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说明文知识点归纳整理(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说明文的含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教人以用。
说明文的范围比较广泛,如科普读物、科学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均属于说明文。
二.说明文的分类:1.以说明对象为标准可划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1)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叫事物说明文。
(2)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2.以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为标准可划分为: 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常见考题一:指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说明对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三.说明文的顺序:1.时间顺序: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一般都有明确的时间标志。
例如的文章。
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或介绍工作程序,往往采用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说明某种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依次介绍。
说明建筑物、景点,园林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解说。
具体表现在:①现象→本质(本质→现象);②原因→结果(结果→原因);③特点→用途(用途→特点);④整体→部分(部分→整体);⑤从概括→具体(具体→概括);⑥主要→次要(次要→主要)⑦(一般——个别)等。
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常见考题二: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作用: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说明文的知识要点、考点归类总结(非常详细)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引用、对偶、设问、反问、(主要)借代、反复、反语、通感(次要)2、表达方式:叙述——(有什么、存在什么)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描写——(什么样子)如:《苏州园林》中“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盘曲嶙峋的枝干”说明——(是什么、特点、用途等)如:《苏州园林》中“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立场等)如:《苏州园林》中“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3、说明方法: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
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
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
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
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作诠释——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2.分类:说明文根据内容和形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科学说明文、生活常识说明文、实验报告说明文等。
二、结构和写作方法1.结构:说明文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和结论四个部分,有的还包括插图、数据等。
2.写作方法:元素的呈现可以采用常见的方法,如举例说明、比较、分析和对比等,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三、科学常识类1.自然科学:对自然界现象、规律、物质进行科学阐述,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
2.生物科学:介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类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3.地理科学:解释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等。
4.环境问题: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和保护措施等。
四、技术类2.信息技术: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与网络相关的知识等。
3.生活技术:介绍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制作、使用和维护方法,如电器、厨具、家具等。
五、社会文化类1.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如中华传统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等。
2.社会问题:探讨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法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等,如教育、就业、环境、健康等问题。
六、实用指南类1.学习方法:介绍学习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2.健康养生:分享保持健康的方法、饮食搭配和运动锻炼等知识。
3.社交礼仪:介绍社交礼仪的规范和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初中说明文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初中生在学习时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情况,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关于说明文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特征、结构、功能、成因、关系等进行科学的说明,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说明文的类型:- 按说明对象划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 按语言风格划分: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3.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等。
-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因果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等。
4. 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 分类别: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说明。
- 作比较: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异同。
-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 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 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准确的定义。
5.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避免模糊和歧义。
- 简洁性: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
- 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符合逻辑规律。
6. 写作结构:- 总分式结构:先总述事物的特点或事理,然后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 递进式结构: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或逻辑关系逐步深入说明。
- 并列式结构:将说明对象的几个方面并列起来进行说明。
掌握以上说明文的知识点,对于阅读和写作说明文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说明文时,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说明思路和方法;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语言,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有条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1、按说明对象分11 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
12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大自然的语言》。
2、按语言风格分21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多采用客观、准确的表述,如一些产品说明书。
22 生动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富有情趣,如《松鼠》。
三、说明文的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说明文所介绍的知识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客观实际。
2、结构的条理性:说明文的结构一般较为清晰,层次分明,多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方式。
3、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常使用限定性词语和数据,避免模糊和歧义。
4、说明的逻辑性:说明过程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介绍,如介绍历史事件、生物生长过程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等。
五、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科学性。
3、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4、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说明对象比作其他事物,使说明更形象、生动。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逐一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进行确切的说明。
7、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说明文阅读知识点梳理【完整版】1.说明文分类(1)按对象分事物说明文:以具体的事物为说明对象,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
如《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事理说明文:以抽象的事理为说明对象,侧重阐述概念、原理、规律、原因、关系、方法等。
如《大自然的语言》。
(2)按语言分平实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具体科学,简明易懂。
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用大量的数据对说明对象做了客观的说明。
生动说明文: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如《大雁归来》里面有不少记叙、描写、议论结合的语句,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说明对象定义: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判断方法:①看题目。
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②抓首括句或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在这些句子中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2)说明对象特征定义: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
判断方法:①从标题着眼。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出其特征。
如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往往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②抓关键词句。
如《中国石拱桥》中“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等。
③从分析材料入手。
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说明对象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水时,来势······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特征:结构坚固)3.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语言标志:常以时间性词语为标志,或者是年月、时代、朝代等。
如《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列举我国石拱桥的先后顺序是: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长虹大桥(1961年)。
说明文知识点总结
• 一是简明平实,二是生动活泼。
• பைடு நூலகம்论哪种语言风格,所用语言都必须准确。 这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 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
•
准确(科学性)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 (1)表态(删还是不删)。 • (2)解释该词并定性。如:“比较”“几
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 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 等表数量。 • (3)结合原句说明。 • (4)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 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 (5)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 密性。
• 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 ××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 ③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 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 味性。
• ④作比较:将……和……加以比较,突出 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 等)。
说明方法
• ⑤引资料:通过引用……使说明的内容更 具体、更有说服力。
说明顺序
•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 逻辑顺序 • ①从现象到本质 • ②从原因到结果 • ③从概括到具体 • ④从特点到用途
⑤从主要到次要 • ⑥从整体到部分
段与段或句与句能否调换顺序
• 关注: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 • 例如: • (1)不能调换;概括各段段意;原文采用由….
