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要做法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主体多元化、用工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日益突出,依靠单一行政手段调整劳动关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保持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成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建立政府、工会、企业组织三方协调机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必然选择。
一.主要估法和措施一是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工作列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
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亲自组织、部署,要量化责任考核指标,任务分解到人,齐心协力,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对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及时转发并将指标下发到街道、乡镇。
由区劳动保障部门代表政府方,区总工会代表职工方,建立了区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区、街两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网络。
二是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机构建设中,配备了稳定的工作力量。
我局劳动关系科配有4名专职工作人员,劳动争议仲裁科配备专职仲裁员5人,劳动保障监察科配备了12名专职监察员。
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有专人负责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每个社区配备1名劳动关系协调员,1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1名劳动仲裁调解员,并且在社区组建了由劳动关系专职协调员、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协调小组,担负辖区内劳动关系协调任务;在街道成立是由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代表三方组成的街道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负责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在基层的组织和落实。
三与监察、仲裁协调配合,开展维权和备案工作。
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工作力量,把劳动用工网上备案作为办理相关业务的前置程序,大大提高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并对开展集体合同签订和工资集体协商企业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备案。
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一、前言劳动关系管理是搭建企业和员工良好沟通的桥梁,有效的手段、灵活的沟通方式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公交运输行业的特殊性质,劳动关系管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企业的战略实施及长远发展。
因此,针对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的对策已势在必行。
二、劳动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1)员工违章违纪的证据收集。
有些职工在出现违章违纪之后,公司下达了处理决定,职工本人也写了情况说明,但在工资里进行扣款的时候却不认可。
(2)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专业知识的欠缺,责任心的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容易引起员工的反感,甚至还会产生劳动纠纷。
三、劳动关系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1)收集员工违纪的证据,且必须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各科室月度违章违纪处罚汇总表需职工本人签字确认。
(2)增强与员工的沟通。
例如,采用员工面谈、员工合理化建议、各种业余活动等形式,强化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避免员工负面情绪累积。
扩大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扩大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草案)为扩大我县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参保缴费率,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养老保险权益,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养老保险专项宣传活动,现提出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养老保险宣传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宣传活动,让参保企业、参保职工和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
特别是针对广大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开展有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的养老保险惠民政策的宣传,调动他们的参保缴费积极性,以此推动我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
二、宣传原则本专项宣传活动遵循以下原则:统一组织,分级负责;统一口径,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形式多样;广泛深入,注重实效;坚持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与劳动纠纷处理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与劳动纠纷处理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在劳动关系和劳动纠纷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规定。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以及劳动纠纷处理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二、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特点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具有以下特点:1. 事业单位与职工的雇佣关系是一种事业单位法律地位与职工劳动者地位相结合的特殊关系。
2. 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统一管理,并对职工实行事业编制管理。
3.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久性,职工享有相对较高的福利待遇。
三、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类型事业单位劳动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职工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例如薪酬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条件等问题。
2. 事业单位内部职工之间的劳动纠纷,例如同事之间的关系冲突、权益不平等等问题。
3. 职工与事业单位管理层之间的劳动纠纷,例如人事任免、工作调动和晋升等问题。
四、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的原则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协商解决原则:优先通过协商等非诉讼方式解决劳动纠纷。
2. 公正公平原则:保障职工与事业单位之间权益公正公平,并进行尽职调查和证据收集。
3. 法律依据原则: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进行劳动纠纷处理和决策。
4. 全面履职原则: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全面履行职责,做好劳动纠纷处理工作。
五、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的程序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职工应首先向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工会提出申诉,双方应协商解决劳动纠纷。
