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小学德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思路来进行:
1. 设立德育目标:明确小学生应具备的品德和素质,设立相应的德育目标和指标。
2. 制定德育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德育计划,包括德育活动、德育课程安排等。
3. 建立德育团队:建立专业的德育团队,包括校领导、校长、班主任和德育老师等,共同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
4. 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校貌改造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德观念。
5.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德育成长,建立家校共育的机制,促进家庭和学校的良好互动和合作。
6. 引导学生参与德育活动: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团支和志愿活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7.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不断改进和完善德育工作。
通过以上的思路,可以有效地开展小学德育工作,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受到高度重视,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总体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主要表现在:(一)“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
一些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德育工作中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认为思想教育是课外的事,搞活动往往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只拼命抓教学成绩,忽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认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
甚至有人认为,德育工作是软任务,可有可无。
种种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部分学生也只重视文化课学习,忽视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致使“德育首位”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二)学校德育工作滞后,缺乏针对性、实效性现在的智育评估措施非常具体,操作性很强,执行的过程和步骤也很严格,学生的成绩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学校也没把德育工作情况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有的学校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措施时不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分年级高低、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脱离学生实际,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适时地进行教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
很多学校没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没能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化德育网络。
部分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仍是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
有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硬的多、软的少,罚的多、奖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批评多、表扬少,扣分多、加分少,强迫多、引导少,对后进生态度粗暴,动辄训斥、体罚甚至停课,致使学生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联系,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新学期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新学期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在新学期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可以有以下几个思路。
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进行志愿者活动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做好事的乐趣,提升
他们的道德素养。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评价事物,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可以
通过阅读经典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学会体会故事中的道德含义,明确好与坏、
美与丑的区别,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加强班级小组活动:利用班级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组织班级小组进行各种集体活动,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学会与他人
和谐相处。
4.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家长合作,共同关心学生的德育教育。
可以举办家长学校,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向家长介绍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家庭为培养孩子道德品质的
基地。
5. 引导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通过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让他们学
会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培养自律的好习惯。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主动改进自己。
总之,小学德育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班级活动和家
庭教育的配合,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促进其全面发展。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育人心得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育人心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致辞、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导游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育人心得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育人心得7篇面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每一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起来,为学生的品德培养书写心得体会。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在新时期小学的德育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学生行为规范缺失,导致学生的行为品质和道德素养受到影响;德育资源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建立完善的行为规范制度,明确规定学生的行为要求和标准;二是优化德育资源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新时期小学德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重视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推动学校德育工作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重要性、学生、行为规范、德育资源、建立行为规范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新时期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小学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品行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诱惑,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德育承担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使命。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品质和修养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在面临各种诱惑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时期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德育工作,才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也为社会建设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生行为规范缺失是一个严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教育的弱化,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意识,表现出缺乏责任感、尊重他人和社会公德的现象。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也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困扰。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7篇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7篇第1篇示例: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领者,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任务繁重,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德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在学生做错事之后进行处理,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发生问题之前进行预防和引导。
