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4系列1-4-5知识点总结(全套)

合集下载

数学选修四四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四四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四四知识点总结一、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几何图形在坐标系中的性质和运动规律。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圆、抛物线、双曲线、椭圆等内容。

1.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析几何的基础,通过建立坐标系,我们可以将平面上的点用坐标表示。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条坐标轴通常分别称为x轴和y轴,它们的交点称为坐标原点。

2. 直线直线是解析几何中的基本几何图形,我们可以通过两点的坐标来确定一条直线的方程。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直线的斜率、截距和各种直线方程的表示方法。

3. 圆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一个定长的点的集合,我们可以通过圆的圆心和半径来确定一条圆的方程。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等知识。

4. 抛物线、双曲线、椭圆这三种曲线都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这三种曲线的基本方程、焦点、准线等知识。

二、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三维空间中的图形和几何体。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内容。

1.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它通过建立x轴、y轴和z轴来表示三维空间中的点。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我们可以通过坐标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2.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立体几何中,平面和直线有不同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平面的法向量和直线的方向向量来确定它们的关系。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平面和直线的交点、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知识。

3.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也有不同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通过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来确定它们的关系。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学习了直线和平面的交点、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等知识。

4.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三维空间中,两条直线也有不同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方向向量和点的位置来确定它们的关系。

《高中数学 选修4—5 》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高中数学 选修4—5 》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高中数学 选修4—5 》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2.2a b ab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a b 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 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①平均不等式:1122a 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设,αβu r u r 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u r u r u r u r 当且仅当βu r 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u r u r 时,等号成立. 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 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 如211,(1)k k k <- 211,(1)k k k >+=⇒<*,1)k N k >∈>等.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 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 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2()0(0)()f x a a f x a ≥⎧>>⇔⎨>⎩2()0(0)()f x a a f x a ≥⎧>⇔⎨<⎩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2()0()()0()[()]f x g x g x f x g x ≥⎧⎪⇔>⎨⎪<⎩()0()0()()f xg xf xg x≥⎧⎪>⇔≥⎨⎪>⎩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时,()()()()f xg xa a f x g x>⇔>⑵当01a<<时, ()()()()f xg xa a f x g x>⇔<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时,()0log()log()()0()()a af xf xg x g xf xg x>⎧⎪>⇔>⎨⎪>⎩⑵当01a<<时,()0log()log()()0.()()a af xf xg x g xf xg x>⎧⎪>⇔>⎨⎪<⎩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0).(0)a aaa a≥⎧=⎨-<⎩⑵平方法:22()()()().f xg x f x g x≤⇔≤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①(0);x a a x a a≤⇔-≤≤≥②(0);x a x a x a a≥⇔≥≤-≥或③()()()()()(()0)f xg x g x f x g x g x≤⇔-≤≤≥④()()()()()()(()0)f xg x f x g x f x g x g x≥⇔≥≤-≥或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⑴讨论a与0的大小;⑵讨论∆与0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14、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②当0a ≠时00.a >⎧⇒⎨∆<⎩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②当0a ≠时00.a <⎧⇒⎨∆<⎩⑶()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0Ax By 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00(,)x y (如原点),由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0Ax By C ++>(或0)<,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 (x 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法二:画——移——定——求: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0:0l Ax By += ,平移直线0l (据可行域,将直线0l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x y 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 y x B B =-+,z B为直线的纵截距. ①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 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①“截距”型:;z Ax By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 z x a-=-③“距离”型:22z x y =+或z =22()()z x a y b =-+-或z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最全版)

2.对作商比较法的理解
(1)使用作商法证明不等式 a>b 时,一定要注意 b>0 这个前提条件. 若 b<0,
a b<1?
a>b,ab=1?
a= b,ab>1?
a<b.
(2)当欲证明的不等式的两边是乘积形式、指数幂形式,不同底的对数式形 式时,常用作商法证明.
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1.综合法
一般地,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列
(或
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 )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
而证明原命题成立.我们把它称之为反证法.
2.放缩法 证明不等式时, 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缩小, 简化不等式,
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3.换元法
将所证的不等式的字母作适当的代换,以达到简化证题过程的目的,这种
(2)不等式差的符号是正是负,一般必须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经过变形才能判 断,其中变形的目的在于判断差的符号,而不必考虑差的值是多少.变形的方
法主要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
(3)作差比较法,主要适用于不等式两边是整式或分式型的有理不等式的证
明.
(4)在判定不等式两边的式子同号的条件下,如果直接作差不易变形,可以 借助不等式性质作平方差或立方差,进行证明.
非 p 且非 q
对任何 x 至少有一个 x
不成立
成立
p且 q
非 p 或非 q
(5)运用反证法的五点说明
2.(定理 3)如果 a、 b、c∈R+,那么 a
b
c
3 3 abc
(
a+ b+ c 3≥
3
abc),

