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专业:口岸物流网络管理

班级:08物流1班

姓名:王佳超

学号:33

指导教师:徐进

论文摘要

连锁超市在我国已发展10多年了,目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迅猛的发展。连锁零售企业以其高效率、多品种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外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给国内连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本土连锁超市企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相比无论在物流设施还是物流运作模式上都相距甚远。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思考的问题,配送作为连锁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问题一直是学术和实物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分析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结构,模式

目录

一、连锁超市 (1)

(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征 (1)

(二)连锁超市经营的类型 (1)

二、在连锁企业中的物流配送的结构和模式 (1)

(一)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 (1)

(二)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 (2)

三、好又多配送的特点 (2)

(一)地域跨度小、运作短路化 (2)

(二)批量采购.统一配送 (2)

(三)商品种类繁多,配遥和仓储要求多样化 (2)

(四)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问要求严格 (3)

(五)超市物流系统要素问存在非常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3)

(六)物流的主体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 (3)

(七)流通加工功能增强 (3)

四、当前好又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小规模限制规模效益 (3)

(二)以自营物流为主,配送率不高 (4)

(三)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 (4)

(四)配送成本过高 (4)

(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5)

五、连锁企业好又多的物流配送发展对策 (5)

(一)正确选择物流配送模式 (5)

(二)提升信息系统和机械装备的水平 (5)

(三)加快连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6)

(四)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6)

(五)降低配送成本 (6)

六、结论 (8)

参考文献 (9)

一、连锁超市

(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征

连锁超市指的是一个商业集团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价格,在多处同样命名(超级市场的装修甚至商品的陈列也都差不多)的超级市场里,出售品种都相同的商品,这种同时经营的超级市场就被称为连锁超市。它是零售业态的一种,以“销售价格低廉顾客自我服务”赢得消费者的欢迎,由多个以上的门店组成,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统一订货,集中合理配送,统一结算,实行采购与销售职能分离的经营形式。连锁超市以连锁制为轴心,广布的门店为市场依托,中央采购制为经营形式,降低成本,挖掘销售利润,以多功能,集约化的配送中心降低商品库存、开发物流利润。它是商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最佳方式。按照国家《零售业态分类》(2004)分类标准的界定,超级市场是指以主、副食品及家庭口用商品为主要经营范围,是开架售货,集中收款,满足社区消费者口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连锁超市,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l)多店铺组织:连锁经营从基本形式来看,是由一个总部和若干个连锁店组成的。

(2)网络化流通:连锁经营的多店铺组织形式,从其业务营运角度来分析,其实质是网络化流通。(3)标准化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连锁门店的统一形象,稳定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简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并控制人为因素对经营管理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连锁超市经营的类型

连锁经营的类型在各国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在日本通常将连锁经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正规连锁((RegularChain,简称RC),也可称直营连锁,是大资本通过独资,控股或吞并,兼并等途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和规模的一种形式;二是特许连锁(Franehiseehain简称Fe),又称合同连锁(eontractehain),特许加盟连锁,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三是自由连锁(vohintaryChain简称VC),是保留单个资本所有权的联合经营。

二、在连锁企业中的物流配送的结构和模式

(一)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连锁集团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且只服务于自己的连锁分店;其二是物流配送中心向外开放或虽是自己的配送中心但还有另外供应方。

(二)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

配送模式是配送业务的运作方式,配送活动在不同国家和经营者之间,是以不同方式组织和开展的,形成了各种配送模式。第一、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第二、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第三、独立配送模式与共同配送模式 配送中心

门店供应商订单订单

门店物流发货整合订单

收货检验

图1. 配送中心运行的模式

三、好又多配送的特点

(一)地域跨度小、运作短路化

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相比,好又多超市物流系统跨度较小,主要体现在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因此,在配送中心与店铺的选址规划时,店铺布局以及商品陈列配置等众多业务中均考虑了物流系统运作的短路化问题。

(二)批量采购.统一配送

各门店的商品统一由总部采购,按照统一的分销策略和各门店对商品品种、规格、包装等的要求,统一储存和配送,从而实现大批量进货获取折扣和延长付款的机会,形成规模效益。如联华超市80%的采购集中权集中于总部,只有那些没条件统一的才分散给各门店采购。

(三)商品种类繁多,配遥和仓储要求多样化

超市的经营商品种类很多,涉及日用品、食品、家用电器、家居装饰等。因此对配送和仓储的要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

生和保温,而对于易碎易压物品(如玻璃制品)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也需要专业的操作和运输要求。

(四)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问要求严格

好又多超市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等影响较大,造成门店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求要提高配进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较小的店甚至一天要求送货几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问限制,如限定某个时间到货。(五)超市物流系统要素问存在非常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如超市配送中心增加商品总库存量,相应提高了商品供应保障程度,但势必会增加保管费用。超市物流系统的运输、保管、搬运、流通加工等分系统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

(六)物流的主体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

从其经营范围来看,超市的主体有其特定的内容。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超市商品将出现多样化趋势。此外,连锁超市的经营特点还要求其物流系统具备高效的退货和换货能力。一方面,因为连锁超市的损货率较高,造成退货频率和数量比零售店大。另一方面,零售商品的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如季节性商品等。

(七)流通加工功能增强

连锁超市配送过程中对一些商品的流通加工增强,是因为一方面,超市实行集中采购和批量进货,每次进货量大,因此一般供货商都以大包装供货,而连锁门店销售时要拆零,另一方面,要对特殊货物(比如农产品、即食食品等)进行简单加工,因此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和流通加工等功能。

