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表
中医诊断学图谱
60
腮红色聚
• 腮红浮露抟聚,山根微显青脉,天庭青黑,色甚不夭 • 哮喘。肝火肺热炽盛(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
2021/10/10
61
善色,左腮独红
• 主色面黄而独,左腮浮红而聚,环口晦暗,明堂亦浊。 • 痺证。肝经湿热(多发性大动脉炎)
2021/10/10
62
天庭黧黑
• 主色面黄,黑色浮露,不浊不夭,天庭独黑一块,右有黑痣,山根亦然。 唇舌淡白,舌胖嫩而有裂纹。
2021/10/10
51
面色萎黄而黑
• 面色萎黄而浊,天庭黧黑,眉上额角有圆形白斑,为灰白鳞屑, 左鼻孔下有红斑,口唇发红。
• 湿温。湿热蕴积,肾精久耗(发热待查)
2021/10/10
52
面色恍白,舌色淡红
• 面色恍白,比较明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 崩漏。脾肺气虚,气不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
2021/10/10
43
面色红黄,吐弄红舌
• 面睑浮肿,其色红黄,额黑沉而浊,腮红浮而聚。舌红吐弄。 • 水肿。风热袭肺,水道不通(急性肾小球肾炎)
2021/10/10
44
面色红黄,阳黄
• 主色面黑,病色红黄,两目黄赤,面容消瘦 • 胃脘痛。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胆管胰腺癌)
2021/10/10
45
2021/10/10
41
面色黑红
• 面色黑红而沉,色浊而甚,右腮红色隐隐,眼角泪痕,鼻插胃管。 • 喉痹。痰浊蕴肺,化热阻喉(急性喉炎,气管切开术后)
2021/10/10
42
面色红黄,目暗睛迷
• 面黄透红,色浊而沉,舌红唇暗,昏睡露睛,目暗睛迷,面目虚浮(鼻 上白斑为贴橡皮膏痕迹)
• 喘证。痰热壅肺,蒙蔽心神(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肺性脑病)
中医诊断学表典歌诀之三
中医诊断学表典歌诀之三十一﹑理血11.1 活血祛瘀适用于各种瘀血内阻证,如热病蓄血证,外伤瘀肿,瘀阻络脉之半身不遂,瘀血内阻之胸腹诸痛,及闭经、疼经、产后恶露不行等。
11.1.1 血府逐瘀汤歌诀:血府逐瘀医胸痛,头痛心跳夜多梦,失眠夜啼干呕病,呃逆心热急躁证,桃仁红花赤芍芎,归柴枳壳与桔梗,生地牛膝甘草中。
血府逐瘀加减症:瘀血部位在于胸:加青皮、重柴芍芎。
脘腹部瘀重桃红,乳没、乌药、香附并。
下肢:重膝加寄生。
七旋复肺气上行。
郁积而肝肿痛:丹能郁金九?虫郁积肝脾肿又硬:莪术、制大黄、三棱。
少腹:茜、桂、蒲、五灵。
阴虚血热:生地重:丹皮焦栀辅佐功。
肝阳上亢兼头痛:白芍、菊花、枯草中。
瘀久:全虫辛蜈蚣。
枣仁茯神失眠用;胁下痞块:丹郁行;瘀阻头痛:蒺蔓荆。
11.1.1附A方:平肝清脑降压汤(孙白扬)歌诀:平肝清脑降压汤,天麻钩藤夏枯菊,葛根柴楝芍牡蛎,川芎益母和血气。
肝热盛者:角粉祛;阳亢龟石去牡蛎;头痛重者:全蝎益;草决明,治便秘;热盛阴伤:元参地。
11.1.1附B方:利心水汤歌诀:利心水汤芪归芎,人参玉竹桂附葶,白术泽泻和猪苓。
高心:麻枯菊钩藤;冠心:丹芍郁元行;肺心:杏贝桑桔梗;风心:羌独防己风;心肌:银翘芩大青;早搏:枣柏神志中。
11.1.2补阳还五汤歌诀: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半身不遂中风证,益气活血经络通;治冠心病心绞痛,阴虚血热者忌用。
悸瘀加参枳去红;失眠加龙骨交藤;半夏竺黄痰多盛;语言不利菖远中;下肢痿软膝杜仲;加参术医脾虚行;气短自汗:地参茸;肉桂附子体寒冷;乳没脉促关节痛;久服麻痹后遗症;口噤流涎蚕钩藤;头晕眩:菊蔓荆。
11.1.2附1方:心痛灵歌诀:参芪桂芍心痛灵,归七葛仙蛭丹芎,蒲黄炙草楂麦冬,降脂降压胸闷痛。
11.1.2附2方:清血丹菔子水蛭石菖蒲,泽泻高脂血黏除。
11.1.3通窍活血汤歌诀:通窍活血脱发病,火眼渣鼻及耳聋,牙疳口臭白癜风,桃仁红花赤芍芎,姜枣麝香和老葱,黄酒煎连三晚用,亦可白芷代麝充。
中医诊断学表格完美总结(上)
中医诊断学表格完美总结(上)表34–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舌色舌象特征临床意义淡红舌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常人,气血调和。
病轻。
淡白舌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气血两虚、阳虚、寒实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
③寒实或亡阳枯白舌舌色白,几无血色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红舌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
