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乡土地理教学之我见
浅谈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乡土文化是指每个地方独特的文化传统,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积淀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乡土文化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方意识。
本文将从乡土文化概念、乡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文化进行探讨。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乡土文化指的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现象,不仅包括农村地区的文化现象,还包括城市郊区和小城镇地区的文化现象。
乡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特征。
乡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特色美食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文化现象都与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
二、乡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1. 增强学生地方意识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学生对家乡的了解越深入,就越能够珍惜和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从而培养出一种珍爱家园的情怀和责任感。
2. 拓宽地理知识面乡土文化作为地理教学的一部分,可以丰富地理知识内容,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资源。
通过乡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使地理这门学科更加生动有趣。
3. 培养地理素养乡土文化对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了解和学习乡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地理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三、乡土文化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1. 教学内容上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将乡土文化融入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之中。
在学习地貌特征时,可以结合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地方美食等展开教学,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2. 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乡土文化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家乡的文化风情。
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教学
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教学一、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乡土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地方意识和乡土情感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己所在的家乡、地区或者国家,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地方的认同感。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从而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责任感。
2.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乡土地理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土地理教学可以通过对当地资源、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等方面的介绍,促进学生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地理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热情,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虽然乡土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在部分地区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和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了解和重视程度较低。
这导致学生对家乡的认知和了解不足,缺乏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也使地理知识的学习变得缺乏趣味,影响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单一部分地区的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设置过于单一,更多地注重了对世界地理的介绍,而忽略了对乡土地理的讲解。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对于自己所在地区的了解不足,无法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3.教学手段不足在部分地区的地理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乡土地理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实效性。
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影响了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效果。
三、解决措施针对乡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和认同。
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乡土地理知识是指与学生所居住的地方有关的地理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促进他们对本地环境的观察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知识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地理知识通常被视为抽象和无趣的学科之一,学生往往无法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和实际经验联系起来。
而将乡土地理知识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授地形地貌时,可以引入学生所居住地区的地势特点和地貌类型,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活动来认识和分析。
乡土地理知识能够巩固和拓宽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学生比较熟悉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他们对地理环境和地方特点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乡土地理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在教授气候类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自己所居住地区的气候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乡土地理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地理学习强调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引入乡土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变化和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教授人口与城市问题时,可以请学生调查和分析自己所居住城市的人口变化和城市发展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乡土地理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对本地区发展的了解和参与。
通过学习本地区的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居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从而更具参与感和责任感。
在教授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时,可以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自己所居住地区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环境问题,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对本地区的环境和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引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巩固和拓宽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本地发展的参与和了解。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教学的几点体会
等, 生态环境 恶化 。圩 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物种单 湿地环境受到破坏 , 在以前候鸟( 大雁 、 天鹅 、 野
一
,
鸭) 迁移 的必经之地 , 现在已很难看到这些候鸟了。 另一 方面 , 农药残 留现象严 重 , 民在快要收获的 农 季节 , 由于作物受到虫伤 , 他们不得不喷洒农药 , 以 保证粮食 的产量 。 解决措施 : 在近几年 , 当地农民已很少愿意花 费时间 、 精力在积累绿肥 、 粪肥上下功夫 了。 现在农
一
同学们通过室外学 习、研究和体验家乡的地理风 貌、 乡土民情 , 会更加懂得学 习的 目的就是为 了建 设好家乡 , 建设好祖国 , 为社会作贡献。 二、 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大圩乡农业发展过程中
出现 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 ) 态环境 问题 及 解决措 施 : 一 生
、
