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01936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6df6315f18583d0496459e9.png)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导线(网)测角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1)、按左、右角闭合差计算:(1-1) (2 )、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1-2)其中:--------左、右角之和360º与之差-------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方向角闭合差;n---------三角形个数或计算的测站数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表3 内业计算数字取位要求表4 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表5 等级水准测量测站的技术要求注:当采用单面标尺四等水准测量时,变动仪器高度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与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表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表7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表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表9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表10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30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b33aef24afe04a1b071de9b.png)
常用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目录
一.常用长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游标类
2.微分类
3.表类
3.1表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值的选用方法
4.仪器类
5.实物量具
二.常用力学类测量设备允许误差表
三.常用电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四.常用热工类测量设备最大误差表
五.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表
六.烟气分析仪最大允许误差表
七.常用理化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设备仪器类
2.常用玻璃量具最大允许误差表
一.常用长度类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游标类单位:mm
2
4.仪器类
5
二.常用力学类测量设备允许误差表
七、常用理化测量设备最大允许误差表
1.设备仪器类
2
备注:
1.数据来源于检定规程、校准规范中的最大允许误差、综合误差、基本误差或相关资料给定的相当于3
σ的误差或说明书中给定的指标值;
2.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更新后,最大允许误差值可能发生变化。
测绘规范标准编号查询
![测绘规范标准编号查询](https://img.taocdn.com/s3/m/ed109aa20029bd64783e2cc6.png)
测绘规范标准编号查询1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4海图图式5航海图编绘规范6中国航海图图式7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8海道测量规范9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10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11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121:25000 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13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14地理格网15远程光电测距规范1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18近景摄影测量规范19坐标展点仪20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21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2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23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24立体坐标量测仪25工程摄影测量规范26地形图用色27短程光电测距仪2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29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修订)30工程测量规范31影象地图制印规范32地图印刷规范33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3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35测绘基本术语36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37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38精密工程测量规范39地图印刷光学密度量测规范4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修订)41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421:5000 !: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431:2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44电子海图技术规范45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4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47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48比长基线测量规范49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50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51地图学术语52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编码所)53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54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55大地测量术语56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57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58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59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60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61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第1部分数