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主实热、阴虚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③心火上炎:舌尖红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绛舌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主热盛、阴虚火旺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紫舌①全紫舌:全部紫色,或局部青紫斑点②淡紫舌:淡而泛现青紫③紫红舌:红而泛现紫色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外伤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表35–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舌形舌象主证苍老舌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实证娇嫩舌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虚证胖舌舌淡胖嫩(阴证)脾肾阳虚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舌肿胀色红绛心脾热盛,热毒上壅先天性舌血管瘤无全身辩证意义瘦舌瘦薄舌气血阴液不足舌体瘦薄而色淡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阴虚火旺,津液耗伤点刺舌舌红而生芒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血热内盛,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热入营血舌尖生点刺心火亢盛舌边生点刺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胃肠热盛裂纹舌舌红降而有裂纹热盛伤津舌淡白而有裂纹血虚不润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脾虚湿盛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齿痕舌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先天性齿痕舌表36–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舌态主证表现意义痿软舌伤阴气血俱虚舌痿软,淡白无华气血俱虚舌痿软,红绛少苔或无苔阴虚火旺,热灼津伤舌绛而痿:阴亏已极舌红干而渐痿肝肾阴亏强硬舌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阴亏已极舌强硬,色红绛少津邪热炽盛舌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舌强,语言蹇涩,伴肢麻、眩晕中风(先兆)歪斜舌中风、喑痱、中风颤动舌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久病舌淡白,颤动血虚动风新病舌绛,颤动热极生风舌红少津,颤动阴虚动风、肝阳化风酒毒内蕴吐弄舌心脾有热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热甚动风先兆小儿智力发育不全短缩舌寒凝筋脉气血俱虚热极伤津痰浊内阻舌短缩,淡白或青紫而湿润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舌短缩而胖,苔黄腻脾虚,痰浊舌短缩,红绛干燥热盛伤津先天性舌系带过短表37–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苔质主证表现意义薄、厚苔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薄苔正常舌苔厚苔痰湿、食积、里热由薄转厚:邪气渐盛,表邪入里,为病进。
中医诊断表
中医诊断表为了方便我们更好的为您服务请您认真填写下列选项,有不解之处请链接在线医师姓名:年龄:性别:身高:cm 体重:kg QQ:您的常驻地址省:市:县(区):乡镇:电话:您平时色彩喜好红:黄:青:黑:白:您的口味酸:苦:甘(甜):辛(辣):咸:您的饮食偏荤偏素其他治疗手术:扭伤:外伤:他医诊断西医:中医:其他:您的肤质偏油:偏干:混合:您的肤色偏黑:偏黄:偏暗:偏红:无光泽:毛发稀疏浓密刚硬柔软花白指甲月牙有小无注意表格所有内容都有诊断意义,比如您的地址可以反映当地气候对您身体的影响,您的饮食可以反映您营养情况,五色反映您的性格特点对您身体的影响,五味的喜好反映您脏气的盛衰内科篇不管您有什么需求内科篇为必填,因为身体有80%的疾病与内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您自己感觉的症状,在下面表格内分别用J,Z,O填写J代表经常有的症状,Z代表正在发生的症状,O代表偶而发生的症状,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希望您认真填写。
