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园心理辅导表格

郑智睿
班级
大一
性别
男
年龄
6
辅导
时间
2017.11.3
基本
情况
亦激动、愤怒,无法较长时间保持注意力,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问
题
表
现
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
辅
导
对
策
首先,应对这位儿童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其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这位儿童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这位学生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及时提醒这位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的、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原
因
分
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影响了注意效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标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姓名:小明(化名)年龄:4岁性别:男家长联系方式:138xxxx5678教师:李老师辅导时间:2022年3月20日二、问题描述小明近期在幼儿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情绪,不愿意离开父母,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经常哭泣。
三、辅导过程1. 了解情况:与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活压力或家庭矛盾。
小明之前在家中由祖父母照顾,近期才开始上幼儿园,可能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他的焦虑。
2. 心理评估:通过观察和沟通,发现小明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提升。
3. 辅导策略:制定了一套以增强安全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改善情绪调节能力为主的辅导计划。
四、辅导措施及效果1. 增强安全感:在入园初期,允许小明携带他喜欢的玩具或者毛绒公仔,让他有一个熟悉的物品陪伴;同时,安排他在班级里有经验、友善的大孩子做他的朋友,帮助他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2. 提升自我效能感:鼓励小明尝试自己做一些事情,如自己吃饭、穿衣等,每次成功后都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让他感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3. 改善情绪调节能力:教给小明一些简单的深呼吸、数数等放松技巧,当他感到紧张或害怕时可以使用这些方法来缓解情绪。
五、后续跟踪经过一个月的辅导,小明的焦虑情绪有所减轻,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并且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但还需要持续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辅导。
六、建议建议家长和老师继续保持与小明的良好沟通,理解并尊重他的感受,提供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同时,也可以考虑为小明提供更多社交的机会,帮助他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提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1

心理辅导员刘益清
辅导
对象
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熙
班级
中三
性别
男
年龄
5岁
辅导
日期
2015.9—2016.7
基本
情况
不爱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经常不去厕所大便拉裤子,平时喜欢打小朋友
问
题
表
现
经常闷不作声,打小朋友,老师问什么也不说话或者无故哭闹
原
因
分
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并不胆小,爱贪玩,却又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玩,而且对教师有种心里距离,不敢靠近,
反
思
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耐心引导,多与孩子交流,多做有意义的游戏,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感觉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切不可操之过急,误导幼儿,给孩子正确而有利的教育。
在与她家长沟通后发现,孩子在家特别活泼可爱,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很娇惯孩子,而且经常说你不听话就告诉你老师,这样把孩子来进行约束,让孩子的心里就觉得老师很怕,孩子在家太娇惯,来了幼儿园一不顺心喜欢打闹。
从上述可知,孩子从小的环境造就成不会与小朋友交流,不敢和老师说话。
辅
导
对
策
第一,教师主动和她做朋友,平时多关心她,多和她亲近,多与孩子讨论他的父母及他熟悉的家人及环境,不大声责骂孩子,注意说话的语气。
第二,与家长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喜好,多让孩子参加他喜欢的活动。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上厕所大便,教育孩子将卫生,
第三,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以正确方式与别的孩子交流,不打闹,懂礼貌。
第四.与家长沟通一定与老师的教育方法一致,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最后,就是要多举行家庭聚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强安全感。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情绪问题经常哭闹,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沮丧。
2、社交问题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经常独自活动。
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主动参与,表现得较为退缩。
3、学习问题对学习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
在完成任务时,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放弃。
三、家庭背景1、家庭成员父亲:_____ 职业:_____母亲:_____ 职业:_____2、家庭环境家庭氛围较为紧张,父母经常因为琐事争吵。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经常批评和指责孩子。
四、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哭闹和发脾气的次数。
2、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愿意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和合作。
3、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成绩。
五、辅导过程1、第一阶段(第 1-2 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记录其情绪变化和社交互动情况。
