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两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两课时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两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该课文位于教材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

课文通过生动的故事,描绘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动物间的亲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以及动物间的亲情。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大自然中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生物,激发学习兴趣。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中的动物。

(2)引出本节课主题:《小蝌蚪找妈妈》。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老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讲解生字词。

(3)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让学生尝试回答。

(2)老师讲解答案,引导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2. 生字词:青蛙、尾巴、长、绿、叫、妈妈、快乐3. 课文大意: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小蝌蚪为什么找不到妈妈?②小蝌蚪找到了谁?(2)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2. 答案:(1)①因为小蝌蚪还小,不认识妈妈。

②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1、挂图2、幻灯片教学过程第一节一、揭示课题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知道妈妈是谁?它在哪?我们跟他们一起去找好吗?(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问:小蝌蚪长什么样?我们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子?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问:小蝌蚪什么样?(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问: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

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b。

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c。

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板书:四条腿宽嘴巴)师小结: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布置作业: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节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1)问: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三、四自然段)(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

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4)问: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么做的?(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迎上去: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两课时分开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两课时分开1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课时安排本教学设计将《小蝌蚪找妈妈》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节课主要介绍故事情节并引导学生思考,第二节课则围绕故事展开多种活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学习成果的巩固。

课时安排如下:第一节课•时间:40分钟•目标:通过观看《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角色,并展开相关讨论。

第二节课•时间:40分钟•目标:通过游戏、绘本阅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第一节课教学设计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小动画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兴趣。

观看动画片(20分钟)•教师放映《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并提醒学生观察各个角色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及其特点。

默写故事内容(10分钟)•学生根据刚才观看的动画片,默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基本故事情节。

讨论与分享(5分钟)•学生相互讨论并分享自己默写的故事情节,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主题进行思考。

第一节课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观看动画片的方式引入故事和角色,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并通过默写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动画片的理解程度良好,但默写阶段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困难。

考虑到下节课的活动设计,可以适当增加对故事情节的复述练习,提高学生记忆和表达能力。

第二节课教学设计复述故事情节(10分钟)•学生自由复述故事情节,教师适时进行点评并进行必要的补充说明。

绘本阅读(10分钟)•教师用绘本讲解和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一起朗读。

团队拼图游戏(1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幅拼图,学生需要根据绘本情节进行拼图,通过合作完成拼图任务。

手工制作(15分钟)•学生利用纸板、彩纸等材料,制作蝌蚪和其他动物的手工作品,鼓励创意和表达。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学生进行感想和反思的分享。

第二节课反思本节课通过复述、绘本阅读、团队拼图游戏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活动,加深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造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

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

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二册34课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2、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引入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2、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3、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三、自学课文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 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

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汇报自学成果生字检查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

(课件展示生字)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教学重点: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小朋友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满足你们的愿望!不过听完后请你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好吗?(观看课文朗读视频)2、谁能简单地说说这个故事?(相机板书课题)3、这就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引读课题)二、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得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2、小蝌蚪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板书:鲤鱼、乌龟)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用横线把小蝌蚪和她们说的话画下来。

①学习第2段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于是,就——迎上去,问……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

(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它们这时是怎样的心情?(急切)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看看两张图片,再说一说。

请学生上台与老师合作表演帮助区别理解词语。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

(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

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

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教学流程一.猜谜语,揭课题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

”这是什么?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1.听课文录音。

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

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披、摆: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书空。

睛: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1.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交流板书:鲤鱼乌龟妈妈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3篇

《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形态;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培养学生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增强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朗读方法;提高朗读技能。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头饰。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新课1.音乐响起,出示“求助信”,教师深情朗读。

2.读完“求助信”,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贴爱心图)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帮小蝌蚪找妈妈吧!(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探索生长过程1.认识小蝌蚪,学习第一自然段。

既然大家要帮助小蝌蚪,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些朋友吧!⑴课件展示小蝌蚪。

⑵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⑶找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动手勾一勾,指名说一说。

⑷展示小蝌蚪外形图①。

2.认识青蛙,学习第四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大家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⑴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⑷自然段,展示青蛙外行图⑤。

3.学习第二—六自然段,探索生长过程。

⑴引导观察小蝌蚪和妈妈长得一点儿也不像。

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得出:小蝌蚪长大后就会像青蛙妈妈。

⑵提问:小蝌蚪是怎样一天天长大变成青蛙的?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

⑶学生汇报变化过程,教师进行简单的文字板书。

⑷根据文字板书,找三名学生完成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图片②③④的排序。

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板书设计。

⑸根据板书,集体复述生长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边说边用动作表演,既培养了学生的表演才能,又加深了对小蝌蚪生长过程的印象。