高中数学选修4-5完整版

高中数学选修4-5完整版

高中数学选修4-5完整版高中数学 选修4--5知识点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对称性)a b b a >⇔>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 (异向可减性)db c a d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d>><<⇒>⑥(平方法则)0(,1)nn a b a b n N n >>⇒>∈>且⑦(开方法则)0(,1)nn a b a b n N n >>∈>且⑧(倒数法则)b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 a b ab+≥2.2a b ab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正:a 和b 都是正数 定:ab 为定值或a+b 为定值 相等: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3a b c ab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⑤3333(0,0,0)ab c abc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⑥0,2b a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⑦ba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 ①平均不等式:2211222a b a b a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时取""=号).(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222().2a b a b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22222211221212()()x y x y x x y y ++≥-+-1122(,,,).x y x y R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a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2123123112233()()().a a a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αβu r u r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u r u r u r u r当且仅当βu r 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u ru r时,等号成立. 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a a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c c c 是12,,...,n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n n n n a b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a a a ===或12...nb b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 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 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如211,(1)k k k <- 211,(1)k k k >+21kk k k k k =⇒<++-*,1)1k N k k k k >∈>++等.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bx c ++><或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 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2()0()(0)()f x f x a a f x a≥⎧>>⇔⎨>⎩2()0()(0)()f x f x a a f x a ≥⎧<>⇔⎨<⎩2()0()0()()()0()0()[()]f x 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2()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 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 ⑴当1a >时,()()()()f xg x aa f x g x >⇔> ⑵当01a <<时, ()()()()f xg x aa f x g x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⑴当1a >时,()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0).(0)a a a a a ≥⎧=⎨-<⎩⑵平方法:22()()()().f xg x f x g x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 ①(0);x a a x a a ≤⇔-≤≤≥ ②(0);x a x a x a a ≥⇔≥≤-≥或 ③()()()()()(()0)f xg x g x f x g x g x ≤⇔-≤≤≥④()()()()()()(()0)f x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ax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 ⑴讨论a 与0的大小; ⑵讨论∆与0的大小; ⑶讨论两根的大小. 14、恒成立问题 ⑴不等式2ax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②当0a ≠时00.a >⎧⇒⎨∆<⎩⑵不等式2ax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②当0a ≠时00.a <⎧⇒⎨∆<⎩⑶()f x a <恒成立max();f x a ⇔< ()f x a≤恒成立max();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f x a ⇔>()f x a≥恒成立min().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 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0Ax By 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0(,)x y (如原点),由00AxBy C++的正负即可判断出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0Ax By C ++>(或0)<,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即:同号上方,异号下方.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 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 (x 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法二:画——移——定——求: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0:0lAx By += ,平移直线0l (据可行域,将直线0l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x y 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 y x B B =-+,zB为直线的纵截距. ①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 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 ①“截距”型:;z Ax By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z x a-=- ③“距离”型:22z xy =+或22;z x y =+22=-+-或22z x a y b()()=-+-()().z x a y b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4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4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4一、函数与方程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在选修4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种函数:1. 指数函数:形如y=a^x的函数,其中a是正实数且a≠1。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单调的,当a>1时,函数是增长的;当0<a<1时,函数是衰减的。

2. 对数函数:形如y=log_a(x)的函数,其中a是正实数且a≠1。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其图像也是单调的,但与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相反。

3.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正切函数tan(x)等。

这些函数在解决与角度和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非常重要。

4. 函数的运算:包括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等。

这些运算规则帮助我们理解和变换函数。

方程是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变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选修4中,我们学习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指数方程、对数方程等。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由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数构成的,它可以是有限个数,也可以是无限个数。

在选修4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1. 等差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常数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

2. 等比数列: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常数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同样非常重要。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方法,它通过证明基础情况和归纳步骤来证明与自然数相关的命题。

数学归纳法在证明数列的性质时非常有用。

三、解析几何解析几何是研究几何图形的代数性质的数学分支。

在选修4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几个重要的主题:1. 直线与圆的方程:通过代数方程来描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相切和平行。

2. 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这些曲线的方程和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

3.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这些是描述几何图形的另外两种方法,它们在某些情况下比直角坐标系更为方便。

四、概率与统计概率论是研究随机事件的数学分支,而统计学则是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

高中数学选修四总结知识点

高中数学选修四总结知识点

高中数学选修四总结知识点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选修四内容更是深入实用,涉及到了更加广泛的数学领域。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将接触到更加复杂的数学知识,并且需要具备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一、数列和数学归纳法1. 数列的概念和性质数列是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其中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常见的数列形式。

利用数列的性质和通项公式,可以求解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无穷项和,从而应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2.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数学思维方法,通过证明第一步成立,然后假设n=k时成立,证明n=k+1时也成立,从而推断出对于任意自然数都成立。

