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ac795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2.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精品教案一、活动主题:学做简单的家常菜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学生对家庭饮食文化的认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课时五、活动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家常菜的分类和特点2. 第二课时:学习家常菜的制作方法(以西红柿炒鸡蛋为例)3.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分组制作家常菜4. 第四课时:分享成果,评价与总结第一课时:了解家常菜的分类和特点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家常菜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让学生举例自己喜欢的家常菜,并简要介绍其特点。
3. 教师讲解:总结家常菜的分类和特点,强调家常菜的食材简单、制作方便、口味亲切。
第二课时:学习家常菜的制作方法(以西红柿炒鸡蛋为例)1. 导入:教师展示西红柿炒鸡蛋的成品,引导学生了解其制作方法。
2. 学生观看制作视频:播放西红柿炒鸡蛋的制作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 教师讲解:详细讲解西红柿炒鸡蛋的制作步骤,包括食材准备、炒制技巧等。
4. 学生实践: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西红柿炒鸡蛋的制作方法。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分组制作家常菜1.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家常菜,讨论其制作方法。
2. 教师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动手制作: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家常菜的制作。
4.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四课时:分享成果,评价与总结1. 学生品尝:全体学生品尝各小组制作的家常菜,互相评价。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总结反思: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4.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一道家常菜,并与家人分享。
通过本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家常菜,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96cf5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9.png)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一、教学设计案例:课程名称:家常菜做法教学课程目标:1.学习并熟练掌握常见家常菜的制作方法。
2.了解家常菜的营养价值和食材搭配的原则。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课程内容:1.课程导入:通过介绍家常菜的定义、特点和普遍受欢迎的几种家常菜引起学生的兴趣。
2.家常菜的分类和特点:以几种常见的家常菜为例,介绍家常菜的分类和特点,如炒菜、烧菜、炖菜等。
3.食材的选择和处理:讲解选择食材的原则,如新鲜、无损坏、适合烹饪等,并教学生学会处理各类食材。
4.烹饪技巧:介绍炒菜、炖菜、烧菜等常见家常菜的烹饪技巧,如火候掌握、翻炒技巧、炖煮时间等。
5.家常菜的营养价值:通过讲解家常菜中常见食材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注重膳食均衡和食材搭配的原则。
6.实际操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操作,根据老师给出的家常菜制作步骤进行操作并完成。
7.教师点评和整理:老师对每组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和评分,并整理课程内容和要点。
教学方法:1.演讲法:通过讲解家常菜的分类、特点和制作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传达相关知识和技巧。
2.示范法:老师进行烹饪技巧的实际演示,让学生观摩和学习。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教学评价:1.学生操作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评估其对家常菜制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学生表现的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
3.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视听反馈、作业和答辩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家常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二、教学实施案例:课程名称:家常菜制作法教学课程目标:1.学习并掌握普通家庭常见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食材的选择和处理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和步骤:1.课程导入:通过实例和图片介绍几种常见的家常菜,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做家常菜》(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学做家常菜》(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ee8093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1.png)
《学做家常菜》(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学做家常菜”,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简单的家常菜肴,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增进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提高对烹饪的兴趣。
课程将涵盖以下几道家常菜的烹饪方法:番茄炒蛋、地三鲜、红烧茄子。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家常菜肴制作。
2. 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厨房工具和电器。
3. 提高学生对食物营养价值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教学难点:1. 烹饪技巧的掌握,如切菜、炒菜、调味等。
2. 食材的搭配和营养均衡。
3. 厨房安全的注意事项。
4. 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调。
教具学具准备:1. 厨房烹饪用具,如锅、铲、刀、砧板等。
2. 食材,如番茄、鸡蛋、茄子、土豆、青椒等。
3. 调味料,如盐、糖、酱油、食用油等。
4. 防护用品,如围裙、手套、帽子等。
5. 洗涤用品,如洗洁精、清洁布等。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家常菜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了解烹饪的基本概念。
2. 烹饪技巧讲解:讲解切菜、炒菜、调味等烹饪技巧,并示范操作。
3. 食材准备:学生分组,每组领取所需食材,进行清洗和切割。
4. 烹饪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食谱进行烹饪实践。
5. 成品展示与品尝:学生将烹饪好的菜肴展示给大家,一起品尝并互相评价。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烹饪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1. 《学做家常菜》2. 子番茄炒蛋、地三鲜、红烧茄子3. 烹饪技巧:切菜、炒菜、调味4. 食材:番茄、鸡蛋、茄子、土豆、青椒5. 调味料:盐、糖、酱油、食用油6. 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厨房工具和电器的方法、防护用品的使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的烹饪技巧,并尝试独立完成一道家常菜。
