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管理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管理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管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目录1 总则12 启动调试的工作任务与职责13 调试单位在工程建设各时期的工作34 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范畴及项目55 附则6附录A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有关规程和文件7附录B 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各专业调试范畴及项目10第一篇汽轮机专业调试范畴及项目 10第二篇锅炉专业调试范畴及项目14第三篇电气专业调试范畴及项目22第四篇热工操纵专业调试范畴及项目28第五篇化学专业调试范畴及项目33第六篇火电机组脱硫岛调试范畴及项目(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40第七篇燃机和余热锅炉调试范畴及项目49附录C 编制讲明541 总则1.1 为加大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下同)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的治理,明确机组启动调试工作中各有关单位的任务和职责范畴,提升调试工作水平,按照《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厂差不多建设工程启动及验收治理方法(2006年版)》,制定本方法。

1.2 本方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控股建设的新(扩、改)建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

凡承担火力发电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及与机组启动调试工作有关的单位,均应执行本方法。

1.3 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应由具备相当资质等级的调试单位承担。

1.4 应按照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形,及时确定调试单位。

调试单位宜及早参与设备选型、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会审等工程建设前期技术工作,以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1.5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必须全过程遵守国家、电力行业和集团公司所颁布的规程、规范、标准和规定。

附录A为与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有关的规程、规范、标准和规定等文件一览表。

除此之外,各专业在启动调试工作中还应遵守本专业相应的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

1.6 本方法中涉及建设和生产单位,关于项目公司自行治理模式,项目公司同时具有建设和生产单位职能;关于项目公司托付工程治理模式,受托付治理单位行使建设单位职能,项目公司行使生产单位职能;关于项目公司托付生产治理模式,受托付治理单位行使生产单位职能,项目公司行使建设单位职能。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及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及规定清单