乡本地的农民子弟 , 他们司空见惯的就是祖辈从事 农业生产 的这一现象 ,而这一代孩子 由于长辈宠 爱, 从小娇生惯养 , 远离生产劳动。 引导他们从事生 产实践活动 , 让他们真正体验 、 感受祖辈 的艰辛 , 真 正了解家乡 、 认识家乡, 增长知识 , 增强创新意识和
的利用了农时 , 经济效益较高。引导学生探究这种 现象 , 怎样去更合理的利用土地?更合理的利用大 圩现有的 自然资源? 3 . 参加大圩 乡的旅游活动。 随着大圩 乡经济发 展步伐的加快 ,乡政府大量开发境 内的旅游资源。
民单靠种植业来发家致富是不太可能的, 大圩的农 业, 都是 以家庭经营为主, 每家只有几亩地 , 属于亚 洲典 型的小农经营模式 , 农产 品的商品率低 , 与其 在家侍弄几亩地 , 不如到城市里打工 。农忙时回家 几天 , 该施肥时就施肥 , 该喷农药时就喷农药 , 缺少 技术指导 ,农民没有环保意识和绿色农业意识 , 这 几年大圩圩区的农业污染程度在逐年加深 , 对农业
浅议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乡土地理是研究区域性地理环境、地理景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乡土地理应用广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一、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乡土地理时,可以了解到本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文、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同时,也能够拓展地理知识的广度,了解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理景观。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学生通过对当地地理环境和地理景观的观察和分析,展开思考,探索地理规律和地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习乡土地理时,学生也将学到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了解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以及生态系统的现状。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四、促进区域文化传承乡土地理中,不仅有自然地理环境,还有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俗文化、历史、地域文化等。
学生通过学习当地的民俗、历史和地域文化,能够增加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所属地区的归属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
五、延伸课外拓展乡土地理的学习不仅限于课堂内,更需要学生自己的探索和观察。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和户外实践,放松身心、增强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土地理。
综上所述,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学生的地理素养、环境意识和文化认同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班级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运用乡土地理进行精心设计和安排,让学生在地理课程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收获。
农村地理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之我见2011-11-24 17:24:01一学年的地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大困惑,同时经过一年的打磨我也对地理这门课有了自己的认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
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据此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是农村中学,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所以多数学生缺少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对学生进行了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实际条件展开教学:针对教材的单元设置,分为大的专题,如气象和大气运动、海洋和陆地的运动情势等等,充分利用央视十频道的《摸索发现》、《百科探秘》等科教栏目的影视资源,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选取和教材亲密相关的片段整合,进行专题教学。
根据学生反馈和学习检测,我发现,学生学习兴趣较高,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地理学科的信息量,另外进行专题教学,增强和学生的学科专题意识,一则使学生有了直观的知识构造,二则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复习,这种由疏散的知识点组合形成知识构造,通过我的引导,将内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教学案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根据心理学和认识学理论,人对图片和视频接触最为敏感,记忆最为深入。
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这个规律。
据此,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以视频为主和图片为辅的课件,例如《地球的公转》一课,分为:公转的方向、公转的周期、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四个小栏目,笔者对每一个小栏目采用了一个视频加四张图片的组合制作了本课课件,对于太阳直射点季节变化这个难点,笔者格外筹备了包括什么叫直射点、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直射点季节运动的轨迹三个子栏目的视频设计和图片展示,同时附加两个拓展知识面的小知识:地球运动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浅谈农村学生借助乡土学习地理
浅谈农村学生借助乡土学习地理摘要:乡土地理是本乡本土的地理,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所以师生都可以联系学校周边的环境及生活经验,将乡土地理整合到课堂中学习地理,来提高课堂效率。
下面我以我校周边的乡土地理为案例,让学生巧用乡土,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结合乡土,温馨感受地理;激活乡土,增强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借助乡土,化繁为简学习地理;利用乡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
关键词:乡土地理;学习兴趣;考察实践《义务教育地理课程(2011年版)》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因此,乡土地理是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
地理课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我校属于乡镇中,90%的学生来自附近的农场和农村。
在我校学生的生活中有很多潜在的乡土地理知识,而且这些乡土地理知识是随处可见的。
但由于初中学生受年龄和视野、思维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初中地理课时紧张,缺乏课外考察实践等因素导致农村初中生对乡土地理的知识了解甚少。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在平时的课堂中经常联系生活中的乡土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地理。
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一、巧用乡土,激发兴趣学习地理乡土地理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在课堂上联系我们身边的一些地理事物或生活现象,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用一些与教材相关存在于生活中的乡土地理知识贯穿到课堂中,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在讲到《中国的民族》这一节课时,我会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联系自己生活中的实例来预习课文。
在讲到民族政策有语言、文字自由这个知识点时,学生会纷纷举手发言说我们在家都是讲儋州话,所以我们的方言是儋州话,虽然儋州话没有文字,但国家没有禁止不给讲。
这时候有的学生会说,看人民币,人民币背后有一些不同于汉字的字,说明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有语言和文字的自由。
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地理课程教学之我见作为一名乡镇中学的地理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材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当地特有的人文环境及学生特点,让地理课堂更加有效、有趣?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扎根教材,吃透教材,夯实基础初中阶段的地理内容多为基础知识,学生的兴趣、情感、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
教材是教学之根本,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教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知识聚集点,也是知识最主要、最科学的来源地。
所以,扎根教材,吃透教材,是夯实学科基础的最根本途径。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手段,借助课件、视频、甚至电影形式,给与学生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身临其境的感受。
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真实,更具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充分利用地理课程中教具辅助,通过直观教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一个地球仪,一张色彩分明的季风气候图,胜过老师千百句语言的陈述。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提供的地理形象思维材料可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黑板画、黑板图)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