努力一时换幸福终身头目耳头晕眼前发黑耳鸣全头疼眼花耳聋前额疼目涨耳内发炎头顶疼飞蚊耳内流水后脑疼云翳耳内流脓两侧疼眼红血丝重听秃顶眼白有斑点外耳病变斑秃眼干涩头癣眼睑红头皮屑眼睑肿头疮见风流泪头流汗黑眼圈视物模糊重影鼻口舌鼻塞口歪舌质红流清涕口角流涎舌质白流黄涕口角生疮舌质青紫过敏喷嚏口唇生疮舌质斑点经常流血口腔溃疡舌苔干或毛刺鼻腔干燥口苦舌苔裂纹红鼻头口甜舌苔易脱落鼻根发青口酸苔白其他异常口咸苔黄口臭黑苔口渴欲饮其他舌像口渴不欲饮舌体易上火咽喉胸部肺咽喉肿痛胸闷咳嗽有异物感胸痛有黄痰有痰咯出左胸痛有白痰咽喉痒右胸痛咳血或血痰咽喉干燥正中痛泡沫痰咽喉沙哑痛引他处痰有异味发音困难有气从腹冲胸痰易咳出胸部喜按压难咳出痰少干咳心喘胃心区疼痛哮喘胃酸自觉心跳喘不能卧胃涨心慌喘时张口动肩胃痛呼气困难食前胃不适吸气困难食后胃不适嗳气欲呕吐呕吐吐食吐水吐泡沫吐血胃反酸肋骨上腹部小腹刺痛左上腹刺痛坠涨胀痛左上腹胀痛刺痛左侧痛左上腹抽动隐痛右侧痛右上腹刺痛胀痛痛引下腹右上腹胀痛胀满痛引阴部右上腹抽动肥胖脐上胀满痛偏左脐上悸动痛偏右脐上刺痛痛引其他部位脐上胀痛脐上冷痛上腹疼时有凸起上腹肥胖消化肛门小便腹泻脱肛黄便秘肛裂清便稀痔疮血便干肛外结节泡沫先硬后软味重便黑小便见沙便青小便尿道痛便血小便尿道热肠鸣小便浑浊矢气多欲便不出矢气奇臭尿不尽量少次多饮多尿少身体素质饮食睡眠怕热食多失眠怕冷易饿难入睡怕风食少易睡易醒乏力饿不欲食睡后多梦脾气急躁梦鬼魅胆小怕事梦琐事头汗出梦交上半身出汗梦中惊醒腰腹易出汗梦游腿部易出汗梦自语左侧易出汗其他可在以下空白文字说明右侧易出汗易流虚汗夜间盗汗脸上发热有的症状请在下面括号内打钩,如没有的就忽略,也可以文字说明以上的症状是:饭前减轻()饭后减轻大便后减轻()小便后减轻()嗳气后减轻()改变体位后减轻()得热减轻()得寒减轻()睡后减轻()酒后减轻()开心减轻()发怒减轻()运动后减轻()休息后减轻()站立减轻()蹲下减轻()按压减轻()触摸某处减轻()如有不全请补充()以上的症状是饭前加重()饭后加重(()大便后加重()小便后加重()嗳气后加重()改变体位后加重()得热加重()得寒加重()睡后加重()酒后加重()开心加重()发怒加重()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加重()站立加重()蹲下加重()按压加重()触摸某处加重()如有不全请补充()疼痛的性质:酸痛()涨痛()麻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牵引拽拉()疼痛的特点:游走性()固定性()遇风疼()雨天火雨前一天()遇寒痛()妇科篇月经周期以25到31天为正常平时月经周期都是25天或31天为正常,如果月经周期平时都是28天正负一天,有连续2个月提前大于,等于3天或退后大于,等于3视为月经不调月经平时不在25天到31天都视为月经不调平时月经都正常来潮,突然有2个月没来,并没有怀孕可视为闭经月经有时来,有时不来超过两次循环的可视为乱经月经一来超过10天的连续两个月可视为漏经,两大的视为崩漏月经正常的月经量为30-60毫升之间,少于30毫升就被视为月经量少您月经的初潮年龄()有无生育史()顺产()术产()多次生产()大于三胎()请在括号内打钩超过两月没有性欲望的叫性欲低下每天都有欲望或一天几次性行为叫性欲旺盛在睡梦中与人性行为的叫梦交以下您自己感觉的症状,在下面表格内分别用J,Z,O填写J代表经常有的症状,Z代表正在发生的症状,O代表偶而发生的症状,为了您的健康我们希望您认真填写。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学》
表1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特点
战国
《黄帝内经》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难经》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腹痛
实证: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食积
虚证: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
肠痹或肠结
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
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
结石
疼痛部位多是所在部位
脏器破裂或癌瘤
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
痛经、异位妊娠破裂
南齐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唐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
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宋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创立“三因学说”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心悸
心胆气虚
突然受惊
心气亏虚
胆郁痰扰,心神不安
心血不足
心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
心脉痹阻
血行不畅
脾肾阳虚
水气凌心
胁胀
肝气郁结
胁胀易怒,脉弦
肝胆湿热
胁胀口苦,舌苔黄腻
饮停胸胁
悬饮:胁胀而肋间饱满,咳唾引痛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歌诀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歌诀中医诊断学绪论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内容,望闻问切与辩证,望诊观察四方面,全身局部舌排物。
闻诊切记两方面,听声音和嗅气味,问诊症状及病史,脉诊按诊属切诊。
