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试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题:1.2运动的描述(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题:1.2运动的描述(包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测试评价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答案:C解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要选择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静止。

本题中的研究对象是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相对于其他选项中的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2.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A.甲 B.乙 C.树 D.路面答案:A解析:在判断是否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甲说乙是静止的,研究对象是乙,不能先乙自身为参照物。

乙相对于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乙相对于甲是静止的。

3.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答案:C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解析: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后,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静止。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转,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5.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答案:行船太阳解析:“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研究对象是山,表达的意思是山在运动,山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要发生改变,参照物可以选船。

“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研究对象中船,表达的意思是船在运动,船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要改变,参照物可以山或太阳。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1.以下运动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答案】D【解析】桂花飘香是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不是机械运动,选D。

2.以下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答案】C【解析】A.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A错。

B.氢弹爆炸是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变化结果,B错。

C.飞机飞行,飞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C正确。

D.植物生长是化学变化,D错。

选C。

3.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一定不同D.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地面为参照物【答案】D【解析】A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所以A、B错。

C.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所以C错。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人们习惯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D正确。

选D。

4.座在火车上的张凤看到站台上站立的人在向东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答案】C【解析】站台上站立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座在火车上的张凤看到他向东运动,说明火车在向着与其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向西运动,C正确。

5.站在电梯里人在运动,所选的参照物是〔〕【答案】C【解析】站在电梯里人在运动,他与电梯和电梯中的人一起运动,他们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不能选电梯、身边的人,A、B错。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所以D错。

选C。

6.以下物体不是处于相对静止的是〔〕【答案】D【解析】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一是对于同一参照物,均处于静止状态;二是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一致;即是两个物体间始终没有位置改变。

A.飞机上的乘客与飞机之间没有位置改变,处于相对静止,A错。

B.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与它傍边的装载汽车之间也必须同步运动,不然无法装载粮食,无位置改变,处于相对静止,B错。

C.运行中的电梯与电梯中的人与电梯一起运动,物位置改变,处于相对运动,C错。

运动的描述试卷(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2运动的描述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天空飘动的白云B.放在电炉上加热的水壶C.地球绕太阳转动D.流动的河水10.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的山B.水中的剑C.乘坐的船D.江中的水11.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句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水B.船、地面C.山、船D.风、地面12. 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 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13.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14.在如图所示的漫画中,以向左走的男孩为参照物,箱子是_____的;以向右走的女孩为参照物,箱子是___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两人都是____的。

15.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歼-20”战机试飞时,以地面指挥人员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 的;以“歼-20”战机飞行舱为参照物,飞行员是____的.16.坐在直升机上的人,看到一栋栋楼房在上升,这是以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的;以高楼为参照物,则直升机在向____运动.答案9.B10.C11.B12.B13.D14.运动静止运动15.运动静止16.直升机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习题(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习题(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2节运动的描述01 知识管理1.机械运动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定义: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总是要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________,这个被选择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注意: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说明: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可以确定运动情况,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运动情况来判断选取的参照物.方法: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一般的分析思路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参照物;(3)最后,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被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特点: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可见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的.注意: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我们平时所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相对静止.02 基础题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枯叶飘落 D.骏马奔腾2.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C.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照物 D.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3.(宜昌中考)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小华自己 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 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4.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乌鸦、老鹰飞行的快慢相同,它们相对静止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第4题图第5题图5.(张家界中考)2018年8月11日,来自挪威的翼装飞行运动员艾斯朋从天门山顶跳下,另一位极限运动员比约恩借助飞机低空跳伞,二位选手各自飞行一段时间后,低空跳伞者准确地落在翼装飞行者身上并短暂停留.停留时若以艾斯朋为参照物,比约恩是________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比约恩是________的.6.(无锡中考)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7.(兰州中考)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向________(填“西”或“东”)行驶的.03 中档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运动,位置没改变就静止C.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D.机械运动就是各种机械所做的运动9.(郴州中考)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车厢向乙车车厢观望,如图所示,突然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乙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甲车还停在站台上,而旁边的乙车却向相反的方向开走了.你觉得自己坐的火车前进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自己10.(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如图所示,“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________的;若说“小桥”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第11题图第12题图12.2018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前沿着同一方向运动,此时,“神舟十一号”内的航天员感觉“神舟十一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缓慢地靠近,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成功对接后,航天员看到“天宫二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13.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遣兴》中写道:“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词人对醉态的描绘妙趣横生,有很强的感染力.请你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怀疑松树动起来要搀扶喝醉的自己呢?04 拓展题14.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_______(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为学校运动会接力赛交接棒情景,此时小铭同学发现在4×100 m 的接力赛交接棒的过程中有两种交接方式:第一种:下一棒的同学站在原地不动,上一棒的同学快速跑过来立即停下,再交接棒.第二种:下一棒的同学在上一棒的同学快到时也向前跑,在都向前跑的过程中交接棒.你觉得哪一种交接棒的方式较好?请分别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出两种交接方式的优点或缺点?参考答案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管理1.位置 2.标准参照物 3.不同相对基础题1.B 2.D 3.B 4.B 5.静止运动 6.战机地面(航母) 7.船东中档题8.C 9.C 10.B 11.静止流水12.天宫二号神州十一号13.作者酩酊之中踉踉跄跄,他以自己为参照物,于是在朦胧的醉眼看来,松树好像要过来搀扶自己.拓展题14.(1)右我们是以背景画为参照物(2)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15.第二种方法更好一些.第一种方法容易接到棒,但停下来会影响成绩;第二种方法成绩会好一些,但如果不能保持相等的跑步速度容易掉棒.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2.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1.75×10kg/mB.1.2×10kg/mC.1.16×10kg/mD.1.0×10kg/m3.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呈现放大倒立的像B.呈现缩小倒立的像C.呈现放大正立的像D.无法呈现清晰的像4.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人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娇正远视眼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5.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6.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A. B. C. D.7.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8.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A.甲温度计B.乙温度计C.丙温度计D.无法判断9.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10.如图是一款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而言的。

