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X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 新人
《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db97b4227284b73f24250ca.png)
《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教学反思《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教学反思复数的概念是复数这一章内容的基础,高中阶段复数的有关概念都是围绕着复数的代数表达式展开。
因此理解虚数单位、实部虚部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而复数这个概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概念,如果开门见山的直接介绍“为了解复数开方,而扩充数系“,从而引入复数会显得枯燥无味,更没法体现数作为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的发展历程。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体验数的发展历程,体会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与数学内部矛盾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数的发展历程作为数学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学生体验,因此,我将数的发展历程作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任务,让学生从最初的自然数发展到复数,直到今天的四元数,多元数,然后展望社会在发展,需要在提高,数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永不止境。
在体验数的发展历程后,本节课从“认识虚数单位、复数的代数形式、复数的分类以及复数的相等”几部分展开,每一部分学习后,都有相应的练习及时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巩固新知。
整节课上完,自我感觉思路清晰,整体而言较顺畅,但其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1、上课前期,过于紧张,将4x=5中x=5÷4解写成了x=4÷5.2、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仍有问题,仍需更近一步完善。
例如:“带i的是虚数,不带i的是实数”这种口头上的表示不够严谨。
还有,对,这个过程需要解释复数上的规定:。
3、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所差异,经过后续的作业情况反馈,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但是仍有一部同学在判断实部、虚部上存在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课后也通过练习进行巩固;4、时间安排上还不够好。
整节课的节奏过快。
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2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2021年整
![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2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2021年整](https://img.taocdn.com/s3/m/bac9d1035022aaea988f0f5d.png)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的全部内容。
3.1。
2 复数的几何意义预习课本P104~105,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1)复平面是如何定义的,复数的模如何求出?(2)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及向量的关系如何?复数的模是实数还是复数?错误!1.复平面2.复数的几何意义.3.复数的模(1)定义:向量错误!的模r叫做复数z=a+b i(a,b∈R)的模.(2)记法:复数z=a+b i的模记为|z|或|a+b i|。
(3)公式:|z|=|a+b i|=r=a2+b2(r≥0,r∈R).[点睛] 实轴、虚轴上的点与复数的对应关系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原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为(0,0),它所确定的复数是z=0+0i=0,表示的是实数.错误!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复平面内,对应于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2)在复平面内,虚轴上的点所对应的复数都是纯虚数.( )(3)复数的模一定是正实数.( )答案:(1)√(2)×(3)×2.已知复数z=i,复平面内对应点Z的坐标为()A.(0,1) B.(1,0)C.(0,0) D.(1,1)答案:A3.向量a=(1,-2)所对应的复数是()A.z=1+2i B.z=1-2iC.z=-1+2i D.z=-2+i答案:B4.已知复数z的实部为-1,虚部为2,则|z|=________。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课件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56e56bb4daa58da0114abc.png)
A.1
B. 2
C. 3
D.2
解析:由(1+i)x=1+yi 可知:x+xi=1+yi,故xx= =1y ,解得:xy==11 .
所以,|x+yi|= x2+y2= 2. 答案:B
探究一 复数与复平面内点的关系
[例 1] (1)实部为-2,虚部为 1 的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利用复数与点的对应解题的步骤 (1)找对应关系:复数的几何表示法即复数 z=a+bi(a,b∈R)可以用复平面内的点 Z(a, b)来表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据. (2)列出方程:此类问题可建立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应满足的条件,通过解方程(组)或不 等式(组)求解.
1.实数 m 取什么值时,复平面内表示复数 z=2m+(4-m2)i 的点. (1)位于虚轴上;(2)位于第三象限. 解析:复数 z=2m+(4-m2)i 对应复平面内点的坐标 P 为(2m,4-m2). (1)若 P 在虚轴上,则24m-=m02≠,0, 即 m=0. (2)若点 P 在第三象限,则24m-<m02,<0, 解得 m<-2. ∴当点 P 位于第三象限时,实数 m 的范围是(-∞,-2).
答案:C
4.已知 z1=5+3i,z2=5+4i,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z1>z2
B.z1<z2
C.|z1|>|z2|
D.|z1|<|z2|
解析:|z1|= 52+32= 34,|z2|= 52+42= 41
∴|z1|<|z2|.
答案:D
5.(2016·高考全国Ⅰ卷)设(1+i)x=1+yi,其中 x,y 是实数,则|x+yi|=( )
3.已知复数 z1=- 3+i,z2=-12- 23i, (1)求|z1|与|z2|的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设复平面内,复数 z 满足|z2|≤|z|≤|z1|,复数 z 对应的点 Z 的集合是什么?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优质课件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34f01628ea81c759f57876.png)
②判定△ABC 的形状.
