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乐龙RaLC-Brai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物流系统乐龙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乐龙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通过物流模拟软件仿真,熟悉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训练实际动手能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物流规划与设计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次课程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型物流中心模型的构建,第二部分是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的构建,第三部分是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的构建,第四部分是双层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的构建。

在实验中,利利用乐龙软件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流程仿真并进行优化,了解仓储作业的流程和仓库运作的方法以及一些现代化仓库的设施设备。

关键词:物流仿真;物流中心;物流设备目录第1章前言 (1)1.1实验目的 (1)1.2实验内容 (1)第2章通过型物流中心模型 (2)2.1解说模型 (2)2.2建立模型 (2)第3章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 (22)3.1解说模型 (22)3.2建立模型 (22)第4章复合型物流中心模型I (38)4.1解说模型 (38)4.2建立模型 (38)第5章复合型物流中心的模型II (50)5.1解说模型 (50)5.2建立模型 (50)第6章总结 (76)第1章前言1.1实验目的通过运用乐龙软件以系统的思维对物流中心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熟悉物流中心,深入理解系统的概念,训练实际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和将来从事物流规划与设计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1.2实验内容在乐龙仿真软件中以系统的思维,运用传送带、自动化仓库、平板车、AGV轨道等设备建立通过型物流中心、仓储型物流中心、复合型物流中心I、复合型物流中心II,共四种模型。

结合仿真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模型建立的具体流程及注意点。

第2章通过型物流中心模型通过型物流中心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在这一章,通过通过型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模型的方法。

2.1解说模型下面要作成使4种商品从投放口开始在传送带上流动,在分流点根据商品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使其按不同分流口流出后作业员把商品装入笼车的模型。

配送中心库存模拟仿真

配送中心库存模拟仿真
2、第2条分流传送带的设定则要使上面设定为barcode002的红色的物品流向第2条分流传送带的分支,其他的物品流向第3条分流传送带。设置方法同上。同样地,第3条分流传送带的设定则要使上面设定为barcode003的粉红色的物品流向第3条分流传送带的分支,其他的物品(桔红色的物品)流向部件消灭器。操作步骤:桔红色的物品被设定为〈barcode004〉,所以不会被第3条分流传送带所分流,接着流向部件消灭器的方向。
3、再将部件生成器设置成每5秒生成一个部件。操作方法:打开新增加出来的部件生成器中的任意一个的弹出菜单,并打开属性窗口,将(概要)属性里的条码栏改成〈barcode002〉。可根据条码设定不同物品的各个搬运路线和存放场所。本次模拟中是模拟的4种不同物品,根据不同种类设定4个存放位置。
4、为了使容易分辨,可进一步改变物体的颜色。操作方法:点击[色/形]属性,点击颜色部分[颜色]对话框会表示出来,选择好任意一种颜色(例为红色),点击[OK]按钮。
3、模型的保存击菜单栏里的|文件|另存为|,将文件名输入为『Lesson1.emu』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第二章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
一、模型的解说
1、点击菜单栏里面的|模拟|开始|或者时间栏里的[开始]按钮,则可以看到货物被投放到传送带后从金黄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货物流向最靠前的的笼车方向,从红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货物流向正中央的笼车方向,从粉红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物品流向最远的笼车方向,从桔红色的部件生成器出来的货物流向部件消灭器的方向。
图3复合型物流中心的模型
二、模型的建立
启动RaLC-Pro,将在第三章做成的『Lesson2-1.emu』模型调出。因为要在自动立体仓库和装货中转站之间设置滑车铁轨和出入库口,所以把自动立体仓库向后移动5m。