班主任应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远离不良行为和思想。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工作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需求,因此德育工作也需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通过个别谈心、情感沟通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德育工作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空谈上,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好人好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工作的综合性和持续性。
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能只依靠班主任一人完成。
班主任要与家长、学生、教师、社会等多方合作,共同营造尊重、宽容、友爱的校园氛围,让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方方面面,实现德育目标的全面提升。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我们正在处在一个新时期,新环境、新形势对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班主任要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析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探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也应跟上新的时代要求,创新德育工作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和谐的班级氛围,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班级作为学生的第二个家,班主任应该注重班级氛围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有趣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开展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班主任应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个性化的德育工作。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兴趣社团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成功和失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方式。
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如创新设计比赛、科技作品展览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作为德育工作者,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社会公益机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要和问题,并主动参与为社会做贡献。
五、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形成德育合力。
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合作,共同育人。
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
班主任也应该与其他科任教师和辅导员密切合作,形成德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发展。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策略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班主任应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随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发展,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一、小学生态环境问题小学生铺天盖地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让孩子们逃避压力,许多家长会购买各种电子设备,导致小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手机等虚拟世界。
这样的生活环境势必会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
因此,要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重视小学生态环境问题。
对策:1、家长要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鼓励孩子参加红色夏令营、亲子活动、户外游戏等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2、学校要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的校园环境,为小学生提供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3、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提高小学生科学知识,提高使用设备的文化素养。
二、小学德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小学孩子的德育教育在学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但传统的小学德育教育过于抽象、空洞,难以让小学生深刻理解和消化。
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兴趣,往往表现为不学习、不问问题、不思考等,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1、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在小学德育教育课程中引入丰富的教学创意和互动游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2、将小学德育教育与社会和生活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有效理解并践行德育知识和观念,提高德育教育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小学德育与家庭教育缺乏配合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同,甚至存在矛盾。
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接受教育,影响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成果。
1、建立家校互联的沟通机制,加强教育教学信息的共享,家长和学校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教育观念和方式,调节孩子的学习情况。
2、加强德育教育的家庭家教,学校老师应向家长传授有关德育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可以以此为基础制定合适的家庭教育计划,更好地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习心得3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习心得3一、总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习心得3,旨在深化对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指南遵循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际,明确德育工作方向,规范德育内容和方法,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改革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德育为先。
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3. 坚持实践育人。
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行为,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4. 坚持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推动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5. 坚持协同推进。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6. 坚持分类指导。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地域差异和学校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我们将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三、德育目标1. 总体目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德育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为适应社会发展、服务国家和人民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来说,总体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热爱劳动、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等优良品质;(2)身心健康: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自我调节能力;(3)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4)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5)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分析摘要: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良好道德基础的重要时期,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德育培养等起决定性作用。
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塑造学生灵魂、指引学生前进方向的光荣使命,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正确引导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各种信息变得良莠不齐。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分辨、判断能力不强,且善于模仿,若不能做好相关的指引工作,则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阶段德育的必要性小学生的品德、行为等可塑性强,只要老师和家长正确引导,便可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受集体教育的最初阶段,是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班主任责无旁贷。
