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神奇的糖果》教案

合集下载

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教孩子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

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教孩子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

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教孩子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

一、科学教育应关注孩子的参与性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一部分,《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要求孩子们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去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糖果。

参与性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一大特点,科学教育应该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从而获得更深入的教育效果。

分组活动是这个教案中的一个重点,孩子们可以在小组中分享他们对不同糖果的认识和体验,并思考他们各自喜欢哪些糖果,这有利于他们的思维开发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二、科学教育应注重孩子们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比起其他年龄段更为脆弱,因此幼儿科学教育应当注重他们身心的协调和和谐发展。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既有科学知识的学习,也有手工制作的环节,如用纸制作糖果的外包装等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科学教育应关注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科学教育的一个重点是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深入了解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并从中探究其中的科学原理。

例如: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有些糖果通过提纯、加工等方式提炼出来的味道。

四、科学教育应注重孩子们的实用技能培养幼儿科学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

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中,孩子们需要通过手工制作来完成糖果的外包装,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并且提升他们对材料的使用和处理能力。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不仅有助于孩子们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还能增强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提升交流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协调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认真学习这个教案,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开启科学探究之旅。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糖果的种类和味道,拓展幼儿的味觉体验。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1.4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各种糖果,包括水果糖、硬糖、巧克力等,尽量选择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糖果,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2 准备糖果模具、彩色糖珠、糖果包装纸等材料,供幼儿制作糖果使用。

2.3 准备一块大布或桌布,用于摆放糖果和幼儿制作的糖果。

2.4 准备糖果图片或实物模型,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让幼儿自由品尝糖果,感受糖果的美味。

3.2 观察:教师展示糖果模具和彩色糖珠,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制作过程。

教师演示糖果的制作方法,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糖果。

3.3 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制作的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糖果,并分享给其他幼儿。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活动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制作糖果,增进亲子关系。

4.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糖果摆放在班级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品4.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糖果主题的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和体验糖果的奥秘。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糖果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5.2 评价幼儿在制作糖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3 关注幼儿在表达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5.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幼儿的自信和自尊心的发展。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糖果安全无毒,适合幼儿食用。

6.2 在活动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防止幼儿误食糖果或糖果材料。

6.3 在制作糖果环节,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模具和材料,确保制作过程安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导语】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初接触科学知识的阶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十分重要。

本教案以神奇的糖果为主题,通过引入的趣味实验和游戏,帮助幼儿们探索糖果的特性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理解糖果的基本特点和特殊效果。

2. 培养幼儿实验观察能力与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纸杯、糖果(若干种不同颜色的糖果)、凉水、热水、小勺、盘子等。

2. 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相关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问答:-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糖果吗?”- “你们知道糖果有什么样的味道?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状吗?”-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玩一个关于糖果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2. 播放《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精彩片段:- 通过片段展示糖果的神奇效果,唤起幼儿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实验活动(20分钟)1. 实验1:糖果的颜色变化- 将几种颜色不同的糖果放在纸杯中,然后将每个纸杯中的糖果都倒入一个盘子中。

- 让幼儿们观察并描述盘子中的糖果颜色。

- 接下来,给每位幼儿一小勺凉水,让他们用水滴在其中一个纸杯中的糖果上,观察变化,并记录下来。

- 重复以上步骤,但这次用热水代替凉水。

- 引导幼儿们思考为什么糖果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2. 实验2:糖果的溶解速度- 将两个相同颜色和大小的糖果分别放置在两个纸杯中,分别倒入一样的凉水和热水。

- 让幼儿们观察并比较糖果在凉水和热水中的溶解速度。

- 引导幼儿思考热水与凉水对糖果溶解的影响因素。

三、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分组讨论:- 将幼儿分为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数据和实验心得体会。

- 引导幼儿们思考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可能的原因。

2. 总结讲解:- 请几位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实验心得,并结合实例解释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果的基本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味道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

