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标准
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
![第三章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00af5ce95ef7ba0d4a733b47.png)
5.噪声:噪声对实验动物的影响非常复杂。造 成心理和生理的不利影响,严重噪声还可以 导致动物的死亡。 室内噪声控制在60分贝以下。 6.空气洁净度:指室内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微 生物、有害气体三个方面的污染程度。 污染源很多,包括实验动物自身排除的废物。 我国对空气洁净度分级见书上P43页。
第二节实验动物设施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垫料
一、饲料 1.饲料:实验动物的饲料应该富含蛋白质、 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同时保证每 天足够的饮用水。 2.饲料的种类:按物理性状分:粉状、颗粒 状、膨化饲料。按来源分动物性饲料与植物 性饲料。按营养特性分:粗饲料、青绿饲料、 能量饲料、蛋白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 饲料、添加剂。
பைடு நூலகம்
3.饲料的质量要求: 1)原料来源清楚;没有污染,符合国家 卫生许可标准。 2)储存要保持通风干燥,防止霉变。 3)饲料加工及生产过程中注意消毒灭菌。 4)成品包装要严密,防止污染。 5)饲料配方科学合理,符合饮食习惯。
二、饲料配合技术
(一)名词定义 1.饲料:能被动物利用,且在合理饲养的情况下
一、实验动物设施的分类
(一)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二)按设施功能分类 (三)按设施的平面布局分类 (二)按设施功能分类 (四)按屏障设施内气流组织形式分类
(一)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1.普通环境 实验动物的生存环境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 饲料、饮水要符合卫生要求,垫料要消毒,有防野鼠、防虫 设施。是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的场所,亦称普通级动物设施。 2.屏障环境 实验动物生存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内。 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净化处理,其洁净度相当 于10 ,000 级。进入屏障内的人、动物及物品如饲料、水、 垫料和实验用品等均需有严格的微生物控制,通常称SPF 级 动物设施。 3.隔离环境 实验动物生存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 内。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净化处理,其洁净度 相当于100 级。人不能直接接触动物。进入隔离系统内的动 物和物品都要经过严格的净化和/或灭菌处理。是饲养无菌 级,SPF 级实验动物或进行同级动物实验的场所,通常也称 无菌设施。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83cf0c67ec102de3bd891c.png)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范动物的饲养环境饲养场所应建在环境空气质量及自然环境条件较好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和交通要道,远离有严重空气污染、震动或噪声干扰的区域。
动物的房舍应通风、透光、清洁、干燥。
房舍内墻壁应光滑、平整,阴阳角应为圆弧型,以利冲洗消毒。
墙面应采用耐腐蚀、无反光、耐冲击不易脱落的材料建筑。
地面应防滑、防磨、无渗透。
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
屋顶应设通风透光、换气设备。
屋内还应设保温设备,以利冬季保温。
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房内的温度需控制在18℃~29℃,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70%。
猕猴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是20℃~25℃。
最适湿度为40%~60%。
室内应设有通风换气设备,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
动物饲养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
四周要有围墻(栏)。
场区要划分为繁殖区、育成区和隔离检疫区。
另外应设有相应的配套设备。
如:饲料房、饲料仓库、兽医室、治疗室等。
动物笼舍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和设施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动物的福利,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足够的空间。
使得动物能够自由活动。
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置管道、秋千或其它玩具。
另外要设有防止动物逃跑的护栏。
总之,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应保证动物正常的生活、生长、繁殖,有益于动物的安全与健康。
灵长类实验动物的笼舍按其饲养方式分为笼养型房舍和舍养型房舍。
笼养型房舍笼养型房舍要宽敞明亮,房顶建有可随时开启的玻璃通气窗,以接受阳光照射。
房舍两边窗户通风透气,窗外罩上铁丝网防止动物逃跑。
饲养房内由于经常使用水和消毒液清洗.地面必须要用耐水、耐磨、耐腐蚀的材料,地面材料接墙处要有15㎝高的踢脚,拐角处呈园弧型,整个地面做成有适当斜度的完全防水地面,并设置带回水弯的排水口。
单个笼具尺寸不小于60cm×60cm×80cm,为不锈钢材料或表面光滑、耐酸、耐碱、耐腐蚀、易清洗消毒的钢筋焊接而成,表面光滑、无毛刺、不断裂、不脱焊。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67368e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1.png)
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的内容和意义动物实验是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在人类疾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等诸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实验动物质量的标准化与否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实验动物水平应当与科学研究的水平相匹配。
目前,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验动物的标准化问题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是指对实验动物从微生物质量和遗传学质量进行控制,按微生物学控制标准,即根据微生物的净化程度及携带的寄生虫状况,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一级,普通动物;二级,清洁动物;三级,无特定病原体(SPF)动物;四级,无菌动物。
按遗传学控制标准即基因的纯合程度,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远交系和杂交群。
由于实验动物在不同种类、不同品系之间遗传特性存在差异,其实验反应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同时,还要对实验动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营养进行控制,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实验动物的环境可分为开放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动物饲料中蛋白质、脂肪、钙、磷、氨基酸、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物质含量应符合各种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生理需要,含有的有害物质及污染物质不能超过最大安全限量标准,清洁级及清洁以上级动物的饲料应作灭菌处理。
