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大意,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达。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他人的美好情感。

明白亲情、友情的珍贵,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二、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和情感。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以情境教学法为主,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采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甜甜的泥土》的情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感情表达。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珍贵。

分享自己的亲情、友情故事,让学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课后总结:回顾课堂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学生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以“亲情、友情”为主题的作文比赛,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亲情、友情的理解和感悟。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甜甜的泥土一、学习目标1.品读语言,感悟母爱,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

2.通过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达到真正理解课文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

2难点:通过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达到真正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导入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拥有母爱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母爱,对有的人来说就是那么的唾手可得,对有的人来说却是那么的遥而无望。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小小说《甜甜的泥土》中,感人至深的母爱。

二、感知母爱(一)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轻声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离异母亲爱孩子的语句,品味这份爱。

按句式表述:“读,我体会到。

”示范:读“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我体会到母亲由期望到焦急再到失望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交流你们的阅读感受,老师愿意聆听你们的声音!生交流读后体会。

(二)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过渡:让我们的小亮一直沐浴在母爱的怀抱里,该有多好啊,可现实是残酷的,爱他的妈妈偏偏离开了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离开妈妈的小亮像根“草”的生活。

离异的妈妈是爱小亮的,可她却不能陪伴在小亮的身边,失去妈妈的日子小亮就像根“草”一样。

快速阅读课文,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很好的阐述这句话?三、品百味人生过渡:看人间万象,品人生百味。

生活这列列车有时并不按照我们预设的轨道在运行,在上面环节我们随着小亮一起感受了母爱,像块宝又像根草的小亮,可以说小亮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

请同学们走进课文,仿照示例,一起来品味多味的人生。

关键词: “小亮” “妈妈”“传达室老头”“老师”“泥土”“奶糖”“天气”示例:小亮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因为虽然离异的妈妈关心他,可她毕竟不在小亮的身边。

师:请同学们交流你们的阅读感受,老师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品味这多味的人生。

生交流:妈妈是负责任的,又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她给小亮吃糖,却不能天天照顾小亮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他人的美好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们。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甜甜的泥土》。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请学生谈谈他们对“甜甜的泥土”的理解和感受。

(2)简介课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体现的关爱和帮助他人的感受。

(2)分享自己的感恩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学会关爱和帮助他们。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关爱他人、感恩生活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关爱和感恩的作文。

(2)课后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能力。

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以及对相关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如写一篇关于关爱和感恩的故事。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过程与方法目标
01
通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 力。
02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03
通过探究小说主题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批 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01
02
0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 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珍惜亲 情、友情和爱情。
互动式教学
02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互动问答等方式,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线学习资源
04
提供相关的在线学习资源,如课程网站、学习 论坛和网络课程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
学习。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 ,是否能主动回答问题。
性。
课堂氛围
反思课堂氛围的营造, 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和交流。
05
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
教材与教辅材料
教材
《甜甜的泥土》语文教材
教辅
教学参考书、练习册、教案集
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
用于展示PPT课件
音响设备
播放课文朗读和背景音乐
教学视频
关于课文内容的讲解和演示
网络资源
教学网站
提供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教案和课件
教学方法运用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 方法,如情境导入、小 组合作探究、教师讲解 等,使得学生对小说的
理解更加深入。
下节课展望
教学内容安排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甜 甜的泥土》中的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技巧等方 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

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甜甜的泥土》教案

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甜甜的泥土》教案

教案:《甜甜的泥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o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甜甜的泥土》一文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o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情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诵读、讨论、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o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母爱和亲情。

o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善良、宽容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母爱和亲情。

•难点:通过分析细节描写,深入理解人物内心世界,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甜甜的泥土》的原文、关键段落、相关图片和视频。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准备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场景布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教师活动:o播放一段关于母爱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o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收到过妈妈送的特别礼物?那份礼物对你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

o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甜甜的泥土》,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来描写母爱的。

”2.学生活动:o观看视频,感受母爱的温暖。

o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二、诵读课文(约10分钟)1.教师活动:o指导学生正确诵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节奏。

o示范诵读,并邀请学生尝试诵读,及时纠正发音和语调问题。

2.学生活动:o认真聆听教师示范诵读,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

o尝试诵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语调的正确性,感受文章的情感。

三、整体感知(约15分钟)1.教师活动:o提问:“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o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线索和主要情节。

2.学生活动:o认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甜甜的泥土教案甜甜的泥土教案1《甜甜的泥土》是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爱”字,贯穿着一个“情”字,这就是父母之爱,手足之情。