数学归纳法在证明数列的性质和公式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函数与极限1.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关系,其包括映射的概念、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性质以及反函数的求解等内容。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函数的性质和运用。

2. 极限的概念和性质极限是对函数趋近于某点的性质进行研究,通过极限的定义和性质,可以求解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值、无穷极限以及夹逼定理等内容,从而求解函数的相关问题并应用到实际中。

三、导数与微分1. 导数的概念和性质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通过导数的定义和性质,可以求解函数的导数、求解导数函数的最值和使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

2. 微分的概念和性质微分是函数在某一点的线性逼近,通过微分的定义和性质,可以求解函数的微分、求解微分方程以及使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不定积分与定积分1.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不定积分是原函数的求解,通过不定积分的性质和变量替换法,可以求解不定积分的表达式以及应用不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

2. 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定积分是对函数在一定区间上的面积求解,通过定积分的定义和性质,可以求解定积分的表达式、定积分的性质和应用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

五、微分方程和数学建模1. 微分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微分方程是涉及到微分的方程,通过微分方程的分类和解法,可以求解微分方程的特解和通解,并且应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5知识点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实数大小的比较(1)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2)设a、b是两个实数,它们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是A、B.当点A在点B的左边时,a<b;当点A在点B的右边时,a>b.(3)两个实数的大小与这两个实数差的符号的关系(不等式的意义)>b⇔a-b>0=b⇔a-b=0<b⇔a-b<0(4)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步骤①作差;②变形;③判断差的符号;④结论.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不等号有≠,>,<,≥,≤共5个.(2)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任意给定两个实数,它们之间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量从严格意义上说相等是特殊的、相对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因此绝大多数的量都是以不等关系存在的。

(3)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4)不等关系的表示: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a>b⇔b<a;(2)传递性:a>b,b>c⇒a>c;(3)可加性:a>b,c∈R⇔a+c>b+c;(4)加法法则:a>b,c>d⇒a+c>b+d;(5)可乘性:a>b,c>0⇒ac>bc;a>b,c<0⇒ac<bc;(6)乘法法则:a>b>0,c>d>0⇒ac>bd;(7)乘方法则:a>b>0,n∈N且n≥2⇒a n>b n;(8)开方法则:a>b>0,n∈N且n≥2⇒na>nb.(9)倒数法则,即a>b>0⇒1a <1b .(二)基本不等式1.重要不等式定理1:如果a,b∈R,那么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1)定理2:如果a,b>0,那么a b+≥(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选修4-5配套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选修4-5配套全册完整课件

