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合集下载

塑料复合膜穿刺强度实验过程及装置设计

塑料复合膜穿刺强度实验过程及装置设计

三泉中石
塑料复合膜穿刺强度实验过程及装置设计
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的耐穿刺力是包装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于蒸煮肉制品包装,内容物中禽类肉制品,其中骨头对包装材料有较强的穿刺能力,因此要对复合膜的穿刺强度进行检测,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包装袋产生影响致使事物变质或泄露。

因此,很多的食品包材厂家及食品生产企业将包装袋的穿刺强度试验作为必检项目之一。

其试验方法在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有明确规定。

穿刺强度实验过程:
将直径为100mm的试片安装在样膜固定夹环上,然后用直径1.0mm,直径顶端半径为0.5mm的钢针,以(50±5)mm/min的速度去顶刺,读取钢针穿透试片的最大负荷。

测试片数5个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

穿刺强度试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穿刺力测试仪的装置设计
仪器规格:穿刺力测试仪CCY-02。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纸包装纸容器等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纸包装纸容器等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食品用纸包装纸容器等制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1抽样方法按产品种类规定的、同一型号、同一规格、同一批次企业出厂检验合格(或以任何方式证明合格)的产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膜袋(非复合膜):抽样基数应不少于IOOo平方米或40卷。

在流通领域抽样时,抽样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同一批次合格产品中抽取15平方米【整包装产品不拆分最小销售包装进行抽样,抽取的(最小销售包装数X每包装平方数)应能覆盖抽样数量】或5卷,其中10平方米(3卷)作为检验样品,5平方米(2卷)作为备用样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膜袋(非复合袋):抽样基数应不少于IOOO个。

在流通领域抽样时,抽样基数满足抽样数量即可。

同一批次合格产品中抽取200个袋子【整包装产品不拆分最小销售包装进行抽样,抽取的(最小销售包装数X每包装个数)应能覆盖抽样数量工其中100个作为检验样品,100个作为备用样品。

复合膜:抽样基数不少于50卷,每批膜不超过50000平方米。

同一批次合格产品中抽取15平方米【整包装产品不拆分最小销售包装进行抽样,抽取的(最小销售包装数X每包装平方数)应能覆盖抽样数量】,其中10平方米作为检验样品,5平方米作为备用样品。

复合袋:抽样基数不少于500只,每批袋不多于只。

同一批次合格产品中抽取200个袋子【整包装产品不拆分最小销售包装进行抽样,抽取的(最小销售包装数X每包装个数)应能覆盖抽样数量】,其中100个作为检验样品,100个作为备用样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瓶及瓶坯):瓶:抽样基数不少于500个,每批不超过50万个。

同一批次合格产品中抽取50只(其中30只作为检验样品,20只作为备用样品),并配套同等数量瓶盖。

瓶坏:抽样基数不少于150个,每批不超过200万个。

同一批次合格产品中抽取50只(其中30只作为检验样品,20只作为备用样品),并配套该规格瓶坯吹塑成型的瓶子30只。

塑料工具抽样基数不少于IOOO个,每批不超过10万个,抽样数量为100个。

解读GBT10004包装复合腊

解读GBT10004包装复合腊

解读新国标GB/T10004-2008(2009-9-29)作者:张烈银一、引言新的国家标准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自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我本人也是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最近几个月中,有很多制造蒸煮袋企业的老朋友,都来电咨询相关内容。

其中最集中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这个新国标为什么不适用于含铝箔的三层(PET/AL/CPP或OPA/AL/CPP)、四层(PET/AL/OPA/CPP或OPA/AL/PET/CPP)以及三层塑料结构(PET/OPA/CPP、OPA/PET/CPP或PET/OPA/HDPE)的产品?第二个是残留溶剂量为什么要“小于5mg/M2、苯类溶剂不检出”?第三个是如何去贯彻执行?前段时间里,在某些相关会议上,我对上述三个问题作过演讲,现在将它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因为GB /T 10004 原来是耐蒸煮复合膜、袋的专业产品标准,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蒸煮袋(Retort Pouch ) 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制定该产品标准的变迁情况。