乐龙操作说明

乐龙操作说明

目录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8)第一章界面介绍 (8)1.1主界面介绍 (8)1.2菜单栏 (9)1.2.1“文件(F)” (9)1.2.2“编辑(E)” (16)1.2.2.1关于多个复制 (17)1.2.3“表示(V)” (18)1.2.4“模拟(S)” (19)1.2.5“环境(R)” (20)1.2.5.1关于环境设定的内容 (21)1.2.5.2关于颜色的设定方法 (26)1.2.5.3关于单位指定 (27)1.2.5.4关于更改最大时间间隔 (28)1.2.5.5关于光源设置 (28)1.2.6“视点(P)” (30)1.2.7“窗口(W)” (31)1.2.8“设备(D)” (32)1.2.9“作业管理器(T)”<只限于Brain> (33)1.2.10“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M)”<只限于Brain> (33)1.2.11 “特殊设备(3)” (35)1.2.12 “工具(4)” (37)1.2.13“帮助(H)” (42)1.3工具栏 (43)1.4状态栏 (45)1.5消息栏 (45)1.6设备栏 (46)1.7视图控制栏 (50)1.8位置栏 (52)1.9时间栏 (53)1.10属性栏 (56)1.11设备库文件 (59)1.12设备检索栏 (59)1.13视点目录栏 (63)第二章基本操作 (64)2.1设备的表示 (64)2.2设备的选择 (64)2.3设备的移动 (65)2.4设备的复制&粘贴 (65)2.5多个设备的同时选择 (66)2.6设备组合 (67)2.7放大/缩小 (68)2.8画面的转动 (68)2.9画面的水平移动 (68)2.10中心点的设定 (68)2.11多个设备的同时移动 (68)2.12取消设备组合 (68)2.13设备的连接(与下一个设备相连) (68)2.14取消连接 (69)2.15货物、托盘的自动投入 (69)2.16货物、托盘的个别投放 (69)2.17设备的删除 (69)2.18搜索消失的模型 (69)2.19模拟的开始 (69)2.20模拟的停止 (69)关于模型的前后左右 (70)关于各种设备 (71)第二部分设备模块 (74)第三章关于设备的说明 (74)3.1只限于在Brain中可以使用的设备 (74)3.2通用项目 (75)3.2.1弹出菜单 (75)3.2.1.1与下一个设备相连 (75)取消连接 753.2.1.2属性 (75)3.2.1.3逆时针旋转90度 (75)3.2.1.4顺时针旋转90度 (75)3.2.1.5旋转180度 (75)3.2.1.6用鼠标旋转 (75)3.2.1.7用鼠标改变尺寸 (75)3.2.1.8删除 (76)3.2.2属性 (76)3.2.2.1概要页面 (76)3.2.2.2尺寸页面 (76)3.2.2.3色/形页面 (77)3.2.2.4图层/层面页面 (77)3.3摆设物 (78)3.3.1立方体[设备栏] (78)3.3.2球[设备栏] (78)3.3.3圆锥[设备栏] (79)3.3.4圆柱[设备栏] (79)3.3.5卡车[设备/菜单] (80)3.4通路/障碍物 (81)3.4.1障碍物[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81)3.4.2阶梯[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81)3.4.3领域设备[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82)3.5转车轨道、铁轨滑车、升降机 (83)3.5.1铁轨滑车[设备栏] (83)3.5.2直线转车轨道[设备栏] (84)3.5.3左曲转车轨道[设备栏] (85)3.5.4右曲转车轨道[设备栏] (85)3.5.5Y字型分流转车轨道[设备栏] (86)3.5.6右分流转车轨道[设备栏] (86)3.5.7左分流转车轨道[设备栏] (86)3.5.8三分流转车轨道[设备栏] (87)3.5.9升降机[设备/菜单] (88)3.5.10垂直搬送机[设备/菜单] (89)3.5.11超强升降机[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90)3.5.12吊车[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90)3.6传送带 (93)3.6.1直线传送带[设备栏] (93)3.6.2右折传送带[设备栏] (96)3.6.3左折传送带[设备栏] (96)3.6.4右曲传送带[设备栏] (97)3.6.5左曲传送带[设备栏] (97)3.6.6右分流传送带[设备栏] (98)3.6.7左分流传送带[设备栏] (98)3.6.8左右分流传送带[设备栏] (100)3.6.9三分流传送带[设备栏] (103)3.6.10右合流传送带[设备栏] (105)3.6.11左合流传送带[设备栏] (105)3.6.12合流传送带[设备栏] (107)3.6.13三合流传送带[设备栏] (108)3.6.14直交传送带[设备栏] (110)3.6.15直交传送带二[设备栏] (111)3.6.16组合传送带[设备栏] (112)3.6.17直线皮带型传送带[设备栏] (114)3.6.18转向台[设备栏] (114)3.6.19蓄积型传送带[设备栏] (115)3.6.20蓄积型右曲传送带[设备栏] (117)3.6.21蓄积型左曲传送带[设备栏] (117)3.6.22放机[设备/菜单] (120)3.7中转站 (121)3.7.1装货平台[设备栏] (121)3.7.2卸货平台[设备栏] (122)3.7.3货物分类系统滑捆包场所[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23)3.7.4多功能分流站[特殊设备/菜单] (124)3.8控制 (126)3.8.1智能导向物[设备栏] (126)3.8.2智能导向物二[设备栏] (129)3.8.3计时器[设备栏] (130)3.8.4自动立体仓库控制器[设备栏] (131)3.8.5ID管理器[设备/菜单] (131)3.8.6流量控制器[设备/菜单] (132)3.8.7车位管理设备[作业管理器/菜单] (132)3.8.8XML计划管理器[设备栏] (132)3.8.9作业要求路由器[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33)3.8.10货物分类系统控制器[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33)3.8.11货物分类系统滑梯口[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35)3.8.12初始库存管理器[设备栏] (136)3.8.13转车轨道控制器[特殊设备/菜单] (137)3.8.14通过切换器[特殊设备/菜单] (138)3.8.15固定点[特殊设备/菜单] (138)3.8.16整流设备[特殊设备/菜单] (139)3.8.17信息替换设备[特殊设备/菜单] (139)3.8.18分类系统控制器[特殊设备/菜单] (139)3.8.19动力控制设备[特殊设备/菜单] (140)3.9货架、仓库、放置场所 (142)3.9.1自动仓库[设备栏] (142)3.9.2货架区2[设备栏] (145)3.9.3移动货架[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47)3.9.4暂存区[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49)3.9.5摞放区[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53)3.9.6多功能起重机[特殊设备/菜单] (154)3.10货物、托盘等的发生、消滅 (157)3.10.1部件消灭器[设备栏] (157)3.10.2部件生成器[设备栏] (157)3.10.3托盘供应器[设备栏] (159)3.10.4周转箱生成器[设备/菜单] (160)3.10.5散货托盘生成器[设备/菜单] (161)3.10.6空箱要求[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62)3.10.7进货物品生成器(卡车进货)[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 (162)3.11托盘、笼车 (163)3.11.1笼车[设备栏] (163)3.11.2托盘[设备栏] (163)3.12人、机器人 (165)3.12.1智能人[设备栏] (165)3.12.2机器人二[设备栏] (166)3.12.3多关节机器人[设备/菜单] (166)3.12.4有轨机器人[设备/菜单] (167)3.13厂商的装置设备 (168)3.13.1SAS(机体)[特殊设备/菜单] (168)3.13.2SAS(保留器)[特殊设备/菜单] (170)3.14其它 (172)3.14.13D文字[特殊设备/菜单] (172)3.14.23D尺寸[特殊设备/菜单] (172)3.14.3DXF貼付[特殊设备/菜单] (173)3.14.4摄像机门框[特殊设备/菜单] (174)3.14.5加工设备[特殊设备/菜单] (176)3.15作业管理器 (177)3.15.1XML作业管理器[设备栏] (177)3.15.2通用作业管理器[作业管理器栏] (180)3.16通过弹出菜单所添加出的设备、付属的设备 (185)3.16.1平板车 (185)3.16.2垂直搬送机的输入/输出部件 (186)3.16.3输入部件 (186)3.16.4输出部件 (187)3.16.5由货架区2所添加的货架 (189)3.16.6由货架区2所添加的流动式货架 (190)3.16.7由货架区2所添加的回转式货架 (191)3.16.8由货架区2所添加的回转式货架的EDIT IN ARROW(箭头) (192)3.16.9由货架区2所添加的回转式货架的EDIT OUT ARROW(箭头) (193)3.16.10装货平台的EDIT IN ARROW(箭头) (193)3.16.11卸货平台的EDIT OUT ARROW(箭头) (193)3.16.12由摞放区所添加出的货架 (194)3.16.13货箱 (195)3.16.14托盘 (195)3.16.15自动仓库的IO部件(In Mode) (196)3.16.16自动仓库的IO部件(Out Mode) (197)3.16.17多功能起重机的IO部件(In Mode) (198)3.16.18多功能起重机的IO部件(Out Mode) (199)3.16.19铁轨滑车的IO部件(In Mode) (200)3.16.20铁轨滑车的IO部件(Out Mode) (201)3.16.21SAS机体的小机车(线性轨道) (202)3.16.22作业管理器的作业员 (203)3.16.23摄像机 (205)3.16.24挡板 (208)3.16.25传感器 (209)3.16.26通过控制接头 (209)第四章正规表达式 (211)第五章作业要求小组 (212)第六章关于所使用的数据文件的说明 (213)6.1XML数据格式 (213)6.1.1解说XML数据各项目 (213)6.1.2XML数据使用上的规则 (213)6.1.3模拟管理文件所使用的数据形式 (213)6.1.4商品管理文件中所使用的数据形式 (215)6.1.5库存、入库、出库等所使用的数据形式 (218)6.1.6初始库存数据的例子 (221)6.1.7进货数据的例 (222)6.2分类暂存区的数据文件格式 (223)6.3信息替换设备的数据文件格式 (224)6.4用于RaLC-Pro的作业指示文件的数据格式 (226)6.4.1解说作业指示文件 (226)6.4.2部件生成器及托盘供应器的生成文件 (226)6.4.3分布信息文件 (226)6.4.4生成信息文件 (227)6.4.5条形码文件 (228)6.4.6自动仓库出库文件 (229)6.4.7出库信息文件 (229)第七章设备名检索 (231)第三部分其他功能 (235)第八章录像制作 (235)8.1实时的记录方式 (236)8.2设置视点的记录方式 (237)8.3视点时间设定画面介绍 (239)8.3.1时间模式画面: (239)8.3.2时间差模式 (240)8.3.3时间设定 (240)附录:Fan模型制作 (241)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第一章 界面介绍本章内容主要对RaLC 系列软件各种操作界面上的菜单栏、工具栏和功能按钮进行详细介绍。