2、第二阶段(第 3-4 周)针对幼儿的情绪问题,采用情绪认知疗法,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
例如,当幼儿发脾气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我很生气,因为……”。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练习控制情绪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第三阶段(第 5-6 周)对于幼儿的社交问题,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搭积木、拼图等。
教给幼儿一些社交技巧,如主动打招呼、分享玩具、关心他人等,并在活动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
4、第四阶段(第 7-8 周)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
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小步骤,逐步引导幼儿完成,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第五阶段(第 9-10 周)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和进步,指导家长在家中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而是要与母亲一起制定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最后,可以通过体育锻炼等方式,帮助孩子消耗多余的精力,增强体质,提高注意力。
同时。
也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训练和冥想练,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总之,针对这位儿童的多动行为,应该采取综合性的辅导对策,包括培养良好惯、家长教育、
体育锻炼和放松训练等方面,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和成长成为可能。
家长应该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克服溺爱和娇惯的弱点,热爱孩子并严格要求自己。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学校教育的一致,以及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可以逐步改善孩子的多动行为。
家长还可以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观察这种控制对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循循善诱,不要急于求成,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逐渐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融入集体中,通过多元评价和活动参与,促进反思和成长。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

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经过与___的交流,我了解到她的自卑感来自于对自己外貌的不满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我通过与她谈话,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同时,我也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性格逐渐开朗,不再像过去那样胆小、自卑。
她开始主动与同学交流,参加集体活动,做作业的速度和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她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班级三(2)辅导时间2016.05.23咨询老师___问题研究成绩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___是一个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但在最近几个月,他的成绩开始下降,缺乏自信心,情绪波动大。
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他在家中受到了一些影响,家长对他的期望值很高,经常批评他的研究成绩不够好,这让他感到很沮丧。
同时,他还受到了同学的排挤和欺负,导致他对自己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辅导过程1、倾听和理解在辅导过程中,我首先倾听了他的心声,理解他的感受,让他感到被关注和尊重。
我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和他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2、树立自信心通过与他的交流,我发现他的自信心需要得到提高。
我鼓励他,肯定他的优点和长处,让他感到被认可和肯定。
同时,我也帮助他找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让他在研究上更加自信和有效率。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和他一起探讨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我也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流,让他的家庭环境更加和谐,让他感到被爱和支持。
辅导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___的研究成绩逐渐提高,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情绪波动也逐渐减少。
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技巧,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家庭环境也变得更加和谐。
在未来的研究和生活中,我相信他会更加自信和成功。
该生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和过度活跃障碍(ADHD)的问题,同时也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关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段
辅导追踪
******在辅导后情绪有所缓解,开始表现出更多的活力和积极性,学习成绩也有 所改善。同时,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恢复到以往的融洽状态。
反思
通过此次辅导,我意识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作为 心理辅导员,我需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与学生的沟通是非常重要 的,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我将继续关注******的情 况,并在必要时给予进一步的辅导和帮助。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 班级 **(**)班 性别 ** 年龄 ** 辅导日期 ****年**月**日
******是**(**)班的学生,家庭情况良好,父母关系融洽,平时表现较为活泼 基本情况 开朗,与同学相处融洽,但最近几周开始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与同学沟通、
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
******最近常常在课堂上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的效率明显降低,考试 问题表现 成绩也有所下降。同时,他在课间休息时也较往常更为消沉,喜欢一个人独处,与同
学疏远,且交流减少,显得比较孤单。
原因分析
通过与******交流和观察发现,他最近可能受到了一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的影响,可能与家庭环境或同学之间的关系有所关联。