只有实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研究者才可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等级的动物,在相应等级的实验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研究,才能证明实验结果是可信的、科学的。
动物实验是医学生物学必需的是实验手段之一,使用标准的实验动物并在标准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保证医学生物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条件。
动物实验规范化首先要求研究者在实验动物的选择时注意以下几点:1.医学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寻找预防及治疗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对人类的疾病、病理生理进行推断和探索。
实验动物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不同,生物学特性存在许多相同和相异之处,选择时应充分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物学特性,与人类之间特性进行比较,充分利用相似之处做出恰当的选择。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结构、功能、代谢及疾病特征方面与人类相近的动物。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650ab031ff00bed5b9f31df9.png)
二、实验动物标准化的内容 1.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化) 2.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标准化) 3.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标准化) 4.实验动物的营养学控制(标准化)
专业机构、资质认证、国家标准、合格证制度等实现所有的 标准化内容。
8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一)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在遗传学质量标准中,根据基因的纯合程度,
2
一、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支 撑条件,涉及到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环保 等行业,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 安全。
3
在药品、生物制品、农药、食品、化妆品、 化工产品、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实验中,实验动物 总是作为人类的替身,承担安全性评价和效果实 验。
4
为规范)
28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病原微生物随空气流动而四处播散。动物设 施内各区域的静压状况决定了空气流动的方向。 在屏障系统中:空气流动方向是从清洁区(洁净 走廊、动物室)向污染区流动,动物室内处于正 压,高于室外。-----维持、培训、行为规范等。 (污染或者放射性实验室,室内处于负压,低于室 外)
1000
15
31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空气洁净度:10000 级 落下菌:≤3 个/皿 氨浓度: ≤ 14 mg/m3 噪声: ≤ 60dB 照度:工作照度 150~300 lx
动物照度15~20 lx 昼夜明暗交替(h):12/12或 10/14
32
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
(3)居住因素 1)笼具:便于消毒、便于观察、无毒、耐腐蚀、耐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控制
(2).引起实验动物的疾病和死亡 这类病原体不影响人类的健康,但是可以引
起实验动物的疾病和死亡。如小鼠的鼠痘病毒, 对于小鼠是致命的,不感染人。
第三章 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
![第三章 实验动物饲养与应用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ce3bd228ea81c758f57854.png)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1、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环境可保证实验 动物的健康质量。 2、环境控制可保障实验研究获得正确 的结果。 3、标准的环境能为实验动物及动物实 验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条件。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1、温度 2、湿度 3、气流 4、光照 5、噪声 6、空气洁净度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一、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料标准
(一)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水
(二)饲料的种类及质量要求 1、饲料的种类 2、质量要求
二、饲料配合技术 1、几个名词概念 (1)饲料 (2)日粮 (3)饲粮 (4)配合饲料 (5)全价配合饲料
2、日粮配合的原则 3、日粮配合方法 4、常用实验动物饲料配方示例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一、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1、开放系统 2、屏障系统 3、隔离系统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 1、饲育室 2、检疫室 3、洗刷消毒室 4、废弃物处理设施 5、其他辅助设施
三、实验动物设施的布局 (一)设施布局原则
总的布局原则是: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避免 动物相互干扰、相互感染;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人员、 动物、物品、 空气按单向路线移动。 (二)房舍建设的规划及结构要求 1、房舍建设的规划 开放系统一般划分为三个区:(1)前区 (2)控制 区(3)后勤处理区 屏障系统一般分为两个区: (1)清洁区 (2)非 清洁区 2、房屋设施内结构要求
三、饲料营养素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1、影响动物采食量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影响
2、影响动物生长发育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影响 3、影响动物生理生化指标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影响 4、影响动物营养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影响
四、饮水 五、垫料
第五节 实验动物环境和饲料质量的监测
标准化实验动物
![标准化实验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b0f7cfb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3.png)
标准化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是指在科学实验中用于研究、测试和教学的动物。