火力发电厂行业技术标准、规定清单A、安装调试试运通用规程标准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4《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5《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6《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7《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8《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794-20019《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SDJJS03-8810《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1996]111 号)11《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综[1998]全套)12《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 号13《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14《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中建企协[2006]6 号)15《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16《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 561-95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8《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1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5009—962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9121《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考核实施细则》22《火电优质工程评选办法》国电公司[2000]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大纲编制纲要》DZB07-1998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实施细则》DZB04-199825《火电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细则》DZB05-199826《火电工程调试措施编制纲要》DZB06-199827《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B、2010年度火力发电厂13项技术监督用标准规范(西安热工研究院电站技术监督部发布)1)、绝缘监督部分1.GB/T 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2.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4.GB/T 20833-2007 《旋转电机定子线棒及绕组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及评定导则》5.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6.DL/T 404-2007 《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7.DL/T 417-2006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8.DL/T 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9.DL/T 474.2-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2部分:直流高电压试验》10.DL/T 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3部分:介质损耗因数tan δ试验》11.DL/T 474.4-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4部分:交流耐压试验》12.DL/T 474.5-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5部分:避雷器试验》13.DL/T 475-2006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14. DL/T 492-2009 《发电机环氧云母定子绕组绝缘老化鉴定导则》(2009-12-1实施)15.DL/T 506-200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绝缘气体湿度测量方法》16.DL/T 555-2004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耐压及绝缘试验导则》17.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18.DL/T 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9.DL/T 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1.DL/T 603-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22.DL/T 607-1996 《汽轮发电机漏水、漏氢的检验》23.DL/T 617-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24.DL/T 618-1997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25.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26.DL/T 626-2005 《盘形悬式绝缘子劣化检测规程》27.DL/T 627-2004 《电力系统用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28.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9.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规范》30.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31.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32.DL/T 729-2000 《户内绝缘子运行条件电气部分》33.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34.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35.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6.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 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37.DL/T 866-2004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38.DL/T 970-2005 《大型汽轮发电机非正常和特殊运行及维护导则》39.DL/T 1054-2007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40.DL/T 1093-2008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电抗法检测判断导则》41.DL/T 1095-2008 《变压器油带电度现场测试导则》42. 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规定》43.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44.发输电输[1999]72号《高压开关设备质量监督管理办法》45.发输电输[2002]158号《预防11OkV~500kV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46.发输电输[2002]158号《预防110kV~500kV互感器事故措施》47.国电发[1999]579号《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48.国电发[2000]589号《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49.电安生[1996]589号《电力工业部变压器类设备管理规定》50.能源办[1993]45号《电力系统电瓷外绝缘防污闪技术管理规定》(试行)51.电供[1991]30号《高压断路器运行规程》52.能源电供[1990]146号《高压开关设备管理条例》2)、电测监督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4.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05年1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2号发布)5.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2007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5号发布)6. JJG 01-1994 《电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7. JJG 124-2005 《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8. JJG 126-1995 《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量电工测量变送器检定规程》9. JJG 166-1993 《直流电阻器检定规程》10. JJG 307-2006 《机电式交流电能表》11. JJG 313-1994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检定规程》12. JJG 314-1994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检定规程》13. JJG 366-2004 《接地电阻表检定规程》14. JJG 494-2005 《高压静电电压表检定规程》15. JJG 505-2004 《直流比较仪式电位差计检定规程》16. JJG 531-2003 《直流电阻分压箱》17.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18. JJG 597-2005 《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19. JJG 603-2006 《频率表检定规程》20. JJG 622-1997 《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21. JJG 690-2003 《高绝缘电阻测量仪(高阻计)》22. JJG 780-1992 《交流数字功率表检定规程》23. JJG 1005-2005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检定规程》24. JJG 1021-2007 《电力互感器检定规程》25. 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26. JJF 1022-1991 《计量标准命名规范》27. 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28. 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9. JJF 1094-2002 《测量仪器特性评定》30.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31. DL/T 460-2005 《交流电能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32. DL/T 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33. DL/T 630-1997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34.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35. DL/T 732-2000 《电能表测量用光电采样器》36. DL/T 973-2005 《数字高压表检定规程》37. DL/T 979-2005 《直流高压高阻箱检定规程》38. DL/T 980-2005 《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39. 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40.DL/T 5043-1995 《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41.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42.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43. SD 110-1983 《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规程》44. Q/GDW 140-2006 《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规程》45. 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规范》46. 国家电网营销[2005]347号《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3)、继电保护监督1.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 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3.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4.DL/T 553-19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5. DL/T 559-2007 《220kV~75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6. DL/T 584-2007 《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7. DL/T 587-200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8. 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9. DL/T 624-1997 《微机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10.DL/T 684-1999 《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导则》11. 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12.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13.DL/T 1073-2007 《电厂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4.DL/T 1075-2007 《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通用技术条件》15. DL/T 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2009-12-1实施)16. Q/GDW 267-2009 《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17. 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文《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18.调继[2005]22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19. (82)水电生字第11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20.电安生[1994]191号《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21.国电调[2002]13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4)、励磁监督1. GB/T 7064-2002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2. GB/T 7409.1-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定义》3. GB/T 7409.2-2008《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电力系统研究用模型》4. GB/T 7409.3-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5. DL/T 1049-2007 《发电机励磁监督规程》6. 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技术规程》7. DL/T 650-1998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8.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9. DL/T 843-2003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系统技术条件》10.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11. 国家电力公司标准《汽轮发电机运行规程(1999年版)》12. 国家电网公司Q/GDW 142-2006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13. 国家电网公司 Q/GDW 143-2006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14. 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15. 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5)、节能监督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7年10月28日修订)2.国电发[2001]476号《火电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试行)》3.国电发 [2001]477号《火电厂节约用油管理办法(试行)》4. 电综[1998]179号《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5.GB/T 2587-2009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2009-12-1实施)6. GB/T 2588-2000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7. 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8. GB/T 3484-2009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2009-11-1实施)9. GB/T 6422-2009 《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2009-11-1实施)10.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11.GB/T 10184-19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12. GB/T 13471-2008 《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13.GB/T 14100-2009 《燃气轮机验收试验》(2010-1-1实施)14. 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2009-11-1实施)15.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2010-5-1实施)16. GB/T 15587-2008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2009-5-1实施)17. GB/T 16614-1996 《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18. GB/T 17167-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19.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与验收办法》20.GB/T 18916.1-2002 《取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21.GB 21258-2007 《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22. GB/T 21369-2008 《火力发电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23.GB 24500-2009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10-9-1实施)24.DL/T 455-2008 《锅炉暖风器》25. 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试验规程》26.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27.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28.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29. DL/T 567.1-2007 《火力发电厂燃料试验方法一般规定》30.DL/T 581-1995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滤网装置》31.DL/T 606.1-199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32.DL/T 606.2-1996 《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33.DL/T 606.3-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3部分:热平衡》34.DL/T 606.4-1996 《火力发电厂电能平衡导则》35.DL/T 606.5-2009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5部分:水平衡试验》(2009-12-1实施)36. DL/T 686-1999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37. 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38. DL/T 748-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39. DL/T 750-200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40.DL/T 783-2001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41.DL/T 839-2003 《大型锅炉给水泵性能现场试验方法》42. DL/T 892-2004 《电站汽轮机技术条件》43. 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44. DL/T 926-2005 《自抽式飞灰取样方法》45. 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46. DL/T 933-2005 《冷却塔淋水填料、除水器、喷溅装置性能试验方法》47. DL/T 934-2005 《火力发电厂保温工程热态考核测试与评价规程》48. DL/T 958-2005 《电力燃料名词术语》49. DL/T 964-2005 《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50. DL/T 994-2006 《火电厂风机水泵用高压变频器》51. DL/T 1027-2006 《工业冷却塔测试规程》52.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53. 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54. DL/T 1055-2007 《发电厂汽轮机、水轮机技术监督导则》55.DL/T 1106-2009 《煤粉燃烧结渣特性和燃尽率一维火焰炉测试方法》(2009-12-1实施)56.DL/T 1111-2009 《火力发电厂厂用高压电动机调速节能导则》(2009-12-1实施)57.DL/T 5210.2-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2009-12-1实施)58.DL/T 5210.3-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2009-12-1实施)59.DL/T 5435-2009 《火力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2009-12-1实施)60.DL/T 5437-2009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61.JB/T 4358-2008 《电站锅炉离心式通风机》62.JB/T 5862-2001 《汽轮机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性能试验规程》63. JB/T 8059-2008 《高压锅炉给水泵技术条件》64.JB/T 9633-1999 《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6)、环保监督1. GB/T 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2. GB/T 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3. GB 1556.