[解析] (1)因为向量O→Z1对应的复数是 5-4i,向量O→Z2对应的 所以O→Z1=(5,-4),O→Z2=(-5,4),所以O→Z1+O→Z2=(5,-4)+( 以O→Z1+O→Z2对应的复数是 0.
(2)①由复数的几何意义知: O→A=(1,0),O→B=(2,1),O→C=(-1,2), 所以A→B=O→B-O→A=(1,1),
新课标导学
数学
选修2-2 ·人教A版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
1
自主预习
2
互动探究
3
课时作业
自主预习学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证明代 数基本定理时,首次引进“复数”这个名词,他把复数与平 面内的点一一对应起来,创立了复平面,依赖平面内的点或 有向线段(向量)建立了复数的几何基础.
命题方向3 ⇨复数与平面向量的一一对应
典例 3 (1)向量O→Z1对应的复数是 5-4i,向量O→Z2对应的复
O→Z1+O→Z2对应的复数是( C ) A.-10+8i
B.10-8i
C.0
D.10+8i
(2)在复平面内,A,B,C 三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 1,2+i,-
①求向量A→B,A→C,B→C对应的复数;
典例 1 (1)已知 z=(m+3)+(m-1)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
A.(-3,1)
B.(-1,3)
C.(1,+∞)
D.(-∞,-3)
[解析] z=(m+3)+(m-1)i 对应点的坐标为(m+3,m-1), 所以mm+-31><00, 解得-3<m<1.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3.2.1 复数代数形式的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3.2.1 复数代数形式的](https://img.taocdn.com/s3/m/e843cd24c8d376eeafaa314a.png)
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2.1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2 新人教A版选修1-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2.1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2 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3.2.1 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案2 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全部内容。
3.2.1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过程一、推进新课1.复数的加法探究新知我们规定,复数的加法法则如下:设bi a z +=1,di c z +=2是任意两个复数,那么()()()()i d b c a di c bi a +++=+++提出问题问题1:两个复数的和是个什么数,值唯一确定吗?问题2:当b=0,d=0时,与实数加法法则一致吗?问题3:它的实质是什么?类似于实数的哪种运算方法?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口答。
活动成果:1.仍然是个复数,且是一个确定的复数。
2.一致。
3.实质是实部与实部相加,虚部与虚部相加,类比于实数运算中的合并同类项。
设计意图:加深对复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且与实数类比,了解规定的合理性。
提出问题:实数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复数满足吗?并试着证明。
活动设计: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活动成果:满足,对任意的,,,321C z z z ∈有交换律:1221z z z z +=+结合律:()()321321z z z z z z ++=++证明:设bi a z +=1,di c z +=2,()()i d b c a z z +++=+21x O y()b a Z ,1 ()d c Z ,2 Z ()()i b d a c z z +++=+12显然,1221z z z z +=+同理可得,()()321321z z z z z z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实数加法满足的运算律,大胆尝试推导复数加法的运算律,提高学生的建构能力及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件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课件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5c8e2bd0c22590103029d43.png)
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 使得在新的数集中,该问题能 得到圆满解决呢?在几何上,
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实数?
满足
引入一个新数:i
i2 1
现在我们就引入这样一个数 i ,把 i 叫做虚数单位,并且 规定:
(1)i21; (2)实数可以与 i 进行四则运算,在进行四则运算时, 原有的加法与乘法的运算率(包括交换率、结合率和分配率) 仍然成立.
解: (1) lg an n lg a(a 0),
大前提
lg 8 lg 23 ,
小前提
所以lg 8 3lg 2
结论
(2) lg a lg a lg b(a 0, b 0), b
lg 0.8 lg 8 , 10
所以lg 0.8 lg 8 1 3lg 2 1 3m 1.
演绎推理的模式: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M……P(M是P) S……M (S是M) S……P (S是P)
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对象; 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 对象做出的判断.
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三段论推理的依据
若集合M的所有元 素都具有性质P, S是M的一个子集, 那么S中所有元素 也都具有性质P。
小前提 结论
4.全等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如果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1B1C1全等, 那么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1B1C1面积相等.
1、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所有金属都能导电 铜是金属
铜能导电
太阳系大行星以椭圆 冥王星是太阳 冥王星以椭圆形 轨道绕太阳运行 系的大行星 轨道绕太阳运行
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2007是奇数 2007不能被2整除
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_1_1实数系3_1_2复数的引入一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1-2
![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_1_1实数系3_1_2复数的引入一课件新人教B版选修1-2](https://img.taocdn.com/s3/m/a7cd6edef5335a8103d2209f.png)
反思与感悟
利用复数的概念对复数分类时,主要依据实部、虚部满足的条件,可 列方程或不等式求参数.
