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智慧,成为了历史上备受赞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传奇故事,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一些故事吧。
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
他自幼聪慧过人,深得人们的敬重。
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策马出山,开始了他辅佐刘备的征程。
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智慧,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
草船借箭。
在对抗曹魏的战争中,蜀汉军队面临着箭矢不足的困境。
诸葛亮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他命人在江边搭起草船,然后派人在船上挥舞旗帜,假装向曹魏军队投降。
曹魏军队见状,便射出大量箭矢。
蜀汉士兵趁机划船接箭,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难题。
空城计。
曹魏大军攻打蜀汉,诸葛亮便实施了空城计。
他命人打开城门,然后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
曹魏军队见状,以为蜀汉军队已经撤离,便大摇大摆地进入城内。
而此时,蜀汉军队却埋伏在城内各处,一
举歼灭了曹魏军队。
南中之役。
在南中之役中,蜀汉军队遭遇到了强大的南蛮部落的袭击。
诸
葛亮便亲自率领军队出征,他洞悉了南蛮部落的虚实,并用智谋打
败了南蛮的首领孟获。
最终,孟获向蜀汉投降,南中之役以蜀汉的
胜利告终。
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后世人
们学习的楷模。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也
能够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
周瑜为了为难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却淡定地表示只需要三天。
原来诸葛亮早已算计到,曹操多疑,不会轻易派兵出来攻击,他利用这个机会,向曹操“借”了十万多支箭。
具体来说,诸葛亮在第三天四更时分,带领士兵划船向曹操的水寨驶去。
当时江上大雾弥漫,看不清前方的情况。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令士兵们敲响战鼓,制造出大举进攻的假象。
曹操以为敌人来袭,但因大雾弥漫,怕中埋伏,就命令士兵们射箭防御。
就这样,诸葛亮成功地“借”到了箭。
等到天亮后,雾渐渐散去,诸葛亮命令船队返回。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要追赶也已经来不及了。
经过清点,船上的箭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胆识,也成为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故事之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
他在小说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以下是其中一些:
草船借箭:蜀汉与曹魏之间发生战争,诸葛亮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派人在江边放了一些草船,让曹军误以为蜀军的兵力强大,于是曹军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射箭,诸葛亮趁机派人将箭矢收集起来,解决了蜀军的箭矢不足的问题。
空城计:诸葛亮在汉中的城池中,只有几千兵力,而敌军有数万之众,诸葛亮为了迷惑敌军,派人将城门敞开,然后在城楼上挂起几面旗帜,让敌军以为城中有伏兵,不敢轻举妄动,最终汉中得以保住。
诸葛亮火烧赤壁: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水军和孙权的水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诸葛亮利用南风之势,发动了火攻,烧毁了曹军的船只,最终帮助孙权取得了胜利。
诸葛亮的临终嘱托:在诸葛亮临终之际,他留下了“出师表的名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和热爱。
这些故事中,诸葛亮都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高超智谋和深刻的人文情怀,成为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这些故事也成为了文化和思想宝库中的珍贵财富,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启示和思考。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备受人们敬仰的人物,他的智慧、胆识以及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着想的精神深受后人的推崇。
诸葛亮的故事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部分之一,他的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一些故事。
首先,诸葛亮的隐居生活是他故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卧龙”,他隐居在五丈原,过着清贫朴素的生活,却始终没有忘记对国家的忠诚。
他在隐居期间,不仅继续着对蜀汉的忠诚,更是为蜀汉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段故事展现了诸葛亮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的一面,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
其次,诸葛亮与周瑜的三气周瑜的故事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段经典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和周瑜通过三气周瑜的计谋,成功地将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耍得团团转。
这段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胆识,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极致追求。
他通过巧妙的计谋,成功地化解了东吴的威胁,为蜀汉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最后,诸葛亮的南征北战也是他故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多次率军南征北战,取得了一系列的战争胜利。
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在这些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蜀汉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南征北战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总的来说,诸葛亮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一生经历展现了他的智慧、胆识和忠诚。
他的隐居生活、与周瑜的三气周瑜以及南征北战等故事都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部分,也是后人们所推崇和铭记的。
