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设计

合集下载

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编制深度及调差提纲

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编制深度及调差提纲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1、工作背景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城市局地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造成了城市局部区域积水严重和交通阻塞,对城市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例如2012年北京“7.21”降雨等)。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安全保障和运行水平,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4月1日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 23号),要求全国各城市要充分认识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于2014年底前,编制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并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国家住建部于2013年6月已经印发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并在该编制大纲中提出了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城市内涝风险分析等新的理念,以及采用模型应用等新的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日益扩大,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发展较慢,已经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需要利用先进技术编制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其规划主要内容和深度如下。

2、工作主要内容及深度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主要依据《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要求进行编制。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对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并建立排水管网数学模型。

根据“大纲”和相关规范的要求,数学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中将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因此,规划研究必须首先构建科学、合理、准确、可靠的数学模型,以辅助和支撑规划的编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础资料收集根据排水管网水力学模型,对以下基础数据进行收集:①流域特征数据一-包括:地理信息数据、流域地表数据、流量基础数据、雨量基础数据、城市规划数据、流域水文数据、水质参数数据,等等;②管网基础数据一包括:管网信息数据、排水构筑物数据,等等;③模型参数数据一包括:径流参数数据、土壤渗透数据、蒸发系数数据、水头损失数据、流量变化数据,等等。

XX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说明书

XX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1)一、规划背景 (1)1..区位条件 (1)2..地形地貌 (1)3..气候条件 (1)4..社会经济 (1)5..上位规划概述 (2)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 (6)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 (10)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 (10)2..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5)第二章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16)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 (16)1..降雨规律分析 (16)2..下垫面解析 (16)二、城市现状排水防涝系统能力评估 (16)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 (16)2..规划排水能力评估 (17)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 (18)1..模型选择 (18)2..模型构建 (19)3..模拟结果 (21)第三章规划总论 (24)一、规划依据 (24)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24)2..相关标准规范与规定 (24)3..相关规划设计等基础资料、参考资料 (25)二、规划原则 (25)三、规划范围 (26)四、规划期限 (26)五、规划目标 (26)六、规划标准 (27)1..建设用地雨水径流控制标准 (27)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27)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 (27)七、系统方案 (28)第四章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29)一、概述 (29)二、初期雨水污染特性及雨水截留量分析 (30)1..初期雨水污染特性 (30)2..初期雨水截留量确定方法 (31)3..规划区初期雨水截留量分析 (32)三、雨水调蓄净化及利用工程规划 (32)1..规划思路 (33)2..规划方案 (34)第五章城市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40)一、排水体制 (40)二、排水分区 (40)三、暴雨强度公式 (41)1..资料来源与数据处理 (41)I2..贵安新区暴雨强度公式编制 (41)四、雨水管渠系统规划 (44)1..雨水系统水力计算 (44)2..管网整体布局 (45)五、排水附属设施 (50)1..雨水泵站规划 (50)2..检查井 (50)3..雨水口 (50)第六章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51)一、平面与竖向控制 (51)1..道路竖向规划整体要求 (51)2..道路竖向控制要求 (51)3..场地竖向控制要求 (52)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52)1..治理标准 (52)2..防洪流量计算 (52)3..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54)4..城市河流水系规划 (55)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55)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55)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 (56)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 (56)1..防洪河道 (56)2..排涝河道 (56)3..城市水库 (56)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57)第八章规划管理 (62)一、体制机制 (62)1..政策法规保障 (62)2..管理体制保障 (62)二、信息化建设 (63)三、应急管理 (63)四、可持续利用 (64)五、水域保护规划 (64)1..蓝线控制 (64)2..绿线控制 (65)第九章保障措施 (67)1..建设用地 (67)2..资金筹措 (67)3..其他 (67)第十章附件 (69)II第一章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1.区位条件贵安新区地处贵州省域地理中心地带,位于贵阳市环城高速和安顺市环城高速之间。

XX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XX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目录第1章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2)第2章城市降雨规律分析及下垫面解析 (3)第3章规划总论 (3)第4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规划 (4)第5章城市排水(雨水)管渠规划 (5)第6章城市防涝设施规划 (6)第7章现状淹水点处理方案 (8)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8)第9章管理规划 (8)第10章保障措施 (9)第1章 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第1条总述《个旧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个旧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指导性文件,本次规划中包含的内容有: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雨水)管渠规划、城市防涝设施规划等。

