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常用电气元件

合集下载

船用主配电板电气元件

船用主配电板电气元件
一、电器元件
过渡页
第一部分 断路器
选择断路器的一般要求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
①额定电压; ②额定电流; ③保护特性;
按短路工作条件选择
①短时耐受电流; ②短路分断能力; ③短路分断能力≥线路的预期 短路电流,
断路器的类型 第一章
展示
逻辑与
船舶通常使用的短路器: 空气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微型断路器等
断路器的类型 第一章
逻辑与
PPU
第一章
展示
逻辑与
JUMP: 进入特定的菜单号。不经导航键直接选择和显示任意设定项
INFO: 直接进入报警清单,显示未确认和现存的报警
显 示 面 板 功 能 描 述
VIEW: 转换设定菜单中的第一行显示。 LOG: 直接跳到事件和报警记录 OPEN: LED红色,主开关被保护功能分闸了
LED黄色,主开关解列 LED绿色,主开关分闸 LED灭, 主开关合闸 CLOSED: LED黄色,正在同步 LED绿色,主开关合闸
断路器电气特性 第一章 逻辑与
脱扣器 展示
热磁脱扣器 热保护 过 载 保 护 长延时 磁保护 短 路 保 护 短延时 电子脱扣器 瞬时
断路器电气特性 第一章 逻辑与
电子脱扣器 展示
延时时间的整定
保护电流的整定
断路器故障与维护保养 第一章 逻辑与
展示
故障现象1:开关本体显示屏显示的电流值高于PPU、电流表数值
开关本体显示电流偏高应为插口
接触不良导致; 将开关脱扣器拆除后清洁并重新 装上,显示正常;
断路器故障与维护保养 第一章 逻辑与
故障现象2:接触器有异响 故障现象3:不能自动蓄能
展示
接触器内有灰尘
蓄能弹簧固定螺丝脱落或松动;

《船舶电气设备》课件

《船舶电气设备》课件

04
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熟悉船舶电气设备的原理、性能和安装要求 ,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
场地准备
确保安装场地清洁、干燥、无尘,具备足够 的空间和安全通道。
物资准备
根据安装计划,准备所需的电气设备、电缆 、管路、附件等材料。
人员准备
组建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安装团队,并进 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节能减排技术
环保材料
使用环保材料制造船舶电气设备,如可回收材料和 无毒材料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船舶电气设备的能 源消耗和排放,如采用高效电机和节能灯具 等。
资源循环利用
实现船舶电气设备的资源循环利用,如废旧 电器的回收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高船舶电气设备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措施
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船舶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等 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提 高员工安全意识。
强化设备质量监管
对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绿色船舶电气设备的探索与实践
《船舶电气设备》PPT课件
目录
• 船舶电气设备概述 • 船舶电气设备的组成与特点 • 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 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 船舶电气设备的操作与使用 • 船舶电气设备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船舶电气设备概述
船舶电气设备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船舶电气设备是指在船舶上用于实现电能转换、传输、分配和应用的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配电 板等。
详细描述

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原理

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一、引言船舶电气设备是指用于船舶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包括发电机、电动机、电气控制系统等。

它们在船舶的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原理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船舶电气设备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电机组:发电机组是船舶电气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用于产生电能以满足船舶上各种电气设备的供电需求。

发电机组通常由柴油发动机和发电机两部分组成,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驱动发电机,发电机则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 电动机:电动机在船舶上广泛应用于推进系统、泵站系统、舵机系统等。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力作用于定子和转子之间,从而实现机械能转化。

3.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和保护船舶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它包括电气控制柜、开关设备、保护装置等。

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气设备的启停、调速、保护等功能,确保船舶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 电力配电系统:电力配电系统用于将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输送到船舶上各个电气设备。

它包括主配电板、分配电板、电缆、插座等。

电力配电系统需要合理布置电缆线路,确保电能能够有效地传输到各个电气设备。

三、船舶电气设备的原理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发电机工作原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磁场的相互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当转子在磁场中旋转时,导电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2. 电动机工作原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电磁感应产生的磁力作用于定子和转子之间,从而实现机械能转化。

当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会产生旋转磁场,磁场与转子磁极相互作用,使转子转动。

3.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气信号控制船舶电气设备的启停、调速、保护等功能。

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使用继电器、开关、保护装置等。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以实现电气设备的有效控制和保护。

船舶常用电气元件

船舶常用电气元件

第6章船舶常用电气元件船舶的电气控制系统,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的电气元件。

要想掌握船舶电气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修,必须从掌握电气元件的常用知识开始。

本章主要介绍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元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一般的维护方法及常见故障的处理,以让广大设备管理人员能熟悉电气元件的性能与作用,方便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的分析与查找,及解决故障。

由于电气元件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本章只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气元件,各位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认识与熟悉更多的电气元件。

6.1 接触器6.1.1 接触器的介绍接触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元器件,它的作用是将电网上的电力连接到负载上,是负载与电网间的桥梁。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原理通过可动衔铁的运动,带动触头的通断进行工作的,其结构可分为电磁系统、主触头、灭弧装置、释放弹簧(辅助触头)等部分。

一般情况下,通过该元件的电流比较大,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较大的电弧。

为了降低电弧对绝缘材料和触头的损坏,接触器常装有不同种类的灭弧装置,并把三相电路隔开,触头的容量也根据不同的负载而不同。

在大电流电路的通断时,要求动作果断,所以吸合线圈产生的磁力较大,内部弹簧的弹力较大。

为了方便控制,在接触器上还附有不同的辅助触头,随主触头的动作而动作,辅触头分为常开、常闭、延时开、延时闭等多种形式。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与直流接触器两大类。

直流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在电磁铁的区别,直流电磁铁是由整块软钢制成的铁芯,而交流电磁铁是由硅钢片叠成的铁芯。

1. 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为电压线圈,当线圈外加交流电压时,若忽略线圈内阻,则 U≈E=4.44fNΦm (式中: f为电源频率;N 为线圈匝数;Φm为交变磁通最大值) 由于f与N是常数,所以磁通NΦm=U/4.44f为常数,由于磁阻与气隙成正比,交流接触器在线圈刚通电时,衔铁未合上前因存在气隙,磁阻较大,故线圈内的瞬间电流很大,衔铁吸合后,气隙基本消失,磁阻较小,电流自动降到额定电流。

项目4任务5船舶常用控制电器.