诸葛亮的故事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后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故事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典故_三国演义舌战群儒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有很多,你知道的有多少呢?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典故:舌战群儒鲁肃回报孙权,孙权安排第二天召集文武于帐下,请卧龙先生来,升堂议事。
第二天,鲁肃到驿馆接孔明同往孙权大帐中。
孔明只见张昭、顾雍等一班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一一见礼,之后在客位上落坐。
张昭等人看到诸葛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他一定是来游说的。
张昭便率先开口试问孔明道:“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样的事吗?”孔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亮平生的一个小可之比。
”张昭道:“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
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孔明暗想: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于是答道:“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
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
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张昭道:“如果是这样,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
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拿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
这两个人,可都是济世之才啊!而先生只会在草庐之中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如今既然事从刘备,就该为百姓牟利益,除害灭贼。
然而刘备在未得先生之时,尚能够纵横天下,割据城地;如今得了先生,人们更加仰望,就连三岁的幼童都说刘备是如虎添翼,不久汉室兴旺,曹操可灭了。
朝野上下无不拭目以待,对先生抱着极大希望。
可为何自从先生跟了刘备,曹兵一来,你们就丢盔卸甲,望风而窜,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如此辜负了刘表遗愿,令天下百姓大失所望。
那刘豫州自从有了先生,为何反倒不如当初了呢?管仲、乐毅难道就是这样的吗?——我的话愚鲁直率,请先生不要见怪!”孔明听罢,无声地笑了笑,说道:“大鹏展翅飞万里,它的志向难道是那些小燕雀能认识的吗?比如一个人得了多年的痼疾,应当先给他喝点稀粥,同药一起服下。
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卧龙”,他是蜀汉的丞相,也是
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故事充满着智慧和勇气,为后人
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诸葛亮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精通兵法,深谙经济,善于治国理政。
在蜀汉丞相刘备的重用下,他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才
能和军事智慧。
他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多次以少胜多,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成为了蜀汉的重要支柱。
诸葛亮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就是“空城计”。
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他利用了曹操的虚张声势,采取了空城计,成功地吓退了曹操
的大军。
这一战术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智慧,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
经典之一。
除了军事上的才能,诸葛亮在治国理政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
他提倡儒家思想,倡导仁政,推行轻徭薄赋,使蜀汉国力不断增强。
他还制定了许多有益于国家发展的政策,为蜀汉的繁荣稳定做出了
巨大贡献。
诸葛亮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部智慧的典范。
他的
智慧和勇气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成功。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
智慧和勇气是战胜困难的关键,只有勇敢面对挑战,才能赢得胜利。
总之,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故事充满着
智慧和勇气,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勇气
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赢得胜利。
希
望我们能够从诸葛亮的故事中汲取智慧,不断进取,不断奋斗,创
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国演义》中体现诸葛亮的主要事例。

《三国演义》中体现诸葛亮的主要事例。
《三国演义》中体现诸葛亮的主要事例包括:
1. 借东风:为了让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想到了借东风的方法。
他用木牛流马运送黄巾之乱时所制作的风车和铁制的气匣模型,模拟出天气变化,成功借来了东风。
2. 七擒七纵:诸葛亮多次出使南蛮,并用计擒杀南蛮七个首领,但又纵其归来。
这些计谋对南蛮有威慑作用,也为后来蜀汉在南方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 空城计:在对抗曹魏时,诸葛亮采用空城计,故意打开城门,然后隐藏士兵,引诱曹魏军攻城。
曹魏军感到奇怪,于是散开来搜查城内,此时,诸葛亮派遣魏延等人从城外夺取曹魏军的粮草,迫使曹魏撤退。
4. 鞠躬尽瘁:诸葛亮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倾心国事,担任丞相后一直奉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宗旨,直至身体力行,最后因过度劳累去世。
这些事例展现了诸葛亮在智谋、外交和治国方面的高超才能,也展现了他对蜀汉的无私奉献和忠诚。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一、故事诸葛亮的故事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故事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三国演义里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三国演义里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空城计》
话说那诸葛亮,可真是个神人呐!有一回,司马懿率领着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这可咋办呀?难道就要坐以待毙吗?嘿,咱诸葛亮可不会!他心生一计,这计啊,就是空城计。
诸葛亮命令士兵们把城门大开,还让几个老兵在城门口若无其事地扫地。
他自己呢,则端坐在城楼上,焚香抚琴,悠然自得的样子。
司马懿的大军到了城下,看到这幅情景,都傻眼了。
司马懿心想:这诸葛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他咋就这么大胆,城门大开,难道有埋伏?