乐龙物流仿真系统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乐龙物流仿真系统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计信学院上机报告
课程名称:配送与配送中心姓名:夏冰山学号:0892110220 指导教师:陈达强班级:物流08乙日期:2010-03-30
━━━━━━━━━━━━━━━━━━━━━━━━━━━━━━━━━━━━━━━上机内容及要求:
实验二、乐龙-1
完成报告(预备知识、步骤、程序框图、程序、思考等):
俯视图
左视图右视图
卸货区
临时仓储、货物暂存区视图
分拣转货区
存在的问题:
1、智能导向物(1)功能不能实现,但是否登陆规则设置正确。

2、导轨与卸货平台之间的人员安排不合理,建议用自动化设备代替;
3、分拣线的讨论,由于自动立体仓库的功能没有实现模拟无法进行,在下次试
验中进行完善。

模拟仿真软件的优点:
因为是一个虚拟环境,所以不需要实际设备的投入,如果模拟中出现问题可以在模型中进行完善。

假如经行实际模拟则要重建,成本太大。

模拟时间的节约。

实际建设仓库就那些能够模拟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在乐龙模拟这要较短的时间。

有利于工作的进度,阶段目标的实现。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乐龙实验报告

乐龙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指导老师于蒙项目名称复合型物流中心姓名黄子龙学号0121018700210班级物流工程卓越1001班学院物流工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步掌握RaLC乐龙仿真软件建模方法,熟悉部件生成器、传送带、自动立体仓库、装货平台、卸货平台、机器人、托盘、托盘供给器、笼车、部件消灭器等建模元素的功能和特点2、对仓储物流中心模型的构筑加深对托盘上货物的堆码规则及控制方法的了解并对仓储型物流中心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复合型物流中心是指用各种各样的物流机械设备建设的大型物流中心。

而复合型物流中心是基于仓储型物流中心来设计的。

仓储型物流中心是指将进货的商品临时保存在仓库中。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出库的物流中心。

1入口流程商品从不同的投入口投放在传送带上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在合流点合流后传送到下一传送带上当商品传送到装货平台时由机器人将商品堆放在托盘上托盘根据商品的特性经入库口送入到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指定位置。

货物→输送带(输送货物)→机器人2(搬运货物)→卸货平台(卸货)、托盘生成器(生成托盘)→铁轨滑车(搬运货物)→铁轨滑车tout部件→自动立体in部件→自动仓库(存取货物)→自动立体仓库in部件→巷道堆垛机(堆垛货物)→2、3层卸货平台层→智能人→输送带→智能人→笼车(装货)。

2出库流程根据需要将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的托盘商品从立体仓库取出在卸货平台由智能人将其从托盘上卸下投放到分流传送带上根据设定的商品分流规则在分流点选择不同的流向最后由智能人将传送过来的货物装入笼车内。

三实验步骤1.建立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下面将要做成由装货机器人将传送过来的4种货物堆放到托盘后,装货托盘由滑车铁轨向3个自动立体仓库分送,并且将从自动立体仓库出库的托盘由滑车铁轨向出货场地搬送,再由叉车向出货口搬运的货物的模型。

●滑车铁轨的设置点击设备栏的[滑车铁轨]按钮,使滑车铁轨表示出来。

将滑车铁轨设置于装货中转站和自动立体仓库之间的位置上。

物流仿真软件(RaLC-Pro)操作报告及学习体会

物流仿真软件(RaLC-Pro)操作报告及学习体会

RaLC-Pro软件物流模型仿真报告RaLC-Pro物流模型仿真软件是专业面向物流的3D动画仿真软件系统,可以把物流配送中心或工厂在计算机系统中建成虚拟的3D动画模型,,集作业人员、搬运设备、货物、控制系统、数据信息合为一体的系统仿真平台,3D动画模型具体、形象、生动,可非常真实地表现整个物流系统,为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和改善提供有效的可视化手段。