四、当前好又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连锁企业配送的现状十分薄弱,甚至成为制约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面对如此的发展前景,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找到一些解决措施,从而加强我国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

(一)小规模限制规模效益

尽管目前我国的零售企业都在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但规模普遍偏小,据统计,我国现有的连锁商业企业平均每家拥有的店铺数虽达到17家,但不少企业仅有3~4家。而好又多超市在上海也只有9家店。

从整体上看,单体规模和容量比较小,每个网点配送量小,频率高。国际连锁巨头

的特大型超市的单体面积可达到10000㎡左右,而一般的大型和中型超市的面积也分别在5000和1000㎡左右。而好又多超市的面积也就在500至1000㎡左右。因此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小规模的门店的每次配送量较小,配送频率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流成本的增加。

(二)以自营物流为主,配送率不高

由于我国引进物流管理的时间短,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形成的时间还不长,物流水平和诚信度不高,而且国内的物流服务相应的法律还不健全,由于很多自营物流的配送中心的管理不规范,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水平低下,而好又多又是在传统的供销社和百货公司等基础上组建的,本身有一定的物流资源,所以好又多超市采取了自营物流模式。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经营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影像,只是好又多超市难以根据需求对业务流程惊醒必须的重组和改造,有些物流中心还只是仓库的功能,加上配送体系的不规范和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下,导致物流服务水平低,影响了超市的正常运营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意统一配送。所以好又多超市的平均商品统一配送率仅为50%。(三)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

我国配送中心的起步比较晚,参与研究的专业人员不多,在制定物流方案、实施管理、开拓物流市场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十分欠缺专业人才,而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物流业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运输、仓储的概念上,还没有上升到物流服务的理念。专家预计,今后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我国物流业将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水平。目前,国内需要600多万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规划咨询、物流外向型国际、物流科研这三种人才在业内最为缺乏。(四)配送成本过高

由于好又多超市现有的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即通过一些国有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际上形成了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又一个批发环节,自己特有的厂家——连锁超市并没有形成。对于分店来说,进货环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导致成本上升。根据国外的经验,配送中心应属于连锁超市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门,建立前期投入较大,运行成本较高,配送中心有一个达到盈亏平衡点的配送规模,只有当配送的店铺数和经营规模超过盈亏平衡点时,才能够盈利。日本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一般要负责配送70多个店铺,美国沃尔玛更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

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目前的胜佳超市配送中心只配送30个店铺,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成本降不下来,所以在价格上的优势也就难以体现。

(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物流服务市场还很不规范,如对于冰激凌、海鲜、肉类等需要冷藏或冷冻的商品没有相应的温度标准。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并且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经验,而物流系统建设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好又多等连锁超市需要政府在其发展的初期给予一定的扶持。

五、连锁企业好又多的物流配送发展对策

(一)正确选择物流配送模式

从近期来看,好又多主要还得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改造自身的物流资源,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借助社会物流作为补充。因为中小型连锁企业业务量相对较小,可积极使用社会物流所提供的服务。各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连锁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的不同阶段和规模选择适当的物流模式。从物流配送对企业成功的关键性和自身经营物流配送的能力等角度,决定企业是自营配送还是利用供应商或借助于第三方的社会配送,或者某些环节使用企业自营配送,另一些环节采用其他配送模式,所有这些并无定式。

(二)提升信息系统和机械装备的水平

可以说,连锁集团的信息系统是其神经中枢,它使整个连锁集团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此,在连锁集团中,尤其是在其物配中心里,应努力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把各个门店、总店、仓库和配送中心联系起来,及时处理供货、补货、进货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使物流配送中心做到“最优的库存分布、最理想的库存水平、最快捷的市场反应、最迅速的输送手段”。

由于我国目前还不适合完全自动化的机械化模式,不过为了更好的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我们可以选择半自动化的机械化模式进行配送。保留一部分的人力劳动力的同时运用机械化的设备进行配送,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加快配送的速度,给连锁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三)加快连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连锁企业不仅需要熟悉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更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的专业人才。加快连锁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连锁企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应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可采取正规教育和在线培训、国内培养与引进国外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高校设置“物流管理”专业,扩大招收物流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中高级物流人才,加强与国外物流理论界沟通,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加强培训现有人才,实行“走出去”战略,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市场运作经验。

(四)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发达国家连锁超市都把提高配送服务质量视为发展配送业务的重要手段,并通过有效的配送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配送服务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讲就是要要做到拣选配货准确无误、发货不出现错装、发货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期限、发送的目的地准确无误和保持配送货物的完整性等;在国外连锁超市中的配送非常注意保持“基础质量”的稳定,使配送货物的准确率、准时率经常保持在100%的水平。

