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判断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判断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1. “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2. 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3. 《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4. 《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5.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6. 钱玄同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7. 从《新生》发表正式步入文坛到抗战爆发前夕是巴金创作的丰收期。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8. 诗界革命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9. 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写道“故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
犹欧洲之地方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
……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
虽然,诗运无绝之时也。
今日者革命之机渐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0. 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11. 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解析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解析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现在接受”B. “期待视野”C. “先在理解”D. “先在知识”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2. 《塔铺》的作者是:A. 方方B. 池莉C. 刘震云D. 刘恒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A. 春柳社B. 春阳社C. 春草社D. 春风社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A. 马原B. 莫言C. 格非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
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A. “义法”说B. “肌理”说C. “清空雅正”说D. “道统”、“文统”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A. 格非B. 孙甘露C. 莫言D. 马原满分:2 分得分:2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A. 《可爱的人》B. 《路上所见》C. 《报复》D. 《悼橘宗一》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A. 莫言B. 洪峰C. 马原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A. 黄遵宪B. 梁启超C. 康有为D. 谭嗣同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1、论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答: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梁启超、黄遵宪等倡导的“诗界革命”,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境,反对拟古复古。
②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重视小说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③梁启超倡导的“文界革命”,创造了一种新文体,也称“报章体”。
④白话文运动,以裘廷梁为主要代表,提倡“崇白话而废文言”。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一场带有改良色彩的资产阶级启蒙文学运动,它既是中国封建文学总解体的开始,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文学革命的预演和先导,为新文学运动的勃兴作了一定的准备,在多方面孕育了五四文学革命。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中国文学从古典文学到现代文学之间的一个过渡,也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在文学上的直接反映。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注重了诗文的改革(诗界革命),提倡文体革新和白话,把小说的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地位上(小说界革命),以及输入话剧等新的艺术样式(戏剧改良)。
总之,他们以具有鲜明近代色彩的文学观为指导,以从文学观念到创作风格,从文学体裁到文学语言等方面,酿成了与中国古典文学主潮渐去渐远的另一文学大潮,从而为五四文学的萌生作了必要的准备。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从根本上来说,是从属于晚清改良运动的,这说明文学改良并不是根源于文学自身的要求,而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改良的,实际上,这是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晚清社会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领导下,从救亡图存的和开启民智的目的出发,积极宣传改良思想,正是从适应社会改良的需要出发,他们对文学提出了改良的要求,从而掀起了晚清文学改良运动。
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严格的意义上还没有构成一次真正的文学革命。
它的很多口号和理论主张,既有现代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
这主要根源于他们希冀在传统文化和文学的既有格局中,通过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嫁接,完成一次中国文学的“改良”,而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尽管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历史局限,但其历史功绩是无法抹杀的。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A/B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诗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烂斑”的作者是黄遵宪。
2.最早为林纾赢得翻译文学作品盛誉的是 1899 年在福州印行的《巴黎茶花女遗事》。
3.被《斥“反动文艺”》一文称作桃红色的作家是沈从文,称作蓝色作家的则是朱光潜。
4.1954年秋,李希凡、蓝翎先后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从而拉开了《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序幕。
5.1979年4月,《上海文学》发表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率先对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6.吴亮的《马原的叙述圈套》形象地揭示了马原小说的叙述特征;对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陈晓明的《反抗危机:论“新写实”》则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括。
7.在 1922 年9月致《文学旬刊》编者的信中,巴金对《礼拜六》、《半月》、《快活林》等刊物所表现的庸俗、消遣倾向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还表达出对《小说月报》所刊“新小说”的由衷赞赏。
8.《论主观》的作者是舒芜;《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的作者是苏童。
9.著作《巴金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道路》作者是李存光;论文《巴金的〈家·春·秋〉及其它》的作者是王易庵。
10.著作《巴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的作者是陈思和;论文《〈雾〉、〈雨〉与〈电〉》的作者是刘西渭。
11.棋是格非小说《褐色鸟群》中的人物;秦蕴玉是巴金小说《雾》中的人物。
12.1907 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13.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正式出版,裘廷梁发表《论白话的维新之本》一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文化先行者的言文合一主张。
