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业和答案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第三章作业答案

操作系统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一、问答题1、某系统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的处理机调度算法,某个时刻根据用户要求创建了一个进程P,进程P在其存在过程中依次经历了:进程调度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中提出资源申请,要求增加主存使用量,没有得到(运行—>阻塞);进程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主存(阻塞—>就绪);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有紧急进程Q进入,系统停止进程P的运行,将处理机分配进程Q(运行—>就绪);进程Q运行完,进程调度再次选中了进程P占用处理机运行(就绪—>运行);进程P运行完。

请分析进程P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2、何谓进程,它与程序有哪些异同点?613、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通常有哪些?694、简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的基本思想。

大多数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时间片,请给出选择小时间片的理由。

然后,再给出选择大时间片的理由。

755、进程有哪几种基本状态?试举出使进程状态发生变化的事件并描绘它的状态转换图。

636、进程创建、撤销、唤醒和阻塞原语的流程69、70、717、进程控制块的作用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658、用户级线程与内核级线程的区别是什么?819、PCB中包含哪些信息?进程状态属于哪类信息?6510、列举引起进程创建和撤销的事件69、7011、试比较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8112、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6713、简述操作系统的三级调度(简述其各级调度的基本功能即可)。

72二、计算题1、就绪队列中有4个进程P1,P2,P3,P4同时进入就绪队列,它们进入就绪队列2秒之后开始进程调度,它们需要的处理器时间如表所示。

忽略进行调度等所花费的时间,且进程执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阻塞,请回答下列问题:分别写出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时间片为4秒)、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选中进程执行的次序。

答: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P1,P2,P3,P4 ,P1,P2,P4,P1,P2,P2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P3,P4,P1,P22、在某计算机系统中,时钟以固定的频率中断CPU,以增加日历计数或控制系统中的一些定时操作,时钟中断处理程序每次执行的时间为2ms(包括进程切换开销)。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会计基础第三章课后作业(含答案)
5、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总账科目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 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56】
第 6页
6、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财务费用属于费用要素,损益类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46】 7、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设置会计科目时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00】 8、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811】 9、 【正确答案】 对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账户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76782】 10、 【正确答案】 错 【答案解析】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86】
3、 【正确答案】 C
第 3页
【答案解析】 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科目;应交税费属于负债类科目。销售费用属于损益类科目中 反映费用的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6037】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其中总分类科目,又称总 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该题针对“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 10865938】

(完整版)第三章进程同步与通信作业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第三章进程同步与通信作业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一.选择题(50题)1.以下_B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

A.管道B.管程C.通道D.DMA2.以下_B__不是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手段。

A.管道B.原语C.套接字D.文件映射3.如果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_B__。

A.3B.2C.1D.04.设有4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 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C__。

A.3,2,1,0,-1B.2,1,0,-1,-2C. 1,0,-1,-2,-3D.4,3,2,1,05.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是正确的__A__。

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控制B.进程利用信号量的P、V 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D.P、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6.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_B__。

A.调度B.同步与互斥C.同步D.互斥7.对于两个并发进程都想进入临界区,设互斥信号量为S,若某时S=0,表示_B_ _。

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C. 有2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D. 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并且另一个进程正等待进入8. 信箱通信是一种_B__方式A.直接通信B.间接通信C.低级通信D.信号量9.以下关于临界区的说法,是正确的_C__。

A.对于临界区,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进程先进入B.若进程A已进入临界区,而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A,则进程B可以打断进程A而自己进入临界区C. 信号量的初值非负,在其上只能做PV操作D.两个互斥进程在临界区内,对共享变量的操作是相同的10. 并发是指_C__。

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D.不可中断的进程11. 临界区是_C__。

A.一个缓冲区B.一段数据区C.一段程序D.栈12.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它们的关系是_C__。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效应:通常情况下,一定的基因型会导致一定表型的产生,这就是基因型效应。

2、反应规范:遗传学上把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所显示的表型变化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3、修饰基因:能改变另一基因的表型效应的基因。

它通过改变细胞的内环境来改变表型。

4、表现度:是指杂合体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指在特定环境中,某一基因型(常指杂合子)个体显示出预期表型的频率(以百分比表示)。

6、不完全显性(半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类型,称之为不完全显性。

7、镶嵌显性(嵌镶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差异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F1个体上双亲性状在不同部位镶嵌存在的现象。

8、共显性(并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9、表型模写: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10、显性致死:只有一个致死基因就引起致死效应的。

在杂合状态下即可致死。

11、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一样时,才起致死作用。

12、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成为复等位基因。

13、顺式AB型:I A和I 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没有任何等位基因,血型是AB型,基因型I AB i。

1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

15、互补作用: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分别处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新性状的发育。