(五)降低配送成本

通过配送,才能最终使物流活动得以实现,而且,配送活动增加了产品价值,它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完成配送活动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即需配送成本。有五种策略可以有效的降低配送的成本:(1)混合策略:是指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自身完成。这种策略的基本思想是,尽管采用纯策略(即配送活动要么全部由企业自身完成,要么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完成)易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使管理简化,但由于产品品种多变、规格不一、销量不等等情况,采用纯策略的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2)差异化策略:是指根据产品特征不同,顾客服务水平也不同。当企业拥有多种产品线时,不能对所有产品都按同一标准的顾客服务水平来配送,而应按产品的特点、销售水平,来设置不同的库存、不同的运输方式以及不同的储存地点,忽视产品的差异性会增加不必要的配送成本。(3)合并策略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配送方法上的合并:企业在安排车辆完成配送任务时,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做到满载满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产品品种繁多,不仅包装形态、储运性能不一,在容重方面,也往往相差甚远。另一个则是共同配送:是一种产权层次上的共享,也称集中协作配送。它是几个企业联合集小量为大量共同利用同一配送设施的配送方式,其标准运作形式是:在中心机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各配送主体以经营

活动(或以资产为纽带)联合行动,在较大的地域内协调运作,共同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客户提供系列化的配送服务。(4)延迟策略:是对产品的外观、形状及其生产、组装、配送应尽可能推迟到接到顾客订单后再确定。一旦接到订单就要快速反应,因此采用延迟策略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信息传递要非常快。(5)标准化策略:是尽量减少因品种多变而导致附加配送成本,尽可能多地采用标准零部件、模块化产品。

六、结论

综上所述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物流配送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人们来发现、改善和实施,仅仅重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认识,只有认识了才能真正的重视起来。我国应该更多开始考虑规模效益的发展,提升信息系统管理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等问题,加快连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物流配送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虽然现在落后于国外的物流配送,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流配送在我国一定能够拥有很好的前程,随着物流人才的辈出,连锁企业的经营一定能够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学锋,《国际物流运输》,化工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2、王剑钊,《零售店连锁经营的物流分析》,物流技术,2005年2月

3、韩晓莉,《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中心建设》,2002年11月

4、阎昌晶,《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现状及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物流科技.2003

5、好又多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b4105029.html,/index1.php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精)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主要零售市场,国内外连锁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展开,连锁超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占连锁经营的核心地位的物流配送自然成为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我国连锁超市采取的配送模式,通过对连锁超市的配送发展状况和配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物流配送的因素,最后结合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配送模式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At present, In supermarket chains, convenience stores and other retail markets, the pattern of competi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hain has basically supermarket chain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ccount for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chain operation, logistics naturally becomes a prior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permarket chain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permarket chains in China, By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supermarket chain's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model, the distribution of supermarket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factors, Finally, the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optim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mode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且零售业已经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先导性产业。连锁超市作为零售业的重要业态和主要载体,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近几年来,我国连锁超市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大型超市集团不断涌现,零售百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而且,我国零售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而大门洞开,外资零售巨头加剧了对我国零售市场的掠夺和扩张,因此我国零售业市场竞争激烈,白热化趋势不断增强。为了应对外资零售商的竞争和挑战,提高企业是市场竞争力,我国的连锁超市加快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步伐。本文通过对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指出了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现存问题,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来超市物流配送体系。 二、国内外文献回顾

红旗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管理策略分析5

201x 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红旗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管理策略分析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天府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学号: 指导教师: 2018年3月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作者专业:物流管理 作者学号: 年月日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

摘要 连锁超市是目前世界零售业最重要的业态,也是我国零售业的主力军。物流配送显然成为连锁超市运营管理的一个重点。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选择单一,统一配送率低,还达不到规模效益。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物流配送过程中的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路径规划、库存管理、分拣路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作了相应的研究,但是研究有关的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的选择的还很少,而实际上配送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配送的管理,也影响着超市的配送绩效。 本文先是介绍了配送、配送模式等基本概念和我国超市物流配送的特点,再简单的介绍了红旗连锁超市的背景及超市行业背景,对红旗连锁超市自营配送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在对连锁超市选择配送模式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作了介绍。其中定量方法有三种,确定型决策法、非确定型决策法和风险型决策法,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应采用确定型决策法。 关键词:连锁经营连锁超市物流配送

连锁超市配送-演讲稿(1)

B09321班第一组组长张洪娟组员杨洁赵海英武婷婷赵珊珊张雅丽 流通产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多次变革,而最新的一次变革则体现在连锁店的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连锁经营逐渐占据了零售业的主流地位,以它强劲的态势,风靡全球。走入21世纪的中国,也走上了转入现代流通体制之路。 一、连锁超市配送行业特点 凡是商业,无论营销策略和技巧怎么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成本控制。连锁店正是通过整体联系观,实现了对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流(以下简称“五流”)的合理的分解和整合,形成了一套能控制成本至盈利水平的有效的营运和管理机制,达到了“整体计划,整体协作,整体管理和整体效益”的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统一化。成功的连锁店都采用了统一经营的思想。它在采购,配送,销售,价格,服务,环境,广告等等环节上采取了集中统一的营运方式,使其具有强大的议价能力,批发功能和规模效益。以此避免了人财物的交叉重叠,分散经营,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其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二)一体化。一体化经营是连锁店成本驱动的产物。连锁经营把外部企业交易市场纳入了企业内部,实现了最小费用、最少环节、最少风险、最少库存、最高效率的目标,从而实现了薄利多销的策略。一体化还使连锁店与供应商的联系更为密切,使双方能更准确、更迅速地把握信息,求得共同发展。 (三)计划化和制度化。连锁店的成功离不开“五流”的合理化。计划化和制度化是统一化和一体化的实现方式。有计划的管理使连锁店将琐细零乱的商品流动变为井井有条的流水作业过程。做到购物有序、出货有序、资金流动有序。比如,美国的沃尔玛、麦当劳、西尔斯等连锁店都有计划决策中心,对公司的每一步经营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备有工作手册。据估计,沃尔玛因为预先计划,每年可节省成本30多亿美元。 (四)标准化和专业化。当《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把标准化和专业化描述成“像两个巨人并肩前进”时,这样两个“巨人”实际上已领导着连锁经营大踏步前进了。连锁经营从决策计划、采购配送、经营管理、库存销售,到商品陈列、卫生清洁等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五)科学技术化。现代科技不仅使连锁店很容易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业务和信息,还使计划化也变为可能。POS、ECR、MIS等系统和卫星通信、电脑电话互联网的应用大大提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流程

