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串讲复习第七章

合集下载

2015近现代史纲要小知识点整理

2015近现代史纲要小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小知识点1—7章汇编第一章(含综述)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农民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

3、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

4、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为出发点的。

5、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6、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把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俄国。

7、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8、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9、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二章1、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性文件。

3、《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国方案。

4、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到衰的分水岭。

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6、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7、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8、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中没有包括开国会等涉及政体的内容。

9、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10、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的局限性和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

第三章1、鼓励留学、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

2、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3、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1905年11月,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5、1911年4月27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6、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七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1、[单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

2、[单选]中共中央在1945年8月25日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3、[单选]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4、[单选]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针对和谈期间特殊情况,正式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5、[多选]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1)社会主义的苏联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2)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3)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4)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6、[多选]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重庆谈判期间发动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进行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平绥战役、津浦战役。

7、[多选]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除国民党、共产党外,还有民主同盟、青年党。

8、[多选]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包括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

9、[多选]1946年2月10日和6月23日,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制造了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

10、[简答]毛泽东指出的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的原因。

答:(1)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明确而坚定地指出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2)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场院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不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中华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3)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简)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简)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

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

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内政;2)操作中国外交;3)享有领事裁判权;4)把持中国海关;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1)宗教渗透和侵略;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3)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在。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它的发展很缓慢。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6)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1)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近年考试重点

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近年考试重点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代码:03708)历年真题答案目录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辛亥革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 (1)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按照政协决议,真正的国民大会, 应当是在全国停止战争的和平环境 中,由改组后的民族联合政府召开。 1946年“国大”是蒋介石一手包办 的,是伪“国大”
刺的蒋选 此漫介举 次画石总一 选《被统九 举二选、四 。十为副八 年主总年 江席统, 湖。的国 独图“民 脚为国党 戏时民政 》人大府 以所会召 讽画”开 。
党派名称
中国国民党
人 数
8
中国共产党
民主同盟
7
9 5 9
青年党
无党派人士
1946年1月 重庆 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民 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 于人民的协议: 改组国民政府
召开国民大会
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整编全国军队
பைடு நூலகம்制定宪法
党中央准备迁到淮安

1945年“双十协定”签订后,一生致力于 国共合作的张治中将军十分高兴。他第三次 到延安时对毛泽东说,润之先生,现在国共 合作和平建国了,你就要到国民政府里去任 职了,因此,你们的党中央应该迁到南京去。 毛泽东笑着回答说,听说南京那里夏天太热, 我怕不习惯,我想迁到恩来的家乡淮安去, 开会就到南京去,平常就住在淮安。
党派名称
中国致公党
成立时间
1925年10月
成立地点
美国旧金山 上海 重庆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民主同盟
1930年 8月
1941年 10月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九三学社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5年 12月
1945年 12月 1946年 5月 1947年 11月 1948年 1月
重庆
上海 重庆 香港 香港
天津学生反饥饿、反内战游行
1946年12月31日北平学生举行抗暴 游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知识讲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知识讲稿

2、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1
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 军
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
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 富
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
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由
·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
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
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
即 “ 五·二○”惨案。以此为标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
正式形成。
·
10、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人民为反
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遭国民党军警镇压。之后,台湾各地各族人民夺取武器,举行起义
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主张:
·
(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
阶级的联盟。
·
(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
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
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 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 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一方面,在国际上,帝国 主义遭到削弱,社会主义 力量得到发展;在国内, 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万,解 放区人口达1亿。 另一方面,消灭共产党是 蒋介石集团的既定方针; 美国公开支持国民党的反 共方针。
1945年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立
1947年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三党)成立 1925年中国致公党成立 1946年九三学社成立 1947年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成立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1.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 的民主政治”, 但不准 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 。 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 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 僚买办资本横行。 “中间路线”(第三条道 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 案,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 道路。

2. 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 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 “和平、民主、团结”的口 号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 和平民主的斗争


3.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 与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签署 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 要》(双十协定) 。 4 .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 量
一、全国解放区战争的胜利发展
1. 1947年6月底转入战略进攻 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 中国”的口号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பைடு நூலகம்

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七章

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七章
6、下关惨案:1946 年 6 月 23 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 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 的围殴。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7、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
《五四指示》:194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 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 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自考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第七章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三种建国方案和两种命运的较量。
2、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的战场较量: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 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三大经济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 线和政策。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共同纲领》。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 年 1 月 10 日,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国 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 38 人。会议通过了政府组 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较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1946 年 2 月 10 日国民党 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 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 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 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 党当局进行的谈判。10 月 10 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中国近代史纲要7