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纯合或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作用称为互补作用。

F2性状的分离比是9:7。

16、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产生第二种相似的性状,当两对都是隐性基因时则表现出第三种性状。

F2产生9:6:1的比例。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λ2l
l!
e− λ2 ,
l = 0,1,2,"
P( X + Y = n) = ∑ P{ X = k}P{Y = n − k}
k =0
=∑
k =0
n
λ1
k
k!
e −λ1
λ2
n−k
(n − k )!
e −λ2 =
e −( λ1+λ2 ) n λ1 λ2 e −( λ1+λ2 ) n k k n−k e −( λ1+λ2 ) n ! = ∑ ∑ Cn λ1 λ2 = n! (λ1 + λ2 )n n! k =0 k! (n − k )! n! k =0
18. 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λ1k
e
−λ1
λ2n−k
e−λ2
⎛ λ2 ⎞ ⎜ ⎜λ +λ ⎟ ⎟ ⎝ 1 2⎠
n−k
f ( x, y ) =
1 − 2 (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计算概率 P{− 2 < X + Y < 2 2} 。 解:
19. 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X 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Y~U(0, h), 求 X+Y 的概率密 度。 解:
20. 一射手向某个靶子射击,设靶心为坐标原点,弹着点坐标(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 N(0,1;0,1;0). 求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概率密度函数。 解: (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f ( x, y ) =
1 − 2(x2 + y2 ) e , ( x, y ) ∈ R 2 2π
1
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 Z 的分布函数为

(完整版)第三章作业和参考答案解析

(完整版)第三章作业和参考答案解析

1. 什么是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的热裂解是将石油系烃类燃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2.烃类热裂解制乙烯可以分为哪两大部分?答:烃类热裂制乙烯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原料烃的热裂解、裂解产物的分离两部分。

3. 在烃类热裂解系统内,什么是一次反应?什么是二次反应?答:一次反应是指原料烃裂解(脱氢和断链),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是应促使其充分进行的反应;二次反应则是指一次反应产物(乙烯、丙烯等)继续发生的后续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大的液体产物以至结焦生炭的反应,是尽可能抑制其进行的反应。

4. 用来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是什么?答:评价裂解燃料性质的4个指标如下:(1)族组成—PONA值,PONA值是一个表征各种液体原料裂解性能的有实用价值的参数。

P—烷烃(Paraffin); O—烯烃(Olefin);N—环烷烃(Naphtene);A—芳烃(Aromatics)。

(2)氢含量,根据氢含量既可判断该原料可能达到的裂解深度,也可评价该原料裂解所得C4和C4以下轻烃的收率。

氢含量可以用裂解原料中所含氢的质量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裂解原料中C 与H的质量比(称为碳氢比)表示。

(3)特性因数—K,K是表示烃类和石油馏分化学性质的一种参数。

K值以烷烃最高,环烷烃次之,芳烃最低,它反映了烃的氢饱和程度。

(4)关联指数—BMCI值,BMCI值是表示油品芳烃含量的指数。

关联指数愈大,则表示油品的芳烃含量愈高。

5. 温度和停留时间如何影响裂解反应结果?答:(1)高温:从裂解反应的化学平衡角度,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的反应,并相对减少乙烯消失的反应,因而有利于提高裂解的选择性;根据裂解反应的动力学,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对二次反应的相对速度,提高乙烯收率。

(2)短停留时间: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如使裂解反应进行到平衡,由于二次反应的发生,所得烯烃很少,最后生成大量的氢和碳。

第3章--作业解答

第3章--作业解答
(2)C1C2=01时, F AB
(3)C1C2=10时, F A B
(4)C1C2=11时, F AB
试设计符合上述要求旳逻辑电路(器件不限)。
解:题目中要求控制信号对不同功能进行选择, 故选用数据选择器实现,分析设计要求,得到 逻辑体现式:
F C1C 2( A B ) C C1 2( AB ) C1C 2( A B ) C1C2( AB )
1
0
1
1
0
1
0
0
0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0
0
1
1
习题3.19 用8选1数据选择器设计一种组合逻
辑电路。该电路有3个输入逻辑变量A、B、C 和1个工作状态控制变量M。当M=0时电路实 现“意见一致”功能(A、B、C状态一致时输出 为1,不然输出为0),而M=1时电路实现“多 数表决”功能,即输出与A、B、C中多数旳状
B1B0 A1A0
00
01
11
10
00 1 0 0
0
B1 B0
01 1
10
0
A B0 1 11 1
1
11
10 1 1 0 1
A1 B1
A1 A0
A1 B0
F1 A1 B1 B1 B0 A1 A0 A1B0 A0 B1
(3)卡诺图化简函数,得到最简与或式
F1 A1 B1 B1 B0 A1 A0 A1B0 A0 B1
outp(0)<='1' WHEN inp="000" ELSE '0'; outp(1)<='1' WHEN inp="001" ELSE '0'; outp(2)<='1' WHEN inp="010" ELSE '0'; outp(3)<='1' WHEN inp="011" ELSE '0'; outp(4)<='1' WHEN inp="100" ELSE '0'; outp(5)<='1' WHEN inp="101" ELSE '0'; outp(6)<='1' WHEN inp="110" ELSE '0'; outp(7)<='1' WHEN inp="111" ELSE '0'; END behave;