14.池莉被人们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小说是《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15.认为《红楼梦》的厌世解脱精神是“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是悲剧之最上乘者,是“悲剧中的悲剧”的是王国维。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C. 《第四病室》
D. 《小人小事》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2. 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灭亡》
B. 《雾》
C. 《新生》
D. 《 菊芬 》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
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
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
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9. 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A. 《妻妾成群》
13.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4.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D. 《爸爸爸》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9. 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 “弃典籍而采近事”
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B. 李静淑
C. 姚国栋
D. 万昭华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2. 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是:A. 《大篷车上》
B. 《烦恼人生》
C. 《不谈爱情》
D. 《太阳出世》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13. 《激流三部曲》包括:A. 《家》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复习题与答案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容述评。
答:在中国的历史上,1898年是不平常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流产的戊戌变法。
在文学史上,1898年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1、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诗界革命晚清的诗坛寂寞萧索,毫无生气,为了诗歌的革新解放,黄遵宪梁启超、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发动了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黄遵宪。
但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则是梁启超。
针对晚清诗歌创作追求古与雅的写作原则,梁启超他们提出了新与俗的纲领。
所谓新,或者说新的意境,就是指反映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
因此,他们认为,诗人应关心现实,熟悉生活,没有亲身的阅历,无法通晓世情不知现今的世事,就难以了解时势,就写不出新的意境。
所以“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
他们还认为,创造新的诗境,必须有新的思想,只有用新的思想来写新的生活,才能达到这一要求。
他们所强调的,是诗歌应该融入西方现代的思想观念。
针对“求古求雅”的原则,破了诗体雅俗的界限,黄遵宪就主诗歌创作的新与俗的理论,就是“以最浅之文字,存以深意”,而黄遵宪的诗作就是实践这种主的典型代表。
这场目标在于“以旧风格含新意境”,只“革其精神,非革其形式”的“诗界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以新思想与旧形式的揉合杂拌为奋进目标的改革,当然结不出诗歌的硕果,也难于开一代诗风。
2、从报章文体到新文体桐城派古文、八股文为中国锢禁文明之一大根源。
近代以来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这些文体的危害,同时也认识到统治者默认、提倡、推行这些文体的意图。
黄遵宪希望世儒能改变“老死不知悔”的态度,跳出这种毁灭人材、束缚文学的圈子。
于是,黄遵宪、康有为等人曾提出过“适用于今、通行于俗”,“情深而文明”的改革设想。
但这种设想并没在理论上得到更多的探讨。
后来,在报章文体出现,“新文体”流行,梁启超才适时提出“文界革命”的主的。
“新文体”实际上也就是随着现代型报刊杂志的繁荣和政治改良运动兴起而出现的“报章文体”。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B “叙述”
C “人物、故事、情节”
D “意义”
【答案】:A|B|C|D
14.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指:
【选项】:
A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B《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
C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D三反运动
【答案】:A|B|C
15.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
【选项】:
【选项】:
A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B “零度状态”的叙述
C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
【答案】:A
3.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
A “熏”
B “浸”
C “刺”
D “提”
【答案】:A|B|C|D
16.裘廷梁详细列举了白话的益处有()。
【选项】:
A “省力”
B “免枉读”
C “便幼学”
D “炼心力”
【答案】:A|B|C|D
17.在文学争取回到文学本身,小说开始寻找自己的时候,作为“双子星座”出现的作家是:
【选项】:
A戴厚英
B白桦
【答案】:B
30.诗界革命运
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选项】:
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2.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考核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P35-53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基本叙事特征: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③随机性和偶然性;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参见教材:P190-192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惨淡的人生;②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③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④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⑤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P194-211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考核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P90-100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考核知识点: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P17-21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确立:①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解析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现在接受”B. “期待视野”C. “先在理解”D. “先在知识”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2. 《塔铺》的作者是:A. 方方B. 池莉C. 刘震云D. 刘恒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A. 春柳社B. 春阳社C. 春草社D. 春风社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A. 马原B. 莫言C. 格非D. 余华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
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A. “义法”说B. “肌理”说C. “清空雅正”说D. “道统”、“文统”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A. 格非B. 孙甘露C. 莫言D. 马原满分:2 分得分:2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A. 《可爱的人》B. 《路上所见》C. 《报复》D. 《悼橘宗一》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A. 莫言B. 洪峰C. 马原D. 余华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A. 黄遵宪B. 梁启超C. 康有为D. 谭嗣同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3