C.ab>a>ab2
D.ab>ab2>a
解析:由-1<b<0,可得 b<b2<1,
又 a<0,所以有 ab>ab2>a.
答案:D
3.若 a>b>0,c<d<0,则一定有( ) A.ac>bd B.ac<bd C.ad>bc D.ad<bc 解析:因为 c<d<0,所以-c>-d>0, 所以 0< 1 < 1 ,即 1 > 1 >0.
若若abr且且ab0则baab??????????????????ba??????????????????ab2????????????ba????????????ab2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选修4-5配套 全册完整课件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1.1 不等式 1.1.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实数大小与实数运算性质间的关 系.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能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大小 和证明简单的不等式(重点、难点).
5.比较大小:(x+5)(x+7)________(x+6)2. 解析:因为(x+5)(x+7)-(x+6)2=x2+12x+35-x2 -12x-36=-1<0, 所以(x+5)(x+7)<(x+6)2. 答案:<
类型 1 用比较法比较大小(自主研析) [典例 1] 已知 x>1,比较 x3-1 与 2x2-2x 的大小. 解:x3-1-(2x2-2x)=x3-2x2+2x-1=(x3-x2)- (x2-2x+1)=x2(x-1)-(x-1)2=(x-1)(x2-x+1)=(x- 1)x-122+34.
3.用作差法比较两式的大小时,常采用因式分解、 配方、通分、分母有理化等技巧,通过彻底的变形,从而 判断差式的值的正负,进而判断出两式的大小.
[变式训练] 比较 x2-x 与 x-2 的大小. 解:(x2-x)-(x-2)=x2-2x+2=(x-1)2+1, 因为(x-1)2≥0, 所以(x-1)2+1>0,即(x2-x)-(x-2)>0. 所以 x2-x>x-2.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b 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 >><<⇒>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 a b a b a b a 110;110>⇒<<<⇒>>、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2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a b +≥ 2.2a b ab +⎛⎫≤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a b 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时取等号)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规律:小于同加则变大,大于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几个著名不等式①平均不等式:1122a 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1122(,,,).x y x y R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时,等号成立.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为凸(或凹)函数. 、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如211,(1)k k k <- 211,(1)k kk >+=⇒<*,1)k N k >∈>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 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⑴2()0(0)()f x a a f x a ≥⎧>>⇔⎨>⎩2()0(0)()f x a a f x a ≥⎧<>⇔⎨<⎩⑶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⑷2()0()()0()[()]f x g x g x f x g x ≥⎧⎪<⇔>⎨⎪<⎩⑸()0()0()()f x g x f x g x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⑵当0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⑴定义法:(0).(0)a a a a a ≥⎧=⎨-<⎩ ⑵平方法:22()()()().f x g x f x g x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 ①(0);x a a x a a ≤⇔-≤≤≥ ②(0);x a x a x a a ≥⇔≥≤-≥或 ③()()()()()(()0)f xg x g x f x g x g x ≤⇔-≤≤≥ ④()()()()()()(()0)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⑴讨论a 与的大小;⑵讨论∆与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 ①当0a =时 0,0;b c ⇒=>②当0a ≠时00.a >⎧⇒⎨∆<⎩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清单-精品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清单-精品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不等式选讲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b 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 >><<⇒>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 a b a b a b a 110;110>⇒<<<⇒>>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ab +≥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 2a b a b +≥ 2.2a b ab +⎛⎫≤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3a b c ab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0,2b a 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 ①平均不等式:2211222a b a b a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22222211221212()()x y x y x x y y +++≥-+-1122(,,,).x y x y R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时,等号成立.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如211,(1)kk k <- 211,(1)k k k >+ 2212,21k k k k k k =⇒<++- *12(,1)1k N k k k k >∈>++等.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 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⑴2()0()(0)()f x f x a a f x a ≥⎧>>⇔⎨>⎩⑵2()0()(0)()f x f x a a f x a ≥⎧<>⇔⎨<⎩ ⑶2()0()0()()()0()0()[()]f x 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 ⑷2()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⑸()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⑵当0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⑴定义法:(0).(0)a a a a a ≥⎧=⎨-<⎩ ⑵平方法:22()()()().f x g x f x g x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 ①(0);x a a x a a ≤⇔-≤≤≥ ②(0);x a x a x a a ≥⇔≥≤-≥或 ③()()()()()(()0)f xg x g x f x g x g x ≤⇔-≤≤≥ ④()()()()()()(()0)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 ⑴讨论a 与0的大小;⑵讨论∆与0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14、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 ②当0a ≠时00.a >⎧⇒⎨∆<⎩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②当0a ≠时00.a <⎧⇒⎨∆<⎩ ⑶()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 ()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0Ax By 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00(,)x y (如原点),由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0Ax By C ++>(或0)<,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即:同号上方,异号下方.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 (x 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 法二:画——移——定——求: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0:0l Ax By += ,平移直线0l (据可行域,将直线0l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x y 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 y x B B =-+,z B 为直线的纵截距.①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①“截距”型:;z Ax By =+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 z x a -=-③“距离”型:22z x y =+或22;z x y =+22()()z x a y b =-+-或22()().z x a y b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高中数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全)

24
2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 ,

1 k2
1 ,
k (k 1)
1
1
k2
, k (k 1)
2 2k
2 kk
1 k
2 ,
k k1
1
2
(k N * , k 1) 等 .
k k k1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 bx c 0(或 0)
(a 0, b2 4ac 0) 解集的步骤:
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
f (x) g(x)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 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⑴当 a 1时 , log a f ( x) log a g( x)
f ( x) 0 g( x) 0 f ( x) g( x)
⑵当 0 a 1时 , log a f ( x) log a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 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 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推理 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理 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
值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
由于从定义出发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需考虑

【人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清单(7页)

