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平衡点-2019年精选文档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平衡点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平衡点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已为基层战士和带兵人广泛接受,由于其充分尊重人性自由,难免对部队管理造成一定冲突,但二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关键是要把握好适度原则,划清以人为本和以“治”为本的分界线,力求二者并行不悖,只有把握好这个平衡关系,才能真正驾驭以人为本,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部队管理。
标签: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平衡点一、尊重以人为本,顾全部队大局我们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国家利益、职能使命、条令条例面前,任何个体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当人这个“本”遇到国家这个“本”时,国家必须始终放在首位,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对于任何逾越这条鸿沟的人一定要依法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这是管好干部带好兵的基本依据,否则,讲究任何以人为本的管理都是虚无缥缈毫无价值的,因为它没有建立在军人职能使命的基础之上。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士兵每次打仗的时候总是畏缩不前,别人往前冲,他只是在后面虚张声势,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冲到前面厮杀,他理直气壮的说道:“我上有老母,下有子女,我要是战死了就不能养活他们了,所以我要活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此人想法很愚蠢。
因为有国才有家,有整体才有局部,你的军队没有了,国家灭亡了,还谈何生存,谈何幸福。
同样的道理,我们讲究以人为本是要建立在履行军人职责的基础之上的,脱离了这个根本也就谈不上管理,更不用说保家卫国了。
二、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绝不松劲严管兵是带好兵的关键。
在当前部队管理中,对关系兵、老资历兵的管理常常让带兵人犯难,管松了,于部队条令不符,管紧了,于人情关系不符。
节假日,关系兵想让父母打个招呼回家看看,老资历的战士违反了纪律想让领导给个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基层带兵人面对这样的问题,常常抓耳挠腮,手足无措,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小本服从大本的原则。
从严治军作为部队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要毫不犹豫的严字当头,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平衡点

探讨儿童绘画体验教学
城市生活网站_优点网中国期刊协会读者家园_读者网数字内容交易网书库点击榜更多>>
<<宋风
>>扭转北宋命运的风云变幻,现代军医王静辉来到这个世界后,一只老虎成为他融入时代的第一个契机,随后他前往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中心——大宋国都汴都开封……查看详情>>同类书籍:杂的文不哭男人五十登登在哪里培根论人生那一曲军校恋歌细节决定成败现代小说叙事伦理鲁迅爱过的人门阀乱黑道天涯七喜折腾第十三个故事北京诱惑华莱士人鱼情书那年夏天我们一起毕业农民日记下一站,中国声音生命之痛恐怖瘟疫沸腾的仇恨与狗同行谈笑风生怕是风流负佳期在思想的云上行走张绪通解读鬼谷子10几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女孩的绝佳好书吃的艺术养生大道身边的心理学男人那几天年龄再造婚姻处方看鞋识女人亲爱的,你要更美好从战争中走来秋天的大地执王法康熙大帝大清孤儿昙花王朝品三国不奴隶,毋宁死?水洗的欲望吉杰的七天陌上花开打工皇帝唐骏卡夫卡领袖香港这个世界好些了吗爱不能等待夏花·禁果告别离婚巴黎恋歌歧路佳人石羊里的西夏黑色笔记背叛军婚白牙姐姐的守护者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五月女王我们,我们·春光乍现砂器天堂凹瞧,科比这个人原来努尔哈赤水流花开满目梨花词群氓之族丑陋的日本人地产江湖1978历史不再徘徊出没风波里大号叫人民收藏之旅中国第一保镖探访性文化之旅金庸人物排行榜爱情这江湖爱情,与我擦肩而过晶莹若泪爱情芥末酱我不爱我谁爱我同室操戈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胡雪岩的启示唐高宗的真相历史上的李连英水晶头骨之谜杏烧红原罪棺材舞者胆小鬼追梦人走近当代巴黎名流快乐人生7步骤长大我是左撇子营销北京勇气之书智道原点人生之钥大灾难后的金融变局反热钱战争家族战争帝国的软肋朱培德传记新中国海战档案两汉帝陵大城北京大国的博弈晚清十大佬的生存智慧大裂变历史无间道天朝落日武夫当国超级女人何苦生在帝王家中国首富白手起家创业史故国行吟离婚以后山长水阔知何处真话能走多远谈人生伏藏旷野无人男左女右孙子历史的转弯处宋元明清那些爱小怜玉体横陈夜大唐惊变中国历代美女榜巴拉克·奥巴马毛泽东传名人堂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侠客天下西潮女监档案中国不笑世界会哭僧眼看台湾动物趣谈这样逃生最有效挫折教育的55个细节有趣的制造没有我们的世界我为人民说真话盛夏扑面职场屠龙术•骊珠粮食战争一杯沧海星巴克全球化为什么可行梦想金山小趋势民国疑案乾隆王朝我这一生爱玲珑带你去耶鲁读书岁月李国文论人情世态枪杆子·1949周恩来在上海霸道风雨岁月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非常皇帝非常人生孙多慈与徐悲鸿爱情画传三井帝国在行动粮食危机龙行天下剑桥家训货币贵族袁世海全传向晨的诗四海为家白纸门关东过客小故事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

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与“规范化管理”的关系摘要:如何将以人为本与制度化、规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每个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
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相抵触,但是,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我们的工作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
tags: The humanistStandardized management Relations如何将以人为本与制度化、规范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摆在我们每个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
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相抵触,但是,如果将二者有机结合,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我们的工作更快更好地协调发展。