项目4任务5船舶常用控制电器.
动画
电路符号
结构原理图
杠杆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属片被加热。因双金属片的下 层膨胀系数大,使其向上弯曲,杠杆被弹簧拉回,常闭触点断开。
4) 速度继电器(speed relay)
按转速大小传递信 号的继电器。按结构 的不同分为感应式、 离心式等。圆环的转 动力矩很小,当转速 降到100r/min时,触 头在弹簧反力作用下 恢复原位。
(b)恒磁势机构
四、继电器
继电器(relay)是根据电量(如电流、电压)或非电量(如 时间、温度、压力、转速等)的变化而通断控制线路的电 器,常用于信号传递和多个电路的扩展控制。 继电器种类较多,按反应的信号可分电压继电器、电流 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热继电器 等。
1)电磁式继电器
4
3
SB
SB
动画
常开按钮 (起动按钮)
复合按钮
2. 组合开关(Combination switch)
2. 组合开关
组合开关又称转换开关( change-over switch ),由 数层动、静触片组装在绝缘盒而成的。动触点装在转轴 上,用手柄转动转轴使动触片与静触片接通与断开。可 实现多条线路、不同联接方式的转换。 转换开关中的弹簧可使动、静触片快速断开,利于 熄灭电弧。但转换开关的触片通流能力有限,一般用于 交流380V、直流220V,电流100A以下的电路中做电源 开关。
释放弹簧
欠压 脱扣器
主触点 手动闭合 动画
连杆装置
衔铁释放
自动空气断路器原理图
三、接触器
接触器(contactor)是利用电磁吸力原理用于频繁地 接通和切断大电流电路(即主电路)的开关电器。 接触器按控制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 接触器,两类接触器在触头系统、电磁机构、灭弧装置 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

船舶电气单词

船舶电气单词

船舶电气单词transducer 换向器,传感器filter 滤波器feedback braking 反馈制动auxiliary contact 辅触点thermal relay 热继电器contactor继电器electromagnet电磁铁voltage rating 额定电压prime mover 源动机excitation 激励photodiode 光电二极管substrate 衬底tachometer 转速计thyristor 晶闸管vacuum tude 真空管digital communication数字通信contactor 接触器insulation resistor绝缘电阻in parallel 并联sparking 火花in series串联autotransformer starting 自耦变压器启动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ACsource交流源DC source直流源voltage 电压resistance 电阻wire 导线conductor 导体semiconductor 半导体inductor电感器tramegger兆欧表rectifier converter 整流器anode 阳极cathode 阴极cell|battery 电池bias voltage 偏置电压reverse-biased 反向偏置的forward-biased 正向偏置的transistor 晶体管charge 电荷discharge 放电digital gate 数字门电路bipolar 双极性schematic diagram 原理图constant 常量crystal 晶体structure 结构amplifying device 放大元件emitter 发射极base 基极collector 集电极given valve 给定值modulate调节in contrast with 相反drain 漏极gate 栅极source 源极open | closed loop 开|闭路multimeter万用表ammeter 电流表voltmeter电压表ohmmeter 欧姆表capacitor 电容器resistive 呈阻性的conductive 导电性transformer 变压器insulation class 绝缘等级positive 正极的negative 负极的linear 线性的non-linear 非线性的power plant 电站over-voltage 过压over-current 过流majority carrier 多子minority carrier 少子current carrier 载流子operational amplifier 运算放大differential amplifier 差动放大器single phase 单相squirrel cage induction motor 鼠笼式感应电动机inverter 逆变器electronic calculator 计算器chip 芯片instrument 仪表,设备prototype 样机processer 处理器high-gain 高增益inverting input 反相输入noninverting input 同相输入impedance 阻抗external load 外部负载dual-polarity双极性complementary互补complementary-symmetry互补对称intermediate 中间的couple 耦合,结合triangle 三角形single-ended 单端的constant-current source 恒流源oscillation frequency 晶振频率binary 二进制power dissipated 功耗interconnection 互相连接pin 管脚active component 有源元件passive component 无源元件information storage 信息存储medical instrumentation 医疗仪器process control 过程控制pulse train 脉冲序列diverse field 各种领域bistable circuit 双稳态电路truth table 真值表electrical machinary电机synchro 同步asynchro 异步driving machine 驱动电机servo 伺服rotate 旋转electromechanical 机电的generator 发电机ME | main engine 主机AE| auxiliary engine 辅机mechanical 机械的magnetic field 磁场eletromagnetic interaction 电磁感应winding 绕组stator 定子rotor 转子field pole 磁极coil 线圈steel 钢铁reluctance磁阻armature 电枢contact 触点comutator换向器slip ring 滑环split ring集电环brush 电刷bearing 轴承shaft 转轴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 三相感应电机synchronous machine 同步电机air gap 空隙clearance 间隙wound-rotor 绕线式转子core 铁心electic|electrical machine 电机magnetizing current 励磁电流manual switch 手动开关starting current 启动电流reenergize 失电mechanical interlock 机械互锁latch-in 自锁interlock 互锁normally-open 常开normally-closed 常闭main contact 主触点consume 功耗wye-delta starting 星三角启动dynamic braking 能耗制动static contact 静触点dynamic contact 动触点main contact 主触点flow sensor 流速传感器manual control 手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自动控制stroke switch 行程开关regenerative braking 反馈制动the safety valve 安全阀node 结点tachometer generator 测速发电机servomechanism 伺服机构regulator 调节器voltage regulator 调压器lagging 滞后frictional 摩擦overshoot 超调量align调节vector control 矢量控制IGBT 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

船舶电气介绍

船舶电气介绍

船舶电气一.电源种类与制式1.主电源现代船只一般来源于主柴油发电机、轴带发电机。

它的制式欧洲一般都是采用440伏60赫兹。

我国采用380伏50赫兹。

作用:给船只提供正常航行时的电力需要。

2.应急电源来源于应急柴油发电机,制式与主电源一样。

作用:给船只提供应急时的电力需要。

此时只供给保证船只安全,通讯导航设备、舵机、应急空压机、应急消防泵、部分照明等设备用。

3.蓄电池电源来源于充放电系统的电池,平时给一些需要直流低压电的设备用,全船失电时可提供应急照明,通信联络和保证抢修及逃生等用。

二.主要系统1.强电系统动力部分、照明部分2.弱电系统通信、导航、内部通信、自动电话、声力电话、广播对讲、(本安电话)母子钟3.自控系统主机自控、自动电站、自动舵、对泵转换4.监控系统火灾报警、报警信号、机舱报警、可燃气体探测、液位遥测、蝶阀遥控、大舱烟雾监测、货油系统5.消防系统风油切断、防火风闸门、CQ2释放、应急消防、惰气系统、6.救生系统救生电台、应急示位标、对讲电话、应急信号灯、吊艇设备7.保护系统防海生物、阴极保护、管系接地、活动门窗盖等防静电接地、惰气系统8.生活系统冷库、厨房设备、洗衣间设备其它办公用品、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三.船上与电气有关的设备大概布局机舱发电机、电站、充放电、主机操纵台、机舱报警监控台、阴极保护、防海生物、为主机辅机提供电源的动力分电箱舵机舱舵机装置、应急操纵台货控室液位监测、可燃气体探测、货油监测系统、流量监控驾驶室导航、通信、航海信号、雾笛、自动操纵舵仪、各种报警板、火灾监测报警板、艏侧推操纵仪、车钟、母子钟母钟、外灯控制板、配载仪楼子救生艇(抛艇)、工作艇、应急发电机、灭火控制室主甲板艏部前锚机、前绞盘、苏伊士运河灯、巴拿马运河灯主甲板舯部舷梯、吊车、(油船是气动的)集装箱插座、大舱照明、大舱通风(油船没有这些)、电缆管线及电缆箱、雷达监测探头及其它探头、油泵电机(5 800船)主甲板艉部后绞盘自动电话、声力电话、本质安全电话、各种报警钮、各种控制按钮、各种照明灯、探照灯、各种电气插座、母子钟子钟等根据需要布置四.船舶电气大概施工过程生产准备,技术准备,第一道工序焊接,电缆敷设,设备安装接线,调整试验,系泊交工,航海试验。

