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村一)

合集下载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重点专业三: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植物生长与环境适用对象:中职学校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时:108学分: 6一、适用对象适用于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涉农专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农经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植物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现代林业和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目标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农林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简易测定能力、具有科学、合理使用各类肥料的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观测技能光,以及具有利用和调节环境资源,改善植物生产环境条件的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土、光、温、水、风、肥等环境因素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深入剖析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植物生产环境的调控措施。

3.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倡导合作精神、公平和谐的理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诚实信用的品性,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围绕专业岗位技能展开理论教学,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学以致用。

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七、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八、教学进程表九、考核评价本门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包括基本知识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基本知识考核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笔试,基本技能考核分阶段进行,以每个项目的实际操作(60%)和实验实训报告(40%)结合进行。

农村经济管理教案

农村经济管理教案

农村经济管理教案第一章:农村经济管理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3. 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 农村经济管理的定义和意义。

2. 农村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3. 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村经济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农村经济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1.4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农村经济管理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章:农村经济资源管理2.1 教学目标1. 了解农村经济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农村经济资源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3. 能够分析农村经济资源管理的效果。

2.2 教学内容1. 农村经济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2. 农村经济资源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3. 农村经济资源管理的效果分析。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村经济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经济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农村经济资源管理的原理和应用。

2.4 教学评估1. 提问:检查学生对农村经济资源种类的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农村经济资源管理原则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章:农村经济组织管理3.1 教学目标1. 了解农村经济组织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3. 能够分析农村经济组织的效果。

3.2 教学内容1. 农村经济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2. 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3. 农村经济组织的效果分析。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村经济组织的种类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农村经济组织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门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密切交叉的学科,它以农业经济为对象,研究农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阐明农村经济的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经营管理对策。

它是一门平台选修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熟悉和掌握农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协调运动的规律以及农业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基本具备应用经济学特别是农业经济管理所特有的思维和分析方法,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解释和分析各种农业经济现象,加深对农业经济政策的理解,初步具备农业经济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在理解中记住各章出现的基本概念、范畴、定理,并能用自己的认识和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要能联系实际或其他课程的知识,具体地落实这些从具体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范畴和定理,学习时还要能较好地返回到具体实际中去。

对这些概念、范畴、定理不仅要理解、记住,而且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搞清区别和联系中理解、记住。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五、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1、经济管理学导论基本要求:(1)掌握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特征,管理学的概念及其特征;(2)了解学习经济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主要内容:(1)经济学的内涵与特征;(2)管理学的内涵与特征;(3)学习经济管理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经济学的内涵。

难点:本章无。

2、农产品市场供求基本要求:(1)理解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原理,农产品供求均衡的蛛网理论,农产品市场供求规律;(2)掌握农产品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农产品卖方和买方市场的特征;(3)了解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形成。

教学主要内容:(1)农产品需求;(2)农产品供给;(3)农产品供求与均衡;(4)农产品供求规律的应用。

《农村经济管理》教学大纲

《农村经济管理》教学大纲

《农村经济管理》教学大纲Ⅰ课程内容一、导论1.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发展目标2.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3.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内容与方法二、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导向1.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市场的职能与市场机制3.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4.市场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三、农业经济体制1.我国农业的所有制形式2.农业经营方式3.农业经营组织形式4.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1.农业和农村的三大经济结构2.农业生产的布局3.农业区划五、农业产业化经营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条件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六、市场调查与经营决策1.市场信息(收集、处理)2.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3.市场预测4.经营决策七、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与配置1.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土地资源的配置与管理3.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资产集约与管理5.农业科技资源的应用八、农产品的市场营销1.农产品开发2.农产品定价3.农产品营销渠道4.农产品促销九、农产品出口贸易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2.农产品进出口交易条件3.农产品出口贸易实务十、农产品成本与效益核算1.农产品成本核算2.农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核算3.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分析与评价十一、农业收入分配与消费1.农业经营收入的分配2.农业和农村的消费3.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与扩大再生产十二、依据法律和政策经营农业1.农业生产经营的法律知识2.农业生产经营的政策理论3.农业依法经营与政策保护Ⅱ大纲说明一、教学的目的和意义通过86课时的课堂教学和58课时的讨论学习及实践操作,使学员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运用市场机制,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配置资源,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掌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二、各章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导论(一)教学内容1.“三农”的重要性;2.发展“三农”的目标和任务;3.农业的概念;4.农业的基本特征;5.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7.农业经营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课内学时90。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结合我国农村的基本现状,介绍农村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以及农村经济决策;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合作经济理论与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在内的生产要素管理;农产品市场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部门经济管理;农民收入问题以及农业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有关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农村经济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掌握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与管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民负担问题、承包合同管理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员对这些问题有系统的了解与掌握,为更好地管理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理论依据与管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对学员的学习进行要求。