2、放暑假了,小明乘座火车外出旅游。

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

3、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是以为参照物的。

4、如图1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

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的。

图1 图25、如图2示,在“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神舟十号”飞船是的。

6、小明同学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明同学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7、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叫做.8.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9.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10.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11.图(a )、(b )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 和 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 .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 .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D .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1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 .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1.2 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11、机械运动;参照物2、列车; 运动3、地面4、运动;静止5、静止;运动6、C参考答案7、机械运动;8..地面上的建筑物或树木;9.云,月亮;10.相对静止;11.1,312.C13.B。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答案及解析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8s,甲在乙前面1.6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答案】C【解析】A、由图象知甲乙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故A错误。

B、读图可知,经过8s,甲运动了,乙运动了,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处,故B错误;CD、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车的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向东运动的,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2.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行船B.远树C.河岸D.山峰【答案】A【解析】“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意思是诗人坐在船中,没有觉得船在动,反而感觉远处的树木朝自己走来,所以说明远树是运动的,是以船或者是以坐在船上的自己为参照物,故A正确。

【考点】参照物。

3.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 m.【答案】东 30【解析】由图可知:V甲=15m/s,V乙=10m/s,V甲>V乙,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反方向,也就是向东运动。

经过6S后,二者相距s=s甲-s乙=v甲t-v乙t=15m/s×6s-10m/s×6s=30m。

【考点】参照物速度计算4.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B.乙车C.路灯D.地面【答案】A【解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当甲车开动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包括乘客)相对于甲车(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乙车的乘客觉得自己坐的这辆汽车在后退.故选A.【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5.某车站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为:A. 4米/秒B. 8米/秒C. 16米/秒D. 无法确定4.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 v = u + atB. s = ut + 1/2at^2C. v^2 = u^2 + 2asD. a = (v - u) / t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二、填空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2.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__。

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

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其位移为50米。

求物体的加速度。

四、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2. 解释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判断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对/错)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对/错)3.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对/错)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2。

(对/错)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0米/秒^22. s = ut + 1/2at^23. v = u + at4. a_n = v^2 / r三、计算题1. 速度v = 0 + 2 * 5 = 10米/秒2. 加速度a = 2 * 50 / 10^2 = 1米/秒^2四、简答题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五四运动B. 火箭升上天空C. 心情激动D. 小明长高了2.小明同学在乘坐过山车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 过山车B. 轨道C. 地面上的树D. 地面上的建筑物3.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A. 地面上的灌木丛B. 返回舱的降落伞C. 太空中的空间站D. 地面上跑动的小动物4.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 )A. 旗杆B. 天安门C. 升旗手D. 五星红旗5.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月亮在云中穿行,以月亮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 ②人站立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③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 ④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A. ① ②B. ② ③C. ① ④D. ③ ④6.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如图所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过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A. B.C. D.二、填空题7.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人不觉”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8.如图所示,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______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9.两个小球沿着东西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整个过程没有发生碰撞。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人教八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人教八上)