旁边的副将说:“将军,我看这诸葛亮肯定是故弄玄虚,咱们直接冲进去杀他个片甲不留!”司马懿却摇摇头说:“哼,诸葛亮此人诡计多端,不可贸然行事。
”
这时,诸葛亮在城楼上轻轻一笑,那笑声仿佛在说:“司马懿啊司马懿,你敢进来吗?”司马懿越想越不对劲,最后一咬牙,下令撤军。
等司马懿大军走远了,诸葛亮身边的士兵们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夸赞诸葛亮厉害。
诸葛亮笑着说:“哈哈,这司马懿生性多疑,我就是抓住了他这一点。
”
你们说,诸葛亮这空城计用得妙不妙?这就好比是在悬崖边上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但诸葛亮就是有这个胆量和智慧,能把敌人耍得团团转!这要是换了别人,能行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三个故事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三个故事》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三个有趣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草船借箭”。
当时,诸葛亮所在的蜀国有一场大战要打,可是缺少很多箭。
这可怎么办呢?诸葛亮一点也不着急,他想到了一个特别聪明的办法。
他找了很多小船,在船上扎满了草人,趁着大雾天,把船开到了曹操的营地附近。
曹操的士兵以为是敌人来进攻了,就拼命射箭。
箭都射到了草人和船上。
等雾散了,诸葛亮就带着满满的箭回去啦,蜀兵们可高兴了!第二个故事是“空城计”。
有一次,诸葛亮守的城里面没有多少士兵了,敌人却带着大军来攻打。
大家都很害怕,但是诸葛亮很镇定。
他让士兵们都躲起来,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
敌人来了一看,觉得很奇怪,怎么城里面这么安静,只有诸葛亮在弹琴。
他们害怕有埋伏,就不敢进攻,最后退兵走了。
第三个故事是“舌战群儒”。
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一起对抗曹操,去和东吴的大臣们辩论。
那些大臣们都想难住诸葛亮,可是诸葛亮一点也不害怕,他一个一个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说得头头是道,最后让大家都佩服他,同意一起对抗曹操。
小朋友们,诸葛亮是不是很聪明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三个故事》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
第一个故事,“七擒孟获”。
有个叫孟获的人总是和诸葛亮作对,诸葛亮为了让他真心归顺,就把他抓了七次又放了七次。
每次抓住孟获,诸葛亮都对他很好,给他讲道理。
最后,孟获被诸葛亮的真诚感动了,决定不再捣乱,真心跟着诸葛亮。
第二个故事,“火烧赤壁”。
诸葛亮和东吴的周瑜一起合作,想出了用火攻的办法来对付曹操的大军。
诸葛亮算好了天气,借来了东风,大火一下子就把曹操的船都烧着了,曹操的军队大败。
第三个故事,“三气周瑜”。
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总想和他比个高低。
可是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了他的计谋,气得周瑜生病。
最后,周瑜被气得去世了。
小朋友们,这些故事有趣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三个故事》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说一说。
第一个故事,“隆中对策”。
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本事,就去拜访他。
精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10篇】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10篇】茅庐中,三分天下,当年枭雄谁敌手?东吴内,舌战群儒,联吴抗魏。
赤壁前,借得东风,火烧曹兵八十万。
先帝崩殂,益州疲弊,先生奉命于危难之间。
五月渡泸,七擒孟获,深入不毛数百里。
六伐曹魏,二出祁山,一孤灯五丈原。
先生躬耕于隆中,好自比于管、乐,时人莫之许也。
玄德闻徐庶之言,遂诣之,三往方见。
一番隆中对,鼎足三分之势成矣。
玄德遂明悟也。
夫孔明,耕于乡野,未出茅庐,然分天下大事于股掌间,卧龙是也。
夫曹兵驻于江陵,欲沿江东下,先生乃往而说吴。
张昭于殿谓孔明曰:“汝何以抗曹?以尔之残兵与?”旁悉嘲之弱,先生泰然曰:“曹兵远来,且轻骑疾驰日夜不息,此兵法之以劳攻逸也,二则其兵皆北兵,不习水性,江东健儿生而傍水,岂不胜曹兵与?三则荆州初收,人心未定,其水军亦未认其信耳。
”昭等乃诺诺然退也。
至于见权,谓之曰:“公可降也,操力强而势众,战或败。
谋降计,并面操长跪,可封王爵也”权在,怒谓孔明曰:“孤以精兵舟师,必战,不至败也。
刘公乎?何处栖?”先生笑曰:“否,非若是也。
玄德昔投曹而存,虽危不亡。
君尝为江东王,甘居檐下也?”权太息。
旦日发兵。
若夫先帝丧双弟,盛怒而攻吴。
战且败,比至白帝,兵不盈万人。
于是景,先帝托孤于先生,并曰:“苟儿愚,取代之。
”然先生守汉室,欲报之于禅。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仁。
历四载,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遂报禅曰:“当奖率三军,北击魏,行先帝大事也。
”乃北上而攻魏,二出祁山,六伐不果,终亡五丈原。
懿曰:“亮多虑而少决,必早亡矣。
”诸葛亮者,予之楷模也。
孔明吞吐万象之气,包藏天下之志,余亦当效之。
师于孔明以正已身,无使他日回首,惘然无为而叹也!念一代智绝之王者风范,品千秋诸葛之生命传奇。
——题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各地征战,天下大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诸葛亮就是其中之一······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