对策 及过 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一
1.与******进行了心理辅导会谈,倾听他的内心感受,并了解他近期的生活状况和学 习情况。
阶 2.鼓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困扰,并尝试引导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段
第 二 阶
1.通过引导******进行自我调节,教导他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如运动、放松呼吸等 。 2.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4岁就诊日期:2021年6月8日主诉:小明的家长反映他最近情绪不稳定,经常莫名其妙地哭闹、发脾气,导致家庭生活受到影响。
初步观察:小明面容委靡,眼神无神,和平时活泼可爱的形象完全不同。
询问其情况,小明反应迟钝,只是简单地回答“不愿意干什么事情”,也回答“没关系”“我不知道”等语句。
个案分析:从小明的家长反映和观察表现来看,小明的情绪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迹象,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经过一番询问后,我逐渐发现小明似乎有些焦虑和担忧,他可能并不明白自己的情绪来自何处。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督促和约束过于严格,给小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又因为小明是独生子,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交往,这可能导致他缺乏社交技能,无法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治疗计划:针对小明的状况,我制定了以下治疗计划。
1、情感沟通:和小明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帮助他表达自己,树立对人的信任和安全感。
通过和小明一起玩耍、画画、唱歌等方式,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
2、情感管理:通过情感管理的方式,帮助小明认识到情绪的变化,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等,从而能够自我调节情绪,降低焦虑、压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
3、社交技能训练:培养小明适应社交环境的能力和技巧,如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分享玩具、交流感受等行为,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调适的能力和自信心。
4、家庭教育辅导:对小明的家长进行教育辅导,帮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发展需要,提高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建立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治疗效果:在治疗期内,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和活力。
他和其他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自如,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协作能力等不同方面得到了提高。
结论:通过情感沟通、情感管理、社交技能训练和家庭教育辅导等综合和个性化治疗方法,小明的情绪和行为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家庭生活也变得更加和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在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情绪问题该幼儿在园期间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容易哭闹、发脾气,且难以安抚。
2、社交问题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胆小,不敢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很少与其他幼儿交流互动。
3、学习问题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低。
三、家庭背景1、家庭成员幼儿生活在一个四口之家,父母工作较忙,平时主要由爷爷奶奶照顾。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较为严肃,父母对幼儿要求较高,经常批评指责,较少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育方式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较为严厉,缺乏耐心和沟通,多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方式。
四、观察与评估1、观察记录通过在园的日常观察,发现该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常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幼儿合作游戏。
在课堂上,经常分心,眼神游离,对教师的提问反应较慢。
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会立刻情绪崩溃,大声哭闹。
2、心理评估采用幼儿心理健康评估量表对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该幼儿在情绪管理、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方面得分较低,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五、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哭闹和发脾气的频率。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鼓励其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友好交往。
3、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辅导过程1、情绪管理辅导(1)与幼儿建立信任关系,耐心倾听其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让幼儿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2)通过绘本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并学习正确的表达方式。
(3)当幼儿出现情绪问题时,帮助其分析原因,引导其用语言表达情绪,而不是通过哭闹来发泄。
2、社交能力辅导(1)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如共同搭建积木、绘画等,培养其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打招呼、分享玩具,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3)组织小组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提高其社交技能。
四(5)班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台账)

诊断
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辅导
过程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 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
辅导
效果