中国近代史纲要7

9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946年 月至1947年 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人民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对 1947 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经过8个月的作战,人民 1946年 月到1947年 1947 经过8个月的作战, 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71 余人,其有生力量大量被歼。 71万 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71万余人,其有生力量大量被歼。 它用于一线攻击的兵力, 1946年10月117旅的最高点下 它用于一线攻击的兵力,从1946年10月117旅的最高点下 降为85个旅。由此, 85个旅 降为85个旅。由此,国民党军丧失了对解放区实行全面进 攻的能力。 攻的能力。其企图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在短期内消灭人民革 命力量的计划宣告破产。 命力量的计划宣告破产。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打 破。
17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
1947年台湾二二八起义 年台湾二二八起义
1946年6月周恩来看望在下关惨 年 月周恩来看望在下关惨 案中受伤的马叙伦
18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民主党派在抗战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民主党派在抗战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社会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 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1946年 1946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指示中还说:“蒋 19日 中共中央在党内指示中还说: 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 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六个月内外时间 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 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如胜负相当,亦可能议和;如蒋 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 军大胜,则不能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 取和平前途。 取和平前途。”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 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 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 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 表示退让, 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 中国就会变成黑暗世界, 争,中国就会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 送。” ——毛泽东 毛泽东

《中国近代史纲要》1~7章复习摘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1~7章复习摘要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

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 改组后政府为结束国民党“训政”到实施宪政的过渡政府,负有 召集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的任务
• 立法院为相当于议会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并对立法院负责 • 立法院对行政院全体不信任时,行政院或辞职或提请总统解散立
法院 • 中央同地方分权,省为地方自治的最高单位,省长民选,可以制
为新中国绘制蓝图
• 1948.9 毛泽东论述新中国的国体即政权阶级性
• 1949.3 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1. 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2.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
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3. 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 政治纲领共同基础: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
• 民主党派在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上与共产党站在一起,反对国民 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奔走呼号
• 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和支持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 斗争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积极争取和团结的政策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1947
365 280 174
1948
国民党总兵力 国民党正规军 解放军兵力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合计
战役时间 历时天数
1948.9.12- 52 11.2 1948.11.6- 66 1949.1.10
1948.11.29- 64 1949.1.31
领导人 林彪、罗荣桓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 社会根源和群众基础: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 •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国际无产阶级和群众的支持

《纲要》1-7章复习要点

《纲要》1-7章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7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含综述)1、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影响。

原因: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经过:第一阶段:从英军封锁珠江口到《穿鼻草约》的签订(1840)第二阶段:从清政府对英宣战到《广州和约》的签订。

三元里抗英(韦绍光)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个光辉范例第三阶段:英军的扩大侵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1842,战争结束)结果:清政府战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影响: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阶级关系上:鸦片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

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④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⑤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史实。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外国侵略?(书)4、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结构框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结构框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结构框架第七章:中国近现代史的转型与挑战
一、晚清政治危机与改革思潮的兴起
1.1 戊戌变法与其失败
1.2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活动与思想
1.3 民主、共和思潮的涌现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共和国
2.1 辛亥革命爆发及其背景
2.2 代表革命的国民党的成立
2.3 袁世凯的统治及其后果
三、北洋政府的崛起及抗日战争
3.1 孙中山的政治路线及其影响
3.2 国共合作与革命失败
3.3 北洋政府的建立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3.4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四、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1 八一三南昌起义的意义和影响
4.2 党的路线的变化及其影响
4.3 解放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及其后续发展
五、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
5.1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
5.2 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其问题
5.3 社会变革与思想解放
5.4 政治改革的尝试与困境
六、中国现代化的挑战与前景
6.1 社会问题的严重化及其原因
6.2 经济压力与政治压力的相互作用 6.3 外交问题的挑战及其应对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前景
七、总结
7.1 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7.2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和趋势 7.3 历史中的教训和启示。

自考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自考中国近代史第七章

第七章知识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1、中国人民的觉悟、组织程度空前提高2、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3、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和平、民主、团结方针的制定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此期间的战略方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将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学生运动的高涨1945年昆明一二一运动-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口号1946年北平一二三运动-抗议美军暴行,美军退出中国为口号1947年南京五二零-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948.9.12-19491.31)渡江战役(1949.4.21)国体和政体国体-国家政权的阶级性;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3、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系统地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主张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2、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靠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力量3、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共同纲领的内容1、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2、关于新中国的基本民族政策3、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4、关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1、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由于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时代3、得到的国际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单自身的建设。

《纲要》1-7章复习要点

《纲要》1-7章复习要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7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含综述)1、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必然性)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高潮:虎门销烟——偶然性)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战争的影响:(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是从国家主权来说。