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2条规划背景为了解决国内城市内涝淹水频发的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要求国内城市用十年的时间解决城市内涝淹水的问题。

因此,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针对个旧市内涝特点按时编制《个旧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尤为迫切,以系统地指导今后个旧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规划建设,尽快解决个旧市的内涝淹水问题。

第3条城市排水防涝现状1、城市水系综合考虑河道发源地及河道排水的功能,影响本次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湖泊、河流、水库,具体包括2座湖泊,2条河流,4座水库。

2、雨水排水分区按照城市河道、地形及区域主干道路的分布,根据《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结合个旧市的地形特点,规划将个旧市的雨水排水系统分为锡城片区、大屯片区、鸡街-沙甸片区。

3、道路竖向各片区道路网布局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及现状道路状况和片区的地形、地貌确定锡城片区由干路和支路构成自由式路网结构;大屯片区由主、次干路组成棋盘式路网结构;鸡街—沙甸片区以方格网环状为主。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1. 区位条件2. 地形地貌3. 地质水文4. 经济社会概况5. 上位规划概要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2. 问题及成因分析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三、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五)规划目标(六)规划标准7.雨水径流控制标准8.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9.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七)系统方案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二)径流污染控制(三)雨水资源化利用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二)排水分区(三)排水管渠(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一)平面与竖向控制(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10.城市涝水行泄通道11.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七、近期建设规划八、管理规划(一)体制机制(二)信息化建设(三)应急管理九、保障措施(一)建设用地(二)资金筹措(三)其他十、附件(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规划附图要求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3.区位条件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12.地形地貌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13.地质水文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14.经济社会概况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15.上位规划概要(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1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 (1)第一节自然概况 (1)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1)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2)第一节洪涝灾害 (2)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 (2)第三节存在问题 (2)第三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2)第一节规划依据 (3)第二节规划目标 (3)第二节规划原则 (3)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3)第一节设计暴雨 (3)第二节设计洪水 (4)第三节设计潮水位 (4)第四节治涝水文 (4)第五章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5)第一节防洪规划方案 (5)第二节防洪工程措施 (5)第三节清障规划 (6)第六章治涝工程设施规划 (6)第一节治涝规划方案 (6)第二节治涝工程设施 (7)第七章非工程设施规划 (7)第一节防洪、治涝指挥系统 (7)第二节防洪、治涝预案 (8)第三节防灾、减灾 (8)第八章管理规划 (8)第一节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8)第二节管理设施 (9)第三节调度规划和管理经费 (9)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9)第十章投资估算 (10)第十一章经济评价 (10)第一节费用 (10)第二节效益 (10)第三节经济评价 (10)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意见和建议 (11)附录、附图 (11)专题报告和附件 (12)《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前言】规划编制简况【提要】规划主要内容第一章城市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概况;市区及周边地区内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主要江、河、湖、海等的分布、演变情况、水文特征。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城市发展沿革;现状行政区划、人口、耕地,固定资产、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简况;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总统规划.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一节洪涝灾害以往洪、涝、潮灾害简况;历史上主要洪涝年份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有关河道、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的情况;防洪、治涝、排水、防潮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城市防洪、治涝、排水、防潮的现状能力和标准,历史大洪水再现时可能出现的水情和灾害。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 规划背景1、区位条件2、地形地貌3、地质水文4、经济社会概况5、上位规划概要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二)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2、问题及成因分析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 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二) 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1、排水系统总体评估2、现状排水能力评估(三) 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三、规划总论(一) 规划依据(二) 规划原则(三) 规划范围(四) 规划期限(五) 规划目标(六) 规划标准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七) 系统方案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 径流量控制(二) 径流污染控制(三) 雨水资源化利用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 排水体制(二) 排水分区(三) 排水管渠(四) 排水泵站及其她附属设施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一) 平面与竖向控制(二)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 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七、近期建设规划八、管理规划(一) 体制机制(二) 信息化建设(三) 应急管理九、保障措施(一) 建设用地(二) 资金筹措(三) 其她十、附件(一) 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 规划附图要求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 规划背景1、区位条件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地形地貌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地质水文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与地质等基本情况。