2. 若协商未果,可将劳动纠纷提交至事业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3. 若调解仍未成功,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4. 若仲裁结果不满意,职工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的解决方案为有效解决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可采取以下方案:1.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的相关制度和政策,确保公正公平。
2.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纠纷处理能力,增强协商能力。
我国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8我国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颜 源( 北京大成(重庆)律师事务所,重庆 401123 )【摘 要】事业单位是国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窗口,在我国事业单位是一个组织机构庞大的用人系统。
2008年自《劳动合同法》颁布施行之后,企业用工管理规范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一直没有法律层面的规定,导致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争议,尤其是现在出现了很多劳动派遣和第三方雇佣关系,这些都与固有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产生了一些冲突,亟待解决。
本文从我国事业单位劳动人事争议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事业单位人事争议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劳动争议;仲裁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的事业单位用人方式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围绕更好的完成社会服务保障工作,事业单位在用人方面的思维越来越灵活,以自主用人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已经逐步形成,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不仅会建立长期聘用关系,现在也已经出现了订单式雇佣、劳务派遣、直接劳动关系、非全日制用工等多中灵活用工方式,与此同时,双方的一些利益、权利冲突也日益凸显。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表现及解决方式从用工关系建立开始,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直接就建立起了平等的劳动关系。
双方在劳动关系维系、聘用合同履行、人事关系解除等环节,在工作职务、工作期限、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存在可能会出现一些争议,称之为人事争议。
当前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复核、申诉行政化管理体制下,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形成的纠纷或争议主要以工作人员向原单位申请复核或向单位主管部门进行申诉的方式来解决。
其适用范围主要包括:行政处分、定岗定级、定期考核、职称评定、福利待遇、以及退休等涉及个人权益的人事处理。
(二)协商协商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纠纷解决方式,协商不具备法律强制性,也不受某种固定的形式制约。
事业单位劳动用工
事业单位劳动用工事业单位劳动用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建立健全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合理的人事管理是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事业单位劳动用工的相关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一、事业单位劳动用工的背景和现状事业单位是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组织等设立的企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用工涉及到广大员工的就业和收入保障问题。
事业单位劳动用工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不少事业单位招用人员过于追求学历和资历,而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的考量;用人过程不透明,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用工合同的制定和履行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员工的权益,也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事业单位劳动用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健全的事业单位劳动用工制度和人事管理,对于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的劳动用工制度可以确保用人公平公正。
通过明确岗位要求、工作能力评估等方式,确定合适的人选,避免用人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
此外,建立透明的用人程序和机制,保障招聘过程的公开公正,提高选拔人才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其次,规范的劳动用工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明确的用工合同、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调动起来。
最后,健全的劳动用工制度能够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素质。
通过设立职称评定、培养机制等,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不断提升。
合理的人事管理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事业单位,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凝聚人心,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三、事业单位劳动用工的应对措施为了更好地应对事业单位劳动用工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1. 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
综合考虑岗位要求和具体工作能力,制定全面评估体系,确保招聘流程的公平和客观。
2. 完善用工合同制度。
浅析公司内部劳动关系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析公司内部劳动关系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作者所处的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企业内部缺乏明确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导致员工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足。
其次,企业在调整岗位、变更劳动关系时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容易引发员工不满和纠纷。
另外,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的关注和沟通不够,导致员工心理上的不稳定和不满意。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建立完善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加强调岗、变更劳动关系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公平公正的变更机制,避免员工的不满和纠纷。
最后,加强企业管理层对员工的关注和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维护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总之,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重视和加强。
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透明度和公正性,以及关注员工的需求,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由于劳动关系矛盾的存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非常重要。
首先,公司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劳动权益和义务。