这是世间最崇高最美妙最炽烈的情感。

它表达了人类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粹,表达了时代开展和前进的方向。

然而以我之见,现代作家写的《甜甜的泥土》一文,读来更让人撕心裂肺,更感人脏腑,更催人泪下。

从内容和主旨上来说,这篇小说是全新的,它首次涉及到离异家庭的孩子需要至爱至情的社会问题。

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它告诉我们: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而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同样能得到人们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望所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爱要倍加珍惜,愿天下父母和谐相处,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愿每个继母也像亲妈一样善待孩子,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精神家园。

从写作特色和技巧来说,本文有如下特点:1、立意上本文打破旧窠,另辟溪径,给人新颖独特之感。

2、结尾意蕴丰富深入,富有诗情画意,大大进步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令读者拍案惊奇。

3、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环环相扣,节节生辉,构造严谨,浑然一体。

4、妙用比照衬托手法,推动情节开展,塑造鲜活的人物形像,打分理处读者的心灵,令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迸射出灿烂的思想火花。

鉴于此,根据新课标“‘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唯一度的高度结合。

”“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注重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课时安排如下:教学目的:1、能整体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的构造思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深情。

3、能抓住关键、优美的词句进展品味,理解文章主旨。

4、注意本文“衬托”手法的运用及巧妙艺术构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氛围。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相关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刻,教学方法是否得当,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3. 讨论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身边的美好。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修辞手法。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理解小说中个性鲜明、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2. 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技法;3. 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

(二)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合作意识;4. 培养学生爱好文学作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说中的写作技法,理解小说表达的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个性鲜明、富有人情味的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课前导学,预习小说《甜甜的泥土》中的主要内容,把预习的结果以日记形式呈现出来。

在上课时可以对自己的预习结果进行讨论,加深对小说中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二)教学方式本节课采取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小说内容,学生们需要一起合作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法,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三)教学内容1. 进入主题让学生读一遍第一章节,使用情感图谱,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对小说中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感受,并分享给同学。

2. 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1)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如:小凤仙、马晓峰等,给出相关的情节描写,并分析描写的技巧。

(3)结合小组的分析结果进行班级展示。

3. 主题思想的分析(1)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

(2)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表现人性、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主题思想,并进行班级展示。

4. 写作技巧的应用(1)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

(2)结合小组分工协作,让学生们准备小说中的写作技法并进行展示,演示分析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等。

(四)作业安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结果,写出关于小说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班级展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内在感受。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教学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

2.学习本文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3.通过对文章的品读体会母爱的宽广厚实,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学习重点与难点:1.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

2.学习本文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学习课时:1课时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宜通过读、品、议、思,了解作品内容,深入角色内心,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亲情和人间友情的熏陶。

读课文时,要有感情,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叙述、描写、对话的不同语调、语气;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并抄写两遍。

黯()淡呆滞()蹭()嘀()咕()愣怔()吮()涮()净晕()眩()2.母爱是伟大的,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母爱的格言、俗语、诗句,并且选择两则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②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找出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再试着用几个动词将这个线索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将小小说的内容全部包括进去。

线索:送奶糖------化奶糖4.平常日子,妈妈为你所做的一切,甚至包括那令你厌烦的唠叨,蕴涵的都是对子女浓浓的爱,以前的你是否都能理解呢?“甜甜的泥土”是否让你对这一切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深的体会?请写出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两个句子,并结合你的体会谈谈感受。

(别忘了给你的妈妈看一看)5.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疑问吗(除了课本和教学案上的问题)?把它写下来。

家长签字:二、课堂助学: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复述小小说的故事(结合预习导学3),同学们加以评价。

(2).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情节结构。

3.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文中“她”到底是谁?通过哪些语句可判断出来?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2)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

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1《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和原因。

2. 掌握灌溉的方法和现代化灌溉设施的使用。

3. 能够掌握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和方法。

二. 教学重点1. 水资源配置不均造成的影响及其现状。

2. 灌溉的三种方法、灌溉方式的合理使用和现代化灌溉设施的使用方法。

3. 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义及其方法。

三. 教学难点1. 水资源配置不均现状和影响的教学。

2. 现代化灌溉设施的使用方法教学。

四.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认真阅读教材课文和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2. 导入新课〇出示课程标题和图片,让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及考察学生对本文话题的了解情况。