1.2《运动的描述》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单选题:(提示:本大题共10小题,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相信你一定会作出正确的选择,努力~~加油~~你是最棒的!)1.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 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2.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轻舟B.山C.河中的水D.轻舟上的人4.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山和水D.水和山5.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

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静止B.突然开动C.匀速行驶D.突然刹车6.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飞机在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取战斗机为参照物,以下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因为加油机和战斗机齐头并进,所以加油机是运动的B.因为加油机和战斗机没有位置变化,所以加油机是运动的C.因为云层和战斗机有位置变化,所以云层是运动的D.因为地面和战斗机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地面是静止的7.如图所示,小霖和小华同学在一起顺流而下的竹排上,相对竹排而言,处于运动状态的是()A.小霖同学B.小华同学C.岸边的山D.竹排上的凳子8.小明在栈桥旁驾驶着帆船游玩,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栈桥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B.以栈桥为参照物帆船是运动的C.以帆船为参照物栈桥是运动的D.以帆船为参照物栈桥是静止的9.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全国卷附答案(轻巧夺冠)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全国卷附答案(轻巧夺冠)
2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的s-t运动图象,仔细分析图象,回答下列问题。甲车的速度____________乙车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5分钟,甲车和乙车相距______m。在距离O点______m的时候,两车相遇。
23、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B.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所受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1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4、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谈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山B.船C.流水D.河岸
5、下列关于正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10、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的是( )
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了15m的路程,则这个物体运动的速度为______m/s,合______km/h,它在第3s末的速度是______m/s。
1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5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58)

择的参照物是......................................................................................................................... ( )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自己
12.(2 分)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
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
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
5.(2 分)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
6.(2 分)下列哪两个物体,可以认为是保持静止的:( )
A.地球和太阳;
B.一列沿平直轨边行驶的列车中一号车厢和 5 号车厢;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 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6.(2 分)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 )