其次,公司应该建立健全的劳动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劳动纠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
2、加强员工素质培养。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提高员工的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公司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素质,让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同时,公司也应该加强员工的法律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让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3、合理制定工资政策。
公司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合理制定工资政策,让员工得到应有的报酬。
同时,公司也应该及时支付员工的工资,避免拖欠工资的现象发生。
此外,公司应该根据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过度加班,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
4、加强劳动保护。
公司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劳动保护,提高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安全保护水平。
如何有效协调事业单位劳动关系
如何有效协调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其劳动关系的协调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发展。
本文将就如何有效协调事业单位劳动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加强沟通与协商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为了有效协调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加强沟通与协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管理层应该与员工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员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会议,听取员工的心声和意见,及时解决员工关注的问题。
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协商,共同解决跨部门、跨层级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劳动制度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制度,明确员工的权益和职责。
劳动制度应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制度、薪酬福利、晋升制度、绩效评估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劳动制度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并与员工积极沟通,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
三、加强培训和适应性调整在事业单位中,由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和工作内容的调整,员工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供各种机会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在工作内容发生变动时,要及时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使员工能够适应工作的变化,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四、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尽管事业单位倾向于以和平稳定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但也难免出现一些个别情况。
为了有效协调劳动关系,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员工提供一个公正、透明的解决渠道。
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处理和调解劳动争议。
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调解机构或仲裁机构,提供中立的仲裁服务,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公正解决。
五、落实政策和法规事业单位作为公益性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时,还需要充分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对于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工时管理、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护。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问题和对策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问题和对策摘要:人事劳资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关键构成,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管理的成效对职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较为直接影响,备受事业单位职工关注。
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实践中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和预期存在一定差异,难以增强事业单位管理水平和凝聚力,也会阻碍事业单位的后续发展,需要人事劳资管理工作积极研究对策,使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特征,分析人事劳资管理较为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希望能为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问题;对策事业单位一般属于公益性组织,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支持,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生产、生活、科教、文化、卫生、娱乐等多方面需要。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是指事业单位为了达成工作目的,对于事业单位劳动资源进行的科学管理和配置,能够运用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相关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员组成结构比较复杂,规模大小不一,而人事劳资管理又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要以严谨的态度应对,运用科学合理的办法实施。
一、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要求事业单位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
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多种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经营技术被应用到事业单位之中,只有发挥职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职工的集体感和使命感,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稳定快速发展。
并且,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物价出现上涨,但是事业单位职工的薪资报酬若不能提高,这就导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劳资冲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稳定,职工的工作绩效会受到一定影响。
综合诸多因素,认为事业单位应对人事劳资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事业单位内部的劳动关系是否协调。
行之有效的人事劳资管理,不但可以协调职工和事业单位的关系,还能够打造出更加适宜的薪酬制度,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创新能力[1]。
事业单位内部部门众多,所用的劳动技术也存在着明显不同,各级人员的薪资报酬也有着一定差异。