三、观看动画,进行朗读训练1.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可高兴啦!可是,他们是怎样找到妈妈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遇到了谁?2.观看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动画片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1)分小组读这段话,弄清有几句话(3 句) 。 2)指导学生观察 ppt 课件出示的图画,了解小蝌蚪 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根据鲤鱼妈妈说的话,看见乌龟 有四条腿,以为是自己的妈妈。但乌龟告诉他们妈妈的样 子是: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讲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 条前腿。 6、学习第四自然段 1)分小组读这段话,弄清有几句话(5 句) 。 2)指导观察 ppt 课件出示的的图画,要求学生图文 结合,了解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他们根据鲤鱼妈妈和乌 龟说的话找到了妈妈(青蛙) 。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讲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变短 了。 7、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这段话,弄清有几句话(2 句) 。 2)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小青蛙的尾巴不 见了。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讲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他们跟 青蛙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他们跟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说明了青蛙与人的关 四、 思想教育 系,青蛙是吃害虫的动物,对庄稼有益。教育学生要保护 青蛙。 五、巩固 练习 1、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说说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 的几次变化。 1、 练习的设计 紧扣重点,强调对 教育学生保护有益 动物。
1、揭示课题,释题。 2、带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五个) 。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话,弄清有几句话(1 句) 。 2)指导学生观察 ppt 课件出示的图画,理解句子的 意思,了解小蝌蚪的形体: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 题,并通过课文中 的尾巴。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讲一群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 三、讲授 新课 去。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分小组读这段话,弄清有几句话(3 句) 。 2)指导观察 ppt 课件出示的的图画,要求学生图文 结合,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小蝌蚪已长出了两条后腿。 小蝌蚪向鲤鱼妈妈打听到他们妈妈的样子:四条腿、宽嘴 巴。 理解这段话的意思:讲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 后腿。 5、学习第三自然段 维能力和表达能 力。 的有关语句去体会 课文的大意,突出 了教学重点。重视 让学生动口说,有 利于深化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培养思 通过讨论、观 察、比较、分析让 学生自己提出问

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1《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四自然段,详细讲述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鲤鱼、乌龟,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生字词,如“鲤鱼”、“乌龟”、“荷叶”等。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挂图、生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蝌蚪的成长,引入课题。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观察课文中的生字词,学习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3. 理解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的心情。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用法,让学生造句巩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生字词编写句子,进行课堂互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2. 生字词:鲤鱼、乌龟、荷叶等。

3. 小蝌蚪找妈妈过程图。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段话,描述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心情。

3.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动物找妈妈的故事,了解动物的成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巩固。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关于动物成长的故事,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4篇】

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4篇】

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4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灰、迎”等 8 个生字,会写“河、姐”等 6 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4.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5.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识字、读书。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猜谜,开展讨论。

2.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儿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观看动画课件。

2.组织学生自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课文中的困难,及时解决。

(2)组织学生借助小组互助学习,达到初读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三、合作互助,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8 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字,教师在巡视时记录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识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8 个生字,教师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找朋友。

四、讨论交流,整体感知内容1.学生看着图,自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2.讨论交流:初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五、学写生字,培养习惯1.出示要求会写的 6 个生字。

2.组织学生交流笔顺。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写、临写。

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1.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2.“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 “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 吧!””从“迎”字看出了什么? “迎”字可以看出小蝌蚪想急切见到妈妈的 心情。从小蝌蚪称鲤鱼为阿姨,可以看出小蝌蚪 非常的懂礼貌。
拓展: 请你仿写一个拟人句。 _示__例__:__向__日__葵__不__断__地__面__向__太__阳__公__公__做__运__动__。___________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 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 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 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课文主旨
本文是一篇童话,讲了一群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 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跟着妈妈一起捉害 虫的故事,告诉了我们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 含了从小要学会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4.“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 妈低头 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 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 蹦到了荷叶上。”从这段中的你能体会到小青蛙的 什么心情?
“游过去、叫着”可以看出小蝌蚪找到妈妈后 的愉快心情。“笑着说”突出了青蛙妈妈对小蝌蚪 的喜爱之情。
“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 “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也跳了上去。 “再跳一下!” 青蛙又上了一个台阶。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说。就这样,青蛙跟着 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 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其实,不是八仙没来,只是八仙觉得青蛙也就是在人间为老 百姓吃虫子除害的,上天干什么呢,就把青蛙留在那里,虫子也 不敢来了,此地也太平。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及青蛙的成长过程。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学习汇报1、我会认: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先在小组内汇报,然后指名汇报。

)2、我会读: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1、读课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

