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I. 引言叙述式教学是一种以讲述和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详细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过程和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高中生的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II.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1.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背景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对于叙述式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4.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III.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叙述式文章的特征和结构;2. 叙述式文章的写作技巧和方法;3. 叙述式文章的阅读和理解策略。

IV. 教学步骤1. 导入和激发兴趣(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用一个有启发性的例子或者分享一个相关的短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于叙述式教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叙述式文章的特征和结构,例如以故事的形式叙述、时间和空间顺序的使用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叙述式文章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3. 模仿和练习(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以叙述式的方式,讲述一个与该话题相关的故事。

每个小组需要尽量多地运用所学的叙述式写作技巧和方法。

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并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4. 阅读和理解(30分钟)教师提供一篇经典的叙述式文章,并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识别文章的主题、结构、关键词和作者的态度等,进一步加深对于叙述式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5. 答疑和总结(20分钟)教师梳理学生在本堂课学到的关键知识点和技巧,并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

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V.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1. 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2. 阅读和理解环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问题,以检查学生对于叙述式文章的理解程度;3. 通过作业或测验来评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叙述式小班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小班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关爱自然的心态,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对象小班学生,年龄在3-4岁之间。

三、教学内容1. 动物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2.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 动物环保知识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动物世界的精彩瞬间,激发学生的兴趣。

-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认识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认识动物- 教师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外形特征,说出动物的名字。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认识的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

3. 比较动物-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4. 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动物的知识,强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课时:1. 活动导入-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趣味动物乐园”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动物叫声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

2. 动物环保知识-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动物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动物环保知识。

3. 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讲述它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

2. 学生对动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3. 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的心态。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旋转和平移》教学设计重庆市万州区太龙中心小学:冉光荣一、概述·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本科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所需课时1课时。

·生活中的旋转现象、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旋转与平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很有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

3、体验平移和旋转的价值,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渗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加入图画的形式更加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我在本课的设计中就加入了大量的图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从生活实例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在看、做、想中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及掌握,为了便于学生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并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采用演示、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电教辅助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玩具风车、飞镖各一个,方格纸题单。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由“游乐场游戏引入。

教师先说规则:一会儿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些词(滑梯、推积木、小猴表演),同学们先理解词的意思,然后用动作表示出来。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面向大家),让他根据大家的动作猜出这个词并说出来。

接下来一人猜词,其他学生用动作表示看到的词的意思。

回想我们刚才做的几个动作,你感觉它们的运动特点一样吗?其实它们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读书资料上就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在看书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读书要求。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My classroom温家庄中心校薛月丽一、概述本课为外研社剑桥小学英语Join in (starter)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

主要单词:door window desk chair board floor主要句型:what color is the...? It's.... What color are they...? They're....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对常用颜色词汇进一步熟悉,识记,做到准确认读拼写。

.(1)认读6个新单词和2个新句型.,做到发音准确、清晰.(2)熟练运用新词汇、新句型与同伴进行沟通,正确运用到恰当的语言情境中。

(3)能够借助key points进行看图问答或综合说话;(4)能够根据多媒体课件自主听读英语材料。

2.过程与方法(1)通过PPT所提供的主题内容图片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通过运用网络资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听读习惯。

(3)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和自主听读体验交际式英语教学的一般过程,掌握英语说听的基本方法;(4)能够通过俩俩说和综合说体验协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实现“趣能”两得;(2)在学生两两交流和小组合作交流中,培养孩子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相互配合完成一段通顺流畅的说话训练。

(3)养成仔细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的习惯,有语言表达和同学交流的愿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为小学三年级学生.2、学生已经对颜色等词汇很熟悉.3、学生对what color is it?It's...这个句型有所接触。

4、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和同学交流,乐于表达自己,渴望达到同学和教师的赞许;5、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听说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歌曲激趣策略:通过sing a song,有利于形成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同时借助歌曲来导入新知。

