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三角函数课程标准对本章的教学要求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1
锐角三角函数(2)
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进一步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会求锐角的余弦和正切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45°、60°的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
(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
弦,记作cosA,把∠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课本练习
做课本第85页习题28.1复习巩固第1题、
第2题.(只做与余弦、正切函数有关的部分)
学生在学习了正弦函数后类比学习余弦和正切函数,自然过渡。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通过逐步设计探索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作业安排
2.难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nA、cosA表示正弦、余弦;正弦、余弦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备注
复习旧知
复习引入
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定
义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它.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新问题: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如课本图28.1-6所示,在Rt△ABC中,∠C=90°,当锐角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之确定了.
函数.同样地,cosA,tanA也是A的函数.
二)余弦正切概念的应用
教师解释课本第80页例2题意:如课本图28.1-7,在Rt△ABC中,∠C=90°,BC= 6,sinA= ,求cosA、tanB的值.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李津)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李津)《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李津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一节《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课时.本章中所介绍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图形的相似、推理证明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将来一般性的学习三角函数的知识及其他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引入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个三角函数——正切,而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由正切类比得到的.因此,本节内容在本章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既是三角函数的起始课,引领整章的探究与学习;又是一般性三角函数知识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本节课中学生将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从直观到抽象等思想,体会数形结合、从一般到特殊等方法,这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将会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根据教材地位、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及九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及年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1.理解正切的意义,能够运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2.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过程,体会正切概念的产生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3.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生活常识和特殊情况可以体会到梯子的陡缓程度确实与铅直高和水平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从众多关系中准确的找到比值关系却是一个难点,而这个比值关系又恰恰是正切概念的核心。
其次,本节的三角函数与学生以前所学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有所不同,它反映的不是数值与数值的对应关系,而是角度与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初次接触这种对应关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是这种对应关系对学生深刻地理解函数又有很大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探究锐角三角函数,使学生掌握当锐角固定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研究惯。
教学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掌握当锐角固定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概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学过程:一、复旧知、引入新课老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例如,测量旗杆高度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通过问题引入的方式,让学生探索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活动一:问题的引入老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锐角三角函数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绿化荒山的问题中,通过计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和出水口的高度,求解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活动二:问题的探索老师通过问题的探索,让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
例如,在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o,∠A=45o的问题中,让学生计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从而得出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2.活动三:问题的拓展老师通过问题的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探索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例如,在∠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让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
三、总结归纳老师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同时,让学生反思并总结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四、作业布置老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实际应用,进一步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锐角三角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锐角三角函数》标准完整的教学设计20211215
锐角三角函数课标要求及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二、图形与几何(二)图形的变化4.图形的相似(8)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00060、45、30角的三角函数值。
本节课与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正弦的概念有关。
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即是过程目标又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探索、认识,学习水平为了解、探索。
学习内容是正弦的概念。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前面已经研究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个锐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探究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引入正弦概念的首要问题。
教学中通过研究30度角、45度角、60度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一般三角形中锐角对边与斜边的比的不变性。
最后给出锐角正弦的概念。
这部分注重了知识的推导过程,为余弦、正切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优势: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对问题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能力,所以对于正弦概念的探究,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太难。
劣势:因为已经到了第三学段的学习,学生不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只注重知识的结果。
所以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不强。
教学重点、难点:课标要求“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教材分析中指出:“在学习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基础上探究正弦的概念。
”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正弦的概念并会求锐角的正弦.课标要求“对锐角正弦概念的探究。
”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个阶段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正弦概念的引出过程。
学习目标:1、理解锐角正弦概念的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2、经历锐角正弦概念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能力。
3、通过探究、参与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流程:活动一、实际问题导入,引出问题(预设时间3分钟)1、展示比萨斜塔的图片,问题用“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所成的角”来描述塔的倾斜程度,根据已给的数据,你能求出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所成的角吗?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正弦。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doc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
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
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
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
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本章内容与已学“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28.1 锐角三角函数约6课时28.2 解直角三角形约4课时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一、教科书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一)本章知识结构框图本章知识的展开顺序(二)教科书内容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 课标要求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打印版
锐角三角函数课标要求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8.1 锐角三角函数一节,主要研究三种锐角三角函数: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要求为:
1.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 A,cos A,tan A),知道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对应锐角.3.能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锐角三角函数
《24.3.1锐角三角函数(一)》教学设计驾岭学校武苗平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自主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活动。
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每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努力做到: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新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参与到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与指导,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学生提供协作、交流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自我表现意识和团队精神得以增强。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及作用《锐角三角函数》是华师大版数学教材第24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以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的,它的建立是对代数中已初步涉及的函数概念的一次充实和进一步开阔视野,也将是高中阶段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基础。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又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全章教案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引入】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341米10米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问题的引入【问题一】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