1、蒸煮袋发展的历史1) 国际上的发展历史: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下半期,主要为军事目的研发出了“软罐头(Soft Can)”及其包装的蒸煮食品。

日本——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采用美国技术的“软罐头”及其包装食品工业化、市场化、民用化,成为产量最大的国家。

欧州——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生产“软罐头”及其包装食品,实现了工业化和市场化。

2) 中国的发展历史:(1) 1979年,为了军事和旅游业的需要,立题研制“蒸煮袋”及“蒸煮袋包装食品”。

(2) 1981年研制成功“耐高温蒸煮袋”及“蒸煮袋包装食品”。

(3)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生产成长期,现在遍地开花结果。

2、中国的相关标准变迁情况开始几年,我国没有蒸煮袋产品统一的专业标准,大多参照美国制罐公司、日本东洋制罐株式会社和日本藤森工业株式会社等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指标,一直到1988年才由无锡彩印厂负责制订了国家标准。

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聚丙烯珠光膜(CPP)、流延聚丙烯薄膜(CPP)中的两种或三种为基材,经或不经印刷,后经干法复合、分切、熟化等工艺制成的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及由该复合膜经制袋工艺制成的食品包装用多层复合膜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037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038 塑料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压差法GB/T 1040.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三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QB/T 2358 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 6673 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880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GB/T 23887 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生产企业通用良好操作规范GB 3160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测定GB 31604.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总迁移量的测定GB 3160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其制品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的测定GB 31604.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3 分类3.1 按材料结构按材料结构不同分为A类: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B类: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丙烯珠光膜(CPP);C类: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薄膜(VMPET)/流延聚丙烯薄膜(CPP)。

GBT10004标准关于包装塑料复合膜穿刺强度测试方法

GBT10004标准关于包装塑料复合膜穿刺强度测试方法

GB/T10004标准关于包装塑料复合膜穿刺强度测试方法塑料薄膜或复合薄膜的耐穿刺力是包装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于蒸煮肉制品包装,内容物中禽类肉制品,其中骨头对包装材料有较强的穿刺能力,因此要对复合膜的穿刺强度进行检测,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包装袋产生影响致使事物变质或泄露。

因此,很多的食品包材厂家及食品生产企业将包装袋的穿刺强度试验作为必检项目之一。

其试验方法在《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有明确规定。

穿刺强度检测使用仪器介绍XLW(PC)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适用于塑料薄膜、胶粘剂、胶粘带、不干胶、医用贴剂、离型纸、保护膜、组合盖、背板材料、无纺布、橡胶、纸张纤维等产品的拉伸、剥离、变形、撕裂、热封、粘合、穿刺力等性能测试。

XLW(PC)是一款专业用于测试各种软包装材料拉伸性能等力学特性的电子拉力试验机;其超高的精度(0.5级)保证了测试的准确性;七种独立试验程序、多种规格力值传感器、以及七档试验速度选择,可以满足用户的各种试验条件;智能的操作软件不仅方便用户操控设备,还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和比对等实用功能。

抗穿刺测试原理:将试样固定在夹具上,安装在动夹头上的穿刺针穿刺试样,通过位于动夹头上的力值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测试并记录穿刺过程中的力值变化。

测试方法介绍1、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准备试样,裁取直径为100mm的试样(标准要求5片)并安装到夹具中;试样要厚度均匀,无皱折、褶痕、污渍及其它明显缺陷。

2、在设备上安装夹具和合适的穿刺针。

该标准要求用直径1.0mm,直径顶端半径为0.5mm 的钢针。

3、设置试验参数和试样参数,选择合适的试验速度开始试验。

标准要求以(50±5)mm/min 的速度去顶刺。

4、点击开始试验选项,试验开始。

设备自动计算、显示最终的试验结果。

测试片数5个以上,取其算术平均值。

Labthink兰光,专业致力于为包装、食品、医药、日化、印刷、胶粘剂、汽车、石化、生物、建筑及新能源等领域客户提供行业咨询、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风险控制解决方案。

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

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

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1.GB/T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照射,距热源不小于1m,堆放合理。