叙述的教案幼儿园

叙述的教案幼儿园

叙述的教案幼儿园简介叙述的教案是幼儿园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自我表达能力。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会以一个具体的事件为话题,让幼儿们参与其中,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而提高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叙述的教案,幼儿们将能够:•培养自我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信任感和团队意识;•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语言水平。

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叙述的教案内容为:故事:小鸟学飞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和想象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

教学步骤本次教学分为三个步骤:1.充足的准备阶段1.1 调查幼儿的兴趣,了解他们对小鸟和飞行的看法。

1.2 准备故事《小鸟学飞》,采用图片或现实物资料辅助叙述。

1.3 准备幼儿园内外的飞行场地,供幼儿进行模拟飞行活动。

2.活动开展阶段2.1 听故事,由幼儿自由表述各种场景和情境。

2.2 营造小鸟飞行场地、模拟飞行活动,幼儿通过亲身感觉体验飞行、飘荡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 教师辅导幼儿进行分组活动,进行小组互动交流,增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4 学生表演小鸟飞行活动,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

3.活动总结阶段3.1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回顾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3.2 教师鼓励幼儿在课后家庭时间内,和家长分享本次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针对本次教学设计方案设计一份简单的学生态度和能力评估表,包括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个人表现、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个评估表,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进一步推进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

总结通过以上对叙述的教案的介绍和内容步骤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叙述的教案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方面,叙述的教案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书桌上。

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准备开始一场关于“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的写作旅程。

这样的设计,既要体现出教学的深度,又要兼顾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一、教学目标我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叙述中学会思考、表达和创造。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叙述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局。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叙述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和分享经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叙述的兴趣,让他们在叙述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二、教学内容我要梳理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要丰富多样,既要有理论讲解,又要有实践操作。

1.叙述理论:介绍叙述的基本概念、结构、技巧等。

2.叙述实例:分析经典叙述作品,让学生感受叙述的魅力。

3.叙述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叙述创作,锻炼他们的叙述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我要选择适合叙述式教学的方法,让教学效果最大化。

1.讲授法:讲解叙述理论,让学生对叙述有全面的认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叙述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叙述技巧。

3.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叙述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叙述能力。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

我要设计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叙述故事,引发学生对叙述的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叙述的基本结构、技巧等,让学生对叙述有全面的认识。

3.分析:分析经典叙述作品,让学生感受叙述的魅力。

4.实践:分组进行叙述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叙述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我要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叙述创作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成果评价:评估学生的叙述作品,评价他们的叙述能力。

3.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幼教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幼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幼儿能够正确地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幼儿能够识别故事中的角色,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3)幼儿能够通过故事学会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故事讲解,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讨论和分享,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和责任感。

(3)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以《小熊拔河》故事为例,讲述小熊和小猴在拔河比赛中,通过团结协作,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简短的导入语,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 故事讲解(1)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小熊拔河》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道德观念。

3. 角色扮演(1)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熊,另一组扮演小猴。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4. 讨论与分享(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熊和小猴为什么能取得胜利?(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团结协作经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鼓励幼儿课后阅读更多类似的绘本故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等。

2. 评价内容:(1)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幼儿在讨论与分享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4)幼儿在课后阅读绘本故事的情况。

通过本次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秋天》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秋天》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秋天》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秋天》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概述《秋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

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画面清静,悠远,朦胧。

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本诗语言流畅、优美,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

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通过描绘画面、品味语言、仿写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学生对学习语文较感兴趣,但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语感较差,语文素质参差不齐。

2、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我感到自己所任教的七年级两班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具有初步朗读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生具体的学习写景的抒情诗歌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朗读全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创设情境、以读促悟、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

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描绘图画、品味语言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3、根据教学本课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以下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

《大家动手做条龙》王岩一、概述·本节课选自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3册第七课,属设计、应用课。