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分析:问题转化为,在Rt△ABC 中,∠C=90o ,∠A=30o ,BC=35m,求AB 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o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 长的水管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21【问题二】如图,任意画一个Rt △ABC ,使∠C=90o ,∠A=45o ,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ABBC,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思考)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22。
《锐角三角函数》说课稿
《锐角三角函数》说课稿《锐角三角函数》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所选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和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九年级下第28章第一节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两锐角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也是高中进一步研究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三角方程的工具性内容。
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征来看: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探究活动经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各边和各角的关系,能灵活运用相似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方法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推理证明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从心理特征来看:初三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学生有待于提高的知识和技能来看:学生要得出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需要观察、思考、交流,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3、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正弦函数意义,并会求锐角的正弦值。
难点确定为:根据锐角的正弦值及一边,求直角三角形的其他边长。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阐述,而这四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学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并把前面两者通过数学思考充分体现在问题解决中。
锐角三角函数(通用8篇)
锐角三角函数(通用8篇)锐角三角函数篇1教学三维目标:一.学问目标: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较正确地用sia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依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二.力量目标:逐步培育同学观看、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力量。
三.情感目标:提高同学对几何图形美的熟悉。
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 正弦,余弦,正切概念2.教学难点: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组siaa、cosa、tana表示正弦,余弦,正切教学程序:一.探究活动1.课本引入问题,再结合特别角30°、45°、60°的直角三角形探究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归纳三角函数定义。
siaa= ,cosa= ,tana=3例1.求如图所示的rt ⊿abc中的siaa,cosa,tana的值。
4.同学练习p21练习1,2,3二.探究活动二1.让同学画30°45°60°的直角三角形,分别求sia 30°cos45° tan60°归纳结果30°45°60°siaacosatana2. 求下列各式的值(1)sia 30°+cos30°(2)sia 45°- cos30°(3) +ta60°-tan30°abc三.拓展提高p82例4.(略)1. 如图在⊿abc中,∠a=30°,tanb= ,ac=2 ,求ab四.小结五.作业课本p85-86 2,3,6,7,8,10锐角三角函数篇2一、锐角三角函数正弦和余弦第一課时:正弦和余弦(1)教学目的1,使同学了解本章所要解决的新问题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元素(一边或一锐角),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其他元素。
2,使同学了解“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取固定值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一个固定值。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教案)
1.教学重点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重点讲解三个函数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表示方法。
举例: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的对边为a,邻边为b,斜边为c时,正弦(sin)为a/c,余弦(cos)为b/c,正切(tan)为a/b。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互化关系。
2.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运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解。
3.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教案):
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及其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2.锐角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3.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的高度等。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锐角三角函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物体高度或距离的情况?”(如测量旗杆的高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锐角三角函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在理解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时,普遍感到概念较为抽象。为此,我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如测量物体高度等,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降低理解难度。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提炼和数学化处理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教案名称:锐角三角函数教学教学目标:1.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求值方法。
3. 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求值方法。
2. 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求值方法。
教学难点:1.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锐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2. 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高中必修一》。
2. 板书工具和黑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和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铁塔的高度、房子的高度等问题引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
步骤二:介绍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让学生对两个函数的图像有初步了解。
2. 教师解释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强调在锐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步骤三: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求值方法(20分钟)1. 教师教授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求值方法,包括画图法和查表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求值方法。
步骤四:引入正切函数(10分钟)1. 教师引入正切函数,让学生了解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教师介绍正切函数的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正切函数的特点。
步骤五:正切函数的求值方法(15分钟)1. 教师教授正切函数的求值方法,包括画图法和查表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2.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求值方法。
步骤六:应用实际问题(10分钟)教师通过应用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将锐角三角函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步骤七:课堂小结和答疑(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延伸:1. 练习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和求值方法。
3. 整理复习笔记,加深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
评价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
2.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准确率。
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锐角三角函数》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即本章内容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基础.与此同时,本章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可以开阔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主要内容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本章需要落实五个教学内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根据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解直角三角形的含义;实际问题与解直角三角形.本章需要认识三个教学要点:基本点——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认识与应用;支撑点——相似和勾股定理;能力提升点——组合图形的转化求解,根据具体问题构造直角三角形.二、教学目标1、课标对教材的总体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锐角三角函数(sinA,cosA,tanA),知道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会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它对应的锐角.(2)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课标对本章内容的具体要求(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cos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300,450,600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的度数;(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3)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问题对微积分的思想有所感受.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解直角三角形及其简单应用.2、教学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三、教材的编写意图1、正确处理数学,社会,学生三者的关系,适应科技发展的形势,关注社会进步的需求,更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注重培养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遵循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函数、四边形、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的知识,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各边、各角之间的关系和函数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有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以前的合作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会观察、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但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学生很难想到对于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和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实事,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五、教学建议在本章,学生首次接触到以角度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初学者不易理解,应注意,只有让学生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掌握直角三角形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才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因此在教学中将采取以下策略:1、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教法,选取的例子要深入浅出,让教学内容一脉贯通.