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5c69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a.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流沙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现代诗人。
②玛丽·居里,波兰人,后加入法国国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她与居里、贝可勒尔共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③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异读字、易错字辨析。
①异读字(注音并组词)落 ( ) 折 ( ) 累 ( )( ) ( ) ( )( ) ( ) ( )扒 ( ) 载 ( ) 省 ( )( ) ( ) ( )②易错字(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诅咒丰硕缀连倔强渲染洗濯寂寥玷污蜕化堕落贪婪雏形孵化嬉戏金窖抢劫禀告掳去奢望蹂躏柚子牙龈沉甸甸碌碌终生夜幕降临繁弦急管果实累累不可磨灭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虚度年华阴晴圆缺举世无双险象跌生慧心未泯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得失之患心旷神怡问心无愧专心致志获益匪浅猝然长逝死而后已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③字词积累: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
忠:诚心诚意。
习:温习。
处:据有,取。
所恶:厌恶,讨厌。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
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
④通假字:a.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b.是知也“知”通“智”,智慧C.诲女知之“女”通“汝”,你⑤古今异义:a.信古义:真诚、诚实今义:相信、信任b.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c.三古义:虚拟,泛指多今义:确实的数字⑥词类活用:a.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及时、按时。
b.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c.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是传授的知识”。
3、课文内容把握:①《理想》是一首现代史,诗人运用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多种角度赞美理想,告诉人们,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总结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01cf2f6aa00b52acec7ca00.png)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一. 字词梳理1. 字形字音2. 词语积累3.多音字熬⎩⎪⎨⎪⎧āo 熬白菜áo 熬夜 散⎩⎪⎨⎪⎧s àn 散步s ǎn 散漫 铺⎩⎪⎨⎪⎧p ū 铺着p ù 当铺荫⎩⎪⎨⎪⎧y īn 树荫: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y ìn 荫庇:遮蔽;庇护。
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受封、入仕 应⎩⎪⎨⎪⎧y īng 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y ìng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荷⎩⎪⎨⎪⎧h é荷花:莲的花,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h è 重荷:过重的负荷 4. 形近字⎩⎪⎨⎪⎧瑞(ru ì):玉制的符信,作凭征,有清香。
用瑞雪端(du ān ):站得直端正揣(chu ǎi ):估量,忖度揣测 ⎩⎪⎨⎪⎧梗(g ěng ):一种树。
从中作梗埂(g ěng ):小坑。
田埂哽(g ěng ):言语受阻,不能畅通。
哽咽 5. 易写错字墙壁 捶打 翻来覆去 飘落 取决 分歧 领袖拆散 水波粼粼 花瓣 攲斜 莲蓬 菡萏 荫蔽 6. 近义词辨析7. 古今异义8.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9.文言词类活用①友人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②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作动词,约定) ③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10. 文言词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相委而去(表顺接)②日⎩⎪⎨⎪⎧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期日中(名词,太阳)③乃⎩⎪⎨⎪⎧乃去后乃至(才)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④时⎩⎪⎨⎪⎧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时常)二. 文学常识 1.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8f3880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8.png)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想摘玫瑰,就要先折刺枝;想走坦途,就要斩除荆棘;想看到天明,就要勇闯夜寂;想步入高中,就要倍加努力: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祝中考顺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语文知识: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义和语境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重点词语:【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⑸模仿课文写法综合性学习:⑴如何交友?