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31 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专题31 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政](https://img.taocdn.com/s3/m/c7215f6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a.png)
专题31 美好生活的向导〔含哲学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常考点)。
2.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的关系(常考点)。
3.哲学与时代精神。
4.哲学的作用。
一、哲学的涵义1.从哲学的本义来看(1)字面释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也就是说它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比喻表述:马克思说过,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从哲学的内涵来看(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从哲学的外延来看(1)哲学有别于具体知识,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概括、总结和反思是从具体知识升华为哲学知识的必要环节。
二、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们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的作用(1)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高频考点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例1.有人认为:“历史地看,哲学和世界观其实是一回事,所有的重要哲学归根到底都是一种世界观,因为世界观和哲学可以相互替代。
〞这种观点( )A.是正确的,经哲学家整理的世界观就是哲学B.是片面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是片面的,哲学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D.是正确的,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答案]B[解析]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B正确;A、C、D均说法错误。
美好生活的向导 PPT教学课件1 人教课标版
![美好生活的向导 PPT教学课件1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56612cff00bed5b9f31dc6.png)
•
17、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
•
18、无论是对事还是对人,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与过多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也不要因为关系亲密便掏心掏肺,切莫交浅言深,应适可而止。
•
19、大家常说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可是不认真的话,这辈子你就废了,自己的人生都不认真面对的话,那谁要认真对待你。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1.具体科学的内容
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 1)区别
A.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 的规律和奥秘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 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 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 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 都是一模一样的。
怎么办?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 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 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 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 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 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 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人们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实践中,需要哲学智慧
《田忌赛马》
“兼爱•非攻”
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 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我所欲,当念人亦欲,勿以自欲而妨人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成人之恶,罪莫大焉;导人为善,德莫大焉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敬畏天地、神明、圣人之言,为万善之本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点整合讲课教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点整合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1fcd696f1aff00bed51eba.png)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点整合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 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例 1】“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 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就是辩证法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例 2】恩格斯说:“一切观点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 反映。
”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观点都是正确的C.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产生的D.学习哲学使人聪明 例 3】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 世界观的含义(2) 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 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方法论的含义(4)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2、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和联系)【例 4】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据此完成( 1)-( 2)题。
(1) 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 )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③哲学 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又对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 仅供学习与参考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 B .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力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爱因斯坦上段话中的科学指具体科学,那么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A.哲学是一个理论体系,具体科学不是理论体系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C .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共同性质、共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例5】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a0026a770bf78a64295410.png)
面对世界。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PPT学习交流
18
具体科学之和=哲学?
自然科学知识 形成了许多具体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人们在实践中
Hale Waihona Puke 思维科学知识PPT学习交流
19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PPT学习交流
22
水果
共性: 含果酸,糖类,多
个性: 汁,味甜
苹果、香蕉、橘子……
PPT学习交流
23
(2)具体科学与哲学的联系
“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
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 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 进步。”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
PPT学习交流
10
•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 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 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每个人都 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 是哲学家。
PPT学习交流
11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因此是 零散的,不自觉的;而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世界观,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联系:1.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2.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认识和
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
观点。
总而言之,哲学就是关于世界
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PPT学习交流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99a4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d.png)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 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拓展2 哲学、真正的哲学、科学的哲学的关系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认识成果; (3)科学的哲学就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图示如下: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
的繁荣发展。下列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根本理论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018·江苏,26)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 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 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 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 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判断下列观点属于世界观?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B.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上帝创造了一切
E.张三早上5点起床
F.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G.太阳东升西落
CDF
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上帝创造了世界 ④万物皆备于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新课件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8bab510740be1e650e9adb.png)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来源于生活)
(1)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 生活和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 对世界的思考(认识世界)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 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 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 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意义1: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 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战争、瘟疫、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 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恶还是善?世间是光明还是黑 暗?真善美在哪里?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道法自然,从容面对人生;
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
叔本华: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马克思: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意义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人生,正 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生与死、进与 退、得与失、名与利。
总之,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 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 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 和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和与个人 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 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 导。(两个正确看待、三个正确对待)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著名的物理学 家,另外两个分别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数学家。不 料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了挽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 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把一个人扔下去。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例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2167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教学案例左云级武海兵《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例导语:在世界上不管任何一个地方,一提到哲学,人们往往认为是一门与生活无关,深不可测的“玄学”,我们课本叫做生活与哲学,为什么叫做“生活”二字,生活与哲学有什么关系?【环节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师:你为什么选择文科?生1:我文科学的好生2:我爱好文科生3:我文科基础好,爸妈让学师:这就是—从实际出发的哲学思想。
对选择文科你还有哪些想法?生:高考报的人多吗?有前途吗?工作好找吗?师:这就是联系的、全面的哲学思想。
由此可见:(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2名言)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水准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水准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理解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答案:A解析:引文的本义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水准决定人们的智力水准,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即是实践决定理解。
(过渡)哲学就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哲学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学哲学有用吗?有什么用?(即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课堂探究:师:(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2)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3)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1)生1:“我是谁?”生2:“世界从何而来?”生3:“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有?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有?”生4:“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师: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
(2)生: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
师:其实,这些疑问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共51张PPT).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faef30453610661ed9f4f2.png)
世
界:
“两界”说
“三界”说