软件中包含了仓库、配送中心的所有的设备,包括普通仓库用到的货架、叉车、手推车等常用设备;也有先进的自动智能设备,如自动码垛机、AGV无人搬运车、自动轨道车、升降机、自动立体仓库、移动货架、旋转货架等多种与现实物流环境相对应的物流设备模块,3D可视化效果直观,模拟效果良好。

RaLC-Pro物流模型仿真软件可以建立从简单到复杂多种类型的物流系统的模型,在本学期“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课程学习中,周敏老师指导我们进行了通过型物流中心的模型构筑、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和复合型物流中心的模型三种物流仿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模拟,三种模型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了物流系统模型仿真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就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四种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模型建立的难点和关键点做了一下总结。

一、通过型物流中心的模型构筑1、通过型物流中心模型目的及效果通过型物流中心是指进货后不经入库储存直接按店铺分类后出货的物流中心。

本模型利用部件生成器、传送带(直线、分流、弯曲)、部件消灭器、作业员、笼车等来构筑了通过性物流中心模型。

通过性物流中心模型的仿真模拟要达到的效果是货物包裹从投放口开始在传送带上流动,在分流点根据商品的种类进行分门别类使其按不同分流口流出后作业员把商品装入笼车。

通过周老师指导,按步骤建立模型的最终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性物流中心模型最终效果图2、通过型物流中心模型构筑时遇到的困难1)系统模型建好以后,包裹在分枝流水线不分流;2)包裹分流到分枝流水线终端时,机器人不动;3、解决方案1)包裹在分枝流水线不分流可能有连接设备不畅和分流条件没有设置两个原因导致,可尝试以下方法解决:a.在连接流水线分枝段对弯曲段进行“连接下一个设备”的操作;b.设置分流条件。

乐龙软件物流仿真(LCP)实验报告

乐龙软件物流仿真(LCP)实验报告

商学院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仓储与配送实验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3 - 2014 学年第1 学期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制实验报告书写要求实验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

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验报告书写说明实验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环境与条件;实验内容;实验报告。

各专业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验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实验报告中所引用的表格、图片,应设置标注,并提供不少于100字的文字描述。

(6)字体选用小四号宋体,设置1.5倍行间距。

(7)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验报告批改说明实验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验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由任课教师自行制定。

实验报告装订要求实验报告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验大纲、二份教务系统打印的成绩登记表、一份考勤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本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仓储及配送管理技能和应用技能。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模拟软件的使用,提高对仓储管理实践的认识,加强对作业仓储过程的了解,体会配送业务流程的运作,掌握企业仓储和配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相关业务流程。

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系统中设备的种类、选择依据和操作方法:掌握仓库位编码方法;掌握仓库的入库、出库作业流程;出库作业时间测定和配送车辆等候装车的排队模型寻优;采用路径节约法实现配送路线的优化。

二、实验环境与条件微型计算机、《仓储与配送》软件三、实验内容1. 基本课程练习2. 分组岗位轮换3. 仓储企业和设施参观四、实验报告本次的实训课程主要包括仓储与配送上机模拟实验和实地参观两个部分。

乐龙RaLC物流仿真实验

乐龙RaLC物流仿真实验
流中心。
实验项目一 通过型、仓储型物流中心设计实验
分流 点
投 放 口
合合流ポイ 流ント 点
パ装レタ货イジ中ング转ステ ーション站
デ卸パレ货タイ中ジン转グス站テ
ーション
实验项目二 复合型物流中心Ⅰ设计实验
入出 库口

实验项目三 复合型物流中心Ⅱ设计实验
轨道 卸货中转站
实验项目四 复合型物流中心Ⅲ设计实验
按钮,将长度改成〈2500. 点击设备栏的[右转传送带]按钮点击[尺寸]按钮,将第 1 部分的长度改
成〈4000〉,第 2 部分的长度改成〈2500〉。 第三步; 1. 将智能导向物设置在左侧自动立体仓库的 IO 部分 (Out Mode)和与这个
IO 部分自动连接着的滑车铁轨的 IO 部分 (In Mode)之间。 2. 添加[左转传送带] 属性窗口, [尺寸]将第 1 部分的长度改为〈2000〉,
第一步;
1. 对[右分流传送带]属性进行设置,在[尺寸]按钮中,将长度改成〈1500〉 +〈1500〉,将角度改成〈30〉。
2. 对[右曲传送带]属性进行设置,在[概要]属性里的设备旋转角度的 Z 轴的角度改成〈240〉;在[尺寸] 按钮中,将角度改成〈60〉,半径改成 〈1900〉。
第二步; 1. 添加【左合流传送带】长度改成〈4000+4000〉,支线部分的长度改成〈2500〉 2. 点击设备栏的[右合流传送带]按钮将其[顺时针旋转 90 度],点击[尺寸]
A. 选中第 5 条直线轨道--[添加输入部件] [180 度旋转]/位置轨道右下 侧 0.5 米
B. 添加[左转传送带]-属性-1 长 1000/2 长 1000/高 300/宽 1200—与入口 连接

乐龙物流仿真软件实验报告

乐龙物流仿真软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乐龙物流仿真软件实验报告篇一:乐龙软件仿真实验报告物流配送中心与运作管理课程实验实验报告学院: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专业年级:08级物流工程姓名学号:菊花大婶课程: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20XX年10月26日一.实验名称:仓储型物流中心仿真二.试验时间:20XX 年10月三.软件环境:乐龙物流仿真软件四.试验内容:1实验就绪阶段截图2试验运行阶段截图3货物出入库流程介绍:货物经过输送机输送至机器手处,机器手把货物送至装货平台,在其上将货物送至铁轨滑车,并将托盘收集处理,铁轨滑车将货物送至卸货平台1卸货平台再将货物送入仓库,进行储存,最后仓储的巷道堆垛机将货物送至装货平台,在经过卸货平台送至铁轨滑车,将货物送至输送带,输送带将货物输送至作业人员处并将货物取走,脱离输送系统,并将托盘收集处理。