船舶电气标准汇总

船舶电气标准汇总

船舶电气标准标准号标准名称CB 319-76 电气电铃、警钟和鸣音器CB/T 336-2002 船用轻型三杆分度仪CB/T 338-1999 船用电气号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 358-64 航行信号灯控制器CB* 373-85 岸电箱CB 374-65 电气箱铰链CB 375-65 电气箱锁CB 376-65 电气箱搭攀CB 377-65 电气箱脚CB 381-65 进线托线板CB 382-65 进线封口板CB 383-65 防水式穿线管CB* 384-77 配电板扶手支架CB 386-65 联锁开关插座CB* 390-76 弹簧减震器CB* 394-88 冷压电线电缆接头CB 511-86 ML1型射频电缆连接器CB 512-86 天线引入套管CB 513-86 MZ1型转接插座CB 517-76 灯光信号断续器CB 518-66 潜水航行灯CB/T 520-1999 门开关CB/T 521-1999 莫氏灯电键CB 535-66 接收天线互换器CB 536-66 发射天线互换器CB 644-92 船用旋转视窗CB* 645-88 星球仪CB/T 728-2000 船舶起动用铅酸蓄电池CB 730-77 YDZ-24直流电笛CB 739-68 手提蓄电池灯CB/T 755-1996 船用表号器CB/T 756-1999 柄式开关CB 764-91 船用接线盒、开关、插座安装板CB 768-79 软汇流条CB 771-69 耐压电缆填料函CB* 805-88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附件通用技术条件CB 863-76 雾航气笛自动控制器CB/T 876-93 船用通信闪光信号灯CB 894-80 升降天线CB 904-88 船舶电子设备用低频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CB/T 957-95 水声设备用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技术条件CB 995-98 潜艇潜望镜规范CB 996-82 电键滤波器CB/T 1001-92 船用变压器CB 1004.1-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全压起动器CB 1004.2-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星-三角起动器CB 1004.3-82 船用交流电动机电磁起动器组合起动器CB 1008-83 船用电动机电磁起动器CB/T 1046-92 船用配电箱CB/T 1047-92 船用电工试验板CB 1157-86 水听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CB 1158-86 水声换能器用橡皮电缆技术条件CB 1166-86 船舶电子设备用电感线圈通用技术条件CB/T 1167-92 船用小型变压器CB 1173-87 舰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CB 1175-88 船用鞭状天线CB/T 1176-1999 船用棱镜式双筒望远镜技术条件CB 1177-87 声呐换能器用水密插头座通用技术条件CB 1184-88 潜水器推进用交流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CB 1187-88 MYN型高能氧化锌压敏电阻器CB 1188-88 船用短波液压伸缩鞭状天线CB 1189-88 船用超短波通信天线电性能基本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CB 1190-88 纵向振动压电换能器参数系列CB 1194-88 水声实用压电陶瓷元件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方法CB 1210-90 潜艇潜望镜外镜管通用技术条件CB 1211-90 舰用微光夜视仪技术条件CB 1214-93 潜艇潜望镜环境试验方法CB 1215-93 舰船用VHF/UHF信道数字语言保密设备通用规范CB 1218-93 水声常用压电陶瓷元件CB 1221-93 潜艇潜望镜及其装置安装技术条件CB 1223-93 潜艇推进电机安装技术条件CB 1232-94 舰船报文自动处理系统通用规范CB 1234-93 潜艇对空导航潜望镜头部球面罩装置试验方法CB 1246-94 舰船用照明灯具通用规范CB 1247-94 搭接、接地直流电阻的测量方法CB 1251-94 舰艇声呐设备安装技术条件CB 1263-95 舰船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心控制分系统通用规范CB 1264-95 舰用电源汇流排自动转换装置通用规范CB 1271-95 潜艇直流幅压350~640V电气设备通用规范CB 1284-95 潜艇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要求CB 1289-95 舰船系统电磁效应要求CB 1290-96 舰用直流不间断电源规范CB 1310-96 潜艇蓄电池安装要求CB 1317-97 舰船用电磁计程仪速度传感器规范CB 1323-97 舰船电控陀螺罗经用液浮陀螺仪通用规范CB 1327-97 手提声呐规范CB 1328-97 潜艇舱底进水报警装置规范CB 1338-98 舰船通信天线技术要求CB 1339-98 舰船电气设备基本技术要求CB 1340-98 舰船电子设备机箱机柜通用规范CB 1342-98 本艇噪声监测仪规范CB 1349-1999 舰船用加固微机通用规范CB 1350-1999 舰船用回声声呐规范CB 1366-2002 舰船用刮水器通用规范CB 1367-2002 综合导航系统陆上联调试验规程CB/T 1378-2005 舰船陀螺地平仪规范CB* 3017-77 电动传令钟及舵角、变螺距指示器技术条件CB* 3018-77 电源防护滤波器CB/T 3046-92 船用充放电板CB* 3076-80 船用并车电抗器CB/T 3091-94 船用电源插座箱CB/T 3152-92 船舶电站自动控制装置技术条件CB* 3153-83 船舶机舱监视报警装置技术条件CB* 3245-85 船内通信设备基本技术条件CB/T 3246-94 船舶专用低压电器基本技术条件CB/T 3376-2005 船用倾斜仪CB 3386.1-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CB 3386.2-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耐火试验CB 3411-92 10A船用开关CB 3412-92 10A船用插头插座CB 3413-92 船用接线盒CB 3414-92 船用电风扇及其调速器CB 3415-92 船用电风扇及其调速器安全要求CB/T 3439-92 船舶电站调频调载装置技术条件CB/T 3440-92 船用轴流风机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CB/T 3441-92 船舶电站自动准同期装置技术条件CB/T 3442-92 船用柴油发电机组自起动装置技术条件CB/T 3485-93 船舶舱室照度计算与测量方法CB/T 3528-93 海洋平台变压器CB/T 3529-93 船用交流电动直流三输出发电机技术条件CB 3556-93 水声换能器用透声橡胶通用技术条件CB/T 3613-94 导航设备及其附件安装质量要求CB/T 3624-94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质量要求CB 3643-94 船用分罗经通用技术条件CB/T 3667.1-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贯通装置CB/T 3667.2-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接线件CB/T 3667.3-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接地件CB/T 3667.4-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气设备安装件CB/T 3667.5-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灯架及其附件CB/T 3667.6-95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敷设支撑件及附件CB/T 3693-95 船用电磁摆CB/T 3703-95 船用主机传令钟CB/T 3788-1996 船用声波计程仪通用技术条件CB/T 3804-1997 船用声力电话机CB/T 3806-1997 海洋平台照度要求和测量方法CB/T 3821-2000 船舶通信、照明用铅酸蓄电池CB/T 3852.1-1999 船用舱顶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2-1999 船用篷顶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3-1999 船用投光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4-1999 船用探照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5-1999 船用挂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6-1999 船用手提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7-1999 船用壁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8-1999 船用台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2.9-1999 海图灯类型、参数和主要尺寸CB/T 3856-1999 船用电热器具通用技术条件CB/T 3857-1999 船用荧光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CB/T 3870-1999 船用按钮通用技术条件CB/T 3871-1999 船用指示灯通用技术条件CB/T 3890-1999 船用自动电热沸水器CB/T 3891-1999 船舶电蒸汽两用饭锅CB/T 3897-1999 船用16~125A插头插座和连接器CB/T 3929-1999 铝合金船体对接接头X 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CB/T 3930-1999 船用收信多路耦合器技术条件CB/T 3939-2000 水下电连接器CB*/Z 178-80 精密齿轮传动链力矩、空回及传动误差计算和检查方法CB/Z 206-83 磁罗经在船上的定位CB*/Z 323-81 船用主配电板基本环节线路CB*/Z 349-87 发泡型电缆密封装置技术条件GB/T 3027-1995 船用白炽照明灯技术条件GB/T 3028-1995 船用电气号灯技术条件GB 3223-82 水声换能器自由场校准方法GB 3594-83 渔船电子设备电源的技术要求GB/T 3783-1994 船用低压电器基本要求GB/T 4300-94 船用陀螺罗经通用技术条件GB/T 4301-92 船用电磁计程仪通用技术条件GB 4988-85 船舶和海上石油平台用电工产品的额定频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GB/T 5743-94 船用自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GB 6994-86 船舶电气设备一般规定GB/T 7060-1994 船用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7061-86 船用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 7357-1998 船舶电气设备系统设计-保护GB/T 7358-1998 船舶电气设备系统设计-总则GB 7965-87 声学水声换能器测量GB 7966-87 声学0.5~10MHZ频率范围内超声声功率的测量GB 7967-87 声学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GB/T 8016-1995 船用回声测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8355-1987 船舶用电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GB 9193-88 船舶声光报警信号和识别标志GB 9331.1-88 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船用电力电缆和电线一般要求GB 9332.1-88 船用控制电缆一般规定GB 