴A正确;小球落地点距O点水平距离为7米,C正确;2142y x x=-21(4)82x=--+,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4x=,∴当4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小球距O点水平距离超过4米呈下降趋势,B正确,当7.5y=时,217.542x x=-,整理得28150x x-+=,解得,13x=,25x=,∴当小球抛出高度达到7.5m时,小球水平距O点水平距离为3m或5m,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坡度问题、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坡度的概念、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BC=2:1,且BE∥AC,CE∥DB,连接DE,则tan∠EDC=()A.14B.16C.26D.310【答案】B【解析】【分析】过点E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断四边形OBEC是菱形,则OE与BC垂直平分,易得EF=12x,CF=x.再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作答即可.【详解】解:∵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BC=2:1,∴BC=AD,设AB=2x,则BC=x.如图,过点E作EF⊥直线DC交线段DC延长线于点F,连接OE交BC于点G.∵BE∥AC,CE∥BD,∴四边形BOC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OB=OC,∴四边形BOCE是菱形.∴OE与BC垂直平分,∴EF=12AD=12x,OE∥AB,∴四边形AOEB是平行四边形,∴OE=AB=2x,∴CF=12OE=x.∴tan∠EDC=EFDF=122xx x+=1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如图,一架飞机在点A处测得水平地面上一个标志物P的俯角为α,水平飞行m千米后到达点B处,又测得标志物P的俯角为β,那么此时飞机离地面的高度为()A.cot cotmαβ-千米B.cot cotmβα-千米C.tan tanmαβ-千米D.tan tanmβα-千米【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作答.【详解】在P 点做一条直线垂直于直线AB 且交于点O ,由锐角三角函数知,AO=PO cot α,BO=PO cot β,又AB=m=AO-BO= PO cot α- PO cot β= cot cot m αβ-. 所以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是本题解题关键.19.如图1,在△ABC 中,∠B =90°,∠C =30°,动点P 从点B 开始沿边BA 、AC 向点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边BC 向点C 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 ,设△BPQ 的面积为y (cm 2).运动时间为x (s ),y 与x 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当点P 恰好为AC 的中点时,PQ 的长为( )A .2B .4C .3D .3【答案】C【解析】【分析】 点P 、Q 的速度比为33x =2,y =3P 、Q 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B =a ,∠C =30°,则AC =2a ,BC 3a ,设P 、Q 同时到达的时间为T ,则点P 的速度为3a T ,点Q 3a ,故点P 、Q 的速度比为33 故设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v 3,由图2知,当x =2时,y =3P 到达点A 的位置,即AB =2×3v =6v , BQ =3=3,y =12⨯AB ×BQ =12⨯6v 3v =3v =1, 故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33AB =6v =6=a ,则AC =12,BC =3如图当点P 在AC 的中点时,PC =6,此时点P运动的距离为AB+AP=12,需要的时间为12÷3=4,则BQ=3x=43,CQ=BC﹣BQ=63﹣43=23,过点P作PH⊥BC于点H,PC=6,则PH=PC sin C=6×12=3,同理CH=33,则HQ=CH﹣CQ=33﹣23=3,PQ=22PH HQ+=39+=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20.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AC,若∠A=30°,PC=3,则⊙O的半径为()A.3B.23C.32D.23【答案】A【解析】连接OC,∵OA=OC,∠A=30°,∴∠OCA=∠A=30°,∴∠COB=∠A+∠ACO=60°,∵PC是⊙O切线,∴∠PCO=90°,∠P=30°,∵PC=3,∴OC=PC•tan30°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