3-1货物始发设备——部件发生器:如下图所示,包括概要、尺寸、要素/控制、色/形和图层/层面项,此处设置的主要是概要中的条形码、时间间隔以及尺寸中关于发生器外观的设置,用于模拟产生实验所需部件内容,在设置时注意如若需要可按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来生成实验部件以示区分,其中在概要栏的条码选项用来配合之后的分拣制定相应的地点。

3-23-3货物运送流通及其周边设备——主要经过输送带、机械手臂、装货平台、铁轨滑车及其in/out部件、立体仓库及其in/out部件、卸货平台、输送带直至最终的笼车。

并且按照如图所示的关系将前后的设备进行连接和排布。

在此过程中的属性设置注意事项:①输送带在分流处的箭头走向须一致高度和宽度尺寸前后的应该一致.②铁轨滑车处的靠近装货平台的in部件连接装货平台且形成装货平台→智能导向物→铁轨滑车in部件的三角连接,且在进行智能导向物设置时,在其RuLeIF栏共有三个规则,分别在计数栏将行判定,其效果实现了一个循环—货物到达时按先后顺序分别由铁轨滑车运送到另一侧的三个out部件进而实现货物入库在RuLeThen中的目的地栏勾上且依次将in部件的名称填入且在计数栏实现counter加一而在最后一个循环时令counter返回0,最终实现本层循环。

乐龙实验报告

乐龙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指导老师于蒙项目名称复合型物流中心姓名黄子龙学号0121018700210班级物流工程卓越1001班学院物流工程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步掌握RaLC乐龙仿真软件建模方法,熟悉部件生成器、传送带、自动立体仓库、装货平台、卸货平台、机器人、托盘、托盘供给器、笼车、部件消灭器等建模元素的功能和特点2、对仓储物流中心模型的构筑加深对托盘上货物的堆码规则及控制方法的了解并对仓储型物流中心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复合型物流中心是指用各种各样的物流机械设备建设的大型物流中心。

而复合型物流中心是基于仓储型物流中心来设计的。

仓储型物流中心是指将进货的商品临时保存在仓库中。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出库的物流中心。

1入口流程商品从不同的投入口投放在传送带上按事先设定好的规则在合流点合流后传送到下一传送带上当商品传送到装货平台时由机器人将商品堆放在托盘上托盘根据商品的特性经入库口送入到自动立体仓库中的指定位置。

货物→输送带(输送货物)→机器人2(搬运货物)→卸货平台(卸货)、托盘生成器(生成托盘)→铁轨滑车(搬运货物)→铁轨滑车tout部件→自动立体in部件→自动仓库(存取货物)→自动立体仓库in部件→巷道堆垛机(堆垛货物)→2、3层卸货平台层→智能人→输送带→智能人→笼车(装货)。

2出库流程根据需要将存储在自动立体仓库的托盘商品从立体仓库取出在卸货平台由智能人将其从托盘上卸下投放到分流传送带上根据设定的商品分流规则在分流点选择不同的流向最后由智能人将传送过来的货物装入笼车内。

三实验步骤1.建立仓储型物流中心模型下面将要做成由装货机器人将传送过来的4种货物堆放到托盘后,装货托盘由滑车铁轨向3个自动立体仓库分送,并且将从自动立体仓库出库的托盘由滑车铁轨向出货场地搬送,再由叉车向出货口搬运的货物的模型。

●滑车铁轨的设置点击设备栏的[滑车铁轨]按钮,使滑车铁轨表示出来。

将滑车铁轨设置于装货中转站和自动立体仓库之间的位置上。

物流乐龙RaLC-Brai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

物流乐龙RaLC-Brai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

物流乐龙R a L C-B r a i 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RaLC‐Brain教程2上海乐龙人工智能软件有限公司RaLC-Brain 教程2 -作业员分拣货物模型在本章主使用菜单栏上的作业管理器菜单和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中的各种作业管理器、管理批处理设备、设定初始库存设备等构筑模型。

此模型中先建立入库部分并确认运行无误后再建立出库部分。

1.模型解说在此模型中,作业员把1层左侧的卡车卸下的货物拿到暂存区装托盘,然后托盘通过电梯被存放到2层货架上(货物进库)。

根据需要进行分拣作业后,作业员把货物放到传送带,通过传送带送到1层,然后货物按目的地分别被装载到相应的卡车上(货物出库)。

2.建立模型启动RaLC-Brain3.5,点击新建按钮,使新画面表示出来。

●模型货物入库部分货物装托盘后通过电梯搬送到2层,存放到相应的货库里。

〈入库流程全图〉点击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中的[入库货品生成器(卡车入库)],使入库物品生成器表示出来。

打开入库货品生成器的属性窗口,在概要属性里把名称改成〈Berth01〉,单击[OK]按钮。

此名称将成为入库XML文件的OrderSubDevice。

点击设备栏的[直线传送带],使直线传送带表示出来。

选择直线传送带的弹出菜单中的[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将其设置于入库物品生成器的左侧。

双击入库物品生成器会有红线表示出来,用此红线连接上直线传送带。

从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选择[暂存区],使暂存区表示出来。

点击[顺时针90度旋转],使暂存区的白线面向传送带。

打开暂存区的属性窗口,在尺寸项目把长度和宽度改成〈1500〉。

设定在暂存区上只放一个托盘。

在属性窗口中的[要素/控制]项目的最大货物数(预约上限)里输入〈1〉,取出方向设定为〈背面〉,点击[OK]按钮。

设置把托盘搬送到2层的电梯。

从菜单栏的设备菜单选择[升降机Type1],使升降机Type1表示出来。

打开升降机Type1的属性窗口,把尺寸项目的堆垛机的高度改成〈4500〉,单击[OK]按钮。

第四章 物流系统仿真软件

第四章 物流系统仿真软件

3.flexsim
AS/RS 物 流 系 统 仿 真模 型 , 三种不同 的物料分别按一定 的概 率 产 生 ,经 设 备检验后按物料种 类存放到不同的立 体库 中 , 立体库又 按一定的概率出货。 通过仿真来寻找出 库 / 入库的控制策略。
Flexsim建立的AS/RS物流系统仿真模型
Flexsim机场物流运用案例
5.arena