它们在医学、生物学、药理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管理和使用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以确保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从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管理和实验使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常见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猪、狗等,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实验价值。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动物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繁殖能力、易感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动物福利和伦理道德,尽量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和痛苦程度,遵循3R原则(减少(Reduce)、替代(Replace)、改良(Refine))。
其次,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实验动物健康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动物饲养环境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保证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
饲养动物的饲料和饮水需要符合营养需求,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动物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控,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标准化实验动物的实验使用需要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实验操作中需要尽量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和痛苦程度,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效率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验动物的行为观察和生理监测,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标准化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保证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做到科学选择、合理饲养和严格使用,才能确保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推动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图文ppt课件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88c0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c.png)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实验动物标准化
![实验动物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805fd8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b.png)
实验动物标准化
实验动物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们在医学、生
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为了保障实验结果
的可靠性和实验动物的福利,有必要对实验动物进行标准化管理。
首先,实验动物的来源和饲养条件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实验
动物的来源应当合法合规,避免野生动物捕捉或非法交易的情况发生。
同时,实验动物的饲养条件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包括饲料、饮水、生活环境等,保证实验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状态符合实验要求。
其次,实验动物的品种和数量需要科学合理。
不同的实验需要
不同品种的实验动物,而且在同一实验中,实验动物的数量也需要
科学合理的确定,避免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再者,实验动物的管理和操作需要严格规范。
实验动物的管理
包括日常护理、健康监测、疾病预防等,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
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减少对实验动物
的伤害和压力,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伦理需要得到重视。
在进行实验前,
需要进行伦理评估,确保实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不适,采取相应的镇痛和舒适措施,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是保障实验结果可靠性和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举措。
只有严格遵循标准化管理要求,才能有效保护实验动物的权益,同时确保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都能认识到实验动物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共同为实验动物的福利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努力。
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概念
![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de01f5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1.png)
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概念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治疗疾病、评估药物安全性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动物的管理和使用需要遵循一套标准化的准则和规范,这就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概念。
实验动物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定一系列统一的标准和规程,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健康监测、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保证实验动物的生理和行为状态符合科学研究的要求,并减少实验误差的产生。
首先,实验动物标准化要求对动物的饲养环境进行控制和监测。
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动物的生理状态和实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标准化要求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正常的光照周期,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行为正常。
其次,实验动物标准化要求对动物的饲养管理进行规范。
这包括饲料的选择和配方、水质的监测和提供、饲养密度的控制等。