字线划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质量要求6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63大地天文测量规范64加密重力测量规范65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66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6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68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69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70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7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试行)2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勘测规范3火力发电厂测量技术规程4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5蒙古语地名译音规则6维吾尔语地名译音规则7藏语(拉萨语)地名译音规则8油气田工程测量规程9长距离油气管道测量规程10城市测量规范11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航摄象片室内外综合判调法作业规程12哈萨克语地名译音规则13国家一等重力测量规范14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15三角测量电子记录规定16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171:10000 1:25000比例尺影象平面图作业规程181:5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19冶金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测量规范20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21测绘技术设计规定22柯尔克孜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23藏语(安多话)地名译音规则24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25藏语(德格话)地名汉字译音规则26光电测距仪检定规范27测绘仪器防霉、防雾、防锈28坐标格网尺29三等标准金属线纹尺300.8----7.0倍纠正仪31模拟测图仪系列及其基本参数32HMT10 模拟测图仪33黎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34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35因瓦水准标尺检定技术规程36DSZ05、DSZ1自动安平水准仪磁致误差检定技术规程37立体判读仪38正射投影仪39HJT 05解析测图仪40凉山彝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41省、地、县地图图式42标准玻璃网格板43数控绘图机系列及其基本参数44CHS90--B/120--B 数控绘图机45地图分色样图制作通则46地籍测绘规范47地籍图图式4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49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50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51德宏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52海洋测量成果质量评定标准53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规范54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55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56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范571:500000, 1:1000000 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58内河航道测量规范(试行)59测绘学名词60测绘标准体系表61航测仪器整机精度检定规程621:5000 1:10000 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63西双版纳傣语地名汉字译音规则6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651:5000 1:1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66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6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 :10000 1 :50000 数字高程模型68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69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 数字栅格地图70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71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GB 6962--86GB 7930--87GB 7931--87GB 12317--90GB 12318--90GB 12319--90GB 12320--90GB 12327--90GB 12340--90GB 12341--90GB 12342--90GB 12343--90GB 12344--90GB 12409--90GB 12526--90GB 12897--91GB 12898--91GB/T 12979--91 GB/T 13605--92 GB/T 13923--92 GB/T 13977--92 GB/T 13989--92 GB/T 13990--92 GB/T 13991--92 GB 50167--92GB 14051--93GB/T 14267--93 GB/T 14268--93 GB/T 5791--93 GB 50026--93GB/T 14510--93 GB/T 14511--93 GB/T 14512--93 GB/T 14804--93 GB/T 14911--94 GB 14912--94GB/T 14950--94 GB/T 15314--94 GB/T 15638--1995 GB/T 7929--1995 GB/T 15660--1995GB/T 15661--1995GB 15944--1995GB 15702--1995GB 15967--1995GB 15968--1995GB/T 16176--1996 GB/T 16789--1997 GB/T 16818--1997 GB/T 16819--1997 GB/T 16820--1997 GB/T 16831--1997 GB/T 17157--1997 GB/T 17158--1997 GB/T 17159--1997 GB/T 17160--1997 GB/T 17278--1998 GB/T 17796—1999 GB/T 17797—1999 GB/T 17798—1999 GB/T 17941.1—2000 GB/T 17942—2000 GB/T 17943—2000 GB/T 17944—2000 GB/T 17986.1—2000 GB/T 17986.2—2000 GB/T 18314—2001 GB/T 18315—2001 GB/T 18316—2001 GB/T 18317—2001 GB/T 18578—2001 SDJ--15--78DLJ 24--80DLJ 23--80SLJ 3--81CH/T 4007-1999CH/T 4008-1999CH/T 4009-1999 SYJ 54--83SYJ 55--83CJJ 8--85CH/T 3001-1999CH/T 4010-1999CH/T 2003-1999CH/T2004-1999CH/T 2005-1999CH/T 3002-1999CH/T 