2. 拍摄烹饪过程的照片或视频,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767e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5.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洁的家常菜》教案教案活动名称:学做简洁的家常菜教案主题:通过学校生综合实践活动,让同学学习和把握简洁的家常菜制作方法,培育同学的实践动手力量和独立自主生活力量。
教学目标:1. 同学能够娴熟把握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 培育同学对食物的爱好,增加他们的实践动手力量;3. 培育同学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力量;4. 培育同学的独立自主生活力量。
教学内容:1. 学会选择合适的菜品材料;2. 学会处理材料和预备厨具;3. 学会操作各种炒菜技巧;4. 学会调配和把握适量的调味品;5. 学会整理厨房和清洗厨具。
教学预备:1. 预备食材和调料:蔬菜、肉类、米面类等;2. 预备厨房用具:砧板、刀具、锅、勺等;3. 预备课件和图示,进行课堂演示。
教学步骤: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导入阶段:通过介绍家常菜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同学对家常菜的爱好。
2. 学问讲解:介绍家常菜的常见种类和制作方法,并具体解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留意事项。
3. 演示环节:老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同学观看和学习每个步骤的操作技巧。
同时,老师在演示的过程中讲解每个步骤的原理和要点。
4. 同学动手:将同学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支配一个菜品的制作任务。
同学依据老师的演示和指导,尽量独立完成任务。
5. 合作沟通:同学分组争辩和总结自己的制作过程和阅历,与其他小组进行沟通和共享。
6. 评价和呈现:每个小组呈现他们制作的家常菜,并邀请其他小组品尝和评价。
7. 清理整理:同学帮忙老师整理厨房和清洗厨具。
教学过程中的留意事项:1. 确保同学在食材选择和处理过程中留意卫生和平安;2. 鼓舞同学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发挥他们的制造力;3. 引导同学团队合作和沟通,培育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力量;4. 监督同学正确使用厨具,留意用火平安;5. 强调整理和清洗的重要性,挂念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评价方法:1. 观看同学的实践动手力量和操作技巧;2. 听取同学的口头总结和自我评价;3. 评价同学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力量;4. 整理和清洗的状况。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155d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b.png)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学目标1.了解家常菜的种类和常见食材。
2.掌握制作简单家常菜的方法和步骤。
3.学习基本厨房技能,如切菜、炒菜等。
4.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饮食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菜谱、食材、厨具、烹饪器具等。
2.学生准备:保鲜袋、围裙、手套、餐具等。
教学流程第一节:认识家常菜教学目标1.学生能认识家常菜的种类和常见食材。
2.学生了解家常菜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1.向学生介绍家常菜的种类和特点。
2.以图为例,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家常菜。
3.让学生自主讨论家常菜的作用和重要性。
4.带领学生分组,让学生编写自己喜欢的家常菜表。
第二节:制作土豆烧肉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土豆烧肉的做法和步骤。
2.学生学会切菜、烧菜的基本技能。
教学步骤1.进行食材展示,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所需食材。
2.向学生介绍土豆烧肉的做法和注意事项。
3.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会切菜、烧菜等基本技能。
4.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在旁指导。
5.学生品尝并讨论美食的味道和意义。
第三节:制作番茄炒蛋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番茄炒蛋的做法和步骤。
2.学生学会烹调蛋类菜肴。
教学步骤1.进行食材展示,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所需食材。
2.向学生介绍番茄炒蛋的做法和注意事项。
3.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学会烹调蛋类菜肴。
4.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在旁指导。
5.学生品尝并讨论美食的味道和意义。
第四节:做出自选家常菜教学目标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作自己喜欢的家常菜。
2.学生学会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料理经验和感受。
教学步骤1.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常菜并准备食材。
2.向学生介绍制作家常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在旁指导。
4.学生品尝并讨论自己制作的家常菜。
5.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的料理经验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一次实践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认识家常菜、制作土豆烧肉和番茄炒蛋以及自选家常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家常菜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饮食安全意识。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教案)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939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a.png)
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掌握制作家常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材料准备•新鲜蔬菜和肉类•调味料,如盐、糖、酱油等•炊具和厨具,如平底锅、炒锅、刀、勺等•清洁用品,如洗碗液、洗碗刷、毛巾等2. 人员安排教师负责组织活动,并指导学生做菜,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和数名成员,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3. 场地准备选择有厨房和餐厅等场地,保证活动的安全和卫生。
三、活动流程1. 前期准备1.讲解活动目的和要求。
2.分组,并交给每个小组一份做菜的菜谱。
3.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购买材料和调料。
2. 做菜过程1.学生确认所需材料和调料,准备做菜。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蔬菜、肉类和调料。
3.小组成员根据菜谱分工合作,逐步完成菜品的制作过程。
4.教师及时检查和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3. 质量检查1.教师带领学生对菜品进行质量检查。
2.按照严格标准,检查菜品是否符合要求。
3.学生根据检查结果修正不足之处。
4. 享用美食1.将完成的菜品摆放在餐桌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品尝。
2.学生分享自己所制作的菜品心得和体会。
四、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掌握以下技能:1.能够正确处理蔬菜、肉类和调料,并掌握基本烹饪方法。
2.能够把握菜品的口感和营养。