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具体措施范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具体措施范文一、事业单位人员劳资管理的特征(一)政策性事业单位的劳资管理是以国家的劳资法规和政策为基础,同时具备了国家政策法规执行者的功能,其特征是对国家文件的有力实施。
所以,搞好劳资管理工作不但要了解老政策,而且还要对新政策有新的体会和理解,也唯有在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掌握新政策法规的前提条件下,劳资管理工作才能到达有理有据,也才能到达按章法做事,按规定做事⑴。
(二)连续性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连续性,首先指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连续性。
虽然工资政策等方面相关的管理体系在近些年来进行过好几次变动,但依旧有一些包含其本质内涵的管理体系是一直沿用至今的,不会随着政策法规进行调整或舍弃。
(三)复杂性这首先指出的问题是劳资管理工作种类具有复杂性,这也就是劳资管理工作类型涵盖了所有薪酬谢表的计算、薪资经理和补贴申请发放等。
再次是管理对象的复杂化,涉及了编制以外用工人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和劳资派遣人员等。
最后是薪酬构成的复杂化,薪酬制度涵盖了各类补助、津贴等,名目繁杂,工程很多,且对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工资标准和薪酬晋升体系。
二、新形势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一)有助于提升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作用虽然不同形式的机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服务工作职责范围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机构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正是要在上述领域中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公益性服务[2]。
尽管机构事务单位的运作资源大局部是由部门供给的,但由于长期以来臃肿的组织架构, 将会消耗部门巨大的运作本钱费用,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成效也不理想o 通过实施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工队伍进行全面精简化管理,同时保存最优的员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并整合人才,使之能够作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员工不能失去的重要资源。
这既能够显著提高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工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够节约大量的经营本钱,从而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员工更好地培养出相应的能力。
对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相关问题的思考
对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相关问题的思考【摘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一直存在着计划性、单一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近些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不断进行改革调整,这给单位的劳动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从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特点出发,对人事制度改革给劳动关系带来的影响进行探析,并提出构建和谐的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特点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组织机构,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具有一定公益服务性质的机构,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发挥国家对社会生活管理职能的重要部分。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与企业以及政府部门有着一定的差别,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长期存在计划性、单一性和固定性等特征。
近些年来,国家不断推行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这对劳动关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劳动关系开始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利益清晰化、运行市场化等新特征。
在这种背景下,事业单位要对劳动关系发生的变化进行重点关注,采取措施构建和谐的单位劳动关系。
一、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由于事业单位的改革一直比较滞后,其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比较深,并且事业单位自身的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其劳动关系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企业的特点。
1、计划性我国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尽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是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仍然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劳动关系呈现出计划性的特点。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计划、部署和实施的,事业单位自身没有独立自主的劳动用工权,其招聘用人必须由国家人事部门进行统一编制管理,并经过相关管理部门审批之后才可以。
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国家会对单位的工资薪酬、社会保险以及相关福利等进行统一规定或调整。
2、固定性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固定性是指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建立的,一旦劳动关系形成之后,事业单位是没有权力与劳动者解除这种关系的,除非有上级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
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营销界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游冰冰(莆田市公安局文职人员管理中心)摘要:我国事业单位承担着改善社会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任务。
事业单位只有构建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要与时俱进,了解近年来国家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明晰劳动关系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利益清晰化、运行市场化的新特征,不断调整人事制度,构建和谐的事业单位劳动关系。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劳动关系问题,探究了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有效措施,旨在推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我国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指的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为目的而向大众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社会组织,直接受政府领导,本质上不以营利为目标。
因此,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职能分配和用工人数都存在一定限制,入职门槛相对较高。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基数的增加,公众在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的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现有编制内的工作人员数量已经不能满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服务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事业单位不得不采用编外聘用的形式来自主招聘部分编外员工分担日常工作,从而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是事业单位独特双轨制劳动关系的由来。