4011-1999 YBJ 212--88ZBD10001--89CH/T 1004-1999CH/T4012-1999CH/T 4013-1999CH--1001--91CH 4001--91CH 8001--91CH/T 8002--91CH8003--92CH 8004--91CH/T 8005--91CH 8006--91CH/T 8007--91CH 4002--91CH/T 2002--92CH 8008--92CH 8009--92CH/T 8010--92CH/T 8011--92CH 8012--92CH 4003--93CH/T 4004--93CH/T 8013--93CH/T 8014--94CH/T 8015--94CH/T 4005--94CH 5002--94CH 5003--94CH 8016--95CH 1002--95CH 1003--95CH/T 4006-1998 CHB 8.1--96DZ/T 0034--92DZ/T 0143--94DZ/T 0153--95DZ/T 0156--95DZ/T 0159--95JTJ--281ISBN-7-03-002105-3 ISBN-7-5030-0931-4CH/T 7001—1999 CH/T 4014—1999 CH/T 1005—2000 CH/T 1006—2000 CH/T 1007—2001 CH/T 1008—2001 CH/T 1009—2001 CH/T 1010—2001 CH/T 4015—2001 CH/T 2007—2001。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a0cf58483d049649b66581b.png)
建筑施工测量方案示例\一、校核起始依据,建立建筑物控制网1.校核起始依据定位测量前,应由甲方提供三个衣刷相互关联的坐标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作为场区控制依据点。
以坐标控制点为起始点。
作二级导线测量,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以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作等外附合水准测量,将高程引测至场区内。
平面控制网导线精度不低于1/10000,高程控制测量闭合差不大于±30√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以km计)。
在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时,首先要对起始依据进行校核。
根据红线桩及图纸上的建筑物角点坐标,反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测。
校测允许误差:角度为±12〃;距离相对精度不低于为1/15000.对起始高程点应用附合水准测量进行校核,高程校测闭合差不大于±10mm√n(n为测站数)。
2.建立建筑物控制网以导线点为依据,测设出距建筑物外边7米的矩形平面控制网ⅠⅡⅢⅣ(见附图)。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点必须妥善保护。
二、主轴线的测设1.主轴线的选择该工程的结构主体分为裙房和主楼两部分,裙房为3层,主楼为26层,中间留有后浇带。
因此,定主轴线时,按流水段的划分将该工程分三部分进行主轴线的控制。
选择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作为X方向的主轴线;B轴、G轴作为Y方向的主轴线。
2.主轴线的测设根据图纸尺寸在Ⅰ点上架设经纬仪,后视Ⅱ点,在此方向上量测出3轴、5轴、6轴、11轴、12轴、14轴桩点,再后视Ⅳ点并量测出B轴、G轴桩点。
同样在Ⅲ点架设经纬仪,分别测设出东侧、北侧的主轴线桩,并分别测设出引桩。
测设完的主轴线桩及引桩应用围栏妥善保护,长期保存。
3.高程控制利用高程点进行附合测法在场区内布设不少于八个点的水准路线abcdefgh,这些水准点作为结构施工高程传递的依据。
三、±0.000米以下及基础施工测量该工程的基础标高为-15.80米。
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5cf9054693daef5ff73de9.png)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测绘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统称。
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固定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
2、什么是 3S 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
3、什么是 4D 技术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正射影像( DOM )、数字线划图 (DLG) 和数字栅格图 (DRG) 。
4、什么是地形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比例,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5、什么是正射投影所谓正射投影,也叫等角投影,就是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使投影前后图形的角度保持不变。
6、什么是地图按一定比例,有选择的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若干现象的图称为地图。
7、什么叫做水准面我们将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做水准面。
8、什么叫做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9、什么叫地球椭球体人们经过长期精密测量,发现大地体接近于一个两级稍扁的旋转椭球体,这个与大地形状和大小十分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我们称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什么是地球的扁率?是多少?扁率 = (长半径—短半径) / 长半径国际 1: 289.2572、地球的半径如何计算,是多少?R=1/3( 长半径 + 长半径 + 短半径) ≈ 6371 ㎞3、我国的大地原点设在什么地方?我国新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测量坐标系的概念1、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又分为哪两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又分为两类;即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称为天文坐标;以参考椭球面及其法线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称为大地坐标。
2、什么是首子午面?国际上公认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或者起始子午面。
测绘综合知识各项标准指标值列表
![测绘综合知识各项标准指标值列表](https://img.taocdn.com/s3/m/a90722ca9e314332396893b7.png)
注册测绘师各种表格
1. 大地测
量
表格 1 三角点布设密度
表格 2 光学经纬标准型号分类
表格 3 全站仪分级
表格 4 全站仪测距标准差
注:D为测量距离,单位为千米。
表格 5 一、二等导线边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格 6 三、四等导线边的距离测量技术要求
表格 7 基准站间距与定位精度关系
表格 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中心的产品服务
表格 9 A级 GPS网精度指标
表格 10 B、C、D、E级GPS精度指标
表格 11 GNSS控制网标石类型
表格 12 各等级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和全中误差单位:mm
表格13 各等级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
2. 大地测量案例
表格 14 一等大地控制网技术指标
表格 15 二等大地控制网技术指标
表格16 三等大地控制网技术指标
表格 17 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表