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

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

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

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史实。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外国侵略?4、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5、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作出贡献的民族英雄。

第二章1、太平天国起义的原因、经过(含重大事件)、结局及影响。

2、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历史贡献、失败原因。

第三章1、如何评价清末“新政”?2、孙中山为建立和维护中华民国做了哪些工作?3、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4、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为振兴中华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为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第四章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2、陈独秀、李大钊在建党过程中的贡献。

3、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为什么说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5、国共合作及合作破裂的原因。

第五章1、红军创建时期的三大武装起义。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过程、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3、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相关史实。

4、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第六章1、从九一八事变到南京沦陷,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重大事件。

2、简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七章

沁园春· 雪
词朗诵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2)重庆谈判:1945.8.29—10.10
谈判中双方 争论的焦点是人 民军队问题和解 放区人民民主政 权问题。两个关 键问题最终未达 成协议。
毛泽东在重庆会晤各界人士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945年10 月 10 日 签 订 了《国民政 府与中共代 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 定》
1 9 4 7年1 1月 , 聂 荣 臻 指 挥 华北解放军解放石家庄
石家庄 晋冀鲁豫

西
沙土集
1 9 4 8年4月 , 彭 德 怀 、 贺 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延安
济南
东 山
青岛

西安
天水 宝鸡
郑县
(郑州) 封 开
羊山集

徐州

西
南阳
河 南


上海
湖 襄阳
解放区 解放军进攻方向 解放军歼敌地点 国民党军队逃跑方向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重庆谈判取得的主要成果
以《双十协定》确认国民党和平建国的基本 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等。这
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重大成果,
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和平民主的诚意,揭露了 蒋介石的和平阴谋。教育了人民,争取了中间 人士,有力地推动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主要内容
☆ ☆ ☆ ☆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第 到一 进节 行 自从 卫争 战取 争和 平 民 主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 和平和民主的斗争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关键词二《革命的新道路》真题再现
单选 1.1928年12月,在东北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 是( A )(11年1月)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冯国璋 D.冯玉祥 2.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B )(08年10月)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井冈山的斗争》 D.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 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 A ) A. 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本次课程内容
第七章
解放战争(1945-1949)
解放战争
时代背景
第一阶段 战略防御
第二阶段 战略进攻
第三阶段 战略决战
评价
图示本章逻辑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与国内形 势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一)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爆发:1946年6月26 日,国民党以大举围 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 挑起了全国性内战。
李 先 念
伪“国民大会”会场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原突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于8月28日偕周恩 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 当局进行谈判。
一是尽量争取和平; 二是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 战”阴谋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总结目录一、内容综述 (2)二、晚清时期的政治与经济变革 (3)1.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形势 (4)1.1 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5)1.2 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洋务运动的兴起 (7)2. 晚清政府的政治改革 (8)2.1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政治斗争 (9)2.2 政治体制的局部调整与优化 (10)3. 晚清时期的经济变革 (11)3.1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2)3.2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13)三、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15)1.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6)1.1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思想论争 (17)1.2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8)2. 民国初年的政治局势 (19)2.1 临时政府的政治架构与运作 (20)2.2 军阀割据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21)3. 民国初年的社会变革 (22)3.1 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23)3.2 教育、文化及思想的新变化 (24)四、北伐战争与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治经济走势(1927-1937) (25)1. 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军的崛起 (27)1.1 北伐战争的背景与目标 (28)1.2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与战争进程分析 (28)2.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政治体制的变化分析 (30)一、内容综述第概括本章的主线和主题。

这可能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例如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以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第介绍这一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社会现象及其相关背景,包括改革开放在经济领域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如经济体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等),议题如政策制度的调整,国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对国内外观察者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阐述本阶段重要的思想、理论革新或历史转折点。

这可能涉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市场经济理念的引入,伴随着这些变革的思想解放进程,以及群众心理与社会动态如何受到这些政治经济变动的反映和塑造。

第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如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等,可在此部分获得具体论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