产品保质期自生产之日起一年。

2.GB/T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0)薄膜》薄膜应保存在整洁、干燥的库房内,妥善堆放,远离热源,不能受强烈阳光直接照射,贮存期限从生产日期起不超过半年。

3.YBB00212005《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袋密封,保持于清洁,通风处。

4.GB/T17590-2008《铝易开盖三片罐》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2年。

5.QB/T3811-1999《塑料打包带》产品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仓库、产品应距离热源2m以上,不宜重压(正常堆码除外)。

自生产日期起贮存期为一年半。

6.GB/T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应避免雨雪、暴晒、受潮和污染,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底层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00mm。

短暂露天存放时,应有必要的防雨防晒等措施。

7.GB/T6544-2008《瓦楞纸板》应避免雨雪、暴晒、受潮和污染,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底层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00mm。

贮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

8.GB/T7705-2008《平板装潢印刷品》、GB/T17497.1-2012《柔性版装潢印刷品》贮存环境要通风防潮、防尘防晒、防油、防霉、防腐蚀气、防液体,不能重压。

贮存期一般自生产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9.GB/T3562-1999《500ml冠形瓶口白酒瓶》、GB/T24694-2009《玻璃容器白酒瓶》、QB/T3563-1999《500ml罐头瓶》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应远离有异味、腐蚀性和有毒的物品。

复合膜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执行标准明细表

复合膜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执行标准明细表
复合膜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执行标准明细表
表1明示执行标准为GB/T 10004-2008的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序号
检验项目08
2
断裂标称应变
GB/T 10004-2008
3
剥离力
GB/T 10004-2008
4
热合强度
GB/T 10004-2008
标识位置
GB 4806.1-2016
表5其他食品接触用复合膜、袋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1
感官指标
GB 9683-1988
2
甲苯二胺(4%乙酸)
GB 9683-1988
3
蒸发残渣(4%乙酸)
GB 9683-1988
4
蒸发残渣(正己烷)
GB 9683-1988
5
蒸发残渣(65%乙醇)
GB 9683-1988
GB/T 28117-2011
11
袋的跌落性能
GB/T 28117-2011
12
感官要求
GB 4806.7-2016
13
总迁移量
GB 4806.7-2016
14
高锰酸钾消耗量(水)
GB 4806.7-2016
15
重金属(以Pb计,4%乙酸)
GB 4806.7-2016
16
脱色试验
GB 4806.7-2016
19
重金属(以Pb计,4%乙酸)
GB 9683-1988
20
溶剂残留量总量
GB/T 10004-2008
21
苯类溶剂残留量
GB/T 10004-2008
22
标签标识
标识内容

调味料软包装袋质量检测可参考的测试标准介绍

调味料软包装袋质量检测可参考的测试标准介绍

调味料软包装袋质量检测可参考的测试标准介绍调味料所使用的软塑包装袋,包含共挤工艺制成的黑白膜、干式复合法制成的塑料复合膜等,可遵奉并服从的软塑包装产品标准紧要有以下几项:(1) BB/T 0041—2024 《包装用多层共挤隔绝膜通则》:适用于除医药包装外的以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二氯乙烯(PVDC)、聚酰胺(PA)等隔绝性树脂与其他树脂通过共挤工艺生产的具有隔绝性能的多层复合包装膜。

如隔绝类黑白膜。

(2) QB 1231—1991 《液体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或其混合物为紧要原材料子,经过吹塑、印刷、分切制得的薄膜,如非隔绝性黑白膜、乳白膜。

该类薄膜可用于包装自动灌装的牛奶、豆奶、酱油、豆腐、饮料,不宜用于包装食醋、油脂。

(3) GB/T 10004—202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式复合、挤出复合》:适用于食品和非食品包装用塑料与塑料复合膜、袋,但不适用于塑料料子与纸基或铝箔复合制成的包装膜、袋,也不适用于湿法复合以及直接用共挤复合工艺制成的塑料薄膜、袋。

(4) GB/T 28118—2024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适用于厚度小于0.25mm使用温度在70℃以下的以塑料、铝箔为基材复合而成,供食品包装用的膜、袋。

