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导学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问题式导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让问题教学贯穿课堂

《摩擦力》的教学案例——“问题式导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让问题教学贯穿课堂
教学 过程 :
法 ” 这样 , 生通 过操 作 观察 分析 , 历 了 整个 验证 过 程 , 。 学 经 在 获 得结 论的 同时 , 了解 了一 种科 学研 究 的方 法。 最 后不 失时机 的 引导 学生 分析 实验 数据 得 出结论 。 师 :影 响摩 擦 力 的因 素我们 探 究 出来 了 ,根据 自己 的操
“ 问题式导学模式” 在物理教学 中的应用——让问题教学贯穿课堂
0 10 山西 省襄 汾 县襄 汾二 中 4 50
自 20 0 9以来 新课 程改 革在 我 校如 火 如荼 的 进行 着 , 的 新 课 程 改革 旗 帜鲜 明 的提 出 了发挥 学 生主体 性 , 生 会 的 不讲 , 学
不 会 的点 拨 , 辅助 , 教 师从讲 台上请 下 来 , 把 走在 学 生 中 , 这一 举 措 赢得 了广大 教 师的 喝彩 , 放 了教 师 , 活 了学 生。 于是 解 激 “ 问题 式导 学 模式 ” 运 而生 , 么 , 应 那 我们 在 教学 过程 中应 该如 何 贯 彻运 用 问题 式导 学 ,从 而调 动 学生 学 习 的主动 性 和 积极 性 , 学生 真正成 为学 习的主 人呢 ?现 结合 《 擦力 》 使 摩 一节 的教
① 观察 有 关摩擦 现 象 ② 经历 探 究摩 擦力 的大小 与 什么 因素 有关 的 实验过 程 。 ③ 经历 制定 计 划设计 实验 的过 程 , 习控 制变 量的 方法 。 学
教 师追 问 : 实验 为什 么要 保持 其 它因 素不 变 , 改 变一 在 只
个 因素做 实验 呢? 最后 根 据学 生 的回答 归纳 : 响摩 擦 力 大小 的 因素 较 多 , 影 在研 究 某一 因素 的变化 怎样 影 响摩 擦 力 时 ,必须 保 持其 他 因 素 不变 ,这就 是在 研究 多 因素 问题 时 必须 注 意 的 “ 制 变量 控

谈问题导学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构建

谈问题导学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构建

谈问题导学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构建发布时间:2021-10-05T03:01:21.453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 08月第08期目录作者:俎文花[导读] 问题导学法开展物理知识的教学,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层进行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启发,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让他们懂得应该如何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阳信县第一中学(山东滨州)251800摘要:问题导学法开展物理知识的教学,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层进行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启发,侧重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体验通过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让他们懂得应该如何自主学习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关键词:情境;问题;错误;重难点;物理前言: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是随着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学习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学习思维。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的使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探究,指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和运用学习的知识,促使学生根据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创新探究,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学习过程中能自主解决学习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逐渐引入到教师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音频资料能很好地为学生展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欲望。

进行创新式的导入新课,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遵循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尝试调整问题导学的教学难度,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欲望,教师对学生设置的问题要有层次,避免思维能力薄弱的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恐惧心理。

问题导学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以“初中数学4.1 比例线段(3)”为例

问题导学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以“初中数学4.1 比例线段(3)”为例

2022年第6期教育教学1SCIENCE FANS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问题导学法教学,是指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多维度思考,逐步完善认知结构,达到深度学习的教学。

本文以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1比例线段(3)”为例,探索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1 初中数学教学各要素分析1.1 初中生的学习特点与现状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科目多,各科作业时间总和增加。

学生在学习上疲于奔命,容易陷入机械式学习,对数学概念、定理只是背一背、记一记、不知所以然,解题时不会正确运用,不能形成明确清晰的思路。

1.2 数学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学好数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有更严密的逻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讲课、做题、订正反馈、再做题”模式,认为熟能生巧,在做题中学生会理解知识;认为互动教学会浪费时间,在课堂上不重视对概念、定理的教学。

这有三大弊端。

第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不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第三,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1.3 问题导学法下的深度教学探究“深度教学”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问题是深度教学的核心。

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以提问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新的知识,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实现开放式、有效性的深度教学的一种方法。