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汉语言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A.“熏”B.“浸”C.“刺”D.“提”2.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是()A.《安徽俗话报》B.《二十世纪大舞台》C.《戏剧丛话》D.《新戏剧》3.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革命B.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C.赚钱D.迎合读者4.《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正确B.错误5.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先锋作家”是:()A.格非B.苏童C.余华D.莫言6.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民初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 A、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学的变革B、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C、救亡与启智成了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D、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7.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A、错误B、正确8.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正确B.错误9.所谓“文界革命”的主张是在“新文体”流行之后,才由()明确提出的。
A、黄遵宪B、梁启超C、康有为D、谭嗣同10.李希凡和蓝翎在《文史哲》(1954年第9期)和《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发表了《关于及其它》和《评》两篇文章。
()A.正确B.错误11.从李冷、陈真、吴仁民、李佩珠以至于《家》中的觉慧、觉民,巴金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革命的英雄,他一直在讲述和建构着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
这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带上了明显的主观想象成份。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一及参考答案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考核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诗界革命;②文界革命;③小说界革命;④文明新戏;⑤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P35-53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基本叙事特征:①视点下沉;②零度叙事;③随机性和偶然性;④平面化和零碎化。
参见教材:P190-192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直面惨淡的人生;②追随时代的“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③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④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⑤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P194-211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考核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五四时期的萌芽;②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④左翼文艺运动;⑤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P90-100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复习题二及参考答案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考核知识点: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P17-21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确立:①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参见教材:P138-155三、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叙事的变革:(1)意义的消解:元虚构。
(2)反传统的操作:①“戏拟”;②设置“空缺”;③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参见教材:P174-183四、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考核知识点: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①把读者当作交流对象;②明确的读者在场意识;③读者在“本文结构”前入侵文本。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1. 刘恒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12. 辛亥革命前的1910年,上海出现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成员有任天化、汪优游、陈大悲等,剧目也多是配合政治斗争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3. 《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14. 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正确答案:ABC
9. 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民初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
A. 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学的变革
B. 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C. 救亡与启智成了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
D. 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正确答案:ABCD
10. 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受众队伍是:
A. 格非
B. 孙甘露
C. 莫言
D. 马原
正确答案:B
6. 新创办的()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 《小说林》
B. 《热风》
C. 《大众文艺丛刊》
D. 《文学杂志》
正确答案:A
7. 《迷舟》的作者是:
福建师范大学20年秋季《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附标准答案
33.《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福建师范大学20年秋季《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附标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悼橘宗一》、《伟大的殉道者》发表于()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答案:D
2.胡适认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是:
A.严复
30.陈荣衮提出白话文是 “维新之本”的主张。
答案:错误
31.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答案:错误
32.从李冷、陈真、吴仁民、李佩珠以至于《家》中的觉慧、觉民,巴金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革命的英雄,他一直在讲述和建构着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这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带上了明显的主观想象成份。
B.知识分子内部结构的调整
C.作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D.走向世界的文学梦
答案:ABCD
16.三次文艺批判运动是指:
A.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B.《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
C.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运动
D.三反运动
答案:ABC
17.下列属于周作人的文学主张的是:()
A.人的文学
B.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与肉的一致的文
答案:正确