(5) GB/T 28117—2024 《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适用于厚度小于0.30mm、以食品级包装用树脂通过共挤工艺生产的多层食品包装用非印刷膜、袋。

(6) QB/T 1871—1993 《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适用于由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或膜,经挤出复合或干法复合而制成复合膜、袋。

紧要用于抽真空、充气、冷冻、低温灭菌包装和一般包装用膜、袋。

(7) 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适用于由纸、塑料薄膜或铝箔经胶黏剂(聚氨酯或改性聚丙烯)复合而成的食品包装袋。

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

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

包装材料相关标准贮存条件及贮存期限1. GB/T 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照射,距热源不小于1m,堆放合理。

产品保质期自生产之日起一年。

2. GB/T 10003-2008《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0薄膜》薄膜应保存在整洁、干燥的库房内,妥善堆放,远离热源,不能受强烈阳光直接照射,贮存期限从生产日期起不超过半年。

3. YBB00212005《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内包装用低密度聚乙烯固体药用袋密封,保持于清洁,通风处。

4. GB/T 17590-2008《铝易开盖三片罐》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2年。

5. QB/T 3811-1999《塑料打包带》产品应贮存在通风阴凉、干燥的仓库、产品应距离热源2m以上,不宜重压(正常堆码除外)。

自生产日期起贮存期为一年半。

6.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应避免雨雪、暴晒、受潮和污染,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底层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00m m。

短暂露天存放时,应有必要的防雨防晒等措施。

7. GB/T 6544-2008瓦楞纸板》应避免雨雪、暴晒、受潮和污染,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底层距地面高度不小于100m m。

贮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8. GB/T 7705-2008《平板装潢印刷品》、GB/T17497.1-2012《柔性版装潢印刷品》贮存环境要通风防潮、防尘防晒、防油、防霉、防腐蚀气、防液体,不能重压。

贮存期一般自生产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9. GB/T 3562-1999《500ml 冠形瓶口白酒瓶》、GB/T 24694-2009《玻璃容器白酒瓶》、QB/T3563-1999《500ml罐头瓶》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应远离有异味、腐蚀性和有毒的物品。

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检测有什么方法呢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有哪些

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检测有什么方法呢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有哪些

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检测有什么方法呢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有哪些拥有可靠的机械性能,是包装袋对内装物实施最好保护的基本指标,如果包装袋的机械性能不达标,在使用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破损,进而有可能发生内装物泄露的情况。

所以,软包装企业在产品出厂之前会对其各项机械性能进行严格测试,而且还会考核用于软包装生产的几乎所有材料的各项机械性能指标。

检测橡塑材料检测实验室可塑料包装袋机械性能检测服务。

作为第三方检测中心,机构拥有CMA、CNAS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

塑料包装袋剥离强度剥离强度又称为复合强度或复合牢度,主要考察复合膜层与层之间的黏合强度。

复合膜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干式复合和无溶剂复合,膜间黏合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复合软包装的强度、阻隔性和使用寿命。

如果黏合强度过低,由其生产的软包装则极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层间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泄露等问题。

剥离强度的测试标准应参照GB/T 8808-198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当复合膜层间不能完整剥离或复合层发生断裂时,其剥离强度判为合格,但前提需确保复合膜的拉伸强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塑料包装袋热封强度热封强度用于评定薄膜与薄膜或薄膜与其他基材(如铝箔等)进行热封时的质量。

软包装一般采用热压封合的方法进行封装,包装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热封质量。

在产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若软包装的热封强度太低,可能会导致封口开裂,从而发生泄漏等问题。

热封强度检测试验标准应参照QB/T 2358-199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种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封强度的测定。

塑料包装袋直角撕裂强度直角撕裂强度一般用来考核塑料薄膜的抗撕裂能力,是指对标准试样施加拉伸负荷,使试样在直角口处撕裂,测定试样的撕裂力。

直角撕裂强度测试的依据是QB/T 1130-1991《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该标准适用于薄膜、薄片及其他类似的塑料材料。

如果试样太薄,可采用多片试样叠合起来进行实验,但单片和叠合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可比较。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最新国标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最新国标