突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与过程.因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因此,如何选取例子引入这个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应用时尽量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减少单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感觉自然,熟悉和容易理解.2、重视学生记忆的环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定义、基本公式、性质等进行记忆,并检查和督促,因为这是整册书学习的基础,如果忽略了这一环节的工作,我们的教学将会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三角函数定义的记忆在解直角三角形这章中显得尤其重要,学生只有在熟记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运用,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另外,教师应当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等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3、注意数形结合,自然体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几何学习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如本章对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教科书是利用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引入的,结合几何图形来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将数形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本质;再如,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先将这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时,离不开几何图形,这时往往需要根据题意画出几何图形,通过分析几何图形得到边、角等关系,再通过计算、推理等使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本章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形结合,在引入概念、化简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都要尽量画图帮助分析,通过图形帮助找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直角三角形本质的理解.4、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还要提供一些具有实际背景和应用意义的题目,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解决问题的过程.。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说课稿-精选文档
《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说课稿一、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是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的第三课时,是继前面学习了三角函数应用中的有关旋转问题和测量问题后的又一种类型的应用:即有关工程中的坡度问题。
三种类型的问题只是问题的背景不同,其实解决问题所用的工具都相同,即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因此本节课沿用前两节课的教学模式。
直角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延续,渗透着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
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本章还是在整个初中数学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运用三角函数解决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考纲中的能级要求为C(掌握)。
2、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新知的障碍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过了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坡度问题涉及梯形的有关性质和解题技巧,而学生对此遗忘严重,再次面对梯形的问题情境,会产生思维上的障碍。
另外坡度问题的计算较复杂,而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计算器使用不熟练,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还没记牢,这些对整个问题的解决都会起到延缓的作用。
二、目标的设定基于以上分析,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设定为:1.应用三角函数解决有关坡度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应用。
3.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独立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的确立及依据1、重点:有关坡度问题的计算。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教案 王秋玲教材分析: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
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
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经常用到的,因此借助于学生熟悉的两种三角尺研究了、、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并以例题的形式介绍了已知锐角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问题,教科书把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两个相反方向的问题安排在一起,目的是体现锐角三角函数中角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
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 “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所学内容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方便,同时结合三角函数的定义求特殊角的函数值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广泛应用,并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牢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教学难点:准确记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熟练应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结合图形复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sinA = cosA=tanA=二、新课讲解:从学生熟悉的一幅三角板入手,让学生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分别求30°,45°,6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
人教版九年级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全章教学设计
第二十八章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章"锐角三角函数"属于三角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
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中学数学把三角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放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第二部分放在高中阶段。
在义务教育第三学段,主要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本套教科书安排了一章的内容,就是本章"锐角三角函数"。
在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包括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
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是学习三角函数和解斜三角形的重要准备。
本章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主要是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以及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
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也为锐角三角函数提供了与实际联系的机会。
研究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是相似三角形的一些结论,解直角三角形主要依赖锐角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等内容,因此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重点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直角三角形的解法。
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既是本章的难点,也是学习本章的关键。
难点在于,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反映了角度与数值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这种角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含有几个字母的符号sinA、cosA、tanA表示函数等,学生过去没有接触过,因此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
至于关键,因为只有正确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本章内容与已学 "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内容联系紧密,并为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作好准备。
对于本章内容,教学中应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应用sinA 、cos A、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记忆、、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并会由一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这个角;2. 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3. 理解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边的关系,角与角的关系和边与角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以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通过解直角三角的学习,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对本章的教学要求
单元要点分析:.
本章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学习正弦、余弦和正切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第二节主要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解直角三角形的内容.第一节内容是第二节的基础,第二节是第一节的应用,并对第一节的学习有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等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
本章属于三角学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内容,而高中阶段的三角内容是三角学的主体部分,无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上看,前一部分都是后一部分的重要基础.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先研究正弦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通过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感受到不管直角三角形大小,只要角度不变,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与斜边的比分别都是常数,这为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作好铺垫.这样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函数的思想,由于教科书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正弦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概念的讨论采用了直接给出的方式,具体的讨论由学生类比着正弦函数自己完成.教科书将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两个相反方向的问题安排在一起,目的是体现锐角三角函数中角与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本节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器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如何根据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等内容.由于不同的计算器操作步骤有所不同,教科书只就常见的情况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