9333.1-88 船用对称式通信电缆一般规定GB 9334.1-88 船用射频电缆一般规定GB 9391-88 船用雷达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GB/T 9392-1988 船用卫星/奥米加组合导航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0104-1995 船用B级磁罗经通用技术条件GB 10250-88 船舶电气与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GB 10319-88 船舶用气动测量和控制仪表通用技术条件GB 10846-89 船用磁罗经自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GB 11411-89 发播航行警告、气象信息和紧急信息系统(NAVTEX)技术条件和使用要求GB/T 11633-2000 船用机舱集控台通用技术条件GB/T 11634-2000 船用交流低压配电板通用技术条件GB 11803-89 船用交流低压配电板结构及基本外形尺寸GB 11875-89 船用航向变化率指示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1876-89 船用随动操舵仪通用技术条件GB/T 11877-1999 船用陀螺罗经组合操舵仪技术条件GB 12045-2003 船用防爆灯技术条件GB 12119-89 船用导航雷达湖岸试验方法GB 12267-90 船用导航设备通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2752-91 船用罗兰C接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T 12931-91 航海六分仪GB/T 12975-91 船用同步发电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2980-91 船舶电站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3029.1-2003 船舶电气装置低压电力系统用电缆的选择和安装GB/T 13029.2-91 船用同轴软电缆选择和敷设GB/T 13029.3-91 船用通信电缆和射频电缆的选择和敷设GB 13030-91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技术条件GB 13031-91 电压为1kV以上至11kV的船舶交流电力系统GB/T 13032-91 船用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GB/T 13602-92 船舶驾驶室集中控制屏(台)技术条件GB/T 13603-92 船舶蓄电池装置GB/T 13704-92 船用广播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05-92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一般要求GB 14016-92 船用声光报警信号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108-93 船用A级磁罗经通用技术条件GB/T 14547-93 船舶电动和电动液压操舵装置电气系统设计GB/T 14548-93 船用半导体变流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527-1995 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6165-1996 水听器相位一致性测量方法GB/T 17436-1998 船舶危险区域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GB/T 17755-1999 额定电压6kV、10kV及15kV挤包绝缘单芯和三芯电力电缆GB/T 18913-2002 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GJB 5A-95 舰用低压电器通用规范GJB 22A-99 声呐通用规范GJB 23A-99 声呐换能器通用规范GJB 69A-97 舰用电机通用规范GJB 70-85 舰用直流幅压电动机技术条件GJB 75A-97 舰用三相同步发电机通用规范GJB 173-86 舰船交流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GJB 202A-98 舰船用配电装置和控制装置通用规范GJB 259-87 舰艇平台罗经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275-87 声纳导流罩声性能测量方法GJB 276-87 声纳导流罩通用技术条件GJB 354A-99 舰用直流(大电流)空气断路器通用规范GJB 355A-97 潜艇直流推进电机及辅助设备规范GJB 370A-97 舰用框架式低压断路器通用规范GJB 399A-99 舰船电动交流发电机组通用规范GJB 400A-98 舰船电动直流发电机组通用规范GJB 403A-98 舰载雷达通用规范GJB 426-88 电控罗经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427-88 舰艇惯性导航系统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428-88 舰炮跟踪雷达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432-88 卫星/奥米加组合导航仪设计定型试验规程GJB 515A-99 舰船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装置规范GJB 606-88 航空用铅酸蓄电池通用技术条件GJB 621A-99 舰船变压器通用规范GJB 623A-98 舰艇声光信号统一规定GJB 649A-98 舰艇用按钮通用规范GJB 650A-98 舰艇用指示灯通用规范GJB 705-89 速率积分陀螺仪通用规范GJB 729-89 惯性导航系统精度评定方法GJB 747-89 舰船电气设备外壳基本技术要求GJB 786-89 预防电磁场对军械危害的一般要求GJB 865-90 舰用雷达干扰机定型试验规程GJB 1046-90 舰船搭接、接地、屏蔽、滤波及电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方法GJB 1203A-2002 舰用交直流电动机控制器和开关装置通用规范GJB 1204A-2002 舰船用交流岸电控制器规范GJB 1229-91 潜艇直流电力推进控制板通用规范GJB 1231A-2004 惯性平台通用规范GJB 1232-91 速率积分陀螺仪测试方法GJB 1320.1-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交流直接(全电压)起动器GJB 1320.2-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星-三角起动器GJB 1320.3-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自耦减压起动器GJB 1320.4-91 舰船用交流电动机起动器转子变阻式起动器GJB 1447-92 舰船用直流电机通用规范GJB 1448A-2005 舰船电子对抗设备通用规范GJB 1450-92 舰船总体射频危害电磁场强测量方法GJB 1489-92 舰船电力设备用熔断器通用规范GJB 1551-92 舰用三相大容量静止变频器通用规范GJB 1552-92 舰用中、小容量静止变频器通用规范GJB 1721-93 水声脉冲管测量系统检定规程GJB 1722-93 潜艇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1723-93 舰船陀螺罗经通用规范GJB 1724-93 装甲车辆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1726-93 高静压下低频一级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 1727-93 中频一级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 1728-93 速率转台通用规范GJB 1915-94 舰船用交流接触器通用规范GJB 1916-94 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GJB 1986-94 惯性敏感器用力矩器通用规范GJB 1988-94 舰船用柴油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通用规范GJB 1989-94 舰船用分配电箱通用规范GJB 2226-94 舰载雷达情报系统通用规范GJB 2230-94 舰船惯性导航系统通用规范GJB 2325-95 舰船声光信号设备通用规范GJB 2328-95 舰船综合通信系统通用规范GJB 2476-95 舰船电子设备显控台通用规范GJB 2477-95 舰船平台罗经通用规范GJB 2478-95 磁悬浮速率积分陀螺仪规范GJB 2532-95 舰船电子设备通用规范GJB 2688-96 潜艇升降装置通用规范GJB 2716-96 舰船用热电偶和热电阻通用规范GJB 2734-96 舰艇推进直流发电机和辅助设备规范GJB 2820-97 舰用控制继电器通用规范GJB 2856-97 舰船双速防爆交流电动机规范GJB 2858-97 舰船磁罗经通用规范GJB 2859-97 舰船自动操舵仪通用规范GJB 2862-97 舰船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2863-97 陀螺寻北仪通用规范GJB 2959-97 潜艇声呐系统通用规范GJB 3037-97 舰船整流装置通用规范GJB 3038-97 潜艇励磁调节器规范GJB 3041-97 潜艇拖曳天线通用规范GJB 3154-98 舰载GPS卫星导航仪通用规范GJB 3183-98 惯性-GPS组合导航系统通用规范GJB 3185-98 舰船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通用规范GJB 3186-98 舰船用γ辐射监测仪通用规范GJB 3187-98 潜艇常温消氢装置通用规范GJB 3270-98 舰船汽轮发电机组及控制系统通用规范GJB 3272-98 舰船消磁电流控制设备通用规范GJB 3335-98 航空探潜系统通用规范GJB 3336-98 吊放声纳通用规范GJB 3534-99 舰船用高精度石英母子钟规范GJB 3547-99 方位水平仪通用规范GJB 3722-99 舰船雷达侦察机定型试验规程GJB 3723-99 舰船卫星通信设备通用规范GJB/J 3800-99 标准水听器行波管法检定规程GJB/J 3801-99 国防测量器具等级图高静水压下水声声压GJB/J 3802-99 国防测量器具等级图水声声压梯度GJB/J 3803-99 低频一级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J 3804-99 20Hz~2.5kHz声压梯度水听器( 振速水听器) 检定规程GJB 3867-99 舰载直升机灯光助降装置通用规范GJB 3869-99 舰载雷达检测规则GJB 3882-99 水面舰艇方位水平仪检验验收规则GJB 3884-99 舰船电站品种系统GJB 3952-2000 舰船电气安全通用要求GJB 5041-2001 舰船驾驶室集中控制台(屏)通用规范GJB 5046-2001 舰艇金属物体感应电压测量方法GJB 5047-2001 舰船直流电力品质控制和评定GJB 5050-2001 舰船计程仪通用规范GJB 5053-2001 潜艇液压折倒天线通用规范GJB 5054-2001 深潜器用铅酸蓄电池规范GJB 5055-2001 捷联式舰船惯性姿态基准通用规范GJB 5175-2003 舰船用镉镍蓄电池组规范GJB 5204-2003 舰船综合导航系统海上联调试验规程GJB 5247-2003 舰船用万能转换开关通用规范GJB 5248-2003 舰用低噪声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规范GJB 5250-2003 潜艇核动力装置稳压器用铠装电加热器规范GJB 5283-2004 舰船直流电机励磁反向开关规范GJB 5284-2004 舰炮综合监控台通用规范GJB 5287-2004 舰艇实艇声目标强度测量方法GJB 5308-2004 水面舰艇声纳系统通用规范GJB/J 5349-2004 0.5MHz~15MHz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激光干涉法) GJB/J 5350-2004 0.01Hz~1Hz标准水听器检定规程GJB/Z 36-93 舰船总体天线电磁兼容性设计导则GJB/Z 95-97 舰船直流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船舶电气设备》课件