诸葛亮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诸葛亮的故事篇1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凡事谨慎,慎行稳重,远扬盛名,名传古今。
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硕,而且一生忠贞于她。
这个丑媳妇成为他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上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不但使他一生出师必捷,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得到黄硕温柔的照顾。
诸葛亮和黄硕夫妻情感的亲密,世上恐怕无人可比。
诸葛亮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襄阳。
当时关中混乱,中原鼎沸之际,襄阳是各地达官贵人、商贾士子避难的地方。
诸葛亮一家来到襄阳城外20里的隆中,以耕种为生。
诸葛亮25岁时,叔父故去。
他的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做官,姐姐诸葛惠远嫁到南漳,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亮当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古代,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小丈夫和小媳妇成双成对。
像诸葛亮这样25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有料到他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了一些鸡皮疙瘩,让人瞧见身上就发凉发冷,但她的善良远近闻名。
黄硕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蜀国与东吴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领死的死、亡的亡,刘备也在此战役中病死在白帝城。
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
为挽救危局,设下八卦连环阵,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
在千钧一发之时,就是这个黄承彦突然出现在八卦阵内,把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领出阵外。
他破了诸葛亮的连环阵,救了几十万条性命。
这里有一段笑话,是调侃诸葛亮与黄硕的。
笑话说诸葛亮与黄硕成亲是黄承彦做的大媒。
精选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8篇】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8篇】诸葛亮:您好!您身为蜀国的军师,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我对你的一些打仗有一点疑问,但是可以从你出山那天我就知道你聪明,你这么会打仗?是不是早就有一本《三国演义》的书呢?我早就分析了你打仗的一些种种问题,用一个古筝加一座城,就把司马父子吓走了,难道你就是传说中的“六指琴魔”?你生为风水先生的弟子出来混,为什么还住在那简陋的茅草屋里呢?我真不明白刘备没请你出来时隐居山林,退出江湖,你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哪个不懂,不就是不会打仗吗?你自己创建一个城发展自己的实力不好吗?偏偏跟着刘备去闯当江湖,希望历史改写,我们中国今天就不会这样了。
如果历史可以改写,我却劝你自己创一个国家,强大起来统一天下,世界就将会永远和平昌盛,我们中国的.发展就会大跨一步,如果你失业了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去天文气象台工作。
不过这也不怪你吧!一个国家成立是要经过千难万险,而你又不知道后人的管理高不高超,如果你可以长生一老的话,我相信你的智商是500多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
此致敬礼!在我卧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有童话书、故事书、漫画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三国演义》,每当拿起它我都爱不释手。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着之一,它讲了从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故事。
书中有很多人物,有智谋惊人的诸葛亮,有仁义爱民的刘备,有奸诈阴险的曹操,有义气深重的关羽……这些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我最喜欢的人还是诸葛亮。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以木偶退司马懿,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空城计……这些故事让我看了惊叹不已。
不过,我喜欢诸葛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记得那是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看看这个很好玩,看看那个很稀奇,就兴致勃勃地到处看。
等我想到爸爸妈妈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们了,顿时我又急又怕,几乎要哭起来了。
关于三国谋士诸葛亮的故事

关于三国谋士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又称孔明。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为蜀汉可谓尽心尽力,直接把自己一生奉献给国家。