3.培养对食品卫生和安全的意识,养成健康饮食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5.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生活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学会了制作家常菜,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掌握了食品安全知识,并且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了友情和信任。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指导学生技能和方法,还需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
在活动结束后,将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ee262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6.png)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前言学做家常菜是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养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途径。
在本次教学中,我们将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几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热干面、糖醋排骨等家常菜。
2.培养学生的厨艺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热干面热干面是中国的一道传统早餐,以其香、辣、润、酥的味道而广受欢迎。
学生将在此次课程中学会如何制作热干面。
学习目标1.学会制作热干面的面条。
2.掌握热干面的调料搭配。
3.学会用桶子来享用热干面。
教学方法1.教师介绍热干面的菜品背景和口感特色,引导学生对这道菜品产生兴趣和热情。
2.教师现场制作热干面的主要步骤,让学生跟随着老师的制作过程,逐步学会制作热干面。
3.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制作热干面,并完成口感搭配和桶子的使用。
4.学生品尝热干面,并在小组里讨论这道菜品的口感和美食体验。
第二课:糖醋排骨糖醋排骨是地道的中国传统美食,口味鲜美、软糯、入味。
学生将在此次课程中学会如何制作糖醋排骨。
学习目标1.学会用烤箱烘烤出口感脆软的排骨。
2.掌握糖醋酱的制作方法与调配。
3.学会如何将糖醋酱正确地倒入烤好的排骨上。
教学方法1.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用烤箱烘制出口感脆软的排骨的方法。
2.教师现场制作糖醋酱,并带领学生逐步掌握调料的配比和调配方法。
3.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制作糖醋排骨。
4.让学生品尝糖醋排骨,讨论这道菜的口感和适宜搭配的食物。
教学评估本次课程的评估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具体评估内容如下:1.各小组的制作热干面和糖醋排骨的成品评估。
2.各小组的合作、沟通和独立思考能力评估。
3.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堂笔记的质量。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制作热干面和糖醋排骨的艺术,艺术,学习了合作、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成为了更加自信、自立和独立的年轻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035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2d.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菜》精品教案第一章:活动导入1.1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家常菜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学做家常菜的兴趣。
1.2 活动过程:(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家常菜的特点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常菜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期待的学习。
第二章:理论知识学习2.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家常菜的基本调料和烹饪方法。
2.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家常菜的基本调料,如盐、酱油、糖、醋等,并介绍它们的用途。
(2) 教师演示常用的烹饪方法,如炒、煮、炖、蒸等,并解释各种烹饪方法的特点。
(3)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提问。
第三章:实践操作3.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一道简单的家常菜。
3.2 活动过程:(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份简单的家常菜菜谱,如西红柿炒鸡蛋、地三鲜等。
(2) 学生按照菜谱要求,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享成果。
第四章:成果展示与评价4.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自信心。
4.2 活动过程:(2)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制作的菜肴,包括菜名、食材、烹饪方法等。
5.1 活动目的:5.2 活动过程:(1)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安全常识教育6.1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厨房安全知识。
6.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厨房中的潜在危险,如烫伤、切伤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 教师演示正确的厨房操作姿势和注意事项,如使用刀具、炉火等。
(3) 学生模拟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纠正不规范操作。
第七章:营养与健康7.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了解营养均衡的重要性,认识不同食材的营养价值。
7.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营养均衡的概念,介绍各类食材所含的营养素。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教案)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3bca0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a.png)
学做炒菜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学做家常菜》这一课题的选择源自于学生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家常菜已不陌生,但是对于一些家常菜的做法却不熟悉。
因此,学做家常菜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家常菜,掌握制作家常菜的一般过程,体验做菜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是我们这个课题选题的宗旨。
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家常菜的体验中,学会感恩,感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普通的家常菜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了一些家常菜制作的简单步骤。
本课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做菜步骤的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做简单家常菜的练习,使学生对家常菜得制作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简单的烹饪技术,做出冷盘、炒菜和汤。
过程与方法冒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岀家常菜制作的基本步骤,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出家常菜的新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自信心,热爱劳动。
养成认真细心,勤俭节约,讲究卫生、注意劳动安全的好习惯。
同时也学会感恩,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本课重难点:重点:炒菜的一般步骤。