25.1907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答案:正确
26.明确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黄遵宪,他在一八八九年的《夏威夷游记》中写道“故今日不作诗则已,若作诗,必为诗界之哥伦布玛赛郎然后可。犹欧洲之地方已尽,生产过度,不能不求新地于阿米利加及太平洋沿岸也。……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虽然,诗运无绝之时也。今日者革命之机渐熟,而哥伦布玛赛郎之出世必不远矣。”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试卷(期末)答案1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期末试卷(开卷)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成绩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1、论近代文化机制的渐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
2、论共和国文学的历史源流。
3、论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二分析(40分)巴金《谈〈望乡〉》赏析。
附原文:谈《望乡》巴金最近在我国首都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上演日本影片《望乡》,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公开反对,有人说“映了这样的影片,社会上流氓不是更多了?”有人甚至说这是一部“黄色电影”,非禁不可。
总之,压力不小。
不过支持这部影片放映的人也不少,报刊的评论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望乡》在今天还能继续放映,当然不会是无条件的放映,是进行了手术以后的放映。
我看放映总比禁止放映好,因为这究竟给我们保全了一点面子,而且阐明了一个真理:我们的青年并不是看见妇女就起坏心思的人,他们有崇高的革命理想,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据说老年人对《望乡》持反对态度的多,我已经踏进了七十五岁的门槛,可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我认为这是一部好电影。
我看过电影文学剧本,我看过一次影片,是通过电视机看到的,我流了眼泪,我感到难过,影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阿琦的命运像一股火在烧我的心。
我想阿琦也好,三谷也好,都是多么好的人啊。
我写过一本小书:《倾吐不尽的感情》,我对日本人民和朋友是有深厚感情的。
看了这部影片以后,我对日本人民的感情只有增加。
我感谢他们把这部影片送到中国来。
我喜欢这部影片,但是我不愿意多看这部影片。
说实话,我看一次这部影片,就好像受到谴责,仿佛有人在质问我:你有没有做过什么事情来改变那个、那些受苦的人的命运?没有,没有!倘使再看,我又会受到同样的质问,同样的谴责。
我生在到处都有妓院的旧社会,一九二三年五月我第一次同我三哥到上海,当时只有十九岁。
我们上了岸就让旅馆接客人用的马车把我们送到四马路一家旅馆。
旅馆的名字我忘记了,我只记得斜对面就是当时的一家游乐场“神仙世界”。
39456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7.“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我愿意 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段文字出 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 A.《1956 年新年随笔》
4.郭沫若塑造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是:() A.《湘累》 B.《卓文君》 C.《王昭君》 D.《聂嫈》 答案:BCD
5.池莉的主要 作品有() A.《烦恼人生》 B.《不谈爱情》 C.《太阳出世》 D.《你是一条河》 答案:ABCD
6.下列作品中属于洪峰的是: A.《 生命之流 》 B.《瀚海》 C.《奔丧》 D.《拉萨河女神》 答案:ABC
9.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 便于 1953 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 2 期和第 3 期的《文艺报》上。 A.错误 B.正确
39456 福建师范大学福师《20 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答案
答案:A
10.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9.()是姚斯 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现在接受” B.“期待视野” C.“先在理解” D.“先在知识” 答案:B
10.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 A.“义法”说 B.“肌理”说 C.“清空雅正”说 D.“道统”、“文统” 答案:A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是《团圆》中的人物的是: A.王芳 B.王复标 C.王东 D.小虎 答案: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1203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作业答案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1. ()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A. “现在接受”B. “期待视野”C. “先在理解”D. “先在知识”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2. 《塔铺》的作者是:A. 方方B. 池莉C. 刘震云D. 刘恒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3. 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旨在“研究新旧戏曲,翼为吾国艺界改良之先导”的()A. 春柳社B. 春阳社C. 春草社D. 春风社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4. 运用“戏拟”这种方式最受注目的作家是:A. 马原B. 莫言C. 格非D. 余华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5. 以弘扬儒家“道统”、“文统”为宗旨的各文学派别声势大振。
在文论上,桐城派主张()A. “义法”说B. “肌理”说C. “清空雅正”说D. “道统”、“文统”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6. 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A. 格非B. 孙甘露C. 莫言D. 马原满分:2 分得分:27. 巴金的作品中反映轿夫一家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崇敬与同情的是:A. 《可爱的人》B. 《路上所见》C. 《报复》D. 《悼橘宗一》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8. 《许三观卖血记》的作者是:A. 莫言B. 洪峰C. 马原D. 余华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9. 诗界革命的滥觞起于()A. 黄遵宪B. 梁启超C. 康有为D. 谭嗣同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10.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著名论断是在()一文中提出来的。
A. 《新民主主义论》B. 《五四运动》C.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D.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11.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B. 左联C. 太阳社D. 研究会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12. 在故意设“空缺”方面,格非的小说()就是典型的代表。
A. 《迷舟》B. 《信使之函》C. 《访问梦境》D. 《请女人猜谜》满分:2 分得分:213. ()首先提出,“文字者天下人公用之留声器也”,文字的作用是沟通思想、传授知识,因此文字一定要为群众所懂得。
A. 梁启超B. 黄遵宪C. 裘廷梁D. 陈荣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14. 到1903年,梁启超又把()运用到小说界革命中,从而形成了文学进化观。
A. 生物进化论B. 文艺复兴思想C. 民主思想D. 科学思想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15.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 革命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C. 赚钱D. 迎合读者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16. 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A. 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B. “零度状态”的叙述C. 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Q17. 《枣树的故事》的作者是:A. 孙甘露B. 格非C. 叶兆言D. 苏童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C18. 胡适认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是:A. 严复B. 魏源C. 梁启超D. 林纾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D19. 汪文宣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憩园》B. 《寒夜》C. 《团圆》D. 《灭亡》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20. 《迷舟》的作者是:A. 格非B. 苏童C. 余华D. 莫言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9 道试题,共38 分。