·一课时·本节课改变了以往单纯讲解立体构成为主的方法,而是把构成的知识隐含在制作的过程之中。

把“纸造型”的知识和方法也融合其中,结合废物利用理念,来降低难度,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为教学活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本课内容主要是学习立体构成知识,融合“纸造型”于其中,用可以利用的废弃材料,如纸杯等,进行组合,穿插连接,进行立体的制作和练习。

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为思考基点,从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龙”的人文知识;知道龙的造型特点及设计方法;能以纸杯为造型元素,运用剪、刻、粘的方法制作工艺龙。

2、过程与方法:感受龙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探究龙的设计方法;合作完成工艺龙的制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制作工艺龙的兴趣;具有合作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初步养成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感受龙的精神,陶冶学生情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憧憬,特别是对《大家动手做条龙》这一课,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作为龙的传人,他们对龙的文化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如中国龙是一个人造的形象,其造型是长长的、弯弯的,在民间有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影视中有龙的形象。

同时他们具备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如剪刻、粘贴、穿插。

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做自己喜欢而没有做过的事情。

通过教师的教学,将学生零散的龙文化知识,引导到龙的艺术形象上来,并通过“大家动手做条龙”,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和方法)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的教法过程主要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音乐、视频创境法”、“深入浅出分析法”、“直观分析、比较法”等。

初中生物叙述式教案

初中生物叙述式教案

初中生物叙述式教案
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概念包括生命的特征、生物体的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发育、代谢、运动、反应等;
2.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包括器官、组织、细胞等;
3.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
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体的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
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体的组成。

教学准备:
1.教学PPT;
2.生物教科书;
3.生物图书、实物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讲解:通过PPT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体的组成,让学生了解生物体是由组织构成的,并介绍细胞是组织的基本单位。

三、实验:在实验室里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同时通过实验加深对细胞的理解。

四、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生命,生物体的组成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再次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组成,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六、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提出问题准备下节课讨论。

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医生或生物研究者来学校讲解生命的奥秘,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1. 引言叙述式教学是一种以讲述和叙述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方式,通过讲述教师那些生动有趣的事例和经验,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种基于叙述式教学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2.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某个特定主题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让学生了解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参与讨论和提出问题。

3.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1: 导入和激发兴趣•使用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入主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步骤2: 讲述和叙述•讲述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使用具体的例子和事例来说明概念;•通过讲述教师的亲身经历或专家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关注主题;•讲述的过程中,适时引入问题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步骤3: 学生参与和思考•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思考方法,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性思维。

步骤4: 总结和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主题的核心概念和重要观点;•教师提供额外的资料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步骤5: 反思和评估•学生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估,分享他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4. 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讲义或教材:提供主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示例和案例资料:增加故事性和生动性,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小组讨论和表达工具: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

5.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参与度评估:记录学生在讨论和思考环节中的表现和参与度;•问题回答评估:评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有逻辑;•反思评价: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意见。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大班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大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叙述的基本要素,学会用简洁、连贯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内容1. 《小红帽》故事内容2. 叙述的基本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小红帽》动画片段,引导幼儿观看并思考: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发生了什么事情?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画内容。

(二)新授1. 讲解叙述的基本要素,结合《小红帽》故事进行举例说明。

2.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析《小红帽》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

(三)巩固练习1. 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红帽》故事。

2. 教师挑选部分幼儿进行讲述,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故事,并用叙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叙述基本要素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幼儿的叙述能力,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连贯。

3. 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了解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3. 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叙述技巧。

《娜塔莎》第一课时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娜塔莎》第一课时教学叙述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娜塔莎》第一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娜塔莎》第一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1《娜塔莎》第一课时教学叙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学英语教育更多地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课文教学作为唯一、直接和最有效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英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课内对单元中的文本进行精读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篇的结构特点及语言运用要求。

谈及中学英语的核心技能之一,阅读理解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的重点工作、也是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热点问题。