标准化的饲养管理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
另外,实验动物标准化还强调对动物的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
定期的健康检查、疾病筛查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减少实验动物中疾病的发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操作方面,实验动物标准化要求对实验过程进行规范。
这包括实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实验操作的统一流程和操作规范等。
通过标准化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人为误差的产生,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概念对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确保了实验动物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减少了实验误差的产生,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实验动物标准化也需要关注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确保在科学研究中对动物的使用是合理和道德的。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标准化是对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进行规范的一套准则和规范。
通过标准化的饲养、环境控制、健康监测和实验操作,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同时,实验动物标准化也要注重动物福利和伦理问题,保证在科学研究中对动物的使用是合理和道德的。
实验动物标准化
![实验动物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38ed4c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6.png)
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标准化是指在动物实验中,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操作等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过程。
实验动物标准化对于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本文将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实验动物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实验动物的选择是实验动物标准化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应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实验动物的特性、实验动物的来源等因素。
不同的实验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比如在进行药物毒理实验时,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而在进行行为学实验时,则常选择小鼠、大鼠等。
此外,实验动物的特性也需要被充分考虑,比如实验动物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实验动物的特性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其次,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也是实验动物标准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饲养管理能够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状态,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应该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以及良好的饲养设施和饲养条件。
此外,对于实验动物的饲养人员也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科学地进行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
最后,实验操作也是实验动物标准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严格按照实验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同时,对于实验动物的操作也需要尽可能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伤害和压力,比如在进行动物手术时,需要使用无菌操作,减少手术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此外,对于实验动物的实验操作也需要进行记录和归档,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标准化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措施,而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标准化。
实验动物标准化及实验动物设施
![实验动物标准化及实验动物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87997ab5b14e852458fb57a9.png)
《省级实验动 物质量检测机 构审查细则》
科技部条财司 1999
10
第一节 实验动物标准化
三、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
• 1988年3月5日,《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 • 2002年12月2日,《广东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细
则》; • 2006年4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06号)确认
“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核准”为省科技厅的行政 许可项目; • 2009年11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42号)再 次确认“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核准”为省科技厅 的行政许可项目; • 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离环境 • 微生物、寄生虫质量控制:普通级动物、
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
9
科技部有关实验动物政策法规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号令 国家科委1988)修订中
《实验动物出口审批 《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 《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
办法》 制定中
(国家科委、技监局1997)
意见》
《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 (科技部 1998)
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民 间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 绿色和平组织把保护动物福利提高到动物权利的高度。
20
20
(7)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行政许可
国外对涉及实验动物的论文、科研项目均有明确 的实验动物法律法规要求,实现国际接轨。