到….的逻辑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符合人们认 识事物的逻辑顺序。
•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增强说
明的文学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
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使说 明更有说服力。 • e、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 对象,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一、说明文分类⑴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⑵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二、说明的顺序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如课本中的《核舟记》就是按照船体――船头――船尾――船背的空间顺序来写的;《故宫博物馆》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三、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等等。
1.下定义,是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作用是: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2.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
语文说明文知识点归纳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二、说明文的分类1. 按说明对象分2. 按语言风格分- 平实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洁、通俗易懂,多用说明性语言客观地介绍事物或事理。
例如一些产品说明书。
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 明确说明对象2.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归纳概括。
有的文章没有直接写出特征,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例如在介绍某种植物时,从它的生长环境、外形、用途等方面归纳出其独特之处。
四、说明顺序1. 时间顺序- 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常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如历史发展、生物成长过程等。
例如在介绍某种文物的制作历史时,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就采用时间顺序。
2. 空间顺序3. 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 从现象到本质:先介绍事物的表面现象,再深入剖析其本质。
例如先介绍沙漠中的一些奇怪现象,再解释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原因。
- 从原因到结果:先说明事物产生的原因,再说明由原因导致的结果。
比如解释某种疾病的发病原因,然后说明这种疾病会带来的身体变化等结果。
- 从特点到用途:先介绍事物的特点,再说明其用途。
像介绍某种新型材料的特性,然后阐述它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 从整体到局部:先对事物进行整体概述,再详细介绍局部内容。
例如介绍人体结构时,先从整体的人体说起,再分别介绍各个器官。
- 从主要到次要:按照事物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先介绍主要方面,再提及次要方面。
五、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举例子- 作用: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例如在说明某种植物的耐旱性时,列举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为例,读者就能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植物的耐旱特点。
2. 列数字- 作用: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使说明更准确、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说明文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体裁。
它具有科学性、条理性和准确性等特点,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说明文的知识点及考点。
一、说明文的定义和分类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用途等进行介绍和解释,或者对事理进行阐述和说明的一种文体。
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主要是介绍具体的事物,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事理说明文则侧重于解释事物的原理、规律,像《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等。
二、说明文的要素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文章所要介绍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明确说明对象是读懂说明文的关键。
2、说明特征说明特征是指说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3、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3)打比方:将两种不同的事物,通过比喻的手法,使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4)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5)分类别:对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使说明更有条理。
(6)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说明。
(7)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8)摹状貌: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外貌等,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9)引资料: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来说明事物或事理。
4、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通常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比如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历史事件的发展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进行说明,如介绍建筑物、景点等。
说明文知识点考点汇总
说明文知识点考点汇总考点一、说明方法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做引用:具体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考点二、文段作用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与现代文相类似)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二(1)结构、内容作用:1、开头段:①总起全文,领起下文、②设置悬念、③开门见山、渲染气氛、④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2、中间段(过渡段):①承上启下②推动内容发展,使发展成为必然。
3、结尾段:①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②深化(升华)主题,③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④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⑤使文章结构前后严谨。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拓展:1、标题的作用:①点出说明对象及特征②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吸引读者,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③设置悬念,增加趣味。
1、文章开头语句或段落的作用?①引出说明对象②点明说明对象的特征③吸引读者,增加文章阅读的趣味性。
④总起全文,领起下文,为后文做铺垫。
2、文章结尾的作用①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②深化(升华)主题,③使文章结构前后严谨,再次总结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
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据、举例子、 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摹状 貌、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等10种。
(1)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 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 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 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2)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 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 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例如: “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是人”,意思不变。 “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 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 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 释说明。
(7)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 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 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
(8)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 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 貌。 (9)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 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
①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②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6)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 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下定义法和作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 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 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 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是人们比较 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 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 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说明文是一种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描述事物状态、特点、功能或阐明科学道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
它旨在通过对事物的深入剖析,使读者对事物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下面将从说明文的要素、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说明文的要素1. 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说明文所要解说的事物或事理。