考核试题分布与教学要求相一致。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

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

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中央电大的主持教师或主讲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

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各章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4学时)第二章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5学时)第三章农村基本经济制度(6学时)第四章农村经济组织管理(4学时)第五章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4学时)第六章第六章农村土地资源管理(6学时)第七章第七章农村经济决策(8学时)第八章收入分配与农民增收(7学时)第九章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8学时)第十章乡镇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8学时)第十一章农业产业化经营(4学时)第十二章农业部门经济管理(6学时)第十三章农产品市场营销(7学时)第十四章农村经济效益核算(7学时)第十五章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6学时)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拟选用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辅助以录像教材。

农村经济管理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教学具体安排一、指导思想和要求:学习《农村经济管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重点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管理、农村市场管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内容。

通过教学实践,使学员了解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熟悉市场经济基本原理,掌握从事农村经济管理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成为具备农村经济管理素质和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二、学习书目:陈和平教授主编的《农村经济管理》(2009年7月印刷)。

三、学习时间:安排19周,每周7学时,共133学时。

其中面授辅导7次,28学时;讨论2次,4学时;其余学时为自学、作业和复习考试时间。

四、教学安排: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一)学习时数:21学时(第1-3周)。

(二)学习内容:第1、2章。

(三)学习重点:1、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2、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农村经济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4、农村经济体制;5、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结构的特点;6、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经营形式。

(四)实施方式:面授辅导1次,4学时;自学、作业17学时。

(五)作业题:1、名词解释: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管理经济体制农村经济体制农村合作经济社区合作经济联合型合作经济生产型合作经济服务型合作经济农村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农村经营形式租赁经营2、简答题:(1)试述农村经济管理的特点。

(2)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哪些阶段?(4)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5)简述农村个体经济的作用。

(6)简述发展混合经济的重大意义。

3、论述题:(1)论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试论私营经济的作用。

第二单元(一)学习时数:28学时(第4—7周)。

(二)学习内容:第3、4章。

(三)学习重点: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原则;2、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和措施;4、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发展农村经济的作用;5、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6、农村生产要素合理组合的前提;7、土地在农村生产中的作用及特点;8、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意义;9、农业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农业经济学是研究农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农业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学生具备运用农业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了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培养运用农业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形式2.1 教学内容2.1.1 农业经济学概述- 农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2 农业生产与供应- 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与配置;-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效率分析;- 农产品供应与市场机制。

2.1.3 农产品需求与消费- 农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 农产品消费的特点与趋势;- 农产品消费结构分析。

2.1.4 农业政策与管理- 农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农业政策的评价与调整;- 农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2.1.5 农业发展与可持续性- 农业发展的阶段与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践;-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2 教学形式-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传授农经学的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和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讨论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方式3.1 教学要求- 学生应按时参加教学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学生应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实践任务;- 学生应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或研究报告。

3.2 评价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参与度、课堂讨论等;- 课堂作业:包括课后习题、课程设计等;- 实践任务:包括实地考察报告、案例分析等;-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测试。

四、参考教材与学习资源4.1 参考教材- 《农业经济学导论》(第五版)王小松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 《农业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张云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年4.2 学习资源- 相关期刊论文- 农业经济学相关网站及数据库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农业经济学概述- 农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二周:农业生产与供应- 农业生产要素的特点与配置-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效率分析第三周:农产品需求与消费- 农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 农产品消费的特点与趋势第四周:农业政策与管理- 农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农业政策的评价与调整第五周:农业发展与可持续性- 农业发展的阶段与模式-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践六、参考文献1. 王小松编著《农业经济学导论》(第五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农村政策法规、管理基础、人际沟通、乡村文化、农业经济学、家庭农场电子商务、土地利用与流转、家庭农场经营与管理、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实务、农产品营销实务、家庭农场资金管理、家庭农场创意农产品开发、家庭农场筹建运营实践、家庭农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家庭农场财务管理实践、家庭农场农产品营销实践、农业项目申报与管理实践、农产品网络营销实践、家庭农场创意农产品开发实践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安排可能因学校和专业设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

《农经》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五年制《农业经济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生物技术总学时:34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农业生物技术、园艺、农业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专门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学习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综合掌握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便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1.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和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

2.能够利用所学农业经济知识,结合国情和地方实际,探索农业现代化实现途径。

3.能够开发和利用农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正确处理农业布局及其内部结构。

4.合理配置生产力诸要素,研究农业经济核算,综合实践农业管理。

三、理论教学内容导言(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为学习本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教学内容§0—1经济与经济学§0—2农业与农业经济学§0—3中国的农业经济学第一章国民经济中的农业(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现状,以便对中国农业经济形成一个基本印象。