1范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围本文件规定了塑料材料之间用复合工艺制成的包装用复合膜、袋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与塑料复合膜、袋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本文件不适用于塑料材料与纸基或铝箔复合制成的塑料薄膜、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037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杯式增重与减重法GB/T1038.1塑料制品薄膜和薄片气体透过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差压法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241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6672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的测定机械测量法GB/T6673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7705平版装潢印刷品GB/T7707凹版装潢印刷品GB/T880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GB/T8809塑料薄膜抗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10006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的测定GB12904商品条码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GB/T14257商品条码条码符号放置指南GB/T14258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检验GB/T15171软包装件密封性能试验方法GB/T17497.2柔性版装潢印刷品第2部分:塑料与金属箔类GB/T18348商品条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的检验GB/T19789包装材料塑料薄膜和薄片氧气透过性试验库仑计检测法GB/T21302-2007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26253塑料薄膜和薄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红外检测器法GB/T33259数字印刷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GB/T35773包装材料及制品气味的评价GB/T37841塑料薄膜和薄片耐穿刺性测试方法QB/T1130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QB/T2358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气相色谱分析溶剂残留最新指标要求

气相色谱分析溶剂残留最新指标要求

气相色谱分析溶剂残留最新指标要求
GB/T 10004-2008标准于2009年8月1日正式实施,自实施后所有包装用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材料的溶剂残留标准将有更为严格的规定。

GB/T 10004-2008新标准中明确规定:溶剂残量总量小于5mg/m2,其中苯类溶剂不检出。

这与以前旧标准对溶剂残留量要求小于10mg/m2,苯类小于3mg/m2的要求更为严格。

企业面对最新检测指标除了更好的控制质量外,还需要对气相色谱分析环节中的诸多影响因素给予考虑与解决,以此来获得精确的测试和响应新标准的要求。

Landmark兰德梅克(北京兰德梅克公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检测仪器与检验服务优秀的供应商,专为软包装、彩印、胶粘剂等行业提供气相色谱仪。

GC-3061c与GC2061c气相色谱仪系兰德梅克色谱分析实验室资深专家汇集当今最先进的色谱技术与最广泛的应用成果合成的一款经典仪器。

无自动进样装置的气相色谱分析溶剂残留简要过程如下:样品置入试验瓶---试验瓶置于烘箱---80℃环境中加热30分钟---迅速用注射器抽取样气---将样气注入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以上是结合GB/T 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对溶剂残留检测的最新要求,并对溶剂残留分析操作中的吸附、人工操作等影响测试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北京兰德梅克公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希望借此与行业中的广大企事业单位增进交流与合作,以便更好开展试验工作与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For more information, pls mail to happybruce2010@。

最全软包装相关产品标准

最全软包装相关产品标准

GB 4789.4-2016
107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5-2012
108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0-2016
表号: QR-CD-QC-048
文件 来源
更新时间
收录 人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备注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GB/T 18348-2008 QB/T 1130-1991
80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
QB/T 2358-1998
81 出口罐头检验规程 蒸煮袋食品
SN/T 0400.10-2002
82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瓦楞纸箱检验规程
SN/T 0262-1993
83 出口冷冻食品类商品运输包装检验规程
SN/T 0715-1997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网络 2019年3月
备注
XXXXXXX有限公司
外来文件清单
编 号
文件名称
37 粮食包装 小麦粉袋
38 夹链自封袋
39 日用塑料袋
40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41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11 聚偏二氯乙烯(PVDC)涂布薄膜
12 包装用镀铝薄膜
13 聚丙烯(PP)树脂
14 真空镀铝纸
15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16 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
17 软包装用铝及铝合金箔

《复合膜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复合膜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

复合膜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3年版)1 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膜类产品:每批次产品抽取样品3卷,将每卷膜外层除去2m,每卷膜各抽取2.5m2×2,平均分为2份,其中1份作为检验样品,1份作为备用样品;对于执行标准为GB/T 18706—2008的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产品、GB/T 18454—2019的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产品和GB/T 19741—2005的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产品应从每卷膜各抽取2.5m2×3,平均分为3份,其中1份作为其他检验用样品,1份作为微生物检验用样品,1份作为备用样品。

