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的故乡
杜甫的石像
杜甫草堂
• 即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 市西门外浣花溪畔。 • 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 蜀,在成都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 杜甫先后居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包 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 《蜀相》 等)。
杜甫的草堂
•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 时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 • 宋元明清多次修复,最大两次重修,是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1811年(清嘉 庆十六年),奠定杜甫草堂规模和布局。 •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 时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 • 宋元明清多次修复,最大两次重修,是 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1811年(清嘉 庆十六年),奠定杜甫草堂规模和布局。
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
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
翁别。
• 表达诗人对人民饱受战祸 的深切同情, • 同时也含蓄地揭露了捕吏 的凶残。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杜甫的诗具 有以下几个特点:
• 抒发感情爱恨分明。 • 描写事物真实细腻。 • 丰富多彩的语言。 • 多种多样的诗歌体式。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
生平(四时期):
• (一)34岁以前:读书与漫游(从仕与写作准备 阶段)。
• (二)35岁至44岁:困居长安。 • (三)45岁—48岁:陷贼与任官。 • (四)49岁至终年:流寓巴蜀(8、9年), 飘泊荆湘(2、3年)。
• • • •
《一》 七岁开始诵书吟诗。 20岁起(731),始游吴越二国。 735,杜甫自吴越归,赴东都举进士不第。 (第一次下第) • 744三月,李白被放还,自梁园东下,在东 都与杜甫相遇; • 745,杜甫再游齐鲁,又遇李白,同游。
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文中描写了国家(山河)破碎, 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以此表现出作者反对战争, 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 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羌村三首之三
•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 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 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 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 《二》 • (746),赴长安待试,与王维、岑参、郑 虔等游。 • 次年747,应试(李林甫骗局)落第。(第 二次下第) • 此后,在长安寄人篱下,待机谋官。 • 干谒求荐;结交朋友;献赋应诏。
• 《三》 • 755,杜甫自长安赴奉先省亲,作《五百 字》、《后出塞》等; • 756,杜甫闻肃宗即位灵武(宁夏),赴灵武 途中落叛军手中,押回长安; • 作《悲陈陶》、《悲青坂》、《哀王孙》、 《月夜》等。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 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 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 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 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 喜极而泣,不能自抑。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下面就一同 感受一下杜 甫的佳作!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aidu Nhomakorabea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里是 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 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 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这句富有哲 理的话也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 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
杜 甫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 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 李白是仙,超凡脱俗;杜甫是圣,超凡 入俗。李白以天才写诗,"落笔摇五岳,笑 傲凌沧州",在浪漫的想象中飞行;杜甫一 生以学养写诗,"吟安一个字,拈(niān) 断数茎须",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艰难跋 涉。李白是 盛唐精神的写照,杜甫是苦难 人间的歌者。
• 写出了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 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 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 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 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 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 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 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 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 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这首诗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 草堂漏雨如注,诗人长夜难眠的情 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 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 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 崇高理想。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 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 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 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 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 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 夜喜雨》更是抒发诗人对春夜 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 美之情。
石壕吏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
门看。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
杜甫诗内容:
• 深挚的爱国热情和积极入世思想。 • 反映民生疾苦,对人民深切同情。 • 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出 强烈的爱憎。 • 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间深厚感 情,咏史,题画,酬赠。
•谢谢观赏!
诗圣
•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 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 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 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 父亲杜闲曾任奉天令。 • 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开元后期,举进 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 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 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 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 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 757(45岁)春,杜甫羁留长安,作《春 望》、《哀江头》等。 • 四月,逃奔凤翔(陕西)行在,授左拾遗。 • 同年秋季,作《北征》、《羌村三首》等。 • 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收复洛阳。
• 《四》 • (759)深秋,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河北 ) 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逃难。 • 冬,经秦州(甘肃)、同谷(甘肃成县 ) 等到成都。