《船舶电气设备》课件
照明设备等用电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为船舶提供照明、 加热等基本服务。
03
船舶电源设备
船舶电源的种类和特点
船舶电源种类: 柴油发电机、交 流发电机、蓄电 池等
柴油发电机特点: 功率大、可靠性 高、维护方便
交流发电机特点 :体积小、重量 轻、效率高
蓄电池特点:可 提供应急电源、 可储存电能、可 重复使用
交流电机:结构复杂,运行平稳,适 用于高速、小扭矩场合

永磁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适 用于高速、大扭矩场合
同步电机:结构复杂,运行平稳,适用 于高速、大扭矩场合
变频电机:结构复杂,运行平稳,适 用于各种场合,可调速、节能
船舶常用电器的结构和原理
船舶常用电器的分类:如 照明设备、通信设备、导 航设备等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5
船舶照明系统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船舶照明系统的分类:可分为内部照明和外部照明
内部照明的特点: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满足船员和乘客的需求 外部照明的特点:提供安全、有效的照明,满足船舶航行和作业的需 求 照明系统的特点:节能、环保、高效、安全、可靠
照明灯具的安装和维护
安装方式:固定式、移动式、 悬挂式等
照明系统的安全要求:防爆、 防火、防潮等
06
船舶导航和通信系统
船舶导航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组成:包括GPS、AIS、雷达、电子海图等设备 工作原理:通过接收卫星信号、雷达信号等,获取船舶位置、航向、速度等信息 功能:提供船舶航行所需的导航信息,如航向、航速、航程等 应用:广泛应用于船舶航行、港口管理、海洋救援等领域
发电机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电机组由发动 机、发电机、控 制单元等组成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1)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1)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1)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是指安装在船上的各种电气设备,以及配合这些设备运作的电气系统。

它们的作用是为船上其他各个系统和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从而保障船舶安全运行。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介绍:1.必备设备船舶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池、电缆、变压器等设备。

其中,发电机是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它能够产生大量的电力来供给船上各个设备。

而电池则是在发电机未启动时,提供紧急电力的备用电源。

电缆和变压器则充当着输送和转换电能的角色,确保电气系统中的电能充足、稳定。

2.常用系统常见的电气系统包括船舶电源系统、船舶配电系统、船舶照明系统、动力控制系统以及船舶保障系统等。

船舶电源系统是船舶电气系统的核心,它主要由发电机、电池组成,是其他各个系统的最基本的提供者。

而配电系统则主要负责将电能分配到各个用电设备处。

照明系统则充当着船舶的照明角色。

动力控制系统则控制着发电机等机械设备的转动,使得电能的产生和使用更加精确、安全。

船舶保障系统则主要负责船舶在遇到险情时的安全保障。

3.需注意的方面在使用船舶电气设备和系统时,一定要注意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包括电气系统的内部安全和外部安全。

内部安全指的是保证电气设备不再使用时,其自身不会成为危险源;外部安全则需要确保电气设备之间不会形成电气干扰。

可靠性则需要保证船舶电气设备和系统在海上长时间运行时不会出现故障。

针对这些方面,在电气设备的制造和使用中,需要考虑到一系列的技术细节,如选取合适的电气元器件、保养维护方法等。

总之,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是船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充当的是发电、传送、分配、控制以及保障的角色。

在使用时,我们需要注意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船舶实现安全稳定地行驶。

常用控制电器(船舶电气设备)

常用控制电器(船舶电气设备)