由于招聘方式与招聘门槛的差异,编制内的员工和编制外的员工与事业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实际上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也带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编制内外员工的管理存在差异1.适用的管理法规不一致。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我国以劳动关系为主要探讨对象的法律法规有很多,既有国家立法机构主导制定的普适性法律文件,又有行政机构颁布的实际管理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为劳动者及用人单位解决劳动关系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引与制度保障。
事业单位本身由政府直接领导,与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属于法治化的契约关系,政府会给予事业单位一定的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事业单位内部拥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外, 企 业 文 化 对 于 检 验 政 工 工作 和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结 合 的 成 果 有 着 重 要 的
作用 。
三、 结 语
从 目前 的 形 势 可 见 , 我 国 各 个 企 业 在 管 理 方 面 存 在 着 各 种 各 样 的 问 题 。这 些 问 题 的 存 在 , 不仅不 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而 且 对 于 市 场 经 济 大 背景下, 企 业经济利益的取得 有很大影 响。 因此 , 企 业 应 该 聘 请 专 门的 管
为 他 们 提 供 最 优 惠 的 住 房 公 积 金 等 等 。解 决了 后顾 之 忧 , 他 们 自然 有 饱 满
的 热 情 参 与 到 工 作 中来 。
工作效率,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并■
参考文献
[ 1 】 闰少华 , 李鄂 . 企业 政工工作与人 力资源管理 问题 的思考 [ J ] . 东 方企
2 . 固定性 。 事业单位劳动关 系的固定性是指劳动 者与单位之 间的劳
动 关 系是 通 过 行 政 命 令 的 方 式 来建 立 的 , 一旦 劳 动 关 系形 成 之 后 , 事 业 单
关系管理作为重点, 并且各个事业单位也都在积极的进行 人事制度 改 革。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事业单位 内 部的各种 深层次问题开始显 位 是 没 有 权 力 与 劳 动 者 解 除 这 种 关 系的 , 只 有 在 上 级机 构的 行 政 命  ̄- F 才
( 二) 培 养专业化的政 工 队伍
企 业 应 该 成 立一 个 部 门 , 专 门负 责 政 工 管 理 工 作 , 为 员工 提 供 最 专 业 化的服务。 首先, 这 就 要 求 企 业 挑 选 高 素质 、 高 学 历 的 专 业 人 员编 制 成 政 工 工作小组 , 选择出最优秀的成员作为小组长, 不 断 为 组 员进 行 培训 和 知 识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冲突与化解之策
4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冲突与化解之策孙明华( 白城市洮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吉林 白城 137000 )【摘 要】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人事管理、分配以及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的制度规范相较于落后,从而对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劳动关系,其在特点上属于规模性较大的社会工作,受到劳动市场制度改革的影响,使得事业单位在进行劳动关系选择与聘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进而引发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出现。
对此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冲突与解决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冲突与化解现阶段,在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法》等法律不相符的现象,还有部分事业单位更是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自认为劳动合同不仅操作麻烦,还会对单位自身带来许多不利,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也就不存在劳动关系,无需承担职工医疗报销和社保缴纳等,甚至可以随意辞退员工。
基于此,文章对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冲突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提出有效的化解方法。
一、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冲突(一)“临时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本质上来讲,事业单位是指:以计划经济为主体进行发展的单位,长期受到传统人事管理理念的影响,致使多数事业单位仍然采用“编制”的制度规范,即处于编制内的人员为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处于编制外的人员为事业单位“临时员工”。
对此,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对“临时工”的处理方式难以利用规定的劳动关系进行处理,从而造成劳务纠纷问题的出现。
另外,事业单位中发生劳务纠纷时,单位管理人员由于相关劳动合同与劳动法认识度的匮乏,从而在对该部分员工进行处理时,只按照人事政策对其进行处理,即对员工进行开除、除名或辞退,但并未向员工送达相关通知书,致使部分员工以此为由要求进行劳动仲裁。
(二)离岗员工因处理不当而引起的人事纠纷在编制内的事业单位员工,在离岗过程中,事业单位未对该部分员工的人事档案进行妥善处理,造成事业单位因人事关系产生的冲突。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探讨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探讨王金艳成都市房屋征收事务中心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正在逐步提升,劳动关系作为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最为直接体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系的管理内容之一,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依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导致劳动关系不和谐、劳动者积极性不高,严重的甚至带来事业单位社会负面影响。
通过对劳动关系问题进行剖析分析,提出应对方案和预防措施,完善和优化劳动关系管理。
关键词:事业单位;劳动关系;预防措施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组成的重要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因其组织特点和历史沿革,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当今,对事业单位的组织能力与管理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劳动关系工作也面临着新挑战。
劳动关系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进行足够的重视,深刻认识到目前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问题,对此进行分析总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对策和预防措施,保障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关系管理理念较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工作价值的追求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选人、用人、留人,成为各用人单位人力管理的核心问题。
在日趋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中,事业单位不能仅仅依靠编制、“铁饭碗”作为竞争优势,一味的保持传统陈旧的观念进行劳动关系管理,会导致事业单位用人制度不合理、人才配置效率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发展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升和发展进步。