在他的一生中,传奇故事很多,聪明的他为国家谋得了许多胜利。
七擒孟获中,他放了又抓,抓了又放南方酋长孟获,使孟获彻底服气。
除此之外,他还在刘备前来邀请时闭门不出,设计考验刘备。
但诸葛亮只有这么点才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他不但有才,对种西瓜也颇在行。
他种的西瓜又甜又大又好吃,曾在襄阳种西瓜,但是有一条规矩,西瓜能吃,但瓜子不能带走。
去那里的人想拿瓜子但都被拒绝了。
诸葛亮小气吗?不是,他只是要把瓜子留给当地的农民作财富。
如此考虑之周全,让人不得不佩服。
大概诸葛亮跟吃的总很有缘。
“大头菜”也是跟他颇有渊源。
诸葛亮一次无意中发现了跟萝卜很像的菜,便取名为“大头菜”。
在以后,常作为兵队的粮食。
刘备也甚是喜爱“大头菜”,可见,跟诸葛亮有关的粮食也是异常美味呐。
不仅如此,诸葛亮手中的鹅毛扇也是有来由的。
相传诸葛亮的妻子不丑,反倒貌美,聪明伶俐、武艺高强。
鹅毛扇便是她与诸葛亮结婚后拿给他的,听说里面有黄月英师傅绘的各种计策。
诸葛亮很是喜爱那把扇子,都不离手。
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周瑜天资聪明,而诸葛亮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两人的才智有的一拼,正是因为两人的智谋不相上下,所以才有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三气周瑜的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过周瑜与诸葛亮斗智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诸葛亮与周瑜的斗智故事是在三国演义中记载的,不得不说书中将周瑜定格成一个度量小,心胸狭隘的小人,但是在历史上,周瑜却是一个非常大度,心胸宽广,并因此而受人敬重。
小说中讲述,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智,周瑜几次三番想加害与他。
一次,在著名的“赤壁之战”前,他们之间爆发了一场唇枪舌战。
在宴会上,周瑜假意娱乐大家要与诸葛亮连句,还说诸葛亮要是答得上来便赏,要是答不上来就杀头惩罚。
小度写范文【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模板

【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三国演义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尤其是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对您有帮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篇一: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
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的经典故事诸葛亮,这个名字一提起来,大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聪明绝顶的智者形象。
他可是《三国演义》中最闪亮的明星之一,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聊聊他的经典故事。
我们就从他的机智和对蜀汉的贡献入手,来看看这个“卧龙”是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大放异彩的。
1.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1.1 草船借箭首先得说说“草船借箭”的故事。
这可是诸葛亮经典的智谋之一。
话说当时他需要准备打仗的箭,可是蜀汉这边可没有那么多箭,怎么搞?诸葛亮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利用大雾天气,派出一只满载稻草人的船只,假装成自己的人马,驶向敌营。
曹军见状,以为蜀汉来袭,赶紧放箭,结果箭全射到了诸葛亮的船上,几乎是白白送上了几万支箭!这手段,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聪明。
1.2 七擒孟获再来聊聊“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为了统一南方,先是派兵去打孟获,但打了好几次都没能彻底降服他。
结果诸葛亮想,何不换个方式?于是他把孟获抓来,放了他,想让他体会到自己的力量。
没想到孟获觉得诸葛亮非常讲义气,后来果然心甘情愿归顺蜀汉。
真是让人佩服,搞定敌人用的是“以德服人”的招数,这智慧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2. 诸葛亮的忠诚与奉献2.1 出使东吴接下来我们得说说诸葛亮的忠诚。
他为了帮刘备实现大业,跑去东吴出使,这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任务。
记得当时孙权手下可是高手如云,诸葛亮要说服他们联合对抗曹操。
他耐心讲述战略,甚至还不惜亲自出面,展现出他的风度与才华,最终成功让孙权答应合作。
这样的情义,不得不让人佩服。
2.2 木牛流马还有就是他发明的木牛流马,这个名字听着就挺有趣的。
想当初,蜀汉士兵缺乏运输能力,诸葛亮脑子一转,造出了这种木制的运输工具,能帮助运送粮草,真是救了大忙。
听说这个木牛流马还能根据需要自动走动,真是为士兵们的行军解决了大问题,效率提升不止一个档次!3. 诸葛亮的遗志与后人影响3.1 诸葛亮的遗嘱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诸葛亮的遗嘱,他对刘备之子的托孤,表达了他对蜀汉未来的深切关怀。