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词义和语境⑶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重点词语:【秋天的怀念】憔悴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散步】信服分歧取决一霎两全粼粼各得其所【散文诗二首】匿笑花瑞菡萏敧斜蒂梗沐浴祷告姊妹亭亭徘徊遮蔽心绪流转荫蔽【〈世说新语〉二则】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风期行日中舍去乃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写作: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⑸模仿课文写法综合性学习:⑴如何交友?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字词援(yuán)助纠(jiū)纷狡(jiǎo)猾慈爱纯真(chún zhēn) 榆(yú)钱黑痣(zhì) 依恋褪(tuì)色焚(fén)香卜(bǔ)问劝慰教鞭察觉海鸥(ōu) 音调占据模仿军阀(fá ) 姿势牵挂磕(kē)头援助迷迷糊糊荡漾蕴含涓(juān)涓细流字里行间截(jié)然不同感慨万分台阶匆匆忙忙猜想搓捻(cuō niǎn) 抚弄绽开疲倦不堪航行譬(pì)如驾驶小心翼翼怦怦(pēng)直跳海港缝制自豪依样画葫芦不求甚解膝盖暂(zàn)时恍然大悟奥秘激荡灵魂油然而生摸索悔恨莫及花团锦簇(jǐn cù) 美不胜收企盼混为一谈冷漠萤(yíng)火虫千方百计揭露(lù) 独具慧眼编号考虑瞪眼惨境蛛丝马迹遗憾辉煌辛辣讽刺开拓谋(móu)生荣耀尴尬(gān gà) 享受一字不漏自相矛盾出人意料大用其功滚瓜烂熟军旅生涯锡兵管辖(xiá) 威慑(shè) 探索实践着(zhuó)实须臾(yú) 哑笑眉梢(shāo)斜翘得意扬扬金属屏(bǐng)息承蒙( chéng méng ) 绰(chuò)号幽默舒畅哄堂大笑呆( dāi )板教条离谱叛逆(pàn nì) 弥勒佛轮番前沿得意忘形持之以恒(héng) 鸦雀无声铭(míng)记字词解释牵挂:挂念存心:怀着某种念头;有意,故意莫大:没有比这个再大纠纷:发生争执的事情心清如水:形容心地纯真迷迷糊糊:(神志或眼睛)模糊不清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b75cd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b.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与作者介绍1. 史铁生:代表作:《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简介:史铁生(1951—2010),祖籍河北,生于北京。
当代作家。
1969年去延安插队务农,1972年患病回北京住院,双腿瘫痪。
其作品多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2. 莫怀戚:代表作:《散步》《诗礼人家》《透支时代》《花样年月》等。
简介: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当代作家。
其作品多关注家庭伦理和人生哲理。
二、重点字词与成语1. 字词:瘫痪(tān huán)、侍弄(shì nòng)、捶打(chuí dǎ)、憔悴(qiáo cuì)、絮叨(xù dāo)、烂漫(làn màn)、分歧(fēn qí)、粼粼(lín lín)、一霎时(yī shà shí)、根深蒂(dì)固、沐浴(mù yù)、姊妹(zǐ mèi)、荫蔽(yīn bì)等。
2. 成语及解释: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两全其美: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匿笑:暗中偷笑,掩口暗笑。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
三、课文理解与分析1. 《秋天的怀念》:主题:表现母爱的无私、深沉与宝贵,抒发对母爱的礼赞。
关键点:理解文章中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忍耐和宽容,以及儿子对母亲的悔恨和愧疚之情。
2. 《散步》:主题: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的美好氛围。
关键点:理解文章中一家人在散步时的温馨场景,以及中年人特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荷叶·母亲》):主题: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对母亲的爱与赞美。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0f22d2192e45361166f51c.png)
第二单元一、《秋天的怀念》1.《秋天的怀念》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于1981年创作的散文。
此文叙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及对先年对母亲不解的懊悔,令人十分感动。
全文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含情,字字如金。
2.正音正字瘫痪(tānhuàn) 暴怒(bàonù) 沉寂(chénjì) 捶打(chuídǎ) 憔悴(qiáocu ì)央求(yāngqiú) 神色(shénsè) 敏感(mǐngǎn) 诀别(juébié) 淡雅(dànyǎ) 深沉(shēnchén) 烂漫(lànmàn) 喜出望外(xǐchūwàngwài) 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3.词语解释瘫痪tān huàn: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的丧失活动能力。
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暴怒bào nù:大怒;亦形容水势凶猛激荡沉寂chén jì:非常寂静;杳无音讯捶打chuí dǎ:用拳头或锤子敲打憔悴qiáo cuì:黄瘦;瘦损。
形容人脸色不好央求yāng qiú:恳求,乞求神色shén sè:神情面色敏感mǐn gǎn: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诀别jué bié:分别;指无会期的离别;死别烂漫làn màn:色彩鲜丽;坦荡,无做作絮絮叨叨xù xu dāo dāo:形容说话啰嗦淡雅dàn yǎ:(颜色花样)素净雅致;(花草等的香气)清淡深沉shēnchén:指声音低沉;形容程度深;沉稳,不外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789df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3.png)