4、经济社会概况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上位规划概要(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与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相关专项规划概要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情况简介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情况简介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简介1、编制依据本规划按照2013年建设部新颁布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进行编制。

2、编制的主要内容1.1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在详细了解基础资料(排水管网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等)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对现状排水管网进行分析,提出现状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1.2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以收集到的排水管网的现状为基础,(1)对排水系统进行总体评估;(2)根据现有管网基础资料,进行建模,利用水力模型对城市现有雨水管网和泵站等设施进行评估,分析现状管网和泵站的实际排水能力,得出排水能力分别满足1年一遇、1-2年一遇、2-3年一遇、3-5年一遇、5年一遇的管网管长;(3)使用水力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雨水径流的流态、水位变化、积水范围和淹没时间等信息,综合评估城市内涝灾害的危险性,结合城市区域重要性和敏感性,对城市内涝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1.3规划总论根据实际情况,重点研究重现期、雨水径流系数等规划,确定符合实际的情况的重现期和雨水径流系数。

并分析确定不同区域的不同重现期和径流系数。

1.4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1)增加城市安全性,建少城市发生内涝的几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减少雨水径流系数。

在源头上减少雨水径流系数,可以极大的改变城市雨水工程设施的防御能力。

因此可以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提出径流控制要求,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条件,明确单位土地开发面积的雨水蓄滞量,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和绿地率等。

从而在源头上建设雨水径流量(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实际的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措施。

1.5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2013年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与维护工作。

力争到2017年,完成全省城市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

本项目根据此规定,研究实际情况,确定的排水体制。

在对现状排水管网、设施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不满足设计标准的管网,结合城市旧城改造的时序和安排,提出改造方案。

XX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XX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目录第1章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 (2)第2章城市降雨规律分析及下垫面解析 (3)第3章规划总论 (3)第4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规划 (4)第5章城市排水(雨水)管渠规划 (5)第6章城市防涝设施规划 (6)第7章现状淹水点处理方案 (8)第8章近期建设规划 (8)第9章管理规划 (8)第10章保障措施 (9)第1章 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第1条总述《个旧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个旧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指导性文件,本次规划中包含的内容有: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雨水)管渠规划、城市防涝设施规划等。

凡在规划区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等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第2条规划背景为了解决国内城市内涝淹水频发的问题,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要求国内城市用十年的时间解决城市内涝淹水的问题。

因此,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针对个旧市内涝特点按时编制《个旧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尤为迫切,以系统地指导今后个旧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规划建设,尽快解决个旧市的内涝淹水问题。

第3条城市排水防涝现状1、城市水系综合考虑河道发源地及河道排水的功能,影响本次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工程的湖泊、河流、水库,具体包括2座湖泊,2条河流,4座水库。

2、雨水排水分区按照城市河道、地形及区域主干道路的分布,根据《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2-2030)》、《个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结合个旧市的地形特点,规划将个旧市的雨水排水系统分为锡城片区、大屯片区、鸡街-沙甸片区。

3、道路竖向各片区道路网布局根据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客货交通源和集散点分布、交通流量、流向及现状道路状况和片区的地形、地貌确定锡城片区由干路和支路构成自由式路网结构;大屯片区由主、次干路组成棋盘式路网结构;鸡街—沙甸片区以方格网环状为主。

XX市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XX市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XX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批复稿)文本2015年01月目录目录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2)第三章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及规划标准 (3)第四章系统方案原则 (5)第五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6)第六章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9)第七章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23)第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32)第九章管理规划 (40)第十章保障措施 (4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的安全性,提升城市防灾能力,确保人民生活、生产安全,指导城市排水(雨水)防涝基础设施的建设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范围即《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 -2020)(2013年修订)》确定的范围(不包括洞头、瓯北、瓯江口、藤桥镇、泽雅镇等独立流域)。

根据地形特点和流域分布,本规划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西片(鹿城西片、三溪片)、中片(含鹿城中心片、三垟片、仙岩-丽岙片和状元片)、东片(含龙湾中心片、空港片、沙城海城片和滨海片)和七都片等区块。