三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
3、利用可用的感性材料,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述,培养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强化表达能力。
4、在国情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地理知识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来认识地理课程中各个环节的现状和重要性,从而激起学生对国家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谈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教育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乡土地理知识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乡土地理知识是指地理学中有关本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它是地理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地理教学更具有生活化、实践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本文将探讨乡土地理知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乡土地理知识能够使地理教学更具有生活化。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乡土地理知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而使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践。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当地的田野、河流、湖泊、山地等自然环境进行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可以组织学生走进乡村、参观农田、民居、土特产品市场等,让学生了解乡村的风情和乡土文化。
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将能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中所见所闻紧密联系起来,使地理教学更具有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乡土地理知识能够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乡土地理知识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资源、植被、动物、人口、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可以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土壤和植被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了解当地的土壤类型和植被分布情况;在学习经济地理知识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当地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市场分布、商业活动等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之我见
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之我见新修订的《地理教学课标》明确提出: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
教学改革与教学目标有时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地理学科在教学课时中比例减小,教学目标的实现逐步增大;这就需要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用心去组织好每一节课堂教学,笔者结合实际浅谈一点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
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
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
它们都为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
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
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
关于乡镇中学实施乡土地理教育的点滴体会
新课改下乡镇中学实施乡土地理教学的调查报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有三千五百万名中小学在使用新课程。
从21世纪初,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已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
7年来,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的潮流之中,走向新课程,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为一名分配到乡镇中学的顶岗实习地理老师,自己也在努力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积极地投身到这次改革的洪流当中,现就根据自己的实践,谈一谈自己实施新课改的一点体会。
本次我的实习学校为柳州融安县板榄中学,融安县板榄镇初级中学创建于1956年秋,是融安县北部山区办得最早的一所农村中学,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的浪溪江畔,坐落在板榄镇板榄社区辖区内,地处板榄街北面。
传统的课程内容弊端有目共睹,逐渐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如知识陈旧,内容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跟不上时代。
不能因地制宜,使用的都是全国的统编教材,过死太僵,没有地方特色,没有人文特色。
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现状,加强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新的课程标准把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因为乡土地理的教育课以“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本乡本土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变化,社会与经济建设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用于地理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科学态度。
学习乡土地理,是学生对初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研究方法、思想和能力初学后的总结、应用和提高的必要过程,是学生爱国主义高尚情感得以切实回归,爱国主义思想内容得以具体充实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乡土地理所发挥的教育作用和功效,是地理其他课程内容所不能替代的。
《2024年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范文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实践性和地域性。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实施策略和可能面临的问题。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源和教学活动。
这些资源具有地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掌握地理技能。
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价值1. 提高学生兴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观测、调查、分析等实践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涉及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有助于学生了解当地地域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感。
4. 促进地理知识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实施策略1. 整合乡土地理资源:教师需要整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资源,形成乡土地理教学材料。
2. 设计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掌握实践技能。
3. 结合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乡土地理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4.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乡土地理资源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缺乏相关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乡土资源是指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建设等密切相关的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探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的兴趣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和意义。
1. 了解地理知识:乡土资源紧扣着地理的方方面面,例如地形地貌、气候气候差异、水文地貌等。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加深对地理的理解。
2. 培养环保意识:乡土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往往能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地理技能: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观察、分析、研究能力,还可以掌握一定的地理调查技能,对地理实验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建设进行实地考察。
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特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