二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捶.打(chuí) 央.求(yāng) 诀.别(jué) 淡雅.(yǎ) 攲.斜(qī)烂漫.(màn) 熬.(áo) 分歧.(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嫩.芽(nèn) 拆.散(chāi) 蹲.下(dūn) 蒂.(dì) 嗅.(xiù) 衍.(yǎn) 梗.(gěng) 匿.笑(nì) 祷.告(dǎo) 荫.蔽(yīn)姊.妹(zǐ) 徘徊.(huái) 心绪.(xù) 流转.(zhuǎn) 憔悴..(qiáo cuì)菡萏..(mù yù) 翻来覆.去(fù) 絮.絮叨叨(xù)..(hàn dàn) 沐浴二、重点词语瘫痪侍弄整宿憔悴仿膳豌豆诀别烂漫熬过嫩芽信服蹲下拆散分歧散步匿笑花瓣林荫祷告繁衍沐浴花瑞菡萏徘徊敧斜荫蔽无奕柳絮雪骤絮叨一霎时笑嘻嘻水波粼粼翻来覆去三、重点释义(1)沉寂:十分寂静。
(2)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3)捶打: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砸。
(4)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5)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6)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7)淡雅:素净雅致;素淡典雅。
(8)粼粼:文中形容水明净。
(9)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10)取决:由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后面多跟有“于”字)。
(11)匿笑:偷偷地笑。
(1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13)攲斜:倾斜,歪斜。
攲,倾斜。
(14)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而言)。
(15)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同一个地方。
(16)繁杂:(事情)多而杂乱。
(17)翻来覆去:来回翻身。
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注意(18)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总结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e0180bba300a6c30d229f14.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总结一. 字词梳理熬⎩⎨⎧āo 熬白菜áo 熬夜 散⎩⎨⎧s àn 散步s ǎn 散漫 铺⎩⎨⎧p ū 铺着p ù 当铺荫⎩⎨⎧y īn 树荫: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y ìn 荫庇:遮蔽;庇护。
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受封、入仕应⎩⎨⎧y īng 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y ìng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荷⎩⎨⎧h é荷花:莲的花,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h è 重荷:过重的负荷 4. 形近字⎩⎨⎧瑞(ru ì):玉制的符信,作凭征,有清香。
用瑞雪端(du ān ):站得直端正揣(chu ǎi ):估量,忖度揣测⎩⎨⎧梗(g ěng ):一种树。
从中作梗埂(g ěng ):小坑。
田埂哽(g ěng ):言语受阻,不能畅通。
哽咽5. 易写错字墙壁 捶打 翻来覆去 飘落 取决 分歧 领袖拆散 水波粼粼 花瓣 攲斜 莲蓬 菡萏 荫蔽8.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 ” 9.文言词类活用①友人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作动词,约定) ③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10. 文言词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相委而去(表顺接)②日⎩⎨⎧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期日中(名词,太阳)③乃⎩⎨⎧乃去后乃至(才)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④时⎩⎨⎧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时常)二. 文学常识 1.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即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表达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思想。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c18536efab069dc5122010f.png)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总结(一)知识导图思维导图(二)能力导图知能要点(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秋天的怀念》作者,北京人,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2.《散步》作者,当代作家。
3.《金色花》作者, 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4.《荷叶·母亲》作者,原名,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散文集《》《樱花赞》等。