中国近代史纲要串讲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鸦 战争 国 会结 点经济 导产结 农经济 农经济 个 为单 业 结 给 经济 权 专 称 统 权为会结 权 权 结 级 长战争 签 条约鸦 战争 时间 签订 条约条约 陆续签订 门条约鸦 战争 间签订 条约 条约 战争 签订 马关条约 国联军 华战争 签订 条约 这 时 义鸦 战争 联军 烧圆 园 国 顺 杀 国 东 惨内 国 对 结 镇压鸦 战争开 广 厦门 鸦 战争 签 条约 开广学会 国 报 传国资产阶级 来 买办 业国资产阶级 层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国 会 开 鸦 战争 条约 签订国 会 会 质 两 会 国 义 华 义 众 对国 装 争 争领导 湾 击 领 湾 军 领刘鸦 战争 国 将领 广东 师 关 陈战 国 将领 舰队统帅 带邓 刘国 个睁 则国图 张 师 长国 维 马 韬 郑观应国 识觉 开 觉 战争严 决论 号孙 兴 会 时 兴 华 时 强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义 领 众 广 县 发动 义 号 国东乡 称 杨 为东 萧 贵为 冯 为 韦 辉为 达开为 诸 东 节军 为 国变 发 变 东 杨 韦 辉 杀 达开 败亩 颁 国 纲领 会资 颁 拟 带 资 设 为 农 问题 实 阶级 础 会条国农 运动 败 败 败 农 阶级 阶级 换 进 阶级 领导务 综 务 领 还 国 鸿 张 总 国 务 门务 举办 务 业 标 强务 举办 务军 业 镇压国内农 义 时 国举办 务 业 导 冯 来 学为 学为务 举办 业 质办 办 办质 属 资 义 质 业务运动 败 标 战争 师 军 没资产阶级维 为 启 谭 严车 书 为 举 车 书 绝 议 变传变 论 为 学伪经 启 变 义 谭 写学 严 译 论传组织变 会 报 学 强学会 学会 国会 时务报 启 笔国闻报 严 办 报 广为 长 时务学 启 学总 习 们还 绪 议设 师 学维 旧 辩论 问题 实质 变 实 宪 废 举 兴学 实质 资产阶级 义 国 锋 旧 务 张 写 劝学对 维 变维 绪 颁 国 诏 开 标 发动 变 为结 标谭 刘 杨锐 杨 广第三章 辛亥革命权 运动 纪 铁 矿 权 强 夺 点 国 开 权运动 运动条约 签订标 着 经 为内 设 办 务处开 总 国 务 门为 务设 学 从 废 举试 颁预备 宪 内阁 预备 宪 颁 钦 宪 纲 内阁资产阶级 阶级 础 阶级 础 国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识国资产阶级 组织 孙 兴 会 国 个资产阶级 组织 华兴会 黄兴 长 组 学补习 会个 国 资产阶级 纲领 东 会 会 驱 鞑虏 华 创国 权 为纲领 关报为 报辩论 点传 驳 为论 书 邹 军 陈 华 钟 头义学说 内 孙 报 发 词 将 会纲领 为 权义 称为 义 义 驱 鞑虏华 权 义 创 国 义权风 对 卖粤汉 汉铁 权给 国 义 运动 为 为 义 导义 军 响 义 枪 随 国响应 从华 国 华 国临时 国号为 华 国 孙 为 选为临时 总统 华 国 个资产阶级 国 质 权华 国临时约 国历 资产阶级 国宪 质 认 资产阶级 国军阀 国 买办资产阶级 军 团 为 统凯 凯称 宪 对声凯 杀 战场 称 赣称 对护国战争 锷 独 对 凯孙 护 运动 军阀统 护 华 国临时约 国时 国会旧 义 终结 标 孙 护 战争 败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运动发 标 陈独 创办 杂 为运动 导 阵 陈独 钊 鲁 学 编辑 阵运动 导 学 资产阶级 学 赛 学 学 学 会运动 质 运动 运动 资产阶级 义 质 启 运动国 对 国 响 动 国 进 从资产阶级 义转 会 义 钊 义 转变为 产 义 为 国 马 义运动 发 导 会 国 败运动 两个阶 学 为 题 阶级为国旧 义终结 义 开 标 运动国 较 绍马 学说 钊发 马 义观国 传马 义 类运动 领运动时 动国 个 产 译 陈 译传 马 义 运动 点视 论学习 国际 义从 国 实际 发 学习 运 马 义 论 识 应当 劳动 众 结国 产 产 础 阶级 础 马 义 国 运动 结 产国 个 组织 组 发 联络马 义 马 义 论战问题 义 论战关 会 义 论战无 义 论战国 产 组织领导 个产业 会 会产 组织 办 劳动劳动 广 劳动对 问题 认识 给 泽东 认为 产 运动 发动 传 锋队 战国 产 开 会 过 国 产 个纲领 个决议国 产 开 过 会 强调 纲领 针对 国 纲领 决 个 对 动 敌国劳动组 书记 领导 运动 专门 关 总 会员罢 发 国 阶级 国 义势 进 组织 较运动 员罢 为 点 汉铁 罢 败为终点国 产 广 开 会议决 产 员 团员 个 义 