【人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清单(7页)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不等式选讲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a b b a②(传递性)a b,b c a c③(可加性)a b a c b c(同向可加性)a b,c d a c b d(异向可减性)a b,c d a c b d④(可积性)a b,c 0 ac bca , 0b c ac bc⑤(同向正数可乘性)a b 0,c d 0 ac bda ba b 0,0 c d(异向正数可除性)c d⑥(平方法则)0 ( , 1)a b a b n N 且nn n⑦(开方法则)0 n n ( , 1)a b a b n N 且n1 1 1 1a b 0 ;a b 0⑧(倒数法则) a b a b2、几个重要不等式ab①a 2 b 2 2ab a,b R,(当且仅当ab 时取" "号). 变形公式:,(当且仅当a b 时取" "号). 变形公式:a b2 22.a baba,b R ②(基本不等式) 2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 a b 2 a b aba b22.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a b c33 abc(a、b、cR)(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a b c ab bc ca a,b R2 2 2(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a 3b 3c 3 3abc(a 0,b 0,c 0) ⑤(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b a 若则ab 0,2a b ⑥(当仅当 a=b 时取等号)b a若ab0,则2a b(当仅当 a=b 时取等号)b b m a na1⑦ a b n ba m ,(其中ab 0,m 0,n 0)规律:小于 1 同加则变大,大于 1 同加则变小.当0时,或;a x a x 2 a 2 x a x a⑧x a x 2 a 2 a x a.a b a b a b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3、几个著名不等式2 a b a 2 b2aba b 2 2 (1 1 ,a,b R①平均不等式:,当且仅当a b 时取" "号).(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变形公式:ab a b ab; 2 2 (a b)a b2.2 2 22 22 ②幂平均不等式:1a a ... a (a a ... a ) .2 2 22 1 2 n 1 2n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x 2 y 2 x 2 y 2 x x 2 y y 21 12 2 ( 1 2 )( 1 2 )(x , y , x , y R).1 12 2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a b )(c d ) (ac bd) (a,b,c,d R).2 2 2 2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a a a )(b b b ) (a b a b a b ) .2 2 2 2 2 2 21 2 3 1 2 3 1 1 2 2 3 3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 2 ... 2 )( 2 2 ... 2 )a a ab b b (a b a b ... a b )2 .1 2 n 1 2 n 1 1 2 2 n n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是两个向量,则,当且仅当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时,等号成立.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 1 2 ... , 1 2 ...a a ab bbn n 为两组实数. c1,c2 ,...,cn是b1,b2 ,...,bn的任一排列,则a1b n a2b n 1 ...a n b 1 a1c 1 a2c 2 ...a n c n1 12 2 ...n n.a b a b a b(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 1 2 ...a aan 或b 1 b 2 ...bn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x x x x 有1, 2 ( 1 2 ), x x f x f x x x f x f x1 2 ( 1) ( 2 ) 1 2 ( 1) ( 2 )或f ( ) f ( ) .2 2 2 2则称 f(x)为凸(或凹)函数. 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 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1 3 1(a ) (a ) ;2 22 4 2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如1 1 1 1,k k(k 1) ( 1)2 k2 k k,2 2 1 2,2 k k k k k k11 2( *, 1)k N kk k k 1等.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ax 2 bx c 0(或 0) 求一元二次不等式(a 0,b 2 4ac 0)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f (x) g(x) 0 f (x )g(x ) 0f (x) g(x)f xg x( ) ( ) 0g(x ) 0(“或”时同理)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⑴ f (x ) a(a 0) f(x ) 0 f (x )a2⑵ f (x ) a(a 0) f(x ) 0 f (x ) a2⑶f (x ) 0f (x )f (x ) g(x ) g(x ) 0或g(x )2f (x) [g(x)]⑷f (x ) 0f (x ) g(x ) g(x ) 0f (x) [g(x)]2⑸f x( ) 0f (x ) g(x ) g(x ) 0f (x) g(x)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a 1时, a f x a g x f x g x ( ) ( ) ( ) ( )⑵当0 a 1时, a f (x ) a g(x ) f (x ) g(x)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a 1时,f (x) 0 log f (x) log g(x) g(x) 0a af (x) g(x )⑵当0 a 1时,f (x ) 0 log f (x ) log g(x ) g(x )0 .a af (x) g(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aa (a0).a (a0)⑵平方法:f (x ) g(x ) f (x ) g(x).2 2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x a a x a(a 0);①x a x a或x a(a 0);②f (x ) g(x ) g(x ) f (x ) g(x) (g(x ) 0)③④f (x ) g(x ) f (x ) g(x)或f (x ) g(x) (g(x ) 0)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ax 2 bx c 0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⑴讨论a 与 0 的大小;⑵讨论与 0 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14、恒成立问题ax 2 bx c 0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⑴不等式①当a 0 时 b 0,c 0;a 00. ②当a 0 时ax2 bx c 0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⑵不等式①当a 0 时 b 0,c 0;a0. ②当a 0 时⑶f (x ) a 恒成立f (x ) a;maxf (x )a恒成立 f (x)max a;⑷f (x ) a 恒成立f (x ) a;minf (x )a恒成立 f (x)min a.15、线性规划问题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Ax By C 0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x0 ,y0 )(如原点),由Ax By C0 0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Ax By C 0 ( 或 0) 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Ax By C 0 ( 或 0) ,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Ax By C 0 ( 或 0) 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即:同号上方,异号下方.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x、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法二:画——移——定——求: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l0 : Ax By 0 ,平移直线0(据l可行域,将直线l0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第四步,将最优解(x, y)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y xB B,zB 为直线的纵截距.①若B 0,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B 0,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①“截距”型:z Ax By;②“斜率”型:zyx或zybxa;③“距离”型:z x 2 y2或z x 2y2 ;z (x a)2 (y b)2 z x a 2 y b 2( ) ( ) .或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高中数学选修4系列1-4-5知识点总结(全套)

高中数学选修4系列1-4-5知识点总结(全套)