5.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字音字形】1.絮.叨( )2.憔悴..( )( ) 3.捶.打( ) 4.仿膳.( )5.tān huàn( )( )6.jué()别7.shì()弄8.淡yǎ()9.烂màn() 10.翻来fù()去11.分歧.( ) 12.一霎.( ) 13.背.起( ) 14.委屈.( )15.鱼táng() 16.煎áo() 17.nèn()芽18.波光lín lín()( )19.梗.( ) 20.攲.斜( ) 21.祷.告( ) 22.徘徊..( )( )23.荫.蔽( ) 24.并dì() 25.zǐ()妹26.心xù()27.hàn dàn()( ) 28.烦mèn() 29.mù()浴30.nì()笑31.花bàn() 32.流转.( ) 33.遮蔽..( )( )【词语理解】1.她(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来回翻身)地睡不了觉。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2552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3.png)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第二单元:《诗》的知识点整理一、诗的定义和特点1. 诗的定义:诗是一种运用语言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感性的语言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2. 诗的特点:- 短小精悍:诗歌篇幅通常较短,言简意赅。
- 言之有物:诗歌通过形象、感官的描绘,使读者产生直观而深刻的感受。
- 以意为主:诗歌追求表达情感和思想,往往注重意境和感受。
二、诗的形式和艺术手法1. 形式:- 诗的句子:句子通常短小,常见的有两字句、四字句、六字句等。
- 诗的行:一行诗句叫做一行。
- 诗的韵:韵是指诗歌中的押韵现象,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 艺术手法:-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使文学作品具有象征意义和深远的内涵。
- 拟人:给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生命和人的特征,使作品更富有形象感。
- 对仗:诗歌中同一行或相邻行的词语以意义、音韵、语法等方面对应或相呼应,起到平衡、和谐的作用。
三、初步感受和理解诗歌1. 表达意象: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真实而深刻的意象,让读者产生感性的认同和体验。
2. 让心灵得到升华:诗歌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化,使人们能够更加理解和把握生活的真谛。
3. 提高语言修养: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的艺术水平。
四、明代文学1. 明代诗人的风格特点:- 浪漫主义思潮强烈,重视人的主观感觉和情感经验。
- 多以田园、山水等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思考。
- 既重视形式的表达,又注重情感和生活体验的表达。
以上是《诗》这一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bb7626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9.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秋天的怀念》一、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2010),祖籍河北,生于北京。
当代作家。
1969年去延安插队务农。
1972年患病回北京住院,双腿瘫痪。
1978年发表处女作《爱情的命运》。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二、词语解释①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
②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③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④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等连续不断。
⑤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⑥烂漫:文中指颜色鲜明而美丽。
⑦侍弄:文中指经营照管。
三、创作背景:史铁生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
随后,一直默默支撑他坚强活下去的母亲因肝病早逝了。
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
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爱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 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四、问题巩固1、《金色花》描写了三次嬉戏:解析:①让母亲嗅到花香②投影到母亲读的书页上③跳到母亲面前变成孩子。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 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
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语文 七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语文 七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265887b90d6c85ec3ac6e8.png)
《第二单元》知识总结知识超市1.词义和语境词义是词的内容,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包含着人们对客观事物各种特点的认识,它所反映的是有关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或本质的特点。
本义:也叫“基本义”,指一个词的最初含义。
如“兵”的本义为“武器”,一般来说它是这个多义词几个意义中最常用的一种意义。
引申义:由词的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如:(1)他打了人。
(2)打掩护。
(3)打理公司。
第(1)句中的“打”使用的是本义;而第(2)(3)句中的“打”使用的是引申义。
比喻义:通过本词打比方产生的固定词义。
比如“尾巴”一词原指“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但在下面这两个句子中却产生了比喻义。
(1)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不能留尾巴。
(2)他甩掉了尾巴。
在第(1)句里,“尾巴”指“残留部分”;在第(2)句里,“尾巴”指“跟踪或尾随别人的人”。
语境即语言环境,在实际语言应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
大致说来,语境对语言的运用有两种作用:一是限制作用,一是补充作用。