笔者认为问题导学法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导学问题的指向性,教学活动的创造性以及适时的教学拓展[1]。

1.3.1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理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学习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感受知识的本质、学习的意义,进而参与到学习中。

1.3.2 设定导学问题,明确思维发展方向概念、定理的理解与运用需要不断地体验、探究、反思、归纳。

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用导学案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学习的教学方案。

它主要体现在“导”字,导以兴趣,导以目标,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促使“教”围绕着“学”转,以学定教,充分释放学生天性,深刻挖掘学生潜能,给予学生启迪和感悟,给予学生收获和快乐,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读书,陶醉在课堂,陶醉在学科中,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很大限度提高课堂效果。

一、导学案教学体现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的基本教学模式是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同时把教师教学过程文字化,使学生自学的时候更有章可循,利于掌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内容。

上每节新课之前,先要求学生把导学案做一遍,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积极完成所有的预设问题,同时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就掌握了基础知识,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课前准备。

当学生走进课堂时已不再对课堂内容感到陌生,而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备知识。

课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觉地参与到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让学生从课前预习回到课堂中再认识、再发现,走向深入,品尝成功。

这里没有教师华美陈述式的讲解,导学案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成了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为学生指明路线和方法,特别是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感受,尝试成功的喜悦。

长此以往,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为学生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进而达到我们目标——“教是为了不教”。

二、导学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把学习任务当作一件令人愉快的礼物来接收,才能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导学案的设计就是从有趣的材料设问开始的。

“问题式”教学在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初探

“问题式”教学在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初探
刻体 会 到物 理 就 在 自己身 边 , 生 产 技 术 和 社 会 生 活 密 与
上活跃起来了 , 议论纷纷 。此 时, 提 出一个 问题 : 可 同学 们刚才观察 到 的现象与 那些 物理知 识有关 ?同学们 通
过 思考 , 纷 举 手 回答 : 可 以 改 变 物 体 的 形 状 ; 音 由 纷 力 声

物 理“ 问题 式 ” 学 的 一般 操 作 环 节 教
1 激 “ ” 问。 入 课题 . 趣 设 引
“ 良好 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能否 巧妙 地创设 问题 , 情境 , 直接影响着 “ 问题 式” 学 的课 堂效 果 , 直接影 教 也 响着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和 探究 热 情 。因此 , 创设 问 题情 境, 激发学 生思 维是 “ 问题式 ” 教学 的起 点 , 是关 键 。 也 创设问题情 境要 精心 挑选 情 境材 料 , 既要 体 现教 材 的

生主动参 与到课 堂 学 习 中去 , 学 生处 于 一个 自主探 使 究、 合作 互动 的过程 , 这样 有利 于培养学生 的 自主学 习
能力 。

可 以设 计如 下问题 : 压力 的作用效 果用什 么物理量 ①. 表示?②什么 叫压强 ?压 强 的计算 公式 是什 么?单位
是什么?③用什 么方法可 以增 大压强 , 用什 么方法可 以 减小压 强?引导学 生把零 散 的、 不系统 的知 识 , 内在 按 联 系和逻辑顺序进行系统整 合 , 构建知识 网 。这样 既可 以从宏观上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体 系 , 又可 以提高学 生整
实验 : 把一 气球 吹胀 , 手指 压 , 破 , 用 不 用针 轻 轻 一碰 ,
“ 的 一 声 就 破 了 。学 生 看 到 现 象 , 到 响声 , 维 马 嘭” 听 思

提倡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构建课堂有效教学

提倡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构建课堂有效教学

提倡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构建课堂有效教学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作为一种新的课改模式,对于打造有效课堂有很大的推动意义。

标签:新课程;课堂改革;双层次问题导学;有效教学“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课题研究者是晋中市地理教研员尹宏伟老师率先提出来的,其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为主,从学出发,为学服务,以学论教的方向,以问题驱动思维,以导学案落实规范为抓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宗旨就是解决高中学生“有知识不会用,会说不会写”的高考瓶颈。

课题中的四大要素:双层次、问题、导、学,使课堂目标明确化,问题层次化,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课堂有效化,运用该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课堂改革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编制学案—导入新课—基础层次问题解决—自主检测—迁移应用层次问题解决—能力检测—知识建构。