自动开关(断路器) 符号 × × × QF 主触点接线
低压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1—主触点 2—自由脱扣机构 3—过电流脱扣器 4—分励脱扣器 5—热脱扣器 6—失压脱扣器 7—按钮
自动开关的 工作原理
过电流
双金属片
欠电压
图1-4 自动开关的原理图 1、9—弹簧 2—触点 3—锁键 4—搭钩 5—轴 6— 过电流脱扣器 7—杠杆 8、10—衔铁 11—欠电压脱
自动空气开关的分类
按结构型式可分: 为塑壳式、万能式 、限流式、直流快速式、灭磁式、 漏电保 护式
按操作方式分: 人力操作式、动力操作式、储能操作式
按极数分: 单极、二极、三极、四极式
按安装方式又可分: 固定式、插入式、抽屉式
按空气开关在电路中的用途可分: 配电用空气开关、电动机保护用空气开关、其他负载用空气 开关
5.执行电器 用于完成某种动作或传送功能的电器。 (例如电磁铁、电磁离合器等)
(四)、低压电器的分类
• 按电器的动作性质分 :手动电器和自动电器 • 按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分: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 • 按有无触点分:有触点电器和无触点电器 • 按工作原理分:电磁式电器和非电量控制电器
电磁式电器
电磁式电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实现通、断控制的电器, 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及灭弧系统组成。
第15章 船舶电气设备
第1 节 常用控制电器
常用电气元件结构和图片
一 、概述
• 电器是一种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手动或自 动地接通或断开电路,断续或连续地改变电路参 数,以实现电路或非电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 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电气设备。简言之,电器 就是一种能控制电的工具,最基本、最典型的功 能就是“开”和“关” 。

船舶电气常用维修材料

船舶电气常用维修材料

5抗生物性 由于船上环境温度变化经常,很容易使绝缘材料长霉菌,使材料绝 缘电阻降低,为此,防止长霉,在绝缘材料中加入防霉剂来杀死霉 菌和抑制霉菌生长,另外,在船上电气设备往往增设加热器,提高 周围的环境温度防止结露并驱潮,以达到防霉效果,对于加热环节 的电气设备需定期保养,通电运行。 二、船舶常用固体绝缘材料 1常用各种绝缘带 2各种绝缘纸 1) 青壳纸 厚度 01 ~ 04mm ,一般常用的为 015mm ,其绝缘 强度为7KV/mm。 2)聚脂薄膜厚度0006~010mm,绝缘强度 〉130KV/mm, 耐热等级为E级。 3绝缘板 1)钢纸板 2)各种绝缘层压板 4绝缘管
(一)传导电流的导电材料 铜具有电阻率小,电阻温度系数小,抗张强度高, 能防腐蚀,又易加工和焊接等特性。船用传导电流 的导电材料主要是铜和铜合金,用它作为电缆、电 线、漆包线的芯线。由于船上振动、冲击大,一般 很少用铝作为传导电流的导体材料。 (二)接触性导电材料 这种导电材料用于制作电器触头,电位器滑动触 头,它具有低电阻率,接触处不易产 (三)保护性导电材料 这种导电材料用于制作保险丝和熔断片等,它具有 熔点低,有一定机械强度等性质,船上常 用的有铅—锡合金,铅—锡—镉—铋合金。
第四节 磁性材料
• 磁性材料是用作于电机、电器、变压器、仪表等, 构成磁通回路,要求其具有较高的导磁率 • 和较低的热损耗。按其特性应用通常可分为软磁 材料和永磁材料。 • 一、软磁材料 • 软磁性材料具有高导磁、低铁损、低矫顽力。在 外磁场作用下,能产生高的磁感应强度。而且随 外磁场的增大而迅速达到饱和。当外磁场去掉后, 磁性也相不消失。它一般作于电机铁芯、变压器 铁芯和电器及电磁铁芯。软磁性材料:电工用 纯铁、硅钢片、铁镍合金,铁铝合金等,其中硅 钢片较为常用

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基础

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基础

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基础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是指船舶上用于控制各种机械设备的电器部件。

这些电器设备包括马达、液压系统、水泵、风扇、灯光等,通过控制电器设备来实现船舶各种设备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基础。

船舶电气控制系统船舶电气控制系统是指船舶上所有机械设备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系统、照明系统、电力分配系统、起动系统、显示仪表系统和传动控制系统等。

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以完成电气设备的启停或变速控制。

船舶电气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系统:负责提供电力,由发电机、电池组和变压器等构成。

•电力分配系统:负责将电力传输到各个部分,由总线、开关、接触器、断路器、熔断器和保险丝等构成。

•控制系统: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停和变速控制,由传感器、执行器、继电器、定时器和编码器等构成。

•显示仪表系统:将各种参数和状态显示出来,由各种显示板、警告灯和仪表表盘等构成。

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由两个部分构成:机械控制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

机械控制部分是机械设备的驱动部件,通过马达、变速器、齿轮箱等机械元件来驱动机械设备的运动;电气控制部分是控制机械控制部分的电气设备,通过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等电气元件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

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用于感应机械设备的运动状态或物理参数,由光电传感器、磁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构成。

•执行器:根据电气信号驱动机械控制部分来实现机械设备的运动,由电机、气缸、伺服驱动器等构成。

•继电器:用于放大电气信号,驱动执行器以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由杆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构成。

•控制位置器:用于当执行器的位置不正确时纠正位置,由伺服控制器、简单位置控制器等构成。

•编码器:用于从机械控制部分学习位置信息和变速信息,由光轴编码器、机械式编码器等构成。

•编程控制器:用于按照规定的程序控制机械设备动作顺序,并提供状态和数据信息,由PLC等构成。

船舶电器设备

船舶电器设备

第六章船舶电器设备第一节船舶电气基础一、船舶电气基础知识现代船舶大多采用内燃机作为主推进动力装置,所配备的绝大多数机械都采用电力拖动方式进行工作。

其电能供给由独立的船舶电力系统予以实现。

为了满足船舶正常运营的需要,该系统必须具备供电、配电、控制与保护等功能。

因此,船舶电力系统是一个电气线路十分复杂的系统。

任何复杂的电气线路都是由一些基本的单元电路组合而成,而基本单元电路又均为若干功能不同的电器元件的组合。

所谓电器,即是根据外界的电信号或非电信号自动或手动地实现电路的接通、断开、控制、保护与调节的电路元件。

简言之,电器就是电的控制元件。

电力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器,种类数非常之多,下面就扼要介绍一下它们的分类方法及相应类型。

1.按工作电压分类(1)高压电器: 交流大于1000v,直流大于1500v的电器。

(2)低压电器:交流小于1000v,直流小于1500 v的电器。

2.按用途分类(1)控制电器:用于各种电气传动系统中,对电路及系统进行控制的电器。

如接触器,各种控制继电器。

(2)保护电器:用于电气系统中,对发电机电网与用电设备进行保护的电器。

如:熔断器、热继电器等。

(3)主令电器:在电器控制系统中,发出指令,改变系统工作状态的电器。

如:按钮、主令控制器等。

(4)执行电器:接受电信号以实现某种功能或完成某种动作的电器。

如:电磁铁、制动器等。

3.按动作方式分类(1)手动控制电器:依靠人工操作进行动作而执行指令的电器。

如:按钮、转换开关等。

(2)自动控制电器:能够感受电或非电信号,自动动作而执行指令的电器。

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4.按执行元件分类(1)有触点电器:通过触头的接触与分离而通断电路的电器。

如:刀开关、继电器等。

(2)无触点电器:通过电子电路发出检测信号而实现(执行相应指令或通断电路)功能的电器。

如接近开关、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等。

二、船舶电气系统基本参数及特殊要求1、电制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参数是指电流种类(电制)、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的等级。