1.学校的管理制度不能太“完美”,有意留个“缺口”让下属去完善,让师生自觉地去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处处是标准化的程序,师生的一切被圈在一个“无懈可击”的死框里,那么,就会导致思想的僵化,阻碍创造性的正常发挥。
因为学校是一个塑造人的地方,必须为师生要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有意地在一些值得商榷或待于改进的制度方面留有“缺口”,让师生们去完善和创造。
这样,使师生们感觉到他们是学校的主人,为他们提供了参与管理的机会,他们马上有一种渴望填满这种“缺口”的愿望和自豪感,他们就会根据工作实际,去积极地探索,自觉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填充,去圆满,从而勾画出一幅完美的画卷,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2.学校领导者艺术和方法的核心是把握好“度”,他是体现制度管理和“以人为本”理念实施的分水岭“度”的把握是领导能力的主要体现,同样的管理思想,不同的管理者在实践中对“度”的把握不同,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比如,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问题。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管理心得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管理心得第一篇: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管理心得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作为中层干部,我还是个新人。
对于管理,只有一些浅薄的理解,权当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
我2006年参加工作,迄今已经10年。
2009年升任工艺组副组长,2012年任分厂工段长,2014年任厂长助理,负责安全生产。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心得和感悟,我总结为三个关键词:人性、共赢、与时俱进。
管理与对人性的认知是不可分割的,对人性善恶的界定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庄子就提出了人性本“善”还是“恶”的论辩,而儒家和法家更是这两种人性认知所衍伸的治国理念,或者说管理理念。
诚然,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看,单纯的善恶之分不足以阐述人性的复杂,儒家理学对人天性的扼杀和法家对人性“善”的摒弃,都存在偏颇之处,但其经验教训仍值得现代管理者咀嚼和回味。
经过上百年的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管理学逐渐完善,推出了人性化管理理念,对人性不再是压制而是疏导,从经济人到社会人,从制度管制到文化熏陶,其整个历程都体现了对人作为生产主体的尊重。
制度的建设要人性化,体现抑恶扬善的宗旨。
制度建设是管理的重要环节,而分配制度更是与人性攸关的。
我所在的分厂是以手工团队作业为主的单位,曾在2015年上半年产值订单大幅度下滑,面临任务量严重不饱满的状态。
为保证职工基本收入,分厂修订分配制度,大幅度降低了劳动量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取消了职工岗位工资所需支付的“门槛工时”,增大了质量、现场、安全等方面的考核。
制度修订后,我们就意识到该次调整偏向保护低劳动量、低工时职工的基本利益。
制度试运行期间,出现了因工时分值贬值,部分任务量较饱满职工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效率下滑的现象。
而令人诧异的是,低劳动量的职工因无“门槛工时”的压力,工时占收入比重下降而懒于承担更多工作,生产效率更加低下。
如此状态下,高工时职工因利益受损不愿提升产量和效率,低工时职工更不会因受到“照顾”而心存“感恩”。
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安全生产是煤矿行业一个永恒的主题。
抓好安全生产,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是煤矿企业管理人员下功夫最大、长期探索追求的大问题。
加强精细化管理,是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建立的一种管理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是建立和谐稳定矿区的需要。
加强精细化管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干部是决定因素,因此,在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干部必须认识到位。
一要转变观念。
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的已经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对各项工作都是以包代管,大而化之,认为煤矿生产就是粗糙管理,不适合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自己工作已经做的很好,没必要搞精细化管理;有的认为工作条件差、人员少,为搞不好精细化找理由。
这些认识都是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中的障碍,要克服这些消极思想,就要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先进单位学习,亲身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效,开阔视野,认识不足,找出差距,消除自满情绪和畏难情绪,树立推进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
二要转变作风。
单位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做到靠前指挥、深入现场,深化、细化管理,养成“细心、耐心、细致”和“勤思考、亲自干、敢负责”的习惯,要经常深入现场、深入基层,严密控制各个工作环节,理顺工作过程,细分工作职责,明确目标任务,对每项工作、每个任务,都要安排到人,安排到位,不留任何死角和盲点,做到事事有安排。
三要加强学习。
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成为管理高手和本专业的内行,才能在安排工作中做到科学合理,细致周到,有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完善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管理制度是职工在工作生产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准则,如果没有统一的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单位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因此,要保证单位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和精细化运作,必须具备规范的、精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才能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判断是否符合制度和标准要求。
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并不相悖

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并不相悖企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很多企业和领导都已经认识到了的,而且也都在认真地践行着。
