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两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习词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是本课教学重点。
2、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法、诵读法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天我们要赏析的词作出自于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之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祖父辛赞,未及南渡,仕金历宿亳沂海诸州。辛弃疾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社生,号“辛党”。二十一岁参加耿京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辛弃疾,可以是个非常特别的词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往我们接触过的很多诗人词人们,有的是以落魄书生形象出现的,比如杜甫,柳永这样的,要么就是官场失意之人,比如陶渊明,白居易这样,还有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学者型的,比如苏轼这样的,有自己独特且成体系的世界观,又是诗人,又有点像哲学家。但总的来说,这些都是文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给人一种有点弱不经风的感觉。而辛弃疾不是,辛弃疾在还没有凭借他的词作出名之前,是个地地道道的民族英雄,是以一个武将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的。这和岳飞似乎有些相似。史书上记载,辛弃疾出生在北方,是山东济南人,长得是那肤硕体胖,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精神壮健如虎,一看就是一副英雄的模样。但当时的宋朝已经偏安江南,山东已经被金人占领,已经不属于宋朝的国土。用今天的概念来套的话,当时的山东就是个殖民地。大家想想,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一个从小就颇有英雄胆识的人,他对于国家,对于国土,是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辛弃疾青年时期最名动朝野的有这么一件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济南人耿京聚众数十万反抗金朝的暴虐统治,辛弃疾也乘
机揭竿而起,拉起2000人的队伍奔耿京部下,为掌书记,并劝耿就
与南宋政府取得联系。次年正月,受耿京的委派,辛弃疾等人赴建康,就是今天的南京,面见宋高宗。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辛弃疾等人获知耿京被降金的叛徒张安国杀害,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直奔
济州(今山东巨野)有五百万之众的金兵营地,将张安国生擒绑缚于马上,疾驰送到建康处死。那一年,辛弃疾只有22岁,就相当于我
们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吧,那么年轻。而且就兵力来讲,50人对5百万,这个比例大家可以算一下,足可见辛弃疾的厉害!大胆地猜测一下,他的本事,应该不会太次于岳飞的。但他和岳飞却又很不同,首先是际遇不同。岳飞是一直执掌兵权,可说是戎马生涯,大半生都是在打仗,但辛弃疾却在那次以后,几乎没有再打过仗。为什么呢?首先,南宋的皇帝,大多都是很没什么胆识的皇帝,满足于一时的安逸和繁华,觉得守着南宋这么个半壁江山就可以了,而辛弃疾却一致劝诫,要收复北方河山,他与当权者的政见显然是不相容的,所以皇帝不喜欢他。其次,大家知道,一个皇帝,他要守住自己的权利和作为皇帝的尊严,他是非常忌才的,辛弃疾的文才武工都太强,又有胆识又有智谋,当权者自然心里不爽,但碍于辛弃疾的名声实在是大,于是只能安排他做一些地方上的小官,而且一直被调任,目的就是不让他在地方上组织比较有实力的兵力,完成他的复兴大计。辛弃疾很有才,有才的人自然比较狂放,不怎么知道收敛,加上他的爱国心,就更加不知道怎么在官场上隐藏自己的抱负,这可以说辛弃疾坎坷一生的一部分原因,于是他的后半生,在没什么实权的情况下,只能用作词来遣散自己的心情,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古时候的文人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们不是为创作而创作,他们大多是因为胸怀郁闷,才希望从创作文学作品中得到慰藉,辛弃疾也是。他和岳飞的不同,根本就是在他没有岳飞的戎马生涯,没有怎么在沙场上报效国家,没有事先理想的遗憾使他比岳飞更抑郁。而他和我们学过的陆游也不同,陆游也是爱国诗人,但他首先是个文人,一生没怎么上过战场,他诗作里的战
场其实都是臆想,都是歪歪,而辛弃疾是有实战经验的,他也确实有军事才华,所以他也比陆游更抑郁。大家知道,如果一个东西你从来没得到过,也倒就不去想了,而你得到过,又被人抢走,你时时刻惦念着,又不能去做,才是最郁闷。辛弃疾就是这么个状态。所以他的词,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础,是不做作的。而他的经历和性格,又使他的词风真正有了豪放的疏狂的味道,意境是很深远的。
结合写作背景比较词作的主旨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当时的作者35岁,离举兵起义抗金,率众投奔南宋王朝已经过去十多年,胸
怀报国之志的作者却一直没有得到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他经常感到郁闷难平。这一年秋天,作者登上建康城(今南京)的赏心亭,面对辽阔山河,听到鸿雁悲鸣,生出无限忧思。自伤抱负世无知已,得不到理解与慰藉;浩叹英雄徒有雄心壮志,却无处施展才华。
辛弃疾投奔南宋后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此后辛弃疾就一直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的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着。但是辛弃疾因为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江西隐居。《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65岁的时候做的。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决定北伐金国。为了笼络人心,起用了一批主战的老臣,当时辛弃疾也被韩侂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