表格 18 各级似大地水准面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分辨率
表格19 各种地形类别的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系统
表格20 各级数据高程模型分辨率
表格 21 各类地形格网高程中误差表
3. 海洋测绘
表格22 海洋测量平面控制基本要求和投影分带规定
表格23 海洋测量控制点精度指标
表格 24 深度测量极限误差单位:m
表格 25 海底底质分类表
表格 26 电子海图分类
3 工程测量
表格 27 GPS测量主要技术指标
表格 28 三角形网测量主要技术指标
表格 29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表格 30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表格 31 等高(深)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测绘成果检查表格及外业检查记录表格
![测绘成果检查表格及外业检查记录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020169515022aaea988f0f3b.png)
13.图形字体、线形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
14.作业依据、规范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___。
其他:
问题解决方法及解决情况
检验意见
主持人:年月日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小组检查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
还存在的问题: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小组及队检查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___。
还存在的问题: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小组检查者:年月日
队检查者:年月日
院检查者:年月日
测绘成果检查表(内业)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断面测量手簿
记录清晰:□差;□一般;□良好。
记录规范:□差;□一般;□良好。
记录完整:□差;□一般;□良好。
记录准确性:□完全正确;□一般错误;□严重错误;
其他: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小组检查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
还存在的问题: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小组及队检查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___。
还存在的问题: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图式及符号
图式符号符合规定:□是;□否
图式符号:□正确;□错误
其他:
解决办法:
解决情况:
小组检查情况是否属实:□是;□否;□其他_______________。
注册师考试中常用测绘限差表
![注册师考试中常用测绘限差表](https://img.taocdn.com/s3/m/9c0ce9025f0e7cd184253637.png)
⎥⎥⎥⎦⎤⎢⎢⎢⎣⎡⎥⎥⎥⎦⎤⎢⎢⎢⎣⎡--+⎥⎥⎥⎦⎤⎢⎢⎢⎣⎡++⎥⎥⎥⎦⎤⎢⎢⎢⎣⎡∆∆∆=⎥⎥⎥⎦⎤⎢⎢⎢⎣⎡i i i B XB Y B Z BZ B Y B Zi i i B B B Bi i i Z Y X Z Y X m Z Y X Z Y X 111111222000)1(εεεεεε表1-2-1三角点布设密度ββ表1-2-9水平角观测方向权数或测回数(2)采样间隔30s;(3)观测模式:静态观测;(4)观测卫星截止高度角10°;(5)坐标和时间系统:WGS-84,UTC;(6)观测时段及时长:B级点连续观测3个时段,每个时段长度大于等于23h;C级点观测大于等于2个时段,每个时段长度大于等于4h;D级点观测大于等于1.6个时段,每个时段长度大于等于1h;E级点观测大于等于1.6个时段,每个时段长度大于等于40min。
观测方案(1)基于GPS连续运行站的观测模式;(2)同步环边连接GPS静态相对定位观测模式:同步观测仪器台数大于等于5台,异步环边数小于等于6条,环长应小于等于1500km。
一等水准路线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同时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移动及有关科学研究的主要依据。
一等水准路线应沿地质构造稳定、路面坡度平缓的交通路线布设。
水准路线应闭合成环,并构成网状。
一等水准环线的周长,东部地区应不大于1600km,西部地区应不大于2000km,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酌情放宽。
二等水准路线是国家高程控制的全面基础,应在一等水准环内布设。
二等水准路线尽量沿省、县级公路布设,如有特殊需要可跨铁路、公路及河流布设。
二等水准环线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不大于750km,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酌情放宽。
三、四等水准网是在一、二等水准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根据需要在高等级水准网内布设成附合路线、环线或结点网,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的高程控制点。
单独的三等附合路线,长度应不超过150km;环线周长应不超过200km;同级网中结点间距离应不超过70km;山地等特殊困难地区可适当放宽,但不宜大于上述各指标的1.5倍。
2019年测绘规范及限差.doc
![2019年测绘规范及限差.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81cabf680203d8ce2f2499.png)
测绘规范及限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
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全站仪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2C变动、I角变动)的测定(高、低两点间水平角的测定)仪器:GTS-701 观测者:马宝峰记录者:黄祥雄检查者:日期:2004-6-3 天气:晴成象:清晰全站仪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2C变动、I角变动)的测定(高、低点垂直角的测定)仪器:GTS-701 观测者:马宝峰记录者:黄祥雄检查者:日期:2004-6-3 天气:晴成象:清晰最后计算结果: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i=[(c高-c低)·ctgɑ]/2=-2.3′视准轴误差C=[(c高-c低)·cosɑ]/2=3.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1.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测绘知识规范及限差99851
![测绘知识规范及限差99851](https://img.taocdn.com/s3/m/c171ea820b4c2e3f56276327.png)
测绘规范及限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
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1.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2.加密导线,宜以直伸形状布设,附合于首级网点上。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
![GPS控制测量各种规范限差](https://img.taocdn.com/s3/m/a6fc6736b90d6c85ec3ac6f1.png)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 73—2010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1-1注:边长小于200米时,边长中误差≤2cm。