Arena中的模块分为两种, 流程图模块和数据模块, 流程图模块在模型中用于 描述动态过程,可以看成 实体流经的结点或模型起 止的过程。 数据模块定义了各种操作 元素(如实体、资源、队 列等),同时也能创建整 个模型所用的各种数值变 量和表达式。流程图模块 和数据模块所包含的元素 如下图所示。
3.flexsim

Flexsim是美国犹他州奥勒姆市的Flexsim Software Products公司开发的产品,是一款商业化离散事件系统仿 真软件,主要用于生产制造、物流处理、物流、交通、管 理等离散事件系统进行复制的软件产品
3.flexsim

Flexsim由三部分组成,对象、连接和方法。 其中对象即对现实世界中各实体的描述。Flexsim采用对 象对实际过程中的各元素建模,通过对象之间的连接定 义模型的流程。 Flexsim在每个对象中的方法中,定义了模型中各对象所 要完成的作业,其对象又可以派生子对象,而子对象拥 有其父对象所有的接口和相应功能。 Flexsim通过对象、连接和方法来完成对现实世界物流系 统的建模。

公司网站:
上海乐龙:; 日本AIS: www.aiservice.co.jp;
6.Ralc

RaLc针对配送中心从概念设计到实施运行各个不 同的阶段,设计了不同的软件包。这些软件包是 RaLc -Pro、RaLc -Brain、RaLc -Emu,这三个软 件包分别针对配送中心设计和规划过程的概念规 划、详细设计和系统运行阶段。 此外,为了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使用RaLc开发的 仿真模型,RaLc又提供了RaLc -Fan软件包,该软 件包可以将仿真模型打包成可执行文件,之后该 可执行文件就可脱离RaLc系统而使用

基于RaLC的物流中心仿真建模和优化试验

基于RaLC的物流中心仿真建模和优化试验

基于RaLC的物流中心仿真建模和优化试验[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仿真技术在物流中心建模和优化中的作用,介绍了乐龙仿真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然后以某物流中心为例,说明了其仿真模型的建立和优化过程。

通过不断的修改参数和模拟运行,达到了优化物流中心的目的。

[Abstract] First, we overview the role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logistics center, we outline the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Racl software. Then, for an example of a logistics center, we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simulation model and optimizing simulation model.Through continuously modifying the parameters and runn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we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logistics center optimization.[关键词]乐龙物流中心仿真建模优化[Keywords]Racl, Logistics center, Simulation, Modeling, Optimization一、仿真技术在配送中心建模与优化中的作用。

物流系统进行系统建模,并在电子计算机上编制相应应用程序,模拟实际物流系统运行状况,并统计和分析模拟结果,用以指导实际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作管理。

它在减少损失、节约经费、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物流中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乐龙仿真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乐龙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是一款三维动画物流系统仿真快速建模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

物流仿真系统实验

物流仿真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一)实验目标本实验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物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运用仿真软件构建系统仿真模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物流系统分析与优化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对学生物流行业的认知及其实务操作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仿真软件的操作,加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应用,提高学生在专业学习的主动性,思考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1、对物流系统仿真理论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熟练操作实验指定软件RaLC乐龙软件。

3、掌握部件生成器、分拣、分流装置、入库和出库控制设备的参数设定、系统运行状态显示以及仿真模型的视频输出方法、初级作业指示文件的制作等基本仿真操作方法。

4、掌握如何根据实际单证数据进行现实模拟,如何利用仿真软件的分析和优化功能对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

本实验课程是一种综合性的实验,以实验室模拟操作为主,教师课前做好实验设计,模拟实际操作环境,明确每次实验的内容及目的,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

每个实验项目结束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所有实验项目结束后要求撰写一份实训总结报告。

本实验以教师指导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指导教师在本实验的每个环节中首先进行实验讲解和实验指导,然后学生自己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操作。

实验以集中指导和学生分散练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教程共分三篇:第一篇主要介绍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知识和目前常用的几种仿真软件。

第二篇为基础实验部分,主要介绍如何运用RaLC(乐龙)仿真软件“RaLC-Pro”构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演示模型,共分为7个实验,由简及繁。

第三篇为高级实验部分,介绍如何利用RaLC(乐龙)仿真软件“RaLC-Brain”构建物流配送中心的模拟模型。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实验一:分拣、分流功能模拟通过对通过型物流中心的例子来学习了解分拣、分流的控制方法,了解模型中的部件生成器、传送带、部件消灭器、智能人、笼车等设备的功能和特点,加深学生对分流点的设置规则及控制方法的掌握,并对通过型物流中心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乐龙仿真软件操作步骤】4、盘点作业

【乐龙仿真软件操作步骤】4、盘点作业

《仓储与配送管理仿真实训教程》——《仓储作业管理》篇4、盘点作业一、模型解说:可的超市是一家全国连锁性的小型便利店,每家可的的分店都有相同的产品布局风格和产品,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每家店面的货物种类和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

如果店面对于消耗和剩余物资的种类与数量不加以统计和管理,则无法针对性地进行缺货物资的补充和进货。

因此,对于需要定期进货补货的可的便利店,盘点店面物资的种类与数量十分重要。

由于进货和销售都影响物资的种类与数量,因此定期的进货和每月的销售活动都需要盘点工作。

该实训体现了物资盘点的特点。

二、建立模型:第一步:新建文件1、打开RaLC仿真软件,并新建文件(. emu)。

2、点击工具栏网格按钮,显示网格。

第二步:建立入库部分1、卸货区:A、建立“XML计划管理器”。

在“设备栏”中点击“XML计划管理器”按钮,修改“名称”为“XML”。

B、建立“进货物品生成器”。

点击“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M)”菜单中选择“进货物品生成器(卡车进货)”选项。