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运动的描述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运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2.XXX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则XXX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汽车C.房屋D.树木3.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汽车的座椅B.路边的房屋C.站在路边的人D.迎面驶来的汽车XXX.甲看到:路旁边树木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侧应该是()A.甲向西运动B.甲向东运动C.甲静止D.不克不及确定5.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XXX.卫星B.地球C.太阳D.月球6.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滚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神舟十号”D.“天宫一号”7.重庆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重庆更是XXX观.位于重庆市中心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重庆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8.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胜利对接,如图所示,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天空二号是静止的()A.太阳B.月球C.神舟十一D.地球9.如图所示,由于风的原因,河岸上的旌旗如图飘荡.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一定是向左运动的B.甲船一定是静止的C.甲船一定是向右运动的D.乙船一定是静止的XXX.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逆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树为参照物,人和船是运动的,如果用人作参照物,则船和树分别是()A.船是运动的,树是静止的B.船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C.船和树都是运动的D.船和树都是静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8页11.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小车一定是静止的 B.乙小车一定向左运动C.乙小车可能是静止的D.甲小车不可能向左运动2、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2.如图所示,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3.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14.“五一”节期间,XXX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XXX,正筹办下车跟教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法她只好摒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XXX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_____为参照物;(2)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15.______叫做机械运动.16.甲、乙两辆车以根同的速率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以甲车做参照物,乙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地面是向______(选填“南”或“北”)运动的.17.五一假期,XXX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XXX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XXX爸爸说XXX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XXX说树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1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照物是______.19.乘电梯上升的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是______,相对电梯厢是______.如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______(“运动”或“静止”).20.“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答案】1.D2.B3.A4.A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8页5.B6.C7.A8.C9.C10.B11.B12.静止;运动13.静止;运动14.对面的客车;站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5.物体位置的变化16.静止;南17.静止;运动的;长途汽车;地面18.竹排19.运动;静止;静止20.静止;运动【剖析】1.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故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革,则物体是静止的.此类征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中要注意实践接洽实践,用所学物理常识对生活中的物理征象作出解释,这样才干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2.解:路旁的树是被研究的物体,路旁的树飞速向后退去,树是运动的,汽车(或乘客)和树木之间发生位置.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乘客)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房屋和树木为参照物,路旁的树与它们没有位置变化,路旁的树是静止的.故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革,则物体是静止的.此题首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分歧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能够分歧,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解:被研究的物体是乘客,乘客和汽车座椅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汽车座椅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乘客和路边的房屋(站在路边的人、迎面驶来的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边的房屋(站在路边的人、迎面驶来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选A.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一定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4.解: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8页甲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运动,故A正确.故选A.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切实其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分歧,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方向和参照物的关系,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5.解: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月亮的位置是变革的,因此以它们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同时它也不克不及以本身为参照物.故选B.解决此题要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革,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革,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分析解答.6.解:A、以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一号”和地球都在在运动,故A错误;B、判断“天宫一号”和地球的运动,不克不及以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B毛病;C、以“神舟十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它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神舟十号”位置不断发生变革,地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D、判断“天宫一号”和地球的运动,不克不及以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D毛病.故选:C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此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根蒂根基题,熟练掌握根蒂根基常识即可正确解题.7.解:A、乘客随电梯向上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远,向下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近,乘客相对于树有位置的变化,故A正确;B、乘客在电梯中不走动,那么相对于电梯就无位置的变化,他是静止的,故B不正确;C、乘客在电梯中并不走动,乘客之间无位置的变化,相对于其他乘客,他是静止的,故C 不正确;D、乘客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A.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动与静的描述是相对的,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动与静,要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变化.8.解: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ABD错误;“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胜利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8页二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神舟十一”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解: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旌旗的飘动偏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旌旗的偏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旌旗的偏向明显和河岸上旗子偏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左运动,旌旗只会愈加向右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率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呈现图中旌旗向左飘动的情形.故选C.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右飘,申明此时有向右吹的风.乙船上旌旗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旌旗刮向右;二是乙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旌旗向右,把旌旗刮向右;三是乙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率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旌旗刮向右.对于甲船来讲情形相对简单,风向右刮,要使甲船的旌旗向左飘,只有使甲船向右运动.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切实其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分歧,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十分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测才干作答.10.解: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逆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人作参照物,船和人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革,则船是静止的;而以人作参照物,树在岸上,树和人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革,所以树是运动的.故选B.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形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形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不是变革.由此来打破此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1.解: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1)由图可以看出甲车上的小旗向西刮,可以分析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当甲车静止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2)由图能够看出乙车上的小旗向东刮,能够做以下阐发:小旗子和烟的飘动偏向分歧,乙车不是静止的,一定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与图分歧等,假设毛病.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旗子向西刮,不符合题意;当车速大于风速时旗子向东刮,符合题意,假设正确.综上所述,甲车有三种可能: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乙车一定是向左行驶.故选B.(1)根据冒得烟能够判断有东风,再根据小车上的小旗子,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形.(2)采用参照思想和假设办法.(1)根据房子做参照物,首先判断风向,再根据小旗子在风和车速的共同作用下,判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8页断小车运动情形.(2)假设方法经常运用到解题中.12.解: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运动手环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切实其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分歧,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解:“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站对接时,“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保持不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静止的;“神舟九号”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据此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4.解:(1)XXX以对面的乘客为参照物,她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客车开动了;(2)XXX以站台为参照物,她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3)这个征象申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选择分歧,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往往分歧),(其他说法公道即可).故答案为:(1)对面的客车;(2)站台;(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此类征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中要注意实践接洽实践,用所学物理常识对生活中的物理征象作出解释,这样才干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15.解: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

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试题1.物理学里把物体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同一个物体,它是还是 ,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所描述的运动状态一般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答案】位置、运动、不存在的;运动、静止、不同、相对性【解析】根据我们对机械运动和运动、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来作答.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要选择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答案为:位置、运动、不存在的;运动、静止、不同、相对性【考点】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运动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2.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

晚上,说“乌云遮住了月亮”则是以为参照物的。

【答案】地面;月亮【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人们常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是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被研究的物体是乌云,乌云遮住了月亮,说明乌云是运动的,乌云和月亮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月亮为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正在行驶的货车中的货物,相对于是运动的;相对于是静止的。