目前,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管理受制于以往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受到传统人事政策的影响较深,劳动关系管理理念相对陈旧和落后,无法很好地接受和融合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很难获得提升和改进,无法提供与社会时代发展、事业单位发展和职工个人发展相匹配的劳动关系管理。
(二)劳动关系管理体系不健全劳动关系体现了用人组织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最直接的关系纽带,职工贡献自己的劳动和价值,获得组织的认可和所给予的经济利益。
事业单位的劳动纠纷解决
事业单位的劳动纠纷解决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劳动纠纷是难免的。
当出现劳动纠纷时,解决问题的方式至关重要。
事业单位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处理劳动纠纷,以确保公平、合理和和谐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决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有效方法。
一、建立健全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一套健全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以便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个机制应包括以下要素:1. 设置专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构:在事业单位内部可以设置一个专门负责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或者部门,该机构的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解决争议的经验。
2. 提供多样化的解决途径:事业单位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解决争议的途径,例如协商、调解、仲裁等。
这样可以给双方更多的选择,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 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益和义务,规定各方面的解决争议的程序和要求。
二、积极推行预防与培训预防劳动纠纷比解决劳动纠纷更为重要。
在事业单位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1. 健全的用工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用工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避免因为模糊不清的职责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2. 员工培训:提供全面的培训,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在工作中发生矛盾和争议。
三、加强沟通与协商在劳动纠纷解决过程中,沟通和协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双方都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愿意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1. 沟通渠道畅通:事业单位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让员工可以及时向上级提交问题和困惑,并获得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2. 尊重双方权益和利益:在沟通和协商的过程中,双方都应尊重对方的权益和利益,避免采取过激的言辞和行为,以免导致矛盾进一步升级。
四、及时有效地解决争议当发生劳动纠纷时,事业单位应该及时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以避免纠纷持续发展,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1. 调查和了解:事业单位应对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了解,弄清事实,找出问题根源。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过程中,劳动纠纷是难免的。
为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和谐的工作关系,事业单位必须妥善处理劳动纠纷。
本文将深入探讨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处理的相关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一、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主要原因1. 薪酬问题:工资未按时发放、薪资待遇不公平等。
2. 工作条件问题: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过大等。
3. 权益保护问题:违反劳动法规、工会活动受限等。
4. 升职机会问题:升职晋级机制不公平、晋升程序不透明等。
二、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解决渠道1. 内部解决渠道:事业单位可以建立良好的员工投诉渠道,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来解决劳动纠纷。
员工可以通过书面申诉或面谈等方式寻求解决。
2. 劳动仲裁机构:在事业单位内部解决困难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人民调解机构、劳动仲裁委员会等行政机关投诉,寻求公正的仲裁结果。
3. 法律途径:当劳动纠纷无法通过内部渠道解决时,员工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纠纷。
三、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解决方法1. 优化工资待遇: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明确工资发放时间,确保薪资公平合理。
2. 完善工作环境: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改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健康的劳动环境。
3.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事业单位应及时向员工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4. 公平选拔晋升:事业单位应建立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确保员工的晋升途径清晰、公开和透明。
5. 强化纠纷预防机制: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劳动纠纷的潜在问题,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四、事业单位劳动纠纷案例分析以员工工资未按时发放为例,当员工发现工资未按时发放时,首先应当向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投诉,并提供相关证据。
如果内部解决不了问题,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最后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
五、总结事业单位作为雇主,应当重视员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劳动纠纷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之一。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
事业单位劳动纠纷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共机构,其员工与雇主之间也可能发生劳动纠纷。
本文将重点讨论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成因、解决方法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
一、劳动纠纷的成因1.1 薪酬问题事业单位员工的薪酬通常由政府财政拨款支付,但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薪酬不足、拖欠工资或不合理福利待遇等问题。
1.2 职务调整事业单位内部常常会进行职务调整,员工的岗位、职务和待遇等可能会发生变动,引发员工不满和申诉。
1.3 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管理中常用的一种评估方式,但不公正的考核标准和过程往往会导致员工不满和争议。
1.4 工作环境和待遇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可能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条件差等因素造成的不满情绪。
二、劳动纠纷的解决方法2.1 内部协商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员工代表大会、工会等组织,通过内部协商解决劳动纠纷。