二、三、四等网相邻点最小边长不宜小于平均边长的1/2,最长边长不宜超过平均边长的2倍。
一、二级网最大边长可在平均边长的基础上放宽1倍。
GPS接收机的选用表1-3各项限差规定 σ())((22bd a+=σ采用表1-1加乘常数)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3x ≤, σω53y ≤, σω53z ≤, σω53≤同步环只计算三边同步环,))((22bd a+=σ,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异步环闭合差限差σωn 2x ≤, σωn 2y ≤, σωn 2z ≤, σωn 32≤n —独立环的边数,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22bd a+=σ,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重复基线限差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计算)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σ∆3V X ≤,σ∆3V Y ≤,σ∆3V Z ≤))((22bd a+=σ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应满足下列要求(或者进行已知点检查,已知点点位变化相对于约束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应低于表1-1规定的上一等级控制网中最弱边相对中误差)σ∆2dV X ≤,σ∆2dV Y ≤,σ∆2dV Z ≤))((22bd a+=σ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GPS 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1控制网测量中误差m ≤σ ⎥⎦⎤⎢⎣⎡=n WW N 31m ,N 为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n 为异步环边数,W 为异步环全长闭合差。
GPS 测量各等级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表2-2各项限差规定σ ())((22bd a+=σ采用表2-1加乘常数)同步环闭合差限差 σω5n x ≤, σω5n y ≤, σω5n z ≤, σω5n 3≤n —同步环的边数,))((22bd a+=σ,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异步环闭合差限差σωn 2x ≤, σωn 2y ≤, σωn 2z ≤, σωn 32≤n —独立环的边数,d 按照该等级平均边长计算,))((22bd a+=σ,ω—环闭合差,222z y x ωωωω++=重复基线限差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 ,同一基线不同时段较差应满足 σ23ds ≤(σ按照实际边长计算)三维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X V ∆,Y V ∆,Z V ∆)绝对值应满足下列要求σ∆3V X ≤,σ∆3V Y ≤,σ∆3V Z ≤))((22bd a+=σd 按照基线边长计算约束平差中,控制网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满足表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测量学实习各项限差
![测量学实习各项限差](https://img.taocdn.com/s3/m/1ac71e02e87101f69e31958d.png)
最大视距
最低视线
高度
前后视距差
前后视距
累积差
黑红面读数
之差
黑红面所测
高差之差
四等
DS3
80m
0.2m
±3m
±10m
±3mm
±5mm
四、碎部测量
在图根控制点上架站,在后视点上架反光镜定向并检验,其平面坐标差 ≤±10mm, ≤±10mm,高程较差 ≤±15mm,定向合格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2.仪器高和觇标高量到mm,丈量2次,较差±4mm;
3.对向观测高差较差≤400Smm,S为边长,其单位为KM;
距(1m)。
三、四等水准测量
等级
仪器类型
路线总长度
路线闭合差
备注
四等
DS3
≤15KM
±20 或±6 mm
L为路线长度;n为测站数
等级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测回数
方位角
闭合差
DJ1
DJ2
图根1:1000
1.8KM
0.15KM
15mm
±20″
1/4000
2
±40″
仪器型号
半测回归零差
同一方向值上下半测回差或2C变化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
DJ2
±12″
±18″
±12″
DJ6
±25″
±35″
±24″
二、三角高程测量
1.竖直角观测采用中丝法以一测回进行观测,2x变化最好控制在±18″,最大容许±30″;
n为测站数等级仪器类型最大视距最低视线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差黑红面读数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ds380m02m3m10m3mm5mm四碎部测量在图根控制点上架站在后视点上架反光镜定向并检验其平面坐标差10mm高程较差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c5cf9054693daef5ff73de9.png)
测绘测量学基础知识1、什么是测绘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统称。
测绘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的各种固定物体的几何形状和空间位置。
2、什么是 3S 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
3、什么是 4D 技术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正射影像( DOM )、数字线划图 (DLG) 和数字栅格图 (DRG) 。
4、什么是地形图。
地形图是按一定比例,经过综合取舍,在图纸上按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描绘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
5、什么是正射投影所谓正射投影,也叫等角投影,就是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投影到投影面上,并使投影前后图形的角度保持不变。
6、什么是地图按一定比例,有选择的在平面上表示地球上若干现象的图称为地图。
7、什么叫做水准面我们将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做水准面。
8、什么叫做大地水准面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一个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9、什么叫地球椭球体人们经过长期精密测量,发现大地体接近于一个两级稍扁的旋转椭球体,这个与大地形状和大小十分接近的旋转椭球体,我们称为地球椭球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什么是地球的扁率?是多少?扁率 = (长半径—短半径) / 长半径国际 1: 289.2572、地球的半径如何计算,是多少?R=1/3( 长半径 + 长半径 + 短半径) ≈ 6371 ㎞3、我国的大地原点设在什么地方?我国新的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测量坐标系的概念1、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理坐标又分为哪两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又分为两类;即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称为天文坐标;以参考椭球面及其法线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坐标系统称为大地坐标。