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_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_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导读:本文是关于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_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希望能帮助到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故事流传于世,关于诸葛亮的小故事大家是很喜欢的,下面这些是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
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1:诸葛亮舌战群儒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
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
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
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
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
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
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
"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
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三国演义诸葛亮小故事2:诸葛亮计激周瑜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达江东劝说孙权共同抗曹,鲁肃带他前去会见孙权。
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难以用言语说动,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语激他。
寒喧之后,孙权问道:“曹兵共有多少?”诸葛亮答:“马步水军,共100余万。
三国里关于诸葛亮的14个历史典故

▲10、挥泪斩马谡
马谡自告奋勇驻守街亭,遇到了魏将张郃所率主力部队的抵抗。马谡违背了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听从部将王平的建议,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居然不下据城,而舍水上山,结果被张郃军队切断水道,杀得大败。街亭失守,使诸葛亮十分被动,一场十分有利的战局顿时变成败局。尽管诸葛亮十分爱惜马谡的才华,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4、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5、智激周瑜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八阵图“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9、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一、故事诸葛亮的故事1、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诸葛亮的故事4、舌战群儒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诸葛亮的故事5、智激周瑜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
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
”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
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
操必班师矣。
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诸葛亮的故事6、用奇谋孔明借箭(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诸葛亮的故事7、祭七星坛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诸葛亮的故事8、孔明巧布八阵图刘备兵败,陆逊追至夔关,遇此阵,土人言:“此处地名鱼腹浦。
诸葛亮入川之时,驱兵到此,取石排成阵势于沙滩之上。
自此常常有气如云,从内而起。
”逊入阵不得出,后被孔明岳父黄承彦放出。
八阵图“名八阵图。
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
”诸葛亮的故事9、武侯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沉着冷静知己知彼胆识过人七擒孟获一擒一纵孔明大败南蛮的三洞元帅后,又布下伏兵,让王平、关索诱敌。
二人假装战败,引南蛮王孟获入峡谷,再由张嶷、张翼两路追赶,王平、关索回马夹攻。
南蛮叛汉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但是孟获不服气,说:“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计,怎么能叫人心服?”诸葛亮也不勉强他,爽朗地放他回去了。
二擒二纵孟获被释放以后,由于他本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又乖乖被活捉了第二次。
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回去要与孔明再战,若再被擒才服。
孔明听后爽朗的大笑说那你准备好了再来吧,便放他回去。
三擒三纵孟获对弟弟孟优说,我们已知蜀军军情,你领百余精兵去向孔明献宝,借机杀了孔明。
孔明问马谡是否知道孟获的阴谋,马谡笑着将孟获的阴谋写于纸上。
孔明看后大笑,命人在酒内下药,让孟优等蛮人吃喝。
当夜,孟获带三万兵冲入军中要捉孔明,进帐才知上当,孟优等蛮兵全部烂醉如泥。