二、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诊病要知三原理,司外揣内表知里,见微知著局把体,以常达变标衡异。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诊断遵循三原则,整体观念要考虑,四诊合参免误诊,辨病辨证相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中医诊断发展史,重要医家医著寻,黄帝内经奠基础,伤寒杂病论六经。
西晋王叔和脉经,最早脉学专著书。
最早病历是诊籍,诸病源候论病源。
世医得效方十怪,二十七脉出濒湖,张景岳编十问歌,脉诀汇辨六纲脉,诊家枢要元滑寿,宋代陈言创三因,卫气营血叶天士,三焦辨证吴鞠通。
敖氏伤寒金镜录,最早舌诊专著书,彩图辨舌指南书,曹炳章著重要书。
上篇诊法四诊总括四诊望闻问切明神色形态舌诊称闻诊听声嗅气味问以言审切指凭四诊合参查全面整体症状辨病情第一章问诊问诊总括问诊一般内容多主症现病既往何个人生活家族史重点景岳十问歌一、问诊的方法问诊首先抓主诉,重视主症了一般,问诊直接问病人,语言通俗又易懂,避免主观和片面,防止暗示性套问,危重病人要细心,果断迅速快诊断。
二、问诊的一般内容(―)问一般情况一般情况问姓名性别婚否和年龄民族职业和籍贯现住单位记录清(二)问主症和现病史主症主要自觉症现病发展经过情治疗效果和兼症辨证论治此为凭(三)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既往病史诊可参家族患病查相传个人嗜欲和习惯亦有影响问周全三、问现在症状问诊现症是首件十问歌诀有贡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倶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数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1)恶寒发热恶寒发热同时呈新病外感表证名寒重热轻属表寒伤风热轻而恶风表热热重恶寒轻(2)但寒不热但寒不热里寒证久病肢冷内损阳新病畏寒腹冷痛寒邪直中在胃肠(3)但热不寒但热不寒里热证壮热邪实热蒸腾热有定时名潮热阴虚湿温热阳明长期微热自觉热郁热气虚或阴虚(4)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无规律胸胁苦满病少阳疟疾寒热定时发先后交替寒热强(二)问汗汗为阳热蒸津缘寒热虚实问周全表虚伤风汗自出表实无汗感风寒自汗阳虚动尤甚盗汗阴虚潮热烦大汗不止绝汗居冷汗热汗亡阳阴病变转折出战汗冷汗阳气虚或惊壮热汗蒸里实热黄汗风湿热邪蒸头面汗出上焦热半身汗见中风瘫手足心汗阴虚证中焦湿热脾虚关下焦湿热蒸阴汗心脾心肾心胸汗(三)问疼痛(1)问疼痛的性质胀痛气滞刺痛瘀,重痛湿邪隐痛虚,灼痛火热冷痛寒,有形实邪绞痛寒,酸痛湿证腰膝肾,掣痛肝病窜气风,部位不同六经痛,胸痹真心痛多胸。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
中医辩证表格大全(一查便知症)表证和里证鉴别要点:主要审查寒热、舌象、脉象。
鉴别项寒热舌象脉象表证发热恶寒并重舌苔少变化脉浮里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舌苔多变化脉沉寒证和热证鉴别要点:主要审查寒热、渴否、二便、舌象、脉象。
鉴别项寒证热证寒热恶寒喜热恶热喜冷口渴不渴渴喜冷饮面色白红赤四肢冷热二便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象舌淡,苔白腻舌红,苔黄脉象迟或紧数虚证和实证鉴别要点:同一症状,多有虚实之分。
鉴别项虚证实证气肺气虚气喘息短,自汗言语无力肺气实胸痞头眩,痰多气壅不得卧中气虚四末微冷,腹胀时减,痛而喜按不欲食,便溏泻胃气实中满,嘈杂,懊憹嗳腐吞酸,呕吐呃逆肠气实腹胀满,绕脐痛,大便秘结,或下利赤白,潮热谵语元气虚多虚阳上浮,颧嫩红带白,耳鸣虚聋,头晕心跳,或两手发战,或气不接续肝气实头痛目眩血血虚唇淡面白,心烦不寐,精神衰弱,津液不足,夜热盗汗,筋惕肉瞤,甚则手足瘛疭血瘀特点:痛处不移或大便色黑腠理:局部青肿疼痛经络:身痛筋挛上焦:胸膈肩膊刺痛中焦:脘腹窜痛下焦:小腹胀满刺痛五脏心虚多悲心实神志失常,喜笑不休肝虚目无所见,或阴囊缩筋挛,善恐肝实两胁少腹痛,多怒脾虚四肢不用,饮食不化,腹痞满,善忧脾实腹胀满便秘,身肿肺虚少气息微皮毛不泽肺实气逆喘咳肾虚头昏眼花,腰酸痿厥,大便虚秘小便失禁或不通遗精,五更泄泻肾实下焦壅闭,或痛或胀阴证和阳证鉴别要点:需从望、闻、问、切诸方面逐一比较。
鉴别项阴证阳证望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蘼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闻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问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切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迟弱无力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鉴别诊断。
诊断学基础表格
左下腹:降结肠肿瘤、干结粪块
备注
嘱病人排尿后平卧,用软尺在脐水平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即为腹围,以厘米计。
为鉴别局部肿块是位于腹壁上还是腹腔内,可嘱患者双手托头枕部,从仰卧位作起坐动作,使腹部肌肉紧张,如肿块被紧张的腹肌托起而更为明显,提示在腹壁上,如肿块被紧张的腹肌所遮盖,而变得不清楚或消失,提示在腹腔内。