跟踪训练 2 实数 m 为何值时,复数 z=mm(m-+12)+(m2+2m-3)i 分别是: (1)实数; 解 要使 z 是实数,m 需满足 m2+2m-3=0,且mm(m-+12)有意义, 即m-1≠0,解得m=-3.
m的值(或取值范围)是___1_2____. 解析 由题意,得 x20-(2i-1)x0+3m-i=0, 即(x20+x0+3m)+(-2x0-1)i=0, 由此得x-20+2xx00-+13=m= 0 0, ⇒m=112.
解析 答案
(2)已知xi+2y-3x-yi=1-i,求实数x,y的值. 解 ∵xi+2y-3x-yi=1-i, ∴2y-3x+(x-y)i=1-i, ∴2x-y-y=3x= -11, , 解得x=1,y=2.
m2-m-6
m+3
=0,
m2+5m+6≠0
⇔mm= ≠- -23或 且mm= ≠3-,2 ⇔m=3.
∴当m=3时,复数z是纯虚数.
解答
引申探究 1.若本例条件不变,m为何值时,z为实数.
m2-m-6 解 由m+6.
复数z是实数的充要条件是
m2+5m+6=0, m+3≠0
3.1.1 实数系 3.1.2 复数的引入(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引进虚数单位i的必要性,了解数集的扩充过程. 2.理解在数系的扩充中由实数集扩展到复数集出现的一些基本概念. 3.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表示方法,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内容索引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复数的概念及代数形式
解答
反思与感悟
两个复数相等,首先要分清两复数的实部与虚部,然后利用两个复数 相等的充要条件可得到两个方程,从而可以确定两个独立参数.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新人教A版选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新人教A版选](https://img.taocdn.com/s3/m/4ba844962cc58bd63086bd10.png)
(1)若 a,b 为实数,则 z=a+bi 为虚数.
(× )
(2)若 a 为实数,则 z=a 一定不是虚数.
(√ )
(3)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的差和虚部的差都等于 0,那么这两个
复数相等.
(√ )
2.(1+ 3)i 的实部与虚部分别是
()
A.1, 3
B.1+ 3,0
C.0,1+ 3
D.0,(1+ 3)i
(2)当 x 满足xx2+-32≠x-0,15≠0, 即 x≠-3 且 x≠5 时,z 是虚数.
x2-x+x-3 6=0, (3)当 x 满足x2-2x-15≠0,
x+3≠0,
即 x=-2 或 x=3 时,z 是纯虚数.
复数分类的关键 (1)利用复数的代数形式,对复数进行分类,关键是根据分类标 准列出实部、虚部应满足的关系式.求解参数时,注意考虑问题要 全面,当条件不满足代数形式 z=a+bi(a,b∈R)时应先转化形式. (2)注意分清复数分类中的条件 设复数 z=a+bi(a,b∈R),则①z 为实数⇔b=0,②z 为虚数 ⇔b≠0,③z 为纯虚数⇔a=0,b≠0.④z=0⇔a=0,且 b=0.
所以 a=-12且-122-12+3m=0,
所以 m=112.
[答案]
1 12
-12
[一题多变] 1.[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方程改为:x2+mx+2xi=-1-mi
如何求解? 解 : 设 实 根 为 x0, 代 入 方 程 , 由 复 数 相 等定 义 , 得 x20+mx0=-1, 2x0=-m, 解得xm0==-1,2 或xm0==2-,1, 因此,当 m=-2 时,原方程的实根为 x=1,当 m=2 时,原方程的实根为 x=-1.
=b=0 时,它是实数 0;当 b≠0时,叫做虚数;当 a=0 且 b≠0
高中数学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2 复数的四则运算(一)课件 苏教版选修1-2
![高中数学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2 复数的四则运算(一)课件 苏教版选修1-2](https://img.taocdn.com/s3/m/3f93b3e2227916888586d743.png)
交换律 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z1z2=_z2_z_1 (z1z2)z3=_z_1(_z_2z_3_)_ z1(z2+z3)=_z_1_z_2+__z_1_z_3 _
知识点三 共轭复数
思考
复数z1=a+bi与z2=a-bi(a,b∈R)有什么关系?试求z1·z2的积. 答案 两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z1·z2=a2+b2,积为 实数.
思考2
复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答案 满足.