袋类产品:每批次产品抽取3箱,每箱中各抽取30个×2(袋规格应不小于15cm×15cm),平均分为2份,其中30个×3作为检验样品,30个×3作为备用样品;对于执行标准为GB/T 18706—2008的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产品、GB/T 18454—2019的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产品和GB/T 19741—2005的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产品应分别从3箱中各抽取30个×3(袋规格应不小于15cm×15cm),平均分为3份,其中30个×3作为其他检验用样品,30个×3作为微生物检验用样品,30个×3作为备用样品。

2 检验依据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3.1 依据标准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968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GB/T 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 18192—2008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T 18454—2019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GB/T 18706—2008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T 19741—2005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GB/T 21302—2007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GB/T 26690—2011 丙烯酸涂布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26691—2011 改性聚乙烯醇涂布双向拉伸薄膜GB/T 28117—2011 食品包装用多层共挤膜、袋GB/T 28118—201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T 30768—2014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GB/T 40266-2021 食品包装用氧化物阻隔透明塑料复合膜、袋质量通则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GB/T 41169-2021 食品包装用纸铝塑复合膜、袋GB/T 41220-2021 食品包装用复合塑料盖膜BB/T 0012—2014 聚偏二氯乙烯(PVDC)涂布薄膜BB/T 0041—2021 包装用多层共挤阻隔膜BB/T 0052—2017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BB/T 0084—2021 蒸煮食品常温储存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QB/T 1871—1993 双向拉伸尼龙(BOPA)/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膜、袋QB/T 2197—1996 榨菜包装用复合膜、袋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部分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3.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食品相关产品分类目录

食品相关产品分类目录
7.塑料保鲜盒
8.婴幼儿用塑料奶瓶
9.塑料防盗瓶盖
产品类别
产品单元
产品品种
备注
10.组合式防伪瓶盖
11.食品接触用特定塑料瓶盖
12.瓶盖垫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坯
14.食品接触用特定塑料瓶坏
15.食品接触用特定塑料容器
工具
1密胺塑料餐具
XK
2.塑料菜板
3.塑料一次性餐饮具
4.可重复使用塑料餐饮具
3搪瓷瓶4.搪瓷猪油罐等
其它类搪瓷制品
5.搪瓷盖等
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
陶瓷餐饮具
1.陶瓷杯、碗、盆、盘、壶等
NXK
陶瓷厨具
2.陶瓷刀、壶、砂锅等
陶瓷器皿
3.陶瓷瓶、缸、坛、罐等
其它类陶瓷制品
4.手动研磨器、盖、塞、滤茶器等
食品接触用玻璃制品
玻璃餐饮具
1杯、碗、盘、盆、碟、吸管、壶、茶壶等
NXK
玻璃厨具
5.饮用吸管
6.食品接触用特定工具及塑料件
食品用纸包装、容器
食品用纸包装
1.非热封型茶叶滤纸
XK
2.热封型茶叶滤纸
3.鸡皮纸
4.食品包装用羊皮纸
5.半透明纸
6.纸杯原纸
7.餐盒原纸
8.真空镀铝纸
9.铝箔衬纸
10.咖啡袋滤纸
11.食品包装纸
12.食品包装用淋膜纸和纸板
13.精细过滤纸板
14.支撑过滤纸板
其它类涂层产品
5.盖、塞等
电热食品加工设备
商用电热设备
1.电炸锅
XK
2.强制对流炉3.蒸汽对流炉4.蒸汽炊具
5.电煮锅6.夹层煮锅7,两用煮锅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一)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一)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部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二〇一八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 2 - 第二章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 - 3 - 第三章证书许可范围 ......................................................................... - 3 - 第四章附则 ......................................................................................... - 5 - 附件.. (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8〕33号)、《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由各省级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下级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发证。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应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一并使用。

第三条发证产品定义及范围(一)定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是指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以及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母料等。