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89.65km2。

第三条规划年限规划基准年:2013年;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第四条规划内容:包括城市排水能力及内涝风险评估、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城市防涝系统规划和管理规划等主要规划内容。

第二章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第五条现状排水能力评估本规划范围内已建有雨水管道(包括合流沟)总长约2900km,管网覆盖率为26.3km/km2。

雨水泵站共23座,总提升能力13.26m3/s。

本规划现状排水能力评估采用推理公式计算结合InfoWorks ICM排水管网模型模拟的方法,评估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第六条现状内涝风险评估内涝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主要参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城镇防涝规划标准(报批稿)》确定,如下表所示:表2 内涝风险划分标准内涝风险评估采用模型模拟+历史水灾法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如下表所示。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3.07.05•【字号】建城函[2013]832号•【施行日期】2013.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函〔2013〕832号)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建设委),宿州、六安市城管局,铜陵市水务局,广德、宿松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现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建城〔2013〕98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抓紧规划编制。

今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我厅在4月3日召开的全省城市建设管理重点工作座谈会上作了全面部署,并在5月27日印发了我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的意见(建城〔2013〕80号),明确提出了在今年底前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编制工作大纲,参照《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抓紧编制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按要求的时限完成编制工作。

二、各地要依据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确定近远期重要建设任务,建立重点工程项目库,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要优先安排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加快城市排涝泵站改造和扩建,全力推进城市排水(雨水)防涝设施建设。

三、请各市、省直管县在2013年12月底前,将辖区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及近远期建设任务汇总表统一报厅城建处(风景办)。

联系人:叶宋铃,联系电话:*************。

2013年7月5日。

泰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泰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文本

文本目录前言1第一章规划总则2第二章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内涝风险评估4第三章规划标准10第四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13第五章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16第六章城市防涝系统规划23第七章近期建设规划38第八章管理规划44第九章对相关规划的反馈46第十章保障措施48第十一章附则49前言习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是“海绵城市”作为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首次被提出。

2013年以来,国务院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排水防涝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审议通过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等指导文件。

上级领导的关注,国家层面的重视,突显了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紧迫性,也体现了排水事业的重要性。

泰州市排水管理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泰州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和创建“海绵城市”的需要,于2016年7月委托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开展《泰州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本规划的编制,对于泰州市城市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统筹管理意义重大,也是泰州市贯彻国家相关文件的重要举措。

2013年7月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在对泰州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调研和听取意见、采集数据、勘察现场、评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和《室外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规范的规定,进行规划方案以及文本、图件的编制。

前期首先在解读、分析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基础上,进行基础资料调研与踏勘工作,调查分析排水防涝设施现状与存在问题;同时开展暴雨强度公式修编与设计暴雨的推求工作;建立雨水系统计算机水力学模型,编制规划大纲。

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大纲实施一周年回顾——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的重点与难点(谢映霞)