2.制作“神奇的糖果”实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形状、颜色的糖果,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糖果特征探究教师将糖果分发给幼儿,让他们品尝并描述糖果的味道。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3.制作“神奇的糖果”实验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糖果模具、糖果色素、食用酒精、滴管、一次性手套等。

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步骤:a.将糖果色素滴入食用酒精中,搅拌均匀。

c.等待糖果色素干燥,脱模。

d.制作出各种形状、颜色的“神奇的糖果”。

教师示范操作,并邀请幼儿参与。

4.观察与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神奇的糖果”的颜色、形状,并与原来的糖果进行对比。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神奇的糖果”和原来的糖果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可以改变颜色的物品?它们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6.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糖果接力”游戏,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他们对糖果特征的认识。

3.评估幼儿在游戏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制作“神奇的糖果”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3.在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在拓展环节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建筑物和物体的属性。

2.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幼儿开展探索性学习。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纸板和各种颜色的糖果。

2.小蜡烛和火柴。

3.塑料杯和纸杯。

教学活动:引入活动:1.引导幼儿围坐在一起,展示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糖果。

2.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这些糖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属性,并提问:“这些糖果可以用来做什么呢?”3.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他们的想法。

实践探索:1.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定数量的糖果和其他材料(如纸板、塑料杯等)。

2.引导幼儿团队合作,使用糖果和其他材料进行建筑、堆叠或制作其他形状。

3.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和实践。

实验观察:1.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比如将一颗彩色糖果放在蜡烛火焰中加热。

2.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糖果在加热后的变化。

3.提问:“为什么糖果会融化?加热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引导幼儿思考和猜测。

交流分享: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建造的作品,并给予其他小组表扬和鼓励。

2.引导幼儿分享他们的实验观察和猜测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活动:1.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中他们学到了什么,比如糖果的属性、火焰的作用等。

2.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觉得糖果在火焰中融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探索其他物体的属性,比如水的形状、颜色等。

2.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建造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比如制作简单的食物等,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科学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建筑物和物体的属性,并通过实践探索和实验观察,培养他们的探索性学习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还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篇一」设计意图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

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始如此。

因此,选择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的经验,学习认识事物的方法,产生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活动目标1、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知道糖果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

2、学习通过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等多种方式感知糖果。

3、愿意参与探究糖果的活动,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选择带2—3种不同的糖果,围坐在桌边,面前放上自己带来的糖果。

2、卡纸及记号笔1支。

3、糖果盘每组一个。

活动过程1、介绍自己带来的糖果。

教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带来的是什么糖果?幼儿:我带来了棒棒糖。

幼儿:我带了巧克力糖。

(评析:教师的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帮助幼儿了解有各种各样的糖果,如棒棒糖、巧克力糖等。

如果有幼儿带来的糖果是相同的,也可以请他们同时介绍。

)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各种糖果的种类。

(如幼儿介绍棒棒糖时,教师就画棒棒糖的图标。

)(评析:用简笔画简单的记录糖果的种类,有助于幼儿认识、区分不同糖果的外形特征。

同时为下面的点数环节做前提准备。

)带领幼儿点数全班一共带来了多少种糖果。

(评析:此环节渗透数学,幼儿可以从记录表和点数知道糖果种类的多种多样。

)教师小结:原来小朋友们带来了这么多种类不一样的糖果。

2、观察糖果的多样性。

教师:大家带来的糖果真多呀!请放在桌子中间的糖果盘中,看看它们一样吗?幼儿:不一样。

幼儿:我觉得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教师: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请你仔细看一看。

幼儿: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绿的还有的是黄的。

幼儿:有的糖果大有的很小。

《神奇的糖果》小班教案:探索不同味道的奇妙世界

《神奇的糖果》小班教案:探索不同味道的奇妙世界

《神奇的糖果》小班教案:探索不同味道的奇妙世界引言糖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之一,在孩子们眼中,糖果不仅仅是一种小零食,更是一种美食享受。