自采商品物流配送流程 研讨版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是专门为连锁超市门店配送商品的管理机构和货物的集结点,配送中 心由信息中心和仓库构成。 为合理的运用采购部、物流部、门店运营的管理机制,并有效的进行衔接与组织责任化,特制订自采商品的配送流程。 流程: 1. 自采商品门店填写《春丰购物广场自采商品订货明细表》图表1,通过飞鸽传书上传至采购部 对应部门。 图表1、 2. 采购部汇总门店总订货量,根据实际总量是否达到出车采货量进行采货。 3. 采购部将采货商品送至仓库物流部,并对物流进行数量交接,仓库进行微机商品入库一式两联,采购人 员、物流验货人员签字确认。采购留存一联与财务对撞、物流留存一联。 4. 次日采购部提交门店配送单据需注明年、月、日,远程复制在仓库电脑《门店配送单文件夹》, (采购部有权对门店配送单据商品数量进行修改,因采购商品时需整件进货,在修改单品数量<5 , 价值金额<100 元,门店可进行收货,如数量、金额超出规定,需提前与门店沟通。) 5. 物流按采购下发的门店配送单据进行商品分拣,按门店需求进行放置。 6. 仓库根据门店商品总量合理向采购部上报配送车的大小, 7. 注: 8. 物流进行装货并安排合理路线进行门店送货。并打印出门店配送单据一式两联,仓库人员与门店进行数 量交接,并在配送单据中门店签字。门店留存一联,仓库流程一联备档。 9. 门店根据实到商品数量进行库存录入, 10. 门店根据需返厂数量与物流交接,并在门店返厂单中签字确认,门店需将退货明细通过飞鸽传书上传至 对应采购,便于采购及时准确的与供应商联系。 11. 仓库对门店返厂单独存放,采购下次采购进货时进行返厂退货。 12. 门店可随时查询仓库有库存商品的库存数量,如有需求可直接飞鸽传书进行要货。配送中心 合理安排车辆送货。

浅谈当前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精)

浅谈当前连锁超市配送中心 [论文摘要]一个成功的连锁超市离不开高质量的配送中心,它对于超市采购的成本、运营的效率等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配送中心的方方面面,以期改进配送中心的运营模式。 [论文关键词]连锁超市配送超市模式 前言 连锁超市之所以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商业形态,它是以连锁体制为轴心,以广泛的店面网络为市场依托,以中央采购制形成批量采购利润,以现代化的物流方式——配送中心获取物流利润。 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它是“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相辅相成的最佳形式。 一、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高度集中的采购与配送,使连锁超市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实现超市连锁的规模效益。统购分销,形成经济规模,降低流通费用。连锁超市实行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将厂家或自己加工的产品配送给各个分店,保证了各分店商品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减少了交易次数,可以降低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费用。 第二,有利于实现超市连锁资源的优化组合,减少分店的库存,提高商品流通效率。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地为分店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因此可以使分店库存量很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第三,有利于超市连锁的价格优势,密切了连锁超市与供应商的关系。连锁超市庞大的销售网络对供应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其大批量进货可以得到优惠的价格折扣,两者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连锁超市通过其商品销售信息对供应商的反馈,取得对产品生产的影响力。 二、超市配送的难题 超市配送中心强大的作用背后是一个复杂的需要多方支持的系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不免会有很多的问题。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现阶段超市配送效率不高。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有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仓库改建而成,缺乏与物流运作配套的技术与管理。目前超市平均配送效率只有60%~70%,这一配送效率仅局限于中心城市或某一个地区,如果市场范围扩大,其配送效率会明显降低。而国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其配送效率一般都在80%~90%,足见差距所在。连锁超市建立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提高配送水平来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总成本,实现销售利润的最大化,因而它不是传统的仓库和运输方式所能实现的。不能实现统一配送就意味着没有统一进货,不能统一进货就没有了超市连锁经营的根基。 第二,运行成本高。现在的一些配送中心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原有的进货渠道,通过一些大批发企业进货,然后再分配给二级或基层的分店,配送中心实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_李小花

