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原文翻译简答题)
《孟子》两章文言文翻译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然则何为而不至也?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天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王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难道是为了谋取我国的好处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看重利益呢?仁义不也是重要的吗?大王问:‘如何使我国获益?’大夫问:‘如何使我家获益?’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获益?’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弑君,那一定是出自千辆兵车的大夫家族;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如果有人弑君,那一定是出自百辆兵车的大夫家族。
万乘国家中,有千乘的家族;千乘国家中,有百乘的家族。
这样的家族,数目不少,但为什么国家还是会陷入危机呢?因为上下都只追求利益,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实际上,天下不是为尧而存在,也不是为桀而灭亡。
只要坚持仁义,何必只看重利益呢?”《孟子·梁惠王上》第二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然则何为而不至也?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天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王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难道是为了谋取我国的好处吗?”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看重利益呢?仁义不也是重要的吗?大王问:‘如何使我国获益?’大夫问:‘如何使我家获益?’士人和百姓问:‘如何使我自己获益?’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孟子两章翻译
孟子两章翻译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他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政治可以使人们的善性得到充分发展。
本文将对孟子的两章进行翻译和解读,旨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子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第一章:性善篇原文孟子曰:“性之善者,情之所钟爱也。
与之通者众,不与之通者寡也。
爱之其亲也,故非其亲者不爱也。
与之长者众,不与之长者寡也。
义之所出者,情之所瞻也。
义之自强者多,不自强者寡也。
是故君子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持其亲;有不爱也,而后可以知其亲。
故曰:人皆可以为。
而莫知其不由也。
由外也者,圣人之序也;由内也者,性之序也。
内外之序皆可以为。
而莫知生之不由也。
”孟子说:“性善的人,是情感关注的对象。
与他人交流者众多,与他人交流较少者少。
对于亲人,因为其亲,所以才会爱。
与他人相处时间长的人众多,与他人相处时间短的人较少。
道义的出发点,是基于情感的需要。
能够自我修养的人多,不能自我修养的人少。
因此,君子有时不为某事,这样才能支持和珍惜亲人;有时不爱某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亲人。
所以说:人人都可以做到一些事情,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做的来源。
从外而来的,是圣人所制定的顺序;从内而来的,是人性自身的顺序。
无论内外的顺序都可以做到,但人们不知道生命之源头。
”第二章:性恶篇原文孟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有不用之用也者,将欲人以此也。
大以也才智之谓也。
” 弟子温所问“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 孟子回答:“性恶。
” 弟子温问:“既然人性本恶,为什么要提倡仁爱的行为?” 孟子回答:“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东西是可以使用的,但很少人知道有用之外的东西也是有存在的意义。
只有那些聪明有才智的人才懂得这个道理。
”孟子说:“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东西是可以使用的,但很少人知道有用之外的东西也是有存在的意义。
只有那些聪明有才智的人才懂得这个道理。
”孟子回答:“人性是恶的。
”弟子温问:“既然人性本恶,为什么要提倡仁爱的行为?”孟子回答:“人们都知道有用的东西是可以使用的,但很少人知道有用之外的东西也是有存在的意义。
孟子两章原文对照翻译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弃城而逃,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qu ǎn亩之中,傅f ù说yu 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 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 举于海,百里奚x ī举于市,舜从田野中被任用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任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筋骨劳累,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 所为,经 受 饥 饿, 身 受 贫 困 之 苦, 使 他 做 事 不顺,所 以 动 心 忍 性,曾 益 其 所 不 能。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如果你要对贼、贼、贼采取守势,你就得被封,被固定;此世俗所谓知也。
但是,巨盗到来,他会背负着愧疚、尴尬和负担;恐怕它不牢固。
但是,农村所谓知者,非贼也。
所以,试着说说吧。
有没有所谓的世间知者不为贼积?所谓圣人,还有不防贼的?如何知道其恶?昔日齐国与邻城对峙,鸡犬之声相闻,布是王兰铺的,刺是雷兰刺的,两千多里。
四年之内,那么立祠堂、州、市、府、州、乡、宋的人尝过不法圣人的滋味吗?然而,一旦田成子杀了琦君,他偷走了他的国家。
小偷是不是一个人在为国作恶?然后用神识的方法去偷。
故有贼名,但在尧舜之安,小国不敢诛,大国不敢诛,排外齐。
不就是盗齐国,以其圣识守贼身吗?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
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富川尽而谷空,邱毅深而固。