这七大环节中以基础层次问题解决—自主检测—迁移应用层次问题解决—能力检测为核心,知识建构为落脚点,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中由浅入深的双层次问题的体现,促进了学生的有效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质疑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差异性的考虑,在学案中我设置“问题”一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解决学生的预习疑问,课堂中组织学生有效活动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学生质疑的问题也有差异性。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解决疑问。

针对基础性问题的质疑,以小组交流活动完成,所谓“兵教兵”;针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则以小组讨论探究为主,而对各小组的共性疑问经学生讨论后各小组板演展示,组内同学完善补充,最后组间评判形成成果,班级共享,两个不同层次的交流、谈论。

从而实现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而非形式化。

三、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能着急,而是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意识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的线索,这也是问题导学法基本的学习过程,并且这一线索将贯串数学教学的始终。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讨论问题,最后由数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讨论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升,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充实。

(二)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弊端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切学习活动都按照教师的课前预设来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而且,数学教师很少给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缺乏必要的指导,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不断设疑、释疑的过程中逐渐进入深度学习,更加深刻地领会数学知识的内涵,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有利于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学,重知识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这也使得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强,这也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相违背。

而问题导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本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去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知识探究的欲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革新观念,明确问题导学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初中数学教师要革新教学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明确问题导学的目标,精心预设问题,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认为“问题链·导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有可为。

本文在解析了“问题链·导学”的核心概念、基本流程、设计理念以及与“问题教学法”的区别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问题链·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最后作了实践反思。

关键词:问题链·导学模式科学教学一、“问题链·导学”的涵义解析1.核心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在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认为“问题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大有可为。

“问题链·导学”其实是把课堂教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调整,形成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用“问题”激发思考,用“链”将问题引向深处,用“导学”实现从问题到学习的升华。

“问题链”是方式,“导学”是目标。

“问题链·导学”并不是简单地对学生随机性地提出几个问题,而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以学习目标为核心设置出连环性的问题,通过多层次分析,达到教学的目的。

各个问题都会形成一个推动力,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并且把问题与学习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按照不同课型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标、不一样的学生心理特点,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巧妙地设置问题,灵活、有序地排列出一串问题,那将使学生的思维一次比一次推向高潮。

让他们在充满好奇、快乐的情境中学习,不仅仅可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多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增强探究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故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中提倡“问题链·导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2.基本流程。

“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师生互动,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引导分析——解决问题——启发思维——生成问题……把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串“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教学。

几种有效的导学方法

几种有效的导学方法

第三步: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 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 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 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 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 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 生解决.
第四步:精讲释疑


在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 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用精炼的语言,讲精要的内容. 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三讲三不讲。 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尽量通过点拨让学生自主解决 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 能力. 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 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创设安全的教学环境。
概念图
归纳小结:基因和性状的概念系统图
基 因 控 制 决 +环境

生定决定 Nhomakorabea控

控 制
表现型
相对性 状
3、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 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教学的四要素
为了更好地揭示建构教学的本质,建构主义思想 家们提出了教学过程必须要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1)教学情境。建构主义指出,教学环境中的情境 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 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安排,而 且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 题的设计,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 要内容之一,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 经验。

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问题导学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来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问题导学,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升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的角色也因此发生了转变,更多地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问题导学的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具体而有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未来,问题导学将继续发展,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性,将持续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物理、自主学习、教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角色、实际效果、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问题导学的概念问题导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导学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在问题导学中,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实现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问题导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和深入地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问题导学,学生可以在实际问题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1.2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自主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学习的核心概念和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导学案的定义与特点导学案是指针对某一课程内容或主题的学习进行整理、编写的一份教学辅助材料。

它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特点:1. 针对性强:导学案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编写与设计,使其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2. 问题导向:导学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3. 自主性与合作性:导学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4. 实践性强:导学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引发兴趣:导学案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活动等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2. 激发思考:导学案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展,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3. 引导学习:导学案通过提供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4. 巩固知识:导学案设计了一系列的巩固性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培养能力:导学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导学案的编写方法编写导学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性: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确定导学案的内容和设计,使其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学习。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

如何正确运用“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依据,运用具体的问题组织学生有效的自学、共同分析、探讨和研究,从而推断出正确结论的课堂教学模式。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是: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师讲会的。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的目标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展示问题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自学问题就是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自学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根据教师展现的问题情景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