通过尝试不同种类的糖果,孩子们不仅可以体验到不同的口感和味道,还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探索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节小班教案《神奇的糖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对于糖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探索不同味道糖果的奇妙世界。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让孩子们对于糖果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2.帮助孩子们探索糖果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3.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探索不同味道糖果的奇妙世界。

教学准备1.不同种类的糖果2.糖果尝试盘3.课堂黑板4.彩色粉笔5.活动规划表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不同种类的糖果,让孩子们尝试一下,体验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接着,老师可以问一下孩子们,他们对于这些糖果的看法和想法。

2.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接着,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展示糖果的图片,并且告诉孩子们,这些糖果有着不同的形状、颜色、口感和味道。

接下来,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想象这些糖果存在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中,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这个世界里探索和发现不同糖果的奇妙之处。

3.绘画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自己想象的糖果世界为背景,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进行创作。

孩子们可以画出他们想象中的不同的糖果,和糖果的形状、颜色、口感和味道。

4.糖果口味比较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一些口感相似的糖果来进行比较,让孩子们发现这些糖果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总结与回顾老师可以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孩子们能够对这节课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且逐渐形成对于不同味道和口感糖果的一个初步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小班教案,《神奇的糖果》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糖果,让他们对糖果的不同味道和口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且通过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让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去探索不同味道糖果的奇妙世界。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尝试、探索,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尝试、探索,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糖果若干,糖果包装纸、糖果模具、糖果盘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曾经吃过糖果,对糖果有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颗五颜六色的糖果,引发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2. 观察糖果:教师分发糖果给每个幼儿,让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包装。

3. 尝试糖果:教师邀请幼儿尝试糖果的味道,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探索糖果:教师引导幼儿用糖果模具制作自己的糖果,并观察、比较不同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五、作业与拓展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各种糖果,并观察、记录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拓展:教师可组织一次糖果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展示自己在家完成的作业,并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尝试和探索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是否能够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3. 考察幼儿在作业中的完成情况,是否能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糖果观察记录。

七、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糖果制作师或家长来园进行糖果制作展示,让幼儿亲身体验糖果的制作过程。

2. 组织一次糖果设计比赛,让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喜欢的糖果形状、颜色和味道。

3. 开展一次糖果知识讲座,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糖果的知识,如糖果的历史、制作原理等。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安全,确保幼儿不会误食糖果或糖果包装纸。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教案主题:神奇的糖果引言:在小班科学教育中,教师们常常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教材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而这其中,有一种实验特别受孩子们喜爱,那就是关于糖果的实验。

糖果本身不仅仅是美味的零食,还可以用来进行各种有趣的科学实验。

本篇小班科学教案将引导孩子们探索神奇的糖果,通过观察和实验,帮助他们认识到糖果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1. 认识不同种类的糖果;2. 观察糖果的特性与变化;3. 探索糖果的融化过程;4. 学习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二、准备工作:1. 不同种类的糖果:巧克力、果冻糖、棒棒糖等;2. 温水;3. 平底锅和火源(请教师代劳);4. 实验记录表和铅笔。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问答的方式,教师引导孩子们回忆一下他们最喜欢的糖果种类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喜欢吃糖果。

2. 导入新知: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糖果,并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这些糖果的外部特征。

教师可以提问,根据不同形状和颜色,孩子们能否猜出糖果的口感和味道。

3. 实验探究:a. 第一组实验:教师将巧克力放置在室温下,请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巧克力的状态。

随后,教师将巧克力放入冰箱,请孩子们观察并描述巧克力的变化。

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巧克力在冰箱里会变硬?b. 第二组实验:教师将果冻糖放入温水中,请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果冻糖的变化。

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果冻糖会变软?c. 第三组实验:教师将棒棒糖放入平底锅中,加热煮沸。

请孩子们观察并描述棒棒糖的变化。

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棒棒糖会融化?d. 实验结果记录:孩子们使用实验记录表,按照教师的指导,记录每组实验的结果。

