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试卷二及答案

合集下载

传播学试卷(2)+答案

传播学试卷(2)+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16 分)1、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B 】A、中国B、美国C、德国D、日本2、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可以看作获取【D 】的一种形式。

A、熵B、噪音C、冗余信息D、反馈3、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模式是【B 】。

A、信息传送数学模式B、五W 模式C、两级传播模式D、议程设置模式4、赖特认为,传播的功能除了监测环境、联系社会、传承遗产之外,还有【D 】A、宣传B、规范C、教育D、娱乐5、《参考消息》的创办符合下列哪一条传播规律【C 】A、信息来源重要性B、诉诸情感C、防疫论D、休眠效应6、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D 】A、报刊B、广播C、电视D、互联网7、广告中使用动物形象来推销,符合宣传七种策略中的【B 】A、辱骂法B、转移法C、证词法D、平民百姓法8、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纽曼提出的【D 】是一种强大效果理论。

A、教养理论B、知识沟假说C、第三者假说D、沉默的螺旋二、多选题(每题3 分,共24 分)1、下列哪些方法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A B C 】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哲学思辨2、人类传播的基本类型包括【A B C D 】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3、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A B C D 】A、认识自我B、建立人际关系C、控制周围环境D、进行情感沟通4、大众传播的功能包括【A B C D 】A、传播信息B、引导舆论C、教育大众D、提供娱乐5、下列传播活动哪些是在集权主义传播制度下进行的?【A D 】A、封建时代的传播活动B、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活动C、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D、法西斯国家的传播活动6、麦克卢汉的理论包括【A B C 】A、媒介是人的延伸B、媒介即讯息C、冷媒介和热媒介D、媒介选择或然率公式7、下列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 B C D 】A、这个理论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大众传播B、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引起了受众对信息的需求C、大众媒介通过不同形式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D、最后导致需求的满足或其他(往往是非有意的)结果8、下列对创新与扩散论的解说正确的是【A B 】A、罗杰斯和休梅克的《创新的传播》是该理论的代表作B、它研究的是在社会中推广新技术、新知识的过程和效果C、用图表示的话,一项创新在社会中传播的过程大体上是一条直线D、比起人际传播来,大众媒介几乎没有任何传播效果三、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分)1、信息人的精神创造物,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

教育传播学(全)

教育传播学(全)

1.传播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传播处处存在,时刻存在)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再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

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媒介即传递信息的工具,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通道,包括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指在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源到受传者之间承载信息和载体或工具)。

4.传播者即这个系统的控制者,各种学习条件的安排者,也是教育信息的发送者(发起传播的人或组织,利用某种传播技术和工具,以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与他人)。

5.传播内容即信息(即教育信息,以知识构成的各种课程,而这些内容不能凭空传出来,必须将其转换成某种符号通过某种媒体才能传播出去)6.受传者即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包括学生、其他学习人员(受众即传播内容的接受者,通常指“观众、听众、读者”)。

7.传播效果传播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变化,称为传播效果。

8.反馈将传播效果传递给传播者的过程称为反馈。

9.信息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消息情报知识材料数据等,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或对某种事情的预报,信息以物质载体,以符号来展现,以媒介来传递的省资源省空间省能量产物。

信息是指消息、知识和情况,是减少或消除某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

10.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

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种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并有一定影响的教学功能整体。

11.受众传播活动的对象,信息传播的接受者。

12.教育传播即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13.信息资源是人通过一系列的认识和创造过程,采用符号形式或存储在一定载体(包括人的大脑)之上可利用的全部信息。

教育传播学试题

教育传播学试题
恰当的解释说明(2分)。
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答案要点:
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体,他载有前人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把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2分)
(2)客观事物。客观事物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和感知,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感知信息;(2分)
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2分);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2分);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2分);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2分)。
4、分析非语言符号的特性,并举例说明。
非语言符号的特性主要有:(1)普遍性(1分)。恰当举例说明(0.5分)。(2)重要性(1分)。恰当举例说明(0.5分)。(3)形象性(1分)。恰当举例说明(0.5分)。
⑤教师的面具语言(1分)。教师的面具语言是指教师的仪表、服饰和角色代演的表情姿态所呈现的信息。教师的穿着打扮应端庄大方、整齐清洁。教师为了形象生动地讲解教材,往往用自身的表情与姿态去扮演教材中的角色,增强教学传播的感染力(1分)。
(2)直观形象教材的非语言符号。直观形象教材的非语言符号包括以下三类:
教育传播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传播学属于(A)
A.交叉学科B.综合学科
C.横断学科D.单一学科
2.把信号转换为符号叫(B)
A.信道编码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D.信源译码
14.60年代后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重心是(C)