说明对象可以是具体的物品、生物、自然现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
2. 说明内容说明内容是对说明对象的详细解说,包括事物的形状、结构、功能、特点、原因、演变过程等。
说明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指在说明过程中运用的各种表达方式,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引用、数据、图表等。
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以使说明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4. 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是指说明内容的组织结构,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使说明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二、说明文的写作技巧1. 确定说明对象在写作说明文之前,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即要解说的事物或事理。
明确说明对象有助于确保说明内容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2. 深入了解说明对象对说明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掌握其全面、真实的信息,以确保说明内容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 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以使说明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4. 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根据说明内容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5. 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在说明过程中,使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三、说明文的语言特点1. 准确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词语。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概念、原理等,要使用专业术语进行解释。
2. 严密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逻辑严密,避免出现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情况。
在表达时,要注意概念、判断、推理的准确性。
3. 生动性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说明文知识点
说明文知识点
1.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2.说明文的顺序:
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程序顺序(专门用于阐明某些操作过程.如:产品使用说明书,实验步骤等)
3.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总-分;分总;总-分-总,(事物说明文多为总-分)
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层剖析事理
4.常见的说明文方法及答题模式:
举例子:举xx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xx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用数据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xx地特点,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xx比作xx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xx特点(地位、影响等),让人影响鲜明、深刻
打比方: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的说明该事物的xx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分类别:对事物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画图表: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xx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条理、直观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xx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的揭示事物的xx
特点。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精品课件.ppt
判断
答题技巧
结合实际解释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 准确性 和严密性
•*(加点字)表示……,文中的意思是…….去掉后就 变成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失去了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特点.
★
例题讲析
例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 “几乎”能否去掉?
外—内、上—下、 左——右、前—后、远—近 逻辑顺序:主—次、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性状—用途、 一般—特殊、概括—具体、 整体—局部
实战演练
❖ (1)、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
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
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
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
字写在竹子木版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春秋
末期,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帛书……(时
间顺序
)
❖ (3)、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
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
多种矿物质;有134.5(4)亿吨氯化钠;有
63.7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作用分析:运用 下定义 的说明方法, 用简明的语言准确 地概括了“克隆” 的 本质特征 ,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 为清晰的认识。
实战演练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
分三组做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 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 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剂量小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一组对比观察。五天 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 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 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说明文的知识点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用来解释和说明事物的文体,它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来说明某一事物的特点、原理、功能、分类等内容。
知识点二:说明文的特点 1.客观性:说明文应该客观地陈述事物的特点和原理,不应该带有主观偏见。
2.简明性:说明文要求简明扼要地介绍事物,避免冗长和废话。
3.逻辑性:说明文的内容应该有严密的逻辑结构,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
4.专业性:说明文应该使用准确的词汇和专业术语,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知识点三: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导言部分:介绍事物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2.事物特点部分:详细说明事物的特点、属性和功能。
3.事物分类部分: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类。
4.事物原理部分:解释事物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5.事物应用部分:介绍事物的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情况。
6.总结部分:对事物进行总结和评价。
知识点四:撰写说明文的步骤 1.明确写作目的:确定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受众群体,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2.收集资料:收集和整理与说明文主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确定结构:根据写作目的和资料的分析,确定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4.编写导言部分:撰写引人入胜的导言部分,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写作主题。
5.展开事物特点:逐一介绍事物的特点、属性和功能,采用清晰简明的语言进行阐述。
6.进行事物分类: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类,展示事物的分类特点。
7.解释事物原理:详细解释事物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采用恰当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
8.介绍事物应用:列举事物的应用领域和实际应用情况,说明事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9.进行总结评价:对事物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0.修改润饰:对说明文进行修改和润饰,确保语言通顺、准确。
知识点五: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1.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废话。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
说明文的知识点归纳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下面为您归纳说明文的知识点:一、说明文的分类1、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具体的事物,包括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功能等。
例如介绍一座建筑、一种动物或一件物品。
2、事理说明文侧重于阐述抽象的事理,如原理、规律、关系等。
比如解释四季更替的原因、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等。
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介绍。
适用于说明事物的演变过程、生产流程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整体到局部等来加以介绍。
常用于介绍建筑物、地理环境等。
3、逻辑顺序依据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等进行说明。
在事理说明文中运用较多。
三、说明文的说明方法1、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
比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比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3、作比较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
例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像:“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5、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比如:“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知识点梳理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兼用叙述、描写、议论。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说明文分类1、从说明对象上分:①事物说明文(说明某个事物)(如《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②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如《看云识天气》)2、从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分:①平实性说明文②生动性说明文。