应该说,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来管理的企业和单位,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当前,有一种认识是需要澄清和纠正,就是有些单位、有些领导将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放到了对立的位置来看待,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下,对人的管理上就严不起来,以为太严了就不是以人为本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模糊和错误认识,其潜藏着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什么是以人为本?避开哲学上对“人”和“本”深奥的解释,简单地说,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所讲的: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
也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
理解了上述概念,对于我们正确地践行以人为本是很有帮助的。
那么,科学的严格的管理与以人为本相悖吗?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而言,我们的严格管理,无不是也应该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最终目的;这种严格管理,是在法律和有关正确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相反,如果没有了严格的管理,有关的工作就不能做好。
就如同一个企业,假如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以及每个工作环节不严格管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就会出现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企业的安全、质量和效益等都无从说起,这实际上正是损害了群众的最大利益,恰恰与以人为本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工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果按照严格管理的原则,就应该对其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和批评,表面看来,这样做似乎对工人不够友好、似乎不够“以人为本”,但是,这正是为了工人的人身安全着想,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不是一团和气,以人为本不是不要原则,以人为本不是不要严格的管理。
科学而严格的管理说到底才是最大的以人为本。
当然,我们所说的严格管理,应该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严厉管理。
《浅谈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浅谈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需要我们重视“以人为本”思想的研究和思考,并指导企业实施内部改革,从而为企业长远发展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高效,进而谋求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为此,就“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人文思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效性“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前提在于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理解“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需要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把握:1.以人为本的概念和含义。
首先是“人”这个概念。
“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
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
“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
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
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
对此,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上一定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
2.我国进行改革,实施积极的开放政策的根本目的也体现了“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在当今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发展、gdp增长,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
二、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不能脱离“以人为本”的思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落实“以人为本”为重点1.“以人为本”思想在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更多的是体现了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
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北京涉外经济专修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应把握的几个问题题目: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学号:01110189920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姓名:谢海清指导教师:日期:2005年 4 月 15 日目录内容摘要 (1)1.把人当成资本,当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 (2)2.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考虑各种气质类型对工作的适应性 (3)3.推行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第3-5页3.1了解员工需要,开发员工价值 (4)3.2制定合理的政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第4-5页3.3加强对话,为员工营造心灵沟通的氛围 (5)4.把开发人力资源放到人事管理的首位………………………第5-7页5.构筑企业的人才合力 (7)结束语 (7)参考文献 (8)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应把握的几个问题内容摘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的科学。