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4. GB/T 3286.1-1998 《石灰石、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5. GB/T 6719-2009 《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2009-10-1实施)6.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7.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8. GB 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 GB/T 13931-2002 《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10. 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11.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12. GB 18599-2001 《一般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13. GB/T 19229.1-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第1部分: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设备》14. GB/T 21508-2008 《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15. GB/T 21509-2008 《燃煤烟气脱硝技术装备》16. HJ/T 75-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17. HJ/T 76-2007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18. HJ/T 92-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19. HJ/T 178-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烟气循环流化床法》20. HJ/T 179-2005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石灰石/石灰-石膏法》21. HJ/T 212-2005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22. HJ/T 255-2006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23. 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24. HJ/T 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25. HJ/T 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26. HJ/T 356-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27. HJ/T 373-2007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28. HJ/T 397-2007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29. HJ/T 398-2007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格林曼烟气黑度图法》30. HJ/T 416-2007 《环境信息术语》31. DL/T 414-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2. DL/T 461-2004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管理导则》33. DL/T 514-2004 《电除尘器》34. DL/T 519-2004 《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定》35. DL/T 748.7-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36. DL/T 748.9-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37. DL/T 748.10-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38. DL/T 894-2004 《除灰除渣系统调试导则》39. DL/T 895-2004 《除灰除渣系统运行导则》40. DL/T 938-200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41. DL/T 960-2005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订货技术条件》42. DL/T 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43. DL/T 1050-2007 《电力环境保护技术监督导则》44. 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45. DL/T 1121-2009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工程技术规范》(2009-12-实施)46. DL/T 5046-2006 《火力发电厂废水治理设计技术规程》47. DL/T 5142-2002 《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48. 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4部分电厂化学49. DL/T 5403-2007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50. DL/T 5417-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1. DL/T 5418-2009 《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2009-12-1实施)52. DL/T 5436-2009 《火电厂烟气海水脱硫工程调整试运及质量验收评定规程》(2009-12-1实施)53. JB/T 10921-2008 《燃煤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5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5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5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200257.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200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59.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60.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200661. 《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662.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200763. 《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200764. 《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20107)、金属监督1.能源部电[1992]1069号《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2.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3.GB 5310-2008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4.GB/T 9222-2008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5.DL/T 438-2009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2009-12-1实施)6.DL/T 439-2006 《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7.DL/T 440-2004 《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8.DL/T 441-2004 《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规程》9.DL 612-1996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10.DL/T 616-200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11.DL 647-2004 《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12.DL/T 652-1998 《金相复型技术工艺导则》13.DL/T 654-2009 《火力机组寿命评估技术导则》(2009-12-1实施)14.DL/T 674-1999 《火电厂用20号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15.DL/T 678-1999 《电站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16.DL/T 679-199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17.DL/T 694-1999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验技术导则》18.DL/T 715-2000 《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19.DL/T 734-2000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20.DL/T 752-2001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21.DL/T 773-2001 《火电厂用12Cr1MoV钢球化评级标准》22.DL/T 787-2001 《火力发电厂用15CrMo钢珠光体球化评级标准》23.DL/T 819-2002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24.DL/T 820-2002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25.DL/T 821-2002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26.DL/T 868-2004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27.DL/T 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28.DL/T 882-2004 《火力发电厂金属专业名词术语》29.DL/T 884-2004 《火电厂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30.DL/T 939-2005 《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31.DL/T 940-2005 《火力发电厂蒸汽管道寿命评估技术导则》32.DL/T 991-2006 《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33.DL/T 999-2006 《电站用2.25Cr-1Mo钢球化评级标准》34.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35.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36.JB/T 3375-2002 《锅炉用材料入厂验收规则》37.JB/T 4730.1~4730.6-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8)、化学监督1.GB/T 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2.GB/T 475-1996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3.GB/T 2536-1990 《变压器油》4.GB 7252-2001 《变压器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5.GB/T 7595-2008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6.GB/T 7596-2008 《电厂用运行中汽轮机油质量标准》7.GB/T 7597-2007 《电力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取样方法》8.GB/T 890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9.GB 11120-1989 《L-TSA汽轮机油》10.GB/T 12145-2008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11.GB/T 14541-2005 《电厂运行中汽轮机用矿物油维护管理导则》12.GB/T 14542-2005 《运行中变压器油维护管理导则》13.GB/T 18666-2002 《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14.DL/T 246-2006 《化学监督导则》15.DL/T 502-2006 《火力发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16.DL/T 520-2007 《火力发电厂入厂煤检测实验室技术导则》17.DL/T 561-1995 《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18.DL/T 571-2007 《电厂用抗燃油验收、运行监督及维护管理导则》19.DL/T 595-199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细则》20.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21.DL/T 651-1998 《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技术要求》22.DL/T 677-2008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3.DL/T 712-2000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管选材导则》24.DL/T 747-2001 《发电用煤机械采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25.DL/T 771-2001 《火电厂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选用导则》26.DL/T 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27.DL/T 801-2002 《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28.DL/T 805-2006 《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29.DL/T 838-2003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30.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31.DL/T 889-2004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32.DL/T 913-2005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33.DL/T 941-2005 《运行中变压器用六氟化硫质量标准》34.DL/T 951-2005 《火电厂反渗透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5.DL/T 952-2005 《火力发电厂超滤水处理装置验收导则》36.DL/T 956-2005 《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37.DL/T 957-2005 《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38.DL/T 1029-2006 《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实验室质量管理导则》39.DL/T 1039-2007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导则》40.DL/T 1051-2007 《电力技术监督导则》41.DL/T 1076-2007 《火力发电厂化学调试导则》42.DL/T 5068-2006 《火力发电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43.DL/T 5190.4-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四部分电厂化学篇》44.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45.SD 202-1986 《火力发电厂垢和腐蚀产物分析方法》9)、热工监督1.国电发[2000]589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GB/T 4213-2008 《气动调节阀》3.GB/T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DL/T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5.DL/T 589-1996 《火力发电厂燃煤电站锅炉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6. DL/T 590-1996 《火力发电厂固定式发电用凝汽汽轮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7.DL/T 591-1996 《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8.DL/T 592-1996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泵的热工检测控制技术导则》9.DL/T 655-2006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0.DL/T 65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1.DL/T 657-2006 《火力发电厂模拟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2.DL/T 658-2006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3.DL/T 659-2006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14. DL/T 677-2009 《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2009-12-1实施)15.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16.DL/T 775-2001 《火力发电厂除灰除渣热工自动化系统调试规程》17.DL/T 855-2004 《电力基本建设火电设备维护保管规程》18.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19.DL/T 996-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20.DL/T 1012-200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21.DL/T 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22.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23.DL/T 1091-2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条件》24. DL/T 1112-2009 《交、直流仪表检验装置检定规程》(2009-12-1实施)25.DL 5000-2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26.DL 500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标准》27.DL 5031-199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28.DL/T 5175-2003 《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9.DL/T 5182-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30.DL/T 5190.5-2004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31. DL/T 5210.4-200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2009-12-1实施)32.DL/T 5227-2005 《火力发电厂辅助系统(车间)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33. DL/T 5428-2009 《火力发电厂热工保护系统设计技术规定》(2009-12-1实施)34.JJF 1033-2008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5.DRZ/T 01-200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10)、电能质量监督1.国家电监委电监市场[2006]42号《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2.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试行)》3. 国家电网生[2004]203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4.GB 156-2007 《标准电压》5.GB/T 1980-1996 《标准频率》6.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7.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8.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9.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2009-5-1实施)10.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2009-5-1实施)11.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12.GB/T 19862-2005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13.DL/T 497-19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程》14.DL/T 500-2009 《电压监测仪使用技术条件》(2009-12-1实施)15.DL/T 723-2000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导则》16.DL/T 1028-2006 《电能质量测试分析仪检定规程》17.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18.DL/T 1053-200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11)、汽轮机监督1. GB/T 6075.2-2007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第2部分:500MW以上,额定转速1500r/min、1800r/min、3000r/min、3600r/min陆地安装的汽轮发和电机组2.GB/T 8117.1~8117.2-2008 《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2009-4-1实施)3.GB/T 13399-1992 《汽机安全监视装置技术条件》4. GB/T 11348.2-2007 《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_第2部分》5.DL/T 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