4. 总结与归纳:孩子们回到座位上,教师引导他们一起观察实验记录表。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教师提问孩子们,为什么不同的糖果在不同环境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孩子们可以自由表达他们的观点。

5. 知识延伸: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糖果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受糖果的特点。

2.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糖果的成分。

3.让孩子们了解糖果与人体的关系。

二、教具准备糖果(多种不同品种和颜色的),透明玻璃杯,塑料勺子,纸巾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介绍今天的主题:“神奇的糖果”。

2.让孩子们看看手中的糖果,并问其认为糖果由什么做成的。

2. 实践环节1.让孩子们在透明玻璃杯中放入不同种类和颜色的糖果,用塑料勺子搅拌并观察。

2.鼓励孩子们尝试品尝糖果,并让他们描述糖果的味道和口感。

3.提醒孩子们注意纸巾的使用,避免沾染糖渍。

3. 讨论环节1.引导孩子们讨论糖果的成分和制作过程。

2.让孩子们思考糖果与人体的关系,了解糖果对身体的作用。

3.结合孩子们的讨论,阐述糖果对身体的影响和注意事项。

4. 归纳总结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着重强调糖果的成分和与人体的关系。

2.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感受到科学的快乐。

四、拓展活动1.DIY糖果:让孩子们亲手尝试制作糖果,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糖果品尝比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再次认识糖果的特点和作用。

3.水果制作比赛:让孩子们尝试制作水果沙拉或果冻以替代糖果,更好地保护健康。

五、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实践体验的形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物质的成分和特点。

2.着重强调糖果对身体的影响和注意事项,让孩子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形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3.拓展活动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神奇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神奇的糖果》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神奇的糖果》含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分享”的含义和重要性;2.掌握简单的口头表述技巧;3.感受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意义;4.培养积极分享的习惯和品质。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着绘本《神奇的糖果》展开,内容包括:1.前置活动: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看图猜词,提升学生的图文理解能力;3.倾听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联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4.角色表演,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和自信心;5.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步:前置活动(5分钟)1.教师与学生互动:问好、点名、打招呼,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2.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分享”,帮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和重要性;3.导入学生的思考:“分享有什么好处?”第二步:看图猜词(10分钟)1.教师出示绘本《神奇的糖果》封面,通过指认和简单提问引导学生猜测故事情节;2.教师为学生介绍生词“糖果”,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新词汇;3.学生合作学习,分组配对,接着通过图片猜测故事情节,学生按照预测顺序进行排列,尝试从图片中读懂故事的大致脉络。

第三步:倾听故事(15分钟)1.教师朗读绘本《神奇的糖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听故事讲述故事主要人物及发生的事件;2.边听边看,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感悟;3.结束故事后,教师通过提问和检索回答鼓励学生回忆刚刚听过的故事,并就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简单的讨论。

第四步:角色表演(20分钟)1.教师为学生分组,组内通过抽签来决定本次角色扮演的人物;2.学生在小组内分配好任务,自行练习并编排好自己的表演内容;3.小组成员自我审议和检查彼此的表演,然后逐一上台表演,到后面加大难度,加入新角色和情节要素,有几个小组安排对话角色,两个人合作表演即可,或自由安排。

4.观众他人则需要认真观察、听取表演,并回馈表演者的表现和技巧。

第五步:团队合作(1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组,通过上述练习编排出一段团队合作游戏;2.游戏规则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设定,但是必须考虑到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协作关系,通过团队协同解决问题,体会分享的快乐和意义;3.活动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尝试和交流,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多样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尝试和交流,了解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多样性。

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糖果的特点,并能够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口味的糖果若干,糖果盘,糖果夹子。

2.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基本的形状和颜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颗神秘的糖果,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2. 观察糖果:教师分发糖果,让幼儿仔细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糖果的特点。

3. 尝试糖果:教师邀请幼儿尝试糖果,感受糖果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糖果的味道。