双方可以进行沟通、协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及时达成共识。
2.2 调解仲裁在无法通过内部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机构)提起调解或仲裁申请。
调解仲裁是一种独立公正的法律途径,能够对纠纷进行客观公正的判断,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3 诉讼解决作为最后一种解决办法,当事业单位劳动纠纷无法通过调解仲裁解决时,员工可以选择诉诸法律诉讼。
通过法院审理,判决可以给出公正的裁决,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保障3.1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法律之一。
对于事业单位劳动纠纷,员工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3.2 行政机关的监督作为事业单位的雇主,行政机关有责任对其进行监督,确保其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护职工的权益。
3.3 专门机构的设立我国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仲裁委员会等专门机构,来处理劳动争议事宜,为纠纷的解决提供公正、独立的法律保障。
结语事业单位劳动纠纷的解决需要双方的主动沟通和合作,同时也需要法律的支持和保障。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的主要问题及若干对策思考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的主要问题及若干对策思考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个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思考。
一、问题分析1.劳动关系模糊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管理制度与其他企业存在一定差异性,劳动关系模糊是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存在一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了合同却没有按照约定执行。
这使得劳动关系不稳定,容易导致劳动纠纷,并对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造成困扰。
2.合同内容不明确在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各地法律法规的不统一,以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规则的不一致,合同内容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
合同期限、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事项在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缺乏明确的合同约束,增加了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
3.法律意识淡薄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对劳动法律的认识和遵守意识较为淡薄,由此导致劳动合同签订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单位未按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加班加点没有应有的补偿,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等。
二、对策思考1.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要解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签订问题,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可以由劳动监察部门等职能部门负责推广和宣传,并结合具体案例,以生动的形式展示合同签订的重要性和相关规定。
2.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应该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
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应明确合同签订的程序和要求,规范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约束力。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劳动合同模板,统一劳动合同的标准和要求,同时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原因、现状及解决路径一、引言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承载着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劳动合同纠纷问题日益凸显。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不仅关系到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
本文旨在分析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的原因、现状,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的原因1. 法律法规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主要依靠政策文件和内部规章制度,缺乏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这导致在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环节容易出现纠纷。
2. 事业单位改革不彻底:事业单位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改革不彻底、不配套的问题。
特别是在劳动用工制度、薪酬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和问题。
3. 职工权益保护意识增强: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职工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劳动合同纠纷的敏感度和维权意识也在提高。
4. 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部分事业单位在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内容不完善、条款不明确等,为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三、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的现状1. 纠纷类型多样化: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涵盖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解除等各个环节,包括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保障等方面的争议。
2. 纠纷数量逐年上升: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和职工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劳动合同纠纷的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3. 纠纷处理难度大: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和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且结果不尽如人意。
4. 影响范围广泛: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不仅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还可能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行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
四、解决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纠纷的路径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管理的立法工作,制定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提供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我国各行单位的改革工作中,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这类组织形式在传统计划经济的深刻影响下,一直未能与时俱进,在很多方面都受到旧思想的影响,因此改革难度相对比较大,改革进程缓慢。