(二)教学难点重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三)教学内容§1—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2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农业现代化(一)教学目的要求: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思考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明确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和应选择的道路(二)教学重点难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目标、衡量标准、途径和措施(三)教学内容§2—1农业现代化概述§2—2农业现代化的道路第三章农业产业化(2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掌握农村合作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改革等问题。

农业经济学课程大纲

农业经济学课程大纲

《农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课程类别:任意选修课适用专业:经济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农业经济的基本理论、我国的农业经济制度及演变过程、农业劳动力供给理论、农户经济理论与农户模型;了解和熟悉农业生产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资金、农业价值链、农业合作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农业经济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

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农业经济热点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农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主流农业经济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三、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农业经济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开发、农业资金、农业生产函数与技术经济、农户经济与经营决策、农业价值链、农业合作经济、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农业政策框架等。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目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借此讲授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相关内容,将理论内容与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相联系,理解农业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及背后的农业经济理论,,并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综合分析现实农业经济问题。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多媒体的应用、案例教学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业和农业经济学(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与食物体系(2)农业经济及其结构(3)农业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2.重、难点提示(1)农业与农业的多功能性(2)农业产业结构(3)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第二章农业经济制度及其演变(3学时)1.教学内容(1)制度与农业经济制度(2)1978年以前的农业经济制度(3)农村改革及“双层经营”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重、难点提示(1)农业经济制度的概念和作用(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经济制度的演变历程第三章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2)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农业与气候资源2.重、难点提示(1)农业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2)土地资源的特征与功能(3)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第四章农业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开发(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劳动力供给理论(2)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2.重、难点提示(1)农业劳动力供给理论(2)“二元经济”模型(3)刘易斯模型与刘易斯拐点(4)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影响因素(5)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第五章农业资金(3学时)1.教学内容(1)农业资金(2)农村金融总论(3)农村合作金融(4)农业资本市场和农业保险2.重、难点提示(1)农业资金的概念、特点、来源和运行规律(2)农业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现状(3)农村金融的概念、特点、现状、发展历程和问题(4)农村合作金融第六章农业生产函数与技术经济(3学时)1.教学内容(1)生产函数、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2)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3)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重、难点提示(1)农业生产函数的概念及特点(2)技术进步的类型及对农业增长的作用(3)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及特点(4)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与原则(5)技术采纳过程中农户的类型第七章农户经济与经营决策(3学时)1.教学内容(1)农户与农户经济(2)农户经济理论与农户模型(3)农户分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2.重、难点提示(1)农户的概念与特征(2)农户经济的内涵与特征(3)农户经济理论与模型(4)农户分化概念、特征与原因第八章农业价值链及管理(3学时)1.教学内容(1)关于价值链的理论基础(2)农业价值链(3)农业价值链管理2.重、难点提示农业价值链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第九章合作经济与农民合作组织(4学时)1.教学内容(1)合作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合作社发展(2)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治理结构(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与经营管理2.重、难点提示(1)我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村一)一、课程的作用与任务农村经济管理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农科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本课程按成人学习特点设计,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既给出了农村经济管理课程的理论框架,又讨论了农村经济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思路。

同时在可能情况下增加信息量,介绍国内外的一些情况,以开阔学员的视野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较为全面地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学时18。

本大纲内容分七个单元,共15章。

第一单元:总论(第1,2,3章)18学时第二单元:产业结构(第4、5章)16学时第三单元:生产要素管理(第6、7、8、9章)20学时第四单元:流通与市场(第10、11章)10学时第五单元:财务与分配(第12、13章)16学时第六部分:农村经济效益及农村现代化(第14、15章)10学时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言(6学时)教学内容:1.农村与农村经济(1)农村是与城市相对应的地域概念,是一国(或地区)城市和领海以外的地域;(2)农村的特点;(3)城乡差别是一种历史现象;(4)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2.农村经济在我国的地位(1)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2)大力发展我国农村经济;3.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控制职能、激励职能4.农村经济管理的任务发展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5.农村经济管理的原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责权利相结合原则,经济、社会、生态、科技协调发展原则,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原则6.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事项思想教育方法。

教学要求:了解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了解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以及如何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经济学科。

重点掌握在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一般掌握管理的任务和方法;重点掌握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我国农村经济制度(6学时)教学内容:1.土地公有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

2.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3.多种经营形式。

4.勤劳致富,达到共同富裕。

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营形式;重点掌握我国农村的分配原则是勤劳致富,共同富裕。

第三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管理(6学时)教学内容:1.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2.农村合作经济的建立与发展(1)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2)农业合作化、公社化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制;(3)农村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的建立、发展;(4)股份合作制、合作基金会(5)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3.农村合作经济的改革(1)农村合作经济改革的必要性;(2)改革要解决剥夺农民的问题,要使之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教学要求:了解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一般掌握农村合作经济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改革等问题。

重点掌握供销合作、信用合作、股份合作制、合作基金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合作形式第四章农村产业结构(8学时)教学内容:1.农村产业结构的含义(1)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层次。