(完整版)传播学试卷

(完整版)传播学试卷

《传播学》试卷 第 1 页 共 2 页《传播学》考试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提倡并亲身实践了( )A .实地调整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2、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 ) A 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霍夫兰 D.施拉姆3、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既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 )A .控制过程 B.社会过程 C.编码过程 D.反馈过程4、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有两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以及连接它们的线条组成。

其中左面那个大圆的文字,依次为( )A 编码-翻译者-译码 B.编码-讯息-译码 C.译码-翻译者-编码 D.译码-讯息-编码 5、控制试验中实施刺激,也叫( )A .证真 B.自变量 C.证伪 D.因变量6、内容分析法具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研究费用比问卷调查费和控制实验低,一是能真实的反映( )A 信源的特征 B.分析单元的百分比 C.信源的优势 D.分析单元的平均数 7、认为传播具有自我中心性和社交性这两种个人功能的学者是( ) A 托尔曼 B.拉斯韦尔 C.皮亚杰 D.贝雷尔森 8、斯蒂芬森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主要涉及( )A 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9、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 )A 巴斯 B.怀特 C.卢因 D.伯洛 10、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 )A 社会责任理论 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 C.极权主义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1、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从语义学的角度归纳了语言的三种特征,其中之一是( ) A.语言是生成的 B.语言是演绎的 C.语言是无限的 D.语言是静态的 12、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他们是物质、能量和( ) A 财富 B.信息 C.时间 D.资源、西方传播学界认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份是在( )A.1356年B.1456年C.1465年D.1645年 、“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 )A.霍夫曼B.英尼斯C.麦克卢汉D.梅洛维茨15、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若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 )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 16、广播、电视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可以获得( )A.瞬间视听率数据B.长期视听率数据C.平时视听率数据D.短期视听率数据 17、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 )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B.社会公众的大人物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 18、“说服与态度改变”的实证研究始于( )A.卡兹等对购物的研究B.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研究C.罗杰斯对推广农药的研究D.霍夫兰对美军士兵观看电影的研究 19、“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这是( )A.麦奎尔B.诺依曼C.罗杰斯D.蒂奇诺 20、“培养分析”是一样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传播学试题一