1.计划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盛行计划经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但由于计划经济存在时间较长,因此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都未完全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这一现象在事业单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许多事业单位都有着计划性强的特征。
事业单位的劳动关系,一般都是由国家负责调配、落实的,其本身并不具备劳动用工权,也就是说在进行人员招聘工作时,一定要获得国家人事部门的许可,严格按照配给名额来进行招工。
事业单位内形成劳动关系后,其工资薪酬、保险、福利等只需按照国家规定分配即可。
2.固定性。
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固定性是指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是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建立的,一旦劳动关系形成之后,事业单位是没有权力与劳动者解除这种关系的,只有在上级机构的行政命令下才能解除。
现今,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使事业单位内部也产生了聘任制,不过大部分都为固定人员,这些人员一般都是分配之后,便有了终身的劳动雇用关
系,职工几乎不会流动。
3.行政性。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内的劳动关系建立形式、运行形式以及调整形式都是在行政指挥下实现的,这一劳动关系从根本上来看属于行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整个劳动关系产生期间市场机制并未起到作用。
此外,现今对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并未设立科学的标准,这便使得劳动关系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依据,各种关系十分混乱。
1.“临时工”劳动关系管理中的问题。
我国事业单位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因此很多观念相对守旧。
不少事业单位依然将“编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编制内外人员的薪酬、福利、晋升等都存着很大的差异,使得编制内常常出现人浮于事的问题。
面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压力的逐渐增大,事业单位对编制外“临时工”不按照正常劳动关系处理,导致这些“临时工”到劳动仲裁委申诉。
2.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劳动关系管理工作。
现今,我国事业单位进行劳动关系管理工作时,并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一方面是由于各种管理规范、标准等不够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虽然对于某些工作内容设立了标准,但却并未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由于企业与职工建立劳动关系时不依法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因此,也就谈不到认真履行劳动合同,更谈不到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终止劳动合同。
有的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不按规定出具书面决定,以口头方式通
知,随意性较大。
3.编制内职工在离职时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
编制内员工在离职时,事业单位常常未科学处理这些人员的人事档案。
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三类人员身上:第一,因职工违纪而被开除,但以口头形式宣布的。
一些职工在年纪大,甚至快要领退休金时,便会以没有书面通知为借口,请求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第二,很多职工都会选择下海经商,而其对待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的方式就是停薪留职,到规定日期并未返回。
很多员工甚至连居住地都发生了变化,使单位无法联系到这些人员,长时间以后单位便会按自动离职处理。
但是许多年后,这些职工又想回来继续上班,并由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三,出国职工多年后返回要求恢复岗位。
以上这些职工均以事业单位没有及时把自己的人事档案转移到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以领取不到失业救济金为由,要求单位赔偿由此带来的损失并为他们补缴社会保险费。
引发劳动争议。
4.改制成企业化管理引发的争议。
事业单位通常都存在于科研、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
对这些领域的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后可能会产生下列问题:第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能未达成一致,用工单位一般都想签订短期劳动合同,但职工为寻求稳定,常常想签订长期或终身劳动合同。
第二,事业单位的职工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且均有技术职称,如研究员、教授、教师等。
改制后,这些职工的工作岗位变化很大,工资降低幅度也很大。
因此
会产生劳动争议。
5.事业单位使用旧有的人事管理标准处理问题。
很多事业单位一直都是按照传统人事管理制度组织工作的,对于劳动合同、劳动法等不甚熟悉。
一旦产生争议,事业单位依照原有标准,将职工开除、除名或者辞退,且人事部门并不会都给职工出具书面通知,可是劳动政策却要求这种命令必须有书面形式的通知,因此常常会使员工寻求劳动仲裁。
1.事业单位一定要不断深入学习各项劳动政策,不断健全各种政策,以促进劳动关系调整、处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事业单位在改革期间,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进行变动,但这时就必须尽快研究出与之相适应的的措施。
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解除劳动合同的有关条款,对程序、规范等进行调整,使劳动关系更加明确,在解决矛盾、争端时有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并尽量避免单位内部出现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等问题。
2.事业单位要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如变更、解除、终止、续订等情形及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办法等要有具体约定,一定要将劳动合同落实到实处,合同双方一定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行事,最好能结合实际情况对其中一些不合理的条款进行修改。
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员需要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定要以法律为依据,尽可能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
合同期满后,应及时确定
是续订还是终止合同,一切按照相关规程办事。
3.高度重视劳动政策法制的宣传,促进事业单位职工法律、法制观念的提高。
现今,我国事业单位用工中往往会遭遇法律真空地带,而这又是合同劳动纠纷的高发区。
事业单位内部一般都是按照编制进行管理的,因此编制内职工和事业单位间属于人事关系,无需按照《劳动法》行事,可是,一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早已建立了“全员劳动合同制”,这便导致事业单位和员工间不仅存在人事关系,又存在劳动关系,这也意味着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需要按照《劳动法》中的一些规章和制度开展工作。
现在,很多事业内部都存在很多编制外员工,这部分职工和事业单位的关系不是那么清楚,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比较模糊,因此极易出现问题,甚至双方在是否受到《劳动法》约束这一点上也存在分歧。
总之,很多纠纷的原因都是未签订合同或者所签订合同的条款不够明晰,在合同履行期间出现纠纷后,没有明确的处理依据。
所以说,必须首先明确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之间的劳动社会关系,这样才能够促进纠纷的解决。
作者:陈剑虹单位:安阳市万金渠管理处
[1]籍祥魁.事业单位劳动关系的冲突与化解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
[2]杨玉荣.论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J].学术交流,2016
[3]郑永琦.关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初步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