盲肠、阑尾、回肠下端、淋巴结、
女性右侧卵巢及输卵管、
男性右侧精索
下腹部
回肠、输尿管、乙状结肠、胀大的膀胱、
增大的子宫
左下腹部(左髂部)
乙状结肠、淋巴结、
女性左侧卵巢及输卵管、
男性左侧精索
四区法
以脐为中点,画一水平线与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左上腹部、左下腹部、右上腹部、右下腹部
正常成人仰卧时,腹部外形对称,前腹壁大致与自胸骨下端到耻骨联合的连线相平,称为腹部平坦。
前腹壁内凹或低于此线者,称为腹部低平,常见于消瘦者。
前腹壁圆凸或稍高于此线者,称为腹部饱满,见于小儿及肥胖者。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下端至耻骨联合连线,外形呈凸起状,称为腹部膨隆。
生理情况见于肥胖、妊娠等;病理情况下由于病因不同又分为全腹膨隆和局部膨隆。
全腹膨隆
腹内积气: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可致全腹膨隆,腹部呈球形,两侧腰部膨出不明显,变换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肠麻痹。积气在肠道外腹腔内者,称为气腹,见于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
摩擦音、搔弹音
~~
肝脏叩诊
体型对肝脏位置有一定影响:①匀称型者肝上界(清变浊)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实变鼓)在右季肋下缘。右锁骨中线上肝浊音区上下径之间的距离约为9~11cm;右腋中线上肝上界在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右肩胛线上,肝上界为第10肋间,下界不易叩出。②瘦长型肝上下界均可低一个肋间。③矮胖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一个肋间。
中医表格方便记——《中医诊断学》(一)
中医表格方便记——《中医诊断学》(一)最近工作比较忙,更新会稍微慢一点,但这个方便记系列不会中断。
方便记的表格不仅有利于对比记忆,还给大家标注好中医类考试的考点和重点,适合备考的同学平时在工作间隙、坐车、上班途中等等零碎时间用于背记,大家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翻出来看看,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复习效率。
重点单元提示:《中诊》的望诊、望舌、问诊、脉诊、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这几个单元常常是各类中医考试常考的重点单元,其中望舌、脉诊这两个单元是历年来考生们掌握程度最差额两个单元,大家考前冲刺的时间很宝贵,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选择重点的内容进行突破,这样的复习才能更有效率。
以下内容仅对各单元常考内容进行总结,内容精简,适用于零碎时间随身背记,平时可以多看看,标红为考试的重中之重。
望诊单元望神(一)望神(二)望神(三)望神的内容包括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和神乱,其中失神和神乱尤其需要注意。
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均为各类病证在某个阶段出现的神志异常的症状,但神乱则属于神志病,神志病包括:癫、狂、痫、痴呆、脏躁等。
失神分为两种情况:精亏神衰/邪盛神乱,分别对应虚证的失神和实证的失神。
实证的失神称为“邪盛神乱”,要与神志病神乱进行区别。
望面色(1)常色与病色(2)五色主病★望面色中,五色主病是各类中医考试中的重点,但因为内容较多,许多考生都不能完全掌握。
如果只是应付考试,我们掌握到“所主病证”的内容即可,在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中,只需要留意标红部分字体的考点。
望形态——动静姿态望头面五官本章望头发、五轮学说及望咽喉是考试重点,必须掌握!(1)望头发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关系密切,具体何种主要看伴随症状即可。
(2)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3)望目·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4)望口(5)望唇(6)望咽喉(①手太阴肺;②足阳明胃;③足少阴肾)望躯体四肢望皮肤:色泽、斑疹、疮疡这个章节中,望皮肤色泽要注意区分丹毒的不同名称,即抱头火丹、赤游丹、流火的具体含义;望斑疹的考点集中在如何区分斑和疹;望疮疡的考点集中在如何区分疔和疖。
(word版)中医诊断脏腑辨证总结表格,文档