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大纲实施一周年回顾——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的重点与难点(谢映霞)
《大纲》三-(五)-2要求: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 现内涝灾害。(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从积水深度、范围和积水时间三个方面, 明确内涝的定义)。
6.绝大部分城市未进行初期雨水的动态监测,不掌握检测数据, 不能掌握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更不能科学 分析初期雨水对城市水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和确定初期雨水截留总 量。
1、《大纲》实施一年工作回顾
3、开展排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评估 的工作得到了普遍认同
• 与 洪涝灾害风险分析的区别
外江外洪水或潮水、尺度、比例、流域、区域 • 城市内部涝水影响的评价很少
• 《大纲》提出了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和风险管
理的概念,逐步建立排水影响评价与内涝风险 评价制度,全面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现状能 力和内涝风险,绘制城市暴雨内涝风险图,确
颁布时 间 1975年 1987年 1997年
城市排水系统重现期 0.33-2年 0.5-3年 0.5-3年,重要地区2-5年
2006年
2011年
0.5-3年,重要地区3-5年
1-3年,重要地区3-5年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年)
城区类型
城镇类型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中心城区 3 ~5 2 ~5 2 ~3
《大纲》四-(二)要求:根据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分析 初期雨水对城市水环境污染的贡献率;按照城市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 确定初期雨水截留总量;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初期雨水截留和处理设施规模的布局。
15
2、实施难点与瓶颈
规划大纲的实施效果及困惑 9.
焦点集中在模型方法上 ——基础工作薄弱
熟练运用模型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立竿见影的,参数选取的经验和数据 处理的技巧来自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这一点同行们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 准备。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目录第一章城市概况 (1)第一节自然概况 (1)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1)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 (2)第一节洪涝灾害 (2)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 (2)第三节存在问题 (2)第三章规划目标和原则 (3)第一节规划依据 (3)第二节规划目标 (3)第二节规划原则 (3)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3)第一节设计暴雨 (4)第二节设计洪水 (4)第三节设计潮水位 (4)第四节治涝水文 (4)第五章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5)第一节防洪规划方案 (5)第二节防洪工程措施 (6)第三节清障规划 (6)第六章治涝工程设施规划 (7)第一节治涝规划方案 (7)第二节治涝工程设施 (7)第七章非工程设施规划 (8)第一节防洪、治涝指挥系统 (8)第二节防洪、治涝预案 (8)第三节防灾、减灾 (8)第八章管理规划 (9)第一节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9)第二节管理设施 (9)第三节调度规划和管理经费 (9)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10)第十章投资估算 (10)第十一章经济评价 (11)第一节费用 (11)第二节效益 (11)第三节经济评价 (11)第十二章规划实施意见和建议 (11)附录、附图 (12)专题报告和附件 (12)《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前言】规划编制简况【提要】规划主要内容第一章城市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概况;市区及周边地区内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主要江、河、湖、海等的分布、演变情况、水文特征。

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城市发展沿革;现状行政区划、人口、耕地,固定资产、国民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简况;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总统规划。

第二章防洪、治涝现状和存在问题第一节洪涝灾害以往洪、涝、潮灾害简况;历史上主要洪涝年份的雨情、水情和灾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防洪治涝现状影响城市防洪治涝安全的有关河道、湖泊、水库、蓄滞洪区等的情况;防洪、治涝、排水、防潮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城市防洪、治涝、排水、防潮的现状能力和标准,历史大洪水再现时可能出现的水情和灾害。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出台

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出台

的新风 处理 方法 有 以下几 种 :
1 ) 用 Ⅵ 空 调 系 统 的 普通 室 内机 直接 处 理 新风 。此种 方法 系 统较 简单 , 在 工程 中运 用较 多 。 但 是 由于 V】 空调 系 统 的室 内机 盘 管 是 根 据 空 调 回风状 态 设计 的, 并 不是 按新 风状 态 设计 的 , 所
筑 业 的 迅猛 发 展 给 空 调 提供 了 良好 的 发 展机 遇 。 大 力 开发 使用 节 能、 环保、 健康 的空调 系统 是 暖通 技 术发展 的必行 之 路 。
参考文献: [ 1 ] G B5 0 0 1 9 -2 0 0 3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S 】 . [ 2 】 王 兴富, 蒋金生. V RV空 调系统技术性能特点及设计 、 施工 中应 注意的 问题[ J ] . 建筑施工, 2 0 0 4 ( 3 ) : 2 6 0 — 2 6 1. [ 3 ] 清华大学等 四校合编. 空气调节[ M】 . 第 2版.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以一 方面 室 内机 不 能将 新 风 处 理 到 室 内状 态 点 , 部 分新 风 负荷 需要 由室 内机 负 担 ,另一 方面 在 室
按冷 负荷 选 型 , 而 不进 行制 热 负荷 校核 , 这 种情 况
外温 度 较 高时 , 会使 室 外机 长 时间超 负 荷运 转 , 出
现过 流保 护 。
计 人 员在进 行 Ⅵ v系 统 设计 时 , 一 定要解 决好 新
【 4 ] 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 技术措 施节能专 篇暖通 空调 ・ 动 力. 中国
建 筑 标 准 设 计研 究 院, 2 0 0 7 .
[ 5 】 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 空调・ 动力. 中国建筑标准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第一章城市概况第一节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自然概况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市区和近郊区的土地面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特性(气温、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风暴等)。

河流、湖泊、洼地分布和演变概况。

社会经济现状市发展沿革,人口、工业、农业、固定资产、总产值和利税,该城市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近期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规划。

