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资本市场中资金价格体系的革命,是我国金融产业逐步走向市场的必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整个金融部门乃至全社会经济达到均衡。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率自主权的同时,也隐藏着更大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将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新的冲击和更大的挑战。本文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和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出发,从息差、利率风险、利率定价和产品研发四个方面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的影响,并得到了利率市场化将会增加风险控制难度和管理效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中国银行的持续、协调发展。
1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自从二战爆发以后,大部分的国家都经历了从利率的管制到市场化的进程。从发达的国家来看,利率的的市场化只要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原有的体制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在加上一波又一波的景荣创新的浪潮在规避着传统的利率的管制,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对旧的利率管制的方式进行否定。从发展中的国家来看,他们为了追求经济的超常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的低利率的管制政策,然后通过强制储蓄的方式来将工业化的资金集中起来,长此以往下来,不仅降低了储蓄的积极性,还刺激了投资的需求,所以就会产生资金紧缺和资金低效使用并存的现象,这种金融的压抑严重制约了发展中国家金融效率的发挥。
一、利率市场化理论
(一)利率市场化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逐步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以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结合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金融市场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基本步骤,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积极探索建立利率的调整机制
我国的利率调整在改革开放之前只有4次,可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进行了20多次的调整。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对于利率调整政策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增强,而且利率的调整依据也从物价上涨的幅度转向了综合考虑物价上涨的幅度、储蓄存款的增长率和经济的增长率等等因素。
2.逐步实现部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
我国在1993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与《中共中央银行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两个决定最先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的基本设想进行了确定。1996年国债发行的市场化促进了市场化的国债发行的利率的形成;全国的银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