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例如:“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莫怀戚《散步》)“自然”是个多义词,不只有一个义项,在这句话中,用的是“理所当然”的义项。
需要注意的是,语境有时会赋予一个词以临时的意义。
例如:“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刘湛秋《雨的四季》)“热烈”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绪或环境气氛,指“情绪高涨”“兴奋激动”,在这个语境中则带上了“热烈”“热情四溢”的意味。
2.了解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3.经典赏析《散步》赏析《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
下面从三个方面做具体分析。
(一)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统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统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181a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1.png)
三、写作背景 《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
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其编纂时间大约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刘义庆任 江州刺史期间。这两年间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元嘉十六年刘义庆在 担任江州刺史时招揽了许多文人,这是《世说》编纂的恰当时机;二是元 嘉十七年刘义庆调任南兖州刺史,前来接任他江州刺史职位的正是遭到贬 斥,被解除司徒录尚书事要职的刘义康。兄弟二人在江州见面后的悲恸情 绪受到文帝刘义隆的责怪。这些都与刘义庆对处境危难并因此寻求在魏晋 文人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化解和超脱,因而与编纂《世说》一书紧密相关。
8 《世说新语》二则
一、课文文体:笔记小说 二、作者介绍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 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刘义庆所撰写,但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 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 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 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 36篇。《咏雪》出自《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八、拓展延伸 叙事散文: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
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 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叙事性散文比抒情性 散文多一个叙事部分,从头到尾是叙事部分,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
6 散步
一、课文文体:散文 二、作者简介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 今义:专指子女。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古义:约定 今义:预定的时间 古义:舍别人去做,委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任。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3ca18bd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89.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一、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以亲情为主题,通过不同的故事和表达形式,展现了亲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些文章有助于同学们体会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珍贵,从而学会珍视身边的亲人,感悟生活中的爱与美好。
二、课文内容及重点知识1. 作者简介2. 文章主旨文章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 重点语句赏析“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赏析:这一系列“悄悄”“偷偷”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理解、担忧和心疼。
母亲不想打扰“我”发泄痛苦,但又放心不下,所以只能在一旁默默关注,“眼边红红的”则表明母亲为儿子的痛苦而暗自落泪,体现出母爱的细腻深沉。
4. 写作手法细节描写: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母亲的动作、神态等细节,使母亲的形象跃然纸上。
借景抒情:文中描写秋天的景色,如“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既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又象征着母亲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儿子的期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 作者简介莫怀戚,重庆作家。
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
2.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一家三代人散步的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家庭的和睦美满以及中年人对家庭的责任感。