答案
梳理
(1)复数的加法、减法法则 ①条件:z1=a+bi,z2=c+di(其中a,b,c,d均为实数). ②加法法则:z1+z2= (a+c)+(b+d)i , 减法法则:z1-z2= (a-c)+(b-d)i . (2)运算律 ①交换律:z1+z2= z2+z1 . ②结合律:(z1+z2)+z3= z1+(z2+z3) .
3.理解共轭复数的性质
(1)z∈R⇔ z=z.
(2)当a,b∈R时,有a2+b2=(a+bi)(a-bi),这是虚数问题实数化的一个 重要依据.
本课结束
课件制作-Q老师
勤学奋进,学有所成!
2021/11/22
知识点二 复数的乘法
思考
如何规定两个复数相乘? 答案 类似于多项式的乘法,相当于把复数的代数形式看成关 于“i”的多项式,运算过程中要把i2换成-1,然后把实部与虚 部分别合并.
答案
梳理
(1)复数的乘法法则 设z1=a+bi,z2=c+di(a,b,c,d∈R), z1z2=(a+bi)(c+di)= (ac-bd)+(ad+bc)i . (2)乘法运算律 对于任意z1,z2,z3∈C,有
12345
解析 答案
3. 设 复 数 z1 = x + 2i , z2 = 3 - yi(x , y∈R) , 若 z1 + z2 = 5 - 6i , 则 z1 - z2 = __-__1_+__1_0_i___.
【课堂新坐标】高中数学配套课件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第3章-3.1.3 选修2-2
![【课堂新坐标】高中数学配套课件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第3章-3.1.3 选修2-2](https://img.taocdn.com/s3/m/f251ca6d01f69e3143329477.png)
【提示】 一一对应关系.
2. 复数与复平面内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有怎样的对应关 系?
【提示】 一一对应关系.
3.平面向量能够与复数一一对应的前提是什么? 【提示】 向量的起点在原点.
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的模
【问题导思】 1.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 则不能比较大小,那么,与这两个复数对应的向量的模能比 较大小吗?
复平面 (1)定义: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 平面. (2)实轴:在复平面内 x轴 叫做实轴,单位是 1 ,实轴 上的点都表示 实数 . (3)虚轴:在复平面内 y轴 叫做虚轴,单位是 i ,除原点 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 纯虚数 . (4)原点:原点(0,0)表示 复数0 .
复数的几何意义
3.关于复数模的教学 教学时建议教师类比实数的绝对值、平面向量的模的概 念来引导学生掌握复数的模的概念.
●教学流程
演示结束
1.理解复平面、实轴、虚轴等概 念.(易混点) 课标 2.掌握复数的几何意义,并能适 解读 当应用.(重点、易混点) 3.掌握复数模的定义及求模公式.
复平面
●重点难点 重点:复数的两个几何意义及应用. 难点:复数的两个几何意义及应用.
●教学建议 1.关于复平面内的点、平面向量和复数之间关系的教学 教学时,建议教师类比有序实数对、平面内的点和平面 向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教学,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2.关于复数几何意义的教学 教学时,建议教师在解决复数问题时,利用复数的几何 意义,画出复数所对应的几何图形,通过数形结合,使问题 变得直观、简洁、易解.
【提示】 向量的模是非负数,能比较大小. 2. 复数 z=a+bi(a, b∈R)的模与点 Z(a, b)有什么关系? 【提示】 复数 z 的模等于点 Z(a,b)到原点的距离.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2 复数的几何意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2 复数的几何意](https://img.taocdn.com/s3/m/b29d57d3ba1aa8114531d92d.png)
湖北省松滋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导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松滋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导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松滋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导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2的全部内容。
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学习目标】1。
理解复平面、实轴、虚轴等概念。
2.理解并掌握复数的几何意义,并能简单应用。
3。
理解并会求复数的模,了解复数的模与实数绝对值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复数的几何意义.难点:复平面内的点(,),,z a b OZ z a bi=+的关系;复数模的问题。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课前用20分钟预习课本P104-105内容。
并完成书本上练、习题及导学案上的问题导学。
2.独立思考,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问题导学】1. 复平面?2.复数的几何意义?(1)(2)3。
复数的模?4。
复平面的虚轴的单位长度是1,还是i?【合作探究】问题1:复数与复平面内点的关系1.复数2z i=对应的点在复平面的( B )A. 第一象限内 B. 实轴上C. 虚轴上 D。
第四象限内2。