本课为新课标高一下册的第5单元,主要是就小说《娜塔莎》的第一章节进行精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本讲教学目标为:完整的读懂课文,进一步理解文中的人物、地点和时间背景,学会合理运用所掌握的单词、词组和知识点阐释文中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课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英语下册,第五单元的《娜塔莎》第一章。

2.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明确人物、地点及时间背景。

(2) 掌握关键单词、词组和知识点在句子中的应用。

(3) 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角色及描述。

(2)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不常见单词及词组。

三、教学设计1.预习环节学生看过课文后,在课堂上简要介绍娜塔莎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让学生使用阅读技巧(Skimming & Scanning)快速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2.输入环节教师用PPT或书上模型进行范读,特别是那些较难读的地方。

提醒学生注意理解关键词,如"Pangoborn"、"Mikhail Fetyukovitch"等。

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词在文章中的意义,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

3.表达环节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尽力在限定时间内讲述小说的主要情节。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题名称设计者(姓名、通讯地址)一、概述·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概述学习内容·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

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

高中语文叙述法教案

高中语文叙述法教案

高中语文叙述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叙述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教授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素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3. 指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样的叙述手法,提高文章的吸引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激发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
1. 叙述文的定义与分类。

2. 叙述文的结构组织。

3. 叙述文的写作技巧。

4. 实例分析与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叙述文范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简要介绍叙述文的重要性。

讲解新知:
1. 明确叙述文的定义,区分叙述文与其他文体的不同。

2. 分析叙述文的主要类型,如记叙文、传记文、游记文等,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3. 讨论叙述文的结构要素,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强调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处理方法。

案例分析:
选取几篇不同风格的叙述文,分析其结构组织、语言运用和叙述技巧,让学生对比学习。

实践操作: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挑选合适的主题和素材,构思自己的叙述文大纲。

2.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设置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叙述视角和时态,增加文章的多样性。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叙述文,并进行同伴互评,最后由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总结本次教学的效果,思考如何在下一次课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历史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历史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历史叙述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叙述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事件、探究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本方案旨在通过历史叙述式教学,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 培养学生的历史叙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内容以中国古代史为例,选取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为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叙述历史故事(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叙述。

(2)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历史故事叙述,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3. 分析历史事件(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所选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历史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4. 探究历史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提炼出普遍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对历史规律的共识。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历史叙述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2. 叙述能力:评价学生的历史故事叙述是否清晰、生动、有逻辑性。

3. 思维能力:评价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总结和规律提炼是否准确、深刻。

4. 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叙述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历史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4. 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式的基本性质》
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康园中学杜垒科524502567@
一、概述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重点是探索和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且是学习分式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通过类比分数的性质的同时,通过实例,观察分数运算的特点,总结、归纳出分式的性质,并与分数性质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概念的学习,因此,学习本节内容时,要充分利用类比的数学思想。

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新课,新课即旧课”的观念。

本节课重点是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恰当地引导学生探究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在于如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确定最简分式和最简公分母。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分数的性质类比分式的性质;
(2)并能灵活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将分数抽象分式的过程,初步体会类比思想;
(3)能够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生活问题,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山西省长治市城区康园中学八年级学生;
(2)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分数的性质和分数约分和通分的知识;
(3)学生对生活中从旧知中获得新知的兴趣浓厚;
(4)学生运用旧的数学知识类比学习新知识能力还不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己回忆分数的性质并独立猜想分式的性质,
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参与度;
(2)情境迁移策略: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运用旧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打印的拓展资源。

六、教学媒体分析
七、评价:(针对本节课)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小组合作评价
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和反思相结合
(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

(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

1.课堂表现评价表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量表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用于课堂中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

2.自我评价表:
3.我对小组成员的评价:
4.教师评价:
5.课后反思
上完本次课,你有什么感受?收获了哪些?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做那些改进?比如在小组合作方面,比如在课堂参与方面,比如在练习方面……?
[教师根据学生反思深度给分]
6.课后作业
关于统计的检测题100分
测试题分为A、B两个等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每个层次还备有选做题。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量表(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