对国外进入我国境内的实验动物及其产品需要相 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以防止外国公司利用中国法规空缺 实现动物实验伦理和生物安全等问题的转移,把危害带 给中国
传染病、营养不良) (2)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由于生
理差,易引起反应差异,引起数据不可 比与重复)
实验动物标准化
![实验动物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3ce30e16fc700abb68fc16.png)
实验动物标准化
4、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s,GF)
是指动物体内外不带有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 动物。饲养于隔离系统。由于它排除了微生物
近交系动物应用特点:
①个体差异小,对实验反应一致,用少量样本
即可进行重复定量试验;②组织相容抗原一致,
是组织、细胞、肿瘤移植良好动物模型;③隐
性基因纯合,病理性状得以暴露,可得到先天 性疾病的动物模型
• 但由于高度近交,生活力和抗病力差,对环境 变异的适应能力也差,同时饲养难度较大。
实验动物标准化
罗马字体表示,命名模式:
实验动物标准化
杂交群动物
杂交F1代(Cross F1): • 是指两个近交系动物之间进行有计划交配所 获得的第一代动物。 杂交F1代命名: • 母亲品系×父亲品系 F1 • 例:C3H×C57BL F1
实验动物标准化
F1代特点及应用特点
①杂交优势,生命力强,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②个体间的遗传均质性好,每个个体的遗传物质均等地来 自双亲,虽表现杂合性,个体间基因型表现型一致,实 验结果重复性好,表现一致。 ③能将父母品系的显性性状集中遗传到同一个体上 ④血液中有大量干细胞 ⑤两个祖系重组,出现新的优势性状和用途,脾脏增大用 于单抗研究,移植免疫,新疾病模型
实验动物标准化
2、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CL)
定义: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实验干扰大的病 原和寄生虫。如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等。 饲养于屏障环境中
实验动物 标准
![实验动物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858ef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4.png)
实验动物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实验动物是科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药学等领域的研究中。
标准化实验动物
![标准化实验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e7374b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3.png)
标准化实验动物
标准化实验动物是指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一类动物,它们在医学、生物学、药物研发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标准化实验动物
的选取、饲养和使用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就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首先,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选取需要考虑到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不同的实验需要不同种类的动物,比如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等。
在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到其生理特征、遗传背景、疾病易感
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实验动
物的供应来源和饲养条件,以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稳定。
其次,标准化实验动物的饲养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实
验动物的饲养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并且需要定期消毒
和检查,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此外,实验动物的饲料和饮水
也需要符合营养需求,并且需要定期更换和补充,以保证实验动物
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最后,标准化实验动物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和法律规定。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进行伦理审查和动物保护委员会的批准,以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和不适,采取合适的麻醉和镇痛措施,以保护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益。
总之,标准化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选取、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希望本文对标准化实验动物的相关内容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0(O.25)
10 000级
≤35×10 000(350)
≤2 500(2.5)
100 000级 ≤35×100 000(3 500) ≤25 000(25)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GB 14922- 2010
动物实验设施(设备3)环境指设施
一、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 三、实验设施的布局 四、实验动物设施的维护
第三章 实验动物 饲养与应用条件的标准化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笼器具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 及垫料
第五节 实验动物环境监测和 饲料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温度 湿度 气流
施 养 理 教 处理
饲料
品
质
饮水
物
理
光照
因 素
噪音
笼具
遗传
臭气 化 学
杀虫剂 因 消毒剂 素
垫料
控
制
有机
饲养密度 动物的咬斗 各种病原体
物质
(细菌 病毒 寄生虫)
生物因素
对决定演出型的遗传和环境条件加以控制,可获得重复 性好的实验结果。
动物对实验处理的反应
R=(A+B+C) ×D±E
清洁级以上实验动物及设施,空气须过滤,要求 屏障环境空气洁净度达到10000级,隔离环境达到 100级。
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的空气洁净度分级
等级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 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
≥O.5μ m尘粒数
≥5μ m尘粒数
100级
≤35×100(3.5)
1 000级
≤35×1 000(35)
基因型 genotype
表现型 phenotype
演出型 dramatype
实验结果
发育环境 developmental
周围环境 proximate
实验处理
演出型学说 (Russell和Burch 1959年)
动物实验是对演出型进行各种有控制的处理而获得实验结果。
环境因素影响实验动物质量
人为因素
设 饲 管 调 实验
地面 宜用水磨石表面涂环氧树脂漆或加地板胶, 平而不滑,无渗漏。
墙壁 光滑平整,易于清洁消毒。屏障系统的阴 阳墙角呈弧形。