本文中阐述了现代企业管理应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这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关键。
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所有企业管理者梦寐以求的结果。
以人为本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实现形式。
20世纪80年代,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由西方传入中国。
它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采取各种各样的管理措施去达成组织目标。
但其努力最终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
既然是“以人为本”,自然也就离不开心理学理论的运用。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并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给予他们报酬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之以实现企业组织目标的一种手段。
在管理领域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的价值观为中心,为处理人与工作、人与人、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开发与管理活动。
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若干方面阐述

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若干方面阐述以人为本的内涵根据本人近年来的观察和员工思想动态调查研究,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让员工感到自己有价值。
要充分相信员工的智慧,发挥员工感到自己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
如:开好职代会和工作会,让员工享有知情权,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要做好与员工日常充分沟通,鼓励员工建言献策,把员工好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企业管理中等。
二是让员工感到自己受尊重。
关注员工的生活生命、健康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都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
三是让员工感到自己有“奔头”。
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中要员工的发展价值。
当员工感受到在这个企业有“奔头”时,会全身心得投入工作,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避免“以人为本”误区很多企业提倡“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管理理念毋庸置疑,那么是不是“以人为本”就不需要严格管理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要避免两大误区:一是不能够让“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理念庸俗化,以致成为我们加强管理的障碍。
大多时候,人们对“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核心价值理念理解是企业为职工办了多少好事,许多人对以人为本的内涵理解的不够准确,没能把人性化的管理与严格管理有机的统一起来,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企业的管理。
本人认为,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是从根本上对员工的关爱。
因为,企业发展了,员工才有实现自己报复的舞台,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是将“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对立起来,忽左忽右,走向极端。
事实上,“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并不是对立矛盾的,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企业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员工就是船员,企业如果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倾覆,员工的利益也必然受损。
管理中,如果对某一个人或少数人放松管理,实际上是对多数人的不公平,是对企业的一种不负责任行为,对企业中的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损害。
“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应该是一个结果,而不应该是一个前提。
企业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关注员工的长远利益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您是如何管理和处理工作和个人之间的平衡

您是如何管理和处理工作和个人之间的平衡在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成为了很多人的焦点。
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保持身心健康和个人生活的稳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然而,对于现代职场中的工作狂人们来说,日程表不留有任何冗余时间,而办公桌上的工作文件却像无穷无尽的海洋般无法阻挡。
如何在管理个人和职业生涯之间的平衡上面保持最优秀的状态和保持稳定呢?本文将会就个人经验谈论如何管理和处理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平衡。
第一条建议是创造一个平衡的时间表。
为了平衡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平衡的时间表是必不可少的。
超时工作会让您感到精疲力竭,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会使您的心情压抑,缺乏营养的饮食会影响您的身体健康。
因此,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应该既包含工作,也包含休息与娱乐时间。
制定好的时间表不仅能帮助您更好地规划时间,也可以为您的健康和实现个人目标提供空间和机会。
建议根据个人需要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表,不要过于苛求自己。
您可以在日程表上为家庭或者个人事件留出大约4小时来放松心情、进行其他活动或充电。
第二条建议是集中注意力。
当您在工作时,将自己完全倾注于当前任务,以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时间。
当您完成任务后,可以放松一下自己,例如去散步、听音乐或者进行其他您喜欢的事情。
如果您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工作上,那么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您的心情和状态将会更好。