2、什么是首子午面?国际上公认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为首子午面或者起始子午面。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标准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24292351e79b8969022609.png)
一、建筑变形测量I角对于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0″,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仪器不得大于15″,铟瓦水准尺、尺垫。
二、城市测量规1 平面控制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n测站数水准仪视子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前开始的第一周每天测定一次,稳定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
二等测量I不大于15″,三、四等水准测量I不大于20″、尺垫。
图根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技术要求高)精确量取至mm。
图根水准闭合差不得超过±40mm,山地千米超过16站时,不应超过±12mm。
简单计算配赋。
1 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不宜短于100米,2)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3)在附合精密导线两端的GPS点上观测时,应联测两个高级方向,若只能观测到一个时,应增加测回数。
4)导线边应往返观测二个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较差小于5mm,测回较差小于3mm,往返测平均值较差小于5mm。
5)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
精密导线按严密方法平差。
3 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1 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2 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前—后—后--前。
偶数站:后—前—前—后。
1 一般规定1.1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利用调整好的线路中线点或施工控制导线点和施工控制水准点测设铺轨基标,1.2铺轨基标测设时,应首先测设控制基标,后在控制基标间测设加密基标和道岔铺轨基标。
控制基标在直线段每120米设置一个。
曲线线路除曲线元素点设置控制基标外,还应每60米设置一个。
加密基标在直线线路每隔6米,曲线每隔5米设置一个。
1.3铺轨基标一般设置在线路中线上,或按设计要求可设置在线路中线一侧,道岔铺轨基标一般设置在直股和曲股的两侧。
1.4铺轨基标标志按规要求设计。
2控制基标测量2.1 控制基标测量方法1)控制基标设置在线路中线上时,应在直线上采用截距法在曲线上采用偏角法测设。
测绘规范及限差
![测绘规范及限差](https://img.taocdn.com/s3/m/94fa1425168884868662d645.png)
测绘规范及限差测绘规范及限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
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全站仪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2C变动、I角变动)的测定(高、低两点间水平角的测定)仪器:GTS-701 观测者:马宝峰记录者:黄祥雄检查者:日期:2004-6-3 天气:晴成象:清晰度盘位置照准点读数2C (L-R±180°)-1/2[L+(R±180°)]角度盘左(L)盘右(R)0°(顺)1高点0° 00′00 ′′00′′00180°00 ′06′′07′′06′′-6°′′′0 00 03°′′′1 2低点359 59 595959180°00 ′05′′06′′06-7 0 00 0430°1高点29 59 595959210°00 ′06′′07′′07-8 0 00 040 2低点30 00 010101210°00 ′08′′07′′08-7 0 00 0460°1高点60 00 0000240°00 ′08′′07′′08-8 0 00 040 2低点60 00 010101240°00 ′07′′08′′08-7 0 00 0490°(逆)1高点90 00 01011270°00 ′06′′07′′08-7 0 00 04-1 2低点90 00 020101270°00 ′06′′07′′08-6 0 00 03120°1高点120 00 0000300°00 ′06′′05′′06-6 0 00 030 2低点120 00 010101300°00 ′07′′06′′07-6 0 00 03150°1高点150 000001330° 00 ′07′′07′′07-7 0 00 04-1 2低点150 00010101330° 00 ′07′′07′′07-6 0 00 03C高=(∑(L-R)高)/2n=(-6-8-8-7-6-7)/2*6=-3.5C低=(∑(L-R)低)/2n=(-7-7-7-6-6-6)/2*6=-3.25全站仪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2C变动、I角变动)的测定(高、低点垂直角的测定)仪器:GTS-701 观测者:马宝峰记录者:黄祥雄检查者:日期:2004-6-3 天气:晴成象:清晰照准点测回读数指标差垂直角盘左盘右186°48′10′′11′′10273°12′07′′06′′06′′8°′′′3 11 58高点286 48 101010273 12 080708 9 3 11 59 386 48 121112273 12 091010 11 3 11 59中数 3 11 59低点193 14 3939 39266 45 3231 32 6 -3 14 33293 14 393939266 45 303130 4 -3 14 35393 14 403940266 45 293030 5 -3 14 35中数-3 14 34α=3°11′59′′+|-3°14′34′′|=3°13′16.5′′最后计算结果: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i=[(c高-c低)·ctgɑ]/2=-2.3′视准轴误差C=[(c高-c低)·cosɑ]/2=3.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等级附合(闭合)导线总长(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mm)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 〞)测距要求测距仪等级测回数三3.23.55.04006008001.85521:550001:600001:70000±3.6√n221222四1.83.03.53005007002.57551:350001:450001:50000±5√n322222五2.02.43.02003005005101071:180001:200001:25000±10√n3~43~43222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1.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
![各种测量限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c102425aaea998fcc220ed6.png)
一、建筑变形测量I角对于特级水准观测的仪器不得大于10″,对于一二级水准观测仪器不得大于15″,铟瓦水准尺、尺垫。
二、城市测量规范1 平面控制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n测站数2 高程控制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mm)L—路线长度km,n—测站数水准仪视子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I,在作业前开始的第一周内每天测定一次,稳定后每隔15天测定一次。