孙 国 个 统 战线 针国 标 国国 开 为 会对 义 释 为 础组 国 质 阶级 农 阶级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联广 农 运动讲习 产 啸 泽东 国 间 广 举办罢 国 运动 坚 时间 长 达 个国 开 无产阶级领导权 农联 问题战争 开 叶 独 团 军进 开 战争 国 军举 师 礼汉装 义 来领导 国 败 标 卫 发动 变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东 帜 张学 东 从国帜 军阀时 结 国 国 围内 统训 纲领 颁 规 国 专 独 统资 国 权结 国 垄断资 国 国 义 国 阶级 结 着 为买办 国 垄断资 蒋 动 权 经济 础间 会 础 资产阶级 层 资产阶级 识战争时 间 领导 邓 达领导 国国 临时 动 员会败 资产阶级 状况 总 蒋 权会议 汉 开 紧 会议 结 陈独 倾 会 义错误 装 争 针 败 战争兴 历 转 点须 权 枪 泽东 会议 发义 来领导 装 国 动 枪 国 产 创 军队 开开 战争赣边 义 义 两个 点 泽东领导发动 赣 义 点 农 军 帜 号 数 众 农参败 义 义 赣边 义 广 义红 权 发 国 个 经济发 国农 装 个 为内 装 争为 设为乡 为 农 围 装夺 权 论对 义 泽东 发 针对 内 马 义 条 产国际 苏联经验 错误倾 坚 论 实际 结围 战 红 军 泽东 挥 连续 国 军队 围 连 赣 闽兴国 对 冈 则 将 没 为 没 阶级华苏维 国临时 泽东当选为倾错误 为 动 义错误 为 倾 险 义错误 为 倾 条 义错误赣 会议 开 苏区 组织 国 会 会议 泽东 红军 领导罗 线 争 对坚 贯彻 泽东 线 领导 罗 进 错误长 开 结 红军开 长 红 军 达陕 红军 长 红 军 会 会师 长 结国内 战争时 国 产 两 败 两 从 败 军队 农 创从 围 败 红军长 国 产 达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东 会议 义 开 东 会议 会议 对华 纲领 声称 满变 东 阳 发动 发动 华战争 开华 变 华 国 华 权 这 称 华 变 进 华 变卢沟桥 变 驻 军 踪 轰 卢沟桥 变 发动 华战争 国驻军奋 国 战争进 战 阶战争进 阶 标 广 汉 伪 满 国 长 仪为 脑 实权 东 实际沦为伪 权 国 总 卫 国 敌 伪 华 国国 杀 发 国 达 尔 军 军将领冯 张 军 敌总 挥 鸿 国 产 员 国 当 杀军 蒋 变 变 国 军将领 锴 蒋 国 内 济陈铭枢 蒋爱国 举 蒋 变 组 权 军 红军 签 蒋 协国 对 战 纲领 国 产 庆龄 签 发 号 国 来 装驱 国 义运动 号 内战 对为 国 国 书 驻 产国际 团 华苏维 国临时 义发 为 国 国 书国 军队 应 阋 墙 诚觉 弃 内战 国 统 战线窑 会议 陕 窑 开 扩 会议 条 资产阶级 统 战线 评 内长 倾 险 义 关门 义 错误倾 窑 会议为 国 来 论 备项 项 证 给 国国 会电项内战 国 对论 会 结 释军 会议 国 国对 战 备项 证国 针苏维 为 华 国 区 红军 为国 军区实 彻没军 军 国 两 达 协议 红军 编为国 军 军 简称 军 称 团军 军 总 挥 总 挥 随红军 击队 琼 红军 击队 编为国 军 编 军 简称 军 叶 军长 项 军长 国 两 标 国 讯 发 为 国 蒋 发 讲话 实际 认 国 产国 战 阶 战 沪汉会战 战领导 战区 战 歼灭 军国 战 牺 将领 阁 赵 张澜壮 沪会战 国 军队谢晋 团长 军 仓库 誉为 壮阶 来 对华 调 从 战 决 对国 诱 为 军 击为辅 针阶 来 国 变 国 庆 开 届 会 针 对 战则趋 实 标 国 从 战 战国战区 国远 军 国战区 蒋 统帅 国远 军 缅 战 师长 澜 缅 国 经 军 军贵战 军发动 国 陆 线 战 战 国 军队损 丢 国 对蒋团 严 满 国 军 经济 个联 张 参 员 国 参 会 废 国 专 开 会议 联 张国 纲领 会议 过 产 战 线 内 强调 战 为 战 国 办 战 对 须实 国军 总动员 国 总动员 须 给 权 当 农 众论 战 预测 战争 个阶 战战 战 个阶 战 阶 国 战争 关键 阶关 军 师 发动 这 国 战开 国军队敌 战场 躯 将领 军 参谋长 权 东 联军 军 总 挥赵 军 师师长 枫华 战 况 产 为 击战争 国 为 规战争国 顽 发动 进 陕 边区 军 军总 国 顽 发动 变 针对 军 国 顽 发动权 权 国 产 领导 统 战线 质 权 权 关 员 额 实 则 产 员 进 间简 铭 简 纳 实产运动 战争时 国 产 领导 军 开 给 为 标 规 产 运动 动 开 产运动 产运动 陕 边区进 军 将 芜 烟 湾 为 陕风运动 导 献 阶 泽东 们 学习 报 风运动 级 进 泽东 顿 风 对 讲 风运动 围 开条 义 观 义 现 条 义 经验 