第三章 消费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消费税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消费税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从概念上看,我国的消费税属于( )。

A.一般消费税B.特别消费税C.总量消费税D.收入消费税2.下列项目中,应征消费税的是( )。

A.啤酒屋销售的自制扎啤C.黄河牌卡车B.土杂商店出售的烟火鞭炮D.销售使用过的小轿车3.以下不属于征收消费税的项目是( )。

A.高尔夫球B.高尔夫球袋C.高尔夫球杆握把D.高尔夫车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汁啤酒应按照啤酒税目征收消费税C.卡丁车不征收消费税B.动力艇不征收消费税D.香粉应按化妆品税目征收消费税5.消费税纳税义务人规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是指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属于应当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的( )在境内。

A.生产地B.使用地C.起运地或所在地D.销售地6.征收消费税的车辆包括( )。

A.越野吉普车B.电动汽车C.沙滩车D.大客车7.下列应征收消费税的轮胎有( )。

A.拖拉机专用轮胎C.子午线轮胎B.拖拉机和汽车通用轮胎D.翻新轮胎8.以下应税消费品中,适用单一定额税率的有( )。

A.粮食白酒B.酒精C.黄酒D.啤酒9.下列商品售价中,与计算消费税的价格直接相关的是( )。

A.卡车出厂价C.钻石饰品的出厂价B.化妆品厂的戏剧卸妆油出厂价D.高尔夫球袋的出厂价10.下列应视同销售缴纳消费税的情况有( )。

A.将外购已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B.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C.自制应税消费品继续加工成应税消费品D.自制应税消费品用于向外单位投资11.某非标准条包装卷烟每包25支,每条12包,不含增值税调拨价每条70元,则该卷烟每标准箱消费税额为( )。

A.3500元B.3650元C.4350元C.5250元12.某酒厂2012年1月份生产一种新的粮食白酒,广告样品使用0.8吨,已知该种白酒无同类产品出厂价,生产成本每吨40000元,成本利润率为10%,粮食白酒定额税率为每斤0.5元,比例税率为20%。

第三章 光合作用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 光合作用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光合作用一、名词解释1.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等。

2.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3.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4. 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

5.光合链:即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

它包括质体醌、细胞色素、质体蓝素、铁氧还蛋白等许多电子传递体,当然还包括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作用中心。

其作用是水的光氧化所产生的电子依次传递,最后传递给NADP+。

光合链也称Z链。

6.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

7.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

8.聚光色素:指没有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

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

9.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10.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1.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

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

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

12.光补偿点:同一叶子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13.CO2补偿点:当光合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的CO2浓度。

14.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

15.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反应的特点是:、、。

第3章_作业答案

第3章_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两种完全正相关股票的相关系数为( B )。

A、r=0B、r=1C、r=-1D、r=∞2、已知某证券β系数为2,则该证券的风险是( D )。

A、无风险B、风险很低C、与市场平均风险一致D、是市场平均风险的2倍3、A公司1991年发行面值为$1000的债券,票面利率是9%,于2001年到期,市场利率为9%,定期支付利息。

债券价值为( B )。

A、951B、1000C、1021D、不确定4、某公司每股普通股的年股利额为4.2元,企业要求的收益率为8%,则普通股的内在价为( A )(假定股利固定不变)A、52.5元/股B、33.6元/股C、5.25元/股D、48.6元/股5、两种股票完全正相关时,把这两种股票组合在一起,则( B )。

A、能分散全部系统性风险B、不能分散风险C、能分散一部分风险D、能分散全部非系统性风险6、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 j=R F+βI(k m-R F)中,哪个符号代表无风险报酬率( B )A.K I B.R F C.βI D.K m7、下列哪项会引起系统性风险( B )A.罢工B.通货膨胀C.新产品开发失败D.经营管理不善8、要对比期望报酬率不同的各项投资的风险程度,应该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贝他系数 D风险报酬系数9、某优先股,每月分得股息2元,年利率为12%,该优先股的价值为( A )。