点滴的付出,平等的关爱,让她渐渐变了:课堂上,他开始充满信心地回答问题;活动中,她开始闪现积极的身影;作文里,充溢着她对生活的信心,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
辅导
过程
1、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师爱是教育的基础”,为了消除小x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我们的夏磊今天坐得真端正!”“我们的小x回答问题真响亮”……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小x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
辅导
过程
通过上课有意识地请她发言,进行激励性鼓励,我发现她大胆了,有上进心了。有一次课上我讲到一个知识点,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忽然一只手出现了,虽然还是比较犹豫,但她说出了正确答案,大家都感到很意外,这个时候她腼腆的说:这个知识老师在上次的时候说过了。只是老师偶尔提到的知识点,她记住了,这让同学们由衷的发出了感叹声,她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似乎也有了一定兴趣。后经过不断鼓励,巩固,她进步了。从此,她真的非常努力,成绩有了飞跃。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个案编号:2022001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5岁家庭成员:父母、姐姐辅导目标:1. 帮助小明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2. 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而不是将其内化3. 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辅导记录:第一次辅导(日期:2022年1月5日)小明在入学后开始出现焦虑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意与同学交流,拒绝参加课堂活动。
经过和小明的沟通,发现他对于新环境和陌生人感到不安和害怕。
我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他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他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告诉他不要害怕和同学交流,可以和老师、父母或姐姐分享自己的想法。
小明的情绪有所好转。
第二次辅导(日期:2022年1月15日)小明在学校飞机操比赛中遇到失败,情绪低落并表现出挫折感。
我和小明通过沟通了解到他经常因为在家中姐姐的挑逗而感到委屈,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引导小明学会沟通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告诉他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鼓励他尝试新事物,增强自信心。
第三次辅导(日期:2022年1月25日)小明在家庭环境中遇到与姐姐的矛盾,情绪表现为愤怒和抱怨。
我和小明进行了角色扮演,教导他如何运用积极的交流方式解决矛盾,并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小明在辅导后表现出更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与建议:通过近几次的个案辅导,小明在情绪表达、自信心和沟通交流方面有了明显的成长。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小明沟通,鼓励他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表达出来,并提供积极的反馈。
同时,也建议学校和老师多关注小明的情绪健康,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在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行为表现经常独自一人玩耍,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在与其他幼儿交流时,表现出胆小、退缩,不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遇到困难容易发脾气,情绪波动较大。
2、家庭背景父母工作繁忙,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与父母相处时间较少。
家庭氛围较为严肃,对幼儿要求较高。
三、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增强自信心,敢于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表达自己。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3、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辅导过程1、第一阶段(第 1-2 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亲切的交流和互动,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后续的辅导提供依据。
2、第二阶段(第 3-4 周)创设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例如,组织小组游戏,让幼儿在合作中逐渐熟悉和信任同伴。
针对幼儿胆小、退缩的问题,采用逐步引导的方法。
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鼓励幼儿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其自信心。
3、第三阶段(第 5-6 周)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如故事分享会、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反馈幼儿在园的进步和问题,建议家长在家中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和鼓励。
4、第四阶段(第 7-8 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通过绘本、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情绪表现和应对方法。
当幼儿出现情绪波动时,耐心倾听其原因,给予安慰和指导,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五、辅导效果1、行为表现方面幼儿逐渐愿意参与集体活动,能够主动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
在交流中,不再像以前那样胆小、退缩,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遇到困难时,发脾气的次数明显减少,能够尝试冷静地面对问题。
2、心理状态方面自信心得到增强,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认可。
合作意识有所提高,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辅导
对象
班级
大二
性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女
年龄
6岁
辅导
日期
基本
情况
幼儿赖床,入园迟到
问
题
表
现
最近一段时间早晨起床总是拖拉磨蹭时间,反复催促也不听,赖着不穿衣服,不吃早饭。家长打电话和沟通,希望老师在园能说说早点入园,不要来晚迟到。
原
因
分
析
天气转冷冷,幼儿不愿起床。
辅
导
对
策
和她单独谈话。以聊天的口吻和孩子谈话:为什么最近总来晚呀家里有什么事吗以前你来得比老师上班都要早,每天早上总是我们大二班来园的第一名小朋友,这几天第一名都让李尚阳抢去了......你要加油,争取再把入园的第一名再给抢回来,早晨得早点起床穿衣服,吃早饭,然后你也催促着让爸爸早点送你来园,不然一不小心就让别的小朋友抢走了第一名……
和家长电话沟通,告诉刚才在园老师和他说的这些话,约定的这些事,请家长在家也给孩子适当的提醒如:快点,不然第一名就抢不到了等等。
反
思
?