义 条 义 这 国 产 内现 倾错误 认识开 将 泽东 为 导战争 标 举动 无条 签订 书 为 国 战争 纪 国战区 举 国 湾举 仪 湾 岛 战争 标联 国 宪会议 国旧 举 国 区 内 国 团 会议 国 为联 国 创 国 个 国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战争 国际 战败严 国开 称 会 义苏联战 较 巩 会 义 国运动 兴 资 义国 产 响显 长 运动 发 欧 苏两 苏为 国 义 会 义两个阵营 对国 阶级 买办 资产阶级 国 资产阶级 国 阶级 农 阶级 资产阶级 国庆谈 泽东 来 飞 庆 国 当 进 谈 双 签 会谈纪 双 协 认 国 针庆 协 会议 庆开 参 会议 国 产 会贤达 会议 过 组织 国 会 国纲领 宪 项协议场 惨 国 国 进 团 庆较场 举 庆 协 会 马 闻记 伤 数关惨 团 联 会请 团 国 当 请 团 达 关车 时 国 当 围殴 团长马叙伦 琼 伤战争时 关 问题 两个 献 发 关 减 问题 称 决 将 战争时 实 减 减 变为实现 国 纲 国 产 县 开 国 会议 国 纲 规 废 剥 实现总 线 泽东 晋绥 会议 讲话 统阐 总 线 贫农 团结 农 骤 别 灭 剥 发 农业 产惨 条战线 学 饥饿 内战 国 镇压 惨 为标 对国 统 条战线湾 义 为 国 当 议 动军 杀 举 规国 军 镇压 湾 夺 举 义义 经济纲领 泽东 势 们 务 报 义 经济纲领 没 阶级 归农 没 蒋 陈 为 垄断资 归 义 国 护 业义 总 线 泽东 晋绥 会议 讲话 无产阶级领导 众 对 国 义 义 资 义这 国 义 这 国 产 义 阶 总 线 总个 战 战争时国国 员会 简称 领导 庆龄 济国 简称 国 团 来 领导 黄 张澜国 国会 简称 爱国 业 联 识 发 创 黄国 进会 简称 进 识 为 还 爱国 领导 马叙伦学 为纪 战争 战争 伟 学 谈会 为 学 领导许战 决战 战 辽 战 东 战军 战 刘 邓 陈 华东 战军 战 东 战军 华 战军 谈 国 双 项条 为 础 进 谈 国 电 谈 绝 国内 协 签 谈战 泽东 发 国进军 国 军发 战 战军强 长 险 毁国 长 线 军 领 续 国 动统 灭协 纲领 宪 颁 临时宪战争 进 战 阶 国 进 对陕 东 区 点进 战 进 阶 进 别 开 战 决战阶 战 决战 战 国进军阶 岛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华 国 标 义 义 标 着 会 结义 会 标 着 义进 会 义过 时国 陆实现统 标 达 协议 军进驻 萨 国 陆实现统国 会 义国营经济 径 过没 资 来 发 关 资 业运动 针对 资 贿 况 国 产 员 开 贪 费 义 运动 处决 严 贪 书记刘 时 书记张 处运动 针对 资 为 历时 决 业 开 贿 税 税 减 盗窃国 资财 盗窃国 经济 报 运动边 针 资 义国 锁 国 况 针 紧 联 苏联国 开 国际会议 开亚 区会议业 两条 欧 资 义 业 苏联 过 会 义 业两 对 过 时 总 线内 发会 义 业 两 对农业 业 为 营 业 为 会 义对农业 会 义 过 组织 组 会 义 质 级农业 产 会 义 质 级农业 产 将 产资 归 统 经营 劳动 会 义 质业 组织 业 产 组 业 销 业 产级 国 资 义 资 义 业 权 经营权 变 况 业 国营经济 联 业 购 订货 统购 销 业 经销 销 购 销 联营 国 着 发 订货 经销 销 级 国 资 义级 国 资 义 称 营 两 个别 业 营 业 润 马 办 为国 税 业 积 费 红 个业 营 开 实 业营 国 营资 额 营 间 发给资 业 营 来 资 业 经 会 义 质 经济 资 领 国营 业 经没 则 区别 实 营 产领 权领 会 义经济 业 经 决对资 义 业进 会 义实 赎买 国 资 义个 计 实 标 着 国开 计 会 义 设 计 点 发 业 头 汉 钢铁 个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论 关 泽东 扩 会议 国务会议 论 关 报 内 阐 经济 关 这 关 围绕 个 针 调动 积 国 设 为 个强 会 义国 这 为 开 导 泽东为 国 产 开 国 会 义 设 标关 处 内 问题 泽东 扩 国务会议 讲话 处 内 为国 题争 风运动 数资产阶级 会 义 进 决 开 争 争严 扩 开 将 断为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会 义 资 义 对 会 断个 个补 陈 为 传统观 国 点 经济跃进运动 发动 结 违 经济规 经济 标 点 标 挥 风 产风运动 点 为 实际调 规绝对 调 对 属个 级 产资 财产无偿调拨 结 脱 农 产伤 员纠 个会议 郑 会议 会议 届 会 郑 会议 会议 这 会议 坚 红 总 线 跃进 为 带庐 会议 庐 开 扩 会议 会间 泽东 