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

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建质【1996】40号1 目的检查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

2 条件机组经过带负荷调试,已具备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协调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经过试验已投入运行,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自动运行,调节品质达到《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试验应在70%~100%MCR正常工况下进行。

3 负荷变动范围负荷变动试验的负荷变动幅度为15%MCR,负荷实际变化速率为3%MCR/min。

4 试验时记录的主要参数及使用仪器4.1 主要参数:机组实际功率、机组负荷指令、主蒸汽压力、速度级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锅炉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汽包水位、烟气含氧量、炉膛压力、总给煤量、除氧器水位、凝结器水位、各加热器水位。

4.2 各主要参数的数据一般取自动调节系统所用变送器,通过分散控制系统或检验合格的多笔记录仪进行数据、趋势记录。

5 试验步骤5.1 逐步投入以下各主要系统的自动调节回路:主蒸汽压力调节系统锅炉给水调节系统主蒸汽温度调节系统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炉膛压力调节系统送风及氧量校正调节系统5.2 在各回路自动调节系统工作稳定后,投入协调控制系统机炉协调方式,进行动态参数整定。

5.3 当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稳定后进行负荷变动试验。

5.3.1 负荷变化率设置为3%MCB/min。

5.3.2 以15%MCR阶跃量减少机组目标负荷指令。

观察负荷响应情况并记录机组负荷及各参数变化数据。

5.3.3 待机组负荷及运行参数稳定后,以15%MCR阶跃量增加机组目标负荷指令。

观察负荷响应情况并记录机组负荷及各参数变化数据。

6 评价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考核指标表中所列指标主要适用于国产300MW配直吹制粉系统的燃煤汽包锅炉的汽轮发电机组。

对其他类型的机组及直流炉的机组,应视具体情况,对所列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5月。

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二零零五年四月目录1.总则2.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与职责3.调试单位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4.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范围及项目5.调试收费6.附则调试项目部与各专业的调试范围及项目第一篇调试管理项目部的调试范围及项目第二篇汽轮机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第三篇锅炉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第四篇电气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第五篇热工控制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第六篇化学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总则1.1为加强火电过程调试工作的管理,明确启动调试工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范围,提高调试工作水平,根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的精神,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新(改、扩)建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

凡承担火力发电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及机组启动调试工作有关的单位均应执行本规程。

1.3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相当资质等级的调试单位承担。

委托合同。

调试单位宜及早参与设备选型、初步设计审查等与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启动调试的工作任务及职责2.1启动调试工作是火电基本建设工程的一个关键阶段,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满负荷试运并移交生产。

投产后能安全稳定运行,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

2.2启动调试工作要按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及设备文件的要求进行。

调试单位要在启动试运总指挥的领导下,根据设计和设备的特点,合理组织、协调、实施启动调试工作,确保启动试运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3启动调试工作分为分部试运调试与整套启动调试。

其中分部试运调试中的分系统调试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应由调试单位承担。

由于电气、热控两专业的特殊性,对电气、热控两专业调试工作与安装单位试验班作部分调整。

2.3.1由于电气二次系统调试工作的特殊性,按系统划分,宜由一个单位独立承担单体调试到分系统调试。

即发电机、变压器组二次部分由调试单位承担其单体调试到分系统调试,厂用及附属系统二次部分由安装单位试验班承担单体调试到分系统调试。

大唐火电机组启动试运管理引用文件清单及调试项目办法清单

大唐火电机组启动试运管理引用文件清单及调试项目办法清单

欢迎阅读《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公司工[2003]153 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工程建设安全技术及管理要点》1.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火力发电机组启动试运管理引用文件1.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原电力部[1996]1.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原电力部[1996]1.3《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1.4《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部[1996]1.5《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电力部[1996]1.6《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电综[1998]179 号)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4.4.1 分部试运阶段的调试项目:4.1.1 汽机专业4.1.1.1 循环水系统(汽轮机空冷系统)调试。

4.1.1.2 开式冷却水系统调试。

4.1.1.3 闭式冷却水系统调试。

4.1.1.4 辅助蒸汽系统管道吹扫及调试投运。

4.1.1.5 热网加热系统冷态调试(工程中含有时)。

4.1.1.6 凝结水及补水系统调试。

4.1.1.7 除氧给水系统调试。

4.1.1.8 电动给水泵调试。

4.1.1.10 真空系统调试。

4.1.1.11 抽汽加热器及疏水系统调试。

4.1.1.12 轴封供汽系统调试。

4.1.1.13 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调试。

4.1.1.14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

4.1.1.15 发电机氢冷却系统调试。

4.1.1.16 润滑油系统及净化装置调试。

4.1.1.17 顶轴油及盘车系统调试。

4.1.1.18 抗燃油系统及DEH 系统调试4.1.1.19 汽机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调试。

4.1.24.1.2.21 锅炉燃烧器静态调整。

4.1.2.22 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 或BMS)功能试验4.1.2.23 配合化学专业进行锅炉化学清洗工作。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制定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制定1)

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2×330MW 发电机组江苏电科院徐州华鑫项目部调试工作规定1 总则1.1为加强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2×330MW发电机组调试工作的管理,提高调试工作水平,根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的精神,制定本规定。

1.2 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应协调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调试单位等各方关系,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分部试运2.1试运现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1.1试运区周围环境应不妨碍分部试运进行,场地基本平整,沟道盖板基本齐全,道路畅通、地面清洁。

2.1.2试运区的脚手架、梯子、平台、栏杆、护板等符合安全和试验的要求。

2.1.3排水畅通,排污系统可投用。

2.1.4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2.1.5保证通讯设施联络正常。

2.1.6有明显的标志和分界,危险区设围栏和警告标志。

2.1.7有必要的防冻措施、防暑降温和防雨措施。

2.2 设备及系统2.2.1土建工作已结束2.2.2分部试运的设备及系统(包括:机务、电气、热工、焊接等)安装工作试验工作已结束。

2.2.2参加试运设备的保护装置应检验检验合格,并可投用,对调试或试运需要临时解除或变更的保护已确认。

2.2.3临时设施已完成。

2.2.4分部试运的设备及系统已命名挂牌和有明显的标识。

2.2.5分部试运所需的测试仪器、仪表已配备并符合计量管理要求。

操作人员已经培训合格。

2.2.6分部试运设备和系统已与非试运行的系统可靠隔离或隔绝。

2.2.7分系统试运项目,除必要的临时设施外应使用正规设备和系统。

2.2.8分部试运及调整试验应作出技术记录,各项试验结果将作为整套启动的依据。

2.3分部试运的程序按《徐州华鑫发电有限公司2×330MW发电机组建设工程分系统试运补充管理规定》通知的精神执行。

2.4调试单位的主要职责:2.4.1按合同要求负责编写调试大纲,分系统及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的调试方案和措施;2.4.2按合同要求完成所承担的分系统调整试运工作,确认调试项目是否具备进入分系统和整套启动试运条件;2.4.3参与分部试运后的验收签证工作;2.4.4全面检查启动机组所有系统的完整性和合理性;2.4.5负责提出解决启动试运中重大技术问题的方案和建议;2.4.6按合同要求组织协调并完成启动试运全过程的调试工作。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保障项目顺利投产,并适用于公司内全部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

二、工作要求1.启动调试团队应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组建,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及相关技术人员构成。

2.启动调试工作必需遵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工作安全可靠。

3.启动调试工作应与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的人员紧密搭配,确保工作的衔接和协调。

4.启动调试工作应依照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确保启动调试工期的合理布置和完成。

5.启动调试工作应做好记录和文档管理,包含工作过程、测试数据、报表等,以备后续参考和审查。

三、任务分工和责任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启动调试团队的组建和协调工作,并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负启动调试工作负责人。