C、修改“进货物品生成器“名称。

在“进货物品生成器”右键菜单“属性”中选择“概要”选项卡,修改“名称”为“SP_PART_SOURCE”。

D、点击“设备栏”上“直线传送带”,右键菜单“逆时针旋转90度”。

E、建立暂存区。

点击“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M)”菜单中选择“暂存区”。

①修改尺寸,在“暂存区”右键菜单“属性”中选择“尺寸”,如图:图:F、新建作业员。

①点击“设备栏”中“XML作业管理器”设备,新建作业管理器。

②选择“XML作业管理器”右键菜单中“添加作业员”。

③读取作业文件:在“XML作业管理器”属性“概要”选项卡中,点击“作业文件1”、“作业文件3”按钮,分别读入路径“/《盘点作业》/命令文件”下的“卸货作业员.dat”、“返回作业.dat”。

如图:④命令文件编写方法请参照《RaLC系列软件操作说明书(智能版专用)》。

G、连接设备:①右键单击“XML计划管理器”,选择“与计划对象设备相连(B)”连接到“进货物品生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乐龙R a L C-B r a i n仿真软件实验指导书RaLC‐Brain教程2上海乐龙人工智能软件有限公司RaLC-Brain 教程2 -作业员分拣货物模型在本章主使用菜单栏上的作业管理器菜单和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中的各种作业管理器、管理批处理设备、设定初始库存设备等构筑模型。

此模型中先建立入库部分并确认运行无误后再建立出库部分。

1.模型解说在此模型中,作业员把1层左侧的卡车卸下的货物拿到暂存区装托盘,然后托盘通过电梯被存放到2层货架上(货物进库)。

根据需要进行分拣作业后,作业员把货物放到传送带,通过传送带送到1层,然后货物按目的地分别被装载到相应的卡车上(货物出库)。

2.建立模型启动RaLC-Brain3.5,点击新建按钮,使新画面表示出来。

●模型货物入库部分货物装托盘后通过电梯搬送到2层,存放到相应的货库里。

〈入库流程全图〉点击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中的[入库货品生成器(卡车入库)],使入库物品生成器表示出来。