二等测量I不大于15″,三、四等水准测量I不大于20″、尺垫。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常规测图开阔地区每平方公里控制点密度(点/km2)光电测距图根导线测量要求图根光电测距极坐标法测量技术要求S为边长(km),H为基本等高距(m),D为测距边长(km),仪器和觇板高(棱镜中心高)精确量取至mm。
图根水准闭合差不得超过±40mm,山地千米超过16站时,不应超过±12mm。
简单计算配赋。
三、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宜短于100米,2)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3)在附合精密导线两端的GPS点上观测时,应联测两个高级方向,若只能观测到一个时,应增加测回数。
4)导线边应往返观测二个测回,每测回三次读数较差小于5mm,测回较差小于3mm,往返测平均值较差小于5mm。
5)气象数据每条边在一端测定一次。
精密导线按严密方法平差。
3 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1 往测奇数站:后—前—前—后,2 返测奇数站:前—后—后--前偶数站:前—后—后--前。
偶数站:后—前—前—后。
三、铺轨基标测量1 一般规定1.1根据铺轨综合设计图,利用调整好的线路中线点或施工控制导线点和施工控制水准点测设铺轨基标,1.2铺轨基标测设时,应首先测设控制基标,后在控制基标间测设加密基标和道岔铺轨基标。
控制基标在直线段每120米设置一个。
曲线线路除曲线元素点设置控制基标外,还应每60米设置一个。
测量观测限差与允许限差
![测量观测限差与允许限差](https://img.taocdn.com/s3/m/037bb3b3f121dd36a32d8269.png)
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条例规定(第52条)井下各级经纬仪导线网,其闭合差不应超过下表要求: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条例规定(第61条)井下经纬仪导线水平角观测,采用仪器及要求:岩金矿山地质与测量条例规定(第75条)井下经纬仪导线的水平角闭合差限差(允许值)如下:n—闭(附)合导线的总站数;n1、n2—分别为支导线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总站数;《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993-08-01实施)1.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方向进行比较。
表9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M为每Km 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W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表1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a<3˙丘陵地:3˙≤a<10˙山地:10˙≤a<25˙高山地: a≥25˙表表14-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此时不同地形类别的等高线插求点高程精度要求,可按相应的地形类别应采用的基本等高距分别推算;2、同一幅图不得采用两种基本等高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时间:2010-06-10 23:04:16 来源:本站作者:未知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适用范围: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发布与实施时间:1993-06-25发布,1993-12-01实施适用范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内容:控制测量、放样的准备与方法、开挖工程测量、立模与填筑放样、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测量、地下洞室测量、辅助工程测量、施工场地地形测量、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竣工测量、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8年6月1日施行适用范围: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的各种沉降(包括上升)测量和位移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发布与实施时间:1999-02-10发布,1999-07-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规划、城市地籍管理和城市各项建设工程的勘测、设计、竣工以及城市管理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发布与实施时间:1997-04-25发布,1997-10-01施行适用范围:城市各等级控制网测量,城市地籍控制网测量和工程控制网测量。
当进行城市地形形变监测控制网测量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表1 光电测距附合(闭合)导线技术要求注:表中所列的技术要求,符合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三、四等)和20mm(五等)1.当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结点网,各导线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中规定总长的0.7倍。
2.加密导线,宜以直伸形状布设,附合于首级网点上。
各导线点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表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其差值仍应符合上表规定。
一、水平角观测误差超限时,应在原位置上进行重测,并符合下列规定:(1)上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2c超限,该测回应立即重测,但不计重测测回数。
(2)同测回2c较差或各测回同一方向值较差超限,可重测超限方向(应联测原零方向)。
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测战方向总数的1/3时,该测回应重测。
(3)因测错方向、读错、记错、气泡中心位置偏移超过一格或个别方向临时被挡,均可随时进行重测。
二、观测手簿的记录、检查和观测数据的划改,应遵守下列规定:(1)、水平角观测的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
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字。
(2)、天顶距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
(3)、距离测量中,每测回开始要读、记完整的数字,以后可读、记尾数。
厘米以下数字不得划改。
米和厘米部分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的往返测量中,只能划改一次。