小组学习活动:(1)将描写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点的词句混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2)观察并发现这些词句与什么有关,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排列这些句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点的句子。

2、看动画,给动画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样找妈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3)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活动我会摆。

让学生将3张小图按照青蛙的.成长过程重新排列,然后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5、谈一谈:你喜欢小蝌蚪和它的妈妈吗?为什么?6、朗读全文。

三、拓展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进行交流。

2、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一、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生字词(开火车、齐读)。

1、同学们,上一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2、(出示卡片)3、下面,开起火车声音响亮地跟它们打招呼吧。

(开火车读)4、大家一起来吧!(齐读)三、复习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妈妈一生下它们,它们就离开妈妈自己独立生活,长大。

2、谁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3、师贴图1。

四、整体感知2-6自然段。

1、过渡:多可爱的小蝌蚪啊!它和你们一样,看见别人有妈妈,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追”三个字,会写“么、变”。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躯体发生的变化。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爱护有益的动物。

4、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躯体发生的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一:直截了当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让我们随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二:图文结合,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1、读一读,用笔画出写小蝌蚪模样的句子。

2、引读。

3、是啊,小蝌蚪游得多欢乐啊,你能不能欢乐地读一读这段。

指导朗读。

三、读文感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渡:小蝌蚪尽管生活得专门欢乐,然而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期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因此,它们决定去找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是如何找的?它遇到了谁?请小朋友快速地朗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找一找。

1、学生自读、汇报。

2、品读第二段多媒体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发觉小蝌蚪的外形变化。

教学“迎”字,看多媒体动画,明白得“迎上去”同桌两人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

表演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段。

4、自读第四、五段。

说说小蝌蚪的躯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小蝌蚪的妈妈长得什么模样?5、出示青蛙的话,用“差不多”说话。

四、总结全文1、多媒体展现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2、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六、拓展续编课文:小青蛙捉害虫资料提供者:。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2.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和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说清楚蝌蚪成长的过程。

2.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卡片,组词、扩词。

2.引导回顾课文。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一)整体阅读,初步了解小蝌蚪的外形变化和找妈妈的过程。

1.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要求:①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外形的变化。

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自己标出来。

2.交流展示①小蝌蚪有什么变化?②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二)品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2自然段(1)边读边引导学生领会“捕食”“迎上去”两个词的意思,感悟“迎上去”所表达出小蝌蚪急切、喜悦的心情。

(2)师生或学生间表演一下鲤鱼妈妈捕食和小蝌蚪迎上去的动作,加深理解“捕食、迎上去”。

(3)引导比较鲤鱼妈妈与鲤鱼妈妈所讲的青蛙外形特点——“四条腿,宽嘴巴”。

(2)结合图片,弄清小蝌蚪先长出的是两条后腿。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读出小蝌蚪问话时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长辈式亲切的语气。

(方式:师范读引导;生读,师点评;分角色朗读)2.学习第3自然段(1)引导学生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2)小蝌蚪看到乌龟后是怎么做的?体会“迎上去、追上去”的区别(演一演)。

(3)朗读感悟第3自然段(重点体会小蝌蚪的心情)(4)结合图片,弄清小蝌蚪后长出的是两条前腿。

(5)拓展延伸:为什么“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不是小蝌蚪的妈妈呢?你明白了什么?4.学习第4至第6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4至第6自然段(2)品析重点词语和句子。

①比较理解“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时的不同心境。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经典的科普小童话,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蝌蚪成长成青蛙的过程,增长学生科普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讲故事练习。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成长成青蛙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之情,教育学生保护益虫。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成长成青蛙的大致过程。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讲故事。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朗读录音。

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

师出示谜面,生猜谜底。

师板书:小蝌蚪(二)听朗读录音。

听朗读录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答师板书:找妈妈。

(三)复习生字词。

1.师出示生字,生读生字。

2.师出示词语,生读词语。

(四)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小蝌蚪长什么样?生答后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师:“甩”可以换成什么字,句子意思还不变?生用“甩”说一句话。

(3)再说说小蝌蚪的样子?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蝌蚪快活地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出示图片)。

师板书:长后退。

师:为什么找妈妈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看图片,说说“迎”是什么意识?鲤鱼说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子?生答后出示图片,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学习第3自然段。

(1)又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前腿(师板书:长出前腿),又碰到乌龟,他们怎么称呼乌龟?乌龟说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生答师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2)指名读小蝌蚪和乌龟说的话,应该怎么读?4.学习第四自然段。

又过了几天,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师板书:尾巴变短)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到的青蛙是什么样子?生齐读后回答。

(师板书:雪白的肚皮)。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终于找到了妈妈,小蝌蚪的心情怎样?用这种心情读出他们的话。