2.启动调试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引导和监督启动调试团队的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3.启动调试团队成员应依据任务要求,依照工作计划和分工,认真完成各项启动调试任务。

4.设计单位负责供应相关设计文件、图纸和技术支持,搭配启动调试工作进行。

5.施工单位负责供应已完成的设备、系统和设施,依照要求搭配启动调试工作进行。

四、工作流程1.启动准备阶段–启动调试工作负责人组织团队进行启动准备工作,包含订立工作计划、编制启动调试方案等。

–启动调试工作负责人与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明确任务和要求。

–订立启动调试工作的资源需求计划,确保所需设备、人力等资源齐备。

2.系统单元调试阶段–依照设计要求,依次对各个系统单元进行调试,包含电气、机械、掌控等方面。

–对系统单元进行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满足设计要求。

–记录系统单元调试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进行记录。

3.系统整体调试阶段–完成系统单元调试后,进行系统整体调试工作,包含整体联调、工艺调试等。

–对系统整体进行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确保系统各部分协调搭配。

–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并记录整体调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一、目的和依据本规定旨在规范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确保项目依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顺利启动调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法人整治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及其所承接的火电工程项目的启动调试工作。

三、管理标准3.1 工作流程1.准备阶段:依据工程项目计划,确定启动调试工作所需资源和人员,并编制认真的工作计划。

2.设备准备阶段: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系统准备阶段:依照系统调试方案进行系统的设备接口调试和系统联调,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

4.安全准备阶段:订立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人员安全。

5.启动调试阶段:依照工作计划进行系统启动调试,并依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6.整定阶段:依据设备运行参数,对设备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2 人员配备1.启动调试主管:负责启动调试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监督工作进度和质量。

2.启动调试工程师:负责实在的启动调试工作,包含设备检查、调试和故障处理等。

3.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的监督和组织,保证启动调试过程中的安全。

4.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和验收。

3.3 质量掌控1.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启动调试工作必需依照规范进行,保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设备运行参数的监测:对已启动的设备进行监测,保证设备运行稳定。

3.故障处理及记录:对启动调试过程中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和记录,以便于后期分析和改进。

3.4 安全措施1.安全培训:对参加启动调试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对工作不安全的认得和防护措施的掌握。

2.安全操作规程:订立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工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3.应急预案:订立相关应急预案,合理布置人员和设备,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

四、考核标准4.1 工作完成情况1.启动调试工作依照规范和工作计划进行,实现预定的时间节点。

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厂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一、引言为保障火电厂工程(以下简称“工程”)顺利交付使用,提高工程可靠性和安全性,规范工程启动调试工作,制定本规定。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程启动调试、软化水及给水系统调试、热平衡试验、机组负荷试运行及其他相关试验工作。

三、责任3.1 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应根据合同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协调、指导、监理等其他工作。

3.2 工程监理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理,指导工程启动调试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3.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应负责工程的实体设计及建设,同时对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进行组织和具体实施。

四、启动调试工作要求4.1 工程验收在启动工作前,施工单位应完成工程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应包括:•工程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工程设备、电气线路及仪表设备等的检查、试运行、检修完整性和可靠性等;•工程安全、保护、节能措施等的实施情况。

4.2 工程物资检查在启动工作前,应对各类物资进行检查,确保物资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内容应包括:•电气元器件的型号、规格、个数、接线方式;•仪表设备的型号、规格、个数、接入等级;•水泵、风机、阀门、闸门、起重设备等机械设备的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安装精度及每台设备的性能参数等;•变压器、系统开关、接线柜等电器设备性能数据;•各类设备组构尺寸的实际检查等。

4.3 工程材料检查在启动工作前,应对工程所需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内容应包括:•水泵、风机、机场、变压器等大型设备的制造厂家、型号、规格、批号;•管路和接头使用材料、型号、规格、牌号;•输汽量计、流量计、文丘里密度计等仪器的制造厂家、型号、规格等。

4.4 储备物资在启动工作前,应储备工程所需物资、器材、备品备件和各种文献资料,确保启动工作的及时、有效进行。

4.5 操作人员培训在启动工作前,应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程的各项设备、仪器和管理制度,以便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并掌握各种安全措施。

建质[1996]40号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建质[1996]40号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 启动试 运阶 段的工 作 3 1分系统 试运期 间 的工作 . 311检查 了解 各辅 机分部试 运情况 ,协 助施工 单 位 处理 试运 出 现的 ..
问题 。
312 各艳 机保护 、联 锁检查 试脸 . ..
313安全门检验及调节门‘ .. 电动、气动) 抽狄逆止门、电动门的动作
检 查试验 。
主要 起草 人 参加 人员
李宽 民 李志鹤 沈 水顺
梁 兵
周 乃文 魏宝林 于 国 良 朱学 成 李 显春


附件
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 各专业调试范围及项 目



汽轮机专业调试范围及项 目
1 前言
汽轮 机专 业调试工 作应 遵守 的现 行规 程、规 范和标 准 11 《 . 火力发 电厂基本建设 工程 启动及竣工 验收 规程 ( 9 6 ) 19版 12 《 . 电力建 设施工及验 收技术 规范 , 13 《 电工 程调整试运 质盘检 验及评定 标准》 . 火 14 《 . 电力荃本建设工程质 盆监 怪规定 》 15主辅 机设 备厂家产 品说 明书 及技术要求 . . 2 启动调试前 期工 作 21收集 有关 技术资料 . 22了解 机组 安装情况 . 23对设 计、安装和侧造等 方面 存在的问题 和缺 陷提出 改进建 议 . 24准备 和检 验调试需 用的仪器 仪表 . 25编制 汽轮 机组调试方案 及措施 . 251汽 轮机 组及周围 蒸汽 管道 吹洗 措施 . .. 252汽 动给 水泵 、电 动给 水泵 启动调试方案 . .. 253高 压加热器试运措施 。 .. 254除 氧器试运措施 。 .. 255循 环水系统试运措施 . .. 256工 业水系统试运措施 . . 257开 式冷 却水 系统试运 措施 . .. 258闭 式冷 却水试运措施 .. 259凝结水 系统试运 措施 ( M及 以上机组 ) .. 3 0W 0 。 251 ..0真空泵及其 系统 试运措 施( M 以上机组 ) 3 0, 0 . 25 1 .. 1汽轮机润滑油及 调节保安 系统调 整试验 措施 . 25 1 ..2发电机密封油 系统调试措 施 。 25 1 .. 3发电机 氢系统吹 洗 、调试 及 充氢措施. 25 1 .. 4汽轮机旁路系统 调试借施 . 25 1 ..5汽轮发 电机组振 动等在线监 测措 施‘0M 及 以上机组 ) 30. .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 背景介绍火电工程是指以燃煤、燃气或其他可燃烧物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再通过锅炉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的过程。