船舶电气符号

船舶电气符号

船舶电气符号AAT 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C 交流电DC 直流电FU 熔断器G 发电机M 电动机HG 绿灯HR 红灯HW 白灯HP 光字牌K 继电器KA(NZ) 电流继电器(负序零序) KD 差动继电器KF 闪光继电器KH 热继电器KM 中间继电器KOF 出口中间继电器KS 信号继电器KT 时间继电器KV(NZ) 电压继电器(负序零序)KP 极化继电器KR 干簧继电器KI 阻抗继电器KW(NZ) 功率方向继电器(负序零序)KM 接触器KA 瞬时继电器;瞬时有或无继电器;交流继电器KV电压继电器L 线路QF 断路器QS 隔离开关T 变压器TA 电流互感器TV 电压互感器W 直流母线YC 合闸线圈YT 跳闸线圈PQS 有功无功视在功率EUI 电动势电压电流SE 实验按钮SR 复归按钮f 频率Q——电路的开关器件FU——熔断器FR——热继电器KM——接触器KA——1、瞬时接触继电器 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 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SB——按钮开关FU——熔断器KM——接触器KA——1、瞬时接触继电器 2、瞬时有或无继电器 3、交流继电器KT——延时有或无继电器SB——按钮开关SA 转换开关电流表 PA电压表 PV有功电度表 PJ无功电度表 PJR频率表 PF相位表 PPA最大需量表(负荷监控仪) PM功率因数表 PPF有功功率表 PW无功功率表 PR无功电流表 PAR声信号 HA光信号 HS指示灯 HL红色灯 HR绿色灯 HG**灯 HY蓝色灯 HB白色灯 HW连接片 XB插头 XP插座 XS端子板 XT电线电缆母线 W直流母线 WB插接式(馈电)母线 WIB 电力分支线 WP照明分支线 WL应急照明分支线 WE电力干线 WPM照明干线 WLM应急照明干线 WEM滑触线 WT合闸小母线 WCL控制小母线 WC信号小母线 WS闪光小母线 WF事故音响小母线 WFS 预告音响小母线 WPS 电压小母线 WV事故照明小母线 WELM 避雷器 F熔断器 FU快速熔断器 FTF跌落式熔断器 FF限压保护器件 FV电容器 C电力电容器 CE正转按钮 SBF反转按钮 SBR停止按钮 SBS紧急按钮 SBE试验按钮 SBT复位按钮 SR限位开关 SQ接近开关 SQP手动控制开关 SH时间控制开关 SK液位控制开关 SL湿度控制开关 SM压力控制开关 SP速度控制开关 SS温度控制开关辅助开关 ST 电压表切换开关 SV电流表切换开关 SA整流器 U可控硅整流器 UR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 VC 变频器 UF变流器 UC逆变器 UI电动机 M异步电动机 MA同步电动机 MS直流电动机 MD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MW鼠笼型电动机 MC电动阀 YM防火阀 YF排烟阀 YS电磁锁 YL跳闸线圈 YT合闸线圈 YC气动执行器 YPAYA电动执行器 YE发热器件(电加热) FH 照明灯(发光器件) EL 空气调节器 EV电加热器加热元件 EE 感应线圈电抗器 L励磁线圈 LF消弧线圈 LA滤波电容器 LL电阻器变阻器 R电位器 RP热敏电阻 RT压敏电阻 RPS接地电阻 RG放电电阻 RD启动变阻器 RS频敏变阻器 RF限流电阻器 RC光电池热电传感器 B压力变换器 BP温度变换器 BT速度变换器 BV时间测量传感器 BT1BK液位测量传感器 BL温度测量传感器 BHB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篇船舶电气管理常识第6章船舶常用电气元件第 6 章船舶常用电气元件船舶的电气控制系统,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可以分解为一个个的电气元件。

要想掌握船舶电气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修,必须从掌握电气元件的常用知识开始。

本章主要介绍电气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元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一般的维护方法及常见故障的处理,以让广大设备管理人员能熟悉电气元件的性能与作用,方便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的分析与查找,及解决故障。

由于电气元件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本章只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气元件,各位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认识与熟悉更多的电气元件。

6.1接触器6.1.1接触器的介绍接触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元器件,它的作用是将电网上的电力连接到负载上,是负载与电网间的桥梁。

接触器是利用电磁原理通过可动衔铁的运动,带动触头的通断进行工作的,其结构可分为电磁系统、主触头、灭弧装置、释放弹簧(辅助触头)等部分。

一般情况下,通过该元件的电流比较大,在接通和断开时,会产生较大的电弧。

为了降低电弧对绝缘材料和触头的损坏,接触器常装有不同种类的灭弧装置,并把三相电路隔开,触头的容量也根据不同的负载而不同。

在大电流电路的通断时,要求动作果断,所以吸合线圈产生的磁力较大,内部弹簧的弹力较大。

为了方便控制,在接触器上还附有不同的辅助触头,随主触头的动作而动作,辅触头分为常开、常闭、延时开、延时闭等多种形式。

接触器分为交流接触器与直流接触器两大类。

直流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在电磁铁的区别,直流电磁铁是由整块软钢制成的铁芯,而交流电磁铁是由硅钢片叠成的铁芯。

1.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为电压线圈,当线圈外加交流电压时,若忽略线圈内阻,则U ≈E= 4.44 fNΦ m ( 式中 : f 为电源频率; N 为线圈匝数;Φ m为交变磁通最大值)由于f 与 N 是常数,所以磁通NΦm= U/ 4.44 f 为常数,由于磁阻与气隙成正比,交流接触器在线圈刚通电时,衔铁未合上前因存在气隙,磁阻较大,故线圈内的瞬间电流很大,衔铁吸合后,气隙基本消失,磁阻较小,电流自动降到额定电流。

因此对于交流接触器,当衔铁卡住或衔铁吸合不紧密时,都有可能烧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可分为单相接触器与三相接触器两类,单相接触器的铁芯上端平面装有短路环,用于削弱颤动减少噪声。

三相交流接触器的铁芯上不需装设短路环。

目前船舶设备所使用的接触器一般为单相交流接触器( 注:三相接触器不是指触头对数,而是指电压线圈接的是三相电压)。

2.直流接触器在直流接触器的电磁机构中,线圈为直流线圈,如果电压不变,则线圈内电流不变,从而磁势不变,故称为“恒磁势电器” 。

直流接触器产生的磁场是稳定的,不会产生涡流损耗,因而铁芯是整块软钢制成的。

图 1-6-1经济电阻与经济线圈接线原理图直流接触器在线圈电压为额定值时衔铁能可靠吸合,当电压降到额定值的10%-20%时,衔铁释放。

为保证衔铁可靠释放,常在铁芯端面加装非磁性垫片,以减少剩磁,避免被衔铁粘住。

直流接触器的吸合电流大大高于维持电流,为减少吸引线圈的功率损耗和发热,当铁芯吸合后,借助自身的常闭辅助触头串入经济电阻或经济线圈,如图1-6-1 所示(目前市场上直流接触器常采用双线圈型,一个启动线圈,一个经济线圈,有三个抽头,在更换直流接触器或线圈时一定要按说明书要求接线,避免接错线而造成接触器的损坏)。

6.1.2接触器的维护做好接触器的维护工作,可以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主要的维护工作建议如下:1.三个月清除接触器上的油垢和灰尘。

2.每三个月检查各紧固件,防止松动。

3.有轴承,应每三个月加润滑油。

4.六个月检查、调整接触器触头的压力、开距、超行程,使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每三个月检查灭弧室内情况,清除积灰,防止短路。

6.每三个月检查触头情况,必要时对触头清洁、研磨。

7.常使用时应检查接触器的温度、声音,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6.1.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接触器不能吸合产生接触器不能吸合的原因有许多,可通过下列检查来判断故障的原因。