A200元 B16.67元 C100元 D150元10、普通股的优先机会表现在: ( A )A优先购新股 B优先获股利 C优先分配剩余财产 D可转换11、两种股票完全负相关时,则把这种股票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时( A )。

A 能分散掉全部风险 B能分散掉全部系统风险C 能分散掉全部非系统风险D 不能分散风险12、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组合收益率为10%,A公司的 系数为2,则A公司必要收益率是( C )。

A、5%B、10%C、15%D、20%13、普通股价格10.50元,筹资费用每股0.50元,第一年支付股利1.50元,股利增长5%,则该普通股成本为( D )。

近代史纲要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近代史纲要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天津条约》的签订C .《北京条约》的签订D .《辛丑条约》的签订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A .仿效欧美政体B .发展资本主义C .延续反动统治D .缓和阶级矛盾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A.陈天华B.邹容C.章炳麟D.梁启超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著作A.《猛回头》B.《警世钟》C.《革命军》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萍浏醴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试训政纲领》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A .资产阶级维新派B .资产阶级保皇派C .资产阶级立宪派D .资产阶级革命派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推翻了封建帝制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B、1912年1月1日C、1912年2月12日D、1912年4月1日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03第三章 动量与角动量作业答案

03第三章  动量与角动量作业答案

第三次作业(第三章动量与角动量)一、选择题[A]1.(基础训练2)一质量为m0的斜面原来静止于水平光滑平面上,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轻轻放于斜面上,如图3-11(A) 保持静止.(B) 向右加速运动.(C) 向右匀速运动.(D) 向左加速运动.【提示】设m0相对于地面以V运动。

依题意,m静止于斜面上,跟着m0一起运动。

根据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得:m V mV+=所以0V=,斜面保持静止。

[C]2.(基础训练3)如图3-12所示,圆锥摆的摆球质量为m,速率为v,圆半径为R,当摆球在轨道上运动半周时,摆球所受重力冲量的大小为(A) 2m v.(B) 22)/()2(vv Rmgmπ+(C) v/Rmgπ(D) 0.【提示】22TGTI mgdt mg==⨯⎰,而vRTπ2=[C ]3.(自测提高1)质量为m的质点,以不变速率v沿图3-16正三角形ABC的水平光滑轨道运动。

质点越过A点的冲量的大小为(A) m v.(B) .(C) .(D) 2m v.【提示】根据动量定理2121ttI fdt mv mv==-⎰,如图。

得:21I mv mv∴=-=[ B] 4.(自测提高2)质量为20 g的子弹,以400 m/s的速率沿图3-17所示的方向射入一原来静止的质量为980 g的摆球中,摆线长度不可伸缩。

子弹射入后开始与摆球一起运动的速率为(A) 2 m/s.(B) 4 m/s.(C) 7 m/s .(D) 8 m/s.【提示】相对于摆线顶部所在点,系统的角动量守恒:2sin30()mv l M m lV︒=+其中m为子弹质量,M为摆球质量,l为摆线长度。

解得:V=4 m/s(解法二: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2sin30()mv M m V︒=+)图3-11图3-17二、填空题1、(基础训练7)设作用在质量为1 kg 的物体上的力F =6t +3(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2.0 s 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18N s ⋅.【提示】2222(63)(33)18I Fdt t dt t t N s ==+=+=⋅⎰⎰2.(基础训练8)静水中停泊着两只质量皆为0m 的小船。

第3章 作业及参考答案

第3章 作业及参考答案

1、针对DFA M 1,(1)请给出在处理字符串1011001的过程中经过的状态序列。

解:经过的状态序列为:q 0q 3q 1q 3q 2q 3q 1q 3 (2)请给出形式描述。

争议:M 1的形式化还是接受过程的形式化?解:M 1的形式描述为M 1=({q 0,q 1,q 2,q 3},{0,1},δ, q 0,{ q 3})其中δ定义为:δ(q 0,0)= q 1,δ(q 0,1)= q 3 δ(q 1,0)= q 2,δ(q 1,1)= q 3 δ(q 2,0)= q 3,δ(q 2,1)= q 0 δ(q 3,0)= q 1,δ(q 3,1)= q 2 接受过程的形式化:q 01011001├1q 3011001├10q 111001├101q 31001├1011q 2001├10110q 301├101100q 11├1011001q 3注意:谈及自动机形式化描述,一定是用五元组表示,将δ函数直接写出来 2、构造识别下列语言的DFA(要求写出形式化描述,另外,写出设计过程对理清你的思维更有益) (3) {x| x ∈{0,1}+且x 中不含形如00的子串}或:(对, 但稍嫌麻烦)------------05级孙磊错解:∈{0,1}*)(不接受1, 可接受000)(5) {x| x ∈{0,1}+且x 中含形如10110的子串}q0:起始状态,以及未读入1的状态;q1:读入了10110中第1个符号(1)的状态;q2:读入了10110中第2个符号(0)的状态;q3:读入了10110中第3个符号(1)的状态;q4:读入了10110中第4个符号(1)的状态;q5:读入了10110中第5个符号(0)的状态;易犯的错误: 状态转移时, 不考虑已接受一些字符后所处状态, 一味地转到开始状态,不利用阶段性成果,狗熊掰棒子!(7) {x| x∈{0,1}+且把x看成二进制数时,x模5与3同余,要求中当x为0时,|x|=1,且x ≠0时,x首字符是1}提示: 和P98例3-5属同一类型, 这种设计如不写清楚设计过程, 不能服人, 也不能反映你的设计方法.解:按题意,当x为0时,x的长度为1,即不能出现多于1个0的全0串;当x不为0时,必须以1开始。