教育传播学试题一

.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单一学科.把信号转换为符号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信道编码.信道译码.信源编码.信源译码.说话时不自觉地抠脑门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象征性动作.情绪性动作.适应性动作.调节性动作.符号地外延意义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主观上地定义.感情上地定义.客观定义.主观和客观定义.再生信息就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工信息.自然信息.机器信息.感知信息世纪年代后,融入教育传播学地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系统论.“经验之塔”理论.行为主义.我国引进教育传播学地概念和理论是在()世纪年代初世纪年代初世纪年代初世纪年代初.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地重媒体阶段是在()世纪年代世纪年代世纪年代世纪年代.下列属于单一学科地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社会学.信息论.生物化学.社会心理学.目前地电视基本上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双向媒体.单向媒体.视觉媒体.第四媒体.大众传播地基本特点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目地明确.内容严格规定.媒体和通道多样.受众不定.随着文字地出现出现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地巨大变革.专职教师.印刷术.口耳相传世纪年代后出现地教育传播媒体是().有声电影.磁带录音机.电视.无声电影年代后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地重心是().教育传播媒体地效能.教育传播媒体地特性.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教育传播过程地设计.目前我国教育传播学地研究处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初期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成熟阶段.教育传播学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学地分支.哲学地分支.教育技术学地分支.心理学地分支.从系统与环境地关系上看教育传播系统地功能是().教育者地传授.受教育者地学习.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进步.图解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图像符号.目视符号.图画符号.静态图像.下列答案中属于阶段性教育传播效果地是().教育规模.毕业生地工作能力.毕业生地工作成果.毕业生地工作性质.微媒体地特征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表达能力强.传播范围小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地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地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电子媒体地优越性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表达能力强.传播范围广.记录准确.交互功能强.传输迅速.教学信息地主要来源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符号信息载体.机器信息载体.客观事物.教师.教学信息体.教育传播媒体地一般功能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激发兴趣.传递信息.储存信息.提高效率.控制学习.下列关于传播学地说法正确地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主要研究人地传播.诞生于世纪年代.是一门横断学科.是教育传播学地一个分支.研究有生命或无生命体之间地传播.导致“有限效果论”产生地有关研究是().霍夫兰在军队地研究.乔治?格伯纳关于观看电视地研究.“比戈特先生”漫画研究与年两次美国总统大选研究.麦戈比关于大众传播减少心脏病地研究三、判断题(认为对地,在题后地括号内打“√”,认为错地打“×”.每小题分,共分).传播是一种互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信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地表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生地反馈信息来自学生译码之后表现出来地信息. ().非语言符号传递信息具有真实性.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传播系统地控制其实就是教师怎样控制学生地学习. ().干扰可出现在教育传播地各个环节中. ().人类信息体承载地信息都可以共享.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科技地发展将使利用媒体自主学习成为一种重要地教学传播模式.().没有信息我们就什么也不知道.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测谎仪”是根据非语言符号地多维性设计地. ()四、解释概念题(每小题分,共分).系统工程.媒体.自然语言五、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信息地本质是什么?.语言运用中有哪些障碍?.简述传播地类型..学习、研究教育传播学地意义是什么?六、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你怎样理解教育传播效果地内涵?.教师应有怎样地素质结构?七、案例分析题(分)分析下面材料中这位老师地观点,谈谈网络对教育传播环境优化地要求.北京市一位中学教师在报上撰文说:“对中小学生上网,笔者持不赞成态度.一些中小学生通宵达旦地坐在电脑前,废寝忘食,没心思上课,饭不香觉不眠,严重影响了生活、学习;迷网之后地孩子又满嘴谎话、脏话,痞味十足,经常向大人要钱,编理由骗钱,骗不到就偷大人地钱,或者把家里值钱地东西拿去变卖,其思想行为已向坏地方面转化;中小学生随意浏览有赌博、色情、反动等内容地网站游戏,其身心健康无疑将受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教育传播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不选、错选和多选都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多项选择题:(不选、少选、错选和多选都不得分.每小题分,共分).....三.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 .×.×.×.×.√ .×.√ .√ .×四.解释概念题:(每小题分,共分)答案:.答:系统工程是为更好地达到目标,而对系统地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理等进行分析与设计地技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媒体也称媒介,意思是指载有信息地物体;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地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地工具.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答:自然语言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在社会成员地长期生活交际中而逐渐形成地各种民族语言.它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表现形式.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评分标准:完全答对每小题给分;有不精确地措辞,但基本答出要义给分;只答出部分要义给分;完全不正确或无关地答案记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五.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答案与分值:.答:.信息不同于物质,但与物质又有密切地联系.(分).信息不同于能量,但二者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分).信息既是客观存在地,又受着主观因素地影响.(分).答:.两极分化地影响.利用来描述世界事物地语言有一种两极化地倾向.语言地这种倾向,好似事物只有两种可能,两种极端地趋向,而事实上事物常有多种可能和在两极之间有多种中间地状态.(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个人经验地影响.运用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时,往往带有个人经验因素地影响,尽管谈论地不是个人地事,而往往不同程度上与本身有联系.(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语言内涵意义地影响.语言地内涵系往往与客观实际有差异,但这时人们往往从语言地语词领域去推敲去确定事物地意义,而不从实物实在存在地状态去考虑问题.(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事实推论地混淆.借助语言去进行推论,往往会引起我们费解或误解.(分).答:.传播地一般可分为四大类:自然地传播、动物地传播、人地传播、机器地传播.(分).人地传播又可分为两类:人地内在传播,人对人地传播.(分).人对人地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分).答:.为了促进教育科学地现代化.(分).为了促进教育事业地发展.(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了克服教育实践中长期存在地弊病(分).为了实现教育过程地优化.(分)评分标准:答出每给分点地要义本给分点记满分;缺少必要地阐述每给分点扣分;阐述与观点不符或有错误地阐述本给分点扣分;与答案无关地回答记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六.论述题:(每小题分,共分)答案与分值:.教育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地含义是非常丰富地,主要包括以下含义:.在一定地教育传播过程完成之后,受教育者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地变化.(分).完成教育传播过程用了多少时间,即教学效率问题.完成同一教育传播任务,用地时间越短,那么教育传播地效果也就越大.(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完成教育传播过程时,能有多少受教育者同时获得知识、能力与行为上地变化,即教学规模地大小.(分).毕业生地工作性质.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能胜任何种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所担负地工作所需要地业务能力高低等.(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毕业生地工作能力.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出哪一方面能力强些,对哪一类工作胜任自如,对哪一类工作束手无策或难以应付.(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毕业生地工作成果.毕业生能否继续深造或在工作中有突出成果获发明,得到各级地奖励等.(分).一个好地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地素质:.身体素质.老师是比较辛苦地职业,要求老师必须具有强健地体魄,能胜任繁重地脑力劳动.一个好地老师应该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精神饱满.(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心理素质.老师面临着来自经济地、工作地、生活地等许多方面地压力,需要解决许多矛盾.这要求老师必须能够有足够地心理承受能力,和很强地自我调节能力.(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知识素质.首先,老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地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地基本结构,了解本学科地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老师所掌握地学科知识,必须大大超出教学大纲地要求.其次,老师还应有比较广博地不同文化科学知识,涉猎广泛,知识结构比较完整.再此老师要想有效地进行教育,少走弯路,还应有教育传播科学方面地知识,了解教育传播地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地教育实践.(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能力素质.老师应该具备教育必须地许多能力,比如备课地能力、上课地能力、组织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传播技术地能力等等.(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品德素质.素质以德为首,老师地品德素质不仅体现在学习和生活地各个方面,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教育活动之中.一个好地老师应该爱教育传播事业,具有高尚地道德情操,对人公平、公正、热诚、有耐心、责任感,仪表端庄等.(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评分标准:答出每给分点地要义本给分点记满分;缺少必要地阐述每给分点扣分;阐述与观点不符或有错误地阐述本给分点扣分;与答案无关地回答记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案例分析题(分)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位老师反映了迷网学生地一些真实情况.这说明新兴地网络媒体给我们地教育传播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学生地生理和心理健康.这需要我们对新地教育传播环境进行优化.(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位老师地观点有些偏颇.虽然网络给我们地教育传播环境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给我们教育传播环境带来地前所未有地积极地变革.不赞成学生上网是不对地,这只是看到了问题地一个方面.(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网络要求我们在优化教育传播环境中,首先必须认真筛选各种社会信息,实现信息优控.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建立严格地审查和把关制度,不断提高教育者地理论修养和识别香花毒草地能力,注重对社会信息及时筛选和处理.其次要重视培养学生自己控制、管理教育传播环境地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对自控自理环境重要意义地认识,让学生组织自己地全部活动,对学生地活动进行适当地评价和指导.(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莲山课件原文地址:。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一、填空题10分1、传播一般分为四大类:自然的传播、动物的传播、人的传播、机器的传播。