在火电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启动调试工作,以确保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本规定旨在规范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启动调试前准备工作2.1 人员配备启动调试工作需要由经验丰富、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组成。

人员配备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全面覆盖各个工作环节。

2.2 工作场地准备启动调试工作需要有适当的工作场地,其中包括锅炉房、控制室等。

工作场地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且应提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便顺利进行调试工作。

2.3 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启动调试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发电机、控制系统等设备的检查。

3. 启动调试流程3.1 准备工作在正式启动调试之前,需要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确认工作场地、设备等准备就绪•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操作手册和流程文件3.2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整个启动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验证系统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工作。

•通过逐个检查各个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对控制系统进行测试,确保各个传感器、执行器等能够正常传输信号和执行指令•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性3.3 启动发电机组启动发电机组是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的核心内容,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打开锅炉的给水系统和汽包系统2.将燃料输送到锅炉,并点火3.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确保燃烧稳定4.启动发电机,并逐步提高负载,观察各项指标5.对发电机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准,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3.4 安全检查在启动调试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在启动调试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整个系统和工作场地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一、前言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是一项特别紧要的过程,合理规划和顺当完成启动调试工作,不仅可以保证火电工程顺当运行,还可以有效地确保电网稳定运行,从而保障能源供应。

因此,为确保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有序进行,保证工作效率、效益、质量,订立规范的启动调试工作规定是特别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的订立思路、实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订立思路订立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的前提是对于整个启动调试过程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认得。

在这一过程中,必需渐渐解决不同系统之间搭配工作的协调,渐渐排出各系统的故障,确保系统正常运转。

依据这个认得,可以订立一份认真的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该规定应当依据不同的设备、系统、工作类型分类编制,采纳流程化操作方式,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建立科学的技术档案,以便于对启动调试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掌控。

三、实在操作步骤1. 订立启动调试方案:在启动调试之前,需要订立严谨的启动调试方案,明确各系统的启动次序和步骤、操作流程、测试标准和验收标准等,以确保此后的启动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同时,应订立评价方案和应急预案,为启动调试工作后续的处理供给引导。

2. 检查设备状态:在启动调试之前,必需进行全面的设备状态检查,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牢靠性,包括设备接地、耐压试验、电气装置功能检查等。

只有经过充分检查并确定设备正常运转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3. 实施各阶段的启动调试工作:在各系统配置完备之后,可以依照预定的启动方案渐渐将各系统启动运转,通过监控和测试验证各系统的联调、搭配和功能状态等情况。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适时确诊和处理。

4. 整理和保存数据:在启动调试工作完成之后,应适时整理和保存各系统的数据资料,建立相应档案,以便于今后显现问题时查询和分析。

同时,应依照规范要求填写启动调试报告,记录各工作环节的进展情况、处理结果和本次启动调试工作的总结。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 引言本文旨在规范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的程序和要求,确保项目顺利进行,保证安全生产。

2. 安全措施2.1 在进行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之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确保其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2.2 所有参与启动调试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2.3 启动调试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火源、爆炸源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存在,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3. 启动调试程序3.1 提前准备在启动调试工作前,必须编制详细的启动方案,包括启动步骤、启动时间计划等。

3.2 启动前检查在正式启动之前,要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或故障。

3.3 启动步骤按照启动方案,逐步启动设备,保证启动顺序的正确性,避免因启动不当造成事故。

3.4 启动记录启动时,要详细记录启动的时间、步骤和参数,以备后续分析使用。

4. 启动调试要求4.1 启动顺序按照设备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系统性能要求,确定启动顺序。

4.2 启动过程中的检查在启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和各项参数,确保运行正常。

4.3 启动前和启动后的测试在启动之前和启动之后,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测试,确保设备满足性能要求。

5. 启动调试记录5.1 启动记录的要求启动调试过程中的记录应具备以下要求: - 准确:记录必须准确反映启动调试的过程和结果。

- 完整:记录应包括启动前检查、启动步骤、各项参数以及问题处理等内容。

- 详细:记录中应包括相关设备的型号、规格、编号等信息。

5.2 启动记录的存档启动记录应完整保留,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存档。

存档记录应做好备份工作,确保记录的安全性和可查找性。

6. 发生问题的处理6.1 发生问题时的应急措施一旦发生问题,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启动调试工作,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6.2 问题处理和记录对于发生的问题,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分类、分析,确定解决措施,并及时进行处理。

负荷变动试验措施

负荷变动试验措施

负荷变动试验措施1 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检查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

2 编制依据2.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1996年);2.2 《火电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5437-2009);2.3 《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力工业部1996年);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1996年)。

2.5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2.6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_T_657-2006)2.7 《山东电网机(厂)网协调技术要求(试行)》(调技[2007]8号文);2.8 《山东电网机(厂)网协调管理规定》3 试验条件3.1 机组整套启动后,已经正常运行,具备带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3.2 协调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经过试验已投入运行,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自动运行,调节品质达到机组要求;3.3 DCS的设计功能全部投用且工作正常,实时/历史数据、实时/历史趋势曲线的记录、追忆、显示、打印功能完善;3.4 试验应在70%~100%MCR正常工况下进行;3.5 试验前应由值长联系电网中调,并经中调同意。

4 负荷变动范围负荷变动试验的负荷变动幅度为90MW;负荷变化速率设置为18MW/min。

5 试验的组织与分工负荷变动试验由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调试单位)、OVATION公司(DCS厂家)、华润电力(菏泽)有限公司(生产单位)共同完成。

5.1 调试单位负责试验工作的组织、协调,提供相关的调试措施和调试报告,进行控制参数的动态整定,记录、整理试验过程的有关数据。

5.2 生产单位运行人员负责试验的具体操作及运行参数的监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按运行规程及反事故措施进行操作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5.3 DCS厂家、组态单位、施工单位配合试验的进行。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

电力工业部司局文件建质[1996]40号关于颁发《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等四个规程的通知各网、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中电联,电规总院,上海电建局,西北电建总公司:为适应我国火电建设大机组发展的需要,规范火电机组的启动调试及交接验收工作,我部通过电建[1996]159号文颁发了《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为配合其执行,现将与之配套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等四个规程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报部建设协调司。

附件: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2. 《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3. 《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4. 《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二日附件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 总则1.1. 为加强火电工程调试工作的管理,明确启动调试工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范围,提高调试工作水平,根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的精神,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新(改、扩)建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

凡承担火力发电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及与机组启动调试工作有关的单位均应执行本规定。