难点:切菜的要领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学做家常菜的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建议本课教学资源建议:1.教具准备:刀、砧板、电磁炉、调味品、各种净菜、锅碗瓢勺等。
2.学具准备:刀、砧板、电磁炉、调味品、各种净菜、锅碗瓢勺等本课环境准备建议:综合实践活动教室五、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切菜的方法、速度、做菜的步骤、菜品的味道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学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六、教学课时建议建议:一课时(40分钟)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同学们,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快到了,在今年这个敬老节到来之际,我们怎样招待爷爷奶奶呢?生:我请爷爷奶奶上饭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94e39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8.png)
教学目标:1.了解家常菜的种类和特点。
2.学会基本的家常菜烹饪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一道常见的家常菜的烹饪方法。
2.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将所学的烹饪方法应用到其他菜品中。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食材准备:根据教学需要准备不同的食材。
2.器具准备:刀、案板、碗、锅等。
3.教学辅助工具:PPT、视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分享学生家里最喜欢的家常菜,并让学生陈述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
步骤二:了解家常菜(20分钟)1.利用PPT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常见的家常菜,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烹饪方法。
2.引导学生讨论家常菜的特点和他们喜欢的菜品。
步骤三:学习家常菜烹饪方法(40分钟)1.选择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进行教学,比如麻婆豆腐。
2.通过PPT、视频或实物演示向学生展示烹饪步骤和技巧。
3.引导学生一起实践,手把手地教他们烹饪这道菜。
4.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第二课时:步骤一:复习(10分钟)1.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菜品和烹饪步骤。
2.讨论学生在制作时遇到的问题和感受。
步骤二:设计新菜品(30分钟)1.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挑选一道自己喜欢的菜品,设计对应的烹饪步骤。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原有的烹饪方法,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和风味。
3.辅导学生编写烹饪步骤,并提出必要的修改意见。
步骤三:制作新菜品(40分钟)1.每个小组按照自己设计的烹饪步骤进行制作。
2.教师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完成制作。
步骤四:品尝和评价(10分钟)1.每个小组将制作好的菜品摆放在桌上,让其他小组品尝并评价。
2.引导学生以味道、色香味俱佳程度、创意等方面评价菜品。
课后延伸:1.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烹饪步骤和创新点整理成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学做家常菜》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学做家常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45595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b.png)
小学综合实践《学做家常菜》教案引言: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对烹饪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是小学综合实践中的重要一环。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学做家常菜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常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学习家常菜的常见做法和技巧;3. 能够独立操作并制作简单的家常菜;4.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6. 识别并使用常见的厨房用具和调料。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1. 家常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介绍家常菜的定义和常见的分类,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2. 家常菜的常见做法和技巧:介绍一些常见的家常菜做法,如炒菜、红烧、蒸等,并向学生讲解一些关键的烹饪技巧。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选择一款家常菜进行制作。
教师提供必要的食材和调料,并指导学生使用厨具和工具。
4. 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如清洗蔬菜水果、煮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等。
5. 学习分享和展示: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进行成果展示和品尝,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团队合作心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入(10分钟):- 向学生展示家常菜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家常菜的了解。
- 教师简要介绍家常菜的定义和分类,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家常菜的常见做法和技巧(20分钟):-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常见的家常菜做法和关键技巧。
- 解释做法中的关键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引导学生理解。
3. 实践操作(6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款家常菜进行制作。
-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们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 强调清洗蔬菜水果、煮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等基本原则。
《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2
![《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2](https://img.taocdn.com/s3/m/7cc36a7e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7.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教案一、标题:《学做简单的家常餐》教学设计二、引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探索一项有趣的活动——学做简单的家常餐。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学习如何独立制作一些家常菜肴,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大家准备好了吗?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生活经验,对于一些基本的烹饪工具和食材也有所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耐心可能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注重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标:1. 掌握简单的家常菜肴的制作方法,如炒青菜、煮鸡蛋等。