圣人死,贼不起,天下平白。
圣人不死,贼不停。
圣人治天下固然重要,盗脚也很重要。
你为它量,就用它偷;称之以称之,然后用称之以盗;为傅而信,与傅而盗;正其为义,盗其为义。
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
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故绝对圣人弃知,贼唯一;玉毁珍珠,贼不起;烧符破印,而民淳朴;斗争是平衡的,但人民不争;破坏世界神圣的法律,人民可以讨论。
[孟子两章原文对照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两章原文对照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篇1:孟子梁惠王章句原文及翻译孟子见梁惠王①。
王曰:“叟②!不员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⑦。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⑧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⑨。
未有仁而遗⑩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①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②叟:老人。
③亦:这里是“只”的意思。
④土庶人:土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⑤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⑥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⑦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据刘向《战国策。
序》说,战国末期的万乘之国有韩、赵、魏(梁)、燕、齐、楚、秦七国,千乘之国有宋、卫、中山以及东周、西周。
至于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则是指拥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车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车百乘。
⑧苟:如果。
⑨餍(yan):满足。
遗:遗弃,抛弃。
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麽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要说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这些大夫在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他们的拥有不算不多。
《孟子二章》翻译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译文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受到穷困之苦,行动不顺,颠三倒四,使他的所作受干扰。
所用来使他的心惊动,是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会的才干。
原文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原文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
原文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萎靡死亡。
孟子两章课文翻译
孟子两章课文翻译孟子两章课文翻译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市)人。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下面是关于孟子两章课文翻译的内容,欢迎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二章之《富贵不能淫》原文与标准译文
《孟⼦》⼆章之《富贵不能淫》原⽂与标准译⽂景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丈夫哉?
⼀怒⽽诸侯惧,
安居⽽天下熄。
”
孟⼦⽈:“是焉得为⼤丈夫乎?
⼦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命之;
⼥⼦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家,必敬必戒,⽆违夫⼦!’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居,
⽴天下之正位,
⾏天下之⼤道;
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丈夫。
”
【译⽂】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丈夫吗?
他们⼀发怒,诸侯就都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事。
”
孟⼦说:“这怎么能算⼤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
男⼦成年举⾏冠礼时,⽗亲教导他;
⼥⼉出嫁时,母亲教导他,送到门⼝,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定要恭敬,⼩⼼谨慎。
不能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之道。
住在天下最宽敞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
⾛在天下最光明的⼤路‘义’上。
得志的时候和百姓⼀同遵循正道⽽⾏,
不得志的时候独⾃⾛⾃⼰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这样的⼈才称得上⼤丈夫。
”。
孟子二章全文解析 孟子二章翻译和原文
【第二章】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原文】 景春①曰:“公孙衍②、张仪②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①” 孟子曰:“是焉得 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5);女子之 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6);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 得到吃的。比如说这里有一
个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 奉行先王的圣贤学说,来
培养后代的学者,却不能从你那里得到 吃的。你怎么可以尊重木
匠车工却轻视奉行仁义道德的人呢?”
彭更说:“木匠车
工,他们干活的动机就是为了求饭吃。读书人研究学问,其动机
也是为了求饭吃吗?”