4. 分享糖果:教师引导幼儿将糖果分享给同伴,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的多样性,强调观察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一找家里的糖果,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作业目的:巩固幼儿对糖果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作业要求: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糖果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糖果形状、颜色和味道的了解程度,以及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幼儿的作业提交,对幼儿的回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幼儿对糖果的认识情况,以及幼儿在观察、尝试、交流和分享等方面的表现。

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教孩子学会制作糖果

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教孩子学会制作糖果

用《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教孩子学会制作糖果。

一、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糖果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过程;(2)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3)掌握基本安全知识,了解食品卫生的重要性;(4)促进小朋友们的交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5)培养小朋友们的口味鉴别能力。

2.教学过程(1)引入——观看《神奇的糖果》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小影院,让小朋友们放松自己,看看书中的制作糖果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小朋友们会对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有初步的了解。

这样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兴趣,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制作活动做好铺垫。

(2)现场学习——手工制作糖果让小朋友们在课堂上进行糖果制作体验,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材料和工具,让小朋友们亲手进行操作。

让小朋友们亲自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3)经验总结——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鼓励小朋友们相互交流,欣赏彼此手工艺术品的成果。

这样既巩固了孩子们的口味鉴别能力,也在团队之间增强了互相理解和惺惺相惜的情感交流。

在完成制作后,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让小朋友们更深刻地了解到糖果的制作过程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餐后检查——了解食品安全知识为了保证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我们可以在制作活动结束后召开餐后检查。

在检查时,老师可以向小朋友们宣传食品的卫生和安全知识,让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加强对食物的保护和理。

二、教学效果小班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开发孩子们的多元智能,引导他们在科学探究和创造中自主学习和成长。

针对本次“制作糖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这些效果。

1.提高知识水平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糖果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还学到了食品卫生的知识。

这可以让他们更加关注饮食健康,了解保健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锻炼动手能力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多维度感官的开发,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糖果,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神奇的糖果》幼儿园小班教案

《神奇的糖果》幼儿园小班教案

《神奇的糖果》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神奇的糖果》了解分享的重要性和快乐的意义。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

2.分享意识的培养。

3.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角色情感的理解。

2.分享意识的内化与实践。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故事《神奇的糖果》PPT。

2.糖果模型、颜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3.音乐CD:《神奇糖果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颗神奇的糖果,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颗糖果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故事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故事《神奇的糖果》。

讲解故事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故事讨论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小动物们为什么觉得神奇的糖果特别?引导幼儿思考:分享糖果后,小动物们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4.情感体验教师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5.手工制作教师发放糖果模型、颜色卡纸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神奇糖果。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制作任务。

6.分享环节教师邀请幼儿将自己的神奇糖果送给其他小朋友,体验分享的快乐。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分享的心情,如:“我很开心,因为我的糖果可以给你带来快乐。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分享行为,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

8.结束教师播放音乐《神奇糖果歌》,带领幼儿欢快地结束本次活动。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分享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懂得了分享带来的快乐。

2.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5.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故事理解: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如“小熊为什么觉得糖果神奇?”“小动物们吃到糖果后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糖果的种类、味道和颜色。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1.4 引导幼儿关注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糖果若干,包括不同颜色、形状和味道的糖果。

2.2 糖果包装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3 记录表格、画笔等。

2.4 教学课件或图片。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教师展示各种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

3.2 观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糖果的特性,如溶解、变色等。

3.3 操作:教师指导幼儿用糖果包装纸制作糖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4 分享: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糖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科学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糖果实验,如糖果溶解实验。

4.2 创意绘画:教师引导幼儿用糖果作为素材进行创意绘画。

4.3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观察家里的糖果并记录。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5.2 家长反馈:教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观察糖果等。

5.3 幼儿自评: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糖果图片、视频、实物等。

6.2 教师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关于糖果的各类信息。

6.3 教师将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课件中,以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糖果知识。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展示法:教师通过展示糖果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特征。