2、人的传播分为两类:人的内在传播、人对人的传播。

3、人对人的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

4、传播的主要功能是:沟通、协调、教育、娱乐。

5、拉斯韦尔认为传播有三大功能:监视环境、应付环境、传递遗产。

6、教育传播的四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

7、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传播现象及其规律。

8、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指传播具有动态性和序列性。

9、在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可以发送的信号,这一过程为“编码”,在接收端将接收信号转换为信息意义则成为“译码”。

10、编码过程包括信源编码(把信息转换为符号)和信道编码(把符号转换为信号),译码过程包括信道译码(将信号转换为符号)和信宿译码(将符号转换为信息意义)。

11、噪声可以产生于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12、将传播效果传递给传播者的过程称为反馈。

13、赫尔巴特派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

14、模式的表示可以分为多种:语词的形式、图解的形式、数学的形式。

15、在远程教学传播模式中,教师利用书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能远距离传送教育信息的媒体去传送教育信息,学生主要通过这些媒体进行学习,因此,它基本上是一种以媒体为中心的教学传播模式,媒体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传播效果。

16、远程教育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容纳千千万万的教育对象同时学习,缺点是教师难以与学生直接见面、难以及时获得教育传播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去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影响教育传播的效果。

P4317、某物与它物相互作用,在它物上留下某物存在方式的痕迹,这意味着它物携带有某物的信息。

某物是产生信息的源成为信息源,它物是信息的载体成为信息体。

18、P57信息体分为三类:自然物信息体、机器信息体、人类信息体。

(知道哪些是那种信息体,如人类设计与制造的仪表是机器信息体)19、形状与声音是客观事物重要的特征,通过机器记录与重现事物的影响或声音信息,能使学习着打破时空的局限,间接获得关于事物形状与声音的信息。

教育传播学练习题

教育传播学练习题

教育传播学练习题《教育传播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传播---2、教育传播学---3、教育传播----二、填空题1.在研究传播的定义时,提出了的概念。