(2)合理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志。

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各业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需要;较好的效益。

(3)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生产力水平、资源状况、需要及政策。

(4)我国从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的农村产业结构。

2.农业生产结构(1)农村工业结构(2)农村中的第三产业教学要求:一般掌握农村产业结构的特点、层次,合理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志;重点掌握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因素及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特点。

第五章发展乡镇企业(8学时)教学内容:1.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2.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现代企业方向,合理布局,规模化、集团化,产业结构变化趋势3.选好投资项目为什么要认真选择项目乡镇企业项目成功的要素可行性研究4.加强乡镇企业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责任制,提高决策水平,开展经济核算,创名牌、保质量,加强环境保护教学要求:了解发展乡镇企业的意义、方针重点掌握选择投资项目的意义、方法重点掌握加强乡镇企业管理中的几个问题第六章农村自然资源管理(5学时)教学内容:1.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农村发展:协调好资源、环境、人口间的关系。

3.农村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农村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等。

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相联系性、区域性、可再生性、数量有限与潜力无限。

农村自然资源还包括矿产资源。

4.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财富,是一切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5.其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气候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资源、其他生物资源。

利用农业资源的可再生性,可以使生产做到持续性增长。

教学要求: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意义。

了解农村自然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般掌握自然资源总体情况,以便在实践中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一般掌握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重点掌握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七章劳动力资源管理(5学时)教学内容:1.劳动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内容和意义内容主要是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利用率2.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劳动力是存在于人身体的劳动能力,是体力与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口数。

目前我国大约有一亿左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二亿多季节性剩余。

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

就业与转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4.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农业劳动力状况;一般掌握: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利用率的概念,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特别向非农部门转移任务的艰巨性;重点掌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对策。

第八章农村科技管理(5学时)教学内容:技术是生产技能,技术是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重点讲农业技术。

1.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的历史。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现代农业。

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第四次技术革命即新技术革命。

原子技术、生物技术用于农业。

2.我国农业技术发展状况。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光辉的农耕文明,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

进入近代,中国落后了,仍基本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

3.我国的农业技术应实行先进技术、实用技术与优良的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针。

4.农业工业等产业的技术,总的较为落后,应是先进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

5.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工作。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站;重视农民技术合作;支持工商企业(集团)与农民联合,在技术上、财力上支持农业。

教学要求:了解世界及我国农业科技现状及发展,以开阔眼界;了解农业应实行先进技术、实用技术与优良的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掌握我国科技兴农的意义,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落实科技兴农战略。

第九章农村经济信息管理(5学时)教学内容:1.经济信息的特征及其重要性经济信息的概念、特征经济信息的作用2.信息的处理程序收集、加工、传播、储存3.农村经济信息的管理搞好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咨询服务教学要求:一般掌握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重点掌握信息咨询服务的方法第十章农村商品流通(6学时)教学内容:1.农村商品流通的作用2.农村商品流通体制“三多一少”3.农村商品流通渠道4.农产品供求关系与价格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农村商品流通体制与流通渠道了解农村商品流通的作用一般掌握农产品供求关系与价格。

第十一章农村市场体系(6学时)教学内容:1.市场的概念与功能;市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的功能2.农村市场的构成;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概念、产品营销策略4.农副产品国际贸易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及主要农产品市场的状况。

建立农产品出口生产体系。

出口优惠政策与加强宏观管理。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市场的概念功能;重点掌握市场营销的概念、产品营销策略了解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的概念及特点了解农产品出口优惠政策及宏观管理;了解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特点及状况,为了参加国际市场竞争必须发展我国优质高效农业产品。

第十二章农村财务管理(10学时)教学内容:1.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任务、原则农村财务管理的四大任务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农村财务管理的原则:计划、核算、节约、民主等原则当前农村财务管理现状2.农村资产管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清产核算、成本管理3.财务制度与财经纪律4.农民负担管理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清产核算、成本管理等概念重点掌握财务制度与财经纪律了解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任务、原则一般掌握农民负担管理的意义和方法第十三章农村收入分配管理(6学时)教学内容:1.农村收入、分配管理的原则、意义。

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2.收入、利润的形成3.搞好收入分配管理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农村收入、分配管理的原则了解收入、利润的形成一般掌握收入分配管理第十四章提高农村经济效益(6学时)教学内容:1.经济效益概述经济效益的含义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意义2.经济效益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评价指标3.怎样提高经济效益强化效益概念,实现两个转变增产与节约并重从经营管理入手,加强经济核算。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经济效益的概念,能说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一般掌握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和提高经济效益途径。

第十五章农村经济现代化(6学时)教学内容:1.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生产手段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现代农民2.我国的农村现代化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特征我国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和措施教学要求:一般掌握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概念了解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了解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道路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