解读GBT10004包装复合腊

解读GBT10004包装复合腊

解读新国标GB/T10004-2008(2009-9-29)作者:张烈银一、引言新的国家标准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自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由于我本人也是该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最近几个月中,有很多制造蒸煮袋企业的老朋友,都来电咨询相关内容。

其中最集中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这个新国标为什么不适用于含铝箔的三层(PET/AL/CPP或OPA/AL/CPP)、四层(PET/AL/OPA/CPP或OPA/AL/PET/CPP)以及三层塑料结构(PET/OPA/CPP、OPA/PET/CPP或PET/OPA/HDPE)的产品?第二个是残留溶剂量为什么要“小于5mg/M2、苯类溶剂不检出”?第三个是如何去贯彻执行?前段时间里,在某些相关会议上,我对上述三个问题作过演讲,现在将它整理成文,供大家参考。

因为GB /T 10004 原来是耐蒸煮复合膜、袋的专业产品标准,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蒸煮袋(Retort Pouch ) 的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制定该产品标准的变迁情况。

1、蒸煮袋发展的历史1) 国际上的发展历史:美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下半期,主要为军事目的研发出了“软罐头(Soft Can)”及其包装的蒸煮食品。

日本——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采用美国技术的“软罐头”及其包装食品工业化、市场化、民用化,成为产量最大的国家。

欧州——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生产“软罐头”及其包装食品,实现了工业化和市场化。

2) 中国的发展历史:(1) 1979年,为了军事和旅游业的需要,立题研制“蒸煮袋”及“蒸煮袋包装食品”。

(2) 1981年研制成功“耐高温蒸煮袋”及“蒸煮袋包装食品”。

(3)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入生产成长期,现在遍地开花结果。

2、中国的相关标准变迁情况开始几年,我国没有蒸煮袋产品统一的专业标准,大多参照美国制罐公司、日本东洋制罐株式会社和日本藤森工业株式会社等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指标,一直到1988年才由无锡彩印厂负责制订了国家标准。

包装袋蒸煮后袋子破了

包装袋蒸煮后袋子破了

1.耐热性的检测标准方法GB/T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对耐热性的要求:使用温度为80℃以上的产品经耐热试验后,应无明显变形、层间剥离、热封部位剥离等异常现象。

试验方法:将膜热封制成200mm×120mm的小袋(比此尺寸小的产品按实际规格),充入袋容积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水后排气密封好,放入带反压装置的高压灭菌锅中(热锅),放置30min。

高压灭菌锅的温度,水煮用的为100℃,高温水煮用的按最高使用温度处理。

例如:135℃高温蒸煮使用的,以135℃处理。

减压冷却至室温取出,检查小袋有无明显变形、层间剥离、热封部位的剥离等异常现象。

2.可能原因分析造成蒸煮破袋的可能原因有几下因素:①热封强度不够,可是检测的热合强度虽然达到了相应的标准,但是其在高温蒸煮的条件下存在明显的衰减现象,导致不足以支撑袋内的压力而产生破袋现象。

装料封口过程中容易出现热封不合格的两个因素:一是封口夹料,此种情况所产生的不合格只出现在夹料的产品里,呈非连续性。

二是,夹板有异物而导致封口不严或封刀的压力不平也可能导致。

②剥离强度较差,同理,常温下检测到的剥离强度,不能表征高温蒸煮条件下的强度,如胶水的耐热性不足(胶层交联不充分),在高温下剥离力会大幅衰减,对热合强度的补强作用下降。

表5是GB/T 10004-1998耐蒸煮复合膜袋,蒸煮前后剥离强度、热合强度的技术要求,如不满足其技术要求,则说明包装袋的质量可能存在一定的隐患。

表5 蒸煮袋的技术要求检测项目,N/15mm 蒸煮前蒸煮后剥离强度PET/AL ≥3.5 ≥2.8PET/PA ≥3.5 ≥2.8AL/CPP ≥4.5 ≥3.4AL/PA ≥4.5 ≥3.4PA/CPP ≥5.0 ≥4.0PET/CPP ≥5.0 ≥4.0热合强度PA(或PET)/CPP ≥30 ≥24PA(或PET)/AL/CPP ≥40 ≥32≥50 ≥40PET/PA/AL/CPP、PET/AL/PA/CPP③蒸煮操作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一、要求
1、外观
膜、袋的外观应符合表1的规定
2、异嗅
膜袋不应该有异常气味。