第三章作业题答案

第三章作业题答案

28500 47500
10500 12600
13800
9200
92800 94200
x 解(1)

=
Σxf Σf

92800 50
= 1856(小时)
x乙
=Σxf Σf

94200 50
= 1884(小时)
说明乙企业电子元件平均耐用时间长。
(2)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标准差。所需资料见下表。
耐用时间 (小时)
11171.00
x 解(1)

=
Σxf Σf
=
3225 = 105
30.71
σ = Σ (x - x)2f = 11171 = 10.31

Σf
105
σ (2) Vσ 甲 =
甲×100% = 9.6×100% = 26.67% 36
x甲
σ Vσ 乙 =
乙×100% = 10.31×100% = 33.57% 30.71
日产量 工人数 (件)x (人)f
xf
(x x)2 (x x)2 f
15
15
225 246.80
3702.00
25
38
950 32.60
1238.80
3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1190 18.40
625.60
45
13
585 204.20
2654.60
55
5
275 590.00
2950.00
合计
105 3225 ——
完成程度 计划总产值
Σ 计划产值
=Σxf = 7947 =107.68%) Σf 7380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有答案)

管理会计第三章作业(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包括下列(D)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期间成本全部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

其主要依据在于(D)A。

期间成本是不可控的,不应分配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B。

期间成本一般数量不大,若将其计入产品成本,会得不偿失C。

期间成本的分配是主观,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D。

无论是否生产,期间成本都会发生,所以将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递延是不合适的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D)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固定性生产成本D.变动性生产成本4。

某厂生产乙产品,当月生产6000件,每件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元,全月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A)A.48元B.46元C.34元D.36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B。

变动成本法下,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但本期生产未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则负担了一部分制造费用C。

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定义的产品成本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必然不同,从而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必然是不同的D.变动成本法下,当期扣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售量有关6。

在下面哪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大于按变动成本所确定的净收益?(B)A。

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C。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

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B.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C。

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D。

大大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8。

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答:(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分配资源,传输前需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无错、按序、无丢失、不重复;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发送大量报文,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通信时所需的资源。

动态分配资源,不能防止报文的损失、失序、丢失和重复;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少量零星报文的场合。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

“山水之乐”的具体化。3.第三段同样是写“乐”,但却是写的游人之乐,作者是如何写游人之乐的?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洌,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如此勾画了游人之乐。4.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写游人之乐?明确:写滁人之游,
贯穿全篇,却有两个句子别出深意,不单单是在写乐,而是另有所指,表达出另外一种情绪,请你找出这两个句子,说说这种情绪是什么。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种情绪是作者遭贬谪后的抑郁,作者并未在文中袒露胸怀,只含蓄地说:“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此句与醉翁亭的名称、“醉翁之
p50习题习题3214476p50习题习题33lnlnp50习题习题351331可逆绝热过程2自由膨胀lnln576kjkmcmr理想气体定值比热及比热比单原子双原子多原子摩尔定容比热ckjkmolk摩尔定压比热ckjkmolk比热比k16714129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气体处于较低温度范围常采用定值比热忽略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Ws U mu mcv T1 T2 1746.3kJ
S 0
(2)自由膨胀
Ws 0 Q 0, U 0 T2 T1 340K
S

mcv
ln T2 T1
mR ln
v2 v1
5.76kJ/K
当计算精度要求不高,或气体处于较低温度 范围,常采用定值比热,忽略比热与温度的关系。 不同气体在标准状态下均为22.4m3,不同气体只 要其原子数相同则其摩尔定值比热相等。
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第三章作业答案