2. 学会与团队成员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3. 培养自信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烹饪技巧,如切菜、炒菜、煮饭等。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耐心和自控能力,避免在烹饪过程中出现浪费食材、弄脏厨房等不良行为。
六、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基本的烹饪工具和食材,如炒锅、铲子、碗筷、鸡蛋、青菜等。
2. 邀请班级同学分组,每组人数相等,并选出小组长。
3. 提前向同学们介绍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我们将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来了解家常餐的制作过程。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们对家常餐有初步的了解。
同时,强调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2. 理论讲解环节:接下来,我们将就每一种菜肴进行详细的理论讲解。
包括食材的处理、烹饪方法的介绍、注意事项等。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同时,我们将对一些基本的烹饪技巧进行示范,如切菜、炒菜等。
3. 实践操作环节: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我们将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同学共同完成一道菜肴。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们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对于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67c92d71fe910ef12df8ba.png)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授课年级: 五年级教材版本: 自编教材一、本主题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学做家常菜》是自编教材。
在四年级的基础上,本课继续以“学做家常菜”为活动和探究主题,共安排了“走进烹饪王国”“巧做凉拌金针菇”“学做京酱肉丝”三个教学活动,使学生从了解中国菜的烹饪文化入手,了解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做凉拌菜和炒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学习过程,让学生意识到蔬菜巧搭配不仅色、香、味、形俱全,而且营养更全面,培养学生合理饮食的习惯以及创新意识。
总之,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逐步养成爱做家务的习惯和学习烹饪的兴趣,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生活的需要,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由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厨房内的家务活看的要比做得多。
因此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做菜的基本步骤,再通过老师示范学习,小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再通过拓展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本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烹饪的演变、烹饪种类、烹饪技术及发展文化等,掌握凉拌金针菇、炒京酱肉丝的制作方法,并能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做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示范学习做菜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认识到不同的菜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调查、了解烹饪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做家务的意识和对烹饪的兴趣,养成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
三、本主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烹饪的方法、技术、掌握制作凉拌菜、炒菜的一些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难点:合理搭配主、辅料,凉拌或炒出创新、可口的家常菜。
四、本主题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先让学生自主交流已有的经验,再师生进行示范,引发学生学习择菜、洗菜、做菜的欲望。
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优秀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511f3848d7c1c708a14596.png)
山东科技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基本信息一、主题内容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一些生活技能,学做家常菜是我们生活的必须,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生存技能。
本主题的目的通过学习做简单的家常菜,引领小学生走进家务劳动,锻炼生活的自理能力和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体会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将学校学习和家务劳动密切结合起来,形成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五个环节,从提出问题开始,到探究与体验,最后到学有所用,循序渐进,引导学习走进中式餐饮文化,学做日常生活中的家常菜,掌握劳动的技能和方法,体验做家务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激发学生对家常菜的探究与实践的兴趣,逐步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做一道简单的家常菜,学会择菜、洗菜、切菜等做菜方法,学会使用炊具,并能通过这一道菜会做其它家常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做家常菜的基本技能,能学会简单的凉拌菜和炒菜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能够将学习与家务劳动密切结合,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引导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择菜入手,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掌握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一:择菜和洗菜一、教材分析学做家常菜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
本次活动,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芹菜为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学习择菜、洗菜,使学生学会择洗青菜叶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能够认识到不同的菜有不同的操作方法,进而激发学做家常菜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并能够将学习与家务劳动密切结合,自觉主动地学做家务,养成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的好习惯,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做家常菜》(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学做家常菜》(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f2474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0.png)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凉拌菜的制作过程,了解凉拌菜的分类,掌握凉拌菜制作的基本技能。