在复平面内,复数sin2cos2z i=+对应的点位于( D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https://img.taocdn.com/s3/m/c0fcce46f524ccbff02184c0.png)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目录§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新授课)§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新授课)§3.2.1 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新授课)§3.2.2 复数的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新授课)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小结与复习(复习课)选修 2-2 第三章复数基础练习(一)选修 2-2 第三章复数基础练习(一)答案选修 2-2 第三章复数基础练习(二)选修 2-2 第三章复数基础练习(二)答案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一、课程目标: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复数的引入是中学阶段数系的又一次扩充,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了基础。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了解数系扩充的过程以及引入复数的必要性,学习复数得一些基本知识,体会人类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
二、学习目标:(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体会实际需求与数学内部的矛盾在数系扩充过程中的作用,感受人类理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2)、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3)、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4)、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三、本章知识结构:数系扩充复数引入复数的概念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四、课时安排:本章教学时间约 4 课时,具体分配如下: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约 2课时约 2课时§3.1.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新授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系的扩充过程,理解复数及其有关概念。
理解数系的扩充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明白复数及其相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采取“阅读、质疑、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系的扩充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增长技能,充分认识人类理性思维的能动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技能。
高中数学(新课标)选修2课件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新课标)选修2课件3.1.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ddd044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e.png)
跟踪训练 1 (1)如果复数 z=a2+a-2+(a2-3a+2)i 为纯虚 数,那么实数 a 的值为( )
A.-2 B.1 C.2 D.1 或-2
解析:(1)由题意可知aa22+ -a3- a+2=2≠0, 0, 所以 a=-2. 答案:(1)A
(2)下列命题中: ①若 a∈R,则(a+1)i 是纯虚数. ②若 a,b∈R,且 a>b,则 a+i3>b+i2. ③若(x2-1)+(x2+3x+2)i 是纯虚数,则实数 x=±1. ④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
【解析】 (1)若 z 为实数,
必须aa22- -51a≠-0.6=0. ∴aa=≠-±11. 或a=6, ∴当 a=6 时,z 为实数.
(2)若 z 为虚数,必须aa22--15≠a-0,6≠0, ∴aa≠ ≠- ±11且a≠6, . ∴当 a∈{a∈R|a≠±1 且 a≠6}时,z 为虚数. (3)若 z 为纯虚数,
跟踪训练 2 实数 x 分别取什么值时,复数 z=x2-x+x-3 6+(x2 -2x-15)i 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解析:(1)要使 z 是实数,必须且只需xx+ 2-32≠x-0 15=0 , 解得 x=5.
(2)要使 z 为虚数,必须且只需xx+ 2-32≠x-0 15≠0 , 解得 x≠-3 且 x≠5.
a=0 a≠0
状元随笔 从代数形式可判定 z 是实数、虚数还是纯虚数.反
之, 若 z 是纯虚数,可设 z=bi(b≠0,b∈R) 若 z 是虚数,可设 z=a+bi(b≠0,a∈R) 若 z 是复数,可设 z=a+bi(a,b∈R)
知识点三 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设 a,b,c,d 都是实数,那么 a+bi=c+di⇔_a_=__c_,__b_=. d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 数系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 数系](https://img.taocdn.com/s3/m/d4390eecaa00b52acec7ca27.png)
= =
1, 1
C.
������ ������
= =
0, 2
D.
������ = -1, ������ = -1
解析:由
������ + ������ = 2, 得 ������-������ = 0,
������ ������
= =
1, 1.
故选B.
答案:B
知识梳理
3.复数的分类 (1)对于复数a+bi,当且仅当b=0时,它是实数;当且仅当a=b=0时, 它是实数0;当b≠0时,叫做虚数;当a=0,且b≠0时,叫做纯虚数. 这样,复数z=a+bi(a,b∈R)可以分类如下: 复数������ 实数(������ = 0)
我们规定:a+bi与c+di相等的充要条件是a=c,且b=d .
温馨提示应用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时,首先要把“=”左右两
边的复数写成代数形式,即分离实部与虚部,然后列出等式求解. 【做一做2】 满足x+y+(x-y)i=2的实数x,y的值为 ( )
A.
������ ������
= =
2, 0
B.
������ ������
要条件;但若a=0,且b=0,则a+bi=0为实数,即不是充分条件.故选B.