第三章作业答案
《运筹学》 第三章 运输问题 Slide 17
非基变量的检验数σ34 =0 ,所以有无穷多最优解。 总运费为:minz=3×3+3×3+2×3+2×4=32
3.4
表3-50 产销平衡表及最优调运方案
销地 B1 产地 A1 A2 A3 销量 B2 5 10 15 B3 B4 10 15 15 10 产量
表3-51 单位运价表
销地 产地
B1
B2
B3 20 9 16
期初储存
第1年正常生产数 第1年加班生产数
2 40 1 500 570
80
540 1 610 2
0 120 580 650
0
0 1 0 4 0 0 2 0 0 7
2
2 3
第2年正常生产数
第2年加班生产数 第3年正常生产数 第3年加班生产数 需求
《运筹学》
M
M M M 3
600
670 M M 3
640
第3年正常生产数 第3年加班生产数 需求
《运筹学》
2
1 3 3 3 4 7
2
1 3
第三章 运输问题
Slide 16
B1
B2
40
500 570 M
B3
80 540 610 600
B4
120 580 650 640
A1 A2 A3 A4 A5 A6 A7 vj
0 0
0
M-560
0
0
0 10 0 70
520 60
B4 11 20 18
0 5 5
15 25 5
A1 A2 A3
10 1 12 7 2 14
(1)从A2→B2的单位运价c22在什么范围变化时,上述最 优调运方案不变?

第3章 课后作业答案

第3章 课后作业答案

1) S→aS | bB| cC| ε B→bB |cC| ε C→cC|ε
2) S→aS | B B→bB | C C→cC |ε
(2) S→Ab | Sb S→ Aa | a
错例:S→aS | aB |ε B→bB | bC |ε C→cC |ε
15
19. 刻画语言的语法有几种方式? 语法树(是语法的直观刻画) 自然语言 扩充的BNF范式(语法的形式刻画)
12
14. 给出生成下述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1){anbnambm|n,m ≥0}
S→AB A→aAb |ε B→aBb |ε
S→AA | A A→aAb |ε
13
14. 给出生成下述语言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2){1n0m1m0n|n,m ≥0}
S→1S0| A| ε A→0A1 |ε
(3) {WcWr | W∈(0|a)* , Wr表示W的逆}
答: L(G[Z])={anbn|n≥1}
Z a Zb a Zb
ab
4
5. 写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正整数的集合。要求 (1)允许0打头 (2)不允许0打头
(1) S→XYZ | 2 | 4 | 6 | 8|0S X→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Z→0 | 2 | 4 | 6 | 8 Y→YX | Y0 |ε
(2)S→XYZ | 2 | 4 | 6 | 8 X→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Y→YX | Y0 |ε Z→0 | 2 | 4 | 6 | 8
错例:S → AB | 2 | 4 | 6 | 8 A → DA | D D → 0 | 1 | 2 | …| 9 B→0|2|4|6|8

随机过程作业和答案第三章

随机过程作业和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马尔科夫过程1、将一颗筛子扔多次。

记X n 为第n 次扔正面出现的点数,问{X(n) , n=1,2,3,···}是马尔科夫链吗?如果是,试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又记Y n 为前n 次扔出正面出现点数的总和,问{Y(n) , n=1,2,3,···}是马尔科夫链吗?如果是,试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解:1)由已知可得,每次扔筛子正面出现的点数与以前的状态无关。

故X(n)是马尔科夫链。

E={1,2,3,4,5,6} ,其一步转移概率为:P ij = P ij =P{X(n+1)=j ∣X(n)=i }=1/6 (i=1,2,…,6,j=1,2,…,6) ∴转移矩阵为2)由已知可得,每前n 次扔正面出现点数的总和是相互独立的。

即每次n 次扔正面出现点数的总和与以前状态无关,故Y(n)为马尔科夫链。

其一步转移概率为其中2、一个质点在直线上做随机游动,一步向右的概率为p , (0<p<1),一步向左的概率为 q , q =1-p 。

在x = 0 和x = a 出放置吸收壁。

记X(n)为第n 步质点的位置,它的可能值是0,1,2,···,a 。

试写出一步转移概率矩阵。

解:由已知可得, 其一步转移概率如下:故一步转移概率为3、做一系列独立的贝努里试验,其中每一次出现“成功”的概率为p ( 0<p<1 ) ,出现“失败”的概率为q , q = 1-p 。

如果第n 次试验出现“失败”认为 X(n) 取得数值为零;如果第n 次试验出现“成功”,且接连着前面k 次试验都出现“成功”,而第 n-k 次试验出现“失败”,认为X(n)取值k ,问{X(n) , n =1,2,···}是马尔科夫链吗?试写出其一步转移概率。