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 世界观的特点: 不是具体的看法。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 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1)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C.太阳东升5点起床 D.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科 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名人名言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 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恩格斯 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 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柏拉图 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 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 ——马克思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的 思考了。 ——恩格斯 没有哲学我不能前进。 ——马克思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宇宙的性质,没有自然 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享受无疵的快乐。——伊壁鸠鲁
(1)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 的生活和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2)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 对世界的思考(认识世界)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 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 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 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从哲学研究对象的
世界观 方法论
角度揭示哲学的内涵)
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界观和方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法论的统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一。
高中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7b16b13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a.png)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
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第二课包括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哲学研究的问题入手,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二框,首先探究唯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次分析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说明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指出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教学课件
![美好生活的向导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d80ba3763231126edb11c4.png)
1.具体科学的内容
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自然科学知识
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社会科学知识 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思维科学知识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共性与个性) 1)区别
A.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 的规律和奥秘
B.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 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零散、自发形成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 论化的世界观
自觉形成的、系 统化、理论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联系 A.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B.哲 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错误 倾向
注
A.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 当作哲学;B.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 哲学家的事情
指导
形成方法论
必须处理三种关系
产生并积累许 多具体经验
哲学
系统化 理论化
世界观
指导
提供基础
促使人们思 考万事万物 的共性与共 同规律
具体学科
具体认识 进一步丰 富与连贯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需要哲学智慧
环境污染 鲸鱼搁浅
生态环境恢复,珍 禽重返辽宁“三江”
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需要哲学智慧
曾经有个小国的人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 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的人不 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 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 都是一模一样的。
2.哲学的任务(作用、功能)
――就是寻找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具体 来说
“两个看待”-变-化正与确发看展待+自用然睿、智社的会眼和光人看生待的生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导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10922c0722192e4536f616.png)
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 组别: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和实践知道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世界观的含义、哲学的含义3、理顺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的关系4、理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填空,熟悉课本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
它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的学问。
2、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和。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的、的世界观加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的学说,是的世界观,是对、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四、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本质和的规律。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https://img.taocdn.com/s3/m/a04781583b3567ec102d8a14.png)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学校:班级:姓名:【预习案】【学习目标】1、识记:哲学的含义、任务;2、理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事件活动;3、能力:联系我们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难点】1、哲学的产生2、哲学的任务【自主预习】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活动,是人们在____和___的活动中,在处理____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____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____。
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具有____性质的问题。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____的追问和对____的思考。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一门给人____、使人____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作用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____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____世界和____世界。
【我的收获】【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一: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探究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是否意味着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检测案】1、温家宝总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这主要是因为()①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②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俗化、形象化,用中国式语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和要求感性化、具体化,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使之真正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https://img.taocdn.com/s3/m/64cc3a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d2.png)
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简介《美好生活的向导》是高中必修4课程的第一课。
本课通过对不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解的探讨,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好生活,并且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内容概述1.第一部分:引入–介绍课程主题和目标–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美好生活?为什么?2.第二部分:美好生活的不同理解–探讨美好生活的不同层面和维度: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社会方面等–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多样性3.第三部分: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哪些价值观?–分享一些典型的正确价值观的案例和故事,如奉献精神、友善待人、尊重自然等4.第四部分: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观–提供思考问题和讨论题目,帮助学生梳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期望–鼓励学生互相分享和交流5.第五部分:课堂总结–概括本课的核心内容和重点观点–引导学生总结他们从本课中学到的东西,并回顾自己的美好生活观学习目标通过学习《美好生活的向导》,学生将能够: - 了解和思考不同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解的多样性 - 掌握一些典型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美好生活观学习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不同的美好生活理解和追求的角度 2. 分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美好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思考和建立自己的美好生活观,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学习建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好生活的向导》这一课程,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学习建议: 1. 在课前提前阅读教材,了解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2.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不同观点和理解 4. 在课后反思自己的美好生活观,并寻求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总结通过学习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学生将不仅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美好生活的真正含义,还能够建立并发展自己的美好生活观。
高一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导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导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d6cec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9.png)
高一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导试题答案及解析1.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②哲学的重要性之一就在于它是“科学之科学”③研究自然科学的归宿和目的就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④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D【解析】题中材料“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科学之科学”是把哲学当作包括一切科学在内、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理论体系,是错误的,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社会实践,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2.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
这说明哲学( )A.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B.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D.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答案】D【解析】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这是诱发人们思考的最初动因,但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故A项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的观点错误; C项的观点错误;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
这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本题正确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3.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归纳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660b46358fafab069dc028e.png)
《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归纳第一单元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与生活有何关系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的含义哲学的作用和任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作用(功能):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智慧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在世界。
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以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两者统一于哲学四.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区别:①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特定领域;②任务:哲学是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不是科学之科学)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科学研究之母)。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复习课件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3523ff19e8b8f67c1cb9cd.png)
联
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本课易错点
误区警示 4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2、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4、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8、哲学是科学之母? 9、人人都有世界观吗?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考点1 3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 哲学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 含 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义 与根本观点 区 主 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 不是人人 别 体 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都有 特 是零散的、朴素的 理论化的、系统化的 点
(1)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2)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 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3)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 (1)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 倾向 学学说(2)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联系
10、人人都懂哲学吗?