天花板应耐水、耐腐蚀,表面平整光滑,高度适 宜。
门窗 有足够的宽度,有利于保持压差,注意气 密性。
走廊 宽不应少于1.5m,屏障设施通常设清洁与 亚清洁走廊。
SPF级 洁净走廊
环境因素包括对实验动物个体发育、生长繁 殖、生理、生化平衡和有关反应性产生影响的 一切外界条件,具 有“有利”和“有害”两方面的
作 用。 为了控制环境条件,保证实验动物健康以 达到实验要求,我国颁布了实验动物环境指标国 家标准。
1、温度
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温度过多,动物产生不良反 应,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影响实验动物对化学物质毒性的反应。Wistar大鼠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时,如温度低于18 ℃或高于 30 ℃,则死亡率明显升高。不同气温条件下,同 一药品对动物的LD50有较大差异。
2、湿度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 速度的共同影响。高温高湿情况下,蒸发散热受到 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
影响演出型。如冬季户外(<15 ℃ )成长的幼兔耳 朵比室内(20~27 ℃)成长的幼兔耳朵短。
影响雌性动物的性周期、产仔率、死胎率、泌乳量。 如小鼠在21 ℃环境下可繁殖3代/年,而-3 ℃仅繁殖 2代。
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如将9~10周龄ICR小鼠放置 在10~30 ℃环境下,可观察到,随气温的升高,小 鼠的脉搏数、呼吸数和发热量都呈直线下降。
空气(滤过)
SPF以上动物 物品
动物(剖宫产)
人员
动 物
人
微生物 (少)
排气(防逆)
图12-2 三走廊式屏障环境(引自:钟品仁《哺乳类实验动物》)
3.隔离环境
隔离器为主体及其附属装置组成的饲养系统,用于无菌动物 和已知菌动物的饲养和动物实验。送入隔离器的空气须超高效 过滤,并维持一定压差,洁净度达到100级;饲料、饮水、垫料、 笼具等,须经过严格灭菌之后经传递窗送入;工作人员不直接 接触动物,而是通过手套进行操作。
三、实验设施的布局
1.设施布局原则
总原则: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避免动物相互干扰、 相互感染;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人员、动物、空气按 单向路线移动。
实验动物繁殖饲养区和动物实验区应分开,各成独立 系统,专区(室)专用;
一般将低级别的实验动物放在低楼层,高级别的实验 动物安排在高楼层;
不同等级的设施应严格隔离,避免将不同等级实验动 物置于同一楼层;
3、工艺平面布局
开放系统可分为三个区:
前区 包括办公室、检疫室、一般用品库房; 控制区 包括清洁走廊、清洁物品储存室、 繁育室或动物实验室、育成待发室等。 后勤处理区 包括亚清洁走廊、洗刷消毒室、 污物处理设施等。人员、动物、品种原则上 按前区→控制区→后勤处理区方向移动,空 气按控制区→后勤处理区移动。
室内噪音一般应控制在60dB以下。
6、空气洁净度
包括尘埃颗粒、微生物及有害气体三个方面。
动物粪、尿等排泄物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 硫化氢、甲基硫醇、硫化甲基等。氨是浓度最高的一 种,通常以氨浓度为指标来监测饲养室污染状况。氨 可刺激动物的眼结膜、鼻粘膜和呼吸道粘膜而引起流 泪、咳嗽,严重者甚至产生急性肺水肿而致动物死亡。 实验动物氨浓度应控制在14mg/m3以下。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于 霉变;湿度过低,易致灰尘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 疾病,影响动物健康。
当温度为27 ℃、湿度为20%时,可致大鼠发生 坏尾症,当湿度为40%时,此症发生率为25%~30%, 当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症。
3、气流
合理的气流和风速能调节温度和湿度,降低室内粉 尘及有害气体污染。
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
主要由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检疫室、洗刷消毒室、 废弃污物处理设施四大部分组成,其他为辅助设施。 饲育室或动物实验室 最重要部分,关系到实验动物的生存、 健康和质量,有保种室、生产繁殖室、清洁物品存放室等。 检疫室 用于引进实验动物的隔离观察和检疫,实验前动物 的观察和适应实验环境等。 废弃物处理设施 有焚化设备,处理污染气体、液体、放射 性物质等设施,用于处理动物尸体、固体污物和其他污物。 辅助设施 遗传检测室、微生物检测室、环境检测室、营养 检测室等,储存饲料、垫料、药品、笼架具等的库房,办公 室、值班室、更衣室等,还包括空气净化与空调机房、自动 监控室等。
空气(滤过) O
动物物品饲料 (经灭菌)
动物(剖宫产)
动物 人
O
排气(防逆)
图13-1 隔离器(引自:邹移海《中医实验动物学》)
特殊动物实验设施
(感染性动物实验屏障设施)
图12-3 感染性动物饲养间、实验室的排气处理(引自方喜业《医学实验动物学》)
环境空气 污染的空气 HEPA 过滤的空气 負压的污染空气
屏障系统分为两个区:
清洁区 包括清洁走廊、隔离检疫室、观察 室、繁育室或动物实验室、育成待发室、清洁 物品准备室等;
非清洁区 包括亚清洁走廊、洗刷消毒室等。 人员、物品必须按清洁区→污染区方向移动,空 气按压差由清洁走廊→饲育室→亚清洁走廊→室 外方向流动。
屏障系统平面布置图 (二走廊式)
4、房屋设施内结构要求
R 实验动物总的反应 A 实验动物种的反应
B 动物品种或品系特有的反应
C
个体的反应(个体差)
D
环境影响
E
实验误差
遗传因素决定
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环境设施的原因
可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质量 可保障实验研究获得正确的结果 标准的环境能为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工作人员
提供合适的条件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实验室
5.空调净化设备与送排风系统
空气净化设备 包括空气过滤器、层流架、空 气洗涤器、静电除尘器、活性炭过滤器、紫外 线灭菌灯。
空气调节设备
系统的工作流程及运行调节 新风→初效过滤 器→温度、湿度调节→加压→中效过滤器→送 风管网→高效过滤器→房间→排风管网→排风 机→废气。
影响动物健康和抗感染力。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时, 动物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某些条件致病菌将引发疾 病。如在冬季较易暴发流行的小鼠脱脚病、仙台病 毒病和小鼠肝炎,与低温条件下动物抵抗力下降有 密切关系。
激发实验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 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长期处于温度过高或过低 的环境中,动物脏器可发生实质改变。
不同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要独立饲养,不可混养。
2.选址要求
选择自然环境较好,大气含尘及化学污染程度 都较低的区域。如不能远离严重空气污染区域时, 则应位于其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或全年最小频 率风向的下风侧建设实验动物设施;设施要远离有 噪音干扰的铁路、机场、交通要道;水电供应有保 障;交通便利。
人为因素
房屋、设施、饲养、调教、管理、 实验处理等。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是控制实验动物质量和保证动 物实验结果科学性的首要条件。
实验动物的性状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20 世纪50年代Russll和Burch提出演出型学说,即动物 最初是从父母获得遗传因子形成了表型,表型因受到 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演出型。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指围绕该动物的所有外界条件。主要包 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