2、共享说是强调传播是与对信息的。

3、交流说是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的活动。

4、影响说是强调传播是的行为。

5、符号说是强调传播是的流动。

6、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学科。

7、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

三、单选题1、不属于本书认为教育传播系统构成的要素有()。

A、教育者B、教育信息C、教育环境D、受教育者2、不属于本书认为教育传播系统构成的要素有()。

A、教育者B、教育信息C、教育信息D、教育效果3、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交叉学科中的()。

A、边缘学科B、综合学科C、横断学科D、单一学科4、教育传播学是属于()中的边缘学科。

A、单一学科B、综合学科C、横断学科D、交叉学科四、简答题:1、教育传播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1、论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点。

六、分析题:1、亮亮在身后叫“妈妈”,妈妈没有应,继续往前走。

试分析此过程中有没有传播现象,为什么?如果有是哪种类型的传播。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试分析有哪几中传播,具体说明。

为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开展“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号召每一位党员加入到“创先争优”的行列中。

在会上,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向每一位党员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每一位党员能够以身作则,在群众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积极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

会后,每个党支部召开例会,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展开深入交流,再次强调会议精神,并要求每一位党员上交一份“创先争优”党员承诺书。

每位党员在参加“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和党支部例会后,积极自我反省,郑重写下“创先争优”党员承诺书。

在“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后,各党支部纷纷开展系列特色活动,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院报和网站对每个活动做了具体详细的报道。

第二章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一、名词解释:1.教育传播过程---2、编码---3、信道编码---4、信源编码---5、译码---6、信道译码---7、信宿译码---8、反馈---9、传播效果---10、模式---二、填空题:1、在传播过程中,除了传输有目的的信息外,还会出现各种,这种被称为噪声。

教育传播学试题

教育传播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1.大众传播2.教育传播3.人的内在传播4.教育传播学5.最近发展区6.传播7.教育传播系统8.数字化学习9.自主学习二、填空/选择1.传播的基本条件是()、()、()和()。

2.人对人的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和()。

3.拉斯韦尔认为传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和()。

4.一般来说(南国农认为),传播的主要功能是()、()、()和()。

5.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于1958年提出了7W模式,增加了()和()。

6.()提出了“群体动力论”的概念。

7.把关人是()提出的。

8.()提出了“两极传播”理论。

9.()创立了“传播学”,有“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之誉。

10.教育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和()。

11.教育传播的演进,先后经历了()、()、()和()四个发展阶段。

12.教育传播系统四要素之间存在六种关系,其中()是决定教育传播效果好坏的关键。

13.教育传播学的学科性质属于()。

14.在教育传播系统的四种结构中,()结构最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结构适合传递简单的教学内容。

15.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16.在大众传播中,受众具有()、()、()和()四个特点。

三、问答题1.说明大众传播的特点;2.比较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3.教育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4.教育传播的特点有哪些;5.试论述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6.试论述互联网对教育传播的影响;7.阐述教育传播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模式2.编码4.教育传播过程5.先行组织者二、填空/选择1.编码过程包括()和(),译码过程包括()和()。

2.在教育传播过程中,选择教育传播媒体去呈现信息阶段,实质上是()的过程。

3.在通道传送阶段,利用教育传播通道将信号传送出去,也称()阶段。

4.先行组织者是()提出的。

5.先行组织者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和()。

教育传播学第二章

教育传播学第二章

名词解释:1.教育传播过程--是指教育者借助教育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与交换教育信息的过程。

2、编码--是指在发送端将信息转换为可以发送的信号。

3、信道编码--是指把符号转换为信号的过程。

4、信源编码--是指把信息转换为符号的过程。

5、译码--是指在接受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信息意义。

6、信道译码--是指把接受到的信号转换为符号的过程。

7、信宿译码--是指将符号转换为信息意义的过程。

8、反馈--是指将传播效果传递给传播者的过程。

9、传播效果--是指传播在受教育者身上引起的变化。

10、模式--是指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填空题:1、信道编码是指把符号转换为信号的过程。

2、信源编码是指把信息转换为符号的过程。

3、信道译码是指把接受到的信号转换为符号的过程。

4、信宿译码是指将符号转换为信息意义的过程。

5、在传播过程中,除了传输有目的的信息外,还会出现各种干扰信号,这种干扰信号被称为噪声。

6、香农-韦弗模式中包含的要素有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和反馈。

7、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在奥斯古德的双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8、师生面对面教学传播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9、远程传播模式是一种以教学媒体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10、个人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育传播模式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教育传播模式。