第一课
小结
美好生活的向导 5
哲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实践的思考。 (2)从哲学的本义看: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 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即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一。 (5)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 维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6)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二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⑴识记○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⑵运用○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能力目标⑴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⑵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学故事、哲学家观点的感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⑴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
⑵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难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学法指导
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
知识链接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生的路途上电器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思考:哲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说?哲学与数学、历史学等具体科学是什么关?
基础梳理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和。
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的、的的世界观加以、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
体现。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的学说,是的世界观,是对、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的本质和的规律。
2、是的基础,的进步推动着的发展。
3、为提供和的指导。
互动探究
探究一: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一座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祈求“神灵奶奶”为她生病的小孙子降幅,并保佑她八十多岁的老伴长命百岁。
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
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塑神像”的。
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
高山之巅,是什么原因?因为在他的心目中,“神”支配了世界上所有人的命运。
1、什么是世界观?
2、你老太太有没有世界观?
3、老太太知道自己有世界观吗?
探究二: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那么,人人都是哲学家吗?
为什么?
探究三:阅读教材第8页上方框中的材料
1、思考问题: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完成下表。
世界观方法论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
的和。
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探究四:阅读教材第8页中间方框中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体现出哲学思维的什么特点?
2、这对你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的看法有什么启示?
探究五:“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随着
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页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
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恩格斯的上述论断体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怎样的关系?
探究六:阅读教材第9页下方框中的材料并思考问题
根据探究四、五、六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比较哲学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
对象
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事物的规律和奥秘任务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
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
法指导
联系
1、是的基础,的进步推动着
的发展。
2、为提供和的指导。
巩固练习
(B级)1.2009年5月11日,为了进一步做好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发出《关于做好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国家文化力量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下列选项中对哲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②哲学都是正确的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级)2.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A级)3.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正确的有()A.人生下来就有世界观 B.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就是哲学
C.世界观人皆有之 D.世界观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古代本来就是在一起的,后来随着认识的深入,哲学才从具体科学中分化出来,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
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内在联系并没有中断,具体科学始终是哲学之因,而哲学则是具体科学之果。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C级)4.具体科学始终是哲学之因,而哲学则是具体科学之果。
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③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④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B级)5.历史发展到今天,哲学的论述越来越离不开具体科学的材料,同时具体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哲学之所以能够指导具体科学的发展,是因为哲学()A.是一切科学的总和 B.揭示了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以整个世界为其研究对象 D.是具体科学的最高形态
(B级)6.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
”这说明 ( )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高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严格的意义
医学院校不以培养哲学家为目的,但要教会学生注意理性思维,要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医学发展规律的方法,让学生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研究和解决医学实践中的整体问题。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B级)7.要让学生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研究和解决医学实践中的整体问题。
这是因为 ( ) A.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 B.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C.哲学能够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级)8.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方法论决定世界观,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世界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C级)9.某班同学在政治课上,围绕着“要不要学哲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甲同学说:“我喜欢理工科,从没想过当哲学家,考大学又不考哲学。
所以,没有必要再学哲学上浪费时间。
”乙同学说:“哲学对我们很重要,哲学是一种方法论,学好哲学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工科的知识。
”
试分析评论上述同学的观点。
第一课第二框参考答案
目标检测1~5 CCCCB 6~8 CDC 9、
(1)甲同学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学习哲学不仅仅是哲学家的事情,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学好哲学尤其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理
解具体科学知识,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无论是学文科还是学理工科,当不当哲学家,都要了解和学习哲学。
(2)乙同学看到了哲学对具体科学学习和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其正确的一面。
但是,他错误地认为哲学仅仅是一种方法论,而没有认识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因此,乙同学的看法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