解:由已知得:故为马尔科夫链,其一步转移概率为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61P ={6,,2,1,6/1,,8,7,,0)1,(+++=<++==+i i i j i j i i i j ij n n P 或)1(6,,2,1;6,,2,1,+++=++=n n n j n n n n i {}α,,2,1,0 =E )(0,1;)0(0,1)1,1(0,,1,,2,1101,1,ααααα≠==≠==+-≠===-=-+j P P j P P i i j P q P P P x j j ij i i i i 而时,当 10000000000000001Pp q p q p q ={}{}m m m m m m i n X l n X i n X i n X i n X l n X P ==+=====+)(0)()(,,)(,)(0)(2211 {}{}mm m m m m in X k l n X i n X i n X i n X k l n X P ==+=====+)()()(,,)(,)()(22114、在一个罐子中放入50个红球和50个蓝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酰化反应1、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有哪些?(2)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有何特点?加速反应和提高收率都有哪些方法?(3)羧酸法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叔醇和酚不宜用羧酸做酰化剂?要酰化酚类应用哪些方法?(4)何为活性酯、活性酸酐?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在O 、N 、C 的酰化中有哪些应用? (5)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活性一般有什么规律?(6)在Friedel-Crafts 酰化反应中,酰化剂的结构、被酰化物的结构、催化剂、溶剂这些因素对反应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7)为什么用酰氯进行氧酰化和氮酰化时,反应中要加碱?用哪些碱?这些反应过在操作上有哪些特点? 2、完成下列反应(1)CH 33+O H 3C O O?2?(2)C COOO+Cl?(3)CH 3+O 2NO OO?PPA(4)CH 2CH 2(5)C Ph 2COOEt +N HO3?3(6)NHCOCH 3+O O OS NHAc 2OOCOOCH 3HOCH 2CH 3NEt 2CH 3ONaCH COCl COOHNS ONH 2CH 3CH 3COOH NaOH NO 2COOHHOCH 2CH 2N(CH 3)2CH 3NH 2NH 2ClCH 2COCl(7)+(8)+(9)+(10)+(11)+3、以下列所给的物质为主要原料,加上适当的试剂和条件,合成下列产物。

(1)由水杨酸、对硝基苯酚合成解热镇痛药(A )(2)环氧乙烷、甲胺(CH 3NH 2)合成镇痛药盐酸哌替啶(B ) (3)环氧乙烷、四氢呋喃、苯乙腈合成止咳药咳必清(C )COOOAcNHAc(A)NH 3C C 6H 5COOC 2H 5. HCl(B)C 6H 5COOCH 2CH 2OCH 2CH 2N(C 2H 5)(C)4、用简单的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CH 3)2CH-NH-CH(CH 3)25、写出下列反应(1)和(2)的反应历程。

(1)AlCl 3有脱去-OCH 3中小分子-CH 3的能力AlCl 32AlCl 3OCH 3CH 3+CH 3CH=CHCOClH 3CH 3CH HC CH 3OH CH 3CH 3O O CH 3OCH 3(2)CH 33O O OH 3CAlCl 3CH 3CH 3OCH 2CH CH 3COOHPd-C/H 2/HOAc CH 3CH 3H2CCH 2CH 2CH COOHOCH 3CH 3CH 3(3)丁内酯与苯反应得萘满酮:O OAlCl3O答案:1、回答下列问题(1)何为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剂有哪些?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C、O、N、S等原子上引入酰基的反应。

酰化剂:羧酸,酸酐,酰卤,羧酸酯,酰胺。

(2)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有何特点?加速反应和提高收率都有哪些方法?答:鉴于酸和醇的结构不同存在三种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的机理,酸脱氢醇脱羟基的机理,和酰基自由基酰化醇的机理(芳香酸与醇)加速反应和收率常用两种方法:使一种反应物过量和及时除去一种反应物。

(3)羧酸法酯化反应常用的催化剂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为什么叔醇和酚不宜用羧酸做酰化剂?要酰化酚类应用哪些方法?答:催化剂有:质子酸,DDC,DETA。

叔醇易发生消除反应,酚由于苯环的影响不易酰化应该用酰卤和酸酐酰化。

(4)何为活性酯、活性酸酐?它们的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在O、N、C的酰化中有哪些应用?答:具有较高酰化能力的酯和酸酐,一般都存在苯环或吡啶环。

在一些特定结构物质如大环内酯,抗生素的酰化步骤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收率核反应速率。

(5)胺类化合物的酰化活性一般有什么规律?答:胺的碱性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是对于有支链的仲胺由于位阻大不利于反应。

(6)在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中,酰化剂的结构、被酰化物的结构、催化剂、溶剂这些因素对反应有何影响?举例说明。