7.2 操作实践法:教师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制作糖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7.3 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糖果情境,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幼儿的兴趣。

7.4 小组讨论法: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糖果知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第八章:教学内容8.1 糖果的分类: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1.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1.4 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各种糖果,如巧克力、水果糖、硬糖等,颜色、形状各不相同。

2.2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一些糖果。

2.3 准备一颗“神奇糖果”,外观与普通糖果相同,但具有特殊功能。

2.4 准备糖果主题的图片、故事卡片等教学材料。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糖果,引导幼儿观察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3.2 展示“神奇糖果”:向幼儿展示一颗外观普通的糖果,告诉他们这颗糖果具有神奇功能,能让他们变得更聪明、更勇敢、更健康等。

3.3 糖果实验:让幼儿品尝这颗神奇糖果,并观察他们的反应。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糖果的味道和神奇功能。

3.4 分享感受:邀请幼儿分享吃神奇糖果后的感受,引导他们用词语表达自己的心情。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糖果手工:让幼儿用糖果包装纸、彩泥等材料制作属于自己的糖果手工艺品。

4.2 糖果故事:讲述一个关于糖果的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糖果故事。

4.3 糖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糖果猜谜、糖果接力等游戏,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章:活动总结5.1 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糖果的种类、颜色和味道。

5.2 强调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5.3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人分享糖果,传递快乐。

5.4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糖果的兴趣和观察力。

6.2 评估幼儿在手工制作、故事讲述和游戏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分享糖果的情况,检验活动对幼儿行为的影响。

第七章:家园共育7.1 向家长介绍活动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成长。

糖果制作贴近生活:《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糖果制作贴近生活:《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糖果制作贴近生活:《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糖果制作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可以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在幼儿园教育中,糖果制作也被广泛运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节小班科学课——《神奇的糖果》教案,通过实践操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糖果制作的过程,感受到生活中的奇妙和美好。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适用于3-4岁小班幼儿,在通过制作糖果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奇妙,并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糖果的制作过程。

2.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奇妙。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引入老师可以用图片或实体糖果让孩子们了解糖果的种类和颜色,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向孩子们介绍糖果的制作过程,让他们知道糖果除了可以买来吃,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2.操作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老师将食材准备好,包括砂糖、水、食用色素等,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并且告诉他们要注意安全。

同时,将糖果模具清洗干净,备用。

步骤二:糖的制作过程将砂糖和水放入锅中,放在炉火上小火煮,搅拌均匀,直到糖煮溶。

然后加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颜色统一后即可熄火。

步骤三:糖果的制作将锅中的糖倒入模具中,静置数分钟,等待糖果凝固。

步骤四:脱模,装盘将糖果从模具中取出,装进小纸盒中,装点好后即可品尝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实践操作的方法,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糖果。

同时,老师也要辅导并检查孩子们的操作,确保安全。

五、教学效果本节课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糖果制作的过程,了解糖果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孩子们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糖果制作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奇妙,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们还可以品尝到自己制作的糖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六、结语糖果制作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奇妙。

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糖果小班科学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为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我设计了一个有趣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实验:神奇的糖果。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将能够观察并理解液体的特性、探索糖果的融化过程,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们了解液体的特性,如流动性、融化性等;2. 培养孩子们对观察的兴趣和能力;3.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4.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材料:透明杯、糖果(不同类型)、热水、冷水;2. 实验器材:勺子、计时器;3. 教师准备:制作实验操作步骤,并做好相关知识的预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喜欢吃糖果吗?糖果都是由什么制成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索一下糖果的神奇之处吧!”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2. 实验过程步骤1: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种类的糖果,并询问他们对糖果的特点有什么了解。

步骤2:给每个孩子发放一颗糖果,让他们仔细观察并描述糖果的颜色、形状和质地。

步骤3:将一些热水倒入透明杯中,再将一颗糖果放入其中,让孩子们观察糖果的变化。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糖果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步骤4:重复步骤3,但这次将糖果放入冷水中。