二、为人师表每一位老师都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班主任更是每个班级德育工作的领导者。
班主任这个职业,因其形象性和示范性,不论是行为习惯、文化还是精神、道德都直接影响学生,学生品德在其长期的熏陶下形成。
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以德育人、以德执教。
工作中,要态度严谨、以德律己,和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自己犯了错要勇于向学生承认并加以改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必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
三、培养良好班风,建立优秀班集体班级是学校德育培养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学生和老师组成的小集体,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和班级活动上,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然而良好的班风得有正确的舆论,正确的舆论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让班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这是一种无形的巨大教育力量。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是形成班级舆论的根本保障,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职责,培养集体存在感。
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织适当的娱乐形式满足学生的娱乐需要。
21操作教学变量超出学生的预期。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还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诱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好奇,对学习充满强烈兴趣。
(1)尽量向学生展示与声乐教学活动有关的“奇异”现象,让这些现象超出学生的预期;(2)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从内容的关键点上揭示超出学生预期的东西;(3)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超出学生的预期。
(二)调节学生的内部心理状况。
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表明,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情绪,还要受个体内部心理状况的制约。
11调节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包括多方面,就是与教学活动有密切联系的需要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教师应采取一定措施让学生在与此需要相联系的活动中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这样对学生的合理需要才起到强化作用。
2.调节学生的认知评价。
预期的关系究竟如何最终由个体的认知评价决定,而且认知评价的标准如何受个体认知经验、思想方法、个性倾向的影响,甚至与他的社会价值观念、知识结构都有关系。
另外,认知评价也往往受外界诱导、劝说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劝说、诱导的方式来影响调节学生内部的认知评价。
四、师生间情绪交流的调控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学课堂内与课堂教学之外,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支配下的情绪交流也可以从声乐课堂教学内外进行调控。
(一)声乐课堂内师生人际关系支配的情绪调控。
这是师生从事人际交往的主要部分,也是与声乐教学最直接相关的人际交往部分。
在声乐教学课堂上,师生间传递着认知信息和情绪信息,师生间自觉或不自觉地交流着彼此间的人际情感,师生间的言行举止都会带上明显的情绪色彩为对方心领神会,对教学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二)声乐课堂之外师生间人际关系支配的情绪调控。
作为师生的人际情感虽然主要以情绪形式表现在课堂教学当中,但师生平时在课堂外的其它各方面的接触中所积累形成的师生人际关系,也常常对课堂内的情绪交流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反思(四篇)
学校德育工作反思德育教育在近些年来,总是叫的响,唱得高。
在这高调的背后,我们却时常为现在的孩子教育“顽皮,不听话“而苦恼。
学校为此组织了多次集体的活动,也找学生个人谈话,但总觉得现在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品行没有什么好转,甚至不少学生在家里,社会上犯了事,也找到学校里来。
社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德育工作者所做的努力在社会上一点也没有得到认同。
这一系列不满意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我们的德育工作到底该做些什么?又不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是大家满意的学校德育工作。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下列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小学德育教育应该在中华民族的德育教育系列中找到合理的定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民族,它蕴含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
而学校具有传承这些美德的责任。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我们小学德育工作者应该向孩子们传递些什么呢?这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我认为目前主要是向学生输送一些传统的美德理念。
如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编出新的,或着是顺口溜,儿歌等。
通过德育工作中的教,唱,背等喜闻乐见形式,构建起小学生做人的起码道德底线。
话不在多,而在于有拓展性,让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各校的实际加于延伸。
二是注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
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与养成教育为主,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
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该在学校构成完成的系列,学生处在各个阶段应有所侧重,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应该整体推进,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一开始就应该是全面接触的。
只是落实到位时要因年龄,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定。
有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有的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完成,不可按年级,班级搞一刀切。
三是德育教育要重在落实。
我们现在的德育教育不是缺少政策法规,也不缺少内容素材,缺少的德育工作的落实。
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如果都像语数教师那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一个德育上的“差生”,不放过一个学生行为习惯上的过错,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绝对不会是目前的这种现象。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思考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社会各部门都越来越注重人才的道德素养。
小学生处在从孩童时代到青年时期的过渡关键时期,他们的自我认识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本篇文章的重点是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小学道德教育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德育;路径思考前言:在当下的教育时代背景下,过多的家长和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德育工作的教导,特别是面临着新时代的改革,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尤为重要,如何把德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教师更多地要把核心价值观与德育关系层层深入到教学中,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健康发展。
一、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和生活需求,可以将德育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围绕课程内容当中的德育知识进行有效讲解;其次,便是在校园生活当中对学生行为习惯、行为举止进行规范。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则需要在学科教学基础之上,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
在进行课程内容讲授的同时,也应当相应与德育知识相契合,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开展德育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在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活动以及教学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常识及道德规范,并且又能够结合实践活动环节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
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小学德育管理工作,有助于改善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又能够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促进校园活动得以丰富,利用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德育管理内容模糊不清在新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德育管理,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校仍旧归于形式化,或是没有认识到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