四.肝胆虚证血肝血虚筋脉,爪甲,目睛失养,血虚见证阴肝阴虚头目筋脉肝络失润阴虚见证实证气肝郁气滞情志抑郁或易怒肝经部位胀痛妇女月经不调火肝火上炎头晕胀痛肋胁灼痛急躁易怒实火见证寒寒凝肝脉肝经部位冷痛实寒见证湿肝胆湿热肋胁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湿热瘙痒湿热见证虚实肝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夹杂肝风内动肝阳化风肝阳上亢病史突发动风或猝然昏倒半身不遂见证热极生风高热神昏动风实热见证血虚生风血虚动风阴虚生风阴虚动风胆胆郁痰扰惊悸失眠眩晕苔黄腻五.肾,膀胱虚证肾阳虚腰膝酸软性与生殖机能减退阴虚见证肾阴虚腰酸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阴虚见证肾气不固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小便频数清长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晰胎动易滑肾虚水泛水肿腰以下肿阳虚见证肾不纳气久病喘咳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那么益甚肾精缺乏小儿生长发育缓慢成人生殖机能低下性机能低下膀胱膀胱湿热尿频尿急尿痛湿热见证六.脏腑兼病心肺气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肾阳虚肝胃不和肝火犯胃肝肾阴虚肺脾气虚心悸喘咳胸闷气短气虚见证心悸失眠食少腹胀便溏出血气虚见证心悸失眠腰膝酸软遗精梦交阴虚见证心悸怔忡浮肿虚寒见证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嗳气呃逆咳嗽或咳血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实热见证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胁痛遗精经少虚热见证腹胀食少便溏咳嗽气短气虚见证肺肾阳虚咳嗽痰少腰膝酸软遗精月经不调虚热见证脾肾阳虚腰腹冷痛久泻久痢浮肿虚寒见证。
中医辨诊表
烦躁易怒 亢奋激动 阴晴不定
28、肩周
无不适 肩周酸痛 偶发酸痛
第四大项
29、畏热
喜热
畏热
30、面部
正常
饮食刺激泛红
皮肤油脂分泌旺盛
31、牙周
无不适 牙周炎
牙疼史
32、口腔
异味
无
口臭
口腔溃疡 偶发
33、食欲
正常
差
时好时坏 食量大
34、胃痛
胃酸
无
偶发
经常
第五大项
35、腹痛
无
偶发
经常
36、腹胀
无
偶发
经常
20、眼部选项
无症状
干涩不适 视物不清 眼压高
21、口干口苦选项
无22、咽喉不晨 苦适起选口项干口
白天口干口苦
全天口干口苦
无
偶有咽干 晨起咽干 长期咽干
咽部异物感
23、恶心呕吐
无
偶有
经常
24、痰浊
无
晨起有
全天痰浊
25、胸闷
无
偶有
反复 经常
26、心悸
无
偶有心悸
饥饿引发心悸 经常心悸
27、情志
稳定
低落
37、肠鸣
无
偶发
经常
38、大便
正常成形 便干便溏 便不净 排便困难
便臭黏腻 多日一次
39、晕车
无
偶有
经常
40、肥胖
无
一直偏重 近期发胖
增重---斤
第六大项
41、月经
正常
痛经
提起三天 以上
错后三天以上
第七大项
42、寒热
体质
寒性体质 不易上火 热性体质 易上火 第八大项 舌苔 脉象
中医执业中医诊断学
少神: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虚证)失神:1、精亏神衰2、邪盛神乱假神:面色晦暗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戴阳证),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神乱:焦虑恐惧: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卑、脏躁)心胆气虚、心神失养狂躁不安:毫无理智、狂躁不安、胡言乱言、少寐多梦(狂病)痰火扰乱心神淡漠痴呆: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癫病、痴呆)痰浊蒙蔽心神猝然昏倒: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痫病)肝风夹痰上逆赤色(热证,戴阳证)满面通红(外感发热、实热证)两颧潮红(阴虚阳亢的虚热)久病重病,颧部如状(戴阳证)白色(虚证、寒证、失血)面色淡白无华(失血、血虚)面色晄白者(阳虚)面色晄白者而虚浮(阳虚水泛)面色苍白(阳气暴脱之亡阳证)黄色(虚证、湿证)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萎黄、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面黄虚浮(黄胖、脾气虚衰、湿邪内阻)黄而鲜明如橘子色,阳黄(湿热熏蒸);黄而晦暗如烟熏者,阴黄(寒湿郁阻)青色(寒证、气滞、血瘀、疼痛和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寒盛、痛剧)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心阳暴脱、心血瘀阻)面色青黄(苍黄、肝脾不和)小儿眉间、鼻柱、唇青者(惊风、惊风先兆)黑色(肾虚、寒证、水饮、淤血、剧痛)面黑暗淡者(肾阳虚)面黑干焦者(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者,(肾虚水饮、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淤血日久)左颊侯肝、右颊侯肺,额侯心,鼻侯脾,劾侯肾。