观察并记录变化。

步骤5:让孩子们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并与步骤2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步骤6:结合孩子们的观察结果,教师出示液体与固体之间的关系图片,让学生理解液体的流动性和融化性。

步骤7: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并提出问题,例如:“我们还能使用其他液体来观察糖果的变化吗?”、“为什么有些糖果融化得更快?”等等。

步骤8: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神奇糖果实验:小班科学教案分享

神奇糖果实验:小班科学教案分享

神奇糖果实验:小班科学教案分享探索世界,从科学开始。

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幼儿园教育就需要加强科学教育的开展。

小班幼儿对于科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较低,但是幼儿对于天地万物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其实幼儿园科学教育也是很重要的。

在小班科学教育课堂上举办神奇糖果实验,可以引起幼儿浓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不仅能让幼儿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耐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性,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小班教学内容。

一、实验内容:本次神奇糖果实验主要用于让小班幼儿了解“糖和水可以变成不同形状的颜色果冻”的知识。

二、实验材料:1.食用明胶粉;2.糖;3.水彩颜料;4.蒸馏水或开水。

三、实验步骤:1.将明胶粉和糖放置在一个长方形的容器中。

2.将一杯冷水倒入容器中,搅拌至明胶和糖完全溶解。

3.将另一个杯子装上热水,加入适量的水彩颜料,搅拌均匀。

4.将彩色水倒入刚才的容器中,并用勺子或棒子轻轻地搅拌均匀。

5.将制作好的果胶很冷静的倒入冰箱中冷藏至凝固即可。

四、实验效果:经过以上的步骤,小班幼儿们成功地制作出了美丽的颜色不同的果冻。

通过主题、实践、讨论和观察,幼儿们发现了一些规律,认识到水、颜料、糖、明胶的属性和做法。

实验中的一些小错误也很好地调动了孩子们的思考,在互相协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本次实验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索,让幼儿自己寻找规律,从中发现新知识和新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让幼儿动手实践,不断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本次实验的教育策略,既围绕实验的目的进行,又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智慧,让孩子发挥自己的主导权,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思考、自我发现和讨论、创新和表现。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神奇糖果实验,小班幼儿们除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外,也锻炼了实验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对科学的认知也不断得到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神奇的糖果》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神奇的糖果
一、设计意图:
孩子的学习要来源于游戏,来源于生活。

糖果是幼儿熟悉、喜爱的食品。

它精美的包装、形态各异的外形、鲜艳美丽的色彩、奇特丰富的口味,都对幼儿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对年龄幼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设计《糖果小屋》这个幼儿既熟悉又感兴趣的内容,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探索,获得直接经验。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初步知道按形状分类摆放物品。

3.愿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重、难点:
重点:知道按形状分类摆放物品。

难点:了解各种糖果的特征,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四、活动准备:小糖果若干,糖果盒圆形、方形各一个,布袋2个,课件,糖果小屋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开始)提问:小朋友吃过糖吗?那你吃过什么糖?
(二)展开部分1.认识各种糖果:
糖果小屋里住着好多的糖果宝宝,看谁先说出它的名字。

2.送糖果宝宝回家(按形状分类)幼儿动手操作:每位幼儿拿一块糖,分别将圆圆的糖和方方的糖送回圆圆的家和方方的家。

检验:糖果宝宝你有没有去别人家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3.判断数量,软硬。

出示布袋,布袋里也有糖果宝宝哦,布袋里的糖果宝宝可不一样哦。

判断数量:幼儿用手摸摸,哪个多,哪个少?
判断软硬:哎,怎么感觉哪里不一样呢?为什么感觉不一样呢?
摸上去什么感觉?
小结:一边多,一边少,一边软,一边硬。

(三)结束部分:
1.今天小朋友表现都很好,老师请你们吃糖,想不想吃?
每人拿一块糖果,说说自己的是什么样的,并分享糖果带来的乐趣。

2.延伸:用糖纸一起装扮糖果小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