3、印刷
(主要部位≤0.2,次要部位≤0.35,图文清晰完整、色彩均匀准确、无明显水纹、层次过滤平稳,网点清晰无明显残缺。


3.1、凹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7707的规定。

(卷膜目前使用凹版印刷)
3.2、柔性版印刷质量应符合GB/T17497.2-2012塑料金属箔类的规定。

等。

3.3条码印刷质量应符合GB12904-2003和GB/T14257-2002的规定。

4、尺寸偏差
4.1卷膜尺寸偏差
卷膜的宽度偏差为正负2mm,厚度偏差±10%,以长度出厂时长度不
允许负偏差;以质量出厂时质量不允许负偏差。

4.2卷膜筒芯尺寸及偏差
内径为Φ76+2mm或Φ152+2mm,特殊要求供需双方协商。

4.3袋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
袋的长度/mm 长度偏差/mm 宽度偏差/mm 封口宽度偏差/% 封口与袋边距离/mm <100 ±2±2±20≤3
100~400 ±4±4±20≤4
>400 ±6±6±20≤6
袋的平均厚度偏差为±10%
5、物理力学性能(查验检测报告)
5.1各项指标
5.2直角撕裂力、抗摆锤冲击能、水蒸气通过量、氧气透过量、耐热性、耐高温介质性、穿刺强度、透光率和雾度、表面电阻率、卫生指标、溶剂残留量、特定化学物质详情见型式检验(1次/年)和GB/T10004-2008。

二、试验方法
1.实验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按GB/T2918-1998规定的标准环境和正常偏差范围进行,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状态调节时间不小于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2.取样
取样包装应完好无损,取样标准数量须足够完成试验的项目,膜卷取样时去掉表面三层,再演膜卷的宽度方向切割取样。

3.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测,并用京都不低于0.5mm的量具测量。

4.印刷要求同上
5.尺寸偏差同上
6.物理力学性能同上
三、检验规则
1.批组
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工艺同一原料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最长连续生产时间不超过7d为一批。

膜的最大批量不超过500 000㎡,袋的最大批量不超过1500 000只。

2.检验分类
2.1出厂检验项目外观、印刷质量、尺寸偏差、剥离力、热合强度、摩擦系数、袋的跌落性能和耐压性能、拉断力(属型式检验,可无)、断裂标称应变(属型式检验,可无)。

2.2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一章全部项目和第四章第1条要求,其中特性化学物质产品控制指标应在供需双方要求时检验。

型式检验(1次/年)详见GB/T10004-2008。

2.3抽样
物理力学性能及其他性能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每批中抽取足够试验用的试样。

卷膜的单位为卷,袋的单位为只。

2.4合格判定
2.4.1不合格项的判定
标志、外观、印刷质量和尺寸偏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卷或只为不合格。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中有一项不合格,应在原批中抽取双倍数量的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全部合格,则判定该项为合格。

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则卫生指标不合格。

溶剂残留量若有一项不合格,则溶剂残留量不合格。

特定化学物质产品控制指标不合格,则特定化学物质不合格。

2.4.2合格批的判定
标志、外观、印刷质量及尺寸偏差按表12判定。

标志、外观、印刷质量、尺寸偏差、物理力学性能、卫生指标、溶剂残留量、特定化学物质测试结果全部合格,则整批合格。

四、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标志
产品的每件包装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并标明产品名称、规格、数量、
质量、批号、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生产方名称、生产地址、执行标准编号等。

2.包装
膜、袋一般采用纸箱内衬牛皮纸或薄膜进行包装,也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运输
运输时应该避免碰撞或接触到尖锐物体,轻装轻卸,同时避免日晒雨淋,保证包装完好及产品不受污染。

其标志方法按照GB/T191规定进行。

3.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库房内,避免阳光照射,距热源不小于1m,堆放合理。

贮存期为自生产之日起一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