2009年 第11期 物流工程与管理 第31卷 总第185期 LOGISTICS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收稿日期】2009-10-15 【作者简介】李小花(1971-),汉族,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商品配送?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 李小花 (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近些年,连锁超市在中国有了快速的发展,随着连锁超市的规模扩大,物流配送在连锁超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配送体系成为他们竞争的焦点。文中从现阶段我国连锁超市主要的配送模式入手,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策略以便更好的发展连锁超市企业。 【关键词】连锁超市;配送模式;共同配送 【中图分类号】 F2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993(2009)11-0078-02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 LI Xiao-hua (Fujian Electric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upermarket chains in China, with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supermarket chains,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 the supermarket chain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distribution system, to be their focus of competition.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ge of China's major supermarket chains start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and to identify its problems, the final optimization strategy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supermarket chains in order to better business. 【Key words】Supermarket;Delivery Mode;Joint Distribution 1 前言 所谓连锁超市,是指在不同的地区的分店具有同样的布置、经营同样的业务、遵守同样的规范、实行同样的组织机制。每一个分店,既是总的连锁超市的分支和附属,又是具有相当自主权、自负盈亏的单一实体,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连锁店。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连锁超市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开始加剧。连锁超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改进物流现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等。 2 现阶段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 物流配送模式是指企业进行物流配送时所采用的基本战略和方法。当前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共同化配送模式以及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2.1 自营配送模式 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创建完全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对供应链各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实现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配送的一体化过程,避免商业机密的泄露。但其一次性投资大,运作成本较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配送人员与设备的闲置;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难以实现理想规模,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2.2 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 生产企业或供应商是指由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将连锁企业所需商品送到各连锁门店甚至上架的配送方式。其优点是密切生产企业或供应商与连锁超市的联系;由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配送,减少连锁超市的物流成本和实际操作步骤。缺点是不能满足连锁超市商品多品种,小批量,配送频率高,配送地点多的要求。 2.3 共同化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配送企业之间为总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一种协作性配送方式。该模式能促进企业运输规模的扩大,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充分利用;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其缺点是各连锁店间协调管理、成本收益分配与信息保密工作难度加大。 2.4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它是连锁零售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其专业配送机制通过规模性操作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减少经营风险;配送中心人员具有专业的配送知识,提高了服务水平,提高顾客的响应能力。不过连锁超市要承担连带经营责任;企业不能保证供货的正确和及时性。 3 连锁超市配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连锁超市企业是近十几年才兴起的。我国物流配送中心

超市下乡的配送策略研究

超市下乡的配送策略研究 摘要:超市下乡,是连锁企业的必然选择。面对经营农村连锁超市存在的空车率高、配送成本高和配送难度大等问题,连锁企业应在配送策略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物流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人员考核策略;车辆负荷和配载策略;社会车辆策略;配送速度和成本策略 一、人员考核策略 为了确保行车作业能按配送计划有效运行,需要对行车作业人员进行考核和管理。对行车作业人员进行考核的方式主要有报表管理方式、行车作业记录卡管理方式和行车记录器的管理方式。 报表管理方式又包括驾驶日报表方式、驾驶成绩报告书和配送人员出勤日报表的方式。利用表单对配送车辆驾驶情况做记录,除了能随时对车辆与驾驶员的品质及负担作评估调整外,也能反映出事前配送规划的效果,为后续营运配送计划管理提供参考。 行车作业记录卡管理方式,即对行车作业实行定时划卡制度。具体的方法是设立定时配送、划卡制度。即每一台配送车辆到店时要划卡,离店时也要划卡,到店至离店的时间为卸货和验货的时间。企业根据获取的POS 系统的信息来掌握配送车辆到店和离店的时间,分析运送作业、货物抵达后的交、接货作业效率。对配送车辆每到一店都实行同样的划卡制度,企业就能掌握车辆早到或晚到情况、在途时间,为人员考核和路线规划提供依据。 行车记录器方式。目前国内外已开始采用行车记录器方式,以便对车辆配送情况作即时详细的掌握。利用行车记录器可以掌握车辆配送过程中的行驶记录。行车记录器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掌握车辆配送过程中的行驶状况,包括时间、里程数、行驶速度等。 另外,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个油耗指标,节约奖、浪费罚。对车辆维修费进行包干等。 二、车辆负荷策略

中国连锁超市物流的现状及其模式分析

中国连锁超市物流的现状及其模式分析 超市(Supermarket)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作为零售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带来了商业的第二次革命,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极大程度地促进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自选商场”,真正的连锁超市起步于90年代初,在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期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商业领域各种零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之一。 1连锁超市发展的基本现状 超市的经营运作具有区别于传统零售方式的自身特点:其采用自我服务、一次购齐的销售方式,以经营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中低档商品为主,实行低利润率、高周转、廉价销售的经营方针,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等。尽管连锁超市的经营方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内连锁企业借鉴国外一些知名跨国连锁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一新型业态已经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得到了极为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行业成长业绩,并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区别于传统零售模式的新特点。 1.1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掀起兼并联合与资产重组的浪潮 在过去10年中,中国零售业一直保持着年均9.7%的快速增长,零售企业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并且销售总额占同期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比例也不断攀升。 商品零售业多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超市经营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特别是世界知名的超市企业大都采取连锁的方式,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甚至凭借连锁经营连续几年作为全球500强的首席。上海华联超市已取代上海一百居我国零售业的龙头地位,中国零售业前10强中连锁超市也已占一半以上。随着我国加入WTO,零售业作为中国最先全面开放的行业之一,面临着来自跨国零售集团大举进入的巨大威胁。目前,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易初莲花等已经进入中国,立足亚洲,拓展中国市场,逐步将其亚洲采购中心甚至全球采购总部设在中国,如法国家乐福在中国采购的商品已达到其亚洲采购量的58%,中国供应商的商品通过家乐福的采购系统已出口到了20个国家的数千家店铺。 面对国际零售巨头的大举入侵,国内的零售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国际零售巨鳄相比,国内零售企业仍然显得十分弱小。2000年度,沃尔玛的销售额为1900多亿美元,2002年达到2400亿美元;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的销售额在2002年也达到了780亿美元。相比之下2000年度中国零售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才为1600多亿元,中国最大的前30家连锁企业2003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074.47亿元,以2259家连锁店铺业绩名列全国首位的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也仅为119.77亿元,可见我国的连锁经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为了应对国际零售商带来的巨大压力,国内零售业界开始采取“连横”战略,在零售企业之间进行兼并联合与资产重组。2001年2月,同为中国零售业百强企业的北京西单商场、超市发和上海华联超市联合组建北京西单华联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首次实现大型商业企业的跨区域合作,揭开了全国零售企业联动发展的新一页。2002年7月作为中国连锁业的领军企业,已连续三年位居中国零售业排名第一 连续五年中国连锁业排名第一的联华超市与浙江省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华商集团,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将家友超市25家门店纳入旗下,而被业界人士称为中国连锁业重组第一案。 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已经成为我国连锁超市发展的大势所趋,通过“连横”策略,连锁超市规模不断扩

