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学案2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2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2](https://img.taocdn.com/s3/m/26921f7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f.png)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母亲的勤劳为线索,以爱为感情基础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2、体会课文质朴而又真挚的语言来。
3、学习本文以叙事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的写法。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歌颂母亲优秀品质的方法。
学习重点:1、分析母亲的形象。
2、认识本文选材的典型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自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佃农()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聊叙()血溅()不辍劳作()东挪西借()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母亲这样整日着。
(劳碌、忙碌)(2)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管理、管束)(3)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叔伯妯娌相处得都很。
(和蔼、和睦)3、了解作者《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伟大的和无产阶级,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二、阅读理解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归纳各部分大意。
5、“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亿的。
”这段话中哪个短语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哪个词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中心句是哪一句?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主题归纳:7、作者的母亲具有很多优秀品质,试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和概括。
时间典型事例母亲的优秀品质小时侯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碌着”的人。
1885——1900年前后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愿望。
1908年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1924——1927年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年8、能够在课本上准确找出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
9、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有什么作用?三、句子品析10、体会本文质朴而富有深情的语言——课后习题第二题,用铅笔把自己的品析写在书上。
四、拓展运用1、这里将举行“我的母亲”故事会。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a9f348284ac850ac02425d.png)
教学设计授课日期:年月日课题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总课时第节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把握文章主题,体会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深情。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夹叙夹议手法,感受该手法运用的效果。
重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难点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关键缺席人数及原因程序与内容师生活动(德育渗透)修改补充计划时间(一)导入(二)讲授新课由上节课导入阅读课文第2-13自然段跳读课文,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明确:回忆了母亲两个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二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2、第一方面的事,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明确:2、3、4、5、6、7学生齐读14、15段,文章哪三个方面抒写程序与内容师生活动(德育渗透)修改补充计划时间(三)课堂小结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实际上也是从侧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
中心内容: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解读第三部分:放声朗读第十六、十七节。
1、开头一句有何表达作用?回忆结束,回到现实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①对母亲去世的深切悼念;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③决心报达母亲的深恩尽忠革命事业。
第16段的末尾,加了“一定能做到的”一句,有什么好处?突出作者坚定的信心表现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对母亲的怀念和崇敬的感情;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2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2](https://img.taocdn.com/s3/m/d4f329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精读赏析
1、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赏析句子)
一系列的工作表明母亲家务繁重,突出了母亲的勤劳能干。
2、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
受母亲影响,“我”从小热爱劳动,侧面突出母亲的勤劳能干。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编 号:***
课 题
回忆我的母亲
课 时
2
课 型
新授
使用时间
设计者
审核
使用人
全体学生
备 注
(教师二次备课、学生课堂笔记)
目标导航:
1、学习叙事散文的特点
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典型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地写法和运用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叙述的方法。
3、学习作者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恩、怀念志情。
学法指南:
(要有针对性,体现自主 合作 尝试 探究的材特点、学生情况、学科特点灵活安排)
【资料助读】
1、了解作者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母亲所做的事情
母亲的个性品质
作者小时候
“整日劳、碌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周济更穷的亲戚……
聪明能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18951900年前后
被逼退佃、搬家,遭遇天灾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1905年
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
深明大义
1908年
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7《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 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单元 7《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ef52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4.png)
第二单元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一句话目标: 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形象一、课前一赛: 夯实基础,积累训练1.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踏浪亭地处崖边,进入亭中,峡谷美景一览无余。
②离石马上方不远处,有一座玲珑的观景亭,唤为踏浪亭。
③在这深山之中,赏石浪,观石马,确实别有一番风情。
④此区域奇石众多,其中多有形似浪花者,猜想此亭因此而得名。
A.①③④②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治了情操。
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发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二、独立自主学习品味语言,感受魅力,分析写法。
3.母亲去世后,作者说“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4.浅析语言特点,体会蕴含的深意。
(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2)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5)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6)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2023年回忆我的母亲教案5篇
![2023年回忆我的母亲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2a32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f.png)
2023年回忆我的母亲教案5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支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细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安排性。
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教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爱。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1教学目的一、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二、学习按时间依次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实、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三、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慈爱、坚韧坚韧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尊敬之情。
教学设想一、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化、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位平凡而宏大的母亲。
二、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
深化理解文章最终四段的内容和作用。