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一、形成德育的主导方向内容面对新形势,必须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应引导学生建立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又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包含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本价值体系,在德育内容上突出主导方向,从而增强他们抵制大众传媒和网络及其他社会不良思想等的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立足于实践和行动,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一核心价值观念,树立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尊重、平等、合作和责任感等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是突出面向!世纪全球共同的教育主题:学会关心。
小学生学会关心主要是关心健康、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关心,拓宽学生的伦理视野,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以行为重,注重实践行是德育学习的基础、目的、内容、方法,也是品德形成与否的标志。
在德育中,品德实践行为具有更独特的意义。
要有意识地创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品德学习和品德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实践德育内容。
如参加夏令营,磨练意志;游览古迹,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等。
同时,也可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宣传教育,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现代学校教育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
因此,学校要明确德育的核心地位,不仅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工作计划,而且重视德育在各个教育环节上的渗透,注意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的关系,对各科教学提出德育要求,注重发挥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充分发掘各科教学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如,反映在各学科严谨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世界观和辨证的思维方式等方面能给学生以做人的熏陶。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
小学德育实践与反思引言小学德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档旨在总结我校在小学德育实践方面的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德育实践概述1. 德育课程设置:我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了涵盖道德、法制、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德育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2. 主题活动开展:定期举办主题班会、德育月活动、节日庆祝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德育教育的内涵。
3.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鼓励家长参与德育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支教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德育实践成果1. 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通过德育教育的深入实施,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表现在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方面。
2. 法制观念的增强:通过德育教育,学生的法制观念得到了加强,遵纪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3.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培养,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他人需求。
三、德育实践反思1. 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在德育课程设置中,要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在开展德育活动时,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德育教育的趣味性。
3. 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社会实践的拓展:积极拓展社会实践领域,让学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验德育教育,提升综合素质。
四、结语小学德育实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创新方法,以期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我校将继续努力,为培养具有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斗。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规范行为、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对新时期小学德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一、主要问题1. 社会多元化带来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如今,社会多元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小学生所接触到的价值观念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这些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将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
因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社会环境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在这种多元化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物质文明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不断提高,诸如手机、电脑、游戏等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生活中。
这些新的事物,对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许多学生沉迷于手机、电脑游戏,丧失了应有的学习和社交能力,这对小学德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较为不均,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队伍不足、教学条件差,这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使得小学德育工作面临了一定的挑战。
二、对策1.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在当前的多元社会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家庭的有力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交流、召开家长会、发放家长手册等方式,增强家长对德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形成一个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
家校合作的一致行动,可以让学生在家和学校之间形成一种一致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学校应该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到真善美,并愿意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 (2)
小学德育工作思路小学是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关键的阶段之一,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习惯等方面正在形成,所以德育工作尤为重要。
在小学德育工作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思路。
首先,建立健全的德育体系至关重要。
小学德育工作需要明确目标,构建科学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等方面。
确立校园文化,让良好的道德风尚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其次,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充分的关爱和认可。
德育工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德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际关系。
再次,注重师生互动,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共融度。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师生座谈会、家庭访问、学生评优表彰等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共鸣,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信心。
此外,注重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创新。
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设计,才能真正达到德育目标。
学校可以设计德育主题课程、开设德育讲座、组织德育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全方位体验德育教育的魅力。
最后,重视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三大支柱,家校合作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家校联谊活动、家校共育研讨会等形式,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总之,小学德育工作思路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的德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师生互动,创新德育课程,重视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稳定、有爱的成长环境,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3篇_工作心得体会_