第三条建议是锻炼身体。
尽管工作需要您集中精力,但身体健康同样也非常重要。
可以在小短时间内进行短暂的健身或运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同时也对您的精神状态有益。
您可以选择在武术、瑜伽、快走、游泳等活动中寻求身体的放松和发展。
这将帮助您改善身体和精神的状态,减轻工作压力和压抑情绪。
第四条建议是安排一天中最重要的任务。
这一点的体验很不一样,但确实是过去我自己和身边圈子里的人做的比较实际和有效的方法。
在一天的最开始,制定一个任务列表,然后逐一达成目标。
完成一个重要任务之后,感觉就会非常好,心情也会更放松。
以人为本同严格管理

以人为本同严格管理就企业而言,以人为本可以理解为将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同严格管理并存,下面谈谈自己的浅显认识:首先要避免以人为本就不能严格管理的错误想法,以人为本绝不是简单的放松管理,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照顾,而是要以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前提,不断地改进管理方式,达到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认为严格管理不会降低员工对自己的信任、拥护,重要的是一视同仁,不能有私念,不能存在厚此薄彼的做法,俗话说“一碗水要端平”,抬高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会有水溢出,工作中也一样,偏袒任何人,都会打击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让员工对管理者失去信任,对企业失去信心。
其次是充分认识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不能高傲自大,时时讲制度、讲原则没有错,但要注重方式方法,多与员工沟通、交流,了解员工的内心想法,尊重员工、理解员工、从思想上影响员工、帮助员工提高才是管理者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一味的批评、处罚,只会让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打击员工的积极性。
再者企业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培训、学习是提高员工素质的直接方法,传帮带却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最有效措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才能使员工素质有共同提高,企业为员工创造交流、沟通机会才是基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私心人人都有,作为基层管理者,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做到让所有员工都抛弃私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才是最值得思考的。
最后企业如何让基层管理者分清以人为本同严格管理的真实内涵,现在许多单位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大了考核力度,实行了绩效考核等措施严格进行管理,不能否认这些措施一定程度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因为绩效考核等措施存在一些弊端,又一定程度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人常说“做事先做人”,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员工当然是优秀员工,但有相当一部分“做事”很好,未能做好人的员工在这样的评估中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基层管理者想方设法去“做好人” ,歪曲了以人为本同严格管理的真实内涵,企业只有不断改良评估办法,让每一位员工都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论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关系

论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关系摘要】依法从严治军是军队建设的铁律,是战斗力形成的基本前提。
部队管理中将以人为本与依法从严治军统一起来,既严格落实条令规定,又满足官兵日常需求,在严格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关系纵观人类法制的发展历史,法律制度的创设和维护,取决于人作为主体的客观需要和满足的程度。
法律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灵魂和精髓,离开了人作为主体的需求和发展,法律的存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建构合理的法律体系到遵法、守法和执法的各个环节,如果背离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或置人的全面发展于不顾,其结果必然是走向法治的对立面。
军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集团而存在,同样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部队得有铁的纪律,军人得有钢的意志。
越是刚性的制度越需要人文精神作辅助,越是严格的纪律越需要人性化作铺垫。
在严格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对官兵的主体性的肯定和注重官兵全面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对官兵作为军队法律主体的意义深刻而全面的诠释,也包含着对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治军要求的人性化指引。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反映了一种以疏导为主的新理念,实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管理、严格要求的统一。
从依法从严治军的涵盖面看,其中有许多属于政治思想范畴的工作和问题,不是靠单一的管理工作就能包括和解决的。
依法从严治军的目的,不是为严而严、为罚而罚,而是为了培养造就具有高度思想觉悟、素质全面、能够严格自律的革命战士,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
这就决定了管理不能只讲强制性,更要讲自觉性,不能“重管轻教”,而要坚持把教育中的“育人”与管理中的“管人”有机统一起来。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军人作为一般的社会成员,其本人和家庭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都要依托社会。
在这种背景下,依法保障军人的正当权益应该成为依法从严治军的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我军法制建设的发展,保障官兵切身利益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对有效维护官兵的合法权益,促进官兵身心健康,解除官兵后顾之忧,加强部队全面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企业管理如何以人为本?精编WORD版

企业管理如何以人为本?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企业管理如何“以人为本”?人们经常把“经营”和“管理”这两个词汇联系在一起,很多人也因此认为“企业经营”就是“企业管理”。