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晰。
三、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识。
按时间依次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肯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
这些难点肯定要帮学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设疑、点拨、讲析、探讨、总结。
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
如文章按时间依次记叙母亲的经验,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纳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驾驭。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指导预习,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的1—7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我们曾学过刘坚同志的《草地晚餐》。
记叙的人物是谁?(学生答:朱德同志)。
文章歌颂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实、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当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
八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6a03c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5.png)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主线,即母亲“勤劳一生”通过作者回忆的具体事例,感受母亲的品格。
2、文章在平实的表达中,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难点:作者对劳动人民、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教学重点:概括具体事例感受母亲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朱德的革命经历并划分了文章的段落,我们知道朱德身上的优秀品质离不开母亲对他的影响,这节课我本继续学习本课的内容。
二、经典赏析(1)(提示)文章的第二局部(2-13)自然段主要是通过母亲的经历来表现她性格品质也是文章的重点段落,接下来我们来赏析这一局部。
同学们跳读课文,勾画说明时间的词语,并思考:这些时间母亲经历了什么事情?(概括方法XX人做XX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思想品质?(根据提示讨论完成表格)(时间顺序母亲经历的事情母亲的思想品质)(2)同学完成连线题(考查分析结果)1、养大八个孩子2、不和任何人吵架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成功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5、回家继续劳动,直到最后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支持革命性格和蔼支持我读书勤俭节约同情穷人坚持劳动)(3)总结人物形象: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个句子,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结:表达贫苦的家境(2—3段)和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及坚韧顽强的性格、爱憎清楚的情感。
三、情感升华:1、讨论: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明确:感情升华,把爱母亲的感情升华到爱劳动人民,把报母恩的思想升华到报效中华的崇高境界。
表达了朱德同志的博大胸怀与崇高思想。
2、本文的主题概括:(概括的方法指导文章回忆了……表达了……抒发了……表达了)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b207c7ed630b1c58eeb546.png)
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案
授课人:八年级语文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分享、借鉴、模仿。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朴素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方法:鉴赏、品读、合作讨论、圈点勾画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品析人物形象。
用一句话“母亲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来概括母亲品质。
二、学习选材
1.借鉴文章从母亲的劳作、操持家务、待人处世、教导孩子、面对家庭困难、培养我、支持我这些方面写自己勤劳朴实善良母亲的方法,想想可以抓住自己母亲的特点,写写自己母亲的哪些事。
2.赏读名家写母亲的文段
3、推荐模仿的文章
三、研读文章14—17段,品味文章质朴而深情的语言。
1、(1)作者从哪些方面书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
(2)这一部分表达了哪些情感?
2、用自己的笔写出对这位平凡朴实的母亲的崇敬、赞美之情。
三、布置作业:
阅读推荐的几篇名家写母亲的文章,借鉴其选材,模仿其写法,写写自己的母亲。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学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回忆我的母亲》(同步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affb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1.png)
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了解回忆录的文体特点。
2.学习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来写人的方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1.了解回忆性散文特点:(1)内容真实(2)选取的内容为片段式,不追求事件的完整形,而是追求事件的典型性(3)关注细节(4)双重视角(体验主体+回忆主体)2.回忆性散文是“呈现”人物,而不是塑造人物。
3.了解人物生活经历,从中获得生活体验。
4.学习刻画人物的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
1.学习以时间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来写人的方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2.感悟老一辈革命家由爱母亲升华到爱人民的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三观。
知人论世 筑牢基础【情景导入】母爱,是世界上最温柔而坚韧的力量,它无声却强大,滋养着每一个儿女的心田。
让我们跟随朱老总的笔触,去探寻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体会那份深沉的母爱如何塑造了他的一生,也启迪我们珍惜身边最温暖的依靠。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朱德总司令的内心世界,通过《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与敬仰。
【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四川仪陇人。
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01学习目标 02 知人论世【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944年2月15日,朱德同志的母亲逝世。
朱德同志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回忆性文章。
本文原以《母亲的回忆》为题,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上。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为《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导学案 (学生版)
![《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导学案 (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08a9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d.png)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结构,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细读文章,圈点勾画关键词句,品析文章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3.品读议论和抒情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4.理解作者母亲对“我”精神品格形成的重要影响,获得精神启迪。
〖学习重点〗1.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梳理文章结构,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品析文章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
3.品读议论和抒情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难点〗品读议论和抒情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学习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提写生字词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庚.子(g ēng). 勉强.(qi ǎng) 私塾.(shú) 和睦.(mù) B.调.料(tiáo) 哭泣.(qì) 不辍.(zhuì) 和蔼.(ǎi) C.佃.农(tián) 溺.死(nì) 差.役(ch āi) 慰.勉(wèi) D.妯.娌(zhóu) 衙.门(yá) 支撑.(ch ēng) 横.蛮(héng)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我家是di àn n ón ɡ( )。
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⑵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b ù chu ò ( )劳作,尤喜纺棉。
⑶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 èn l áo r èn yu àn ( )。
⑷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w éi f ù b ù r én(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周济 劳碌 富裕 无可耐何B.榨油 高梁 仁慈 为富不人C.连夜 豪绅 强健 任劳任怨D.菜子 聊叙 宽厚 节衣缩食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生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38198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6.png)
第07课《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学习目标】1.抓住文章的主线,概括典型事例,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和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重点难点】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感受朱德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2.品味质朴、真挚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学习过程】了解作者朱德(1886—1976),字,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他曾参加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