打开入库货品生成器的属性窗口,在概要属性里把名称改成〈Berth01〉,单击[OK]按钮。

此名称将成为入库XML文件的OrderSubDevice。

点击设备栏的[直线传送带],使直线传送带表示出来。

选择直线传送带的弹出菜单中的[逆时针旋转90度旋转],将其设置于入库物品生成器的左侧。

双击入库物品生成器会有红线表示出来,用此红线连接上直线传送带。

从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选择[暂存区],使暂存区表示出来。

点击[顺时针90度旋转],使暂存区的白线面向传送带。

打开暂存区的属性窗口,在尺寸项目把长度和宽度改成〈1500〉。

设定在暂存区上只放一个托盘。

在属性窗口中的[要素/控制]项目的最大货物数(预约上限)里输入〈1〉,取出方向设定为〈背面〉,点击[OK]按钮。

设置把托盘搬送到2层的电梯。

从菜单栏的设备菜单选择[升降机Type1],使升降机Type1表示出来。

打开升降机Type1的属性窗口,把尺寸项目的堆垛机的高度改成〈4500〉,单击[OK]按钮。

从弹出菜单中选择 [添加输入部件],使输入部件表示出来。

改成〈0〉,点击[OK]按钮。

在升降机Type1的弹出菜单中选择[添加输出部件],使输出部件表示出来。

改成〈4000〉,点击[OK]。

输出部件的弹出菜单中选择[180度旋转],点击[可移动子类设备]用鼠标使输出部件移动到输入部件的上侧。

设备栏里点击[托盘供给器]按钮,使托盘供给器表示出来。

把托盘供给器移动到暂存区的附近。

●作业管理器的设定○装载作业增加作业管理器,定义把入库货品生成器生成的货物搬送到托盘上的作业。

菜单栏的作业管理器菜单中选择[XML作业管理器],使XML作业管理器表示出来,并使它位于传送带附近。

从直线传送带的弹出菜单中选择[与作业管理器(货品到达时)相连],与作业管理器连接上。

从XML作业管理器的弹出菜单中选择[与目标设备1相连],与暂存区连接。

要制作使作业员把货物装到托盘上的作业命令。

制作命令时要各命令语块之间用逗号隔开,一行结束后用回车换行。

○把货物搬送到暂存区的命令①从发出工作请求的设备(直线传送带)上拿取货物。

PICKUP作业员移向发出工作请求的直线传送带,拿取货物。

@@JobRequestDeviceName出工作请求的设备名称。

②把货物搬送到设定为目标设备1的设备。

DELIVER_CHECK_LAST_ONE, @@TargetDeviceName1把货物搬送到设定为目标设备1的设备(当前是暂存区)。

③向自己的作业管理器请求下一件任务。

REQUEST_NEXT_JOB请求下一件任务。

@@ThisDeviceName作业管理器的名称。

○返回作业命令①回到设定好的原始位置上。

RETURN_HOME_POS回到设定好的原始位置上。

②向自己的作业管理器汇报已经回到原始位置(没有任务)。

REPORT_ RETURN_HOME_POS向自己的作业管理器汇报已经回到原始位置(没有任务)。

@@ThisDeviceName作业管理器的名称。

使作业管理器读取已设定好的命令文件。

打开XML作业管理器的属性窗口,点击[概要]里的作业文件1,则打开对话框会表示出来,将事先作好的文件读入(例为,入库货品搬.dat)。

接着,点击[概要]里的作业文件3,则打开对话框会表示出来,读入事先作好的文件(例为,返回作业.dat)。

读取作业命令之后,下一步要使作业管理器将作业员表示出来。

选择XML作业管理器的弹出菜单中的[添加作业员],增加作业员。

要设定作业员没有任务时停留的位置。

将其移至适当的位置后,选择作业员的弹出菜单中的[设定为原始位置]一项。

○提供空托盘下面要设定作业管理器,给暂存区提供空托盘。

点击菜单栏上的作业管理器中的[XML作业管理器],使XML作业管理器表示出来。

将其配置在进货线的旁边。

选择暂存区的弹出菜单中的[补充要求]一项,和第2个XML作业管理器连接上。

选择第2个作业管理器的弹出菜单中的[与目标设备1相连],和托盘供给器连接上。

○提供空托盘命令①从与目标设备1相连的设备(托盘供给器)上拿取托盘。

LOAD移向托盘供给器拿到托盘。

@@TargetDeviceName1用作业管理器的[与目标设备1相连]连接起来的设备名称。

②将托盘送到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暂存区)上。

UNLOAD作业员把托盘等放到发出作业请求的暂存区。

@@JobRequestDeviceName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名。

③向自己的作业管理器请求下一个任务。

REQUEST_NEXT_JOB请求下一个任务。

@@ThisDeviceName作业管理器的名称。

使作业管理器读取文件。

打开XML作业管理器的属性窗口,点击[概要]里的作业文件1,则打开对话框会表示出来,读入事先作好的文件(例为,提供托盘.dat)。

接着,点击[概要]中的作业文件3。

则打开对话框会表示出来,读入事先作好的文件(例为,返回作业.dat)。

○托盘送到电梯增加作业管理器,定义把装货托盘搬送到电梯的作业。

选择作业管理器菜单的[XML 作业管理器],使XML作业管理器表示出来。

暂存区的弹出菜单中选择[与作业管理器相连],与刚才新增加的作业管理器连接上。

●暂存区的设定暂存区根据情况可与复数个作业管理器连接。

在此模型中,设定托盘满载时暂存区发出作业指令的作业管理器。

打开暂存区的属性窗口,在[作业要求设定]里选择投放容器满载时的作业要求的有效选项。

然后单击选择管理器按钮来表示选择作业管理器对话框,选中负责从暂存区把托盘搬送到电梯的作业流程的作业管理器,点击[OK]确定。

●把货物送到电梯的命令①到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暂存区)拿取货物。

LOAD到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暂存区)拿取托盘。

@@JobRequestDeviceName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

②设定托盘的目的地[升降机出口]。

SET_DESTINATION_TO_CHILD,升降机出口为了使托盘通过电梯到2层,把目的地设定为升降机的出口。

③把货物送到[升降机入口]。

UNLOAD,升降机入口把货物送到[升降机入口]。

④向自己的作业管理器请求下一个任务。

REQUEST_NEXT_JOB请求下一个任务。

@@ThisDeviceName作业管理器的名称。

使作业管理器读取文件。

打开XML作业管理器的属性窗口,点击[概要]里的作业文件1,则打开对话框会表示出来,读入事先作好的文件(例为,提供托盘.dat)。

接着,点击[概要]中的作业文件3,则打开对话框会表示出来。

读入事先作好的文件(例为,返回作业.dat)。

提供空托盘和把装货托盘送到电梯的工作由1台叉车来完成。

首先,确定作业的优先度。

在此模型中,要使将装货托盘送到电梯的工作优先,选择负责提供空托盘作业的作业管理器的弹出菜单中的[与工作帮助相连]一项,使其连接上负责将装货托盘搬送到电梯的作业管理器。

选择负责将装货托盘送到电梯的作业管理器的弹出菜单中的[添加作业员]。

在作业员的属性窗口的[色/形]属性中,将作业员的形状设定为叉车。

将增加的叉车移动到适当的位置上后选择叉车弹出菜单中的[设定原始位置]一项。

●库存货架模型部分〈库存货架全图〉在仓库的2层制作库存货架。

从菜单栏的环境菜单中[环境]—〉[环境设定],对环境进行设定。

首先,在左上角的下拉列表中选中[2F的设定];然后,将高度改成〈4000〉,并选中[显示地面]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点击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中的[货架2],使货架2表示出来。

打开货架2的属性窗口,将[尺寸]中的仓库的宽度改成〈10000〉,仓库的长度改成〈3000〉。

把[要素/控制]的档数改成〈5〉,档内货格数改成〈1〉,货架货格数改成〈5〉,作业区域改成〈01〉。

把[色/型]项目里使[叉车限制]处于非选择状态。

点击[OK]按钮。

点击弹出窗口单中[添加货架],增加5个货架。

把第2个货架和第4个货架180度旋转后,与使其与第3个货架和第5个货架背靠背。

选择货架2的弹出菜单的[顺时针90度旋转],使整个货架2旋转90度。

选择作业管理器关联设备菜单的[初始库存设定器],使初始库存设定器表示起来。

选择初始库存设定器弹出菜单中的 [与仓库相连]一项与货架2连接上。

打开初始库存设定器的属性窗口,在[概要]里把设备名称改成〈ZaikoMgr01〉,点击[OK]按钮。

此名称在制作入库xml数据时成为OrderSubDevice。

●作业管理器的设定○把托盘搬送到货架设定作业管理器,定义货物通过电梯到2层的的入库作业指令。

点击菜单栏上的作业管理器一项中的[XML作业管理器],使XML作业管理器表示出来,将其位于升降机Type1的附近。

选择升降机Type1输出部件的弹出菜单中的[与作业管理器相连]一项,使其连接上XML作业管理器。

接着,点击XML作业管理器的弹出菜单中的[与目标设备1相连],使其与初始库存设定器[ZaikoMgr01]连接上。

○装货托盘入库命令①从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升降机Type1输出部件)上拿取货物。

LOAD从发出作业请求的升降机Type1输出部件上拿取装货托盘。

@@JobRequestDeviceName发出作业请求的设备。

②从托盘上的货物得到目的地货位信息。

GET_LOCATION_FROM_BOX_ON_PALLET从托盘上货物的属性里得到00-00-00-00格式的存放货位信息。

@Dev得到的货位信息的开头2位数字部分(区域)。

@Loc得到的货位信息中的后6位数字部分(列-格-层)。

@AreaLoc得到的8位货位信息(区-列-格-层)。

③把货物搬送到读取的货位。

UNLOAD_LOCATION,@TargetDeviceName1,@AreaLoc把货物搬送到目标设备1(当前是初始库存设定器)支配下的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