(2)青蛙让他们怎么做?这时候小蝌蚪的身体又有什么变化?生答师板书: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小蝌蚪找妈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7义务教育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大自然的秘密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设计者:贾盈盈/郑州市惠济区东风路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识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注意间架结构。

努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与写字书写的五个生字,“顶”的最后一笔是点;“皮”的书写笔顺;“跳”右边的“兆”的笔顺,比较“足”和足字旁的变化;“哪”是左中右结构,重点指导在田字格里的占位,最后一笔“竖”最长。

这都是书写要点。

(2)基于阅读借助文中的图画阅读,能找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语句。

(3)基于口语交际借助文中插图和关键词句,按顺序讲清楚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能完整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3.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自然活泼地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变化过程,以及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正确书写生字“哪、顶、睛、皮、跳”,说清楚小蝌蚪成长的过程,看图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是教学重点,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是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塘、脑”等14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读准多音字“教”,会写“哪、顶、睛、皮、跳”5个字。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本版编辑/张倩I备课I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吕莘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100084【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10个字,会写“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图片、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表示动作的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借助课文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能看图讲小蝌蚪拋马妈的故事。

4.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娠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第一课时:借助图片,疏通文意一、情境创设,整体感知(一)趣味导入,揭彌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群新朋友,他们遇到了_个大难题,想请我们帮忙,一起解开一个大自然的秘密,你们愿意吗?出示蝌蚪图片,播放音频:大家好,我们是小蝌蚪,彳艮高兴认识你们!我彳门从来没有见过妈妈,也不知道我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你们能帮助我们找到妈妈吗?师:原来,这群新朋友是(生:小蝌蚪,教师相机正音),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生:找妈妈)。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生^1.出示自读要求:(1)自删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

2.自融测:(1)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2)生字学习:①I司中识字(开火车读)。

黑灰色捕食阿姨宽嘴巴乌龟头顶披•・・•••・•着夢着游学游池琴脑容爭上去扁:把其卡3个生睾放到貞他抽语中,你还能读对吗?(出示课后题4,强调“袋”在不同语境下的读音)②句中识字(指名读)。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容小鲤鱼捕食。

(强调“教”的读音,通过组词练习读准易音字;读好句子停顿)③段中识字(小组接力读)。

师:把这些生字放回到文章中该怎样读呢?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生: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去找妈妈。

他们看见鲤鱼(阿姨)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打卿妈,知道了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接着,他们遇见一只乌(龟),知道了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的基础上,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迎”和“追”的意思,需强化理解。

2.青蛙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这个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3、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让我们帮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二)、播放课件,引入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课件,显示课文内容)。

问:这是谁呀?(贴小蝌蚪图片)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3、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呢?在书上画出来,并指导读书。

4、(师出示)池塘里有一群( )、( )、( )的小蝌蚪。

5、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

(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


6、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你们来做做看。

(做手势)。

7、动作做得很不错,老师还有个本领,你想不想学。

你仔细看着,不然你可学不会!(举卡片)我会用“长尾巴”说“长长的尾巴”。

你们会吗?
8、(卡片出示)大脑袋、宽嘴巴、黑身子等词指导学生说。

9、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
10、快活是什么意思?(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11、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


2、(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请大家注意看图观察(电脑出示课件),这天,小蝌蚪碰见了谁,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小蝌蚪碰见了鲤鱼妈妈,它在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的妈妈呢。

)3、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会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他们的妈妈呢?“迎”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5、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
6、交换一下,你们念鲤鱼妈妈,我念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
7、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生表演)
8、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动作都到位了吗?
9、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10、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电脑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

(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称为“又”长出两条腿。


3、(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你真会学习。

我们一起来看图,(电脑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思考一下这回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

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念。

4、生自学课文。

5、为什么课文用了“追上去”这样一个词?
6、让我们带着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

7、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
(板书: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到底蝌蚪妈妈长得什么样啊,请你们讨论一下,看看鲤鱼妈妈和乌龟谁说的对?
2、谁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3、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 (板书:青蛙)
4、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
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仔细观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
5、小蝌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能来说一说?
6、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
7、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8、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9、学生分角色朗读。

10、青蛙的样子,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那课文上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请你画出来。

11、(师贴出青蛙的图片)你们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会做些什么呢?它们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五、简要复述,拓展思维。

1、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2、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认真听讲的同学才会做。

3、(出示课件)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4、学生说并填空。

师小结: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板书设计:
小蝌蚪(图)——找——妈妈
两条后腿(图)四条腿
两条前腿(图)宽嘴巴
尾巴变短(图)碧绿的衣裳
尾巴不见了(图)雪白的肚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