3. 重点语句赏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赏析:“我”和妻子分别背着母亲和儿子,这一形象的描写,将家庭中的老少三代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整个世界”一词,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明家庭是一个整体,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中年人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体现了家庭的亲情和责任感的重大意义。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9afac0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2.png)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5、《秋天的怀念》一、文学常识体裁:散文,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1.答:文章两次写秋天,一次是在母亲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
“秋天是背景的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2.3.答:题目为“秋天的怀念“其主要寓意为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
“我”也走出了人生低谷,乐观生活。
”4.答: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逆来顺受,表现出极大的忍耐.理解和宽容,“悄悄地“偷偷地”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的慈爱。
答:可以看出,母亲喜欢花,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可为了“我”,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养花。
6.答:“扑”和“抓” 等词语表现了母亲反应很强烈,面对厌世自弃的“我”,母亲极尽所能地劝抚.安慰“我”。
“忍住哭声”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和内心的沉重。
“挡在窗前”是怕“我”触景生情。
“挡”挡住的不是落叶,是儿子郁闷烦躁的情绪。
答:“憔悴的脸”表明母亲积劳成疾。
“央求”写出了母亲的耐心.慈祥,即使“暴怒无常”的“我”也不由得为之感动。
10.答: “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的品格:淡雅.高洁.深沉。
同时也表明了“我”已经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答:可以看出母亲觉得自己很粗心,对自己说的话很敏感,怕儿子伤心,周到保护儿子,照顾儿子情绪。
愧疚怀念:怀念亲爱的母亲;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为自己的任性和无理感到懊悔;6、《散步》一、文学常识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
重庆人。
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1.答:(1)不行(2)因为“熬“在文中是”忍受“艰苦支持的意思,强调母亲过冬不容易,而”度过“仅指时间上的过去,不能体现”忍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8284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1.png)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归纳一.字词归纳①悄:qiǎo(悄然)qiāo(悄悄)②宿:sù(宿舍)xiǔ(整宿)xiù(星宿)③熬:āo (熬白菜)áo(煎熬)④强:qiáng(强壮)qiǎng(强迫)jiàng(倔强)⑤荷:hé(荷叶) hè(负荷)⑥闷:mēn(闷热) mèn(烦闷)⑦会:kuài(会计) huì(会议)⑧卷:juàn(试卷) juǎn(卷入)⑨便:pián(便宜) biàn(方便) pián(大腹便便)3.形近字梳理①侍(shì)侍弄待(dài)等待恃(shì)有恃无恐峙(zhì)对峙②诀(jué)诀别决(jué)取决快(kuài)快乐块(kuài)一块缺(quē)缺口③瓣(bàn)花瓣辨(biàn)辨别④蓬(péng)莲蓬篷(péng)帐篷小试牛刀:第二单元字音:瘫痪..(tān huàn)暴怒..(bào nù)沉寂.( jì)侍.弄(shì)捶.打(chuí)憔悴..(xù dāo)诀.别(jué)烂漫.(màn)..(qiáo cuì)央求..(yāng)絮叨整宿..(zhěng xiǔ)信.服(xìn)分歧.(qí)取决.(jué)翻来覆.去( fù)一霎.(shà)粼.粼(lín)并蒂.(dì)花梗.(gěng)匿.笑(nì)沐浴..(mù yù)祷.告(dǎo)姊.妹(zǐ)亭.亭(tíng)遮.蔽(zhē)徘徊..(hàn dàn)攲.斜(qī)..(pái huái)心绪.(xù)荫蔽..(yīn)菡萏第二单元字形:沉 jì(寂) dǎo告(祷) làn漫(烂) qiáo cuì(憔悴)分qí(歧)取jué(决) zǐ妹(姊) tān huàn(瘫痪)shì弄(侍) xù dāo(絮叨) jué别(诀) xìn服(信)4.重点词语释义(1)两字词语侍弄: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684ffb6c175f0e7dd137d5.png)
七上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瘫痪暴怒无常沉寂捶(chuí)打整宿(xǐu)翻来覆去憔悴(qiáo cuì)喜出望外侍(shì)弄絮絮(xù)叨叨(dāo)仿膳(shàn)豌(wān)豆诀别烂漫【侍弄】经营照管。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6 散步莫怀戚(qī)信服熬分歧一霎(shà)时一刹(chà)那领袖拆(chaī)散各得其所水波粼粼(lín)嫩(nèn)芽【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7 散文诗二首【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徐志摩在《泰戈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
笑嘻嘻(xī)匿(nì)笑花瓣(bàn)沐浴(mùyù)林荫祷(dǎo)告嗅(xìu)罗摩衍(yǎn)那膝(xī)盖缸(gāng)并蒂(dì)花瑞姊(zǐ)妹繁杂菡萏(hàn dàn)徘徊(paíhuaí)攲(qī)斜遮蔽覆盖荫蔽(yìn bì)【匿笑】偷偷地笑。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cb89ee5727a5e9846a615c.png)