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择

超市物流配送中心的合理选择 超市物流陪送中心模式的合理选择 连锁超市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零售业态,近几年来在中国迅速发展。连锁超市以连锁体制为轴心,以广泛的店面网络为市场依托,以中央采购制形成批量采购利润,以现代化的物流方式——配送中心获取物流利润,将市场信息向加工制造业渗透,发展定牌商品,甚至形成供应链,开发生产利润。它是“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相辅相成的最佳形式。 连锁超市之所以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商业业态,是因为它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和分散销售,因而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具有价格、质量、管理、品牌效应等方面的优势。而统购分销这一系列活动正是通过配送中心这一环节来实现的,配送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连锁超市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说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一、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作用 配送中心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高度集中的采购与配送,使连锁超市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购分销,形成经济规模,降低流通费用 连锁超市实行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将厂家或自己加工的产品配送给各个分店,保证了各分店商品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减少了交易次数,可以降低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费用;统一送货,协调分配运输设施,选择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降低商品的损耗;统一检验,对商品编号入库,减少了分店的采购、检验、库存等费用,从而减少物流成本。随着进货量的增加,物流的规模效益将更加突出。 2、减少分店的库存,提高商品流通效率 在传统的购货方式中,零售商不可能从一个供应商那里得到所有的商品,而供应商的商品也不可能都是零售商所需要的,这样由于信息交流的不畅,影响了商品流通速度,而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地为分店提供其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因此可以使分店库存量很小,提高了商品流通的效率。 3、密切了连锁超市与供应商的关系 连锁超市庞大的销售网络对供应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其大批量进货可以得到优惠的价格折扣,两者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合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理论概述

摘要 物流配送是实行连锁零售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配送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着整个连锁超市的经营水平。通过对全球500强企业榜首的沃尔玛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出沃尔玛配送成功的原因以及针对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和沃尔玛采用的独特配送模式在中国的运行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沃尔玛配送中心配送模式

目录 引言 (3) 1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 (3) 1.1 自营配送模式 (3) 1.2 直接请供应商进行配送模式 (3) 1.3 共同化配送模式 (3) 1.4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3) 2 沃尔玛的概况 (4) 2.1 沃尔玛的简介 (4) 2.2 沃尔玛的发展历程 (4) 3 沃尔玛的配送中心 (5) 3.1 配送中心的设立 (5) 3.2 配送中心的基本流程 (5) 3.3 配送中心的职能 (5) 3.4 配送中心的形式 (6) 4 沃尔玛物流配送模式与发展分析 (6) 4.1 沃尔玛物流配送模式 (6) 4.2 沃尔玛配送的发展 (7) 结论 (8)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理论概述 引言 沃尔玛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沃尔玛物流配送管理模式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早在1970年沃尔玛在公司总部所在地建立起第一间配送中心,集中处理公司所销商品的40%。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配送中心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到现在该公司已建立62个配送中心,为全球4000多个让提供配送服务。整个公司销售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给,而其竞争对手只有约50%-65%的商品集中配送。如今,沃尔玛在美国拥有100%的物流系统,配送中心已是其中一小部分,沃尔玛完整的物流系统不仅包括配送中心,还有更为复杂的资料输入采购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等。沃尔玛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在北美大陆可以实现七天配送,然而到了中国后,却未能实现。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在中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是由于沃尔玛在中国业务开展过于美式化管理、过于僵化的统一采购与统一配送以及本土化程度的不足等。 1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 1.1 自营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创建完全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提供配送服务的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对供应链各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实现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配送的一体化过程,避免商业机密的泄露。但其一次性投资大,运作成本较高;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配送人员与设备的闲置;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难以实现理想规模,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1.2 直接请供应商进行配送模式 我们所熟知的家乐福就采用这种模式,是由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将连锁企业所需商品送到各连锁门店甚至上架的配送方式。其优点是密切生产企业或供应商连锁超市的联系;由生产企业或供应商直接配送,减少连锁超市的物流成本和实际操作步骤。缺点是不能满足连锁超市商品多品种,小批量,配送频率高,配送地点多的要求。 1.3 共同化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是配送企业之间为总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利互惠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一种协作性配送方式。该模式能促进企业运输规模的扩大,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充分利用;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其缺点是各连锁店间协调管理、成本效益分配与信息保密工作难度加大。 1.4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这种模式是零售企业将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