第二节洪涝灾害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等灾害的情况。

主要洪、涝灾害年份的雨情、水情、灾情(淹没范围、水深、淹没历时)、经济损失(直接、间接)无形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

第二章城市防洪、治涝工程现状和问题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

城市防洪现状、治涝能力和标准。

目前防洪、治涝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措施,非工程防洪措施)。

第三章地形和地质第一节地形地形资料情况。

市区(包括近郊区)地形特点和主要江、河、湖、洼等的分布。

主要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地址的地形特点。

第二节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试验资料情况。

区域地质、地震基本烈度。

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地区和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深、补排条件等)。

第四章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第一节设计洪水分析计算暴雨、洪水资料情况。

暴雨、洪水特性。

洪、涝灾害的类型、特点和成因。

历史上特大和大洪水特性。

代表站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洪水位、洪峰流量、不同时段洪水量、洪水流量过程线),控制断面设计洪水。

设计洪水水面线分析计算。

人类活动对洪水影响的分析研究。

第二节设计高潮位分析计算潮水位观测和资料情况,潮汐特性。

历史上发生的风暴潮的成因主要特性。

设计高潮位的分析计算。

第三节治涝水位分析计算暴雨、沥涝观测资料情况。

历史上发生的大涝的特性。

设计暴雨的分析计算(点暴雨、面暴雨、雨型等)。

设计涝水的分析计算(雨量径流量关系、最大流量、不同时段水量,流量过程线)。

住建部出台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住建部出台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住建部出台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佚名
【期刊名称】《给水排水》
【年(卷),期】2013(0)S1
【摘要】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了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要求各城市结合当地实际,参照"大纲"要求抓紧编制各地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同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时掌握规划编制进展情况。

【总页数】1页(P266-266)
【关键词】城市排水;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城乡建设;管网系统;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建设规划;现状概况;编制内容;管理规划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2;TU998.4
【相关文献】
1.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J],
2.排水防涝重任在肩——写给《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颁布一周年 [J], 谢映霞
3.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出台 [J], 《中国建设报》
4.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出台 [J],
5.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出台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大纲目录(共5篇)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大纲目录(共5篇)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大纲目录(共5篇)第一篇: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大纲目录**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大纲目录第1章规划背景 1.1规划背景 1.1.1区位条件 1.1.2地形地貌 1.1.3地质水文 1.1.4经济社会概况 1.2对相关规划概要 1.2.1城市发展规划概要 1.2.2相关专项规划概要第2章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2.1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现状2.2存在问题及分析第3章规划总论3.1规划依据3.2规划原则3.3规划范围 3.4规划期限 3.5规划目标 3.6规划标准3.6.1雨水径流控制标准3.6.2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3.6.3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第4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4.1 径流量控制 4.2 径流污染控制 4.3 雨水资源化利用第5章排水防涝设施规划 5.1排涝总体规划方案5.4.1排涝分区 5.4.2排涝规划任务 5.4.3排涝总体规划方案 5.2洪涝及洪潮遭遇分析 5.3排涝计算5.3.1排涝特征水位 5.3.2排涝计算 5.4 排涝工程规划5.4.1排涝工程地质5.4.2治涝工程设施布置5.4.3雨水管渠规划(1)排水体制(2)排水分区(3)排水管渠(4)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5.4.4雨水调蓄设施规划5.4.5水闸规划 5.4.6内河涌整治规划 5.5引水泵站及节制阀5.5.1引水泵站建议 5.5.2节制阀5.6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建设内容5.6.1近期排水防涝工程(1)工程建设内容(2)建设时序设想5.6.2远期排水防涝工程第6章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影响初步评价6.2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第7章投资估算7.1投资估算7.2资金筹措意见第8章管理规划8.1体制机制 8.2信息化建设 8.3应急管理第9章保障措施 9.1建设用地 9.2资金保障 9.3其他第10章附件及说明10.1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10.2规划附图要求10.3文本格式要求第二篇: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汇报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汇报一、基本情况××市中心城区位于河谷地带,西高东低、成“两山对恃、三山汇聚、四川相连”的主城山水小格局,建成区地势相对较平缓,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面坡度在5°以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第一部分规划编制大纲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1. 区位条件2. 地形地貌3. 地质水文4. 经济社会概况5. 上位规划概要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2. 问题及成因分析二、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二)城市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三、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二)规划原则(三)规划范围(四)规划期限(五)规划目标(六)规划标准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设计标准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七)系统方案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二)径流污染控制(三)雨水资源化利用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二)排水分区(三)排水管渠(四)排水泵站及其他附属设施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一)平面与竖向控制(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1. 城市涝水行泄通道2.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七、近期建设规划八、管理规划(一)体制机制(二)信息化建设(三)应急管理九、保障措施(一)建设用地(二)资金筹措(三)其他十、附件(一)近期建设任务与投资列表(二)规划附图要求第二部分关于规划编制大纲的说明一、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一)规划背景1. 区位条件描述城市位置与区位情况。