抗日战争后,任八路军总司令,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文体知识回忆录3.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溺.水()佃.农()劳碌.()任.劳任怨()私塾.()周济.()宽厚.()东挪.西借()仁慈.()连.夜()慰.勉()不辍.劳作()祖籍.()妯.娌()衙.门()为富不仁.()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聊叙:任劳任怨:不辍劳作:为富不仁:东挪西借:4.写作背景1944年2月15日,朱德总司令的母亲,八十六岁高龄的锺太夫人逝世了。
当时的朱德完全不知情,半个多月后才收到报丧信,在悲痛中写下《母亲的回忆》一文。
1944年4月5日,《母亲的回忆》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
1944年4月10日下午,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隆重举行追悼朱总司令母亲锺太夫人的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和毛泽东主席的挽联是“,”,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追悼大会上由谢觉哉代读朱德祭文《母亲的回忆》。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朱德选集》,改题目《母亲的回忆》为《回忆我的母亲》。
情境任务:朱德的故里四川仪陇县马鞍场开发了一系列旅游景点,其中有朱德母亲的墓,墓旁有个石碑,刻着《回忆我的母亲》全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b6c4373169a4517623a303.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二时学案第二时教学要点检查复习;研习文第8—17段,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文第二部分。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事?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事,乙未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第二事,庚子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
第三事,190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
第四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
通过上述四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2写了上述四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
请同学们阅读第11、12段。
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11段写作者1919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
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
第12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当1927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
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
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
两个“永远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
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学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第2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6568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png)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二)【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体会文中真挚的感情和朴素平实的的语言。
【学习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堂探究】1.本文语言虽朴实,但蕴含深情。
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2)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
(3)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4)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5)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6)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7)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8)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9)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10)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2.这篇课文是叙事散文,主要是记叙母亲的生平事迹,但有的地方有议论。
看一看文章那些地方是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的语言有何特点?3.下面一段话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和决心?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参考答案:1.(1)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于母亲的悲惨生活深感同情、难过。
(2)这句话承接上文说的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表现对母亲整日劳碌的同情、疼爱。
(3)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d0b2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0.png)
《回忆我的母亲》学案第一课时:知识积累1.了解作者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2.字词预习溺()佃农()劳碌()私塾()周济()宽厚()仁慈()慰勉()不辍()衙门()横蛮()妯娌()差役()迁徙()任劳任怨()为富不仁()3.重要词语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本课中对应的词语。
有钱而心狠,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不停地劳动、耕作。
()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
()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到处向人家借钱。
()任务一:梳理母亲事迹,体会母亲品格请你先划分文章结构,再依照顺序概括“母亲”经历的事情,说说透过这些事情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宝贵品质。
活动1:根据“回忆”明结构浏览全文,请你找出文章中对母亲的回忆部分,想一想,回忆前、回忆中和回忆后的关系,根据这个逻辑划分文章结构。
思考:课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活动2:依照顺序,概括事件再次浏览全文,在文中圈点勾画表明时间的词语,思考课文写作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梳理概括母亲经历的事情,总结透过这些事情你看到的“母亲”的宝贵品质,完成表格。
任务二:结合具体事例,读懂母亲教益作者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
细读课文第14、15自然段,看看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教益,再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勾画词句,批注“我”从母亲身上得到的具体教益。
活动1:总结“我”得到哪些方面的教益细读课文第14、15自然段,看看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教益。
活动2:勾画词句,批注教益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勾画词句,批注“我”从母亲身上得到的具体教益。
(批注在书本上)朱德在革命道路上一直谨记母亲的教诲,在很多作品中印证了朱德的优良作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环课堂”导学案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
课题列夫托尔斯泰课型新授课课时2-2
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学习
重点
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学习
难点
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课堂流程
教学环节活动内容
活动
主体
一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师
生
互
动
任务呈现同学习目标
教师
展示
三探究新知(一)再读课文,走进母亲
1、同学们再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时间母亲经历的事情表现说明母亲的思想品质作者小时候是个好劳动,整日劳
碌着勤劳简朴、宽厚仁慈1885--1900遭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不灰心。
对
农民的同情和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
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
1905年节衣缩食,借债供作者读书摆脱贫困和压迫的思想。
1908年支持、慰勉
作者参加革命深明大义1919年离开土地就不舒服继续劳动,直到最后
1924--1927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勤俭持家,深明大义1937年过着勤劳的农
妇生活理解党的困难,支持革命1944年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热爱劳动。
由
上可知,课文围绕回忆母亲的线索,按照倒叙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
来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
教师点拨:朱德同志得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
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的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二)赏读课文理解感悟1、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作者反复写“我应该感谢母亲”,表达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以及无比怀念的
情感。
母亲用她“勤劳”的一生,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予“我”启示和鼓励,
学生
代表
发
言。
A、学
生代
表发
言,
学生
相互
质
疑,
解
疑,
互相
评
价。
B、师
生共
同进
行小
结。
第 1 页共2 页
第 2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