认为 跃进 绩 伟 经验 训 泽东错误 认为这 内 倾势 对 红庐 开 届 会 关 为 团 错误 决议 随 围错误 开 倾 争国 经济 调调 开 标 发 关 农 当 紧 彻调 彻 纠 产风 届 会 决 对国 经济实 调 巩 实针 紧 发 会 开 标 着 导 针 转变调 条 泽东亲农 条 简称农业 条 领导 关 条 总结历 经验 继续纠 错误 动国 经济转 调 时乡 会 义 运动 运动 发 农 会 义 运动 问题 简称 条 错误 运动 点 内 资 义 当权发动 导 线 评 编历 剧 罢 汇报 发发动 开 标 开 扩 会议 会议 过统 阐发 发动 论点 会 组 为 领导 发动 届 会 开 会 发 泽东 张 报 对 进 发动 会 过 关 无产阶级 决 简称 条 为 导 针发动 论点 无产阶级专 继续 论 这 论 实践严 观实际 显脱 泽东 轨 过员 国务 军 领导 参 头会 谭 陈 叶剑 聂荣 对 组 错误 强 评 这 争却 诬称为 压团 团阴谋夺 权 动 装 变 简称则 结 观 论 实践 败帮 组 开 国 产 国 会 继续 倾错误 针 张 桥 内结 帮结 泽东 团 紧进 夺 国 领导权 阴谋 动 执 团 结 这场 争 华国锋 叶剑 贡献质 场 领导 错误发动 团 给 国 带来严 灾难 内乱 错误 会 义两弹 国 颗弹 颗氢弹 颗 卫 发国 联 国 广 发 国 积 争 国 联 国关 纪 总统开 检讨 国 对华 泽东 来 锐 觉 变 时 发 实现 转动 国总统 访华 两国发 联 报 两国发 关 联 声 关泽东关 会 义 发 阶 泽东会 义这个阶 为两个阶 个阶 发达 会 义 个阶 较发达 会 义 阶 阶 长 时间泽东为 领导 两 发 战 个独 较 业 国 经济 实现农业 业 国 学 术 现 国 经济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错 从 规 进 错 纠 为邓 击 倾 风 错 为刘 彻 誉 错项 则 邓 论 务虚会 坚 会 义 坚 专 坚 产 领导 坚 马 义 泽东 这 项 则 个坚国 产 历 个历 决议 届 会 过 关 国 来 历 问题 决议 学 评 泽东 泽东 历 对 国 来 历 结论 标 着 导 拨乱国 经济 调 会议 对国 经济实 调 顿针 开 纠 两 经济 误 长 倾错误 响 国经济 设 导 转变 开统 结 联产 责 实 开 届 会 过 关 农业发 问题 决 邓 发 关 农 谈话 产 户 户 会 义 经济 产责 国 渐 广 统 结 农 联产 责 实 进 决 废 乡 镇 为 层 权 时 员会 为 组织经济 区 决 头 厦门设 经济 区国 会发 湾 书 发 议两 结 军 对 状态举 邓 开 词设 国 会 义 会 义现 设 伟纲领 报 国 设 为 会 义国 纪 国内 农业 产总 两 质 达关 经济 决 届 会 过 决 计 经济 经济对 来 观点 国 会 义经济 础 计 经济层 对 开 决 将 岛 为经济 区开 个 开 经济开 区 长 闽 厦门 区 结论 经济 区 开经济开 区 内 这样 个 层 点 点 结 对 开关 会 义 设 导 针 决议 届 会 阐 会 义 设 战 务 针 会 义 设 务 养 纪会 义 个 华 质 学 质举 会 较 统 阐 关 会 义 级阶 论 国 产 会 义 级阶 线 经济 务 奋 标个 两个 点 对 会 义 级阶 线 简 个 经济 设为 两个 点 坚 项 则 坚 开届 会进 项 则 国 开 强国关 强 众联 决 届 会 过 强调 终 发 众 联 关 国 兴 内 进 马 义 众观点 众 线 内 败现举 邓 设 国 会 义 论 导 设 国 会 义 论 内 国经济 标 会 义 场经济 开 现 设 业进 从计 经济 会 义 场经济 转变 阶关 会 义 场经济 问题 决 届 会 过 将 会 义 场经济 标 则 为 纪 进 经济 动纲领关 强 会 义 设 问题 决议 届 会 过 强调 学 论 装 舆论 导 养 纪 会 义举 会 题 举邓 论伟 帜 设 国 会 义 业 纪 邓 论 为 国 产 导 会 义 级阶 纲领 为 经济 发 国 会 义 级阶 项 经济 实现 应当 样国 领导 国讲 决 县级 领导 领导 开 讲学习 讲 讲 为 内 风 历时 两举 会 个 为 国 产 导 写 设 会 奋 标会 义荣 观 锦涛 荣 耻 为 内 会 义荣 观 现 会 义 规 质 为 会 义 设 导 针会 义 届 会 过 关 会 义 谐 会 问题 决 马 义 导 国 会 义 爱国 义为 创为 时 会 义荣 观 会 义 内强 执 设 届 会 过 关 强 执 设 决 强 执 设 项 务 断 驾驭 会 义 场经济 发 会 义 设 会 义 进 会 义 谐 会 应对国际 势 处 国际 务产 员 进 动 开层 农 员会 员会 业职 会为 内国 进 国 军 变 为 线 军 争 备为龙头 设 军队 赢 战争 战 标 进国 军队现 设 坚 国。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D )。