2. 地形地貌描述城市地形地貌概况。

3. 地质水文描述城市气候、降雨、土壤和地质等基本情况。

4. 经济社会概况描述城市人口、经济社会情况等。

5. 上位规划概要(1)城市性质、职能、结构、规模等内容。

(2)城市发展战略和用地布局等内容。

(3)城市总体规划中与城市排水防涝相关的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城市防洪规划等内容。

6. 相关专项规划概要重点分析城市防洪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水系规划等与城市排水与内涝防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的内容。

(二)城市排水防涝现状及问题分析1. 城市排水防涝现状(1)城市水系城市内河(不承担流域性防洪功能的河流)、湖泊、坑塘、湿地等水体的几何特征、标高、设计水位及城市雨水排放口分布等基本情况。

城市区域内承担流域防洪功能的受纳水体的几何特征、设计水(潮)位和流量等基本情况。

(2)城市雨水排水分区城市排水分区情况,每个排水分区的面积,最终排水出路等。

(3)道路竖向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控制点标高。

(4)历史内涝描述近10年城市积水情况,积水深度、范围等,以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间接经济损失。

(5)城市排水设施城市现有排水管渠长度,管材,管径,管内底标高,流向,建设年限,设计标准,雨水管道和合流制管网情况及城市雨水管渠的运行情况。

城市排水泵站位置,设计流量,设计标准,服务范围、建设年限及运行情况。

(6)城市内涝防治设施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和蓄滞空间分布及容量情况。

2. 问题及成因分析从体制、机制、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二、城市排水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一)降雨规律分析与下垫面解析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要求,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评估。

简述原有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时间、方法及适用性。

根据降雨统计资料,建立步长为5分钟的短历时(一般为2-3小时)和长历时(24小时)设计降雨雨型,长历时降雨应做好与水利部门设计降雨的衔接。

对城市地表类型进行解析,按照水体、草地、树林、裸土、道路、广场、屋顶和小区内铺装等类型进行分类。

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分类类型。

下垫面解析成果应做成矢量图块,为后续雨水系统建模做准备。

(二)城市现状排水防涝系统能力评估1. 排水系统总体评估(1)城市雨水管渠的覆盖程度;(2)城市各排水分区内的管渠达标率(各排水分区内满足设计标准的雨水管渠总长度与该排水分区内雨水管渠总长度的比值)。

(3)城市雨水泵站的达标情况(满足设计标准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与全市泵站总排水能力的比值)。

(4)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以及《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等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城市排水管渠现状的评估情况。

2. 现状排水能力评估在排水防涝设施普查的基础上,推荐使用水力模型对城市现有雨水排水管网和泵站等设施进行评估,分析实际排水能力。

表4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三)内涝风险评估与区划推荐使用水力模型进行城市内涝风险评估。

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雨水径流的流态、水位变化、积水范围和淹没时间等信息,采用单一指标或者多个指标叠加,综合评估城市内涝灾害的危险性;结合城市区域重要性和敏感性,对城市进行内涝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基础资料或手段不完善的城市,也可采用历史水灾法进行评价。

三、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二)规划原则各地可自行表述规划原则,但应包含以下内容:(1)统筹兼顾原则。

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环境、恢复水生(2)态、营造水文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以城市排水防涝为主,兼顾城市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治理。

(2)系统性协调性原则。

系统考虑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雨水控制和管理,与道路、绿地、竖向、水系、景观、防洪等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衔接。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应与其同步调整。