【答案】地面;货物【解析】(1)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2)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正在行驶的货车中的货物,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相对于货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货物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1.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1.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简单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太阳升上天空B.树木长高C.闪电D.汽油燃烧【分析】判断是否是机械运动,首先判断是否是物理变化,然后看被研究的物体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A、太阳升上天空,太阳相对于地面来讲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符合题意;B、树木长高是一种生物生长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C、闪电是一种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油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飞机飞行B.地球公转C.一杯开水变凉了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分析】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进行判断.【解答】A、飞机飞行时,飞机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则飞机飞行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在变化,则地球公转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一杯开水变凉了,是温度的变化,不涉及物体位置的变化,所以不是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人和动物的跑、跳、行走,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只能选择静止的物体作参照物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C.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D.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但我们选定参照物后,就必须把它看成是运动的【分析】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要先选择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如果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被研究物体就是静止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不能选被研究物体本身,参照物的选择情况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不同,这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A、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上是任意的,静的可以作参照物,动的也可以作参照物,只是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故A错误;B、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它可能是运动的,也有可能是静止的,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B正确;C、研究机械运动必须选择参照物,平时不提参照物,是默认以大地或固定在大地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了,其实参照物不一定就是地球上的物体;故C错误;D、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只是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但我们选定参照物后,就必须把它看成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B.4、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轮船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河水C.河岸D.岸边的树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某人坐在快速航行的船内,以船为参照物,他与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他是静止的.若以河岸、河水、岸上的树为参照物,他与它们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他应该是运动的.故选A.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分析】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位置的变化,明确此时研究对象人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位置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行人与汽车都在向东行驶,并且车速大于人的速度.以汽车为参照物,汽车就静止不动,相对于汽车,行人的位置逐渐偏西.即行人相对于汽车向西运动.综上分析,故选A.6、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亮,常常使人感觉到月亮在云中穿行,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则云是________的.【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没有位置的改变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人们看到天空中的云和月,常感觉到月亮在云中穿行,以云为参照物,月亮相对于云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月亮是运动的;如果以月亮为参照物,因为云相对于月亮的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则云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地面;云;运动.7、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和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乘客就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地面;汽车.8、我国发射的同步卫星,它相对于__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解答】同步卫星运转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同,所以相对地球位置没有改变,始终在地球的上方,所以相对地球是静止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位置发生改变,相对太阳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地球,运动的.9、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分析】火车冒出的烟柱,对于路边的观察者来讲,它的方向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火车的行进方向,二是风向.如果竖直向上呈柱形,说明这两种影响的效果正好相互抵消.【解答】蒸汽火车沿着平直的轨道行驶,风自西向东时,路边的观察者在没有风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应该看到烟也自西向东,现在却看到烟竖直向上,说明有风,而且火车的速度与风的速度相等,并且方向相同.因此,与风(空气)比较,烟的位置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火车的位置没有改变,即相对于空气来说,火车是静止的,故选C.10、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该是向下游;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马路上站岗的交通警察相对于岗亭是_________的,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是_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以岗亭为参照物,警察与岗亭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警察是静止的;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警察与汽车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警察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12、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以电梯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静止站在上升的电梯中的乘客,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相对于电梯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本题答案为:运动,静止.13、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上楼时他们都站在自动扶梯上,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同时,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前方某张广告画,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在运动的自动扶梯上时,以妈妈为参照物,小明和妈妈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小明是静止的;以广告画为参照物,小明和广告画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小明他发现自己正在靠近前方某张广告画.故答案为:静止;广告画.简单1. 小明乘坐游艇在海上航行.以海岸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以______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分析】在判断物体运动情况时,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同.【解答】小明乘坐游艇在海上航行.以海岸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的,以游艇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故本题答案为:运动;游艇.2. 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苏仙岭游览.车快开到苏仙岭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苏仙岭!”乙同学则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1)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来到了苏仙岭!”,是相对于苏仙岭来说的;(2)乙同学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的.故答案为:苏仙岭;自己.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_是运动的.【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被研究的物体是老树,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枯藤以老树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一个物体相对于小桥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小桥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流水.4. 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9甲、乙所示.如果以轿车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运动的,卡车向_______运动;如果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树是向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物体可能呈现不同的运动状态;首先由图片判断出轿车和卡车的速度大小,然后根据参照物的不同,来判断树和卡车的运动方向.【解答】由甲、乙两图可知:轿车的速度要大于卡车的速度;若以轿车为参照物,那么树、卡车都向右运动;若以骑自行车的人为参照物,那么树向左运动;故答案为:右、右、左.5. 乘客站在观光电梯上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是静止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是静止的【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解答】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楼房是向下运动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与电梯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乘客是静止的,该选项正确.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与电梯之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的,楼房是运动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连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A、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错;B、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B是正确的;C、以流水为参照物,虽然山与流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但无法直观地说明“山向船尾跑去”,故C错;D、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 错.故选B.7. 2013年12月2日凌晨,嫦娥三号探测器携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奔月.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如图所示,着陆后探测器释放月球车的过程中()A.着陆器相对于探测器是静止的B.着陆器和探测器相对月球是静止的C.着陆器和探测器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D.着陆器相对于月球是运动的,探测器相对于月球是静止的【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月球车“玉兔”号奔月.在释放月球车的过程中,着陆器相对于月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相对于月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因此,选项ABC错误,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8. 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一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下列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加油机中的飞行员C.地面上的房屋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分析】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止的;本题研究的是加油机的运动情况,关键看它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据此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即可做出选择.【解答】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B、加油机相对于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加油机中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错误.C、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房屋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故C正确.D、加油机相对于“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位置不变,以“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C.9.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A、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B、D、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B正确,D错误.C、风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10.下在下列关于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B.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丙以乙为参照物,丙可能是运动的D.研究物体运动有时可以不选择参照物【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解答】A、运动是绝对的,而对的描述是相对的;说法正确;B、说地球是运动的,则参照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一定不是地球上静止的物体,说法错误;C、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说明甲乙相对静止;以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说明甲丙是相对运动的;因此丙以乙为参照物时一定也是运动的,说法错误;D、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必须选择参照物,说法错误.故选A.11.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____和_______•【分析】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解答】“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行驶的船,青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太阳,船和青山或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船,太阳.难题1. 周日,晓明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明是______的.【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晓月和晓华骑双人自行车郊游,晓月相对于晓华位置不变,在如图所示的行驶过程中以晓华为参照物,晓月是静止的.故答案为:静止.2.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C.云本来就不动D.云向西运动【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解答】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选A.3. 在某海面上,有三艘快艇沿同一直线同向行驶,A艇上的水兵以A艇为参照物,看到B艇在前进,C艇往后退;则B艇上的水兵以B艇为参照物,会看到A艇()A.前进B.后退C.静止D.无法判断【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从题目中可以知道ABC是同向行驶,所以:以A为参照物,看到B前进,说明B的速度比A快;看到C在后退,所以C的速度比A慢,由此可以判断出三者的速度大小为:v B>v A>v C;当以B为参照物时,由于A和C的速度都比B慢,所以会看到A和C都是后退的.故选B.4. 课间做广播操时,站在队伍前面二位领操的同学动作优美、整齐划一.他们之间及他们与操场边上飞起的小鸟的相对运动状态分别是()A.运动、静止B.静止、运动C.运动、运动D.静止、静止【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其中的一位领操的同学,相对另一位领操的同学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他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他们相对飞起的小鸟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小鸟为参照物,领操同学是运动的.故选B.5. 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A)、(B)两幅漫画(图中有黑、白两个蜗牛),根据学过的有关机械运动和参照物的知识,提出两个相关的问题并回答.(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个一物体的位置是变化的,则物体是运动的;在相等时间内,物体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大;分析图示情景,然后根据图示情景答题.【解答】解:由图示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白蜗牛相对于水杯位置不变,白蜗牛是静止的;黑蜗牛相对于水杯的位置发了了变化,黑蜗牛是运动的;或黑蜗牛的速度大于白蜗牛的速度;故答案为:(1)哪个蜗牛是运动的;黑蜗牛是运动的;(2)哪个蜗牛的速度大;黑蜗牛的速度大.6. 如图,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___运动填(“左”或“右”);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解析版)-最新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运动的描述》练习(解析版)-最新教育文档