这次的激励方法又特别的灵验,果然第二天早晨程程又来了第一名,顺理成章的得到了小红花,他很高兴拿着小红花小朋友们炫耀。而且我还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她“早起早入园”。
后来连着几天我又偷偷的跟他约定了其它的物质奖品,以激励他早晨早点入园。
张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问题 表现
原因 分析ຫໍສະໝຸດ 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不是太好,不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缺乏自信。
1、“过于保护”的家庭教育模式,造成孩子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孩子的日常生活 事物都由家长包办代理,且活动还受到父母的诸多限制,不允许“这”,不准“做” 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养成了 萌萌 过度依赖及胆小怕事的个性。 2、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及缺乏理性的攀比行为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 其在任何活动中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辅导 对策
反 思
1、给予信任,帮其战胜胆怯心理 针对萌萌畏惧、怯懦的特点,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如:在
一次走平衡木练习中,,其他小朋友都为自己的“探险”而欢呼时,她却躲在队尾 想逃避练习。我用信任和鼓励的眼神注视她:“勇敢点,你一定能成功!”在我行 动的配合帮助下,她终于勇敢成功地走完了平衡木,露出欣喜的笑容。 2、发挥其专长与爱好,使其获得成功体验。如:她特别喜欢做早操,尽管她的动作 姿态不够标准,但她挺神气的。我特意当着全班肯定她的优点,表扬她的进步,树 立信心,表演节目中,会适当地选她担任一些角色,让她与其他幼儿直接接触,相 互影响,培养她的集体意识。 3、家园配合,共施良策。如:让萌萌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关注支持萌萌的兴趣和 爱好,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应该更耐心地鼓励孩子,积
极与其家长沟通,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
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
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张丹
辅导 对象
萌萌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一、基本信息幼儿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所在班级:_____二、问题概述1、行为表现经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互动。
在集体活动中表现退缩,不愿意参与。
容易发脾气,情绪不稳定。
2、学习情况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课堂任务。
对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
3、家庭背景父母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
家庭氛围较为紧张,父母经常争吵。
三、辅导目标1、帮助幼儿提高社交能力,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
2、改善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减少发脾气的频率。
3、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增强学习积极性。
四、辅导过程1、第一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心理咨询室辅导方式:一对一谈话内容: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
通过简单的游戏和互动,让幼儿逐渐放松心情,愿意与辅导老师交流。
效果:幼儿开始对辅导老师产生信任,但仍然比较沉默,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2、第二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操场辅导方式:团体游戏内容: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团体游戏活动,邀请该幼儿和其他几位小朋友一起参与。
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幼儿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分享玩具和快乐。
效果:幼儿开始与其他小朋友有了一些简单的交流,但在合作方面还比较被动。
3、第三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教室辅导方式:角色扮演内容:设计了一个关于“分享”的角色扮演场景,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体验分享的快乐。
同时,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效果: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积极性,能够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但在情绪控制方面还有待提高。
4、第四次辅导时间:_____地点:幼儿园图书角辅导方式:亲子阅读内容:邀请幼儿的家长一起参与辅导,共同阅读一本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帮助幼儿理解情绪的产生和应对方法。
效果: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对绘本内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控制情绪。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台账)

完整版)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表(台账)x进步了!”这样他的自信心逐渐被唤起。
2、引导独立,培养自理能力。
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小x自己完成一些小任务,如收拾教室、整理书包、倒水等,慢慢地他开始有了自理的能力,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家人。
3、关注家庭情况,积极引导。
我了解到小x的家庭情况后,与他爷爷奶奶进行了交流,提醒他们要适度关爱,引导小x独立成长。
我还给小x讲了一些关于家庭的故事,帮助他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慢慢地他开始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x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依赖家人,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小事情。
他也开始变得自信,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与同学们进行积极的交流。
他的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在家里也变得更加独立自主,性格开朗了很多。
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并与家长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2)针对孩子的问题,我采用了“以理服人”的方法,耐心地与他沟通,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和影响,引导他改正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在课堂上,我给他安排了一些小组活动,让他与同学们进行合作,培养他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郭然彬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不再喜欢管闲事,不再惹人生气,与同学们相处融洽了很多。
他也开始尊重家长和老师,能够认真听取教导和建议,做事情也更加认真负责了。
的温暖和友爱.(4)采用积极的心理治疗方法,引导她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她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她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5)与学校医务室合作,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帮助她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辅导效果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李晨皓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开始与家人和同学交流,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开朗,能够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研究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
她也逐渐摆脱了抑郁情绪,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基本情况姓名:李晨皓,班级:五(1),性别:男,年龄:11岁,辅导时间:11.16,辅导老师:刘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中班心理疏导记录表