13 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相当资质等级的调试单位承担。

14 工程建设单位在确定工程施工单位的同时,应明确具体承担调试的单位,签订委托合同。

调试单位宜及早参与设备选型、初步设计审查等与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启动调试的工作任务与职责2.1. 启动调试工作是火电基本建设工程的一个关键阶段,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整套启动并移交生产。

投产后能安全稳定运行,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

22 启动调试工作要按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及设备文件的要求进行。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5)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5)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确保工程在启动阶段顺利进行,保证其安全、稳定和有效运行。

2. 工程启动调试前准备在进行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设备检查检查所有设备是否已经安装完毕,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测试。

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能够正常运行。

2.2 安全措施准备确保所有安全措施已经落实到位,包括火灾报警系统、防爆设备、紧急停机装置等。

必要时,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3 调试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调试计划和方案,明确每个设备和系统的调试顺序和步骤,确保调试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启动调试工作流程3.1 单元设备调试按照调试方案的要求,对单元设备进行逐一调试。

包括设备的检查、预热、检修以及操作参数的调整等。

确保每个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

3.2 系统调试在单元设备调试完成后,进行系统级调试。

逐步启动系统中的各个设备,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协同工作,并能够实现整体的运行目标。

3.3 联动调试在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各个系统之间的联动调试,测试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和互锁保护等功能。

确保系统间的联动运行不会出现冲突和故障。

3.4 性能测试在启动调试的最后阶段,进行性能测试。

包括负荷测试、效率测试、燃料消耗测试等。

确保工程能够在设计负荷下稳定运行,并达到设计要求的效率和燃料消耗指标。

3.5 启动调试记录在整个启动调试过程中,记录每个步骤和测试结果。

包括设备的运行参数、异常情况的处理及修复措施等。

确保启动调试的过程可追溯,便于之后的维护和改进工作。

4. 启动调试工作安全要求在进行启动调试工作时,需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要求:4.1 人员安全所有参与调试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安全,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设备。

4.2 设备安全在调试过程中,需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和检查。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一、目的和范围本规定旨在规范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合规运行。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阶段。

二、定义1.启动调试:指火电工程在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完成后,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设备功能验证、性能测试和系统操作调试的过程。

2.管理标准:针对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的管理要求和规范。

3.考核标准:对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

三、管理标准1.启动调试事前准备–火电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启动调试计划,明确工作内容、目标与时间节点。

–确定启动调试工作的组织架构,明确各岗位职责与权限。

–编制并完善各项启动调试工作的规程、流程和工作指导文件。

–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资源,确保启动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启动调试过程–按照启动调试计划和工作指导文件,逐步启动并验证设备功能。

–对各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设备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进行系统操作调试,测试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操作功能。

–记录和汇总启动调试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启动调试事后总结–回顾启动调试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编制启动调试报告,详细记录启动调试工作的过程、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并跟进改进情况。

四、考核标准1.启动调试计划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

2.启动调试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设备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4.系统操作调试的稳定性和操作性。

5.启动调试数据记录和问题解决的及时性。

6.启动调试总结和改进建议的详尽程度和可操作性。

7.启动调试报告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8.问题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跟进情况。

五、责任和考核1.火电工程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定启动调试计划,并组织、协调和监督启动调试工作的全过程。

2.启动调试工作组负责按照计划进行工作,并记录和汇总相关数据和问题。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启动调试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评定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工业部司局文件建质[1996]40号关于颁发《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等四个规程的通知各网、省(直辖市、自治区)电力公司,南方电力联营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中电联,电规总院,上海电建局,西北电建总公司:为适应我国火电建设大机组发展的需要,规范火电机组的启动调试及交接验收工作,我部通过电建[1996]159号文颁发了《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为配合其执行,现将与之配套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等四个规程颁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问题及时报部建设协调司。

附件: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2.《汽轮机甩负荷试验导则》3.《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4.《火电机组热工自动投入率统计方法》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一九九六年五月二十二日附件1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总则1.1.为加强火电工程调试工作的管理,明确启动调试工作部门的任务和职责范围,提高调试工作水平,根据《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的精神,制定本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新(改、扩)建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

凡承担火力发电机组启动调试工作及与机组启动调试工作有关的单位均应执行本规定。

1.3.火电工程的启动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相当资质等级的调试单位承担。

1.4.工程建设单位在确定工程施工单位的同时,应明确具体承担调试的单位,签订委托合同。

调试单位宜及早参与设备选型、初步设计审查等与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启动调试的工作任务与职责2.1.启动调试工作是火电基本建设工程的一个关键阶段,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整套启动并移交生产。

投产后能安全稳定运行,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

2.2.启动调试工作要按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规范及设备文件的要求进行。

调试单位要在启动试运总指挥的领导下,根据设计和设备的特点,合理组织、协调、实施启动试运工作,确保启动调试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2.3.启动调试工作分为分部试运调试与整套启动试运调试。

其中分部试运中的分系统试运与整套启动试运的调试工作应由调试单位承担。

分系统试运必须在单体调试和单机试运合格签证后进行。

分系统启动调试工作与单体调试和单机试运工作有一定的覆盖,但覆盖部分各自的目的要求不同。

2.4.启动调试阶段各有关单位的职责2.4.1.安装单位负责分部试运工作台中的单体调试和单机试运以及整个启动调试阶段的设备与系统的维护、检修和消缺以及调试临时设施的制作安装和系统恢复等工作。

2.4.2.调试单位负责制定整套启动与所承担的分系统试运调试方案措施并组织实施。

2.4.3.生产单位在整个试运期间,根据调整试运方案措施及运行规程的规定,在调试单位的指导下负责运行操作。

2.4.4.建设单位应明确各有关单位的工作关系,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协助试运指挥部做好启动调试的全面组织协调工作。

3.调试单位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3.1.在工程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工作3.1.1.参加工程设计审查及施工图会审,对系统设计布置、设备选型、启动调试设施是否合理等提出意见和建议.3.1.2.收集和熟悉图纸资料,制定调试计划。

3.1.3.准备好调试使用仪器、仪表、工具及材料。

3.1.4.在安装过程中,经常深入现场,熟悉设备和系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3.1.5.负责编写机组整套启动调试大纲和试运行方案以及汽机、锅炉、电气、热控和化学等专业分系统试运调试方案或措施。

提出启动调试物质准备清单及临时设施和测点安装图,交建设或施工单位实施。

3.2.在分系统试运和整套启动试运阶段的工作3.2.1.参加各主要辅机的分系统工程试运工作,确认各辅机具备参加整套启动试运的条件。

3.2.2.负责制定启动试运网络图及调试方案、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

3.2.3.在整套启动试运中,承担指挥工作,参加试运行值班,主持整套试运组交接班会议,指导运行操作及对设备系统进行调整,按照调试方案进行各项调试工作,逐步投入各设备系统工程及各项保护、自动、顺序控制装置,接带负荷,使机组达到满负荷安全稳定运行,完成72+24或168小时试运行。