三、水平角观测结束后,其测角中误差按下列公式计算: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时间:2010-06-10 23:04:16 来源:本站作者:未知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导线(网)测角中误差的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1)、按左、右角闭合差计算:(1-1)(2 )、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1-2)其中:--------左、右角之和360º与之差-------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方向角闭合差;n---------三角形个数或计算的测站数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表3 内业计算数字取位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改正数边长坐标值(mm)方位角值(〞)方向(〞)长度(mm)二0.01 0.01 0.1 0.1 0.01三~四0.1 0.1 1.0 1.0 0.1五 1 1 1.0 1.0 1.0表4 等级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二三四五(㎜)≤±1±3±5±10(㎜)≤±2±6±10±20仪器型号DS05,DS1 DS1,DS3 DS3 DS3水准尺因瓦因瓦、双面双面双面、单面观测方法光学测微法光学测微法中丝读数法中丝读数法中丝读数法观测顺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后前前后后后前前—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往返往返往返环线或附合往返往返往往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平丘地±4±12±20±30山地—±3±5±10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表5 等级水准测量测站的技术要求等级二三四五仪器型号DS05 DS1 DS1 DS3 DS3 DS3视线长度(m) ≤60≤50≤100≤75≤80≤100前后视距差(m) ≤1.0≤2.0≤3.0大致相等前后视距差累积差(m) ≤3.0≤5.0≤10.0—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下丝≥0.3三丝能读数三丝能读数—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较差(mm) 0.5光学测微法1.0中丝读数法2.03.0 —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较差(mm) 0.6光学测微法1.0中丝读数法3.05.0 —注:当采用单面标尺四等水准测量时,变动仪器高度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与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表6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经纬仪型号最大边长(m)天顶距观测仪高丈量精度(mm)对向高差较差mm附、闭合差(〞)单向对向隔点设站测回数指标较差〞测回差〞中丝三丝三DJ1DJ2-500 300 4 2 9 9 ±1±50D±12四 DJ2 300 800 500 3 2 9 9 ±2±70D±20五 DJ2 1000 -500 2 1 10 10 ±2- ±30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993-03-26发布,1993-08-01实施)表7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1 DJ2 DJ6三等14 3 ≤±20≤±1.8≤1/150000 6 10 - 3.6≤1/55000四等9 1.5 ≤±18≤±2.5≤1/80000 4 6 -5≤1/35000一级4 0.5 ≤±15≤±5≤1/30000- 2 4 10≤1/15000二级2.4 0.25 ≤±15≤±8≤1/14000- 1 3 16≤1/10000三级1.2 0.1 ≤±15≤±12≤1/7000- 1 2 24≤1/5000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2.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平均边长及总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2倍。
3.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表5-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5-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时间:2010-06-10 23:04:16 来源:本站作者:未知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4.导线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
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
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表5-1中规定长度的0.7倍。
当导线网用作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不宜相距过近。
表8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等级经纬仪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2c较差(〞)同方向值各测回互差(〞)四等及以上DJ1 1 6 9 6 DJ2 3 8 13 9一级及以下DJ2 -12 18 9 DJ6 ─18 ─24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大于±3º时,该方向2倍照准差的变动范围,可按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
表9 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的要求等级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数(〞)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数(m)函数位数边长与坐标(m)方位角值(〞)二等0.01 0.0001 8 0.001 0.01 三、四等 0.1 0.001 7 0.001 0.1一级及以下1 0.001 7 0.001 1表10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二等三等四等五等路线长度(Km)-≤50≤16-(㎜) 2 6 10 15 仪器型号DS1 DS1 DS3 DS3 DS3 视线长度(m)50 100 75 100 100前后视较差(m) 1 3 5 大致相等前后视累积差(m) 3 6 10 -视线离地面高度(m)0.5 0.3 0.2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0.5 1.0 2.0 3.0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0.7 1.5 3.0 5.0 —水准尺因瓦因瓦、双面双面单面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往返往返往返环线或附合往返往返往往往返较差、环线或附合线路闭合差(㎜)平丘地±4±12±20±30山地—±4±6-注:n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为每Km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测绘规范限差速查表时间:2010-06-10 23:04:16 来源:本站作者:未知我要投稿我要收藏投稿指南表1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仪器测回数指标差较差(〞)测回差(〞)对向高差较差(mm)附、闭合差(〞)中丝法三丝法四等DJ2 3 -≤7≤74020五等DJ2 2 1 ≤10≤106030注:D为平距,以公里记。
地形测量:表13 测图比例尺的选用注: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专用地形图,可按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定进行测绘或利用小一级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
地形类别划分,应根据地面倾角(a)大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平坦地:a<3˙丘陵地:3˙≤a<10˙山地:10˙≤a<25˙高山地:a≥25˙表14-1 一般地区解析图根点的个数表14-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m)注:1、同一城市或测区的同一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