答案:B
重难聚焦
1.数系扩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剖析数系扩充的脉络是:自然数系→整数系→有理数系→实数系 →复数系,用集合符号表示为N→Z→Q→R→C. 从自然数系逐步扩充到复数系的过程可以看出,数系的每一次扩 充都与实际需求密切相关.数系扩充后,在新数系中,原来规定的加 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定律仍然适用,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交换律和结 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 一般来说,数的概念在扩大时,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增添新元素,新旧元素在一起构成新数集; (2)在新数集里,定义一些基本关系和运算,使原有的一些主要性 质(如运算定律)依然适用; (3)旧元素作为新数集里的元素,原有的运算关系保持不变; (4)新的数集能够解决旧的数集不能解决的矛盾.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2 复数的几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1.2 复数的几](https://img.taocdn.com/s3/m/ceb09b6f69dc5022abea002c.png)
辽宁省北票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随堂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A版选修1-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北票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随堂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北票市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随堂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A版选修1-2的全部内容。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1.复数-2i 的实部与虚部是( )(A )0,2 (B )0,0 (C )—2,0 (D )0,—22.以2i-5的虚部为实部,以5i+2的实部为虚部的新复数是( )(A )2+2i (B )2+i (C)— 5+5i (D)5+5i3.若复数(m 2-3m -4)+(m 2-5m -6)i 是虚数,则实数m 满足 ()(A )m ≠-1 (B )m ≠6 (C) m ≠-1或m ≠6 (D) m ≠-1且m ≠64.如果(x+y )i=x —1,则实数x,y 的值为( )(A)1,-1(B)0,-1 (C ) 1,0 (D) 0,0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 )两个复数不可以比较大小( B )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 C )两个虚数不可以比较大小( D )一虚数和一实数不可以比较大小6.化简:2i 4 = i 2= i 3=7.若x 是实数,y 是纯虚数,且2x —1+2i=y ,则x,y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复数的几何意义预习课本P104~105,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复平面是如何定义的,复数的模如何求出?(2)复数与复平面内的点及向量的关系如何?复数的模是实数还是复数?[新知初探]1.复平面2.复数的几何意义.3.复数的模(1)定义:向量OZ ―→的模r 叫做复数z =a +b i(a ,b ∈R)的模. (2)记法:复数z =a +b i 的模记为|z |或|a +b i|. (3)公式:|z |=|a +b i|=r =a 2+b 2(r ≥0,r ∈R). [点睛] 实轴、虚轴上的点与复数的对应关系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原点对应的有序实数对为(0,0),它所确定的复数是z =0+0i =0,表示的是实数.[小试身手]1.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复平面内,对应于实数的点都在实轴上.( ) (2)在复平面内,虚轴上的点所对应的复数都是纯虚数.( ) (3)复数的模一定是正实数.( ) 答案:(1)√ (2)× (3)×2.已知复数z =i ,复平面内对应点Z 的坐标为( ) A .(0,1) B .(1,0) C .(0,0) D .(1,1)答案:A3.向量a =(1,-2)所对应的复数是( ) A .z =1+2i B .z =1-2i C .z =-1+2i D .z =-2+i答案:B4.已知复数z 的实部为-1,虚部为2,则|z |=________. 答案: 5复数与点的对应关系[典例] 求实数a 分别取何值时,复数z =a +3+(a 2-2a -15)i(a ∈R)对应的点Z满足下列条件:(1)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内. (2)在复平面内的x 轴上方.[解] (1)点Z 在复平面的第二象限内,则⎩⎪⎨⎪⎧a 2-a -6a +3<0,a 2-2a -15>0,解得a <-3.(2)点Z 在x 轴上方,则⎩⎪⎨⎪⎧a 2-2a -15>0,a +3≠0,即(a +3)(a -5)>0,解得a >5或a <-3. [一题多变]1.[变设问]本例中题设条件不变,求复数z 表示的点在x 轴上时,实数a 的值. 解:点Z 在x 轴上,所以a 2-2a -15=0且a +3≠0, 所以a =5.故a =5时,点Z 在x 轴上.2.[变设问]本例中条件不变,如果点Z 在直线x +y +7=0上,求实数a 的值. 