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农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山西电大王彤梅

2010.4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

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自然资源下了如下的定义:“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件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资源的分类是资源开发、管理和资源保护的重要依据。自然资源按其存在形态可分成三类: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不可更新资源(非再生资)和可更新资源(再生资源)两类。

自然资源按开发利用可分为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工业资源等。农业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本章重点介绍农业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普遍性特点

1.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2.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

第一,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和分布不均的,第二,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有限,第三,资源可更新速率是有限的,第四,资源功能是有限的。

3.资源的变动性

4.资源的多用性

5.资源的地域性和国际性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堪称资源大国

2.人均占有量低,资源相对紧缺

3.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劣资源比重偏大

4.水、土资源与人口组合错位

5.能源南北差异悬殊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流动方式,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和更低环境污染,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指导理论是系统论和生态学;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其价值观是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和谐。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循环经济有三大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即”3R”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在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

我国选择循环经济的背景

1.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四低”:即资源产出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2.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资源产出率低,废气物排放量则高,我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

政府拟将采取的策略与措施1.转变观念;2.搞好规划;3.调整结构;4.健全法制;5.完善政策;6.依靠科技;7.示范推广;8.强化管理;9.宣传教育

第二节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水属于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从海洋和陆地表面不断地蒸发和蒸腾变为水蒸汽,又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降落到海洋和陆地;落到陆地的部分水分通过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泊,最后流入海洋。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降水、渗透及径流等途径不断循环往复,称为全球的水循环,其中包括局部的海洋水循环、局部的内陆水循环以及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水循环。

地球表面水域很大,海域占地球表面的71%,陆地占29%。全球水资源总量巨大,为14亿km3,但能真正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少,因为海水占总水量的97.3%,淡水只占2.7%。

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所构成的水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我国水资源特点

1.全国水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根据1997年人口、耕地计算,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水资源分布不均(1)河川径流地区间分布不均;(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3)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4)各流域人均资源量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所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上看有三:洪水泛滥、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微观层面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造成的饮用水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因干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 5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年缺水约300 亿m3 ,我国因缺水减产粮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00 亿元。

用水浪费的现象很普遍,据估计,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要流掉6吨水;一个漏水马桶,一个月要漏掉20吨水。用水效率低下,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生产同样的粮食,我们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

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达1500亿元。

而我国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更不容乐观,目前只有13.8%符合饮用水标准,比较安全的占47.5%,而超过38.6%的属不安全饮用水。目前,中国有三亿农村人口用水不安全,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海平原地区的6300多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对策

1.给洪水以出路

其具体办法是:加强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设,退田还湖(河)、疏浚河湖,给洪水以出路;加强分蓄洪区建设,退耕还林;在城市建设中,在采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中,在倾到垃圾时,都不能侵占行洪河道。

2.建设节水型社会

3.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4.发展绿色经济,严格排污权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