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痫病、破伤风、子痫、马钱子中毒)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伴见面黄肌瘦(疳积病)突然片状脱发(斑秃、血虚受风)头发已脱,头皮瘙痒、多屑多脂(血热化燥)颜面浮肿,兼见面色晄白(阴水,脾肾阳虚)颜面浮肿发病迅速(阳水、外感风邪)目此血络属心(血轮)黑珠属肝(风轮)白睛属肺(气轮)瞳仁属肾(水轮)眼属脾(肉轮)。
中医诊断学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阴盛外寒阳虚生。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尿痛色黄尿意频。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伸于口外,不即回缩或反复舐口唇四周
心脾有热,疫毒攻心,动风先兆,或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歪斜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
中风或中风先兆。
短缩
舌体卷缩不能伸长,严重者舌不抵齿
危重征候的反映,见于寒凝筋脉、痰湿内阻、热病伤津
苔
色
白
苔色白
表证、寒证
白粉堆积(积粉苔)
毒热内盛,常见于瘟疫和内痈
黄
苔色黄
热证,里证
舌淡胖苔黄而滑润
阳虚水湿不化
灰黑
灰黑而润滑
寒湿证
灰黑而干燥
里热证
苔
质
厚薄
以是否见底为标准
薄苔病多轻浅,厚苔病多深厚
润燥
干湿适中为润
津液上承,津液未伤
干燥无津为燥
津液损失或津液不能上承
腻腐
腻苔:苔质细腻,刮之不去
湿浊、痰饮、食积
腐苔:苔质疏松,刮之易去
食积或痰浊
剥落
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胃之气阴两伤
真假
真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不净,为有根之苔
湿温病
低热
轻度发热,热势较低(37-38℃)
气虚、阴虚、气郁、温病后期余热未尽
自汗
日间汗出,活动尤甚+神疲乏力、畏寒
气虚、阳虚证,卫阳不固
盗汗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潮热、颧红
阴虚证
绝汗
病危重,大汗淋漓,厥冷,脉微欲绝或躁扰烦渴,脉细数疾
亡阳、亡阴证
战汗
先全身战栗,继则汗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复。汗出身热不减,烦躁不安,脉来疾急——邪胜正衰之危候。
脾气虚与脾阳虚、寒湿困脾与脾胃湿热证
肝
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肝阴虚、肝血虚、肝胆湿热、寒滞肝脉证。
肾
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不纳气
六腑
胃寒、胃热(火)、食滞胃脘、胃阴虚、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膀胱湿热证
脏腑兼病
心肺两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肺脾两虚、肝火犯肺、肺肾阴虚、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证。
胃气尚存
假苔:舌苔似浮涂于舌面,刮之即净,为无根之苔。
胃气匮乏
问诊
寒热类型
临床表现
临床意义
恶寒发热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身痛,脉浮紧
风寒表证(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面红,脉浮数
风热表证(表热证)
寒热往来
发无定时,口苦,目眩,胸胁苦满,不欲食
伤寒少阳证(半表半里)
发有定时,头痛剧烈,多汗,口渴
中医诊断学表
一、中医诊断学概述
主要内容:
四诊:望、闻、问、切诊;
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辨证: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诊断:常见疾病诊断及证侯诊断;症状鉴别;病案书写
二、中医四诊
望诊
舌质
表现
主病
舌形
胖大
舌体胖大伸舌满口
脾肾阳虚,心脾热盛,中毒
邪正剧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名称
脉象
主病
浮类脉
浮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
主表证。有力表实,无力表虚
散
浮大无根,至数不齐
元气离散,脏腑精气将绝
芤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失血、伤阴
革
浮弦中空,如按鼓皮
主亡血、失精、小产、崩漏
沉类脉
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伏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至暂时伏而不显
主邪闭、厥证、痛极
疟疾
但寒不热
新病突然怕冷,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
实寒证
久病体弱畏寒,面白肢冷
虚寒证
但热不寒
壮热
高热(T≥39℃)持续不退,口渴饮冷,大汗出,脉洪大
里实热
潮热
日晡潮热:热势较高,日晡热甚+腹痛拒按,便秘燥结
阳明腑实证