(店铺管理)第五章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管理

西安欧亚学院 教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物流的概念和物流的运作过程,在理解连锁超市商品采购的流程、方式和商品的库存管理基础上,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及配送业务流程。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含义及作用,连锁超市商品采购业务、商品库存管理,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品的采购业务、库存管理 难点: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 四、时间安排与组织形式 本章内容计划用4节课完成,其中讲授2节,课内实训2节课,实训安排在实训室用软件模拟商品采购管理的过程。 五、具体内容(详见下页)

第五章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管理 第一节物流系统的运作 一、物流系统的含义: 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二、物流的要素:(六个) (一)流体:流体指物流中的“物”,即物质实体。 (二)载体:是指物体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 (三)流向: 指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四)流量: 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五)流程: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六)流速: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 三、物流的特征与分类: 1、物流特征: 1)物流的研究对象 2)物流的作用 3)物流的活动 2、物流的种类: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流。 四: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含义: 1、连锁超市物流系统含义:

连锁超市的物流系统是指由采购部门和配送中心作为主体所承担的商品的购进、储存、加工、配送活动以及伴随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利用过程。 2、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构成: (1)采购环节 (2)储存环节 (3) 流通加工环节 (4) 配送环节 (5)信息处理环节 五、物流系统在连锁超市中的作用 1.集中采购 2.集中储备 3.统一配送 第二节商品的采购业务 一、采购组织的建立 (一)分权式采购 1.定义 分权式采购又称连销式经营,此种经营形态虽属连锁店方式,但采购业务仍授权给各分店自行负责。 2.优缺点 (二)本部采购 1. 定义 此种采购组织,是把采购权集中在本部,并设立专责采购部门来负责,采购权不下放,品项的导入、淘汰、价格制定、促销活动的规划,完全由本部控制;卖场只负责陈列、库存管理及销售的工作,对商品采购无决定权,但有建议权。 2.优缺点 (三)采购委员会 1.定义 组织较大的连锁超市,通常都成立采购委员会,裁决商品采购事宜。采购委员会的成员,则从各超市中选出,目的在综合各超市的意见来决策采购问题。 2.优缺点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组织方式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组织方式 2.1直接由供应商进行配送 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是指由连锁超市企业总部确定供应商,各分店将要货信息反馈到总部,由总部统一向供应商下发分店订货单,供应商直接或间接通过其区域配送中心将商品配送到分店并验收无误后,各连锁分店将收货信息传达给总部,由总部统一和供应商进行核算的物流配送组织方式,如图1所示。 目前这种配送方式应用较少,主要适用于店铺数量少、单店经营品种较多、某些商品采购规模较大且供应商配送能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该配送方式对供应商而言增加了成本,但对于由供应商到零售超市的供应链整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建立连锁超市自身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配送 连锁超市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配送属于企业内部供应配送,是连锁超市企业为保证各连锁分店的销售需要,独自出资建立的、对连锁系统内部进行的配送活动。它一般有统一的计划、指挥系统,因此企业集团内部可以建立比较完善的供应配送管理信息体系,使企业内部需求和供应达到同步,如图2所示。

该模式尽管糅合了传统的“自给自足”,形成新型的“大而全”、“小而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但就目前来看,专业化、社会化配送还没有广泛形成,这种配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连锁超市在分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等企业自身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 委托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是由具有一定数量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及专业经验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他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利用自身业务优势,为其他有配送需求的企业展开的纯服务性的配送。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第三方化模式流程是:连锁超市物流信息中心统一收集各分店要货信息后制作发货单,传真一份给厂商,一份给第三方合作伙伴,第三方物流企业按连锁超市的要求,优质高效准时地将货物送达各连锁分店,各连锁分店将收货信息传达给总部,由超市物流信息中心统一和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核算,如图3所示。 该方式的商品配送虽然有客户资料甚至企业经营机密被泄密的风险,但它有利于专业化、社会化商品配送的形成,是目前应肯定并大力推广的模式,代表配送发展的一个方向。 2.4与供应商建立共同配送中心进行配送 与供应商建立共同配送中心进行配送是指连锁超市企业进行一定的投资,委托某一特定供应商统一在某一地区建立配送中心,收集各个供应商生产的同类产品,并向区域范围内的各连锁分店进行集中配送,如图4所示。 这一配送模式适应了供应商与零售连锁超市企业联系逐渐加强的趋势,实现了供应链的整合。但这一配送模式不太适合于中小型连锁超市。只有当连锁超市有较强的驾驭供应商的能力时,这种共同配送中心的建立才有可能。此外,连锁超市企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与供应商以及各连锁分店及时沟通和传递信息的系统,需要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3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方式的优化 物流配送优化是物流配送过程中各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运行能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取得最佳效益的一种经济准则,需要以计划化、简短化、共同化和信息化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3.1计划化 计划化,即企业在运输发送活动中,针对商品的特性,制定周密的配送制度和配送计划,按行车时间表和最高效率的路线发送,以期实现送货的计划化和集中化的物流配送方式。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主要零售市场,国内外连锁企业间的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展开,连锁超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占连锁经营的核心地位的物流配送自然成为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我国连锁超市采取的配送模式,通过对连锁超市的配送发展状况和配送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连锁超市配送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物流配送的因素,最后结合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配送模式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At present, In supermarket chains, convenience stores and other retail markets, the pattern of competi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hain has basically supermarket chain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Account for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chain operation, logistics naturally becomes a priority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permarket chain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permarket chains in China, By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supermarket chain's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model, the distribution of supermarket chain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factors, Finally, the 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optim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Supermarket chain,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mode