魏延、王平、赵云又分兵三路杀来,蛮兵大败,孟获一人逃往泸水。
孟获在泸水被马岱扮成蛮兵的士兵截获,押见孔明。
孟获说这次是弟弟孟优饮酒误事,仍不服气。
于是孔明第三次放了他。
四擒四纵孟获为了报仇,借了十万牌刀獠丁军,来战蜀兵。
孟获穿犀皮甲,骑赤毛牛。
牌丁兵赤身裸体,涂着鬼脸,披头散发,像野人般朝蜀营扑来。
孔明却下令关闭寨门不战,等待时机。
等到蛮兵威势已减,孔明出奇兵夹击,孟获大败,逃到一棵树下,见孔明坐在车上,冲过去便要捉拿,不料却掉入陷坑里反被擒获。
孟获仍然不服,孔明又一次放他回去。
五擒五纵孟获躲入秃龙洞求援,银冶洞洞主杨锋感激日前孔明不杀其族人之恩,在秃龙洞捉了孟获,送给孔明。
孟获当然不服,要再与孔明于银坑洞决战,孔明又放了他。
六擒六纵孟获在银坑洞召集千余人,又叫妻弟去请能驱赶毒蛇猛兽的木鹿大王助战,正在安排要与蜀军决战之时,蜀军已到洞前。
孟获大惊,妻子祝融氏便领兵出战。
祝融氏用飞刀伤了蜀将张嶷,活捉了去,又用绊马索绊倒马忠一起捉了去。
第二天,孔明也用计捉了祝融氏,用她换回了张嶷、马忠二将。
孟获要木鹿大王出战。
木鹿骑着白象,口念咒语,手里摇着铃铛,赶着一群毒蛇猛兽向蜀军走去。
孔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木制巨兽,口里喷火,鼻里冒烟,吓退了蛮兵的怪兽,占了孟获的银坑洞。
次日,孔明正要分兵缉擒孟获时忽得报,说孟获的妻弟将孟获带往孔明寨中投降。
孔明知道是假降,喝令军士将他们全部拿下,并搜出每人身上的兵器。
孟获不服,说假如能擒他七次,他才真服。
孔明于是又放了他。
七擒七纵孟获又请来兀突骨带领的乌戈国藤甲军,与孔明决战。
孔明用油车火药烧死了无数蛮兵,孟获第七次被擒,才真心投降。
到了孟获第七次被捉的时候,打心底里敬服。
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就重新归蜀汉控制。
至此,孟获已被诸葛亮活捉七次。
二、关于诸葛亮的俗语(收录其中一部分)1、三个臭匹匠,赛过(顶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解释〗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2、事后诸葛亮:〖解释〗比喻事后自称有先见之明的人。
3、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4、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5、不出茅庐知三分天下6、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7、聪明莫过于诸葛亮8、万事具备,只欠东风9、死孔明吓走活仲达三、有关诸葛亮和三国的成语:(收录其中一部分)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初出茅庐淡泊明志苟全性命鞠躬尽瘁既生瑜何生亮俭以养德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作奸犯科坐以待毙众难群移空城计开诚布公临危受命七擒七纵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三顾茅庐三足鼎立思贤如渴死而后已所向无敌上楼去梯识时务者为俊杰;危急存亡妄自菲薄欲擒故纵四、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收录其中一部分)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斩马谡(su)——执法如山诸葛亮斩马谡(su)——不念旧情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Q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R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诸葛亮舌战群儒------从容不迫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S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W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X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Y诸葛亮的羽毛扇-----神妙莫测Z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其他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孔明夸诸葛——自夸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凿壁偷光----孔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刘备三上卧龙岗——就是请你这个诸葛亮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五、关于诸葛亮的诗句:(收录其中一部分)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书愤[南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无题[唐]白居易: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无题[唐]元稹(zhěn):世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观八阵图[唐]刘禹锡: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鹳飞.波涛无动势,鳞介避余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六、关于诸葛亮的对联:(收录其中一部分)上联:非淡泊无以明志下联:非宁静无以至远——成都武侯祠中的对联上联:摇二川,通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想酬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