(3)先进性原则,突出理念和技术的先进性,因地制宜,采取蓄、滞、渗、净、用、排结合,实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

(三)规划范围城市排水防涝规划的规划范围参考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并考虑雨水汇水区的完整性,可适当扩大。

(四)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2年。

规划期限宜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并考虑长远发展需求。

近期建设规划期限为5年。

(五)规划目标(1)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2)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

(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从积水深度、范围和积水时间三个方面,明确内涝的定义)(3)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规划标准1. 雨水径流控制标准根据低影响开发的要求,结合城市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合理确定城市雨水径流量控制、源头削减的标准以及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的标准。

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最大程度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系统和水环境的影响,新建地区综合径流系数的确定应以不对水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为原则,一般宜按照不超过0.5进行控制;旧城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不能超过改造前,不能增加既有排水防涝设施的额外负担。

新建地区的硬化地面中,透水性地面的比例不应小于40%。

2. 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城市管渠和泵站的设计标准、径流系数等设计参数应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要求确定。

其中,径流系数应该按照不考虑雨水控制设施情况下的规范规定取值,以保障系统运行安全。

3. 城市内涝防治标准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地级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其它城市中心城区能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对经济条件较好、且暴雨内涝易发的城市可视具体情况采取更高的城市排水防涝标准。

(七)系统方案根据降雨、气象、土壤、水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蓄、滞、渗、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组合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方案。

在城市地下水水位低、下渗条件良好的地区,应加大雨水促渗;城市水资源缺乏地区,应加强雨水资源化利用;受纳水体顶托严重或者排水出路不畅的地区,应积极考虑河湖水系整治和排水出路拓展。

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方案,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道路大修、架空线入地等项目同步实施。

明确对敏感地区如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地坪控制要求,确保在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不受淹。

推荐使用水力模型,对城市排水防涝方案进行系统方案比选和优化。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一)径流量控制根据径流控制的要求,提出径流控制的方法、措施及相应设施的布局。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径流控制要求,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条件,明确单位土地开发面积的雨水蓄滞量、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和绿地率等。

根据城市低影响开发(LID)的要求,合理布局下凹式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地面、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利用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蓄滞雨水。

除因雨水下渗可能造成次生破坏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外,其他地区应明确新建城区的控制措施,确保新建城区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低于40%;明确城市现有硬化路面的改造路段与方案。

(二)径流污染控制根据城市初期雨水的污染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分析初期雨水对城市水环境污染的贡献率;按照城市水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确定初期雨水截流总量;通过方案比选确定初期雨水截流和处理设施规模与布局。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根据当地水资源禀赋条件,确定雨水资源化利用的用途、方式和措施。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一)排水体制除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应采用雨污分流制。

对现状采用雨污合流的,应结合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加快雨污分流改造。

暂时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加大截流倍数。

对于雨污分流地区,应根据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的要求,采取截流措施,将截流的初期雨水进行达标处理。

(二)排水分区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合理确定城市的排水分区;建成区面积较大的城市,可根据本地实际将排水分区进一步细化为次一级的排水子分区(排水系统)。

(三)排水管渠结合城市地形水系和已有管网情况,合理布局城市排水管渠。

充分考虑与城市防洪设施和内涝防治设施的衔接,确保排水通畅。

对于集雨面积2平方公里以内的,可以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法时,折减系数m值取1。

对于集雨面积大于2平方公里的管段,推荐使用水力模型对雨水管渠的规划方案进行校核优化。

根据城市现状排水能力的评估结果,对不能满足设计标准的管网,结合城市旧城改造的时序和安排,提出改造方案。

(四)排水泵站及其它附属设施结合排水管网布局,合理设置排水泵站;对设计标准偏低的泵站提出改造方案和时序。

有条件的地区,应结合泵站或其他相关排水设施设置雨量自动观测设施。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一)平面与竖向控制结合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结果,优先考虑从源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出用地性质和场地竖向调整的建议。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根据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标准,对现有城市内河水系及其水工构筑物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水量和水位等进行计算,并划定蓝线;提出河道清淤、拓宽、建设生态缓坡和雨洪蓄滞空间等综合治理方案以及水位调控方案,在汛期时应该使水系保持低水位,为城市排水防涝预留必要的调蓄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