)得分:381. 下列属于李大钊的作品的是:()A.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 《庶民的胜利》C. 《Bolshevism的胜利》D. 《什么是新文学》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2. 为了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主要进行的反传统的操作有:A. 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B. 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C. “戏拟”D. 虚构的真实性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3. 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A. 《报复》B. 《悼橘宗一》C. 《伟大的殉道者》D. 《可爱的人》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4. 下列属于胡适的文学改革的主张的是:()A. 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B. 情感者,文学的灵魂,文学之无情感,如人之无魂C. 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D. 不用典,不讲对仗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5. 《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中,把当时中国的作家分为三类,右翼作家最主要的就是“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帮凶和帮闲”,他们包括()A. 顾一樵B. 徐中年C. 沈从文D. 梁实秋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6.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7. 梁启超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探讨了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心理感动力有()A. “熏”B. “浸”C. “刺”D. “提”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8. 马原的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A. 《海边也是一个世界》B. 《大师》C. 《游神》D. 《虚构》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CD9. 八十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变迁的基本特点是:()A. 人文精神的失落B. 知识分子内部结构的调整C. 作家社会角色的转变D. 走向世界的文学梦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10. 下列属于周作人的文学主张的是:()A. 人的文学B. 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与肉的一致的文C. 平民文学应以普遍的真挚的文体,写普遍的真挚的思想与事实D. 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11. 巴金创作对本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表现在:A. “看官知道……”之类的模式B.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C. 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一些表现技巧D. 情节进行之中设置“悬念”和“扣子”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12. 关于新写实小说的文本特征,批评家陈晓明曾概括为:A. 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B. 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涵的生存状态C. 隐匿式的缺席式的叙述D. 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的,或无所适从而尴尬的生活情境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13. 郭沫若塑造的三个叛逆的女性是:()A. 《湘累》B. 《卓文君》C. 《王昭君》D. 《聂嫈》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CD14. 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A.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B. 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C. 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D.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CD15. “小说界革命”在创作上的另一反响就是“谴责小说”的出现,其主要代表作包括()A.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B. 刘鹗的《老残游记》C.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D. 曾朴的《孽海花》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16. 下列余华的作品中被看作是戏拟传统武侠、侦探、言情小说,颠覆传统叙述模式的代表作的是:A. 《鲜血梅花》B. 《河边的错误》C. 《古典爱情》D. 《十八岁出门远行》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17. 下列选项中属于旧红学中“索隐派”的特点的是:()A. 把《红楼梦》看成是影射清朝人物事件或清朝政治的的小说B. 强调《红楼梦》的政治寓意C. “阐证本事,寻求书中物事和历史上的物事的关合”之处D. “拿证据来”考证结果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18. 1921年到1923年,全国有大小文艺社团40多个,文艺刊物50多种,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A. 学衡B. 研究会C. 创造社D. 新月社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CD19. 下列属于鲁迅的杂文集的是:()A. 《热风》B. 《坟》C. 《华盖集》D. 《华盖集续编》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BCD三、判断题(共11 道试题,共22 分。
)得分:221. 从《灭亡》到《爱情的三部曲》的《电》,巴金完成了对于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的建构。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2. 文革结束后,巴金复出文坛。
此后,他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又恢复了三四十年代创作中那种满蕴着忧国忧民情绪,猛烈地批判社会锢疾的个性特征。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3. 钱玄同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4. 何其芳的《胡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林默涵的《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便于1953年年初,分别刊登在第2期和第3期的《文艺报》上。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5.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散文集。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6. 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7. 陈荣衮提出白话文是“维新之本”的主张。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8. 李希凡和蓝翎在《文史哲》(1954年第9期)和《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9. 《死去的太阳》中的吴养清在狂热地参加斗争运动之后,也曾一度对前途感到幻灭,但最终仍突然从幻灭中觉醒,又继续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B10. 诗界革命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A. 错误B. 正确满分:2 分得分:2正确答案:A11. 1907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