1.课程内容: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

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解题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反证法消去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常用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化归)思想2.重难点及考点: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难点:函数、圆锥曲线高考相关考点: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高中数学 选修4--5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 a b +≥ 2.2a b ab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a b 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 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①平均不等式:1122a 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1122(,,,).x y x y R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时,等号成立. 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 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 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 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 如211,(1)k k k <- 211,(1)k k k >+=⇒<*,1)k N k >∈>等.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 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 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2()0(0)()f x a a f x a ≥⎧>>⇔⎨>⎩2()0(0)()f x a a f x a≥⎧<>⇔⎨<⎩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2()0()()0()[()]f x g x g x f x g x ≥⎧⎪<⇔>⎨⎪<⎩()0()0()()f x g x f x g x ≥⎧⎪>⇔≥⎨⎪>⎩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 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⑵当01a <<时, ()()()()f x g x a a f x g x >⇔<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0).(0)a a a a a ≥⎧=⎨-<⎩ ⑵平方法:22()()()().f x g x f x g x ≤⇔≤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①(0);x a a x a a ≤⇔-≤≤≥②(0);x a x a x a a ≥⇔≥≤-≥或③()()()()()(()0)f x g x g x f x g x g x ≤⇔-≤≤≥④()()()()()()(()0)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 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 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 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⑴讨论a 与0的大小;⑵讨论∆与0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14、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 ②当0a ≠时00.a >⎧⇒⎨∆<⎩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②当0a ≠时00.a <⎧⇒⎨∆<⎩⑶()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 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0Ax By 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00(,)x y (如原点),由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0Ax By C ++>(或0)<,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 (x 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法二:画——移——定——求: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0:0l Ax By += ,平移直线0l (据可行域,将直线0l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x y 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 y x B B =-+,z B为直线的纵截距. ①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 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 ①“截距”型:;z Ax By =+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 z x a-=-③“距离”型:22z x y =+或z =22()()z x a y b =-+-或z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选修4-4数学知识点一、选考内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考试大纲要求:1.坐标系:① 理解坐标系的作用.② 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③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④ 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2.参数方程:① 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②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二、知识归纳总结:1.伸缩变换: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y y 0),(x,x :μμλλϕ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高中数学选修4-5完整版

高中数学选修4-5完整版

高中数学 选修4--5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b a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 d>><<⇒>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 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 2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 a b +≥ 2.2a b ab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正:a 和b 都是正数 定:ab 为定值或a+b 为定值 相等: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a b 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⑥0,2b a 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 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⑦b a 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 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①平均不等式:1122a 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 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时,等号成立.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 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 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如211,(1)k k k <- 211,(1)k k k >+=⇒<*,1)k N k >∈>等.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 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 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2()0(0)()f x a a f x a ≥⎧>>⇔⎨>⎩2()0(0)()f x a a f x a ≥⎧>⇔⎨<⎩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2()0()()0()[()]f x g x g x f x g x ≥⎧⎪⇔>⎨⎪<⎩()0()0()()f x g x f x g x ≥⎧⎪>⇔≥⎨⎪>⎩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⑵当01a <<时, ()()()()f x g x a a f x g x >⇔<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0).(0)a a a a a ≥⎧=⎨-<⎩ ⑵平方法:22()()()().f x g x f x g x ≤⇔≤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①(0);x a a x a a ≤⇔-≤≤≥②(0);x a x a x a a ≥⇔≥≤-≥或③()()()()()(()0)f x g x g x f x g x g x ≤⇔-≤≤≥④()()()()()()(()0)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 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 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 ⑴讨论a 与0的大小;⑵讨论∆与0的大小;⑶讨论两根的大小.14、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 ②当0a ≠时00.a >⎧⇒⎨∆<⎩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②当0a ≠时00.a <⎧⇒⎨∆<⎩⑶()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0Ax By 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00(,)x y (如原点),由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0Ax By C ++>(或0)<,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 (x 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法二:画——移——定——求: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0:0l Ax By += ,平移直线0l (据可行域,将直线0l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x y 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 y x B B =-+,z B为直线的纵截距. ①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 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①“截距”型:;z Ax By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 z x a-=-③“距离”型:22z x y =+或z =22()()z x a y b =-+-或z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讲义(全)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讲义(全)

D. ad
河南森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Senxue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Co.
bc
②已知 a b 0,c d 0, 求证: a b . dc
例 5 若 1 a b 1, 则一定有
A. 2 a b 0 B. 2 a b 1 C. 1 a b 0
D. 1 a b 1
例 6 给出下列命题:① a b a2 b2; ② a b a3 b3; ③ a b a2 b2.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