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颧红
阴虚证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苔腻
虚证,湿证
细
脉来如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亦主湿证
微
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心肾阳衰及暴脱,阴阳气血诸虚
弱
沉细而应指无力
气血两虚诸证
涩
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伤精血少
实类脉
实
三部脉举按皆坚实有力
实证
滑
往来滑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痰饮,食滞,实热,妊娠
洪
脉形极大,状若洪水,来盛去衰
四肢抽搐,牙关紧闭
气脱
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
汗出不止,手撒遗尿
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食停滞
迟类脉
迟
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60次/分)
寒证(有力,无力)
缓
一息四至,脉势来去缓慢无力
湿证,脾虚
结
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阴寒气结,寒痰瘀血
代
缓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仆
虚类脉
虚
三部脉举按皆无力
气血两虚,尤多见于气虚
濡
浮而细软,轻按可以触知,重按反不明显
(二)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三)虚证、实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四)阴证、阳证的形成、临床表现和辨证鉴别要点
脏腑辨证
脏腑
主要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心
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心血瘀阻与心火亢盛证
肺
肺气虚与肺阴虚、风寒犯肺与风热犯肺、燥热犯肺与痰浊阻肺证
脾
瘦薄
舌体瘦小而薄
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裂纹
舌面有裂纹、裂沟
阴液亏虚、热盛伤津、血虚不润
齿痕
舌边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脾虚湿盛
芒刺
舌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尖锋,形如芒刺
热邪亢盛,血分有热
舌态
强硬
舌体强直不能转动
热入心包,痰浊内阻,高热伤津,中风征兆
痿软
舌体软弱不能伸缩
气血虚极、阴亏已极
颤动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
气血两虚,阳气虚弱,热极生风,虚风内动
缓
一息四至,脉势来去缓慢无力
湿证,脾虚
结
缓而时止,止无定数
阴寒气结,寒痰瘀血
代
缓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仆
数类脉
数
脉来快数,一息五至以上(90次/分)
热证(有力,无力)
疾
脉来急疾,一息七至以上(120次/分)
热病极期,阳极阴竭
动
脉来短小滑数有力,应指如豆
惊恐、疼痛
促
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牢
沉取实大弦长,唯沉取始得
主症瘕积聚、痞块、疝气
数类脉
数
脉来快数,一息五至以上(90次/分)
热证(有力,无力)
疾
脉来急疾,一息七至以上(120次/分)
热病极期,阳极阴竭
动
脉来短小滑数有力,应指如豆
惊恐、疼痛
促
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阳热亢盛,气滞血瘀痰食停滞
迟类脉
迟
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60次/分)
寒证(有力,无力)
邪热亢盛
弦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痛证,痰饮
紧
犹如绞转绳索
寒证,痛证,宿食
大
脉形虽大于常脉,却无汹涌之势
有力为邪实,无力为虚损
切诊:病脉与主病
三、中医辨证
八纲辨证
(一)表证、里证的临床表现、相互关系及辨证鉴别要点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势趋向的一种辨证方法。一般地说,病在皮毛、肌腠,部位浅在者属表证,病在脏腑、血脉、骨髓,部位深在者属里证。
气血津液辨证
类型
含义
表现特点
气虚
元气不足,功能失调,脏腑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脉弱无力(推动、气化减弱)自汗(固摄失司)易感(防御减退)
气
行
失
常
气滞
气运行不畅而郁滞
闷、胀、痛
气逆
气升发太过下降不及
喘咳、恶心、头胀痛
气陷
气虚升举无力
内脏下垂,久泻脱肛
气闭
气郁闭于内而不能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