2. 采集资料: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相关资料,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给全班。
让学生可以将实地考察得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表达。
3. 辅助教材:结合当地的地理资源和环境,选用当地的案例作为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接受地理知识。
4. 小组研究: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对当地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以让学生深入研究当地的土壤类型、水资源分布等,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5. 与社会结合:联系当地相关的社会组织,例如环保协会、地理学会等,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让他们了解地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
1. 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4. 加深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增强对地理的兴趣和理解。
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研究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技能。
浅议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地理是指对一个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人文风俗等进行研
究和描述的地理学科。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乡土地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地理知识,并培养其对本土环境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
通过对本地区自然环
境的分析和描述,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本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
对自己所处的地方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实地考察,
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感受地貌的特点。
这样,学生可以亲身实践、感悟地貌,
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乡土地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资源状况。
通过对本地区的
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和资源利用现状。
在教学中,可以以本地的资源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资源的特点,了解资源的保护和
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国家或地区
的发展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培养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乡土地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属地方的社会经济状况。
通过对本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就业、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在教学中可
以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让学生了解本地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工业布局和发展动态。
通
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更明智的
职业规划和定位。
乡土地理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方面。
在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结合我国某地区的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乡土地理教学。
二、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1. 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沿革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感。
2.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家乡的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同时,乡土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土地理教学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乡土地理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的选择(1)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2)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名胜古迹等。
(3)经济地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
2. 教学方法的应用(1)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到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地理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选取家乡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家乡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地图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
3. 教学活动的开展(1)开展乡土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撰写家乡的地理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举办家乡地理摄影展,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
(4)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知识。
四、乡土地理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乡土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乡土地理教学作为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
以下是我在乡土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学习积极性1. 结合家乡特色,挖掘教学资源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家乡的特色资源,如地理景观、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家乡的山水风光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丽;在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时,可以邀请当地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
2. 创设情境,增强教学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地理知识。
3.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1. 组织实地考察,体验地理知识乡土地理教学强调实践性,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家乡的地形地貌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山区进行徒步,观察地形地貌的变化;在讲解家乡的气候特点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海边观察潮汐现象。
2. 开展地理调查,培养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地理调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家乡的农业发展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3. 举办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地理知识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素养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乡土地理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助乡土地理教学之我见
摘要:借助乡土地理教材,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从而更好地学好地理
关键词:借助;乡土;地理;兴趣;思维;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282-02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怀有一种天然质朴、有如子女对母亲般的感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的名句,表明了中华民族也是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的。
这种感情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不带有任何条件。
哪怕是穷乡僻壤,人们依然把它作为故土而深深地铭刻在心中。
很多海外侨胞尽管在海外有舒适的生活,但仍眷恋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垂暮之年都萌发“叶落归根”的宿愿。
因而我认为教师如果能够正确使用乡土知识,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使学生对课文感到熟悉、亲切、形象、直观。
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变得灵活多变。
艰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挖掘和整合乡土地理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并将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事物、现象渗透到地理课