备注:生动说明较多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如《看云识天气》。
3、常见题型: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__ _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
)如何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1.看标题2.看首尾段3.看关键词句(如: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备注:①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③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
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④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一般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⑤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要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
即: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
概括文章的说明的主要内容:①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②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③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概括方法:说明的主要内容=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常考题型: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题型: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
①用原文回答:(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
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②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
“点”:各段的说明对象,“面”: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介绍一个事件、一项运动、一种制作过程,往往都按这种顺序来说明。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物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
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物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顷序。
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
(按事物的推理过程及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顺序去说明事理、布局文章。
)备注:时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古---今、四季次序(注意:并不是有年代,就是时间。
)空间顺序的具体分析:外---内、上---下、前---后、远---近、整体到局部(注意要抓住立足点,注意方位词的变化)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1: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从____到______),对___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三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题型2: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事物性说明文大多使用这种结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说”的部分又常按并列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大多使用这种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
典型考题:本文或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或本段使用了说明顺序(从____到______),对____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第一空应填具体说明顺序,第二空应填具体的事物或说明的事理。
如是事理说明文,但不能准确表述,可填“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语言来表述。
)例题:《看云识天气》的第三段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使用了空间顺序,对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位置、预示的天气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顺口溜:“列、举、下;分、作、打;画。
”)(摹状貌、作诠释、引资料)不考2、说明方法的作用(抓住关键词术语)①列数字:列举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
②举例子:举……例子,具体地、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的特征。
③下定义:科学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特征。
④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的特征。
⑤作比较:用……和……比较,突出强调地说明了……的特征。
⑥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⑦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常见题型:划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划线句采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具体的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关键术语,第三空填具体说明的事物特点或道理。
)例题: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此句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卷云轻盈洁白的特点。
注意:引资料----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引用……资料,更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的说服力。
题型一:开头引用神话、故事、传说、谜语等,其作用主要有:1、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吸引读者阅读。
2、引出说明的对象题型二:中间或结尾引用某些名人的话或其他引用,其作用主要是:为了让文中所提到的某个问题,说得更清楚明了,或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的风格有两种类型(1)生动说明(2)平实说明说明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A、说明文语言基本要求:准确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语言的准确性:一般体现在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如:1、表约数:约、大约、近(30米)、(30米)上下、左右2、表确数:30倍、1/5 、30%、一千三百多年3、表程度:最(多)、至多、几乎、全部、常常、往往4、表示时间:当时、刚才、刚刚、有时候5、表范围:大多数、大部分、遍及、一般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有什么作用或表达效果?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注:“往往”是一个频率副词,频率副词还有“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分析它们都是一样的。
方法:1、解释词语意思2、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替换成“总是”,试说明理由。
答:不能。
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使用“总是”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如果换了,就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1表态:不能替换;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例题:“天上的薄云,往往是……”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删去?答:不能删去,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如果删去就说明天上出现薄云一定表示天气晴朗,这与客观事实不符合。
表达不准确。
“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1.表态:不能删;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
(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写法分析(有三种方法参考)1、结合说明方法谈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一空填说明方法,第二空填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第三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2、结合修辞手法谈(一般是生动说明文,文中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地说明了。
(第一空填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因为使用在说明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所以第一空可以填生动形象、有气势(气势磅礴),第二空填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
)3、结合表达方式谈:(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更深刻。
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模式: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例题:《看云识天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参考答案3种:1、该文主要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2、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生动形象、有气势地说明了怎样根据云来识天气。
3、该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描写,如文章第一段说明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还有议论,如文章最后一段说明看云识天气意义和局限性,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更有感情、更深刻。
说明语句、段落的作用:(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1)结构方面的作用:承接上文、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内容方面的作用:总领全段(全文)、总结全段(全文)。
(3)主题(中心)方面的作用:揭示(点明、深化、升华、突出)主题(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例题1:“我们还可以根据天上的云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这句话有何作用?答:承上启下、总领全段。
例题2:《看云识天》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可分析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阅读中的知识点(一)抓住文题,弄清说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