【第六章】胁肩诌笑,病于夏畦
【原文】 公孙五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 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①逾垣而辟②之,泄柳闭门 而不 内③,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④而恶无礼, 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⑤孔子之亡 也, 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 先,岂 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6)。’子路 (7):‘未同而言, 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 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 已矣。”
【注释】
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②公孙
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 名的说客。③张仪:魏国人,与苏
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致力于游 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泰
“合纵”相对。④熄:指战火熄灭,天 下太平。⑤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 礼,父亲开导他。
孟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孟子文言文原文及翻译读了孟子两章原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您知道吗?整理了是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上面是得孟子两章原文,下面是孟子两章翻译,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二章原文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战争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孔孟两章原文及翻译
孔孟两章原文及翻译孔孟两章原文及翻译在我们的学习时代,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孟两章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孔孟两章原文及翻译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
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
’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
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孟子二章原文和翻译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文言文翻译孟子二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并不包含在其中。
父母双全,兄弟和睦,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
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
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
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称王天下并不包含在其中。
”孟子又曰:“君子有三患,未之有也。
必求其善也,必求其过也,是人也,则得其所欲矣。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孟子又说:“君子有三件忧虑的事,却从未遇到过。
他们一定会追求自己的善良,一定会追求自己的过失,这样的人才,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
他们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能做到。
他们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追求让自己变得值得了解。
”孟子又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孟子又说:“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有一点点。
普通人会丧失这些区别,而君子则会保留它们。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判断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人都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们都有四肢一样。
有这四种开端却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人,是自毁自己;认为自己的君主做不到的人,是在诋毁自己的君主。
凡是有这四种开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充它们,就像火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开始流淌一样。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保护四海;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连侍奉父母都不够。
”孟子又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不仁者,与禽兽同弃。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古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品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品注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4)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
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固:巩固(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威:震慑。
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16)亲戚:身边的人。
《孟子二章》文言文翻译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在这里谈论的是道德与政治的关系。
他认为,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才能实现和谐与繁荣。
首先,孟子以离娄之明和公输子之巧为例,说明了规矩和技巧的重要性。
离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以明察秋毫著称;公输子则是古代著名的工匠,以巧夺天工闻名。
然而,如果他们没有遵循规矩,就无法创造出完美的方圆和五音。
这说明,无论是个人的才华还是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有规矩和准则的约束。
接着,孟子提到了师旷之聪。
师旷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以六律(即六种音阶)来调音。
如果没有六律的规范,就无法准确地调出五音。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音乐和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有科学的规范和准则。
最后,孟子以尧舜之道为例,说明了仁政的重要性。
尧舜是中国古代的圣君,以仁政著称。
如果国家没有实行仁政,就无法平治天下。
这说明,国家的治理必须以仁政为基础。
孟子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君主有仁心仁闻,却不能让民众享受到他的恩泽,那么这样的君主就不值得效法。
这是因为他没有遵循先王的道德准则,没有实行仁政。
孟子总结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仅仅有善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来保证善心的实现;仅仅有法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道德的引导来确保法律的执行。
总之,孟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道德、规矩和法律在个人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遵循道德准则、遵循规矩和实施法律,才能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和谐与繁荣。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初二语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
初二语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本文是关于初二语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初二语文《孟子两章》原文及翻译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的君主不战则已,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假设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③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④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⑤所以说,使人安定下来,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⑥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⑦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的君主要么不战,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①舜从田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水泥匠中被选拔出来,胶鬲从鱼盐之中被任用,管仲从狱官手中获赦被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②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的身体劳累,使他的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穷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③用这样的办法使他内心惊动起来,使他性格坚强起来,从而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干。
④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⑤内心忧困,思路堵塞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他的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⑥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
⑦这样以后人们才能知道,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享乐而衰亡。
”
Ⅰ.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Ⅱ.文章第一段从攻城和守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从攻城方面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攻城的有利条件是“得天时”;守城的有利条件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从守城方面论证了“”地利不如人和。
守城一方的有利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才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双重否定的句式强调了守城方有利条件。
守城一方的有利条件多,但其结果是“委而去之”,论证了了“地利不如人和”。
Ⅲ.得“人和”的实质是“多助”,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与曹刿论战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意义相同。
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联系历史或现实例一个这样的例子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
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
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
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
5.瓦岗军首领失道寡助,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渊(唐)
6.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
7.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Ⅴ.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列举人物的目的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目的是以事实证明只有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逆境造就人才,从而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Ⅵ.第二段从正面事实论据“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和假设的反面事实论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的关系和作用?
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正反对比论证推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两文都采用类比的论证手法:第一则短文的论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则短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它们主要都是针对最高统治者来说。
这两则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第二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
两则短文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