解:因为点Z 在直线x +y +7=0上,所以a 2-a -6a +3+a 2-2a -15+7=0,即a 3+2a 2-15a -30=0,所以(a +2)(a 2-15)=0,故a =-2或a =±15. 所以a =-2或a =±15时,点Z 在直线x +y +7=0上.利用复数与点的对应解题的步骤(1)找对应关系:复数的几何表示法即复数z =a +b i(a ,b ∈R)可以用复平面内的点Z (a ,b )来表示,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据.(2)列出方程:此类问题可建立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应满足的条件,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复数的模[典例] (1)若复数z 对应的点在直线y =2x 上,且|z |=5,则复数z =( ) A .1+2i B .-1-2i C .±1±2iD .1+2i 或-1-2i(2)设复数z 1=a +2i ,z 2=-2+i ,且|z 1|<|z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1,1) C .(1,+∞)D .(0,+∞)[解析] (1)依题意可设复数z =a +2a i(a ∈R), 由|z |=5得 a 2+4a 2=5,解得a =±1,故z =1+2i 或z =-1-2i. (2)因为|z 1|= a 2+4,|z 2|=4+1=5, 所以a 2+4<5,即a 2+4<5,所以a 2<1, 即-1<a <1.[答案] (1)D (2)B复数模的计算(1)计算复数的模时,应先确定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再利用模长公式计算.虽然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但它们的模可以比较大小.(2)设出复数的代数形式,利用模的定义转化为实数问题求解. [活学活用]1.如果复数z =1+a i 满足条件|z |<2,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22) B .(-2,2) C .(-1,1)D .(-3,3)解析:选D 因为|z |<2,所以1+a 2<2,则1+a 2<4,a 2<3,解得-3<a < 3. 2.求复数z 1=6+8i 与z 2=-12-2i 的模,并比较它们的模的大小.解:∵z 1=6+8i ,z 2=-12-2i ,∴|z 1|=62+82=10,|z 2|= ⎝ ⎛⎭⎪⎫-122+-22=32.∵10>32,∴|z 1|>|z 2|.复数与复平面内向量的关系[典例] 向量OZ 1对应的复数是5-4i ,向量OZ 2对应的复数是-5+4i ,则OZ 1―→+OZ 2―→对应的复数是( )A .-10+8iB .10-8iC .0D .10+8i[解析] 因为向量OZ 1―→对应的复数是5-4i ,向量OZ 2―→对应的复数是-5+4i ,所以OZ 1―→=(5, -4),所以OZ 2―→=(-5, 4) ,所以OZ 1―→+OZ 2―→=(5,-4)+(-5,4)=(0,0),所以OZ 1―→+OZ 2―→对应的复数是0.[答案] C(1)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表示的复数等于它的终点对应的复数;向量平移后,此向量表示的复数不变,但平移前后起点、终点对应的复数要改变.(2)复数的模从几何意义上来讲,表示复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类比向量的模,可以进一步引申|z -z 1|表示点Z 到点Z 1之间的距离.如|z -i|=1表示点Z 到点(0,1)之间的距离为1.[活学活用]在复平面内画出下列复数对应的向量,并求出各复数的模.z 1=1-i ;z 2=-12+32i ;z 3=-2;z 4=2+2i. 解:在复平面内分别画出点Z 1(1,-1),Z 2-12,32,Z 3(-2,0),Z 4(2,2),则向量OZ ――→1,OZ 2,OZ ――→3,OZ4分别为复数z 1,z 2,z 3,z 4对应的向量,如图所示.各复数的模分别为:|z 1|=12+-12=2;|z 2|= ⎝ ⎛⎭⎪⎫-122+⎝ ⎛⎭⎪⎫322=1;|z 3|=-22=2;|z 4|=22+22=2 2.层级一 学业水平达标1.与x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e 1与y 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e 2,它们对应的复数分别是( )A .e 1对应实数1,e 2对应虚数iB .e 1对应虚数i ,e 2对应虚数iC .e 1对应实数1,e 2对应虚数-iD .e 1对应实数1或-1,e 2对应虚数i 或-i 解析:选A e 1=(1,0),e 2=(0,1).2.当23<m <1时,复数z =(3m -2)+(m -1)i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选D ∵23<m <1,∴3m -2>0,m -1<0,∴点(3m -2,m -1)在第四象限.3.已知0<a <2,复数z =a +i(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1,5) C .(1,3)D .(1,5)解析:选B |z |=a 2+1,∵0<a <2,∴1<a 2+1<5,∴|z |∈(1,5). 4.在复平面内,向量AB ―→对应的复数是2+i ,向量CB ―→对应的复数是-1-3i ,则向量CA ―→对应的复数为A.1-2iB.-1+2iC.3+4iD.-3-4i解析:选D 由题意知AB ―→=(2,1),CB ―→ (-1,-3)CA ―→=CB ―→+BA ―→=(-1,-3)+(-2,-1)=(-3,-4),∴CA 对应的复数为-3-4i.5.复数z =1+cos α+isin α(π<α<2π)的模为( ) A .2cos α2B .-2cos α2C .2sin α2D .-2sin α2解析:选B |z |=1+cos α2+sin 2α=2+2cos α=4cos2α2=2|cos α2|.