〇呈现一幅画面:一些农民挖沟引水沿着地势的山崖上放着几个水缸。

让学生想象在节水的条件下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生产。

〇引出话题: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如何?各地水资源利用是否合理?给什么样的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如何?〇展开讨论:让学生阐释自己的观点,并参照当地实践和普及水资源知识到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

3. 教学正文〇第一部分:水资源分布情况及分配不均原因。

1. 观看探究活动1视频:安徽省双胜水库的受灾情况,了解中国水资源总量和分布区域。

2. 与学生交流同属一个省份的受水资源影响的情况,了解有多少地方存在水资源短缺及影响。

3. 阐释水资源平衡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原因。

〇第二部分:灌溉的方式及现代化设施的应用。

1. 大屏幕展示三种灌溉方式(人工灌溉、雨养灌溉、坡耕田和输水渠),并与学生交流其各自使用的优缺点。

2. 授课并演示如何操作灌溉设施。

3. 分小组讨论现代化灌溉设施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并分享结果。

〇第三部分:水资源的节约与利用。

1. 环节导入:让学生解释什么是“节约水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教案设计)课题:甜甜的泥土(黄飞)教学目标:1、理解感受浓浓的母子情深。

2、学习小说新奇的立意、构思和巧妙运用对比手法。

学习重点:目标2学习方法:朗诵、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课时计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感受了浓浓的父子情深,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母子深情。

不过这母子深情不是表现在一个幸福美满家庭中,而是表现在一个离异家庭的母子之间。

我们都习惯于沉浸在幸福家庭的母爱中,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

那么,离异家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思念孩子,孩子又是怎样渴望母爱回归的?认真读读《甜甜的泥土》,老师相信你会明白很多道理,会更加珍惜母爱。

二、阅读主场(一)请两个学习小组帮助班上其他小组的同学疏通字词(注音、释义)。

(课前准备。

)(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的阅读交流,完成下面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课文大意。

2、归纳小说主要人物的特征,从课文中找出反映这些特征的细节。

3、分析小说次要人物设置的作用。

以上学习目标的要点:文章思路:破题(1-5)--开端(6-18)--高潮(20-21)--终结(22-24)课文大意: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情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小说人物的特征:小亮:懂事、机智、坚强,渴望得到母爱,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幸福温暖。

小亮母亲:长时间遭受精神折磨,内心充满矛盾,懂得孩子的心,十分关爱孩子。

次要人物设置的作用:帮助体现、提升的小说主题。

(三)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关于写作上的启发。

(先小组研究本文的写作特点,再结合自己的写作在班上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

)写作启发要点:1、新奇立意,巧妙构思。

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作者打破这一旧窠,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情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能够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增强对父母的尊敬和理解。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相关教学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母爱有什么理解?母爱在你们生活中的体现。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对不懂的字词进行圈点批注。

2. 学生合作交流,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2. 重点讲解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理解和分析,重点感受了母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让他们理解并珍惜母爱。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母爱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母爱的伟大。

3. 教师通过相关故事或实例,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2.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他们对你的爱,并记录下来。

八、教学评价(课后)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甜甜的泥土(苏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甜甜的泥土》教学案教学目标:1.品读语言,感悟母爱,体会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

2.通过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真正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汶川地震中一个感人的母爱故事导入。

二、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1、词语积累,读准字音:黯淡()愠色()晕眩()蹭着()呆滞()踉跄()()吮着()渗入()2、词义:踉跄:呆滞:惶然:三、整体感知学生配音朗读课文。

听读思考: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写了表达了。

四、分层概括明确:线索是奶糖送奶糖—()—()—( ) —( ) —( ) —( )五、合作学习思考题一: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2、我们可以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她对王小亮的疼爱?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

他知道这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如果你得到了多年未见的母亲特意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很伤心,“呆呆地凝视着”,不一会后,“他又笑了”,他为什么笑?他除了想到了母爱,还想到了什么?六、生活链接家是:(先说一个简短的事例,注意表达出一个感人的情境,然后再用富有哲理的、诗意的语句表达。

)七、教师寄语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珍惜我们拥有的母爱,让我们也力所能及地回报给母亲我们的爱,最后让我们祝愿天下的母亲——平安!幸福!祝愿天下的孩子——幸福、安康!八、布置作业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

)。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

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篇一: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甜甜的泥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故事情节,了解小小说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写法。

2.能够抓住细节,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3.感悟伟大的母爱,进一步体会人间至亲至爱犹如宽广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导学过程:一.导入: 人世间,母爱让人感动,周围人的爱,更让人震撼。