中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3篇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下面是带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欢迎欣赏。
中小学德育工作心得体会一:近年来,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都积极创新,谋求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在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思想品德课程的教研,思想品德评价方法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进步。
然而,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速的多层面的变迁,旧有的、传统的文化道德观念和德育范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经验的、落后的德育举措和方法步骤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文化和价值多元化猛烈地冲击着学校德育。
青少年学生接受新事物迅捷,对新的价值观念敏感的特点,使得其常常在外界诱惑或内部不正当的需要的推动下,产生不少与德育工作者教育初衷相违背的行为,如自觉性差,自制力弱,行为失范,心理缺失,道德伦丧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给目前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还能暴露出德育工作者在实施德育过程中,缺少方法上的调整和适应,缺少情感上的激励与引导,缺少活力与魅力。
也难怪德育很难真正打动与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对德育厌倦,主观能动性丧失,师生关系失调,这样以来,德育低效或实效性不佳就成为一种必然。
德育实效性差,不仅意味着投入的德育资源无法产生应有的效益,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主要的是影响了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
必须清楚看到,不讲求实效,是德育形式主义的表现,这样的德育不会有生命力,而且会使人对德育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怀疑。
因此,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
一、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因素目前,中小学德育主要是通过学科德育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来实施的,笔者作为一名一线的德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操作过程中,认为导致德育实效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值得反思的现象。
一是中小学德育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4-03-26T11:23:47.5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69期供稿作者:芦开明
[导读]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充实,但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永恒追求。
芦开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小学730050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然而这些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德育工作,有时甚至搞得轰轰烈烈,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
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当前,在积极贯彻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战略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新路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如何依法规范学校德育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学校德育的涵义
要做好德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德育的概念及其功能。
所谓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活得有意义、有价值,使人向‘善’的方向发展”。
其实,德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学生的道德、心理品质的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德育不仅是培养少数政治精英,更应面向全体培养合格的公民;德育不仅是抓社会热点问题,更要注重人的基本品德素质的提高。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德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与充实,但对人及人性提升的关注始终是德育工作的永恒追求。
二、新时期做好小学德育教育的措施及思考
1.优化德育教育方式,拓宽德育途径。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些社会现象对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前我们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
我们的德育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教育者往往采用说教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常常效果不佳,有时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我们应改革德育方法和形式,除重视说教外,应强化渗透功能,做到“润物细无声”,采用观看影视录像、开展演讲辩论、自编自演小品相声等文艺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功效。
我们要通过心理咨询法、民主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加强学生自身修养。
2.德育教育内容重在稳定、持久。
许多年来德育被政治化,于是德育内容经常变换,各级党政部门不断地提出新的德育主题和内容,学校莫衷一是。
德育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德育教育的虚化。
我认为,当今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小学德育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中心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些内容包含了过去许多年德育内容的精华。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确立一些具体的教育内容,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3.德育教育工作重在落实,符合学生实际。
德育工作是一个十分艰苦的工作,因为人的教育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但很长一段时间,德育工作往往停留在口头、文件、会议、宣传上。
尤其是开德育工作会议,许多领导特别是一些主要领导出于政治敏感性,都会亲自参加并发表重要讲话,可很少见到领导像研究经济那样专题研究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汇报工作、总结经验也常常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都会说“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但事实上说的比做的要多得多。
加强德育工作,会议要开,文件要发,口号要提,然而更重要的是做,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是一点一滴地耐心地做。
有人说不重视德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应该说不真心真意抓德育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4.德育教育方式重在创新,为学生所乐见。
学校德育面对的是一群现代的个性化年轻生命,创新就成为德育工作的关键议题。
无论组织什么样的德育活动,要取得相应的效果,必须寻求方式上的创新。
创新的根本原则是看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在欲望,看德育的实质性效果。
德育不同于一般的教学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体,每一个个体在同一种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需要教育者具有极大的智慧。
在德育工作中,没有灵丹妙药,没有永恒有效的方式,创新才能保持德育的活力。
要创新,就需要德育工作者潜心地学习,学习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研究学生的各种状态,总结提炼经验。
只有不断地思考、反省、挑战、创造,德育才会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和科学。
5.德育教育评价重在效果,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德育评价是促进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于德育的评价,应该立足于平时,建立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上,关注学生的举止,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体现出来的能折射德育状态的细节。
德育的评价主体应该由“单一的学校领导评价主体”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综合评价主体”过渡;要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方式,要充分运用网络等现代手段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以多次、多方面的数据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使评价更加接近事实本身。
真实准确的评价,对于提升德育实效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会引导学校、教师潜心尽力地扎扎实实做好德育工作。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应回归生活,结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确立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