例 7 实数 a、b、c、d 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 d c; ② a d b c,则 a、b 的大小关系为 4. 利用不等式の基本性质求代数式取值范围
课时二、绝对值不等式
1.绝对值的定义: a 表示数轴上坐标为 a 的点 A 到原点的距离.几何意义
aa 0

a
0
a
0
a a 0
②由定义容易得 ab a b , a a b 0.
例 8 设 f x ax2 bx,1 f 1 2, 2 f 1 4, 求 f 2 的取值范围.
作业 设 f x ax2 c, 4 f 1 1, 1 f 1 5, 求 f 3 的取值范围.
例 9 已知 1 4a 2b 2, 且 3 a b 4, 则 4a 2b 的取值范围是
(7)开方法则: a b 0 n a n b (n N * 且n 1)
例 4 若 a b 0,c d 0, 则一定有
ab
A.
cd
ab
B.
cd
ab
C.
dc
ab
D.
dc
作业 ①若 a b 0,c d 0, 则一定有
1

数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函数与导数函数与导数是数学选修四中的重要知识点。

函数是一个数学概念,表示一个或多个输入值与一个或多个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数学中,常见的函数包括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导数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表示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率。

函数与导数的理解和运用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在数学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工程、经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二章不定积分不定积分是微积分中的重要概念,指对函数进行求积分的过程。

不定积分的结果是一个函数,表示原函数的类别。

不定积分在数学理论、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需要学习不定积分的求解方法和应用技巧,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定理,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章定积分与定积分的应用定积分是微积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函数的面积或曲线下的总长度。

定积分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物理学中的质量、能量、功率等问题,工程学中的曲线长度、曲线面积等问题,经济学和金融学中的收益、成本、效益等问题。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需要学习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理解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掌握定积分的主要定理和相关技巧,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做好准备。

第四章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未知函数及其导数之间的关系。

微分方程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工程学等领域,对于描述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学选修四中,我们需要学习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解法和应用技巧,理解微分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解题方法,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第五章矩阵与行列式矩阵与行列式是线性代数的重要知识点,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矩阵与行列式的研究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涉及了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重要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程内容: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