浅谈乡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的选择

浅谈乡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的选择 前言 物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已经独立出来,成为当下企业中的朝阳行业,同时其作用与地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作为其中功能之一的配送,在进行策略的选择的时候也自然的成为企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在进行配送策略的选择的时候对配送的概念一定要明确的定位。首先,要区别与物流概念的混淆,知道配送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某一范围内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它不同于一般的物流要素,其区域与物流区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顾客的关系程度也更加紧密,是“最终配置”。其次,要了解配送的总体目标是7个恰当(Right),即恰当的时、地点和恰当的条件下,将恰当的产品以恰当的成本和方式提供给恰当的消费者。最后,明确配送策略的具体实施时的目标是快捷响应(QR)、最低库存、整合运输。 因为配送策略已不再是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在最初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延伸,针对不同对象可采用不同的创新。所以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结合自身情况,灵活变通的选择适合的配送策略,力求“成本最低,利润最大,效益最大”。在此,我们就乡镇连锁超市的特殊背景、发展情况和具体特征等提供具有可行性的配送策略,即联盟一体化的物流配送策略。 一、乡镇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的概述 乡镇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建立在一般配送的基础上,并根据具体的配送对象和要求进行发展改革而来的新型配送机制。所以我们在对其进行探讨时首先要了解配送的相关理论。 (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配送与一般送货不同,其区别的核心在于“配”,配送是在物流据点通过有效的理货工作,使每次送货都能达到一定规模的货载率,从而利用规模优势降低送货成本,取得经济效益。配送以满足客户的订货要求为宗旨。总的来说,配送是物流活动中一种特殊的送货方式、综合的服务、专业化的分工方式,以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作为保证,它将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起来,既包括了商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活动中若干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某小范围中全部物流活动的体现。(二)配送的作用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业务方案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业务规划书 第一部分配送中心整体规划方案 一、订货、库存和销售 1、销售和利润是物流产生的动力 商业企业要求最好的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就要求有高效的供应链的保证,连锁商业因为其地域宽敞、利润微薄、因此关于供应链能力的要求大大超过了传统零售业。为了保证足够的货品销售,为了保证安全的库存量,为了保证资金和商品之间快速的转换,连锁企业纷纷建立有效的物流系统。 沃尔玛一般是直接从工厂以最低的进货价采购商品。一旦交易达成,总部便会通知厂商把货品直接发送到沃尔玛配送中心。沃尔玛在美国拥有16个配送中心,都设在离网点不到一天路程的地点。它所拥有的6000多辆货车,平均每天要发货19万箱。1987年,公司建立起全美最大的私人卫星通信系统,以便节约总部与分支机构的沟通费用,加快决策传达以及信息反馈的速度,提高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总部的高速电脑与

16个配送中心以及1000多家的商店连接。通过商店付款台激光扫描器售出的每一件物资,都会自动记人电脑。当某一货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电脑就会发出信号,提醒商店及时向总部要求进货。总部安排货源后送往离商店最近的一个发货中心,再由发货中心的电脑安排发送时刻和路线。在商店发出订单后36小时内所需货品就会出现在仓库的货架上。这种高效率的物流治理,使公司能迅速掌握销售情况和市场需求趋势,及时补充库存不足。如此能够减少存货风险、降低资金积压的额度,加速资金运转速度。 沃尔玛耗费巨资建立了自有的以卫星、计算机、卡车传输基础的全球高效物流系统,成为全球物流的典范。 2、订货是物流数量的基础 订货的数量决定了物流的数量。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订货制度和操纵体系。 因此我们要求:第一、订货的人员必须是销售人员而不是采购或者物流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析连锁超市好又多在物流配送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专业:口岸物流网络管理 班级:08物流1班 姓名:王佳超 学号:33 指导教师:徐进

论文摘要 连锁超市在我国已发展10多年了,目前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迅猛的发展。连锁零售企业以其高效率、多品种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国外大型连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给国内连锁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我国本土连锁超市企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企业相比无论在物流设施还是物流运作模式上都相距甚远。如何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是目前国内连锁企业思考的问题,配送作为连锁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此,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问题一直是学术和实物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分析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结构,模式

目录 一、连锁超市 (1) (一)连锁超市的含义和特征 (1) (二)连锁超市经营的类型 (1) 二、在连锁企业中的物流配送的结构和模式 (1) (一)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结构 (1) (二)现阶段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模式 (2) 三、好又多配送的特点 (2) (一)地域跨度小、运作短路化 (2) (二)批量采购.统一配送 (2) (三)商品种类繁多,配遥和仓储要求多样化 (2) (四)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问要求严格 (3) (五)超市物流系统要素问存在非常强的“效益背反”现象 (3) (六)物流的主体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等生活用品 (3) (七)流通加工功能增强 (3) 四、当前好又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3) (一)小规模限制规模效益 (3) (二)以自营物流为主,配送率不高 (4) (三)人才紧缺,经营管理水平低 (4) (四)配送成本过高 (4) (五)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5) 五、连锁企业好又多的物流配送发展对策 (5) (一)正确选择物流配送模式 (5) (二)提升信息系统和机械装备的水平 (5) (三)加快连锁企业物流人才培养 (6) (四)提高配送服务质量 (6) (五)降低配送成本 (6) 六、结论 (8) 参考文献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