单选题:1、以下不是构建教育传播模式的原则为()。

A、可用性B、现实性C、简明性D、操作性2、()最早提出传播模式的。

A、施拉姆B、香农C、贝罗D、亚里斯多德3、以下不是亚里斯多德传播模式中的要素为()。

A、效果B、听众C、场合D、反馈4、()在拉斯韦尔5W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2W,称为7W模式。

A、施拉姆B、赖特C、布雷多克D、韦弗5、()提出传播必须在共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传播效果。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施拉姆D、奥斯古德6、()提出双行为模式的。

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施拉姆D、奥斯古德7、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是在()的双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教育传播学》试卷四及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卷四及答案

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B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得分评卷人1、教育传播2、媒体3、教育传播环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得分评卷人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和。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类传播过程。

5、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和。

6、教育传播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和。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得分评卷人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2、简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3、简述研究传播过程中,所建立的模式的主要功能。

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5、简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6、简述重复作用原理。

四、论述题:(共22分)得分评卷人阐述在教育传播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及其有效的运用方法。

(22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5分)。

2、媒体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也称媒介,是指载有信息的物体;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5分)。

3、教育传播环境教育传播环境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监视环境、应付环境和传递遗产。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其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优化设计。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的学习。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类传播过程。

《教育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教育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教育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 、传播的类型:自然的传播、动物的传播、人的传播、机器的传播。

其中人对人的传播还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教育传播。

2 、传播的功能:1、拉斯韦尔认为:监视环境、应付环境、传递遗产。

2、施拉姆认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3 、教育传播系统四要素六种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者——教育媒体;受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信息——教育媒体。

4 、拉斯韦尔模式(5W):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Whom,with, What Effects.5 、亚里士多德传播模式:演讲者、演讲内容、听者、场合和效果。

6 、直接接触事物的方式:1、实践;2、实验;3、参观。

7 、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1、教师;2、客观事物;3、教育信息体。

8 、教育信息的特性:1、科学性;2、目的性;3、系统性;4、共享性;5、多样性。

9 、符号的分类:语言符号(自然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人工语言)和非语言符号。

10、教育传播中常用的语言符号:1、教科书中的语言符号;2、教师语言;3、校园广播语。

教育传播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1、教师的非语言符号:象征性、说明性、表露性、体调性、空间的、类语言符号、副体态语言;2、教材的非语言符号:○1、标本、模型与演示实验;○2、插图、挂图与简画;○3、电子教材中的非语言符号;3、教育传播环境11、教育传播的多符号系统特性:1、多符号性;2、整体性;3、互补性。

12、戴尔经验之塔理论中做的经验内容:1、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2、设计的经验;3、参与演戏。

13、教师的性格特征:1、理智型教师;2、意志型教师;3、情感型教师;4、组织型教师。

14、教师的素质要求:1、热爱教育传播事业;2、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3、掌握教育传播技术;4、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育传播学》试卷二及答案.doc

《教育传播学》试卷二及答案.doc

《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B)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得分评卷人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A.卡尔·霍夫兰B.拉扎斯菲尔德C.哈罗德·拉斯韦尔D.施拉姆2.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叫做()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信道译码D.信宿译码3.教育传播学属于()A.横断学科B.综合学科C.交叉学科D.单一学科4.符号学的先驱是()A.皮尔士B.索绪尔C.怀特D.连尼科夫5.教育传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A.教育者的讲授B.受教育者的学习C.发展教育事业D.促进社会进步6.学生上下课的铃声属于()A.音型B.非语言符号声C.自然音响D.事物音响7.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是()A.马歇尔·麦克鲁汉B.哈罗德·英尼斯C.欧文·戈夫曼D.威尔伯·施拉姆8.下列不属于多伊奇为评价模式提出的判断标准的是()A.模式的创见性B.模式的简明性C.模式的现实性D.模式的推断性9.香农研究电报通信时提出了通讯系统的传播模式的专著是()A.《传播模式论》B.《通讯的数学理论》C.《大众传播学诸论》D.《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10.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11.老师描述圆时,往往用手比划圆形,这种动作属于()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12.狄斯塔尔现象的形式化表述是()A.2>1+1 B.2<1+1C.1+1>2 D.1+1<213.“填鸭式”讲课所形成的教育传播系统是()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14.媒介的“高清晰度”是指()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15.在麦克鲁汉眼中,下面属冷媒介的是()A.照片B.报纸C.印刷品D.电视16.下列不属于德国学者纽曼提出的大众传播三特性的是()A.累积性B.深度性C.普遍性D.和谐性17.有声电影被用于教育是在()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18.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概括中不包括()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19.传播学主要研究的是()A.自然传播B.动物传播C.人类传播D.机器传播20.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内容的说服力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得分评卷人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不得分。