全世界第一个把“经营”同“管理”概念明确区分开来的是法国的法约尔。
他在1916年出版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经营不同于管理。
经营是以顾客为核心,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甚至创造需求,以追求企业最大效益为目的;管理是以员工为核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追求企业最优效率为目标。
总的来看,经营和管理,一个眼睛向外、一个眼睛向内;它们好比是企业的两只手、缺一不可,完整构成企业家工作的全部。
随着并购重组浪潮的风起云涌,在追求最大效益这个目的下,经营又逐渐分成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
产品经营仍然致力于如何满足顾客需求、如何创造产品品牌、如何提高技术含量、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在最大限度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而资本运营则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其手段包括在资本市场上不断融资、包括不断兼并收购企业、甚至包括不断重组或者卖出手中的企业,最终在实现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
与前者相比,它买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企业,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的路子,规模扩张的速度自然就比前者来得更快,或者说更容易就“做大”。
正因如此,人们也把“资本运营”称为“做乘法”,而把“产品经营”称为“做加法”。
当然,另一方面,“做乘法”的风险也比“做加法”要大得多,因为“乘法”做得不好就会变成“除法”、而“加法”做得不好也只不过是变成“减法”而已。
为了不让“乘法”变成“除法”,或者“加法”变成“减法”,其关键就在于“管理”。
事实上,当很多企业家为了产品经营或资本运营方面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穷于对各种危机进行管理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其实自己面临的是一场管理的危机。
企业管理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_0

企业管理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复旦大学苏东水教授认为,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价值、鼓励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自古就有的人本管理思想。
这种思想流传到西方得以发展,形成了整合东西方思想的新的人本管理思想,这可朔源到行为科学理论。
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聚集在一个焦点上,即人是发展的根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现代制度的建立以及日常经营管理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竞争力是面临的巨大挑战。
人作为一种最富有能动性的宝贵资源,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以及不断增值意味着的良性发展;努力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意味着他们更能效终身效力于,为发展带来持久的动力。
以人为本之理念要求必须珍视人、用好人、发展人,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要求经营管理目标在追求最大限度的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股东、从业人员、顾客等各方面都应有最优化的关系,实行人性化的“满意管理”,以适应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以人为本,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龚自珍发自内心的呼喊。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事业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能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
对人才简单的定义就是有人品、有才干之人。
凡是能适应发展要求,完成给定的目标,给带来效益的人都可称之为人才。
对人才的关心及对其价值的充分重视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对人才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展的现在与将来。
所以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应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观要求我们,一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忌贤妒能以及把安分守己、稳重听话作为选拔人的标准的狭隘的人才观;二要广泛挖掘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资源,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三要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谋求人才的科学组合,以发挥整体效能;四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激发人的潜能。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认为,在无穷尽的宇宙中,道、天、地、人是四种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
人在这四种要素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位置。
人是构成宇宙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人更是构成企业最关键的要素,人是“四大”之一,管理就是管人。
所以,企业管理应当“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将“天、地、人”三者并列,被称为“三才”。
《周易·系辞传》曰:“参赞天地之化育”。
意思是,人生于天地之间,然而天地并不完美,存在很多缺陷。
但是,人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一切挑战,创造出一个完美和谐的人生,弥补了天地的不足。
正因如此,老子才将人与天、地、道并举,同列为“域中四大”之一。
对一个企业而言,人的作用更是重要的,它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是企业最核心的因素。
从总体来说,现代企业的管理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
在第一与第二种关系中,人无疑是核心,是决定因素。
而要处理好第三种关系,也要利用好人的力量,依靠人来掌控。
所以,管理说到底就是管人。
管理者要认识到,人不是物化形态的附庸,而是一切的主宰,是“管理”这个天地中惟一的主人。