3.2.4.对机组在试运中发生的设备损坏、人身事故或中断运行的事故参与调查和分析,提出对策。

3.2.5.整理调试记录,编写试运行总结和调试报告,在设备移交生产一个半月内交给合同委托单位。

3.3.试生产阶段的工作3.3.1.继续完成合同末完的调试项目。

3.3.2.机组试生产期间或结束后,调试单位应对电厂进行回访,认真听取对调试工作的意见。

4.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范围及项目4.1.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项目详见附件《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各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第一篇至第五篇)。

4.2.整套启动调试:300MW以下机组实行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后移交试生产(或生产),300MW及以上机组实行168小时满负荷试运移交试生产,移交前应按本规定完成各项试验,对暂不具备试验条件而又不影响安全运行的调试项目,由启动验收委员会决定取舍或推迟。

4.3.国外引进机组启动调试工作范围及项目按合同要求进行,无合同要求时按本规定进行。

4.4.调试单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时,对本规定末包括的工程项目应明确分工。

4.5.对多单位参与调试的工程,建设单位应明确主体调试单位。

主体调试单位应对各参加调试单位的调试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尤其对结合部的工作,要检查其完整性、系统性、可靠性,防止执行规程的不一致性。

5.调试收费5.1.承担火电工程调试任务的单位,均可按部颁《电力建设工程调试收费标准》收费。

5.2.本规定末包括项目可以签订合同收费。

5.3.启动调试工作由几个单位承担时,主体调试单位在组织、协调及系统工程性的责任工作量增加,应另外增加费用。

6.附则6.1.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条例》(试行)SDSJL—88(1988年)同时作废。

6.2.本规定由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解释。

附件:分系统与整套启动调试工作各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

第一篇汽轮机专业调试范围及项目1.前言汽轮机专业调试工作应遵守的现行规程、规范和标准1.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1.2.《电力建设施工极验收技术规范》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4.《电力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1.5.《主辅机设备厂家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要求》。

2.启动调试前期工作2.1.收集有关技术资料2.2.了解机组安装情况2.3.对设计、安装和制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改进建议。

2.4.准备和检验调试需用的仪器仪表。

2.5.编制汽轮机组调试方案及措施。

2.5.1.汽轮机组及周围蒸汽管道吹洗措施。

2.5.2.汽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启动调试方案。

2.5.3.高压加热器试运措施。

2.5.4.除氧器试运措施。

2.5.5.循环水系统试运措施。

2.5.6.工业水系统试运措施。

2.5.7.开式冷却水系统试运措施。

2.5.8.闭式冷却水系统试运措施。

2.5.9.凝结水系统试运措施(300MW及以上机组)。

2.5.10.真空泵及其系统试运措施(300MW以上机组)。

2.5.11.汽轮机润滑油及调节保安系统调整试验措施。

2.5.12.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措施。

2.5.13.发电机氢系统吹洗、调试及充氢措施。

2.5.14.汽轮机旁路系统调试措施。

2.5.15.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等在线监测措施(300MW及以上机组)。

2.5.16.各保护、联锁、检查试验项目一览表。

2.5.17.汽轮机整套启动文案。

2.5.18.甩负荷试验(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动态特性试验)方案。

2.5.19.汽轮发电机组负荷变动试验措施。

2.5.20.胶球清洗及油净化装置调试措施。

2.5.21.配合化学专业制定炉前给水系统酸洗或碱洗方案。

3.启动试运阶段的工作3.1.分系统试运期间的工作3.1.1.检查了解各辅机分部试运情况,协助施工单位处理试运出现的问题。

3.1.2.各辅机保护、联锁检查试验。

3.1.3.安全门检查及调节门(电动、气动)抽汽逆止门、电动门的动作检查试验。

3.1.4.配合化学进行凝汽器碱洗及炉前系统清洗、钝化保养。

3.1.5.循环水系统调试。

3.1.6.开式冷却水系统调试。

3.1.7.闭式冷却水系统调试。

3.1.8.辅助蒸汽系统调试。

3.1.9.凝结水及补水系统调试。

3.1.10.电动给水泵试运调试。

3.1.11.汽动给水泵试转(参照本篇主机调试项目)。

3.1.12.机组各蒸汽管路吹洗。

3.1.13.真空系统调试。

3.1.14.抽汽加热器及疏水系统调试。

3.1.15.轴封供汽系统调试。

3.1.16.发电机内冷水系统调试。

3.1.17.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调试。

3.1.18.发电机氢冷却系统调试。

3.1.19.调节保安系统调试。

3.1.19.1.液压调节系统静态调试(含EH油系统)。

3.1.19.2.配合热工电调系统作静态调试。

3.1.19.3.保安系统静态调试。

3.1.19.4.热工信号及联锁保护检查试验。

3.1.19.5.汽门关闭时间测试。

3.1.20.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调试投运。

3.1.21.润滑油系统及净化装置调试。

3.1.22.旁路系统检查调试。

3.2.整套启动试运时的调试工作3.2.1.各种水、汽、油分系统及真空、氢系统检查投运。

3.2.2.给水泵汽轮机带负荷工况的检查和各典型负荷振动的测量。

3.2.3.发电机气体置换。

3.2.4.DEH联调、仿真试验。

3.2.5.汽轮机冲转及带负荷调试。

3.2.5.1.机组冷态启动及超速试验。

3.2.5.2.机组温态及热态启动。

3.2.5.3.机组振动监测。

3.2.5.4.机组并网带负荷调试。

3.2.5.5.高、低压加热器投运。

3.2.5.6.真空严密性试验。

3.2.5.7.主要辅机切换试验。

3.2.5.8.自动调节装置切换试验。

3.2.5.9.配合热工进行高、低压旁路系统试验。

3.2.6.变负荷试验。

3.2.7.甩负荷试验(即汽轮机调速系统动态特性试验)。

3.2.8.参加168小时(或72+24小时)连续试运行值班。

3.2.8.1.有关系统投入、检查指导运行操作。

3.2.8.2.主机保护投入、检查定值。

3.2.8.3.配合热工投入自动。

3.2.8.4.运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

3.2.8.5.设备缺陷检查、记录。

4.启动调试后期工作4.1.试生产阶段完成调试遗留工作。

4.2.整理编写调试报告和工作总结。

4.2.1.机组试运报告并附主要试运记录。

4.2.2.各项试验总结及分析。

4.2.3.各阶段启动情况及各项数据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