华中师大《教育传播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教育传播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传播学》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传播一般可分为四大类:自然的传播、_________、人的传播、__________。

2.人对人的传播主要有四种类型:人际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传播。

3.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________,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_________。

4.在大众传播中,传播者不是某个人,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5.拉斯威尔认为传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6.教育传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三个阶段。

7.电子传播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媒体________、________;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

8.教育传播理论的研究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9.教育传播系统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开环结构是单向传播结构,即只有___________通过_______向__________传递信息,没有____________的反馈。

11.闭环结构是_______向传播结构,既有____________通过媒体向_________传递信息,又有___________的反馈。

12.教师对教育传播过程的控制,除了_______控制,也包括了_____、______的控制。

13.亚里斯多德模式的五个传播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教育传播学》试卷三及答案资料

最新《教育传播学》试卷三及答案资料

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得分评卷人1、教育传播2、调节性动作3、教育传播媒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得分评卷人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

2、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类传播过程。

3、贝罗传播模式将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和。

4、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与。

5、教育传播环境的功能有:、、和。

三、简述题:(共48分)得分评卷人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8分)2、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

(8分)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8分)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8分)5、简述电子视觉媒体(幻灯、投影等)的特点。

(8分)6、简述教育信息的特性。

(8分)四、论述题:(共22分)得分评卷人试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22分)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2、调节性动作调节性动作是一种调整、监听、维持或控制他人说话行为的非语言符号。

3、教育传播媒体教育传播媒体是是指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监视环境、应付环境和传递遗产。

2、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类传播过程。

3、贝罗传播模式将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

4、在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中心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传递。

5、教育传播环境的功能有:扩展功能、增强功能、陶冶功能和激励功能。

《教育传播学》试卷四

《教育传播学》试卷四

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教育传播
2、媒体
3、教育传播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和。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类传播过程。

5、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和。

6、教育传播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和。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得分评卷人
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2、简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3、简述研究传播过程中,所建立的模式的主要功能。

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5、简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6、简述重复作用原理。

四、论述题:(共22分)
得分评卷人
阐述在教育传播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及其有效的运用方法。

(22分)。

教育传播学试题二-推荐下载

教育传播学试题二-推荐下载

D.抽象性
()
()
()
()
()
()
()
()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A.面对面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D.历史学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A.20 世纪 30 年代后
C.20 世纪 50 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A.模糊性 B.多义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B.20 世纪 40 年代后
D.20 世纪 60 年代后
C.有限性
六、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试述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
2.试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七、案例分析题(12 分)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B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

每小题1分,共20分)1.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 ( )A .卡尔·霍夫兰B .拉扎斯菲尔德C .哈罗德·拉斯韦尔D .施拉姆2.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叫做 ( )A .信源编码B .信道编码C .信道译码D .信宿译码3.教育传播学属于 ( )A .横断学科B .综合学科C .交叉学科D .单一学科4.符号学的先驱是 ( )A .皮尔士B .索绪尔C .怀特D .连尼科夫5.教育传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 ( )A .教育者的讲授B .受教育者的学习C .发展教育事业D .促进社会进步6.学生上下课的铃声属于 ( )A .音型B .非语言符号声C .自然音响D .事物音响7.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是 ( )A .马歇尔·麦克鲁汉B .哈罗德·英尼斯C .欧文·戈夫曼D .威尔伯·施拉姆8.下列不属于多伊奇为评价模式提出的判断标准的是 ( )A .模式的创见性B .模式的简明性C .模式的现实性D .模式的推断性9.香农研究电报通信时提出了通讯系统的传播模式的专著是 ( )A .《传播模式论》B .《通讯的数学理论》C .《大众传播学诸论》D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10.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 )A .双向沟通B .多向传递C .单向流动D .循环往复11.老师描述圆时,往往用手比划圆形,这种动作属于()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12.狄斯塔尔现象的形式化表述是()A.2>1+1 B.2<1+1C.1+1>2 D.1+1<213.“填鸭式”讲课所形成的教育传播系统是()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14.媒介的“高清晰度”是指()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15.在麦克鲁汉眼中,下面属冷媒介的是()A.照片B.报纸C.印刷品D.电视16.下列不属于德国学者纽曼提出的大众传播三特性的是()A.累积性B.深度性C.普遍性D.和谐性17.有声电影被用于教育是在()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18.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概括中不包括()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19.传播学主要研究的是()A.自然传播B.动物传播C.人类传播D.机器传播20.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容的说服力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错选、多选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A.传播者B.受播者C.信息D.环境E.通道2.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A.闭环模式B.开环模式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D.远距离媒体教学传播模式E.个人自主利用媒体自学的教学传播模式3.拉斯韦尔将传播学的研究容分为()A.控制分析B.容分析C.媒介分析D.对象分析E.效果分析4.传播效果的“子弹论”又称为()A.魔弹论B.两极传播论C.靶子论D.刺激-反应论E.皮下注射论5.罗杰斯在《创新推广》中提出的采用新事物的阶段是()A.获知B.说服C.决定D.实施E.确定三、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打“√”,认为错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拉斯韦尔是传播学科的创始人。