《运动的描述》练习(解析版)一、选择题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2、太原市的快速高架桥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由南向北行驶,若以桥上路灯为参照物()A.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B.汽车是静止的C.汽车司机向北运动 D.高架桥墩是运动的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星光闪闪 B.旭日东升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4、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汽车为参照物,则行人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5、在国贸酒店旋转餐厅就餐时,顾客感到餐厅旁边的兴隆大厦在向后退.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餐厅 B.马路 C.树 D.路边的建筑6、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他自己7、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判断竹排“游”和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可能分别是()A.竹排和青山 B.青山和竹排 C.江水和竹排 D.江岸和青山8、在十字路口遇红灯等候通行的小华突然发现乘坐的小汽车往后退,他提醒驾驶车的爸爸是不是溜车了,爸爸却说我还踩住刹车.小华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A.小华把路旁的树木作为参照物B.小华把乘坐的小汽车作为参照物C.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前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D.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后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9、“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A.酒泉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一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10、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11、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列车地面 B.地面列车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12、“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为A.酒泉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 B.“神舟十一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13、小马驾驶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超过一辆同方向行驶的卡车时,则()A.以小马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B.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D.以轿车的车座为参照物,小马是运动的14、端午节当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南湖游玩,他们坐在行驶的船中,观赏南湖的景色,小明认为爸爸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 B.小明 C.岸边的树 D.妈妈15、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一定是相同的16、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17、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车减速进站 B.房屋着火C.划破夜空的流星 D.骑自行车上学18、下列说法符合日常生活的是()A.中学生高度约2m B.人的正常体温是39℃C.人步行速度约10m/s D.物理课本的宽度接近19cm19、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20、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21、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草地 B.袋鼠妈妈 C.天空 D.灌木丛2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的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23、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24、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25、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26、鲁迅的《社戏》中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如果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的.27、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以战斗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28、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南运动。