2、学会使用切菜器,设计并制作一道家常凉拌菜。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切菜器的使用方法2、探索并掌握凉拌菜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教学过程】一、菜品欣赏,导入课程。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我们有着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我们的烹饪技术精湛,看,有图为证,是不是每盘菜都美得像一幅画?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难忘的菜肴,那是妈妈才能做出来的味道。
在家的厨房里,煎炒烹炸炖煮拌,每种技法都有着不同的风味。
家常菜使用最简单的食材和调料,他的独一无二的口感,是因为有了“家啲味道, 今天,让我们以爱为佐料,学做一道家常菜,寻找家的味道。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鲜是大海对勤劳海民的馈赠。
青岛的海鲜种类繁多,做法多样。
将焯熟的海鲜与时令蔬菜混合调制,是家常菜中常见的烹饪方法。
今天我们就以一道“黄瓜拌海蛰”为例,学习凉拌菜的调制方法。
1.认识海螯先认识本节课的主角--海蛰。
海螯就是水母。
海螯的营养极为丰富,中医学认为,海蛰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我们去海边有时也能见到海蛰,切记没有经过处理的海蛰有毒,预防海蛰董伤最重要的是避免与活海蛰直接接触。
看看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海螯的记录吧。
(视频)经常出现在青岛人餐桌上的海螯,就是海螯皮和海螯头。
(ppt)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海螯皮。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到,海蛰捕捞之后马上就会进行脱水处理。
在食用之前海蛰需要用水进行长时间泡发后,反复换水冲洗才能食用。
我们桌上的海蛰,就是老师提前泡发好的。
其实不是光是海螯皮,凉拌菜因为没有对食材进行高温的处理,更容易存在危险。
有些食材可以直接食用,比如黄瓜,胡萝卜,洋葱;有些食材因为生吃口感不好,要用开始焯熟后才可以凉拌,比如土豆、菜花、芹菜;还有些食材生吃对人体有害,比如豆角、菠菜、香椿芽。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b39e1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02.png)
《学做简单的家常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常菜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常菜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家常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
3. 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常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家常菜的基本烹饪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烹饪过程中的火候控制和食材搭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食材、烹饪工具、菜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家常菜的定义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家常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烹饪过程。
3. 演示:教师现场演示一道家常菜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烹饪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一道家常菜,并记录烹饪过程和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家常菜的定义和特点2. 家常菜的烹饪方法和技巧3. 烹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4. 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尝试制作一道家常菜,并记录烹饪过程和心得体会。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保学生的安全。
八、课后反思2. 学生根据实践过程,反思自己的烹饪技巧,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家长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劳动的情感。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教学过程的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烹饪技巧,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家常菜,引导学生关注家常菜的特点,如色香味俱佳、营养丰富、制作简便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家常菜,激发他们对烹饪的兴趣。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16]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16]](https://img.taocdn.com/s3/m/fc9fa581f5335a8103d22092.png)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做家常菜》本课以“家常菜”为活动和探究主题,共安排了“择菜和洗菜”“巧做凉拌菜”“学做炒菜”三个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学习简单的择菜入手,学习使用常用炊具和做简单的饭菜,掌握做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意识到做家常菜是小学生适适应生活的需要,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中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由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厨房内的家务活看的要比做得多。
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新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本主题总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做菜的基本工序,学会择菜、洗菜、切菜等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能根据不同菜的制作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出择菜、洗菜、切菜、做菜的基本方法,会使用常用炊具,并认识到不同的菜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洗菜的一些巧妙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讲究卫生和合理饮食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三、教学策略建议教法建议:教师现场示范和学生探究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学生主动活动和探究的欲望。
学法建议: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四、教学评价建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从择菜、洗菜、炒菜、拌菜的速度、卫生标准、菜的口味和小组合作的默契度等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建议: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建议: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表格、新鲜的蔬菜、菜板、调味品、炊具、垃圾箱等。
学生准备:观察家长洗菜、做菜的经过,并做好记录。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a484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9.png)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引言:学做家常菜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之一、通过学习家常菜的制作过程,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动作能力、培养耐心和细致的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对食物的认识和学会合理搭配饮食。