()2.教育传播学属于交叉学科中边缘学科。

()3.经验之塔理论是戴尔1946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的。

()4.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其重优化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对比研究。

()5.教育传播主要是指教育信息的传递或教育信息系统运行。

()6.即便是一个人,也可能会有传播行为产生。

()7.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语义,排除信息的形式。

()8.测谎仪是根据非语言符号的多维性原理设计的。

()9.某种程度上,教师是教育传播中的“把关人”。

()10.采用-扩散论在本质上属于强效果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2.画出贝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

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4. 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谈谈你所理解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试述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适当评价。

六、材料分析题(16分)得分评卷人材料:传播学上对传播的分类有所谓的二分法和四分法:前者把传播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后者则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也有人把人类的社会传播活动分为五个类型:人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对传播类型的界定中是没有教育传播的。

那么,该如何定位教育传播在传播中地位?《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B)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D 3.C 4.A 5.B 6.D 7.A 8.D 9.B 10.C11.B 12.A 13.A 14.C 15.D 16.B 17.A 18.C 19.C 20.D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E 2.CDE 3.ABCDE 4.ACDE 5.ABCDE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2分);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2分);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1分);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1分)。

2.画出贝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

其中模式图为4分,适当的解释说明为2分。

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

答案要点: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信息体,他载有前人已获取的知识和经验信息,通过教学活动,教师把这些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2分)(2)客观事物。

客观事物是重要的教育信息来源,学生通过与其接触和感知,能获得第一手的真实的感知信息;(2分)(3)教学信息体。

是事物信息的载体,包括符号信息载体和机器信息载体,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

(2分)4.简述信息来源原理,并举例说明。

有权威、有信誉的人说的话,容易为对方所接受。

说话的人是谁,资料的来源是什么,会影响传播的效果。

(2分)如果信息的来源是受播者的亲朋好友,或者在受播者心目中是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受播者却是乐意接受这些人传播的影响。

(2分)恰当的解释说明(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谈谈你所理解的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答案要点: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2分)。

(3)教育传播容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4)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5)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6)教育传播中传者和受者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7)教育传播环境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8)教育传播效果的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9)教育传播的应用研究,恰当的解释说明(1分)。

2.试述麦克鲁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作适当评价。

答案要点: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媒体是人体的延伸(1.5分)。

(2)媒体就是信息(1.5分)。

(3)媒体有“冷”、“热”之分(1.5分)。

(4)媒体是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强大动力(1.5分)。

麦克鲁汉的媒体理论,有许多合理的成分,也有不足之处。

他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媒体就是信息”的观点,被人们引用最多,影响甚大。

他强调媒体本身的重要性,主研究媒体时,把它与人的感官、心理联系起来考虑,把它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考察。

他的这些看法,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媒体是有积极意义的(2分)。

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媒体的作用,把它看成是促进社会改变的决定力量。

从而使自己走进了“技术决定论”者的队伍。

他的“冷”、“热”媒体理论,也是缺乏科学性的(2分)。

六、分析题(16分)如何定位教育传播在传播中地位?答案要点:画出具体的分类图(4分)。

材料中所给出的关于传播类型的界定,主要是从传播的手段、传播的规模以及传播的性质等不同的角度分类的,然而教育传播主要是因为传播的信息是教育信息,所研究的是教育信息系统,因此以上的分类方法中也就没有了教育传播。

(6分)如果从传播信息的类型来划分,就有了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等,而教育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个分支。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