运动的描述(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心潮澎湃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答案:B解题思路: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由题可知A选项是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机械运动;B选项描述的是乌云相对月亮的位置变化,属于机械运动;C选项描述的生命成长过程,不属于机械运动;D选项描述的温度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属于机械运动的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机械运动2.清晨,英林同学背书包骑自行车行驶在上学的路上,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的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A.路边的树B.迎面走来的人C.背着的书包D.路面疾驰而去的汽车答案:C解题思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静止;如果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了,物体运动。

由题中情景可知,人相对于路边的树、迎面走来的人、路面奔驰而去的汽车,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它们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不符题意。

而人相对于备着的书包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书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参照物3.小清在他的作文中写到:“周日我与小龙乘缆车从石竹山脚下向山上进发,从缆车上俯视,嶙峋的怪石、苍翠的竹松从脚下缓缓向后退去;抬起头看到雄伟的石竹寺向我们昂首走来…”。

下列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以缆车为参照物,怪石与竹松在运动B.以石竹寺为参照物,怪石与竹松在运动C.以缆车为参照物,怪石与竹松是静止的D.以缆车为参照物,石竹寺是静止的答案:A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怪石和竹松缓缓向后退去、石竹寺向我们昂首走来都是相对于缆车而言的,所以以缆车为参照物,怪石、竹松、石竹寺都是运动的。

故A说法正确,CD错误。

当以石竹寺为参照物时,怪石与竹松的位置都不变,是静止的,故B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的故选A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运动的描述4.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中,他相对以下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A.铁路两旁的树B.停在马路上等候穿过铁路的汽车C.在路旁逆向行走的行人D.列车行李架上的箱子答案:D解题思路:在研究机械运动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机械运动: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称作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特点:①距离发生变化;或者②方向发生变化。

2.相对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叫静止。

特点:①速度大小(或距离)不变;且②运动的方向不变。

【例题1】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 B.夏日树上的荔枝由绿变红C.金色秋天,人们从树上采摘果实 D.校园里朗朗书声声声入耳【答案】C【解析】解:A、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是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夏日树上的荔枝由绿变红是颜色的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金色秋天,人们采摘果实,果实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是声音的传播,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A.要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观察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说明物体在运动;否则,物体是静止的。

B.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它们可以互相作为参照物。

C.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不同,但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它们也可以互相作为参照物。

选择题:
1.正确答案为C。

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2.正确答案为D。

河水是逆水行驶的船的参照物。

3.正确答案为B。

苹果落向地面是机械运动。

4.正确答案为B。

观光电梯是参照物,所有乘客都在运动。

5.正确答案为C。

直升机是参照物,楼房在向下运动。

6.正确答案为B。

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7.正确答案为C。

地面是客车里乘客的参照物。

8.错误答案为B。

宇宙里有一些物体是相对静止的。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全国B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全国B卷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上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全国B卷考生注意:1、本卷共30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请考生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2、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1、万州环湖明珠号游船宽度10m,长度45m,可以载客300人。