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小学生的家常菜学习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亲身感受让学生掌握制作家常菜的基本技能。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家常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了解家常菜的基本制作步骤和技巧。
3.学习食物的搭配原理,增强饮食营养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所需的食材、调料等。
2.工具准备:准备好必要的炊具、切菜刀、炒菜锅等。
3.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内的烹饪台,并确保安全和卫生。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家常菜,并让他们思考家常菜的重要性和学做家常菜的好处。
2.介绍家常菜的制作步骤:a.解释清楚家常菜的概念,简单说明不同菜品的制作步骤。
b.分别介绍清炒、红烧、炖煮和煎炸等常用的烹饪方法。
c.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演示家常菜的制作过程。
3.开展实践操作: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让他们自行选择一道家常菜进行制作。
b.学生根据学习的烹饪方法和制作步骤,按照既定的流程一步步进行操作。
c.教师要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4.品尝和评价:a.将学生制作的家常菜尽量摆放整齐,品尝后进行评价和讨论。
b.引导学生主动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互相交流和学习。
5.总结和归纳:a.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次实践操作中学到的家常菜制作技巧和经验。
b.引导学生思考家常菜的营养和搭配原则,提高他们对饮食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观察学生在制作家常菜过程中的投入度、动手能力以及成果展示来评价。
2.学生的反馈和成果:通过学生的评价和讨论,了解他们对本次实践操作的感受和收获,并收集学生制作的家常菜的图片和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做家常菜》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题为《学做家常菜》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和来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必须以学生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社会性、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主题,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发挥潜能的机会。
通过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主题。
生活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题材,也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因此,从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开展《学做家常菜》的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学会做家常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和习惯;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贴父母;与父母合作,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二、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一)活动目标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以及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做菜的基本功,学会做家常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认真做事、勇于创新的态度,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分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实现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贴父母.通过与父母的学习合作,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二)、时间安排这次活动将历时一个月左右,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性评价、反思四个阶段。
1、活动准备阶段(4月26日-4月30日)2、活动实施阶段(5月1日-5月16日)3、活动评价阶段(5月17日-5月23日)4、总结反思阶段(5月24日-5月31日)三、活动实施过程(一)、准备阶段1 、向家长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立活动主题。
2、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二)、实施阶段1、利用“五一”假期至少学做一道家常菜,并编写菜谱。
2、学生填写完成《致学生的一封信》。
3、家长填写完成《致家长的一封信》。
4、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每组编写一份荤素冷热搭配的家宴菜单,合作完成一桌菜。
5、以小组为单位,现场厨艺展示。
(三)、活动评价阶段1、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择优编入《班级私房菜谱》。
2、聘请家长和老师各三位,担当评委,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间互评;综合各种评价结果选出“金牌大厨”一名;“银牌大厨”“铜牌大厨”各两名;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长中推选出“金牌培训师”五名,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四)、总结反思阶段1、立足活动,积累素材。
老师要及时了解和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过程中的表现和感受,使用摄像设备做记录。
2、多方位、多角度开展总结。
(1)、针对活动环节、过程、成果的分析总结。
(2)、针对学生的兴趣、参与性、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分析总结。
3、教师撰写总结性文章。
四、活动效果与反思(一)、活动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向家长和学生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和《致学生的一封信》让家长和学生记录了本次活动,以及活动中的体会,总结如下:1、学生的收获在这一次《学做家常菜》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有很多收获。
孩子们用真诚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细细品味,每句话都富含哲理。
看了学生的体会,我很受感动,突然间,我觉得孩子们经过这八天的假期长大了,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会了做家常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增加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以下是几位学生的体会:做家务非常不容易,菜做出来时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为父母做饭。
——孟祥敏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独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做菜是很普通的事,但做起来比较难,只要用心去做,一定会做好。
——王柄凯我要多学两个菜,好好报答整体为我做饭的父母。
——王浩知道父母在田地里干活非常不容易,在家中给父母做一下自己的拿手好菜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