今天,就让我们去聆听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向我们讲述的故事《甜甜的泥土》。

(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测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黯()淡愠()色惶()然踉()跄().....呆滞()跌()跌撞撞嘀()咕愣()怔().....晕眩()蹭()着吮()吸蓦()地....涮()净.2.《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三.展示学习目标有目标,我们的行动才会有方向,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的。

四.新课导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说也具有一般小说的特点,下面我们先来理清故事情节。

(一)、理情节:问题探究(一)朗读课文,时间五分钟。

请你找出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检测(一)仿照第一个方框,在下面三个方框内填上恰当的短语,显示故事发展的过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故事。

→ → 故事:写一位离异的母亲给儿子送奶糖最终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二)、析人物:问题探究(二)让我们再细读文章、抓住细节,选择最感兴趣的人物,用“我最了解(人物),由文中第段(句子),可知他(她)是的人”的句式,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给同学们一些时间做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举手示意老师。

)(学生再读文章并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亲生母亲:爱子心切的慈母。

王小亮:渴望得到母爱,为人友善,坚强懂事。

机智聪明的小可爱的形象。

后妈:冷酷无情的恶母。

传达室老头:富有爱心,通情达理。

检测(二)读下面几个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运用了哪些描写的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①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甜甜的泥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掌握课文中涉及的语文知识点,如生字词、成语、句式等。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恩、亲情和友情等美好情感。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学期的课程进行导入。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课文《甜甜的泥土》。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甜甜的泥土》,了解课文大意。

2.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资料,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成语。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对课文《甜甜的泥土》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针对课文中的语文知识点,如句式、修辞手法等进行讲解。

四、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收获。

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甜甜的泥土》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为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写一封感谢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较好,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自主学习生字词。

但在合作探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活、感恩亲人和朋友的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甜甜的泥土》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的文学知识。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3. 修辞手法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4.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反馈。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教育他们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如“甜甜的泥土”的象征意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

(2)让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尝试通过上下文理解其意义。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依据。

(2)分组分析课文中的的人物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中找出依据。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其含义。

(2)讲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特点,解释其深层含义。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造句。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他们对“甜甜的泥土”的理解。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写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方法的使用等方面。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甜甜的泥土》教案14篇

《甜甜的泥土》教案14篇

《甜甜的泥土》教案14篇《甜甜的泥土》教案篇1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一类__。

家庭式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教育学生爱家、爱亲人是对他们进行人文熏陶的基础。

因此本单元与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2.学习本节内容,要使学生懂得合理安排__的结构,品味记叙散文中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能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学习写作自己家庭生活中最精彩、最动人的一幕,从而做到我爱我家,我爱社会的目的。

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这里有浓浓的父母之爱,有深深的手足之情,因为学生有亲身体会,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学生在字词句方面已经不存在障碍,能明确的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会简单的运用各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情感抒发。

通过__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对亲情的再次感悟,从而在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的至爱亲情。

用自己的写作能力抒发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学生认知障碍点:环境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思想起到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

阅读方法上可采用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阅读方法,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能正确认识母爱,理解母爱,从而报答母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结构特色和妙用对比的写作手法。

难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

《甜甜的泥土》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品读语言,感悟母爱,启发学生融进爱的世界;2、了解小小说特点,理解小小说惊奇结尾的意义;3、适时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倡导批判性学习。

二、教学重点1、重点:感受母爱亲情。

2、难点:发散性思维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

《甜甜的泥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欣赏和评价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2.理解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四、教学准备1.课文《甜甜的泥土》2.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泥土是什么味道的吗?有人说泥土是苦涩的,有人说泥土是芬芳的,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泥土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落概括课文内容。

三、分析课文1.分析主人公小明与母亲之间的感情。

a.描述小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描述母亲对小明深深的爱。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a.拟人手法:如“甜甜的泥土”。

b.象征手法:如“泥土”象征母爱。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后思考,生活中你是如何感受母爱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a.描述小明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b.描述母亲对小明深深的爱。

2.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a.拟人手法:如“甜甜的泥土”。

b.象征手法:如“泥土”象征母爱。

三、课堂讨论1.讨论题目:如何理解课文中的“甜甜的泥土”?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题。

二、作文点评1.点评学生作文,分析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2.提醒学生珍惜母爱,关爱他人。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后阅读关于母爱的其他文章,感受母爱的伟大。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甜甜的泥土》,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伟大,提高了学生的情感素养。

2.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甜的泥土》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
教学设计
泰州市胡庄中心初中杨子生
教学目标:
一、理解母子深情。