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多重作用,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一、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拨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琴弦”
学习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发动机,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决定于学习过程是否生动活泼。
乡土地理则是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最好载体之一。
因为乡土地理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也是大多数学生有所见、有所闻却又不甚清楚、有兴趣去了解的知识。
这些本地的、身边的地理知识,有很强的直观性。
在学习《中国地理》的中国地形时,同学通过学习知道广西属于东南丘陵地区,讲到该区的土壤是酸性的红壤,大家感到很陌生很遥远。
这时,我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看到农民伯伯在种田时向田里撒石灰?”,同学们一下子炸开了锅。
“是啊,我看到过。
”“我怎么没发现?”同学们议论纷纷想要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酸性土壤和生石灰有什么关系?”“酸性土壤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样“水到渠成”,适当的解惑很有必要。
“酸性土壤不耐旱,矿质养分少,保肥性能差,耕层薄,是比较贫瘠的,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这是造成农作物低产的原因。
而生石灰为碱性,酸碱中和后的土壤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这包含着一种化学变化,同学们以后要学习化学,就会深入学习这一方面知识。
”我想,也许晚上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化学书看一看有没有中和反应,或者要问父母亲许多家里种田的事。
二、借助乡土地理课程,能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用眼前的事实更容易让学生动心,动情,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破坏,不合理利用等情况。
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讲授时,我没有从理论上高谈阔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就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谈现象,谈原因,谈措施。
于是他们说到了被砖瓦厂遗弃的大土坑,被围墙圈起来的荒废了不知多少年的荒草地(据说是准备建工业园),被采矿厂丢弃的荒山,被村民们荒废的肥沃的耕田……这些现象可以说是触目惊心,有的是只顾眼前赚钱,不管以后发展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更有由于社会上其他的不良风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同学们痛心地说到,他的邻居因为买**彩,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并借了大量的外债,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了,还不知悔改,干脆连田也不种了。
于是,科学开发利用土地,保护每一寸土地的观念已经形成,并且反对赌博,自觉抵制任何形式的赌彩活动成了同学们的一致共识、
三、借助乡土地理课程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抽象思维已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地理概念,应适当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如讲到交通运输中“枢纽”这个概念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学校门口的汽车站的情况。
我问:“我们班上有一部分同学是从其它乡镇来的,若家在大成、六陈等地的同学,要回家,应到哪
里去乘车?”学生回答:“校门口的汽车站。
”我接着问:“若家在木乐、天平等地的同学呢?”同学们同样回答:“校门口汽车站。
”接着,我补充讲解:同样,如果要从大成、六陈等地去木乐、天平,也必须到校门口的汽车站来转车,这个汽车站联系着我们平南县各乡镇的公路运输。
我们校门口的汽车站就可以称上是平南县公路运输的一个“枢纽”。
这样,学生就可以把“枢纽”这个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具体化、简单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交通枢纽及基本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四、借助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学生综合思维的头脑走出教室
可以开展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考察、规划开发,也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等综合实践活动,而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为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会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这无疑会提高他们的地理观察和调查能力。
对训练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有极大的好处。
如在学习《地图》一课后,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绘制校园平面图。
参观桂花水暖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水暖器材厂,国家化工部农药生产定点企业安泰化工厂。
参观余柑果厂、竹器加工厂、水泥厂、石灰厂、自来水厂等。
(这些工厂的建造要涉及到地址的选定,原料的耒源,市场的销售,交通运输等诸方面因素)。
参观正在工中的南广铁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南梧高速公路,还请学生查找和搜集平南的交通建
设具体的发展状况资料,以此引发学生对交通与出行、交通与居住、交通与城市发展、交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和探讨,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地理思维习惯。
总之,通过一系列地理课外活动,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和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空间观点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素质的目的。
同时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创造意识,培养毅力。
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能够提高地理观察力,丰富地理知识,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故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往往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乡土地理对中学生具有同样的魅力。
他们最熟悉的是家乡,最应该了解的也是家乡。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收集相关资料。
介绍中国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变化时,我联系本地情况进行讲授:平南县水陆交通方便是往粤港澳地区的东向最便捷通道。
境内通过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省道容县至太平公路与广西公路网连通。
到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区仅需6—10小时,距南宁300多公里。
沟通大西南、桂中、桂东地区的来宾至平南二级公路,及桂东南地区的南北交通干线容县至平南二级公路已经建成通车。
县内公路总长700多公里,建成了平南西江大桥等桥梁20
座,所有乡镇均通柏油公路。
水运发达,常年可通2000吨级船舶。
下达广州、深圳和珠海,到香港、澳门分别为540公里和490公里,上汇郁江、黔江,直达柳州、南宁及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港口码头建设日臻完善。
平南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中部,南近海洋,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全县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630毫米,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1712小时,年无霜期为340天。
十分适宜农业发展。
平南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县,广西肉桂、蔬菜、畜牧水产基地县,盛产优质米、蔬菜、水果、甘蔗、茶叶、烤烟、桑蚕茧、石硖龙眼、荔枝、柑橙、芒果、油甘果、蜜枣、玉桂、八角、瘦肉型猪、三黄鸡等优质农副产品。
其中肉桂为世界三大名桂之一,清朝道光年间就已享誉海内外;品质优良的石硖龙眼先后荣获全国农业博览会银质、金质奖。
平南养殖业多年摘取广西外销仔猪第一的桂冠,而且成为广西瘦肉型猪生产基地达标县,也是广西2个基地建设达到优秀水平的县份之一,被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确定为瘦肉型猪基地县;人工饲养的猴、蛇等小动物出口年超百万美元。
前面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会大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内在愿望,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对乡土地理教学的渗透,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知识不再遥远,不再抽象,它就在我们身边,这样会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会
乐于观察研究身边的一些与地理有关的事物。
同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对一些地理事物进行调查和研究,使得地理课堂得以延伸,把课堂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更唤起学生对祖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