——陈锡明劳动最光荣。
——栾冬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敢于动手,不要知难而退,要认真去做。
自己只要做了就一定会有结果,会有收获。
——李九辰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父母是多么辛苦,我们应该体贴他们。
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只有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会成功。
——潘俊燕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做菜,原来这是多么有趣的事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多锻炼自己的能力,以便更能适应社会。
——高玮爸妈每天做饭不容易,以后不管吃好吃赖,我们都不应挑食,吃自己做的菜,心里特别美。
——刘青做家常菜很简单,但每一道菜都充满了妈妈的爱。
——徐芸劳动需要智慧。
——王凯做饭时,一定要细心,慢慢来。
生活中也是这样,细心!——李璐2、家长的感受《学做家常菜》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得到了各位家长的大力协助。
为了切实让孩子们掌握做家常菜的各种技能,家长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孩子做菜,直到孩子能独立操作为止。
在孩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家长有很多惊喜的发现和深刻的体会。
学生学会做菜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生活经验。
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们对孩子的表现都非常满意,为孩子的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
家长们对这次实践活动非常满意,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学会了做家常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增加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活动中,家长与孩子共同合作,促进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
家长们一致认为,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听话了,体贴父母了。
以下是几位家长的感受:通过指导孩子做菜,深刻体会到家长应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实践,亲自动手,锻炼孩子的社会实际能力。
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做妈妈的很自豪。
要培养孩子学会独立。
能加深家长与子女的感情,又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好!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能指导孩子做出比较满意的菜,我非常高兴。
在与孩子的共同劳动中,能和孩子更真实的交流,以后要多让孩子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在孩子帮我做饭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孩子对父母的爱。
看到孩子也能为父母做菜烧饭了,感觉很幸福。
吃着孩子亲手做的菜,感觉心里甜甜的。
(二)、活动反思1、让综合实践活动回归生活确定研究主题是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起点。
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学生非常喜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让综合实践课走进生活,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2、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何种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是怎样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
在《学做家常菜》这次活动中让学生学做至少一道家常菜;组成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一桌菜;并编写菜谱、家宴菜单;现场厨艺展示等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
3、开放活动时空,提高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知识。
”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环境也应是开放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特别是利用学生休假闲暇时间开展的活动和课外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活动也不受空间的限制, 它不但可以在课堂、学校中活动, 而且还可以在家庭、社区、大自然中活动。
这样自由开放的时空为学生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和学习的机会, 它使学校的教学真正走上了开放式的“大教育”的轨道。
《学做家常菜》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学做家常菜》。
通过调查了解,家长、学生最希望开展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喜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肯定和认可。
根据这些情况,确立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和方案。
二.活动的目的和任务1. 让学生学会做家常菜。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体贴父母。
3.通过与父母的学习合作,加强沟通,增进理解。
三.活动内容1.利用“五一”假期学做至少一道家常菜。
2.学生填写完成《致学生的一封信》。
3.家长填写完成《致家长的一封信》。
4.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合作完成一桌菜,由家长品尝。
5.每人学做至少一道拿手菜,并编写菜谱,在班中展示。
6.每组编写一份荤素冷热搭配的家宴菜单,在班中展示。
7.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
择优编入《eight-three私房菜》。
8.以小组为单位,现场厨艺展示,请部分家长和老师但当评委。
9.根据学生的厨艺,在家长中推选出“金牌培训师”。
四.分组学生依据家庭住址就近原则,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五.成果展示1.每人学做至少一道拿手菜,并编写菜谱,在班中展示。
2.每组编写一份荤素冷热搭配的家宴菜单,在班中展示。
3.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编入《eight-three私房菜》。
4.以小组为单位现场展示示厨艺。
六.评价方案1.对菜谱和菜单进行评比,择优编入《eight-three私房菜》。
2.聘请家长和老师各三位,但当评委,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小组成员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间互评;综合各种评价结果选出“金牌大厨”一名;“银牌大厨”“铜牌大厨”各两名;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家长中推选出“金牌培训师”五名,颁发荣誉证书,进行表彰。
《学做家常菜》综合实践活动反思总结(一)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角,在活动实施的准备阶段、开展过程、总结交流等环节,都应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活动主题应植根于学生的兴趣。
新学期开学之初我对家长和学生经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喜欢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问题、心理健康、劳动技能有关的活动,而这些正是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掌握的技能。
根据调查情况,我确定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成果展示形式、评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