4、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由于他的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技能差,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个别指导,教他穿衣服、洗手等。
5、用音乐活动来进行心理调控
如用律动和歌表演来消除不愉快心情,从而建立良好积极愉悦的情绪。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辅
导
对
策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交往的技能。
2、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在园要多鼓励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3、发扬其长处,树立其自信。
辅导对象
轩轩
班级
小一
性别
男
年龄
4岁
辅导日期
2016.08.29-10.30
基本
情况
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问题
问
题
表
现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血这穿衣服,他不会就哭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和大家说话,自己坐在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和大家一起玩
反
思
两个月他有了明显的进步。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孩子,关心到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
222自理能力差自理能力差自理能力差老师让小朋友血这穿衣服他不会就哭老师让小朋友血这穿衣服他不会就哭老师让小朋友血这穿衣服他不会就哭33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不会和小朋友交往不会和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和大家说话自己坐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和大家说话自己坐在幼儿园里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和大家说话自己坐在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在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在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和大家一起玩和大家一起玩和大家一起玩11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据轩轩奶奶讲他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胆小怕羞后来长据轩轩奶奶讲他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胆小怕羞后来长据轩轩奶奶讲他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胆小怕羞后来长大才改掉这个毛病大才改掉这个毛病大才改掉这个毛病222后天的教育环境后天的教育环境后天的教育环境老人对孩子照顾的时间较长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老人对孩子照顾的时间较长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老人对孩子照顾的时间较长生活技能方面缺乏必要的锻炼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炼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炼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和大家相处遇到问题总想着让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和大家相处遇到问题总想着让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和大家相处遇到问题总想着让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奶奶帮忙他不知道如何是好时只能用哭来发泄心中的不愉111做好家长工作做好家长工作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请家长在家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给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锻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锻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学习必要交往的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
对象
王博
班级
大一
性别
男
年龄
5岁
辅导
日期
2012.10.25-2013.1.9
基本
情况
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行为
问
题
表
现
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好晃椅子,经常惹同桌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但老师批评或暗示后有一定效果;课余活动中不大合群,好搞“恶作剧”,如有时接连用头把几个同学撞倒,自己却满不在乎;在家里则表现得任性、冲动,遇到想办的事情父母不能满足,便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显得特别充足,对看电视很感兴趣,碰到爱看的节目能一连看上一、二个小时,但做作业时却少不了边做边玩,注意力难以集中。
根据以上分析,这位儿童属于一般性的多动行为,而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儿童一般性多动行为与多动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一般性多动行为可以随着儿童发展和教育影响逐渐改善,但多动症儿童则必须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方能好转。
辅
导
对
策
首先,应对这位儿童关心、体谅,不能因其好动而感到厌倦、心烦,也不能因其多动而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精神压力。
最后,家长还可以适当控制一下孩子的伙食,少吃西红柿、苹果、桔子一类的食物,不食胡椒、辣椒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注意观察一下这种饮食上的控制对减轻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否有效。
反
思
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老师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现上,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使之一步步放开自己心绪,慢慢地转变看待周围事物的不正确思想,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一点点感受大家给他的善意,通过多元评价、活动参与,使其自信自强。
其次,要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耐心地矫正这位儿童的多动行为。矫正中应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强化。针对这位学生尚能接受教师暗示的特点,及时提醒这位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再次,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父亲需纠正急躁、粗暴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多看一看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母亲则应克服对孩子溺爱的、娇惯的弱点,努力做到热爱孩子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只要父母教育方式正确,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并加强同学校的联系,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多动行为是可以逐步得到改善的。
原
因
分
析
从上述案例介绍可以看出,这位儿童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如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课余活动中常搞“恶作剧”,好冲动,精力特别旺盛,活动过度等。
但这位儿童在以下几方面又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第一,当他在课堂上受到教师批评或暗示后,一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所收敛,而患有多动症的儿童这一点却很难做到,他们往往是不知“天高地厚”,“无法无天”,根本不听规劝;第二,这位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能够持续观看较长时间,这说明他的注意力并无障碍,只是由于多动的特点影响了注意效果,而多动症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具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不能持续地将一项活动进行到底,注意的有意性和坚持力很差;第三,根据教师的反映,在专心听讲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学习上没有其他障碍,而多动症儿童除了注意障碍之外,往往还伴有其它学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