首先检查接触器的线圈上是否有工作电压,如没有工作电压,则是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检查排除控制系统的故障;如果接触器的线圈上有正常的电压,则在断开电源、接线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检查线圈的电阻,以判断线圈是否断路。

在线圈发生断路后,更换线圈。

有时发生故障测量工作电压偏低,此时可能是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也有可能是控制线圈内部短路造成的。

有时也会发生接触器机械部分的卡死,此时可用手动压接触器的动触头的方法来判断。

如发生机械卡死或阻滞,则拆检接触器,活动部位加润滑油,仍然卡死时则更换接触器。

2.接触器吸合后不能脱开产生接触器不能脱开的故障时,首先检查线圈上的电压是否已断开,如仍然有电压则检查控制系统。

如是接触器本身的原因,则检查触头是否熔焊,弹簧压力是否过小,机械部分是否发生卡阻或卡死。

根据故障的原因更换零件,必要时更换同型号接触器。

3.线圈过热或烧毁发生线圈过热或烧毁故障时,首先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和线圈的技术参数接近,电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线圈过热或烧毁;其次要检查电磁铁是否完全吸合,电磁衔铁接触面如不能完全吸合,此时一般伴随着电磁铁交流噪音大的特征,最后检查活动部件是否卡住。

发生线圈烧毁时重绕或更换同型号线圈。

如果线圈过热则在活动部位清洁加油,衔铁接触面打磨清洁,调整电压值与线圈额定电压一致。

4.电磁铁交流噪音大发生电磁铁交流噪音大时,检查线圈电压是否偏低,如果电压正常,则检查电磁铁是否完全吸合,衔铁接触面是否平整,是否有锈斑或有异物,短路环是否断裂,活动部件是否卡住,弹簧压力是否偏大,根据不同的原因分别进行处理。

5.相间短路接触器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相间短路,这是因为接触器在通断时都产生电弧,高温的电弧会使触头的金属蒸发,金属蒸汽凝结在灭弧罩内及静触头的底座胶木上容易形成短路;底座胶木也会因长时间的高温工作而老化、碳化,造成短路;尘埃及水气、油垢等也会破坏相间绝缘。

由于相间短路造成的危害较大,小则接触器烧毁,大则整个系统烧毁,为防止相间短路,应做好平时的日常维护保养,特别是接触器触头的保养及内部的清洁工作。

接触器发生相间短路时,有时用一般的万用表来测量相间电阻无法测出,此时要用兆欧表对相间电阻进行测量,测量值一般在 0.1MΩ以内。

发现静触头的底座胶木有老化、碳化现象时,建议立即更换静触头的底座胶木或接触器整体换新。

6.缺相由于接触器内三付(或更多)主触头闭合或断开时,总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造成了晚吸合或先断开的触头拉弧严重,损坏也相对严重,触头损坏后会使拉弧更严重,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易造成缺相故障。

缺相后如果系统的保护功能失效,有可能损毁负载。

为减少缺相故障的产生,应定期检查接触器的触头并保养,检查动触头的行程和超行程,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减少闭合或断开时触头之间的时间差。

7.触头损坏触头损坏的形式有触头熔焊、触头过热灼伤、触头过度磨损等。

造成这些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操作频率太高、负载过大、输出短路、触头表面有金属颗粒或有异物、三相动作严重不同步、断相工作、超行程太短、缺少保养等。

发生触头损坏时,需及时更新触头,并查出发生损坏的原因。

发生三相动作严重不同步及超行程太短时,在更换触头后对触头的超行程进行调整,使符合规范要求;对于触头表面有金属颗粒或有异物时,可以加强平时的保养,必要时缩短保养周期来解决;发生负载过大或输出短路时,必须查出负载过大或输出短路的原因,并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使用;如果是断相工作,先查出断相的位置,处理后才可使用;如果是操作频率太高造成触头损坏,则在平时的使用中要注意,如无法避免频繁操作,则必须缩短保养周期,必要时更换较大容量的接触器。

6.1.4接触器检修后的检查与试验接触器检修完毕后,应按要求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检查与试验。

1.测量主触头与联锁触头的开距与超行程触头的开距是指触头在完全分开时动、静触头间的最小距离。

触头的超行程是指触头完全闭合时,将静触头取走后,动触头接触处发生的位移。

直动式桥式触头与转动式指式触头的开距与超行程如图 1-6-2 所示,测量转动式指式触头超行程时,将静触头卸下,测量动触头在接触发生的位移,也可以测量动触头与支架间的间隙再进行换算。

开距超行程完全分开位置刚接触位置完全闭合位置图 1-6-2直动式桥式触头的开距与超行程图)直动式桥式触头的开距与超行程2.测量主触头与联锁触头的初压力和终压力触头的初压力是指动、静触头刚接触时作用于触头上的压力。

触头的终压力是指触头完全闭合后作用于触头上的压力。

图 1-6-3 所示为测量桥式触头与指式触头终压力示意图。

对于桥式触头,每一触点的终压力为指示灯刚熄灭时砝码重力即为终压力。

在测量指式触头终压力时,合磁系统通电,使触头完全闭合,在其间垫入厚度不大的纸,当能轻轻抽出纸条时,弹簧称读数即为触头终压力。

触头初压力在触头分开时测量,可采用测量终压力的方法来测量。

F1不太厚的纸FF测量指式触头终压力示意图2测量指式触头终压力示意图1测量桥式触头终压力示意图图 1-6-3测量主触头与联锁触头的初压力和终压力的方法6.1.5更换接触器的注意事项1.当接触器是安装在容积一定的封闭外壳中时,则更换后的接触器在其控制电路额定电压下磁系统的损耗及在主电路工作电流下导电部分的损耗,不能较原接触器大很多,以避免温升超过规定。

2.更换后的接触器与周围金属体间沿喷弧方向的距离,不得小于该接触器说明书中所规定的喷弧距离。

3.当接触器用于自动可逆转换电路时,更换后的新接触器,当其进行可逆转换时的动作时间应大于接触器断开时的电弧燃烧时间,以免在此操作时发生短路。

4.更换后的新接触器,其额定电流与关合及分断能力均不能低于原接触器。

并注意检查新接触器线圈电压是否与原控制线路电压相符。

6.2继电器继电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电气元件,主要起信号测量、放大的作用。

常见的继电器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中间继电器、功率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温度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几大类。

继电器的维护主要是做好清洁工作及接线、本体的紧固。

6.2.1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是控制系统中最常见的继电器,随便打开一个控制箱,一般都能看到中间继电器的存在,从外形看,有各式各样,如JZ 系列,就象缩小了的接触器,有的如航空继电器是封闭在金属或塑料外壳内的。

中间继电器象接触器,但外形较小,且没有灭弧罩,通常具有八组触头。

在使用时要注意中间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常开、常闭触头的数量不尽相同,初学者在使用不同继电器时容易发生接线错误,一定要看清说明书或继电器上的接线图,如为4/4 的,一般为四副常开、四副常闭触头的继电器; 2/ 6 表示两常开、六常闭的继电器;6/ 2 表示六常开、两常闭的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常见的故障为线圈烧毁、发热、触头烧毁、触头熔焊、不吸合等,但因为中间继电器的结构较小,拆装困难,建议中间继电器发生故障后同型号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