答:用三卤化铝为催化剂反应活性为:酰碘,酰溴,酰氯,酰氟。

用三卤化硼为催化剂反应活性:酰氟,酰溴,酰氯。

被酰化物如果容易形成碳正离子或有富电子共轭体系则易发生反应。

催化剂多用三氯化铝,三氟化硼,四氯化锡,二氯化锌等路易斯酸或多聚磷酸等质子酸。

溶剂不同反应速度和反应位置均可能不同,多用硝基苯作溶剂(7)为什么用酰氯进行氧酰化和氮酰化时,反应中要加碱?用哪些碱?这些反应过在操作上有哪些特点?答:碱的作用是及时除去产生的HCl,防止与胺成盐,常用的碱有:吡啶,三乙胺,季铵盐,无机碱(氢氧化钠,碳酸钠,醋酸钠等)。

反应一般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要求无水条件。

2、CH 33OCH 3OHO CH 3CH 3CH 3OHO CH 3CH 3CH 3O(1)CH 3CH 3+O H 3COPd-C/H2/AcOHO H 3CO O3O H 3COH 3CH 33O CH 3OHO AlCl 3H OCH 33O CH 3OHO CH 3CH3CH 3OHO Pd-C/H2/AcOH反应机理:(2)+Cl(3)CH 3+O 2NOO C O C O OO OO 2NOHO OCH 3O NOCH 3Cl(4)CH 2CH 2OSOS H NAc 2OCOOCH 3HOCH 2CH 22CH 3ONaCH COCl COOHNS OH 2NCH 3CH 3COOHNaOH O 2NCOHHOCH 2CH 2N(CH 3)2CH 3NH 2NH 2ClCH 2COCl AcOH/AcONa(7)+(8)+(9)+-5~0℃(10)(11)+SAc N OCOOCH 2CH 2NEt 2CHCO COOHN S ONHCH 3CH 3COOHCH 3NHCOCH 2Cl NHCOCH 2Cl2NCOOCH 2CH 2N(CH 3)2O3、A .Ac 2O2460~75℃OAc OHCOOHCOOHSOCl 2,Py 70℃OAc COOClOHO 2NOAc COO NO 2OAc COONH 2Ac 2O,H+OAcCOO NHAcB .O NH 230℃HO NHO263~67℃Cl N Cl.HClNNaNH 2NNH O,H SO 150~156℃NOHO105~108℃NOOEtOH,HClNOO.HClC .OHO263~67℃ClClNNaNH 2NOHO OOOOONOHEtONaNOOHN4、(CH 3)2CH-NH-CH(CH 3)2(CH 3)2C=N-CH(CH 3)2(CH 3)2C O H 2NCH(CH 3)2+(CH 3)2C=N-CH(CH 3)2(CH 3)2C O H 2NCH(CH 3)2+(CH 3)2CH-NH-CH(CH 3)2H 2 / Ni5、反应机理: (1)CH O ClCH 3αβAlCl 3C HO Cl CH 3AlCl 3CH CH 3C ClOAlCl 3CH3CH CH333CCH3CH CH3CH3OCH3ClCHCH33AlCl3CH3OCH3HCO AlCl3CH2HC CH3CH3OCH3CO AlCl3CH2HC CH3CH3CH33Al(OH)Cl223H32AlCl333-CH 3ClCHCH33HCl2Al(OH)Cl2三级羊盐,极易分解出烷基正离子,并与亲核试剂反应(2)OOOH3CAlCl 3H33O33OOO3CAlCl3CC O3C AlCl2ClO AlCl3CC ClOAlCl2O3C3CC ClOAlCl2OH3C3CH3CH33CH3CCOO AlCl2O3-HClCH 33C CH 2CH 3C O OAlCl 2AlCl 3H 2O CH3CH 3C OCH 2CH 3C O OH 2Al(OH)Cl 2H2/HOAcCH 33C H 2CH 2CH 3C O OH CH 33H 2CH 2C CHH 3CC 23CH CH 2CH 3CH 33C CH CH 2H2COCH 3HH -H O CH 3CH 3CH 33CH CH 2CH 3CH 33C CH 2H2CCH 3HH -H OCH 3CH 33三氧化铝更容易与电子云密度较高的酰基氧原子结合,而另一个酰基转化为酰氯进行反应。

(3)OO AlCl 3δ-2CH 2CH 2O3AlCl 3C O CH 2CH 2CH 2OAlCl23ClC O CH 2CH 2CH 2OAlCl 2AlCl 3ClO CH 2CH 2CH 2OAlCl2AlCl 3CO CH 2CH 2CH 2OAlCl 2AlCl 311 O CH 2CH 2CH 2AlCl 3Al(OH)Cl 2AlCl 3C H 2CH 2CH 2C O AlCl 3O O Al(OH)Cl 2HCl 羟基二氯化铝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