二、学习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方法。

三、学习妙用对比的手法。

四、品味包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时间: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讲述: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母爱,那么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对母爱有着怎样的渴望?社会都给了他们哪些关爱呢?带着这样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黄飞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

二、出示教学目标(略)。

三、题解。

学生思考:
1、小小说有什么特点?
2、小说有哪三要素?
同桌交流,点拨:
1、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超短篇小说”。

它仍有一般小说的特点。

2、小说具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小说主要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

四、检查旧课。

1、给加点字注音。

(指名一学生板演)
黯然(àn)晕眩(yūn xuàn )蹭(cèng )
愠色(yùn )
2、听写词语。

(指名一学生板演)
呆滞夺眶而出气势汹汹情不自禁
五、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同桌交流,点拨:
1、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

2、课文写了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
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暂不做定论)
六、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故事情节大体是:奶糖,
奶糖,奶糖,
奶糖。

小组交流,点拨:
一包奶糖。

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结构严谨)
七、分析人物形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说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是什么?
2、、课文刻画了哪几个人物的形象,?课文运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3、小说通过对王小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向人们提出了怎样一个问题?
4、课文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同桌交流,点拨:
1、社会环境:父母离异;自然环境:立春、残雪
2、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外貌描写:宛如一尊雪雕(至爱亲情);神态描写:暗淡、热切(激动、兴奋);动作描写:摇(心灵受到打击),掏出(母爱)。

(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慈爱)
王小亮:外貌描写:破鞋、冻裂的小手(坚强);神态描写:笑眯眯(可爱);动作描写:叫着、跳着(可爱);心理活动:梦境(渴望父母破镜重圆)。

(王小亮:坚强、机智、可爱)
传达室老头:心理活动描写:疑惑、明白(通情达理)。

王小亮的老师:动作描写:悄悄背过了身(关爱)。

王小亮“现在的妈妈”:正面描写:神态描写:扬起细眉(善于打扮邀宠)、语言描写:嘀咕(存心不良)。

侧面描写:王小亮的衣着、繁重的家务(反衬后妈的冷酷)。

(王小亮“现在的妈妈”:冷酷)
3、反映了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这一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应关爱他们。

(主题)(立意新奇)
4、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

(妙用对比的方法)
作用:这些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八、探究。

思考问题:
课文结尾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应多角度看问题)同桌交流,点拨:
(1)泥土甜;(2)妈妈的慈爱滋润了王小亮的受伤的心田;(3)社会的关爱,让父母离异后的孩子产生生活的渴望;(4)人间到处充满关爱。

(本是悲剧,用喜剧结尾)(结尾惊奇)。

九、品味语言。

读课文,找出包含感情的语句,并说说包含着什么感情。

(包含感情的语言)
同桌交流,点拨:
参见对人物形象分析部分。

十、拓展。

由这篇小小说,你联想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
交流,点拨:
想到了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的父爱和母爱问题。

父母最好不要离婚,社会要给予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更多的关爱。

十一、总结。

1、主题思想: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2、写作特色:
(1)立意新奇,结尾惊奇。

(2)结构严谨,妙用对比的手法。

(3)包含感情的语言
十二、老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要珍惜家庭这温馨的港湾,对不幸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十三、布置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附:板书设计
甜甜的泥土现代作家黄飞
线索:一包奶糖;故事情节: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结构严谨)
社会环境:父母离异;自然环境:立春、残雪
人物形象:
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慈爱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渴望母爱
王小亮:坚强、机智、可爱社会应该关爱他们(立意新奇)
传达室老头:通情达理
王小亮的老师:关爱妙用对比手法
王小亮“现在的妈妈”:冷酷
(结尾惊奇)
(包含感情的语言)
《甜甜的泥土》
学习目标:
一、理解母子深情。

二、学习立意新奇,结尾惊奇的方法。

三、学习妙用对比的方法。

四、品味包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中的讨论题:
题解。

学生思考:
1、小小说有什么特点?
2、小说有哪三要素?
整体感知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的线索是什么?情节大体是:奶糖,奶糖,奶糖,
奶糖。

分析人物形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说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是什么?
2、、课文刻画了哪几个人物的形象,?课文运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3、小说通过对王小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向人们提出了怎样一个问题?
八、探究。

思考问题:
1、课文结尾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2、课文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品味语言。

读课文,找出包含感情的语句,并说说包含着什么感情。

(包含感情的语言)
拓展。

由这篇小小说,你联想到了什么社会问题?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