对一个企业来说,人的智慧、经验、能力、价值观念、人心的向背……这些无形资产远远高于资本、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的价值。
一切包含利润在内的有形物质,都诞生于无形的人中。
企业亏损并不可怕,经营中出现风险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才的流失,士气的低落,人心的涣散。
这种无形资产的.损失,远非金钱所能衡量,亦非金钱所能挽回。
因此,人才是管理的核心。
否则,管理就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
企业的未来归根结底都是掌握在人的手中。
主宰企业命运的就是人。
在企业界,有一句名言叫“顾客是上帝”,这是对的。
但是,对企业来说,上帝绝非只是顾客,还有员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的平衡点
一、尊重以人为本,顾全部队大局
我们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国家利益、职能使命、条令条例面前,任何个体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当人这个“本”遇到国家这个“本”时,国家必须始终放在首位,做到小局服从大局,对于任何逾越这条鸿沟的人一定要依法从严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这是管好干部带好兵的基本依据,否则,讲究任何以人为本的管理都是虚无缥缈毫无价值的,因为它没有建立在军人职能使命的基础之上。
春秋战国时期,有
个士兵每次打仗的时候总是畏缩不前,别人往前冲,他只是在后面虚张声势,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冲到前面厮杀,他理直气壮的说道:“我上有老母,下有子女,我要是战死了就不能养活他们了,所以我要活着。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此人想法很愚蠢。
因为有国才有家,有整体才有局部,你的军队没有了,国家灭亡了,还谈何生存,谈何幸福。
同样的道理,我们讲究以人为本是要建立在履行军人职责的基础之上的,脱离了这个根本也就谈不上管理,更不用说保家卫国了。
二、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绝不松劲
严管兵是带好兵的关键。
在当前部队管理中,对关系兵、老资历兵的管理常常让带兵人犯难,管松了,于部队条令不符,管紧了,于人情关系不符。
节假日,关系兵想让父母打个招呼回家看看,老资
历的战士违反了纪律想让领导给个面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基层带兵人面对这样的问题,常常抓耳挠腮,手足无措,这就是没有把握好小本服从大本的原则。
从严治军作为部队建设中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是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都要毫不犹豫的严字当头,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人情固然要紧,但是决不能以牺牲管理原则为代价,要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严格管理士兵。
什么叫正规化,条令条例就是正规化,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政治上严要求,训练、工作上高标准,做到严之有理、严之有据、严之有度,管理要真正从思想教育入手,从落实制度做起,把“爱”与“严”有机结合起来,让战士明白部队纪律的严肃性,明白严是“爱”松是“害” 的道理。
三、搞好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管理
以人为本究竟体现在哪里呢?其实,战士们平时最关心的倒不是能得到多少特权,享受多少超规格待遇,他们考虑最多的是军事训练内容的安排、作息时间的制定以及日常管理中与生活休戚相关的事情,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以人为本就应更有分量一些,比如在训练中是训练效果重要还是人的承受能力重要,作息时间的安排上是把工作训练安排的满满的还是充分考虑官兵娱乐休息等等问题,战士们作为一个个体,在灵活性机动性都相对较强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健康权、休息权是否得到充分尊重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甚至很多基层战士并不一定要求领导能满足自己什么,而仅仅是一种表示、一种表达就足够了,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讲,这叫做被人肯定
的满足感。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以人为本仅仅是带兵人的一种思想,管理中你能够多为战士着想,多考虑战士的需求,甚至不需要刻意的做出什么努力,让战士们感受到领导其实是为我们着想的,达到一种心与心的沟通,这就是带兵的最高境界了,也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真正内涵。
四、强调人本管理,做到张弛有度
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之间是有一个平衡点的,既不能严酷无情,更不能放纵不管,尤其是要结合兵源素质不太高的实际。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对于加强部队团结,构建和谐警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中要切实把握好人本思想的标准,既不能对战士提出的要求不加考虑的听之任之,也不能忽略方式
方法,简单粗暴的予以拒绝,对于一些违反原则,甚至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制止,这是以人为本的上限,再人性化的管理也是为了管理,是为部队建设服务的。
另外,人都是有思想有头脑的,其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所以除了要依法从严治警外,还必须把起点放在教育人、培育人和引导人上,如果是就管理抓管理而忽视了育人这一环节,难免会适得其反,人为加大管理的难度。
五、提倡以情带兵,兼顾从严管理
官兵一致是我军建军三大原则之一,发扬尊干爱兵优良传统是新世纪新阶段营造警营和谐内部关系的基础,任何一种管理方
式都离不开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
因此,带兵人在严格执行制度的同时一定要对士兵以诚相待,决不失信于兵。
治兵讲究赏罚分明,对
那些犯了错误的战士,要以教育为先,不得已而罚之,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是当代带兵人所应具备的思想品质。
一个合格的带兵人要明白知兵是前提,爱兵是基础,尊兵是根本,铁的纪律既有形又无形,不能动辄用纪律来管人,纪律的最大效应是其不可触及的约束力,而不能靠滥施处罚来维持管理。
因此, 带兵人的威信和号召力便成了影响部队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此外,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干部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只有这样,才有底气、有资本去要求或约束战士,以人为本理念才能切实贯彻到部队管理当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把以人为本和严格管理看作一对矛盾,而要把他们看成是一架飞机的两翼,只有找到了中间的那个平衡点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们,实现良好的管理效能,提升部队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