游客坐在船舱里随游船向上游航行,赏平湖美景、享万州美食。

两同学对行进中的游船的讨论正确的是()A.游船相对于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B.游客相对于船舱是静止的C.长江水相对于游客是静止的D.桌上的美食相对于游船是运动的2、如图所示是班上的几位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的情景。

小明坐在窗边,当火车开动时,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选择的参照物是()A.火车B.地面上的树木C.地面D.站台3、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4、如图是我国即将建成的空间站基本构型,随着多个国家合作建造的国际空间站2024年退役后,它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

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下列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是()A.地球B.实验舱C.对接过程中的货运飞船D.出舱行走的宇航员5、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

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

“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C.站台;另一列火车D.另一列火车;站台6、小明在中考体育项目50m中,以8s的好成绩跑完全程,在测试过程中,若以小明作为参照物,站在终点的计时员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评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

漏选得1分,多选、错选不得分。

共45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
D、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2、以下数据指时刻的是()
A、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s
B、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5正式上课
C、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5s内楼上的小球落到地面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考系,以下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C、参考系就是不动的物体
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
4、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6、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时快时慢,20min行使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s瞬时速度
7、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8、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m,方向由南再向北
B、物体的路程是10m
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m,方向向北
D、物体的位移大小10m,方向向南
9、短跑运动员在200m赛跑中,测得2S末的速度为7.5m/s ,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7.8m/s
B 、8.0 m/s
C 、8.85m/s
D 、10.2m/s
10、下面有关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B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1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 2,那么(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C 、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D 、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B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C 、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D 、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13、利用打点记时器打出的纸带( )
A 、能准确的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B 、只能粗略的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
C 、能准确的求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 、可以任意地利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
14、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15、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 A 、0~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t b 段的火箭加速度
B 、0~t a 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 a ~t b 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 、0~t a 段火箭在加速
D 、t b ~t c 段火箭在减速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18分)
16、一个皮球从4m 高的地方竖直落下,碰地后反弹跳起1米,它所通过的路程是 m ,位移是 m ,该皮球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过程中皮球的位移是 m 。

17、汽车沿一直线单向运动,第一秒内通过5m ,第二秒内通过10m ,第三秒内通过20m 后停下,则前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m /s ,后两秒内的平均速度为 m /s ,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 m /s 。

18、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刚开始的初速度V 0=2m/s ,加速度a=1m/s 2,则第3秒末的速度是 m /s ,若加速度a= -1m/s 2, 则过了2秒后的速度是 m/s 。

19、NBA 球赛中,篮球以10m/s 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m /s 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s ,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 (以飞来方向为正方向)
a b
O t a t b t c t v
c
三、实验题(每空格2分,共10分)
20、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
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由图判断小车做运动Array(2)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 B= m/s,
V C= m/s ,V D= m/s
(3)BE间的速度V BE = m/s
四、计算题(共27分)
21(6分)、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5s内速度由零增至20m/s,在后5s内速度由20m/s 减小到5m/s,求物体在前5s内和后5s内的加速度a1、a2,并说明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22(6分)、地震波既有纵波也有横波,纵波和横波在地表附近被认为是匀速传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9100m/s和3700m/s。

在一次地震观测站记录的纵波和横波到达该地的时间相隔是8s,则地
震的震源距这个观测站的多远?
23(8分)、A、B车站间的铁路为直线。

某人乘一列火车从A车站出发,火车从启动匀加速到18m/s用了120s时间,以后匀速运动5分钟后,列车匀减速经过3分钟后刚好停在B车站。

(1)求火车启动、减速时的加速度
(2)画出该人的v-t图象(刻度自定)
24(7分)、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这一数值(取g =10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有可能达到这一数值.你判定一下:两辆摩托车每小时36km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0-3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答案:1 D 2.BC 3BC 4A 5ACD 6BC 7C 8C 9B 10D 11B 12A 13BC 14 ACD 15ACD
16. 5 3 4
17 7.5 15 11.7
18 5 0
19
–180m 2s - 20
加速 1.38 2.64 3.90 3.27 21
4m 2s -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3m 2s -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2
49881m 23
(1) 启动 0.15m 2s - 减速-0.1m 2s - (2)略 24
a=5000m 2s -=500g 有生命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