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一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一、文学常识《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体裁)。
二、文章主旨本文讲述了虽重病缠身,仍体贴入微的照顾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在临终前还在挂念儿女的母亲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三、内容理解1、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有哪些?(1)“看花”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本文的线索。
(母亲央我看花—我答应看花—母亲去世不能陪我看花—我和妹妹看花)(2)“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3)“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4)母亲生前爱花,反复写看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2、叙述方式:插叙例句: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爱花,爱生活,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兴趣、放弃对生活的享受,表现出母亲的无私。
(2)结构:为下文母亲央我看花及我用看花的方式缅怀母亲做铺垫。
例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内容:补充交代母亲病情的严重。
在重病的情况下,她仍无微不至、不厌其烦的关心我,开导我,更表现出母亲的坚强和隐忍。
(2)结构:为下文母亲离世做铺垫。
例句: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1)内容:补充交代无亲临终前仍牵挂自己的儿女,为儿女操劳,表现母爱的无私伟大。
(2)结构:为下文我懂得母亲没说完的话做铺垫。
插叙的作用:内容:补充交代,使内容更内容充实丰富、中心鲜明。
使文章波澜起伏。
塑造人物形象结构:与上文……照应;为下文……铺垫。
3. 例句赏析:“每当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一. 字词梳理1. 字形字音瘫痪tān huàn 侍shì弄整宿xiǔ憔悴qiáo cuì仿膳shàn 豌wān豆诀jué别烂漫màn 翻来覆fù去熬过áo 嫩芽nèn 信服xìnfú蹲下dūn 一霎时shà拆散chāi 分歧qí散步sàn 铺着pū水波粼粼lín 咕咕gū笑嘻嘻xī匿笑nì花瓣bàn林荫yīn祷告dǎo 繁衍yǎn 嗅xiù沐浴mùyù花瑞ruì菡萏hàn dàn徘徊pái huái敧斜qī荫蔽yīn bì无奕yì谢道韫yùn 谢太傅fù柳絮xù差chā可拟nǐ雪骤zhòu 絮叨xù dāo 2. 词语积累词汇释义侍弄:经营照管。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诀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的地方。
熬: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
一霎时:一会儿,短时间。
委屈: 使人受到委屈。
粼粼: 文中形容水明净。
各得其所: 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匿笑: 偷偷地笑。
繁杂: (事情)多而杂乱。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菡萏: 荷花。
并蒂: 指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荫蔽: 遮蔽;隐蔽。
慈怜: 慈爱怜惜。
花瑞: 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
适意: 舒适。
攲斜:倾斜,歪斜。
3.多音字熬⎩⎪⎨⎪⎧āo 熬白菜áo 熬夜 散⎩⎪⎨⎪⎧s àn 散步s ǎn 散漫 铺⎩⎪⎨⎪⎧p ū 铺着p ù 当铺 荫⎩⎪⎨⎪⎧y īn 树荫:树木枝叶在日光下形成的阴影y ìn 荫庇:遮蔽;庇护。
后专指子孙因先世勋爵而受封、入仕 应⎩⎪⎨⎪⎧y īng 应有尽有:该有的全都有。
形容很齐全y ìng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荷⎩⎪⎨⎪⎧h é荷花:莲的花,夏天开放,为红色或白色,有清香h è 重荷:过重的负荷 4. 形近字⎩⎪⎨⎪⎧瑞(ru ì):玉制的符信,作凭征,有清香。
用瑞雪端(du ān ):站得直端正揣(chu ǎi ):估量,忖度揣测⎩⎪⎨⎪⎧梗(g ěng ):一种树。
从中作梗埂(g ěng ):小坑。
田埂哽(g ěng ):言语受阻,不能畅通。
哽咽 5. 易写错字墙壁 捶打 翻来覆去 飘落 取决 分歧 领袖拆散 水波粼粼 花瓣 攲斜 莲蓬 菡萏 荫蔽 6. 近义词辨析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1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侧重表示在一个地方往复不停地走,多用于心绪不佳引起的一类情况。
心绪不佳引起的来回走叫“徘徊”;由心不安引起的来回走叫“彷徨”。
彷徨走来走去,不知道往哪里走好。
侧重表示犹豫不决地来回走,定不下朝哪里去,多用于由心不安引起的一类情况。
2信服相信、佩服侧重于相信别人的同时带有佩服。
相信的同时又佩服叫“信服”;相信的同时又任用托付叫“信任”。
信任相信并加以任用 侧重于因相信别人而敢于托付。
3各得 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强调取得后的满足得到合适的安顿叫“各得其所”;选取各自需要的东西叫“各各取 所需指每个人都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强调取得的过程。
取所需”。
7. 古今异义词语 古义今义儿女.. 子侄辈 子女 文义.. 诗文 文章的意思 因.风起 凭借 因为 期.行 约定,动词 日期,名词 舍去. 离去、离开前往 下车引.之 拉 引用 入门不顾. 回头 照顾或顾客 相委.而去 丢下、舍弃把事交给别人去办;委任8. 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 ” 9.文言词类活用①友人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作动词,约定) ③门外戏(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10. 文言词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与“俄”构成副词性词组,表时间短促,不久,一会儿)相委而去(表顺接)②日⎩⎪⎨⎪⎧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名词,日子)期日中(名词,太阳)③乃⎩⎪⎨⎪⎧乃去后乃至(才)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是)④时⎩⎪⎨⎪⎧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时常)二. 文学常识 1.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