这一环节要防止设置自学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

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

2、学生自学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改变学生过去那种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思维迟顿的学习方式,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通过每节课让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白学习要靠他们自己,使学生感受学会知识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乐学好思。

坚持“问题式导学”教学模式,坚持让学生自学,学生就会发现并且提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当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掌握了自学这种学习方法,将会受益一生。

这一环节要防止以下误区:一是自学走过程,时间安排不足。

二是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

学生自学时一定不要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3、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语言解答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天赋等才能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同时克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

合作学习的形式有二种:一是提问与评价。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这种教学法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从而达到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在于以问题为起点,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学知识和方法。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法更广泛的运用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2.让学生探究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规律、探究性思维等方法,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在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一项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归纳,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

4.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问题导学法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之,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问题导向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问题导向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索篇•教学研究问题导向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舒勇强(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八中,甘肃兰州)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初中物理教学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根本,以物理知识体系作为教学载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新兴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而素质教育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所以,在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问题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问题导向式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导向式学习的概况问题导向式学习是以学生作为教学核心,以日常生活和真实事件作为辅助教具,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单向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同时提升个人理解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其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率先提出有关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问题导向式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对客观知识的理解,能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式学习的注意事项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方式时,要重视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引导作用,主要引导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学会自己整理和归纳知识点。

教师为了提升问题导向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水平。

三、问题导向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策略1.明确问题导向教学模式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

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教材内容,看这部分教学内容具体适合哪种教学方式,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与静止”这部分内容时,物理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和复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找一些运动与静止的相关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5.3串联和并联说课稿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难题。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规律和应用。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有针对性的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通过学习电路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在课程体系中,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串联电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2.并联电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
3.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4.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2)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一个电池、一个灯泡和一根导线。然后提出问题:“如何使这个灯泡更亮?”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2.生活实例:分享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例子,如家庭电路、圣诞树上的彩灯等,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障碍

几种有效的导学方法

几种有效的导学方法

③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思考。使学生 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 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 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学案上要有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 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 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 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试管中发出荧光
,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管中不发出荧光。
(1)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

(2)上述对照实验说明: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 能转变
成 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直接

提供;

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实验结论:

概念图
归纳小结:基因和性状的概念系统图
着丝点分裂为二,每个染色体的 _________分开,成为两个_________

两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式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实验”学案
实验材料 两种肺炎双球菌
比较项目 图示
R型细菌
S型细菌
菌落
菌体
多糖类的荚膜
多糖类的荚膜
实验过程
毒性
毒性
毒性,
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

思(考1):对比④分到无析小毒鼠第性体①的内R、型,②活小组细鼠说菌明与,什加并热么从杀?小死鼠的身S体型内细分菌离混出合后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式导学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

常常听学生说,上物理课时听得懂,下课不会做;老师也常常听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

本学期我通过对所确立的课题—《问题式导学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开学初进行了开题理论的论证后,并进一步做了研究和学习,同时布置教学科研任务,在教学中作了大胆尝试和实践,现将本学期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总结如下:
一、挖掘教材设计问题激发思维突出主体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

中学生有很强的
求知欲,时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正是这些思想和认知问题驱动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真理。

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感受是—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释疑解惑,进一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电磁感应的知识后,对电磁感应中电能的来源和转化过程产生疑惑。

我就在《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线框在非匀强磁场中的摆动会很快减弱?同学们很快想到:安培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接着我又问: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呢?通过这些问题的层层设问和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使之成为有序的思维训练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物理观点、概念、规律等理论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主动学习者。

例如,我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根据伽利略反驳亚里斯多德的观点,设计成这样的问题:假如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越轻的物体下落得越慢,那么将这个重物和这个轻物拴在一起,快慢情况又如何呢?有的同学说,两物相加更重了,应该下落得更快;有的同学说,重物的下落由于受到轻物的牵制,下落肯定要比原来慢。

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寻找正确的答案。

这样通过认真地挖掘教材,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来开展
学习活动,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

同时对那些在学习上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从本质上讲就是缺少主体性思维。

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本学期,我们通过对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和探讨,进一步认识到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单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

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

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构建物理过程和物理模型。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

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匀减速问题、竖直上抛问题、斜面动力学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
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优化问题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感受到,问题导学法,不仅仅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所提出的问题要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也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

问题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

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

问题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

问题设计又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即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

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
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

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

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

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