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解题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反证法消去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常用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化归)思想2.重难点及考点: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难点:函数、圆锥曲线高考相关考点: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辑、充要条件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高中数学 选修4--5知识点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b a > ②(传递性),a b b c a c >>⇒>③(可加性)a b a c b c >⇔+>+(同向可加性)d b c a d c b a +>+⇒>>, (异向可减性)d b c a d c b a ->-⇒<>, ④(可积性)bc ac c b a >⇒>>0,bc ac c b a <⇒<>0, ⑤(同向正数可乘性)0,0a b c d ac bd >>>>⇒> (异向正数可除性)0,0a b a b c d cd>><<⇒>⑥(平方法则)0(,1)n n a b a b n N n >>⇒>∈>且 ⑦(开方法则)0,1)a b n N n >>∈>且 ⑧(倒数法则)ba b a b a b a 110;110>⇒<<<⇒>> 2、几个重要不等式①()222a b a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变形公式:22.2a b ab +≤②(基本不等式)2a b+≥()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到等号).变形公式: a b +≥ 2.2a b ab +⎛⎫≤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要注意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③(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a b c ++≥()a b c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④()222a b c ab bc ca a b R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 ⑤3333(0,0,0)a b c abc a b c ++≥>>>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到等号).⑥0,2b aab a b >+≥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 0,2b aab a b<+≤-若则(当仅当a=b 时取等号)⑦ban b n a m a m b a b <++<<++<1,(其中000)a b m n >>>>,,规律:小于1同加则变大,大于1同加则变小.⑧220;a x a x a x a x a >>⇔>⇔<->当时,或22.x a x a a x a <⇔<⇔-<<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a b a b a b -≤±≤+3、几个著名不等式①平均不等式:1122a b a b --+≤≤≤+,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即调和平均≤几何平均≤算术平均≤平方平均).变形公式:222;22a b a b ab ++⎛⎫≤≤ ⎪⎝⎭222().2a b a b ++≥ ②幂平均不等式:222212121...(...).n n a a a a a a n+++≥+++ ③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1122(,,,).x y x y R ∈④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⑤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2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⑥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2222221212(...)(...)n n a a a b b b ++++++21122(...).n n a b a b a b ≥+++⑦向量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设,αβ 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 当且仅当β 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k αβ=时,等号成立.⑧排序不等式(排序原理):设1212...,...n n a a a b b b ≤≤≤≤≤≤为两组实数.12,,...,n c c c 是12,,...,n b b b 的任一排列,则12111122......n n n n n a b a b a b a c a c a c -+++≤+++1122....n n a b a b a b ≤+++(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当且仅当12...n a a a ===或12...n b b b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 ⑨琴生不等式:(特例: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 x ,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1212,(),x x x x ≠有12121212()()()()()().2222x x f x f x x x f x f x f f ++++≤≥或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4、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有:比较法(作差,作商法)、综合法、分析法;其它方法有: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函数单调性法,数学归纳法等. 常见不等式的放缩方法:①舍去或加上一些项,如22131()();242a a ++>+ ②将分子或分母放大(缩小), 如211,(1)k k k <- 211,(1)k k k >+=⇒<*,1)k N k >∈>等.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2(0,40)a b ac ≠∆=->解集的步骤:一化:化二次项前的系数为正数. 二判:判断对应方程的根. 三求:求对应方程的根. 四画:画出对应函数的图象.五解集:根据图象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正时,小于取中间,大于取两边. 6、高次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分解因式,把根标在数轴上,从右上方依次往下穿(奇穿偶切),结合原式不等号的方向,写出不等式的解集.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0()()0()()()0()0()0()f x f 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 (<≤“或”时同理)规律:把分式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 8、无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2()0(0)()f x a a f x a≥⎧>>⇔⎨>⎩2()0(0)()f x a a f x a≥⎧<>⇔⎨<⎩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2()0()()0()[()]f x g x g x f x g x ≥⎧⎪<⇔>⎨⎪<⎩()0()0()()f x g x f x g x ≥⎧⎪>⇔≥⎨⎪>⎩规律:把无理不等式等价转化为有理不等式,诀窍在于从“小”的一边分析求解. 9、指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⑵当01a <<时, ()()()()f x g x a a f x g x >⇔< 规律: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0、对数不等式的解法⑴当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⑵当01a <<时,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规律:根据对数函数的性质转化. 1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⑴定义法:(0).(0)a a a a a ≥⎧=⎨-<⎩⑵平方法:22()()()().f x g x f x g x ≤⇔≤ ⑶同解变形法,其同解定理有: ①(0);x a a x a a ≤⇔-≤≤≥ ②(0);x a x a x a a ≥⇔≥≤-≥或③()()()()()(()0)f x g x g x f x g x g x ≤⇔-≤≤≥ ④()()()()()()(()0)f x g x f x g x f x g x g x ≥⇔≥≤-≥或规律:关键是去掉绝对值的符号.1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规律:找零点、划区间、分段讨论去绝对值、每段中取交集,最后取各段的并集. 13、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形如20ax bx c ++>且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标准有:⑴讨论a 与0的大小; ⑵讨论∆与0的大小; ⑶讨论两根的大小. 14、恒成立问题⑴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 0,0;b c ⇒=>②当0a ≠时00.a >⎧⇒⎨∆<⎩⑵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①当0a =时0,0;b c ⇒=<②当0a ≠时00.a <⎧⇒⎨∆<⎩⑶()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⑷()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15、线性规划问题⑴二元一次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判断: 法一:取点定域法:由于直线0Ax By C ++=的同一侧的所有点的坐标代入Ax By C ++后所得的实数的符号相同.所以,在实际判断时,往往只需在直线某一侧任取一特殊点00(,)x y (如原点),由00Ax By C ++的正负即可判断出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哪一侧的平面区域.即:直线定边界,分清虚实;选点定区域,常选原点.法二:根据0Ax By C ++>(或0)<,观察B 的符号与不等式开口的符号,若同号,0Ax By C ++>(或0)<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若异号,则表示直线上方的区域.⑵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各个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公共部分. ⑶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z Ax By =+(,A B 为常数)的最值:法一:角点法:如果目标函数z Ax By =+ (x y 、即为公共区域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最值存在,则这些最值都在该公共区域的边界角点处取得,将这些角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到一组对应z 值,最大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大值,最小的那个数为目标函数z 的最小值 法二:画——移——定——求: 第一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可行域;第二步,作直线0:0l Ax By += ,平移直线0l (据可行域,将直线0l 平行移动)确定最优解;第三步,求出最优解(,)x y ;第四步,将最优解(,)x y 代入目标函数z Ax By =+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第二步中最优解的确定方法:利用z 的几何意义:A z y x B B =-+,zB为直线的纵截距. ①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②若0,B <则使目标函数z Ax By =+所表示直线的纵截距最大的角点处,z 取得最小值,使直线的纵截距最小的角点处,z 取得最大值. ⑷常见的目标函数的类型: ①“截距”型:;z Ax By =+②“斜率”型:y z x =或;y b z x a-=-③“距离”型:22z x y =+或z =22()()z x a y b =-+-或z =在求该“三型”的目标函数的最值时,可结合线性规划与代数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选修4-4数学知识点一、选考内容《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高考考试大纲要求:1.坐标系:① 理解坐标系的作用.② 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③ 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理解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④ 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通过比较这些图形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理解用方程表示平面图形时选择适当坐标系的意义. 2.参数方程:① 了解参数方程,了解参数的意义.② 能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二、知识归纳总结:1.伸缩变换:设点),(y x P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0(,y y 0),(x,x :μμλλϕ的作用下,点),(y x P 对应到点),(y x P ''',称ϕ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