∵π<α<2π,∴π2<α2<π,cos α2<0,于是|z |=-2cos α2.6.在复平面内,O 为坐标原点,向量OA ―→对应的复数为-2-i ,若点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B ,则向量OB ―→对应的复数为________.解析:复数-2-i 对应点A (-2,-1),点A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为B (1,2), ∴OB ―→―→对应的复数为1+2i. 答案:1+2i7.过原点和3-i 对应点的直线的倾斜角是________. 解析:∵3-i 在复平面上的对应点是(3,-1), ∴tan α=-1-03-0=-33(0≤α<π),∴α=5π6.答案:5π68.若复数z 满足z i =1-i ,则z =________.解析:设z =a +b i(a ,b ∈R),则z i =1-i ,得(a +b i)i =1-i ,即-b +a i =1-i.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b =1,a =-1,即⎩⎪⎨⎪⎧a =-1,b =-1.∴z =-1-i. 答案:-1-i9.设z 为纯虚数,且|z -1|=|-1+i|,求复数z . 解:∵z 为纯虚数,∴设z =a i(a ∈R 且a ≠0), 又|-1+i|=2,由|z -1|=|-1+i|, 得 a 2+1=2,解得a =±1,∴z =±i. 10.已知复数z =m (m -1)+(m 2+2m -3)i(m ∈R). (1)若z 是实数,求m 的值; (2)若z 是纯虚数,求m 的值;(3)若在复平面内,z 所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解:(1)∵z 为实数,∴m 2+2m -3=0, 解得m =-3或m =1. (2)∵z 为纯虚数,∴⎩⎪⎨⎪⎧ m m -1=0,m 2+2m -3≠0.解得m =0.(3)∵z 所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m m -1>0,m 2+2m -3<0. 解得-3<m <0.故m 的取值范围为(-3,0).层级二 应试能力达标1.已知复数z 1=2-a i(a ∈R)对应的点在直线x -3y +4=0上,则复数z 2=a +2i 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选B 复数z 1=2-a i 对应的点为(2,-a ),它在直线x -3y +4=0上,故2+3a +4=0,解得a =-2,于是复数z 2=-2+2i ,它对应点的点在第二象限,故选B.2.复数z =(a 2-2a )+(a 2-a -2)i 对应的点在虚轴上,则( ) A .a ≠2或a ≠1B .a ≠2且a ≠1C .a =0D .a =2或a =0解析:选D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虚轴上, ∴a 2-2a =0,解得a =2或a =0.3.若x ,y ∈R ,i 为虚数单位,且x +y +(x -y )i =3-i ,则复数x +y i 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选A ∵x +y +(x -y )i =3-i ,∴⎩⎪⎨⎪⎧x +y =3,x -y =-1,解得⎩⎪⎨⎪⎧x =1,y =2,∴复数1+2i 所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4.在复平面内,复数z 1,z 2对应点分别为A ,B .已知A (1,2),|AB |=25,|z 2|=41,则z 2=( )A .4+5iB .5+4iC .3+4iD .5+4i 或15+325i解析:选D 设z 2=x +y i(x ,y ∈R),由条件得,⎩⎪⎨⎪⎧x -12+y -22=20,x 2+y 2=41.∴⎩⎪⎨⎪⎧x =5,y =4或⎩⎪⎨⎪⎧x =15,y =325.故选D.5.若z =a -i(a ∈R ,且a >0)的模为2,则a =________,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________.解析:∵a 2+-12=2,且a >0,∴a =1,则z =1-i ,∴z =1+i.答案:1 1+i6.已知复数z =x -2+y i 的模是22,则点(x ,y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解析:由模的计算公式得 x -22+y 2=22,∴(x -2)2+y 2=8. 答案:(x -2)2+y 2=87.已知复数z 0=a +b i(a ,b ∈R),z =(a +3)+(b -2)i ,若|z 0|=2,求复数z 对应点的轨迹.解:设z =x +y i(x ,y ∈R),则复数z 的对应点为P (x ,y ),由题意知⎩⎪⎨⎪⎧x =a +3,y =b -2,∴⎩⎪⎨⎪⎧a =x -3,b =y +2. ①∵z 0=a +b i ,|z 0|=2,∴a 2+b 2=4. 将①代入得(x -3)2+(y +2)2=4.∴点P 的轨迹是以(3,-2)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8.已知复数z 1=3+i ,z 2=-12+32i.(1)求|z 1|及|z 2|并比较大小;(2)设z ∈C ,满足条件|z 2|≤|z |≤|z 1|的点Z 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解:(1)|z 1|= 32+12=2,|z 2|=⎝ ⎛⎭⎪⎫-122+322=1,∴|z 1|>|z 2|. (2)由|z 2|≤|z |≤|z 1|及(1)知1≤|z |≤2.因为|z |的几何意义就是复数z 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所以|z |≥1表示|z |=1所表示的圆外部所有点组成的集合,|z |≤2表示|z |=2所表示的圆内部所有点组成的集合,故符合题设条件点的集合是以O 为圆心,以1和2为半径的两圆之间的圆环(包含圆周),如图所示.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