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D)。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B )。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D)。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5.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 A )。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C)。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7.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B )。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B )。

A、孟良崮战役开始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D、渡江战役开始9.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D )。

A、张治中B、蔡廷锴C、杜聿明D、傅作义1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针对的是( D )。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 B )。

A、保持中立的政策B、扶蒋反共的政策C、武力干涉的政策D、遏制中国的政策1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政治代表是( C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串讲复习
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
(1)○1德、日、意战败,英、法严重削弱,美国开始称雄。

社会主义苏联战后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2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2)欧洲中心格局打破,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逐步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2、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3、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在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的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

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5、校场口惨案:国民党制造的破坏和平的事件。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破坏进步团体在重庆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逮捕数十人。

6、下关惨案: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请愿团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

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

7、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土地问题的两个重要文献:
○1《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2《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8、土地改革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明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即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9、“五二0”惨案及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1947年5月20日,南京和天津游行学生,要求“反饥饿、反内战”,遭到国民党镇压。

即“五•二○”惨案。

以此为标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

10、台湾“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台北市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暴政、抗议反动军警屠杀市民,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遭国民党军警镇压。

之后,台湾各地各族人民夺取武器,举行起义。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3、八个民主党派(大多成立于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领导人:宋庆龄、李济深。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由原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而来。

领导人:黄炎培、张澜。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

创建人:黄炎培、胡厥文等。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

领导人:马叙伦。

九三学社。

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由民主科学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

领导人:许德珩等。

14、战略决战(即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林彪东北野战军主打)、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中原、华东野战军主打)、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主打)。

15、北平谈判:1949年4月1日起,国共双方代表以中共所提八项条件为基础在北平进行谈判。

4月20日,国民党政府电令其和谈代表拒绝在中共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谈破裂。

16、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第二、第三野战军强渡长江天险,摧毁国民党长江防线。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17、政协《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的临时宪法。

18、解放战争的进程: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至1946年6月,其中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打破国全面进攻,1947年2月至7月,打破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战略进攻阶段(1947年6月至1948年9月,挺进大别山拉开序幕);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底,三大战役等决战);渡江战役和向全国进军阶段(1949年4月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
文章来源:/p/zk.html 更多自考资源资料下载完全免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