根据内容和表达方法的不同,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即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表达作者特定的感受和思想。
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段、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2)抒情散文:即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
(3)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
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
2. 作者与作品作品作者简介《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作者: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散步》作者: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
重庆人。
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
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
她的创作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3. 比喻飞雪的形容词和描写雪的诗句词:柳絮、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等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唐)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李白(唐)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杜甫 (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毛泽东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李白(唐)4.古代聪明小孩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王冕四岁画画曹植七岁做诗甘罗十二岁做宰相岳柱八岁指瑕三. 写作:学会记事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写作提示所谓“添枝加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添加细节,二是融入情感。
1.添加细节。
如“我”是怎样“不小心”摔跤的?是踢到了石头,还是一路上有心事,思想走神了?“我”摔倒时有多狼狈?身体的哪个部位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大人们(长辈)说了什么?他们说话时的语气、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如观察“我”的伤情,为“我”处理伤口等。
2.融入情感,就要恰当使用一些描写心情、感受的修饰语或句子。
如“我”摔倒后,心里是怎样想的,当时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面前又是怎样表现的。
思维建构范文示例难忘那一次摔跤好好的天说变就变,正是放学的时候却下起了小雨,还好早上出门时妈妈让我带了一把伞。
因为雨不大,我把伞拿在手里懒得打开,就和几个好朋友有说有笑地走回家,说到高兴时禁不住嘻嘻哈哈你追我赶起来……突然我脚下一滑,“啪”的一声摔在地上,【交代摔跤的时间、地点及事情的起因。
】立刻感到右手和膝盖火辣辣的疼,耳边听到他们在哈哈大笑。
【描写摔跤的具体情景。
】他们看到我龇牙咧嘴的样子就把我拉起来,我低头一看,原来我右脚正好踩在湿滑的石块上,再一看右手掌出血了,校服的裤腿也磕破了。
我再也笑不起来,狼狈地回到家。
【细节描写,写出了摔跤后的感受。
】妈妈看到我,问我怎么了,我低着头不说话,伸出右手。
妈妈拿起我的手,立刻大叫起来:“这是怎么了?怎么出血了?”爷爷奶奶闻声从里屋出来:“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我抬头看见他们脸上写满了“着急”。
我小声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们。
妈妈正在唠叨我“不好好走路”的时候爸爸回来了,他赶紧拿起我的手看了一眼,快步走到摩托车旁,一下子骑到摩托车上,说:“赶快到医院去!”【写长辈的关怀,融入情感。
】……【名师点评】经过“添枝加叶”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得很清楚。
与原文相比,一是添加了细节,如摔跤的原因、摔跤的惨状、长辈的反应等。
二是融入了情感,如长辈们的语言和行动都包含着疼爱和着急。
二、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1.这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的题目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水平,针对这次作文,我们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
注意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的。
2.立意指导:可以写学习上一次成功或失败的往事,表现喜悦或失落的心理;生活中的真事,如父母的疼爱、朋友的关心、陌生人的帮助、做过的好事或受过的委屈等,渲染感动、快乐或沮丧等心情;自己成长过程中获得的进步、遭遇的挫折,抒发积极向上的心态或不肯认输的决心等。
3.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会使文章波澜起伏,情节曲折,吸引读者。
①要善于改变记叙的顺序,妙用衬托、对比、抑扬、悬念、误会等叙事技巧,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②要选择恰当的过渡词句,使文章的情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让人兴味盎然。
③内心冲突描写要生动细腻,心理变化过程力求真实具体,以此来掀起文章的波澜,增强文章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